首页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央视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400字(精彩3篇)

央视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400字(精彩3篇)

无风无月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央视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400字(精彩3篇)

微信扫码分享

今天的“天宫课堂”或将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在未来某一天结出硕果。金笔头网为您精心收集了3篇《央视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400字》,可以帮助到您,就是金笔头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2022年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篇一

苏培治

今天,我们上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天空课堂是由我国三名宇航员来开讲。我们看到他在空间站里面做了实验。

第一个是冰球的实验。亚萍老师把袋子里的醋酸钠液体挤出,变成了水球。不一会,水球放热,就变成冰球了。

第二个实验是油水分离。原来,太空中水和油通过摇动可以融合,在地球时是不可以的。最后老师们通过快速地甩动,产生离心力,才能再次分离。老师们也给我们介绍了实验柜,实验柜上有图标,实验柜会按图标发出的信号回到实验柜里。

有个同学提出了个问题:“水能在太空烧开吗?”老师摇了摇头,因为气压问题,水不能在太空烧开。空间站里面装着一种设备是可以让水在太空加热的。但是,由于有浮力的情况下,水仍然还是不能烧到100度,也就是说不能烧开。

这一次,我了解到了在太空所有的物体都会失重,可以浮起来,和地球是不一样的。太空生活和地球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还有一些很奇怪的地方,比如油水分离,在地球进行的时候会跟在太空进行的时候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我们在地球做的一些事情非常简单,可是到了天空,就很难。

太空太神秘了!

天宫课堂观后感 篇二

今天,朱老师带看我们一起看了天宫课堂,看完我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

首先,在11月的时候,我国的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升空,并且将翟志刚、王亚绿色作文网平、叶光富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进行六个月的太空生活。这让我感觉异常自豪。

然后,王亚平和叶光富顺利完成了出舱活动,并且王亚平还成为了我国第一位太空出舱的女性,为女性探索太空迈出了一大步,这也让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再然后,王亚平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飞船的结构,和飞船上的一些设备,以及应当如何使用它们。还给我们讲了在太空中应该怎样锻炼身体,才能保证在太空中让身体机能良好。这让我对飞船有了许多的兴趣。

最后,王亚平老师给我们演示了水的表面张力,那么大的一个水球居然能粘在一个圆环上而不会掉下来或向上飘,还能往水球里注射空气使空气不从水中冒出来,还能往水球里放沸腾片,真是一场视觉圣宴。这也勾起了我对科学的乐趣。

少年强则国强,为了祖国以后的繁荣昌盛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争取为以后的祖国建设出一份力。

2022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三

中国航天科技成就的背后,是不断锤炼孕育着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同时被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涵。

数据显示,在载人航天科技人员队伍中,青年一代占到了2/3以上,飞船系统中副主任设计师、副总指挥中40岁左右的年轻科学家占到80%。绕月探测工程研制队伍平均年龄不到40岁,54名正、副主任设计师中,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占65%。这些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年轻科技人员,不仅秉承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还烙上了改革开放的精神印记。

王翔是载人航天队伍中为数众多的留学归国人员之一。本来他在国外的一家公司有着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待遇,但是当得知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后,他毅然回国。

“为国争光与实现个人价值并不矛盾。”现在已是飞船系统副主任设计师的王翔说。

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联系在一起,年轻的航天人在为祖国赢得荣誉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央视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400字》,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金笔头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央视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400字(精彩3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guanhougan/guanhouganfanwen/16857156881573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