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中国名著读后感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优秀9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优秀9篇)

藤田初恋 点赞 分享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优秀9篇)

微信扫码分享

电影《红星照耀中国》以独特的视角讲好中国故事,以精品奉献人民,这也再一次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9篇《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篇一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1936年在陕北的3个月的采访写成的,语言真挚而又幽默,不太像一本刻板的历史书。它第一次向外人包括西方世界、“白色世界”阐明了“红色世界”的由来,描述它是什么样子的,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最早、最详尽的报道。这本书在当时的世界引起了轰动。从此,共产党人打破了国民党的政治封锁,昂然站在了世界的政治舞台。

书中的故事既熟悉又陌生。通过对毛泽东的三次采访,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日和建国主张。斯诺还通过自己的笔,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共产党领导人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陕北土地贫瘠 ,苦寒缺水。共产党人却没有抱怨,人们依然生活得有声有色。共产党与红军一面战斗,一面生产,还建立各式各样的学校,帮助落后的陕北农村摘掉“文盲”的帽子,浓浓的军民情谊,读来使我感动。

相反,南京政府与军阀们不顾民族的存亡和人民的死活。山河破碎,“剿共”依旧;饿殍千里,地主们却守着富得流油的粮仓,微笑着看着农民的死去;军官们冲锋在后,逃跑在前,视兵如同奴隶。南京政府空顶着“国民政府”这张羊皮。

共产党的领导人怀着救国的热忱,渴望能够挥师北上,阻挡日寇的铁蹄。毛泽东在破旧的窑洞里、昏暗的油灯下满怀激情地对斯诺预言“(抗战的持续时间)取决于中国人民统一战线的力量……日本终将被打败”,蒋介石还在临潼向张学良、杨虎诚高谈“攘外必先安内”,行政院长汪精卫则忙着四处兜售“中日开战,中国必亡”的奇谈怪论。终于,1936年12月12日,枪声惊醒了国民政府大员们的美梦,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了。

国共两党在一种匪夷所思却又理所应当的方式下又重新言好,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一致对外。从此刻起,中国已胜,日寇已败。共产党的预言成真了。

我曾经在杨家岭感受延安,偏僻的西北小城,干涸的延河,荒凉的黄土高坡,我一时还不能体会到延安的内涵;今年春天,我按照书的指引重走了一段长征路:我坐在混浊并不宽阔的赤水河畔,体会四渡赤水用兵奇巧;我站在遵义城头,聆听那座小楼名流千古的决定;我行驶在石棉大渡河边,体会历史波涛的汹涌。暑假,我又来到若尔盖草原,感受“魔毯”上艰难跋涉的身影……

再次翻开书本,我热血沸腾。我触摸到先辈们救国的梦想,望见那颗红星的璀璨。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终于,红星照了整个中国。

有人说,现在是“繁华乱世”。内有深化改革矛盾重重,外有强权的步步紧逼。我们更应高兴先辈们的旗帜,在红星的指引下,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早在八十多年前,毛主席在六盘山上预见了新中国的开国盛典。苍龙已缚,红星已照耀中国;长缨在手,红星何日照向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700字左右 篇二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毛泽东

红色中国,一个解放后处于内战的国家,是什么样的精神,让外国友人远赴万里,参加红军,投身战事?是什么精神,什么人,还是什么事?

本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出生于美国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印刷学徒等等。后来他在上海教书时,和一些地下中共党员有所接触。一九三六年时,斯诺带着他对中国红军无法理解的问题,冒着生命危险去探索答案。在斯诺于中国红军交涉之时,写下了这本《红星照耀中国》。

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零距离”地了解到红军的生活——红军战士不作战或不值勤时,每星期休息一天。他们五点钟起床,晚上九点钟吹“熄灯号”睡觉。每天的时间表包括:起床后即进行一小时的早操;早餐;两小时的军事训练;两小时的政治课和讨论;午餐;一小时的休息;两小时的识字课;两小时的运动;晚餐;唱歌和开小组会;“熄灯号”。这是亲身经历过红军生活的斯诺对其的最真实的描写。

在“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的“政治课”中,斯诺问红军战士们:红军在哪个方面比中国其他军队好?红军战士们的回答不计其数,有的说红军是革命的、有的说红军是抗日的,也有的说红军是受农民帮助的……后来,斯诺又问大家是怎么知道农民爱红军的,红军战士们又举了千百例子。

《红星照耀中国》是写中国革命,可作者却是外国人。是什么让外国友人投身中国革命?是金钱?是权力?都不是。是中国红军那舍己为人,精忠报国的黄金精神啊!将红军与白军对比,就会发现红军是多么的坚定,有毅力。在与国民党对峙时,敌众我寡的局势下却取得了胜利。这胜利不仅取决于红军战士坚定的信念,还有农民、工人的支持。一个团队的成功和失败,取决于他人的支持或否定。想走完成功之路,就必须做好随时可能会失败的觉悟,充满信念,才能微笑的走下去,迎取成功。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徐培博)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篇三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这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经典纪实文学作品,在1936年,斯诺当时无法理解诸多关于中国红色政权、革命的问题。于是冒着生命危脸进入了中国西北革命的根据地。将他的所见所闻以及和那些红军将领的谈话记录下来,最终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我读完后,对建国前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品中讲述的几段关于“红小鬼”的故事。在斯诺刚到根据地时,他用不礼貌的“喂”称呼了两个孩子,结果那两个子孩子都没有理睬他,斯诺在李克农的提醒下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立即改用“同志”,得到了那两位小孩的原谅。还有一段,那是在保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通讯员怕自己的名字被斯诺写错而影响外国人对红军的形象,特地来找了斯诺一趟,认真地把自己的名字写了一遍,并要斯诺保证不把他的名字写错,这才放心离去。这让我看到了形象而可爱的“红小鬼”们,他们给“红色中国”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与活力。

本书中还记录了一些斯诺与红军将领周恩来、彭德怀、徐海东等人的谈话以及对他们的描写,尤其是对那个“世界上最高赏格缉拿”的主席毛泽东,比如他对毛泽东的采访,先写了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中国人”、“一头浓密的黑发”、“双眼炯炯有神”等外貌特征,让读者对这个传说中的“苏维埃掌权人物”有了大致的了解。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红军力量的强大和意志的坚定。同时也让我明白了那些革命烈士以坚持不懈、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用流血和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新中国。我和那些“红小鬼”年龄相当,虽然我不能像他们那样与敌人斗智斗勇,但我一定会珍惜当下,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人民、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 篇四

《红星照耀中国》电影剧组创作灵感及素材就取自同名报告文学——美国记者斯诺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影片主要讲述的是1936年美国青年埃德加·斯诺冒险来到中国红色革命区域的的亲历见闻,在采访和见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领导人,以及红军战士和苏区百姓的风采之后,斯诺以饱含激情的生动文笔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该书出版后轰动世界,使全球第一次了解到了彼时艰苦抗战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情况。在新中国成立__周年这一历史时刻电影《红星照耀中国》的播出,为广大党员寻找初心理清了思路、找准了方向。

一、不忘初心

共产党员之初心——忠于信仰 舍生忘死

《红星照耀中国》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红军飞夺沪定桥。当读到二十几岁的战士作为先头部队冲到最前面,他们被敌军的机关枪扫射不幸中弹身亡,陆续从泸定桥跌落时,后面的红军又分批向前冲,最后取得了胜利。连作者斯诺都觉得这些红军行为不可思议。

我自己也被红军这种不怕死的精神所深深震撼。我反问自己,如果能回到到当年飞夺泸定桥战争场景,敢不敢像当时的红军一样,舍生忘死?究竟是怎样强大的心理支撑,能让二十几岁的红军战士面对敌人迅猛的火力袭击,也无所畏惧的向前冲?

我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因为对共产党忠心不移的信仰,坚信只有跟党走才能解放全中国,年轻的战士们才敢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堵敌人的枪林弹雨;因为对共产党忠心不移的信仰,坚信只有跟党走才能不再受压迫,让劳苦大众过上好日子,年轻的战士们才会甘愿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换来一代代中国人的幸福生活;这就是老一辈共产党员们的初心。他们凭借着这份对党忠实而又赤诚的初心,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

二、牢记使命

雷锋同志曾说过,“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句话是对爱岗敬业精神最精准的诠释。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好比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行业工作者们爱岗敬业、紧密团结、无私奉献的螺丝钉精神,使中华民族持续走向繁荣富强。做为共产党员的行业工作者们应爱岗敬业,用心用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也是报效祖国的一种方式。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八个字,镌刻于心、落实于行、传承于世。希望每名党员都能常怀报国志,不移赤子心。

以上是小编为您讲解的《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作文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可圈可点网。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600字左右【两篇】】相关推荐文章: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左右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800字 观看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范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左右5篇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 篇五

献礼新中国成立__周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红星照耀中国》告诉今天的人们,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谋幸福、求复兴,这是一部重现了党领导的伟大革命历程的电影,阐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影片对全党上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和庆祝新中国成立__周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世纪初期,硝烟四起,烽火连天,却有人逆火前行,从光明走进了黑暗之处,一人穿过石雨江,将一个鲜为人知的红色中国带到了世界眼前,并留下了一本宝贵的著作,他就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将近一个世纪以后,在阳光下幸福生活的我们看了《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电影,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红军点点滴滴的的感人事迹。

电影《红星照耀中国》把红色中国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部影片中,红色中国全然不是想象的死板,紧张,这里有着好几百万的人民,而苏区的管理可谓井井有条,学校,工厂都有。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尽管在当时共产党被苏区外的国民党围剿压迫,苏区的生活十分艰苦,甚至连学校里的课本用的纸都是从敌方得来的传单,枪械更是从乾县府和的,但是在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下,老百姓仍然十分爱戴红军,我想这是因为红军不欺压百姓。反之,还帮百姓从大地主手中夺回了自己的土地。要知道在旧中国,土地就是劳动人民的命。红军可谓是人民的军队。试问,这样一支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军队,会有谁不去爱戴呢?

通过电影《红星照耀中国》让我们了解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的生平经历,我仿佛亲眼看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付出的艰辛,我知道了“真正的”红军的生活,我还知道了“红小鬼”,我又为那些经历战争和被白军剥削的老百姓深感同情,我“亲身经历”了那次的西安事变……《红星照耀中国》真切地让我们再次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进行革命的伟大光辉历程,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英雄壮举。

看电影《红星照耀中国》之前,我对当年的战争一知半解;看电影《红星照耀中国》之后,我也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引用《红星照耀中国》书中“中文重译本序”中胡愈之的一段话:“今天在又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变的日子里,为了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大踏步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进,重读这样一本书是值得的。”同样这句话也可以说,在寻找初心的路上,看这部《红星照耀中国》这样一部电影是值得的。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六

当中国被外来的侵略者打破了宁静时,当中国的国内陷入了危机时,当百姓们都悲天悯人时,是谁拯救了他们,《红星照耀中国》这一本书,很好诠释了人们的救星——红军。

本书讲了工农红军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畏的精神,一步步收获人民的心灵,最终战胜了蒋介石的统治。他们在这期间中遇到过困难,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害怕,从来没有退缩过。他们用自绿色作文网己的智慧和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因为我们当下的生活,创造出了一片美好的画面,共同有人说过,我们今天的生活,就是当年红军战争的美好延续,我们的幸福也是当年红军打拼出来的。

本书以诺斯的第一视角,他通过记者的身份进入中国,感觉他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他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写下了这本书,呈现出了20世纪30年代画面。用文字描绘出这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呈现在我们的眼帘中。

这一本书的语言就算是叙事一般,也把自己的信息主观感受巧妙的插在了这一切事件当中,没有加他要过多的修饰词,却描绘出的人物个个有声有色,把中华人民那种刻在骨子里的信仰给写了出来。

作者第一次听到红军是有人把他们称作是土匪,然后再一件件的事情中,渐渐改变了他们的感受,最后写出了红军照耀中国这一系列的他的感叹词,这其中哪些变化是非常的大。另外,书中也刻画了许多人物:如一丝不苟的毛泽东,财务不胜的林彪,使地主乡绅闻风而逃的贺龙,林伯渠等等,他们都是很优秀的领袖。我叔叔的文字中,我仍然也可以看到许多仁心的同志在战斗,他们那自己的智慧,用他们对祖国的热情,用他们心中的革命理想,战斗着。

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现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也启示我们,要珍视当下,像过去的伟人学习,争取为祖国做出贡献。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篇七

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报告文学《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2018年度第21本读物。董乐山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6月版,30万字,475页。

这本书的插图照片,清晰度不及新华出版社1984年8月版的《红星照耀中国》;但新版的印刷质量明显胜于老版本。两个版本都是董乐山的译本。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曾经怀着一颗激动无比的心,读过《红星照耀中国》,今天再次读来,仍然是震撼无比。喜马拉雅听书软件上叶护罗的演播也声情并茂,让人感动。给五星+。

斯诺当时在书中讲到的那些所见所闻,可能有一定的夸大成分,但肯定都是事实。访问苏区长达4个月,红军让斯诺随便看、随便写,但类似江西苏区内斗、张国焘分裂等事件,并没有主动告诉他,家丑不外扬么。

不夸张的说,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这样的书,到今天仍然不过时。我们的宣传机关,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多多的向当代青年推介,不仅仅毛粉要看,果粉更应该仔细看看。毕竟一个美国人的口中眼中的红军,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毛泽东,一个美国人眼中的蒋介石,比我们自己宣传的更加让多疑的当代青年信服。

这本书至少可以给当代的青年确立几个印象:

一、毛泽东是苏维埃真正的掌权人物。

斯诺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势力范围内的影响,今天(指1936年6月)大概比什么人都要大。在几乎所有组织里,他都是一位委员——如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政治局、财政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以及其他等等。他的实际影响是通过在政治局的支配地位发挥出来的,因为政治局有着决定党、政、军政策的大权。

不过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他而且尊重他,但没有——至少现在还没有——在他身上搞英雄崇拜的一套。我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口中老是叨念着“我们的伟大领袖”。我没有听到过有人把毛泽东的名字当作是中国人民的同义语,但是,我却也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不喜欢“主席”——每个人都这样叫他——或不景仰他的人。

斯诺是1936年6月到达保安的,当时红军刚长征到达陕北不久。当时的斯诺就在书中讲到毛泽东是苏维埃真正的掌权人物。而王明1938年回国与毛泽东争当领袖角色的事情,还在2年之后。两年后的所谓王明争权本身就是个笑谈,王明怎么可能是对手?但毛泽东为了平息纷争,派了任弼时去莫斯科汇报并征求共产国际的意见,这个人选绝好,第一任弼时是苏派人物,莫斯科信任他;第二任弼时又是铁杆毛粉。结果自然明了。

同时斯诺的书也侧面证明了毛泽东的确是遵义会议之后就早早确立了领导地位的。

可惜斯诺最佩服最珍重的不搞英雄崇拜这一点,没有几年就变样了。个人崇拜随着革命胜利而悄然流行,而且越演越烈,到十年动乱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二、彭德怀的孝道观

彭德怀在接受斯诺采访时,谈到了孝道,说孩子是父母寻欢作乐的产物,认为孩子也不必要对父母尽孝道。

寻欢作乐固然不假,可这正是大自然赋予生命的最富有魅力的地方。如果没有快乐,人类将怎样传承?而且十月怀胎的辛苦、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又是怎么可以一笔勾销的呢?

无论如何,作为红军的首脑人物,这样的话太不负责任。彭一生没有后代,下场也不好,隐约中存在因果。

三、斯诺眼中的蒋介石

满书基本上找不到一句赞扬老蒋的话,斯诺的笔对蒋介石满是讥讽、鄙夷。我想应该有如下几个原因:

其一,不管不顾、一心一意打内战,这不仅仅让斯诺这个外国人无法理解,我们当代人同样觉得疑惑;难道宁予外邦、不予家奴,真的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吗?

其二,对日本人的苟且。无论在抗战前、抗战期间、还是抗战以后,老蒋对日本人的苟且恭敬态度,的确让人匪夷所思。

其三,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斯诺在外表繁华内里肮脏的上海、落后的西北,所见所闻都是贪官污吏、饿殍遍野,在这样的内忧外患并存的情况下,老蒋作为一个国家的领袖,仍然要打内战,的确有罪。

顺便说一句,书中讲到,蒋介石对大将徐海东家乡的惨绝人寰的屠戮,固然说明老蒋是个惨无人道的家伙,同时也说明这家伙不是一个智者,他根本不懂得老子《道德经》的奥秘。红军的强大战斗力,其实是有老蒋的一份功劳的,他彻底断了一切革命者的后路,革命者只能勇往直前。

不知道如今那么多的果粉,看了这样的情况,会怎样的去评价他们崇拜的蒋委员长。

四、民国时期的人民生活惨景

“死亡与捐税”篇,一个外国人真实记录了当时的民国时期的人民的悲惨生活。场面之惨烈,让今天的人们感到震惊;蒋介石政府的贪婪让人震撼。杜甫说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残剧在蒋统区几乎每天都在不断地重复上演。由此斯诺也就明白了红军号召力那么大的原因了。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八

默嘉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是一句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歌,但是你真正了解这句歌词背后的故事吗?《红星照耀中国》带你去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年如果没有共产党那坚如磐石的信仰,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斯诺是一个外国记者,怀着对中国革命和战争的重重疑问,孤身一人从陕北到北平,前往被当时国民党当局刻意曲解、严密封锁的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他将他的所见所闻真实记录,从一个记者的视角,生动地描述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大大小小的人物与事件。他通过搜集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运用文字的形式将这段特殊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他不仅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而且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苏区教育、长征、西安事变等。正是通过本书,我们对长征有更深切的体会,对革命先烈更加敬畏。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环境艰苦,生存条件艰难,然而人们却是满怀激情,斗志昂扬!是什么让共产党人如此乐观?是什么在坚强地支撑着他们?答案就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当红军在雪山上、草地上弹尽粮绝时,是信仰的力量让他们战胜一切困难!正是有了这样的信仰,共产党人点燃的星星之火才可以燎原。阅读经典,重温历史,我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我们更要倍加珍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也将面临严峻的困难和考验,在新的征程中,作为一名中国人,必须坚定信念,牢记使命。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九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选

读《红星照耀中国》第八篇读后感

八十三班   王子赫

本篇,作者埃德加・斯诺同红军在一起,当然除了于红军谈论之外,最令我难忘怀的是红军生活。红军的饮食极为简单,咖啡,茶,蛋糕,各种糖果或新鲜蔬菜,几乎是闻所未闻的东西。热开水几乎是唯一的饮料,喝冷水都受到特别紧止。红军他们还有一个特妹的绰号,叫“人猿”,以为他们行动敏捷和爬行迅速。当然除了饮食和住宿上单调无趣,他们的生活还是很丰富的,每个室都有墙报,由战士出版,还有他们分别进行表扬和批评的红栏和黑栏。令我最好奇的是,在当时那个年代,他们的许多生活,让我觉得一丝一毫的单调。他们的饮食,让我觉得我们就是温室里的花朵,过去与现在之中的过渡,都是他们用血汗建筑的,我们即使不贡献,但至少也要爱护。

团结就是力量

――《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八十三班  郑琳

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不易断。“团结”这个词每个人都不陌生,我们生于对个集体,但在每个集体,我们都应该团结。

一个人的声音再洪亮也大不过一群人,一个人想法再优秀也好不过一个群体优秀;一个人力气再大也大不过一群人的力气;因此,一群人的力量远远大于一个人。

我们都见过拔河,“拔河”是一个非常考验团队协作的集体项目,当你真正拔时,你会有种信仰――我要用力用力再用力,这个团队要我们一起用力。这种信仰会让你忘记疼痛,只想为团队做些什么,一个队伍,就像是一个家一般,少了谁都不行!

红军长征也是一样,他们每个人互相帮扶,一起努力,早已忘记艰辛的`生活,只想向前走,为国家而奋斗。

团结就是力量每当所有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时,那种信仰会惊天动地!

成功的背后

――《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八十三班  郑琳

旧中国有一位伟大的领袖,他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每个人都热爱,感激这位领袖――毛泽东主席。他是一位成功的人,但又有谁知道成功的背后是一宿一宿的学习………

毛主席的家境并不富有,父母都是农民。他每天都要帮父亲算账,打理田地,顶着烈阳劳动。小时候一直过着普通农民家庭的生活,但是他与其他的一些孩子略有不同。他酷爱阅读,读历史、地理和小说等。毛主席小时候不爱读经书,觉其甚为乏味。他大一点之后,对书的渴望再次加重,为了不让父亲发现这些“无用的书”,还要偷偷地读,藏起来读。因为上学与父亲发生过不少口角,尽管自学,也要用力学习。

毛主席的成功,离不开他夜以继日地阅读,日复一日地探索,这样的人,有什么理由不成功?每个成功的人,背后一定付出过不为人知的努力。因此,成功=努力努力再努力。。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P206--P236)

八十三班 孙佳婷

在陕西北部群山环抱保安,出生了一位乱世豪杰。他虽只是个中农的儿子,但他却为穷人们带来了希望。而他就是刘志丹。

他虽是出身于中农家庭,但他却有着不同的抱负,为这些百姓做出贡献。在穷人中间,他的名字带来了希望。可是在地主与老蔡中间,他成了惩奸除恶的天鞭。

仅仅是在一九二九年到一九三二年的3年时光里,他的生涯仿佛就像一个万花筒,经历各种各样的失败、挫折、捣乱、冒险、死里逃生。在经历这些种种的挫折后,他不仅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努力,不放弃。他出生普通家庭,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他学习?为什么我们就没有这种勇气呢?

为什么呢?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八十三班李朝阳

有时候,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能后退,只能前进,但我们心里想着退缩,没有勇气去面对,与其一直纠结,还不如速度解决。

红军在两万五千里长征时,后有追兵,前就如同有机关一样,他们自身也疲倦不堪,但是最后一点精力来夺取在前面等着的考验的胜利。他们不能放松步伐,不能灰心、不能疲倦。胜利就是生命,失败就必死无疑。他们在困难之下拿出了不同寻常的拼搏,在逆境中的人们可以拿出超出异想的力量,逼急了,也就拼起来了。但我们现在与过往不同,我们应该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学会面对,这样我们才能成长,才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如果什么都不敢试,就完全不可能了。如果敢试,没有什么不可能。

我们面对困难,逃避是一种胆小,要敢于克服,面对解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带来的9篇《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金笔头网。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优秀9篇)相关文章:

七年级《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三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300字15篇范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500心得体会优秀9篇

2023年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200字(十九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精选10篇

2021《红星照耀中国》个人读书感悟700字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450字以上的作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左右中学生作文十篇

2022《红星照耀中国》读书感想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优秀3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优秀9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