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中国名著读后感 > 复活读后感1000字【精彩6篇】

复活读后感1000字【精彩6篇】

一派天真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复活读后感1000字【精彩6篇】

微信扫码分享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6篇《复活读后感1000字》,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金笔头网给您的好友哦。

《复活》读书心得 篇一

复活,这个迄今为止科学还未攻下的难题,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同样的困难。

小说不短,给我的思考却很多。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不知怎的想起了这句话。马斯洛娃对妓女生活的“享受”,涅赫柳多夫的荒淫奢逸,都令人发指。可是,对他们却恨不起来,总觉得有种说不清的压抑在心头。无论是有悲惨遭遇的可怜善良的私生女,还是尽心尽力赎罪的公爵,还是那些被误判、重判的贫苦百姓和他们的家人,都有一种力量抓住我的心。

又是白夜,自然地光再长再亮,也遮不住世俗社会的黑暗。在涅赫柳多夫的眼里,自私自傲的上流阶级和困苦的贫民形成鲜明的对比。荒唐的审判,肮脏残忍的监狱—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就是权贵们消遣逞威的游戏。陪审员们审理马斯洛娃的场景,和 《十二怒汉大审判》好像。不同的是,前者让无辜的人受苦,后者拯救了无辜幼小的命运。

关于监狱和犯人的描写真实得恶心又痛心,官员们的肥胖和奢华细致而贴切。与其说是对比,我更觉得是这样一幅并行不悖的画卷:画的底部是衣着褴褛的男女老少,他们都有蜷曲的身体和病态扭曲的脸,其中还有几个人带着脚镣和手铐,高傲地昂起头。画的中间是圣像—被弄脏的画工不好的圣像。圣像两边,是衣着华丽体态臃肿的贵族,他们的个个神采熠熠,相互谈笑风生地望着圣像上被官员和传教士簇拥的沙皇。沙皇威风凛凛,摆着青铜骑士的姿势傲视远方。我想象的画不能像小说那样生动地展现出暴风雨前的沙俄在专制下的黑暗,但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专横腐败的沙皇统治,困苦不堪的平民生活,大义凛然不惧牺牲的革命者。

正如之前看的名著,同样专制残暴不公的社会里,像涅赫柳多夫这样的贵族青年大都经历了纯洁又充满理想斗志的少年期和堕落的青年期,但是,有多少能在中年觉醒,在道德和精神中复活并付诸于行动呢呢?我仍困惑涅赫柳多夫的求婚是为了赎罪还是真爱,这之中有太多的动摇和神圣,马斯洛娃最终选择了西蒙松,摒弃了不堪回首的过去,是成全了公爵,还是成全了自己?或许都是吧。小说结尾涅赫柳多夫和马斯洛娃对宗教、社会都有了新的认识。他们都复活了,开始了新生活。

道德法制的衰败,人性就易缺失,就像有躯壳的死魂灵。而宗教信仰能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我们这一代,不信宗教不信神,又有什么能让我们的日益微弱的道德和精神素养复活呢?

复活读后感1100字 篇二

《复活》是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没有《战争 与和平 》史诗般的恢宏气魄和明亮的诗意,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与不安的骚动--它,完全是体现了一位伟人的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一个纯真美好 ,曾经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美好期盼 的青年人。在混混沌沌的上流社会 中堕落 于花天酒地。一个美丽 纯洁的姑娘,在长达八年的妓女生活中堕落。他们似乎是可以就这样生活下去的,他们也许可以满足 生活中自己那种种简单 的快乐 。

但是,当两人在审判玛斯洛娃的法庭上相遇时,涅赫留朵夫再也不能够心安理得地面对他曾经伤害 过的玛斯洛娃直视他的眼神 。似乎是灵魂的反省,两个人在重逢时,眼神中充满了疑惑。那个少年,成为了一个漂浮在上流社会中的“老爷”,那个姑娘,成了一个出处卖弄风情的“窑儿姐”。涅赫留朵夫此时感受到了他曾经给予他多么大的伤害,他的灵魂背负了沉重的罪恶感。在一次次探访监狱的过程中,他见证了太多的不公平。当他把自己的土地廉价分给了农民的时候,他收获 的是农民怀疑的眼神,贵族们疑惑的言语;当他决定与玛斯洛娃结婚以洗清自己罪恶的时候,他的得到 的是亲友们鄙夷的眼神,众人以为不可理喻的回应。他面对这一切困惑了,所有他的精神世界 里认为正确的事务无一例外的遭到了鄙薄。然而贵族社会所推崇的却只是花天酒地与吃喝嫖赌。一百多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只因为把身份证弄错了就被关押到臭虫漫天,疾病四溢的牢房中。

涅赫留朵夫本来是一个纯洁善良、有理想,追求 真正爱情 的青年,贵族家庭 把他养成了种种坏毛病,贵族社会和沙俄军界纸醉金迷、放浪荒唐的生活风气又使他堕落。促使他去损害马斯洛娃。聂赫留朵夫本身对于这种生活十分厌恶,但是人因环境而变,所以当他身处在黑暗 的环境中时,变得堕落这是自己无法掌控的。但最终涅赫留朵夫在茫然中也看到了希望 ,玛斯洛娃的改变 。让他足以抛弃 guān chǎng的地位与金钱 的诱惑,他的精神复活了。玛斯洛娃也改变了,她为了不连累涅赫留朵夫,接受了政治犯西蒙林的求爱。

爱过,懊悔过,反思过,最终,他决定,他复活,他重生,他在纷杂的社会中找到了他道德 的衡量准则。也许涅赫留朵夫追求的不仅仅是玛斯洛娃,在这条寻求重生,精神复活的道路上,他见到了,他做了,他去积极的改变了。那夜,涅赫留朵夫花了一整夜读福音书,那曾经是他看不懂的教训。经历 了这一切,他这次突然看懂了圣经的教训,并且发现 在其中有他必须的、重要的、且是喜悦 的东西。

想想聂赫留朵夫,再想想我们自己。他在一个不甚明朗的环境中复活,找回自己,而我们在一个十分光明的环境中就应该做得更好。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让人无法接受的事实。善与恶都是一念之差,只要受到影响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仔细的把握好生命的小船,才不会迷失 方向 ,永远 保持真正的自我。

去追寻,也许受用的不知是追寻最终得到的。还有这一路上看到的风景 。

复活后感1000字 篇三

关于这本书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本人,他出生于俄国的一个大贵族家庭,本人是伯爵,早年受西欧启蒙主义的思想,所以他的前期创作,既十九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作品中,既不满于专制农奴制,贵族阶级的寄生和腐朽,又憎恨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但还寄希望于“理想”的贵族,幻想通过温和的改革使贵族和人民“互相亲近”,变矛盾为和谐。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社会的激烈变动,加上本人紧张的思琦,引起了他的世界观的巨变。

《复活》是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没有《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恢宏气魄和明亮的诗意,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与不安的骚动——它,完全是体现了一位伟人的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许多的感触。书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时期是一个善良,充满活力,有着崇高志愿的青年。但当他担任上官职后却完全改变了,整日沉寂在享乐之中,早已忘记自己的狂热理想,变得腐朽,落魄,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花花公子。直到在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他回想起许多往事,从而使他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可恶,便对于自己以前过的生活产生怨恨。为了赎罪,他给一些无辜的犯人起诉伸冤,将自己名下的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他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将自己从以前的腐朽中拯救了出来。这本书名叫《复活》,我想“复活”的就是聂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复活。而我从他的身上学到的最珍贵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曾经也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好事来弥补过错,这是任何人都值得拥有的。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刻的检讨自己,承担自己所犯的过错。

《复活》这本书还从方方面面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的道德丧失。聂赫留朵夫本身对于这种生活十分厌恶,但是人因环境而变,所以当他身处在黑暗的环境中时,变得堕落这是自己无法掌控的。这让我懂得善与恶都是一念之差,只要受到影响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仔细的把握好生命的小船,才不会迷失方向,永远保持真正的自我。

《复活》一书如实地描绘了劳动人民的悲惨境况,描绘了形形色色官僚的丑恶嘴脸,揭示了官僚制度的腐朽和教会欺骗的实质,表现出深厚的人性,宣扬了高尚的人性。我认为拥有人性是做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要让精神的自我永存,就要行得正,有自己的主见,有勇于自我审视检讨的勇气。善与恶往往只在一个人的一念之间。

复活后感1000字 篇四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所谓闻名不如见面,前不久,我就读了这本好书。

关于革命一类的书籍看得不是很多,但也涉猎过一些,但是这本书对我影响是最大的。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保尔柯察金”的青年。在他十二,三岁时,母亲把他送进了学堂。保尔的家庭很贫困,母亲在给别人做佣人,哥哥是一个电工,而父亲很早就死了。所以,进学堂对于保尔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但是,因为保尔对于教书先生的不公平,对于教书先生对他的百般刁难感到十分愤恨,因而做出一系列的报复行为。很快,他被学堂开除了。由于生活的无奈,母亲把他送到一个饭馆做伙计。在那里,他工作了一年多,也是在那里,他看到了这个社会的黑暗,这个社会的最低层。那儿简直就是人间的地狱。然后,在哥哥的帮助下,他被调到了发电厂做了一个电工。在那儿,他认识了一个名叫朱赫来的水兵。在他那儿,保尔接触到了一连串的新鲜事物,关于团组织,党组织以及革命。一些日子以后,保尔偶然得到了一把,也因为杀了一个敌人,为了逃难离开了母亲哥哥以及生长的家乡。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参加了革命。以后的八年,他都热衷于革命事业。虽然只是八年,对于生命来说,太微不足道了。但是,与某些人的生命比起来,这八年比别人活了三辈子还要珍贵。一次又一次的病魔缠绕着他,他也一次又一次的克服着。后来,由于神经遭受破害,导致自己下肢瘫痪,双目失明。但他还是用他仅有的一点点儿生命写成了一部中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对于保尔来说,能写成这本书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因为他只读过三年书。以前写文章,总有几十处修辞有问题,但经过几年的大量阅读书籍,完成了一个对于他来说的奇迹。当这一本书发表以后,他的生命又重新燃烧起来了。

当然,这本书对于我们现在很多人来说,是有点儿看不懂的,这并不难明白。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但是,这样的精神还是可以延续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呢?就像保尔一样,为了革命的事业坚持到底,无论多大的困难,多大的挫折都不屈服。这就是所谓的百折不挠。当然,现在我们这儿没有战争,但是生活中一样的会出现很多的困难,虽然不大,但我们仍旧需要用我们的精神去克服他们,我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时,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感到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不要惧怕生活。它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复活读后感1100字 篇五

作为托尔斯泰晚年的巨著《复活》,它以其广阔的手笔和细腻的刻画,描绘出俄国旧社会各阶层的面貌图景:沙皇腐朽的统治,官僚无耻的贪婪,农民艰辛的生 www.hu zhidao.com活……俄罗斯星空的至暗时刻,一切的一切,都那么压抑与绝望,仿佛望不到尽头。

托尔斯泰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年幼失怙,早年家庭生活不幸。大学期间深受卢梭思想的影响,不满于学校的教育,主动退学回到自己的世袭庄园。他曾对身受奴役的农民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努力通过改革以缓解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但以失败告终。他曾在莫斯科的上流社会中度过了一段懒散而荒唐的生活,同时也在心烦意乱、焦虑不安中思索着道德纯洁与完善的问题。《复活》是他晚年最重要的作品,是他世界观转变之后思想与艺术探索的结晶。

在小说中,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骗并抛弃了少女玛丝洛娃,致使玛丝洛娃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坠入风尘。十年后,二人在法庭上相逢,玛丝洛娃被诬告为杀人犯,而聂赫留朵夫则是该案的陪审员。聂赫留朵夫决心赎罪。为了玛丝洛娃,他四处奔走,而后者对人生也逐渐重燃生机和希望。最终,聂赫留朵夫和玛斯洛娃两人在精神上以不同的方式得到了“复活”。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一切都不会太好,也不至于太坏。难道《复活》里的一切都如此黑暗,没有光芒吗?非也,长夜漫漫,何以消散?唯有自己成为光。这光明,来自内心深处,闪耀着善良的荣耀,传递着人性的温暖。《复活》,讲述的就是这样的答案。

《复活》的内核,是描绘“善”的觉醒。这种觉醒,必须发自内心,毫无保留地抛弃“恶”后,方可结果。复活,有两个层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首先,是人的意识的复活。因为人是社会最基本的个体,是自我发起善良的源泉,只有当个体意识全部摒弃邪恶后,才能进一步讨论社会意识的复活。而后,是社会意识的'复活。《复活》通过对社会不同阶层的描写,暗示了一种社会整体意识的复活,即,腐朽的封建制度必然走向灭亡,而新生的自由制度必然会诞生。

一方面,托尔斯泰在揭示封建制度的衰落。比如,描写那些审判员的混账判罚,贵族妇女的无所事事,官僚朋友的沉迷享乐。他们手中握有着大量的权力,可笑的是,他们运用这些专权既不是为百姓谋福利,也不是为社会做贡献,他们所追求的只是大把的卢布以及数不清的美女。这样的人,你如何把拯救国家命运的重担交到他们的手上,而更可悲的是,就是这些社会寄生虫掌握着国家的命运,而他们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让这个国家更加奄奄一息。

另一方面,社会底层的人民对社会的不满,有识之士对革命党人的同情,暗示了这些人早已对这个肮脏的社会厌恶不已,看似平静的社会表象之下,已经开始孕育涌动的暗流,且越来越多,只待积聚爆发的那一刻,掀翻这令人厌恶的黑暗。虽然终结有可能采取革命这种方式,但在积聚之初,依托尔斯泰观点,是通过自我救赎与悔过的方式才走上最终道路的。

精神复活,亦是重生,不单单只是个人的重生,乃至社会国家的重生。这可能就是《复活》的答案。

《复活》读书心得 篇六

长篇小说《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节的基础是真实的案件。贵族青年聂赫留道夫诱□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不过,作品的后面部分,渐渐突出了不以暴力抗恶和自我修身的说教。托尔斯泰的力量和弱点,在这里得到最集中最鲜明的表现。

托尔斯泰的晚期的世界观已经发生激变,抛弃了上层地主贵族阶层的传统观点,用宗法农民的眼光重新审查了各种社会现象,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监禁无辜百姓的牢狱;金碧辉煌的教堂和褴褛憔悴的犯人;荒芫破产的农村和豪华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亚和手铐脚镣的政治犯。托尔斯泰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当时的全套国家机器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当卡秋莎想纵身跳到车轮下了此一生时,胎儿的蠕动激起了她母性的感情,这时的托尔斯泰倒是意识到了女性作为母亲的身份与伟大。这个傻瓜始终太伟大,最终原谅了聂赫留朵夫对她的伤害,并且竟为他打算起来,害怕自己的身份有损他的地位。“你今世利用我来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赎罪”,既100个卢布的伤害后,卡秋莎的这句话是看清了聂赫留朵夫的本质,也是想借此让他打消这个会辱没他身份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卡秋莎认为,当年他的地位没有如今显赫,贪一时之快占有了她抛弃了她,如今,他也是一时兴起吧——种种矛盾的纠结,让卡秋莎乱了分寸。人总是很难忘记自己第一个喜欢上的人,所以她还是选择了原谅,并且选择与西蒙松在一起。托尔斯泰彻底摆脱了贵族的气息,创造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纯洁而善良,勇敢追求爱情与自身解放,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在这意义上来说,卡秋莎比安娜更有魅力,更具有人性的光辉。

聂赫留朵夫始终是一个不讨我喜欢的人。他的思想摇摆不定,不论是生活还是爱情,他到最后都没有弄清自己想要的,最后居然要寄托于宗教中企图得到救赎。“相信自己,他往往总会遭到人们的指责,——相信别人,他却博得周围人们的赞扬。” 这句话倒是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今天由此而改变的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从卡秋莎那里,得到过爱情与激情,也得到了原谅与救赎,他由始至终的自私,从来没考虑过卡秋莎的感受。虽然,卡秋莎因为他而堕落,也因为他而恢复美好本性与人生态度,也算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在“复活”的过程中,聂赫留朵夫的层次远远低于卡秋莎。通过卡秋莎,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看到了更多底层人民的生活,接触到了革命者的思想,唤醒了自己内心的觉醒意识,在行动中碰壁矛盾,可爱而又可悲。

上面内容就是金笔头网为您整理出来的6篇《复活读后感1000字》,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复活读后感1000字【精彩6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duhougan/zgmz/1685899817167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