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中国名著读后感 > 读《北京折叠》有感【优秀7篇】

读《北京折叠》有感【优秀7篇】

藤田初恋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读《北京折叠》有感【优秀7篇】

微信扫码分享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金笔头网为朋友们整理了7篇《读《北京折叠》有感》,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郝景芳《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一

北京时间8月21日,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堪萨斯城举行。继2015年刘慈欣《三体》之后,郝景芳凭《北京折叠》再获科幻文学界的“奥斯卡”雨果奖,这次郝景芳所获的奖项是中短篇小说竞选单元奖,她凭借《北京折叠》力压著名作家斯蒂芬·金的'《讣告》摘得桂冠。

放在科幻小说的殿堂里,《北京折叠》的篇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小说本身也并不是特别出彩。这篇寥寥数千字的小说,将作者眼中的北京城一分为三,每个空间轮流翻转在地面生活,在三个空间生活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地位,上中下泾渭分明的阶级、出身,严格限制了三个空间的人员交流。身处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冒险为了第二空间的一名大学生前往第一空间送情书,以换取报酬为养女交昂贵的幼儿园学费,就此引出一段他眼看北京的旅程。

不得不说,这种世界观设定有些简单粗暴。将现实中共存一体的多功能社会塑造成等级森严的三层壁垒,这种非前瞻性的想象力甚至有开历史倒车的嫌疑:第三空间的民众只求温饱,并钦羡道听途说的其它空间的生活,他们的存在仅仅是为了保障其它两个空间的安逸生活;第二空间代表所谓“中产阶级”,有进入上升通道的希望,不为生计发愁,但在机会来临之前仍被钉死在原地;第一空间的人士管理一切,面目模糊,处在金字塔顶端……

OK,又回到了一个食物链循环的老套架构中,社会达尔文主义解释一切。问题来了:在一个并非完全架空的故事架构里,我们需要为其填充什么样的内容才能称其为科幻小说?三层空间翻转的意象,是《北京折叠》最大的脑洞,也是唯一的脑洞,还是并不出彩的脑洞。与其说这是一部科幻作品,不如把它归纳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分类去更恰当。

在《北京折叠》里,梦想照不进现实;在《北京折叠》之外,现实与梦想呈现的是多时平行偶尔交错的状态,二者均超越了小说本身。虽然作者刻意追求隐喻,意图揭示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但整个故事的推进明显缺乏动力。人物刻画不够细腻,并因为简单的阶级划分显得脸谱化,每个人的出现都生硬干涩。在中短篇小说中,配角如此尚可,毕竟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加速故事情节发展,但主角老刀也如此则可谓败笔。

在作者笔下,老刀成为了一个视觉载体,以他的视角展现三个空间截然不同的生活——仅此而已。老刀这个人物,没有大悲大喜,没有好奇心,甚至很难看到他的生存本能——为了省钱,他连晚餐都可以不吃,“为养女赚学费”这六个字就是他存在的理由和故事发端的动机。这个角色倒是作者将立体多元的社会扁平化的代表,但这种着墨太浅的主观塑造,令老刀这个角色始终都有种游离于故事之外的不着调。读者跟着这个导游,看了一圈本来就耳熟能详的北上广深超大城市现实生活,然而作者意图表现的荒谬早已被时代洪流无声地卷走,被人类强大的生存本能消化。这一石,并激不起千层浪。

那么,《北京折叠》凭什么能拿到科幻文学界的“奥斯卡”雨果奖呢?一方面,将《三体》翻译成英文的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功不可没,他也是《北京折叠》的译者,并不遗余力地将郝景芳的作品推荐给西方科幻文学界。另一方面,《北京折叠》吻合了西方人想把对北京这个城市肤浅单薄的认识提高到另一个层次的期望,大概他们以为看到的是一个全新切面的北京——光明后面还要依靠黑暗的支撑。恕我直言,如果这是评奖标准的话,他们不过是落入了另一种肤浅单薄的窠臼。

在雨果奖获奖感言里,郝景芳说到:“在《北京折叠》中,我提出了未来的一种可能性,面对着自动化、技术进步、失业、经济停滞等各方面的问题。同时,我也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显然并非最好的结果,但也并非最坏的:人们没有活活饿死,年轻人没有被大批送上战场。我个人不希望我的小说成真,我真诚地希望未来会更加光明。”未来的可能性本身已渐变为现实,但解决方案远不是《北京折叠》的臆想可支撑。文学评论家程晓松说:“《北京折叠》最少架构设定还是很新颖的,但比《三体》还是差了100个《珊瑚岛上的死光》。”

事实上,《北京折叠》因为篇幅所限,并未体现郝景芳的科幻写作功力。她的长篇科幻小说《流浪的玛厄斯》和《回到卡戎》其实非常令人惊艳,在世界观的设定上更为宏大,叙事糅合诗意与实验,可读性和表现力都有相当功力。在她的旅行背景书《时光里的欧洲》中,更是体现了她惊人的阅读量和深邃的理解力。刘慈欣说:“郝景芳的作品有一种很唯美的感觉,很古典很唯美,又古典又前卫。其中有一种美感,一种美学的因素,好像是别的作者的作品中没有的,当然我说也说不清楚,你只有去看她的作品才能够知道。”

《北京折叠》虽有瑕疵,但不失为一个好的开始。

《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二

这是一篇实诚、写实的科幻小说,科幻是外壳,写实是内里,意图用简短的故事映照现实生活中的大问题。

小说写的是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为第二空间的研究生秦天送求婚信物给第一空间的依言的前因后果。整座城市都是虚幻的,秦天和依言的爱情也如由谎言吹成的泡沫。

诺奖得主阿玛蒂亚森说,当社会完全依照单一的身份来划分社会群体的时候,就会使社会冲突增加。于是在这座折叠的北京城中,身份地位、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思维习惯都不足以使阶层之间明确分野,最好是把时间与空间也按照阶层进行分配,将阶层固化制度化,按捺住人们蠢蠢欲动的流动野心才彻底痛快。于是当太阳出来,普照大地,第一空间的人沐浴阳光,第三空间的人躺在胶囊中被强制睡眠。

其实,折叠的何止北京,北京何须被折叠?

并不需要用折叠城市这么硬的约束来区分、固化阶层,人人皆有的羞耻之心与是非之心就足以将人划分三六九等了。建筑工人和清洁工工作后不可避免留下印迹,别人投来的嫌恶的目光与遮掩的口鼻就足以使他们活的小心翼翼。

辨不清的明天,一眼可望到头的未来,都使人不得劲地活着。抱得巨大既得利益的人只愿维持现状,卑微生存的'人不知也不信现状还能改变,哪怕是野心满满想推动改革的人如张显,也不得不先向现实低头,先到银行挣两年钱。

也有老葛这样能吃苦有技术的人,从第三空间跃升到第一空间,尽管只是蓝领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老葛的父母仍旧生活在第三空间,“每次回去都要打报告申请”。老葛就像无数怀抱希望只身来到大城市打拼的人,土地与户籍制度限制以及高昂的房价却使得全家移居团聚成为一种奢望。

有机会就会有竞争,能当凤尾谁会甘为鸡头?

当然可以说人们的生活是咎由自取,思想狭隘、不思进取的人活该惨淡营生,限制了机会但并没有剥夺努力奋斗的权利,而希望总是有的,何况我们并不缺乏鲤鱼跃龙门的例子,哪管它是不是小样本,毕竟人生的剧本是边写边演,未结局之前,谁知道这出戏会博得满堂喝彩还是惨淡谢幕。这样说倒算不上何不食肉糜,不过是在自我防御罢。

可是第三空间的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卑微而高强度的工作早已打磨了意志、耗尽了野心,哪有时间来思考人生的意义、追求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小说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段话:“和数千万其他建筑工一样,从四方涌到北京寻工作,这座折叠城市就是父亲和其他人一起亲手建的。一个区一个区改造旧城市,像白蚁漫过木屋一样啃噬昔日的屋檐门槛,再把土地翻起,建筑全新的楼宇。他们埋头斧凿,用累累砖块将自己包围在中间,抬起头来也看不见天空,沙尘遮挡视线,他们不知晓自己建起的是怎样的恢弘。直到建成的日子高楼如活人一般站立而起,他们才像惊呆了一样四处奔逃,仿佛自己生下了一个怪胎。奔逃之后,镇静下来,又意识到未来生存在这样的城市会是怎样一种殊荣,便继续辛苦摩擦手脚,低眉顺眼勤恳,寻找各种存留下来的机会。”

现实是很多人尤其是农民工,身心健康来到城市,最后却不得不拖着病体离开这座打拼半生却发现并无自己容身之所的城市。

格莱泽说“城市不等于建筑,城市等于居民。”而过去一年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过程中的种种现象不禁令人深思。

我无意批判任何人事,只是希望现实中的各项决策能多点科学理性。

希望总是要有的。

《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三

很早之前就在《小说月报》上读过这部小说,当时虽然为作者丰富的想像力折服,但读后感觉这更像是一部揭露当下社会的现实主义作品,与刘慈欣著的《三体》和安迪·威尔著的《火星救援》这样的硬科幻小说有着明显的不同,小说中提到的三个空间基本上是现实社会和环境的写照。

作者笔下的北京,城市被划分为三个空间,第一空间与第二、三空间处于土地的正反两端,当第一空间存在于地表时,第二、三空间则沉于地底。每过24小时,整座城市会发生翻转。翻上地表的城市开始生活运转,而被翻下去的空间里的人则进入睡眠。人为分配的不仅是空间,生活在第一空间里的五百万人能够享用连续的24时生活。而当他们陷入睡眠时,升到地表的第二、三空间,则需共享这宝贵的24小时--第二空间生活着2500万人口,从次日清晨6点生活到夜晚10点;第三空间生活着5000万人,从10点工作到清晨6点,随后他们再次集体进入睡眠,地面翻转,第一空间的人们开始重新接管城市。每个空间里的人们独立生活着,却又因为各种原因有一些交集。

小说的主线并不复杂,情节也比较平淡。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个生活在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受生活在第二空间的研究生秦天委托,去给他爱慕的生活在第一空间的女生依言送信传情的故事。整个故事就发生在短短的一天之内,老刀经历了三个空间的旅程,最终完成了任务并获得了报酬,返回了属于自己的第三空间。

小说中城市被划分为三个空间,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这也可以理解为把人划分为了三个阶级,只是这种阶级划分不再是理论上的,也没有暴露出明显而激烈的冲突,而是物理层面的隔离,甚至连时间也被人为划分,像第三空间的人每天真正活着的时间只有8小时,此外就将进入强制休眠。

作者笔下不论在哪个空间的人们生活的都很正常,表现也都很温和。小说的主人公一番游历后,也并未对这个制度产生更激烈的情绪,但说实话,恰恰是这种莫名的和谐,让我读后细细思量,倍觉恐惧。

在常识中,上层阶级的享受往往是建立在对底层社会的无穷的压榨基础上的,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往往挣扎在痛苦的边缘,这样的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当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不堪忍受后,往往会奋起反抗。但在小说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多数人已经不再必须参加劳动,机器人足以完成绝大多数工作。像老刀所在的第三空间的垃圾工们,垃圾完全不需要这么多人来处理,处在第一空间的管理者们只是怕他们失业,让他们手头有事做而已。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剥削阶级通过剥削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赚取利润。而小说中像老刀之类的垃圾工们的劳动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更谈不上榨取剩余价值,当然也就不存在剥削了。这样的结果更容易产生阶级的固化,造成更严重的社会不公平。

小说中三个空间的划分也体现了社会深深的不公平。第三空间规模最大,人口最多,但绝大多数是劳动艰辛收入微薄的社会最底层;第一空间则是有着优越的环境享受丰富的物质,且统管三个空间的贵族阶层;第二层是中间层。第一空间人均占有的自然空间和时间资源都最多,第三空间则拥挤不堪而且时间分配上只有第一空间的1/3且是晚上,可以说是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虽说只是一部只有短短两万多字的科幻小说,但对照当下的中国,却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郝景芳《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四

看了新闻,都知大放异彩的,除了体坛十二年后重登王者之位的女排姑娘,还有文坛一位中国姑娘郝景芳。继去年大刘《三体》之后,她凭中短篇小说《北京折叠》再获雨果奖。

“中国女科幻作家郝景芳”,此前这名字对圈外人而言,或“名不见经传”。但哪怕在上次《三体》得奖被刷屏扫盲后,也该知道该奖项意义——它和星云奖并列被誉为“科幻界诺奖”,算是对一个科幻作家的最高褒奖和肯定。

这是个学霸学神级的颇有些传奇色彩的姑娘。曾获新概念作文一等奖,可免试入读北大中文,却偏考清华物理系。智商自然碾压一般小文青。据说其创作还曾有过“文学杂志认为太科幻,科幻刊物认为太文艺”的小插曲。想起硬桥硬马却文学性稍逊的《三体》,郝景芳的作品,算得上科幻届汩汩清流。“科幻”其实就在身边,社会性和现实感里求索出意义性,这样的作品更有现实黏力。这次获奖的,被外人视为其代表作,她却一度试图不想被它标签化的《北京折叠》,就是这样一篇作品。

它是经典的“反乌托邦”科幻设置。就如《饥饿游戏》、《雪国列车》或美剧《太空无垠》等描述的一样,未来世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阶层、工作、生存等一系列问题,会更极端地纠缠交错。科技爆炸,是会异化反噬,还是能探寻某种妥协后的动态平衡?不同科幻表达,给出或充斥黑暗或值得希冀的未来图景。

在《北京折叠》里,则是一个无所谓乐观也不算悲观的“大地翻转、时空折叠”的城市和人群重新区划,各归其类,各行其是的另类想象。它是未来的一种可能,但是现实的意义性映照得格外真切。

小说主人公,为了捡来的孩子,上个好幼儿园,可以往来穿梭三层空间,拼尽全力,只求底线生存。这个城市折叠可以发生在任何真实或虚幻的城市甚至外太空,但是我们看着却像照镜子。“户籍、二元、城乡、隔阂、固化”这些不是科幻概念,问题不是未来才有。现实中我们不也常听专家屡屡献策,放言“驱赶所谓低端劳力”实现大城市的“自净”么?

想象并非空想杜撰,现实性和意义性,历史和未来链接点,就是现时现世。文学烛照过去,未来如何书写,则取决于时下的反思和改变是否及时而深刻。郝景芳一再提到生命和生活的意义性。而揆诸自身,上下求索,这是哪怕“折叠”乃至故意虚化了背景的优秀科幻,也总能留给世人的最大意义。

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五

很少读科幻小说,对于阅读作品的选择我一向觉得科幻意味着不真实,真实世界的纷繁复杂已经让我们应接不暇,科幻世界的虚无缥缈便如同一个疾步行走的人脚下的那颗石子,干脆踢开了事。而这部小说的名字还是吸引到我。

小说一开始就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奇幻的城市空间和生活模式。故事的男主角是一个48岁的单身垃圾工——老刀。他居住的北京分为三个空间,这三个空间在48小时轮流切换,共享这48小时。第一空间住的是社会上层人物,分割其中的24小时;第二空间住城市白领、精英阶层,占据 6小时;而第三空间,也是人最多的空间住的都是像老刀这样的底层垃圾工,他们只分割到8个小时。故事讲得就是老刀为了能赚到养女上幼儿园的费用要翻越两个空间帮别人送信的经历。

释卷后,静神凝思,对于这个作品能获得 科幻类小说的"雨果奖",我不禁有些质疑这个奖的含金量。从文笔上来说流畅却平淡,科幻创意上仅注入了一个新奇的科幻概念,换句话说,只搭建了一个科幻的框架却填满了现实。但这个作品的亮点就是披着科幻的外衣、长着现实的躯体。而这件外衣对于每位读者来说,那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衣!

聊一聊文章的亮点吧!现实版的阶级分层和固化。北京不用折叠,我们就已经找到了这三个阶级,他们各行其道,泾渭分明。文中"老刀"们的第三空间如同那些生活在城中村的底层民众,他们为生活而奔忙却获取最低的报酬和拥有最狭小的生活空间,他们是"穷一代",孩子也绝大多数会成为"穷二代","穷一代"们甚至没有能力让孩子进入这个局促逼仄的折叠空间,他们嗫嚅着:"活着,我们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阶级固化"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实!现实中作为底层民众的上升通道都几乎已被堵死。哪怕是看似最公平的高考,曾有高考作文让从"中华美食、共享单车、高铁、移动支付"等词汇中选择一个写成文章介绍给外国青年。农村的孩子在家里只看到连绵的大山,背靠黄土面朝天劳动的父母,哪里骑过"共享单车"、用过"移动支付"!

秦天作为第二空间的代表,现实中应该是中关村的那些"白骨精"们。这个阶层有着体面的工作和生活,也可称为"中产阶级"。但想要上升一个空间却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代价、更要有那么一点儿"走了狗屎运"的运气!他们或许因为租住在某个城中村与老刀有了交集,或许依托高学历背景能跟第一空间的"白富美"谈一场渺茫无望的恋爱。

第一空间以"白发老人"为代表的规则制定者和掌控者们,他们的现实意义自不言而喻,他们丢个数据key的小失误都可以随意压榨第三空间所剩无几的剩余时间,如同蝴蝶轻轻扇动了一下翅膀,就能引发 "老刀们"生活中的海啸。

马克思曾经指出:"阶级对立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迄今存在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由这种方式所决定的交换关系上的。文中也着重强化了经济基础对于阶级分化的重要作用,但精神层面的分化呢?文中没有提及,但我们不得不思考,精神层面有没有那么泾渭分明?是否可以雾霭般地流动、渗透?

再聊几句小说中的不现实的部分。第三空间的人每天只享有晚上十点到凌晨六点的时间,到了时间要钻入"胶囊"并被空间释放出来的药物催眠四十个小时,这得需要多么强大的一个膀胱?什么意识主宰他们会乖乖进入所谓的"胶囊"?北京城外的司机可以目睹全部的折叠过程,老刀们为何不可以用八小时以外的四十小时时间到城外打工赚钱?诸如此类的漏洞,都无法细细推敲。

也粗略看过刘慈欣的《三体》,感觉科幻小说应该是那样的,有科幻的树干,更有科幻的枝桠,能在读者脑中结出丰满的科幻果实,最后可以细细咀嚼一番,但此篇没有!

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六

雨果奖又火了一本书,好多人说这是中国科幻小说的崛起,但是最近这几天感觉网上的声音变得不怎么好听了,所以才想写这篇。有剧透,正在看或者打算看的朋友慎看。

这本书我觉得最大的一个槽点和讽刺点是:作者郝景芳居然是有经济学背景的,如果她没有,大约也就罢了,但是她居然有,那里面的一个低级错误就不能忍了。这本书对经济学有一个论点,就是机器自动化会带来大批量的失业,而为了让人们不失业,所以只能压缩他们的生存时间,并且不允许代替人工。这个观点简直让我快笑死啊,举几个近现代中国的例子:纺织厂女工下岗后稍作培训就可以当饭店服务员;曾有个年代司机比县委书记赚得多,但考驾照的速度远比汽车增长速度快,赶马车的很快就学会开汽车;财务软件出现后,并没有使大量会计失业,原先会打算盘的也很快学会了打键盘。

自动化的发展进程不会导致人力的失业,反而会促进人工技能的发展。欧洲现在为了保住失业率,所以减少了工作的时间,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发展路线啊!就好像美国总要求印度和中国减少燃煤,什么混蛋逻辑,美国发展的时候燃煤比我们凶多了好吗,现在你们不担任这些又脏又累的活了,你们开始从轻工业和科技方向发展了,还不让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走你们的老路了吗?一边享受着我们带来的廉价商品,一边还谴责我们污染太多,不是矛盾吗?这是发展的必经之路啊,等到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两种现象:一是人口不会再快速增长了(现在已经有这种趋势了啊,即使开放二胎);二是我们的劳动时间会大幅度减少。我们现在就是《雪国列车》里面人肉的永动机啊,等快速发展过去,我们也会进行高质量的短时间的工作模式。

至于有人从中看到什么社会分级的现象,我想说我们还用从科幻小说里面看社会分级吗?我们现实生活就是如此,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完全不是社会层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因为我没看到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的人对第三世界的压榨,反而他们很有礼貌,并且在为第三世界的人谋划。譬如那个白头发的不允许垃圾处理自动化,怕他们失业;譬如老刀受伤之后,第二世界的那个委托人还给他处理伤口,并且让他洗澡什么的。

没有任何的歧视和压榨,甚至没有轻视,我觉得我们现实的世界都做不到这么好的。那么作者的意图到底是什么呢,就是通过一件送信的小事,描述一个科幻的世界,表达一份亲情(因为老刀那么努力,是为了一个捡来的娃),就是如此。并且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世界,因为每个人都没有坏心眼。让老刀送信的人让他洗了热水澡,先给他打了定金,而委托的任务不过就是去给心爱的人送一封信;收信的那个女的,虽然有些小心思,想瞒着第二世界的那个男生,但是也是怕伤害;老葛不用说,从第三世界上来,对老刀照顾;那个白头发管事的,怕第三世界的人失业,不肯使用自动化垃圾处理,等等。虽然等级鲜明,但是没有冲突。如果不是想给自己捡来的孩子更好的教育,老刀对自己的生活也并不是不满意的。说句实话,在北京打工那些人,已经比在老家的人好太多了,你看他们衣衫褴褛的,住的环境很差,但是他们可能在家里盖着大房子,很风光。否则为什么有人前赴后继地奔向北京呢。人啊,从来都不能纵向对比的,你天天总和王健林比,那你也得能实现那一个亿的小目标吧。

书的构思很好,以小见大,喜欢这种简单的小故事。文笔一般,还需雕琢。但是也不必像网友那么苛刻,骂的一文不值。国外与我们看重的点不同,就好像《魔兽》在美国被骂得狗血淋头,但是在中国却被热捧一样。你不一定多牛逼,人家也不一定是瞎,总有你看不到的精华。虽然我也承认《三体》的。格局要大很多,文字和整体性也优秀很多,但是《北京折叠》毕竟获奖了,说明简单的小故事也有震撼的力量。为什么自己国家的作品获奖了不引以为傲还要进行批判打压呢,这还是一群读书的人做出来的事,这才是让我觉得震惊和无奈的事情。

郝景芳《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七

《北京折叠》,这篇仅有两万余字的小说,读后如鲠在喉,我想,其由来恰恰就是它被评价乃至诟病的“哪来的科幻”。在硬科幻《三体:黑暗森林》里,刘慈欣塑造了一个一千多米深的地下北京城,有如“一片巨型森林,……城市的建筑就像叶子似的挂在这些树枝上”的

“叶状未来城市”,科幻感的外表下却脱不开“当然是为了战争”的深挖洞、打核战、备战备荒的冷战式思维。相形之下,郝景芳想象的折叠城市,看似轻盈的背后却是压得人喘不过气的现实感。不妨再借用刘慈欣也拿到雨果奖的作品,《三体:地球往事》中那句常被引用的话——“在中国,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的,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

如果郝景芳女士不介意这种简单的类比,我倾向把她这篇新晋得奖的短篇,视为另一篇非虚构作品,《北京零点后》的虚构姊妹篇。除了基于前者中“只有在零点之后才能出现”的建筑垃圾处理车,暗合了《北京折叠》将“时间”这种“资源”在权力格局下“分配”的母题,还和两篇对一个庞大系统中被“遮蔽”部分的表现有关。如果“北广上”确实是一种“幻象”,那在它们投下的长长阴影之中,那些“被侮辱和被损害”的故事,“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恰恰是书写者的责任所在,这与表达形式无关。

相较于陈冠中《盛世中国:2013》一以贯之的知识份子视角,《北京折叠》并没有明确的政治意涵指涉,而是以一个干了二十八年垃圾工的老刀的一次送信之旅,带我们游历了一个被折叠、分割成三层空间的22世纪北京城,颇似一部倒错变奏的《神曲》之旅——这里无所谓天堂、地狱和炼狱,所有人都被炙烤着——被入园费、跨越阶层的爱情、存放数据的key,甚至只是再也吃不到的酸辣粉和臭豆腐。小说之外,在愈发固化接近板结的社会阶层内,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像老刀一样,在等待“转换”的过程中,被夹住了腿,动弹不得——

“命运直抵胸膛。回想这四十八小时的全部经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晚老葛说过的话。他觉得自己似乎接近了些许真相,因而见到命运的轮廓。可是那轮廓太远,太冷静,太遥不可及。他不知道了解一切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是看清楚一些事情,却不能改变,又有什么意义。他连看都还无法看清,命运对他就像偶尔显出形状的云朵,倏忽之间又看不到了。他知道自己仍然是数字。在5128万这个数字中,他只是最普通的一个。如果偏生是那128万中的一个,还会被四舍五入,就像从来没存在过,连尘土都不算。”

我想起一年前,在北京,那次猝然告终的媒体实习。

我曾在许多的夜晚失眠

倒在城市梦幻的空间

倒在自我虚设的洞里

在疯狂的边缘失眠

上面内容就是金笔头网为您整理出来的7篇《读《北京折叠》有感》,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读《北京折叠》有感【优秀7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duhougan/zgmz/16857127641571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