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中国名著读后感 >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000字(精彩4篇)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000字(精彩4篇)

说的甜蜜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000字(精彩4篇)

微信扫码分享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金笔头网为您带来的4篇《《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000字》,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篇一

美国的理查德·格里格与菲利普·津巴多通过他们所著的本书证明了心理学知识是可以用于理解和改变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作用的文化力量的。他们在最后《社会心理学、社会和文化》第18章节里,告诉了我们一个概念: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在每一个灾难发生的时候,你几乎可以看到同样的情形: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别人的生命。”这一点有很多的例子可寻,比如春节期节南方雪灾,有很多群众自发地加入救灾活动中……人们在灾难面前除了表现出人类亲社会行为的潜能外,也经常表现出利他主义——个体在做这种亲社会行为的时候并没有考虑个人安全和利益。比如以前曾报道过的河南救人民工李学诗的事迹。为什么李学诗会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别人呢?理论家们又探究了“互惠性利他主义”,表示人们之所以做出利他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希望其他人也会对自己做出利他性行为,这样的互惠期望赋予了利他主义生存的价值。当别人给你好处时,你会处于一种精神紧张状态,直到你回应了这些帮助,这种紧张才会消失。这种精神上的紧张是有助于个体生存的,因而人类学家发现利他主义是人类拥有的一种本能,有进化的基础,并且可以通过个人传递其基因。

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的目的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指帮助别人。一提起帮助别人,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个人:雷锋,一个好事能做一火车的人。他曾在五六十年代被政府树立为模范人物,那时全国上下也掀起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的热潮。如今,我们的社会进入了经济社会,雷锋精神会在日益商品化的社会中迷失吗?通过学习《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我们显然明白,人类助人为乐的功能将会跟随基因传递下去,也就是说,你身边包括你,有可能都会做雷锋,不过不会做的如雷锋那般纯粹,这是因为时代的背景已经大不相同了。尽管如此,我们理解出的结论还是令人欣慰的。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篇二

刚刚阅读完了《心理学与生活》中的相关内容:精神动力学治疗。

文中一开始指出了心理分析的治疗目的:它是重建个体心灵内部的和谐,增加本我的表现机会,降低超我的过分要求,使自我的力量强大起来。对于治疗师来说,核心目的是要了解病人是如何采用压抑过程去应对自己内心的冲突的。病人的症状体现的是无意识层次传递出来的信息,说明某些地方出了问题。传统的精神分析工作是尝试使病人长期压抑的记忆得到恢复,然后对痛苦的情感进行修复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传统的精神动力学治疗中,治疗师采用许多不同的技术来帮助病人将被压抑的冲突带入意识之中,并帮助解决这些冲突。这些技术包括自由联想、对阻抗的分析、梦的解析以及对移情和反移情的分析。

自由联想让病人头脑处于自由的状态。分析师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每种想法和感受,而不管这些想法、感受是否重要。弗洛伊德坚持认为自由联想中的内容不是随机出现的,而是事先存在于个体的内心。分析师的任务就是探索这些联想的源头,并确认外显词语背后的重要反应模式。分析师鼓励病人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通常是针对某些权威人士的,由于害怕受到惩罚或报复而被长期压抑在无意识之中。在自由联想的过程中,病人有时会表现出阻抗,不能或不愿意讨论某些观念、意愿或经历。这类阻抗被认为是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障碍。心理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打破阻抗,使病人敢于面对那些使他们感到痛苦的观念、意愿和经历。

当人们入睡时,超我对来自本我的那些不能被接受的冲动的戒备有所下降,所以那些在清醒时不能表达的动机就可能在睡梦中出现。治疗师为了揭示那些隐含的动机就要采用梦的解析,这是考察人的梦的一种技术,以发现那些潜在的动机或象征性背后的重要生活经历或愿望。个体处于过去某种情绪冲突的中心,而最为常见的是针对其父母一方或所爱的人的情绪冲突,这种情绪反应被称为移情。反移情是指当治疗师感到喜欢或不喜欢一个病人时,他是把病人感知为类似于自己过去生活经历中的某个重要的人了。

精神动力学治疗在不断地建构着弗洛伊德的理论,最为重要的新发展方向之一是现代对于自我概念的强调,自我概念是个人在需要进行防御时体验到的。自我心理学强调自我的体验,特别是那些会导致自我分裂的体验。治疗师的任务是尽可能理解来访者的各种心理学状态,并接受来访者对于其体验的看法。精神分析治疗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治疗目标。然而受心理障碍折磨的人们却希望尽快得到康复。新弗洛伊德治疗更强调病人当前的社会环境、个体生活经历中具有持续影响的事件,以及社会动机和人际关系的作用和自我概念的发展。

通过本章的深入了解,我们知道了精神动力学方面的相关内容。在生活中,对于已经有相关精神方面疾病的病人,首先一定要正视疾病,积极寻求治疗。因为精神分析治疗从开始治疗到完全好,需要经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对于患有精神方面疾病的病人来说,是万万急不得的。所以,无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期间,病人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要无条件接纳真实的情况,以饱满的姿态积极面对,最大限度的配合精神分析师的治疗。如此才能一天天的慢慢变好,治疗甚至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篇三

从大学开始学习心理学到现在进入工作岗位,每天面对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心理感受。面对心理学,感觉它一直是一门难以捉摸的学科,难以理解。但这本是给我的感觉是真切,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此书中虽然只是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但这些可能就是我们生活的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微小的细节。这本书它让我学会试着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受众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

同时这本书的作者并不会简单的罗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终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你进行启发,或者用提问的方法,或者举例,或者运用一些图案,他能充分的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心理学专家的角度出发去编排这本书,这点让我很敬佩;还有,这本书每章后都有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点列出来,在这点上,我国出的很多教材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习题在后面,并没有做一些总结性的归纳。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像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篇四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书名是《心理学与生活》,作者是美国的理查德·格里格。

由于当时对心理学方面的东西也比较感兴趣,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我便选择性的看了看。原本我以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心理学方面的书,但是看过后,在网上百度了下,原来心理学教材中的经典。

是我孤陋寡闻,实属惭愧。这本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还是心理学基础教材中第一品牌书、被美国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的“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课程选用的经典教材。

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至此,这本书我已经完整的读过一遍,其实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

此书中虽然只是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但这些可能就是我们生活的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微小的细节。这本书它让我学会试着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受众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

《心理学与生活》内容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最后归纳为以下几大点:首先,就如我介绍中提到的,它运用了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并且大大提升了对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其次,这本书的作者并不会简单的罗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终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你进行启发,或者用提问的方法,或者举例,或者运用一些图案,他能充分的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心理学专家的角度出发去编排这本书,这点让我很敬佩;还有,这本书每章后都有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点列出来,在这点上,我国出的很多教材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习题在后面,并没有做一些总结性的归纳。

最后,我也推荐大家有时间就去看看这本书,如果是心理学的初学者,就更应该去看看这本书!

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000字》,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金笔头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000字(精彩4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duhougan/zgmz/16855487071487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