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中国名著读后感 > 2023年《李尔王》读后感汇总(六篇)

2023年《李尔王》读后感汇总(六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23年《李尔王》读后感汇总(六篇)

微信扫码分享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3年《李尔王》读后感汇总一

2.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乃自以精兵走之

a.其李将军之谓也b.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

c.百姓闻之d.及死之日

3.请结合选文, 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书评, 感受司马迁的“奇”气。字数150字左右。(4分)

参考答案

1、(1分)纪传体

2、(2分)c

3、(4分)例:司马迁对李广的倾心和赞美,是以平实的方法显示出来的(总说某一角度给1分)。比如李广“引刀自刭”以后,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在这貌似平淡的叙事里,从士兵和百姓的哭声中,我们分明感到了李广在军中、在民间的巨大威 望和影响,分明认识到了李广的无辜和冤枉,分明看到了司马迁对李广的称赞和同情(举例及分析各给1分)。这是平常的叙事语,但它却表现出了不平常的感情, 不平常的功过评价。李广在士卒的。心中、在百姓的心中,同时也在司马迁的心中、在后代读者的心中的形象,反而因此显得更高大、更完美,也更动人了。司马迁用 冷峻的态度、平实的语言,却创造出了丰富的形象和深厚的意蕴,实在让人叹为观止,激赏不已(总括作用给1分,意思对即可)。

二: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今乃得一当单于当:_______

②其势不屯行屯:_______

③固自辞于大将军辞:_______

④军亡导导:_______

2、下列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自以精兵走之 今大将军乃徙令臣以东道

b、为中将军从大将军无老壮皆为垂涕

c、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 且广年六十余矣

d、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4、请概述选文第一段的内容。

5、太史公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谚语来高度评价李广将军,这一谚语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列举出某一类人物来说明吗?

参考答案

1、①当:抵挡;②屯:驻扎;③辞:不接受;④导:向导

2、c

3、①李广没有辞别大将军就出发,十分恼怒地到达指定的军部。

②卫青打算上书报告天子这次军队(失利)的委曲详细情况。(意对即可)

4、李广出塞后并入右将军赵食其军中,因迷路(失道)贻误战机,愤而(含冤)自杀。

5、谚语意思:桃李不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来。比喻为事业默默奉献并作出贡献的人,自然会被人们广为称颂。人物列举:如教师等。

2023年《李尔王》读后感汇总二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唐末皇帝唐宣宗的后裔孙李洞,自祁门浮溪新田迁居到此建村,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李坑村山环水绕景色秀丽、人杰地灵。自宋至清数百年间,先后走出了十八位进士和一个武状元,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达三十二人,并有十七位饱读经书、能文善诗的学士留下传世著作二十九部,一大批徽商高贾卓有成就,堪舆大师、名医名士更是享誉乡里、远近闻名。到清朝末年,李坑村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村里有总祠一座、支祠十二座、九百十七户人家,人口达五千多人,被誉为“婺东第一村”。今天的李坑村仍是一个有着二百六十多户,一千多人口的行政自然村。

[至游览入口] 请大家往前看:田野、古桥、石碣、牌坊、柳堤、楼阁、古树误....田园般的景致充满了清新、自然的乡村气息,这就是我们李坑的水口。说到水口,我要告诉各位,在古徽州的每一一个村落,都有水口.水口是村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落景观和风水的重要体现。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道沿着这乡间小道去探寻-下李坑水口的奥秘,感受一下李坑水口的文化魅力。

〔至中书桥]“不嫌慢步观山景,何妨小坐听溪声”。现在我们来到了村中一座最古老的宋代廊桥一“中书桥”上,这座饱经风雨的古桥建于北宋末年,桥长4米,宽2.5米,高3米。桥面青石板铺就,为一座单孔砖拱桥,这座古老的桥为何取名“中书桥”呢?据《李坑宗谱》记载,宋大观三年(公元1120xx年),李氏十ー世祖李侃考中进士后,官至中书舍人,在京城为官多年后,“逐欲上硫归养,适闻父丧弃归,继遭内艰,志隐不出”。回乡后,见这里行人挑担来往于破旧不堪的木桥,有摇摇欲坠之感,遂决意捐资修建了这座桥,桥落成后,村人为感激他的恩德,便以李侃的官职称之为“中书桥”。八百多年过去了,虽饱经风雨有些破败,却依然屹立在村外的小溪上,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因此,也成为李坑唯一的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远处的那道石坝,村里人叫它杨柳磁,传说建造年代比“中书桥”更远。李侃归隐后,“当题理田八景”,其中“柳碣飞琼”指的就是这道景。大家看,在堤柳的映村下弯碧水,由碣顶奔腾直下,哔哗的溪水,宛如一道飞泻的白玉,真是美不胜收。

[至牌坊处]“美景不胜收,转眼到牌坊”。牌坊,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牌坊文化源远流长。一般牌坊有二类、一类是旌表类,还有一类是标志类,毫无疑问,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座三间四柱三楼的牌楼,就是李坑村的标志性建筑,额坊上题有“李坑"二字。也许有些朋友会问,村名为什么叫“李坑”?这个问题提得好!其实李洞来此定居后,取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据村里老人说,他们的远祖在尧帝时,担任大理(执掌刑法的官)因公平正直深得尧帝信任,后历经五朝,世代担任大理之职,故以大理官职命族,由赢姓改为理姓,后到商约王时,理氏商孙理徴,因直言约王的戏暴无道而被处死,其子利贞与一名叫契和氏的女子侥幸选。选难中,算吃“木子之果”(即李子)得以活命,为不忘李子救命之恩,利贞遂改理姓为今天的“木子”李,李洞取村名为“理田”,意在不忘祖姓,永思祖德。到了元朝末年,聚族而居的李姓人家,沿村中小溪两岸居住,由于当地人习惯把小溪叫“坑”,故而人们把理田俗称为“李坑”,从那时起“理田”村名渐渐被淡忘,代之的是“李坑”的叫法,清末民初,村里还留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叫“李坑五百年”。

[至文昌阁]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八角楼阁,就是李坑的文昌阁,文昌阁属于风水建筑。过去,在古徽州的每一个村子水口处,人们为了给村里培植“文运",以求村人科举高中,出官入仕,往往建起诸如文笔、文峰塔、文昌阁之类的风水建筑。这座文昌阁里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在中国道教文化中,他是各路神仙中主管文运的。

大家看,这里是座门庭坊,号左春坊,对面那座号右春坊,两座对称而建的坊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有一点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竖坊是为了纪念旌表有德行的人,这两座坊旌表的是南宋末年潭州知府李坑人李芾和他的孙子。李芾和他的孙子都是翰林出生,过去祠堂里有块,区题“祖孙翰林”指的就是他们祖孙俩,有句老话叫“翰林不开坊,开坊无抵挡”,李芾祖孙俩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李芾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时,元军已兵临潭州城下,李带誓死保卫潭州,战至最后,以身殉国,成为我们南宋时期与文天祥齐名的爱国名臣。李芾死后,被朝廷追赠为端明殿大学士,李氏族人感念李芾尽忠报国之举,在李坑村头建了一座忠观阁,塑李芾像以祀之,其孙也不愧名臣后裔,登进士,人翰林,仕途春风,官至礼部侍郎。因礼部官员通称“春官”故这两座坊就有左春坊、右春坊的坊名。

“山村无尘神仙境,圣地有缘翰墨香"。清静之地,并不清静,过去常有莘莘学子来此烧香叩拜,祷求文昌帝君保佑科举中榜,每年二月初五祭文昌,九月初九文人墨客在此赋诗作词,文昌阁是村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李坑村的文昌阁始建于南宋初年,当年李侃归隐后,在此建阁,整日读书习文,邀友讨究诗赋,归隐生活,道遥自在,以至元代文学家、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尚书的婺源太白曹门人汪泽民站在文昌阁前,睹物思人,感叹不已。“建阁区月,星阁高隐”。“高隐”是对侃公的尊称,也寄托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文昌阁修建后,曾多次修葺重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婺源大茶商、李坑人李镜明出资三千两规银,对文昌图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重建,落成后,敬邀清末婺源四大进士,潘超、赵文元、李昭炜、江峰青来文昌阁助兴捧场,并当场为文昌阁提对作诗,这些精美的“诗”、“对”可惜都已遗失,只留下李昭炜的这幅“楼宇喜登临看两涧流清双峰峙秀;人文欣慰起愿五经共读六艺兼通”的对子,对子表达了李昭炜对家乡的热爱和与家乡学子共勉的良好愿望。这次重建使李坑文昌阁名气大振,远近闻名,于是就有了“+亩祠堂、八田阁”的说法。村里人至今还津津乐道,以此为骄傲。现在我们进文昌阁里看看。

[至文昌阁内]现在大家看到的有关文昌阁历史变迁的简介,背面是我们李坑自宋至清担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官宦榜和村人所著的29部传世著作目录,中堂上这幅清式魁星点斗图,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传说天上的北斗七星,每颗星都主管着我们生活的某个方面,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魁星,他面似鬼容,右手高举神笔,左手执一方墨斗,只要他这轻轻一点(叫做“魁星点斗"),被他点中者就将迎来大运、金榜题名、功成名就,大家看他脚下鳏着的这条鲤鱼经他这么一点不就跳过“龙门”,成龙了吗?

这幅图除讲述了一个道教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外,还是一幅隐字图,你们看!魁星右手高举的神笔,象不象“魁”字的第一笔-左脚后勾象不象“魁”字中“鬼”的竖弯勾,左手拿着墨斗,不就是“鬼字左边的“斗”字吗?这幅魁星点斗”图,真是设计巧妙、形态逼真,乃上乘之作。

下面请随我上楼参观[至二楼],这里供奉的是文昌帝君,过去读书人常来此烧香叩拜,为的是祈求文昌帝保佑科举中榜,一旦科举及第,便会千里迢迢赶回还愿,诚心可鉴。这里还有我们李吭村18位进士中的8位进士画像,大家可随意看看。登高望远,观景怡情,请各位随我一道上三楼观光,从高处领略下我们李坑的水口风光。

[清石板路]漫步在乡间小路上,青山作伴,溪水浅唱,田野在望,好一番清新、自然、宁静的乡村景象,而我们脚下的青石板路,虽说走着舒坦,却总让人有一种岁月月悠悠的感觉,总让人想起当年那行色匆匆、外出经商和进京赶考的身影。青石板路是婺源常见的乡间道路。据说,徽州人都有一个爱家乡、造福乡里的习惯,一且他们做了官或经商发了财,便会回乡资助公益事业,修桥、铺路、造祠、建亭,善行义举无不乐施。就这样,婺源境内几乎所有的乡间道路,都是青石铺就,曾有人这样形象的比喻“一路走到头,石路跟到头,出门脚无泥,来家鞋不洗”"。

[至路亭]“出门想歇息,不远找路亭"对于当地人来说,这样的常识人人皆知,在婺源民间,各种路亭、桥亭、岭亭随处可见,三里一亭、五里一09.段路便有一亭,这些连串在道路上的亭子,是为过往行人提供歇息的场所,也为进山耕作、砍柴的农夫提供避雨歇息方便,许多路亭里有干柴、简易灶,可供路人热饭取暖,烤衣之用,靠近村庄的路亭,还由村里祠堂拿出部分田租请人或轮流烧茶待客,这在民间叫“施茶",可惜今天我们已无法享受到这样的服务了,据说这种做法已延续了好几百年。

刚才我们走进路亭,亭子上方有“见田”二字,什么意思呢?说来话长,这是李坑这支李姓氏族,当年移居南方ト居所遵守的一句风水术语。相传宣宗的孙子李京,在唐朝灭亡后隐居饶州昌水,为求子孙世代兴旺,决定请人帮助选一块风水宝地择居,结果“得乾九二之占”即所谓的“见田吉”称李氏子孙迁居有“田”字的地方,就能吉利兴旺。因此李京后代笃信“九二在田”之占,三个儿子分别迁往祁门浮溪新田,婺源严田和浮梁界田,果不其然,三地李氏人丁兴旺,被称为“三田李”。这里顺便说一下,李宗仁先生就是“三田李”的后代,李鸿章也曾与在京城坦任六部中五部侍郎的李坑人李昭炜过宗亲,但无结果。当年李洞由新田迁居这里,取名“理田”,其中的“田”字,就是遵守“见田吉”择居而取的村名

对面小溪旁那座旋转的小水车,我想很多人在电影中都曾见过其实在当地叫“水碓”,过去村民们用它来春谷,把稻谷加工成米,他们利用小溪水流做动力,驱动水车转动,从而带动春杵在石白中春米,不难想象,过去的农家就是利用这样的原始加工方法解决吃饭问题的。听村里老人说,以前这一带小溪边有五支水确,忙起来日夜不停,十分热闹。

[双桥叠镇]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桥叫“彩虹桥”。因桥拱建得高如一道彩虹横卧溪上,故名“彩虹桥",其实这座桥不是专供行人走路的,而是一座用来补风水的风水桥,早在明朝景泰年间,村里就有位德高望重的名士捐资修建了前面那座呈岗岭桥,解决了村民过岭进庙的问题。而为什么后来在这座桥的后面又建了一座桥呢?说起这事,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明末清初我国著名的堪舆大师、李坑人李景溪。据《婺源县志99方伎》篇记载,李景溪精通堪舆,曾著《阳宅秘诀》和《雷选心法》二书传世,他依据风水学理论“水养财"之说,认为一村水口,为一村风水命脉所系,水口紧,则村安财旺,而李坑“地户”不济(紧),则需补风水以护卫乡里,于是便差人在这里筑碣建桥,拦财锁气、提“卫乡”于桥之上,以示建桥之用意。从此,村里又多了一道景观,谓之“双桥叠锁"。

[至李坑村ロ]现在我们来到了李坑的内水口,也就是李坑村口,古木森森,溪水潺潺,青石小路径直村庄,透过树梢,李坑村已依稀可见。村口,是村庄的象征,过去每当村里有人出门远行,家人总是恋不舍地送至村口,干叮万嘱,依依惜别。出外多年的游子返乡回家、只要见到村口,便会激动不已,格外亲切。在村口种植樟树,是徽州人的习惯,茂密的村口水口林,能保佑村民、美化村庄。因此村民们从和植樟树、爱樟树、敬樟树到神化樟树,把樟树当作神来供奉。大家看!树底下搭建的这庄神龛,就是村里人用来祭拜樟老爷的樟神庙庙”,村里如果有小孩病难养家里人就会用红纸写小孩的生反八字贴在德树上,说是将小孩过寄给樟树老爷,可治病消灾保平安。到今天,村民们依然还是这样做的,由于对樟树的过份崇拜和信率,民间衍生出一句这样的顺口溜叫“樟树底下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樟树底下摸一摸能活一百多”,各位游客朋友,不妨我们们也来试一试。

[进入李坑村]有人说,来到李坑,就仿佛走进了江南水乡秀丽的画画卷,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中流过,小溪两岸是一栋栋枕溪而建具有江南徽派特色的古老民居,一座座小桥凌架于溪上,古朴、灵秀而典雅,为我们展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精美画面,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眼前的这条小溪是由东向西流的,古徽州有句老话叫“东水西流吃穿不愁”。当年李氏先祖选择在这里筑屋建村,是不是也相信了这句风水术语,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奇托在村址的选择和布局上呢?

大家看!这些古老的徽派民居是不是很独特?说到徽派民居,我想给大家作个简要介绍,徴州民居建筑形成于明朝中叶,由在苏浙一带经营盐业的徴商吸取杭州、场州一带的建筑形式加之徴州本地的“古风”溶合而来,其主要特点是,外部特征:粉墙黛瓦马头墙;内部特征三间五架加天井;精华部分是“三绝"(砖雕、木雕、石购)。你们看!风火培两头的装饰部分各不相同,头是“中斗”.俗称“文头",一头翘首直刺苍穹,形似雀尾,“叫鸣尾"(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俗称“武头"。一文一武,文武兼备备这里给各位介绍一下徴派建建筑的一个小常识就是徴派民居的大门鼓是开在武头方向的,因为人们相信,武能镇妖避邪,保一家平安吉祥;而“文头”其后,指望文振家声,在古徽州由于深受理学文化思想影响,朱子格言,始终是每个家庭恪守的箴言“读书起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只有崇儒务本、读书人仕,方可振家声,知晓了这么ー个小小的常识,今后遇到这种徽式建筑,就能从风火墙上的装饰判断出大门的朝向。也许有些朋友要问,为什么在婺源的每个村庄,都能见到不少这样样建筑气派、雕刻精美、风格独特的明清古建筑呢?说到这一点,就不能不谈到明清时期,雄居东南、称中国商业舞台三百年之久、十大商邦之首的徽商了,李坑是著名的徽商故里,历史上曾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商业俊オ,他们“商贾四方”,以自己的勤劳和才智,为李坑续写了最辉煌的一页。下面请随我一道;去参观一下清乾嘉年间木商李瑞材的故居。

2023年《李尔王》读后感汇总三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唐末皇帝唐宣宗的后裔孙李洞,自祁门浮溪新田迁居到此建村,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李坑村山环水绕、景色秀 丽、人杰地灵。自宋至清数百年间,先后走出了十八位进士和一个武状元,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达三十二人,并有十七位饱读经书、能文善诗的学士留下传世著作二十九部,一大批徽商富贾卓有成就,堪舆大师、名医名士更是享誉乡里、远近闻名。到清朝末年,李坑村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村里有总祠一座、支祠十二座、九百十七户人家,人口达五千多人,被誉为"婺东第一村"。今天的李坑村仍是一个有着二百六十多户,一千多人口的行政自然村。

[至中书桥]现在我们来到了村中一座最古老的宋代廊桥一"中书桥"上,这座古桥建于北宋末年,桥长4米,宽2, 5米,高3米。桥面青石板铺就,为一 座单孔砖拱桥,这座古老的桥为何取名"中书桥"呢?据《李坑宗谱》记载,宋大观三年(公元1120xx年),李氏十一世祖李侃考中迸士后,官至中书舍人,在京城为官多年后,"逐欲上疏归养,适闻父丧奔归,继遭内艰,志隐不出"。是说李侃想回家养老,正好又遇到父亲死了,便回家奔丧,之后就隐居在家不回朝廷了.回乡后,见这里行人挑担来往于破旧不堪的木桥,有摇摇欲坠之感,便决定捐资修建了这座桥,桥落成后,村人为感激他的恩德,便以李侃的官职称之为"中书桥"。八百多年过去了,虽饱经风雨有些破败,却依然屹立在村外的小溪上,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因此,也成为李坑唯一的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远处的那道石坝,村里人叫它杨柳碣,传说建造年代比"中书桥"更远。

牌坊,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牌坊文化源远流长。一般牌坊有二类、一类是旌表类,还有一类是标志类,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三间四柱三楼的牌楼,就是李坑村的标志性建筑,额坊上题有"李坑"二字。也许有些朋友会问,村名为什么叫"李坑"?其实李洞来此定居后,当时取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据村里老人说,他们的远祖在尧帝时,担任大理(执掌刑法的官)因公平正直深得尧帝信任,后历经五朝,世代担任大理之职,故以大理官职命族,由赢姓改为理姓,后到商纣王时,理氏裔孙理徵,因直言纣王的残暴无道而被处死,他儿子利贞与一名叫契和氏的女子侥幸逃脱。逃难中,靠吃"木子之果"(即李子)得以活命,为不忘李子救命之恩,利贞遂改理姓为今天的"木子" 李,李洞取村名为"理田",意在不忘祖姓,永思祖德。到了元朝末年聚族而居的李姓人家,沿村中小溪两岸居住,由于当地人习惯把小溪叫"坑",故而人们把理田俗称为"李坑",从那时起"理田"村名渐渐被淡忘,代之的是"李坑"的叫法,清末民初,村里还留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叫"李坑五百年"。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八角楼阁,就是李坑的文昌阁,文昌阁属于风水建筑。过去,在古徽州的每一个村子水口处,人们为了给村里培植"文运",以求村人科举高中,出官人仕,往往建起诸如文笔、文峰塔、文昌阁之类的风水建筑。这座文昌阁里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在中国道教文化中,他是各路神仙中主管文运的。

现在我们来到了李坑的内水口,也就是李坑村口。村口,是村庄的象征,过去每当村里有人出门远行,家人总是恋恋不舍地送至村口,千叮万嘱,依依惜别。出外多年的游子返乡回家,只要见到村口 ,便会激动不已,格外亲切。在村口种植樟树,是徽州人的习惯,茂密的村口水口林,能保佑村民、美化村庄。因此村民们从种植樟树、爱樟树、敬樟树到神化樟树,把樟树当作神来供奉。大家看樟树底下搭建的这庄神龛,就是村里人用来祭拜樟树老爷的"樟神庙",村里如果有小孩闹病难养,家里人就会用红纸写小孩的生辰八字贴在樟树上,说是将小孩过寄给樟树老爷,可治病消灾保平安。到今天,村民们依然还是这样做的,由于对樟树的过份崇拜和信奉,民间衍生出一句这样的顺口溜叫"樟树底下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樟树底下摸一摸能活一百多",各位游客朋友,不妨大家也来试试。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眼前的这条小溪是由东向西流的,古徽州有句老话叫"东水西流,吃穿不愁"。当年李氏先祖选择在这里筑屋建村,是不是也相信了这句风水术语,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寄托在村址的选择和布局上呢?大家看!这些古老的徽派民居是不是很独特?说到徽派民居,我想给大家作个简要介绍,徽州民居建筑形成于明朝中叶,由在苏浙一带经营盐业的徽商吸取杭州、扬州一带的建筑形式加之徽州本地的"古风"溶合而来,其主要特点是,外部特征:粉墙黛瓦马头墙;内部特征:三间五架加天井;精华部分是"三绝"(砖雕、木雕、石雕)。你们看!风火墙两头的装饰部分各不相同,一头是"印斗",俗称"文头",一头翘首直刺苍穹,形似雀尾,"叫鸱尾"(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俗称"武头"。一文一武,文武兼备,这里给各位介绍一下徽派建筑的一个小常识,就是徽派民居的大门都是开在"武头"方向的,因为人们相信,武能镇妖避邪,保一家平安吉祥;而"文头"其后,指望文振家声。也许有些朋友要问,为什么在婺源的每个村庄,都能见到不少这样建筑气派、雕刻精美、风格独特的明清古建筑呢?说到这一点,就不能不谈到明清时期,雄居东南、称霸中国商业舞台三百年之久、十大商邦之首的徽商了.李坑是著名的徽商故里,历史上曾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商业俊才,他们"商贾四方",以自己的勤劳和才智,为李坑续写了最辉煌的一页。下面请随我一道,去参观一下清乾隆嘉庆年间木商李瑞材的故居。

这座临水而建的徽式建筑, 就是徽商李瑞才故居。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典型的徽式垂花门楼,小八字院门朝西而开,按当地风俗,门是不能朝西开的,因为西有"百虎煞星",不吉利!不要紧,主人想出了一个补风水的极佳办法,在八字门的顶端分别画了两件镇宅之宝,一件是吕洞宾的除妖宝剑;一件是太上老君的驱邪"拂尘",有了这两件神仙宝物也算是平安无忌了。

请看这座正门石库门枋,最上方是砖瓦构筑的拔檐式的门罩,门罩两边的飞檐翘角,显得是那样的威武昂扬;门罩下是以雕刻精美的砖雕形式装饰的"并"字枋,下枋上精雕细刻了一组人物戏文图,图中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两边垂花柱及上枋,均雕饰梅花万字组合图案,垂花柱头,是两朵象征吉祥、和平的"荷花托"。这样的构思,即增加了门前的装饰效果,又将主人的"祈祷祝福"愿望溶合在建筑装饰之中,门枋不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更主要的是与内门厅一道,在雨天供主人进出大门时避雨之用。

走进屋内,首先我们看的是这满屋子的各种木雕,有的雕着花、草、虫、鸟;有的雕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舞台戏文,还有的雕着包涵着"祈祷祝福"内容的各种装饰性图案和花纹。你们看!冬瓜梁上、雀替、天花,还有这厢门、槅扇门、槅扇窗、护净.....件件木雕作品,工艺精湛,精美无比.我们再来看看这块当今人称作为窗帘的"护净","护净"是徽派建筑所独有的护窗木构件,也是徽派木雕艺术表现的重点。因此"护净"木雕最能反映徽派木雕艺术的水平。你们看,虽然这幅作品由于历史的原因破损严重,

但从残缺的部分看,仍能

看出它雕刻的精湛。请大

家仔细看,这处微小的槅窗

是用镂空的方式雕刻的,并且

与厢房相通,主人为什么要把

它镂通呢?难道不怕"隐私"外泄吗?

这正是主人的聪明之处,借用"护

净"雕刻,巧妙地把窥口与雕刻景

物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徽派建筑

"明堂暗室"的光线差异(外明内暗)使外

看内困难,内看外则—目了然,就象

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猫眼"一样。大家说

古人的智商是不是很高?

中堂上悬挂的这块堂匾,取名"丁馀堂",可能有些游客朋友还不知道这其中的意思,"丁"就是"人 丁"或"家人"的意思,"馀"就是"馀庆"指吉祥平安的意思,连在一起指家中人丁吉祥平安,也可以解释成人丁兴旺的意思。

[右侧客厅前]这座设计古朴的门枋,是李瑞材家的客厅门枋,除了有极强的装饰作用外,主人还刻意在其中隐含了一个字,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字?对!是一个"商"字,把"商"字写在门口并不是向客人表明自己是商家身份,其中有更深层的用意。从这走出去,走出"商"字门,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出门经商"的意思,这座正对着院门外的门枋,时时提醒着主人,不要贪恋家乡的安逸生活,应当走出家门,走出大山,行商他乡。这才是主要的真正用意。参观完徽商李瑞材故居,下面请随我一起去下一个景点参观。

大家看对面这座徽式小花楼是不是很漂亮?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我们仍还可以看到它精心设计、装饰华丽、美观气派的样子。你们看,美人靠挑出墙外,高悬于街路上;垂花木雕,十分的精美,垂花柱下吊着两个精工细刻的花篮,整个花楼给人一种雍容华贵、高雅气派的感觉。这座旧式花楼在我们当地叫"小姐楼",过去有钱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日待守闺中,常依此观景闲聊。据说当年主人还在这楼上结彩招婿,抛过绣球呢!小姐抛绣球的故事,在小说和戏剧情节中常有记载,因为有些待字闺中的小姐,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权贵,如何选择左右为难,或者因小姐的择婚主张与父母意见不合,爱女也

许早有意中人,于是便

出现了抛绣球选女婿这

种戏剧性的做法。小姐

的绣球抛给谁,,一般

是有目标的,也就是小

姐一般已经选定了一个

意中人,而不是随随便

便乱抛的

这么精美气派的"小姐楼"当年究竟是谁

家的呢?告诉各位!这是清咸丰年间徽

州五品奉直大夫李文进的官宅--大夫第。

与其它徽式建筑相比,这幢官宅无论在

规模上,还是内部结构方面都有些不同,

体现出官家的风格。从外形上看,与其

它民居风格无两样,但从规模看就显得

特别宏大。你们看!这座石库门枋属于

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可单从门枋的装

饰效果和规模看,就体现出官家的大气。

还有这门前的三步台阶,按照明清时期

营造法规制,只有官家才允许在门前造

三步台阶,体现自己的身份。

这座“大夫第”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李文进的大夫官衔并不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他本是个在广东经营茶叶的富商。太平军起事后,清朝政府的正规军根本没有作战能力,完全靠曾国藩的湘军,国库又没有大量的钱财做军饷,当时的徽州同知鼓励商人捐钱作军饷,捐得多就封官,李文进的官衔就是那时侯捐来的。

大家来看看这幅浅浮雕石刻图,

图的中心部位是一幅中国传统

文化"狮子滚绣球"的图案。最

上方是一筐书,书通过飘带,

串着铜钱,连着四季如意结,

再连着一片黄金叶,这是什么

意思呢?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大家常常会看到一对狮子

的造型,其中有一只雄狮脚踩

绣球,名为"狮子滚绣球"。其

实,在中国的狮文化中,这只绣

球,不是简单的一只球,而是被

称作"寰宇",代表着封建社会以男

权为主的权利和地位。最上方的书,

则告诉人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

高", 只有读好书才能做官发财,因

此暗示"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有

了这些,不就能够四季如意了吗?整幅

图案表现一个主题,那就是"学而优

则仕"。现在我们进去参观!

大夫第门口有两道门,第二道门是干什么用的?请大家猜猜看!这第二道门称"礼仪门",当地人叫它"中堂门",这是封建礼学思想和等级观念反映在建筑领域上的一种文化现象。这扇门平时不开的,只有当家中贵客临门,身份地位高的或族中辈份极高的长辈登门以及家中办红白喜事时才打开,平常按规矩男左女右,出人耳门。今天你们都是远来的贵客,不妨也来试试,找找被"抬举"的感觉。古代小姐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其中的二门只的就是这个门

老屋为四进两天井结构,分前后堂,前堂即为"官厅",三开间:中天井、中堂对两厢;右则是客馆;二楼廊道围着"天井"转,因此叫"跑马楼",后堂为起居室,是主人居住的地方。

从这里可以看到天空的部分叫"天井",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建筑形式。据说,这种建筑形式是由中原的四合院演变而来。"天井"在民居建筑中起到采光、通风的作用,使人的生活环境紧贴自然环境,达到 "天人合一"的有机结合。'"天井"还是一个接水口,我们当地人把天上落下的雨水视为财水,既然落在自家屋上,就要做到"肥水不流外人 田",因此要让它"四水归堂"先到自家。当然落下的财水最终

还是要流出去的,这栋房屋地下建有完整的排水系统。你们

看!这块石板上的铜钱花"水漏"就是用来排水的,这里有一

个石板圆洞,大家猜猜看,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呢?这是放养

乌龟的,让乌龟在下水道中爬行,以疏通下水道的。

现在大家抬起头来往上看,环视四周,这"天井"周围的垫木花板上,满是精美的木雕作品,中间表现的是琴棋书画;两边是八仙手中的宝物,叫"暗八仙";两侧中间雕刻的是各式博古图案,尤其是那桌下硕大的老鼠,在夜深人静的弈棋人脚下觅食,显得特别引人注目。"肥鼠" 在很多地方被视为"财神",家中的老鼠都如此肥大,可想家中一定是富有的了.

各位游客,房屋右侧的这间跨院当地称做“小姐绣楼”。看,楼上这座向河街挑出许多的亭阁式建筑,小巧玲珑、古朴典雅,原本用于观景,但传说也是小姐抛绣球的地方。那里面有一扇古代百叶窗,向上翻可以采光,向下翻小姐可以窥视楼底的过往人群。

李文进的父亲李登瀛是一位徽商。早年在广东经营茶叶生意,父子俩知书达理,才学都很不错,在生意上也春风得意,经营有方因此发了大财。因此为李文进捐了个州同知,《徽州州同知》,五品奉直大夫的官衔,于是父子俩就决定在祖屋旁建一座"官宅",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生意场上的得意,官场仕途的如意,使父子俩按奈不住心中的喜悦。当大夫第建成后,这份喜悦让他们感到蓬壁生辉,满堂春意浓浓,于是就在这中堂上挂起了一块堂匾,叫"春蔼堂",李登瀛不仅会做生意,还是一个出了名的孝子,而李文进则乐善好施、广交朋友,朋友中不乏达官显贵,这是当年婺源县令、云南石屏人丁荫銮送给李登瀛的一幅对子,"及时小雨敷桐叶,借得春荫护海棠",.李文进捐官后李登瀛祖父、父亲都被诰封奉直大夫、儒林郎。尽管这些显贵达官们不断地褒评、吹嘘,李文进还是因为两个儿子吸食鸦片,加之一场亲戚的官司落魄下来。"其情晚境艰窘,耄耋之年,无疾而终"。最后,两个儿子将这幢大夫第以八百两规银卖给了大茶商、婺源茶叶公会会长、李坑人李镜明。大夫第的参观到此结束, 下面我们继续往前参观。

这座四角重檐式古亭,叫"申明亭"。在婺源乡村,跨路而建的路亭到现在还比较常见,但以“申明”为名的街亭就不多了,明朝洪武5年,朱元璋向天下发布诏告,全国各地建立旌善亭和申明亭,这是婺源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过去,李坑村民每月初一和十五,晚饭过后都会自动聚集在申明亭这里,批评和惩罚违反村规民约者。有资料记述,"凡民作奸犯科者,书其罪,揭于亭中,以寓惩罚之意"。不知大家发现没有,"申明" 的"明"字,不是"日"字旁,耐是"目"字旁,是不是有人把"明"字写错了呢?不!这是刻意这样写的,它告诫村民,要睁大眼睛,看清丑恶,判明是非,这样才能逞恶扬善,族睦民和。如果初一未来得及批判的,十五还是会把犯错的人拎出来进行批判和惩罚.所以叫做"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申明亭"不仅是一座街亭,还可供搭台唱戏,看戏是徽州人的传统喜好。如果搭台看戏,路就被堵住了,为了方便行走,亭外开出一条青石板路。过去每逄大年正月初一至初六,就有人守候在此,禁止村中女人从亭中走过。这期间要进行舞狮,一直舞到大年初六,方才允许女人从亭子通过。

这座建在村中心的石拱桥叫"通济桥",就是"相通共济"的意思。也有的人说是村里的三兄弟永通公、满通公和相通公共同捐资建了这座桥,故而叫"通济桥"。这座桥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后来永通公的后代于乾隆庚寅年〔1771年)又重修了这座桥,算起来这座桥最后一次重修,距今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桥跨约5米,拱高约4米多,看上去古老而坚固,与身边的申明亭和周围的建筑相映衬,就像一幅古老的水乡村景图。因此,这里也就成了电视剧《孙成打酒》、《青花》和《梦回青河》的外景拍摄地。桥的东面是两溪汇合处,一条自东而来,一条自南而来。两条小溪就像两条舞动的小龙煞是可爱,村里人称这是"双龙戏珠"。那么这颗珠在哪儿呢?通济桥桥拱是这颗珠的一半,还有一半在哪呢?对!在溪水中,倒映在水中的那座桥拱就是那另一半。还有一种说法这珠就是天上的月亮!

这两条龙的龙头就是这两座石碣,大家仔细看,一条龙有角,一条龙无角,这是怎么回事?在中国的龙文化中,有角龙称"威龙"(也有人称之为公龙);无角龙称"螭龙"(也有人称之为母龙),无角龙是平安吉祥的象征。因此古徽州人常把无角龙作为祷福的"草龙"图。装饰在家中的许多地方,为的是祈求平安吉祥。

下面我们要参观的景点是南宋武状元李知诚的故居。在古徽州历史上一共出了 28个状元,其中有24个文状元,4个 武状元,李知诚是徽州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也是我们婺源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李知诚生于南宋绍兴已末年(公元1134年),为李坑李氏十四世孙,其祖上世代显贵,父亲李著在岳飞征讨李诚途经婺源时,奉袓父李侃之命送牛酒粮饷相助。后经岳飞奏明朝廷,诏授堂宾,差统两浙转运使。岳飞遇害后,他愤而辞职归家。

李知诚自小苦读不倦,后因乡里闹虎患,就兼学武艺。时值金兵南侵,国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为保国安民,经乡友指战火表学十八般武艺。乡试中武举人,乾道二年(公元1160年)他进京应试武进士,会试中武进士,后经孝宗皇帝亲试,擢为第一甲第一名,授忠翊郎,后改五经郎。丙申年推转军抚司事,在历史上李知诚是一位武官文用的状元。孝宗帝命他代表朝廷向地方宣扬朝廷旨意安抚百姓、巡察官吏、采访民间利弊、伸民冤屈,以及措置营田等事务。

身怀绝艺的李知诚一心想效法岳飞抗金保国,然而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却一意与金议和,报国无门的李知诚只好怏怏辞官归里。李知诚回乡后,在家开馆授徒,以终天年。宋嘉泰壬戌五月廿四日卒于李坑,享年63岁。

这盏古式竹编的蜡烛灯叫"铜锤灯"。这种铜锤灯传说

是李知诚自京城归里时(万岁爷送的),李知诚把它

带回了李坑。铜锤是一种古老的兵器。在隋末唐初时

,李氏先袓就用这种兵器拼杀疆场,所向披靡成为中国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将。也许是这个原因,万岁爷赠

与李知诚铜锤灯,就是希望他像先祖一样,苦练武艺,

把武术发扬光大。所以李知诚回乡后,在家开馆授徒

,而铜锤灯巡游活动也成为李坑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民

间娱乐活动。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八日,我们李坑都

要举行驮灯巡游活动,由108盏灯沿村街巡游,敲锣

打鼓、放鞭炮,场面好不热闹。这项活动只限于李坑

,而这种铜锤灯也只有李坑才有。我们李坑人说,这

是我们的骄傲!

这座老屋,村里人都叫它"鱼塘屋",当年是一所书斋,明朝末期建造。你们看堂前地面是用方砖铺就的,这叫"金砖铺地"。柱础是木础的,这在明代建筑中是一种普遍现象,门和窗没有雕饰,显得很朴素。这是明代典型的桶窗门窗风格,窗外就是相传李知诚的后花园。下面我们一起去后花园参观一下。院子里的这棵紫薇树,相传为武状元亲手所植,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如今这棵只剩下半边的紫薇树,依然枝繁叶茂,每年夏季都绽放出紫色的花朵。满树的花朵,煞是好看,花期长达百日,紫薇树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只要人用手轻轻在树杆上搔一下,枝头就会微微颤抖, 所以又被称为“痒痒树”。

2023年《李尔王》读后感汇总四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唐末皇帝唐宣宗的后裔孙李洞,自祁门浮溪新田迁居到此建村,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李坑村山环水绕景色秀丽、人杰地灵。自宋至清数百年间,先后走出了十八位进士和一个武状元,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达三十二人,并有十七位饱读经书、能文善诗的学士留下传世著作二十九部,一大批徽商高贾卓有成就,堪舆大师、名医名士更是享誉乡里、远近闻名。到清朝末年,李坑村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村里有总祠一座、支祠十二座、九百十七户人家,人口达五千多人,被誉为“婺东第一村”。今天的李坑村仍是一个有着二百六十多户,一千多人口的行政自然村。

[至游览入口] 请大家往前看:田野、古桥、石碣、牌坊、柳堤、楼阁、古树误....田园般的景致充满了清新、自然的乡村气息,这就是我们李坑的水口。说到水口,我要告诉各位,在古徽州的每一一个村落,都有水口.水口是村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落景观和风水的重要体现。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道沿着这乡间小道去探寻-下李坑水口的奥秘,感受一下李坑水口的文化魅力。

〔至中书桥]“不嫌慢步观山景,何妨小坐听溪声”。现在我们来到了村中一座最古老的宋代廊桥一“中书桥”上,这座饱经风雨的古桥建于北宋末年,桥长4米,宽2.5米,高3米。桥面青石板铺就,为一座单孔砖拱桥,这座古老的桥为何取名“中书桥”呢?据《李坑宗谱》记载,宋大观三年(公元1120xx年),李氏十ー世祖李侃考中进士后,官至中书舍人,在京城为官多年后,“逐欲上硫归养,适闻父丧弃归,继遭内艰,志隐不出”。回乡后,见这里行人挑担来往于破旧不堪的木桥,有摇摇欲坠之感,遂决意捐资修建了这座桥,桥落成后,村人为感激他的恩德,便以李侃的官职称之为“中书桥”。八百多年过去了,虽饱经风雨有些破败,却依然屹立在村外的小溪上,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因此,也成为李坑唯一的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远处的那道石坝,村里人叫它杨柳磁,传说建造年代比“中书桥”更远。李侃归隐后,“当题理田八景”,其中“柳碣飞琼”指的就是这道景。大家看,在堤柳的映村下弯碧水,由碣顶奔腾直下,哔哗的溪水,宛如一道飞泻的白玉,真是美不胜收。

[至牌坊处]“美景不胜收,转眼到牌坊”。牌坊,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牌坊文化源远流长。一般牌坊有二类、一类是旌表类,还有一类是标志类,毫无疑问,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座三间四柱三楼的牌楼,就是李坑村的标志性建筑,额坊上题有“李坑"二字。也许有些朋友会问,村名为什么叫“李坑”?这个问题提得好!其实李洞来此定居后,取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据村里老人说,他们的远祖在尧帝时,担任大理(执掌刑法的官)因公平正直深得尧帝信任,后历经五朝,世代担任大理之职,故以大理官职命族,由赢姓改为理姓,后到商约王时,理氏商孙理徴,因直言约王的戏暴无道而被处死,其子利贞与一名叫契和氏的女子侥幸选。选难中,算吃“木子之果”(即李子)得以活命,为不忘李子救命之恩,利贞遂改理姓为今天的“木子”李,李洞取村名为“理田”,意在不忘祖姓,永思祖德。到了元朝末年,聚族而居的李姓人家,沿村中小溪两岸居住,由于当地人习惯把小溪叫“坑”,故而人们把理田俗称为“李坑”,从那时起“理田”村名渐渐被淡忘,代之的是“李坑”的叫法,清末民初,村里还留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叫“李坑五百年”。

[至文昌阁]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八角楼阁,就是李坑的文昌阁,文昌阁属于风水建筑。过去,在古徽州的每一个村子水口处,人们为了给村里培植“文运",以求村人科举高中,出官入仕,往往建起诸如文笔、文峰塔、文昌阁之类的风水建筑。这座文昌阁里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在中国道教文化中,他是各路神仙中主管文运的。

大家看,这里是座门庭坊,号左春坊,对面那座号右春坊,两座对称而建的坊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有一点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竖坊是为了纪念旌表有德行的人,这两座坊旌表的是南宋末年潭州知府李坑人李芾和他的孙子。李芾和他的孙子都是翰林出生,过去祠堂里有块,区题“祖孙翰林”指的就是他们祖孙俩,有句老话叫“翰林不开坊,开坊无抵挡”,李芾祖孙俩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李芾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时,元军已兵临潭州城下,李带誓死保卫潭州,战至最后,以身殉国,成为我们南宋时期与文天祥齐名的爱国名臣。李芾死后,被朝廷追赠为端明殿大学士,李氏族人感念李芾尽忠报国之举,在李坑村头建了一座忠观阁,塑李芾像以祀之,其孙也不愧名臣后裔,登进士,人翰林,仕途春风,官至礼部侍郎。因礼部官员通称“春官”故这两座坊就有左春坊、右春坊的坊名。

“山村无尘神仙境,圣地有缘翰墨香"。清静之地,并不清静,过去常有莘莘学子来此烧香叩拜,祷求文昌帝君保佑科举中榜,每年二月初五祭文昌,九月初九文人墨客在此赋诗作词,文昌阁是村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李坑村的文昌阁始建于南宋初年,当年李侃归隐后,在此建阁,整日读书习文,邀友讨究诗赋,归隐生活,道遥自在,以至元代文学家、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尚书的婺源太白曹门人汪泽民站在文昌阁前,睹物思人,感叹不已。“建阁区月,星阁高隐”。“高隐”是对侃公的尊称,也寄托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文昌阁修建后,曾多次修葺重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婺源大茶商、李坑人李镜明出资三千两规银,对文昌图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重建,落成后,敬邀清末婺源四大进士,潘超、赵文元、李昭炜、江峰青来文昌阁助兴捧场,并当场为文昌阁提对作诗,这些精美的“诗”、“对”可惜都已遗失,只留下李昭炜的这幅“楼宇喜登临看两涧流清双峰峙秀;人文欣慰起愿五经共读六艺兼通”的对子,对子表达了李昭炜对家乡的热爱和与家乡学子共勉的良好愿望。这次重建使李坑文昌阁名气大振,远近闻名,于是就有了“+亩祠堂、八田阁”的说法。村里人至今还津津乐道,以此为骄傲。现在我们进文昌阁里看看。

[至文昌阁内]现在大家看到的有关文昌阁历史变迁的简介,背面是我们李坑自宋至清担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官宦榜和村人所著的29部传世著作目录,中堂上这幅清式魁星点斗图,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传说天上的北斗七星,每颗星都主管着我们生活的某个方面,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魁星,他面似鬼容,右手高举神笔,左手执一方墨斗,只要他这轻轻一点(叫做“魁星点斗"),被他点中者就将迎来大运、金榜题名、功成名就,大家看他脚下鳏着的这条鲤鱼经他这么一点不就跳过“龙门”,成龙了吗?

这幅图除讲述了一个道教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外,还是一幅隐字图,你们看!魁星右手高举的神笔,象不象“魁”字的第一笔-左脚后勾象不象“魁”字中“鬼”的竖弯勾,左手拿着墨斗,不就是“鬼字左边的“斗”字吗?这幅魁星点斗”图,真是设计巧妙、形态逼真,乃上乘之作。

下面请随我上楼参观[至二楼],这里供奉的是文昌帝君,过去读书人常来此烧香叩拜,为的是祈求文昌帝保佑科举中榜,一旦科举及第,便会千里迢迢赶回还愿,诚心可鉴。这里还有我们李吭村18位进士中的8位进士画像,大家可随意看看。登高望远,观景怡情,请各位随我一道上三楼观光,从高处领略下我们李坑的水口风光。

[清石板路]漫步在乡间小路上,青山作伴,溪水浅唱,田野在望,好一番清新、自然、宁静的乡村景象,而我们脚下的青石板路,虽说走着舒坦,却总让人有一种岁月月悠悠的感觉,总让人想起当年那行色匆匆、外出经商和进京赶考的身影。青石板路是婺源常见的乡间道路。据说,徽州人都有一个爱家乡、造福乡里的习惯,一且他们做了官或经商发了财,便会回乡资助公益事业,修桥、铺路、造祠、建亭,善行义举无不乐施。就这样,婺源境内几乎所有的乡间道路,都是青石铺就,曾有人这样形象的比喻“一路走到头,石路跟到头,出门脚无泥,来家鞋不洗”"。

[至路亭]“出门想歇息,不远找路亭"对于当地人来说,这样的常识人人皆知,在婺源民间,各种路亭、桥亭、岭亭随处可见,三里一亭、五里一루.段路便有一亭,这些连串在道路上的亭子,是为过往行人提供歇息的场所,也为进山耕作、砍柴的农夫提供避雨歇息方便,许多路亭里有干柴、简易灶,可供路人热饭取暖,烤衣之用,靠近村庄的路亭,还由村里祠堂拿出部分田租请人或轮流烧茶待客,这在民间叫“施茶",可惜今天我们已无法享受到这样的服务了,据说这种做法已延续了好几百年。

刚才我们走进路亭,亭子上方有“见田”二字,什么意思呢?说来话长,这是李坑这支李姓氏族,当年移居南方ト居所遵守的一句风水术语。相传宣宗的孙子李京,在唐朝灭亡后隐居饶州昌水,为求子孙世代兴旺,决定请人帮助选一块风水宝地择居,结果“得乾九二之占”即所谓的“见田吉”称李氏子孙迁居有“田”字的地方,就能吉利兴旺。因此李京后代笃信“九二在田”之占,三个儿子分别迁往祁门浮溪新田,婺源严田和浮梁界田,果不其然,三地李氏人丁兴旺,被称为“三田李”。这里顺便说一下,李宗仁先生就是“三田李”的后代,李鸿章也曾与在京城坦任六部中五部侍郎的李坑人李昭炜过宗亲,但无结果。当年李洞由新田迁居这里,取名“理田”,其中的“田”字,就是遵守“见田吉”择居而取的村名

对面小溪旁那座旋转的小水车,我想很多人在电影中都曾见过其实在当地叫“水碓”,过去村民们用它来春谷,把稻谷加工成米,他们利用小溪水流做动力,驱动水车转动,从而带动春杵在石白中春米,不难想象,过去的农家就是利用这样的原始加工方法解决吃饭问题的。听村里老人说,以前这一带小溪边有五支水确,忙起来日夜不停,十分热闹。

[双桥叠镇]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桥叫“彩虹桥”。因桥拱建得高如一道彩虹横卧溪上,故名“彩虹桥",其实这座桥不是专供行人走路的,而是一座用来补风水的风水桥,早在明朝景泰年间,村里就有位德高望重的名士捐资修建了前面那座呈岗岭桥,解决了村民过岭进庙的问题。而为什么后来在这座桥的后面又建了一座桥呢?说起这事,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明末清初我国著名的堪舆大师、李坑人李景溪。据《婺源县志・方伎》篇记载,李景溪精通堪舆,曾著《阳宅秘诀》和《雷选心法》二书传世,他依据风水学理论“水养财"之说,认为一村水口,为一村风水命脉所系,水口紧,则村安财旺,而李坑“地户”不济(紧),则需补风水以护卫乡里,于是便差人在这里筑碣建桥,拦财锁气、提“卫乡”于桥之上,以示建桥之用意。从此,村里又多了一道景观,谓之“双桥叠锁"。

[至李坑村ロ]现在我们来到了李坑的内水口,也就是李坑村口,古木森森,溪水潺潺,青石小路径直村庄,透过树梢,李坑村已依稀可见。村口,是村庄的象征,过去每当村里有人出门远行,家人总是恋不舍地送至村口,干叮万嘱,依依惜别。出外多年的游子返乡回家、只要见到村口,便会激动不已,格外亲切。在村口种植樟树,是徽州人的习惯,茂密的村口水口林,能保佑村民、美化村庄。因此村民们从和植樟树、爱樟树、敬樟树到神化樟树,把樟树当作神来供奉。大家看!树底下搭建的这庄神龛,就是村里人用来祭拜樟老爷的樟神庙庙”,村里如果有小孩病难养家里人就会用红纸写小孩的生反八字贴在德树上,说是将小孩过寄给樟树老爷,可治病消灾保平安。到今天,村民们依然还是这样做的,由于对樟树的过份崇拜和信率,民间衍生出一句这样的顺口溜叫“樟树底下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樟树底下摸一摸能活一百多”,各位游客朋友,不妨我们们也来试一试。

[进入李坑村]有人说,来到李坑,就仿佛走进了江南水乡秀丽的画画卷,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中流过,小溪两岸是一栋栋枕溪而建具有江南徽派特色的古老民居,一座座小桥凌架于溪上,古朴、灵秀而典雅,为我们展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精美画面,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眼前的这条小溪是由东向西流的,古徽州有句老话叫“东水西流吃穿不愁”。当年李氏先祖选择在这里筑屋建村,是不是也相信了这句风水术语,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奇托在村址的选择和布局上呢?

大家看!这些古老的徽派民居是不是很独特?说到徽派民居,我想给大家作个简要介绍,徴州民居建筑形成于明朝中叶,由在苏浙一带经营盐业的徴商吸取杭州、场州一带的建筑形式加之徴州本地的“古风”溶合而来,其主要特点是,外部特征:粉墙黛瓦马头墙;内部特征三间五架加天井;精华部分是“三绝"(砖雕、木雕、石购)。你们看!风火培两头的装饰部分各不相同,头是“中斗”.俗称“文头",一头翘首直刺苍穹,形似雀尾,“叫鸣尾"(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俗称“武头"。一文一武,文武兼备备这里给各位介绍一下徴派建建筑的一个小常识就是徴派民居的大门鼓是开在武头方向的,因为人们相信,武能镇妖避邪,保一家平安吉祥;而“文头”其后,指望文振家声,在古徽州由于深受理学文化思想影响,朱子格言,始终是每个家庭恪守的箴言“读书起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只有崇儒务本、读书人仕,方可振家声,知晓了这么ー个小小的常识,今后遇到这种徽式建筑,就能从风火墙上的装饰判断出大门的朝向。也许有些朋友要问,为什么在婺源的每个村庄,都能见到不少这样样建筑气派、雕刻精美、风格独特的明清古建筑呢?说到这一点,就不能不谈到明清时期,雄居东南、称中国商业舞台三百年之久、十大商邦之首的徽商了,李坑是著名的徽商故里,历史上曾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商业俊オ,他们“商贾四方”,以自己的勤劳和才智,为李坑续写了最辉煌的一页。下面请随我一道;去参观一下清乾嘉年间木商李瑞材的故居。

2023年《李尔王》读后感汇总五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唐末皇帝唐宣宗的后裔孙李洞,自祁门浮溪新田迁居到此建村,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李坑村山环水绕景色秀丽、人杰地灵。自宋至清数百年间,先后走出了十八位进士和一个武状元,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达三十二人,并有十七位饱读经书、能文善诗的学士留下传世著作二十九部,一大批徽商高贾卓有成就,堪舆大师、名医名士更是享誉乡里、远近闻名。到清朝末年,李坑村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村里有总祠一座、支祠十二座、九百十七户人家,人口达五千多人,被誉为“婺东第一村”。今天的李坑村仍是一个有着二百六十多户,一千多人口的行政自然村。

[至游览入口] 请大家往前看:田野、古桥、石碣、牌坊、柳堤、楼阁、古树误....田园般的景致充满了清新、自然的乡村气息,这就是我们李坑的水口。说到水口,我要告诉各位,在古徽州的每一一个村落,都有水口.水口是村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落景观和风水的重要体现。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道沿着这乡间小道去探寻-下李坑水口的奥秘,感受一下李坑水口的文化魅力。

〔至中书桥]“不嫌慢步观山景,何妨小坐听溪声”。现在我们来到了村中一座最古老的宋代廊桥一“中书桥”上,这座饱经风雨的古桥建于北宋末年,桥长4米,宽2.5米,高3米。桥面青石板铺就,为一座单孔砖拱桥,这座古老的桥为何取名“中书桥”呢?据《李坑宗谱》记载,宋大观三年(公元1120xx年),李氏十ー世祖李侃考中进士后,官至中书舍人,在京城为官多年后,“逐欲上硫归养,适闻父丧弃归,继遭内艰,志隐不出”。回乡后,见这里行人挑担来往于破旧不堪的木桥,有摇摇欲坠之感,遂决意捐资修建了这座桥,桥落成后,村人为感激他的恩德,便以李侃的官职称之为“中书桥”。八百多年过去了,虽饱经风雨有些破败,却依然屹立在村外的小溪上,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因此,也成为李坑唯一的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远处的那道石坝,村里人叫它杨柳磁,传说建造年代比“中书桥”更远。李侃归隐后,“当题理田八景”,其中“柳碣飞琼”指的就是这道景。大家看,在堤柳的映村下弯碧水,由碣顶奔腾直下,哔哗的溪水,宛如一道飞泻的白玉,真是美不胜收。

[至牌坊处]“美景不胜收,转眼到牌坊”。牌坊,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牌坊文化源远流长。一般牌坊有二类、一类是旌表类,还有一类是标志类,毫无疑问,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座三间四柱三楼的牌楼,就是李坑村的标志性建筑,额坊上题有“李坑"二字。也许有些朋友会问,村名为什么叫“李坑”?这个问题提得好!其实李洞来此定居后,取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据村里老人说,他们的远祖在尧帝时,担任大理(执掌刑法的官)因公平正直深得尧帝信任,后历经五朝,世代担任大理之职,故以大理官职命族,由赢姓改为理姓,后到商约王时,理氏商孙理徴,因直言约王的戏暴无道而被处死,其子利贞与一名叫契和氏的女子侥幸选。选难中,算吃“木子之果”(即李子)得以活命,为不忘李子救命之恩,利贞遂改理姓为今天的“木子”李,李洞取村名为“理田”,意在不忘祖姓,永思祖德。到了元朝末年,聚族而居的李姓人家,沿村中小溪两岸居住,由于当地人习惯把小溪叫“坑”,故而人们把理田俗称为“李坑”,从那时起“理田”村名渐渐被淡忘,代之的是“李坑”的叫法,清末民初,村里还留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叫“李坑五百年”。

[至文昌阁]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八角楼阁,就是李坑的文昌阁,文昌阁属于风水建筑。过去,在古徽州的每一个村子水口处,人们为了给村里培植“文运",以求村人科举高中,出官入仕,往往建起诸如文笔、文峰塔、文昌阁之类的风水建筑。这座文昌阁里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在中国道教文化中,他是各路神仙中主管文运的。

大家看,这里是座门庭坊,号左春坊,对面那座号右春坊,两座对称而建的坊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有一点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竖坊是为了纪念旌表有德行的人,这两座坊旌表的是南宋末年潭州知府李坑人李芾和他的孙子。李芾和他的孙子都是翰林出生,过去祠堂里有块,區题“祖孙翰林”指的就是他们祖孙俩,有句老话叫“翰林不开坊,开坊无抵挡”,李芾祖孙俩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李芾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时,元军已兵临潭州城下,李带誓死保卫潭州,战至最后,以身殉国,成为我们南宋时期与文天祥齐名的爱国名臣。李芾死后,被朝廷追赠为端明殿大学士,李氏族人感念李芾尽忠报国之举,在李坑村头建了一座忠观阁,塑李芾像以祀之,其孙也不愧名臣后裔,登进士,人翰林,仕途春风,官至礼部侍郎。因礼部官员通称“春官”故这两座坊就有左春坊、右春坊的坊名。

“山村无尘神仙境,圣地有缘翰墨香"。清静之地,并不清静,过去常有莘莘学子来此烧香叩拜,祷求文昌帝君保佑科举中榜,每年二月初五祭文昌,九月初九文人墨客在此赋诗作词,文昌阁是村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李坑村的文昌阁始建于南宋初年,当年李侃归隐后,在此建阁,整日读书习文,邀友讨究诗赋,归隐生活,道遥自在,以至元代文学家、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尚书的婺源太白曹门人汪泽民站在文昌阁前,睹物思人,感叹不已。“建阁區月,星阁高隐”。“高隐”是对侃公的尊称,也寄托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文昌阁修建后,曾多次修葺重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婺源大茶商、李坑人李镜明出资三千两规银,对文昌图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重建,落成后,敬邀清末婺源四大进士,潘超、赵文元、李昭炜、江峰青来文昌阁助兴捧场,并当场为文昌阁提对作诗,这些精美的“诗”、“对”可惜都已遗失,只留下李昭炜的这幅“楼宇喜登临看两涧流清双峰峙秀;人文欣慰起愿五经共读六艺兼通”的对子,对子表达了李昭炜对家乡的热爱和与家乡学子共勉的良好愿望。这次重建使李坑文昌阁名气大振,远近闻名,于是就有了“+亩祠堂、八田阁”的说法。村里人至今还津津乐道,以此为骄傲。现在我们进文昌阁里看看。

[至文昌阁内]现在大家看到的有关文昌阁历史变迁的简介,背面是我们李坑自宋至清担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官宦榜和村人所著的29部传世著作目录,中堂上这幅清式魁星点斗图,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传说天上的北斗七星,每颗星都主管着我们生活的某个方面,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魁星,他面似鬼容,右手高举神笔,左手执一方墨斗,只要他这轻轻一点(叫做“魁星点斗"),被他点中者就将迎来大运、金榜题名、功成名就,大家看他脚下鳏着的这条鲤鱼经他这么一点不就跳过“龙门”,成龙了吗?

这幅图除讲述了一个道教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外,还是一幅隐字图,你们看!魁星右手高举的神笔,象不象“魁”字的第一笔-左脚后勾象不象“魁”字中“鬼”的竖弯勾,左手拿着墨斗,不就是“鬼字左边的“斗”字吗?这幅魁星点斗”图,真是设计巧妙、形态逼真,乃上乘之作。

下面请随我上楼参观[至二楼],这里供奉的是文昌帝君,过去读书人常来此烧香叩拜,为的是祈求文昌帝保佑科举中榜,一旦科举及第,便会千里迢迢赶回还愿,诚心可鉴。这里还有我们李吭村18位进士中的8位进士画像,大家可随意看看。登高望远,观景怡情,请各位随我一道上三楼观光,从高处领略下我们李坑的水口风光。

[清石板路]漫步在乡间小路上,青山作伴,溪水浅唱,田野在望,好一番清新、自然、宁静的乡村景象,而我们脚下的青石板路,虽说走着舒坦,却总让人有一种岁月月悠悠的感觉,总让人想起当年那行色匆匆、外出经商和进京赶考的身影。青石板路是婺源常见的乡间道路。据说,徽州人都有一个爱家乡、造福乡里的习惯,一且他们做了官或经商发了财,便会回乡资助公益事业,修桥、铺路、造祠、建亭,善行义举无不乐施。就这样,婺源境内几乎所有的乡间道路,都是青石铺就,曾有人这样形象的比喻“一路走到头,石路跟到头,出门脚无泥,来家鞋不洗”"。

[至路亭]“出门想歇息,不远找路亭"对于当地人来说,这样的常识人人皆知,在婺源民间,各种路亭、桥亭、岭亭随处可见,三里一亭、五里一루.段路便有一亭,这些连串在道路上的亭子,是为过往行人提供歇息的场所,也为进山耕作、砍柴的农夫提供避雨歇息方便,许多路亭里有干柴、简易灶,可供路人热饭取暖,烤衣之用,靠近村庄的路亭,还由村里祠堂拿出部分田租请人或轮流烧茶待客,这在民间叫“施茶",可惜今天我们已无法享受到这样的服务了,据说这种做法已延续了好几百年。

刚才我们走进路亭,亭子上方有“见田”二字,什么意思呢?说来话长,这是李坑这支李姓氏族,当年移居南方ト居所遵守的一句风水术语。相传宣宗的孙子李京,在唐朝灭亡后隐居饶州昌水,为求子孙世代兴旺,决定请人帮助选一块风水宝地择居,结果“得乾九二之占”即所谓的“见田吉”称李氏子孙迁居有“田”字的地方,就能吉利兴旺。因此李京后代笃信“九二在田”之占,三个儿子分别迁往祁门浮溪新田,婺源严田和浮梁界田,果不其然,三地李氏人丁兴旺,被称为“三田李”。这里顺便说一下,李宗仁先生就是“三田李”的后代,李鸿章也曾与在京城坦任六部中五部侍郎的李坑人李昭炜过宗亲,但无结果。当年李洞由新田迁居这里,取名“理田”,其中的“田”字,就是遵守“见田吉”择居而取的村名

对面小溪旁那座旋转的小水车,我想很多人在电影中都曾见过其实在当地叫“水碓”,过去村民们用它来春谷,把稻谷加工成米,他们利用小溪水流做动力,驱动水车转动,从而带动春杵在石白中春米,不难想象,过去的农家就是利用这样的原始加工方法解决吃饭问题的。听村里老人说,以前这一带小溪边有五支水確,忙起来日夜不停,十分热闹。

[双桥叠镇]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桥叫“彩虹桥”。因桥拱建得高如一道彩虹横卧溪上,故名“彩虹桥",其实这座桥不是专供行人走路的,而是一座用来补风水的风水桥,早在明朝景泰年间,村里就有位德高望重的名士捐资修建了前面那座呈岗岭桥,解决了村民过岭进庙的问题。而为什么后来在这座桥的后面又建了一座桥呢?说起这事,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明末清初我国著名的堪舆大师、李坑人李景溪。据《婺源县志・方伎》篇记载,李景溪精通堪舆,曾著《阳宅秘诀》和《雷選心法》二书传世,他依据风水学理论“水养财"之说,认为一村水口,为一村风水命脉所系,水口紧,则村安财旺,而李坑“地户”不济(紧),则需补风水以护卫乡里,于是便差人在这里筑碣建桥,拦财锁气、提“卫乡”于桥之上,以示建桥之用意。从此,村里又多了一道景观,谓之“双桥叠锁"。

[至李坑村ロ]现在我们来到了李坑的内水口,也就是李坑村口,古木森森,溪水潺潺,青石小路径直村庄,透过树梢,李坑村已依稀可见。村口,是村庄的象征,过去每当村里有人出门远行,家人总是恋不舍地送至村口,干叮万嘱,依依惜别。出外多年的游子返乡回家、只要见到村口,便会激动不已,格外亲切。在村口种植樟树,是徽州人的习惯,茂密的村口水口林,能保佑村民、美化村庄。因此村民们从和植樟树、爱樟树、敬樟树到神化樟树,把樟树当作神来供奉。大家看!树底下搭建的这庄神龛,就是村里人用来祭拜樟老爷的樟神庙庙”,村里如果有小孩病难养家里人就会用红纸写小孩的生反八字贴在德树上,说是将小孩过寄给樟树老爷,可治病消灾保平安。到今天,村民们依然还是这样做的,由于对樟树的过份崇拜和信率,民间衍生出一句这样的顺口溜叫“樟树底下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樟树底下摸一摸能活一百多”,各位游客朋友,不妨我们们也来试一试。

[进入李坑村]有人说,来到李坑,就仿佛走进了江南水乡秀丽的画画卷,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中流过,小溪两岸是一栋栋枕溪而建具有江南徽派特色的古老民居,一座座小桥凌架于溪上,古朴、灵秀而典雅,为我们展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精美画面,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眼前的这条小溪是由东向西流的,古徽州有句老话叫“东水西流吃穿不愁”。当年李氏先祖选择在这里筑屋建村,是不是也相信了这句风水术语,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奇托在村址的选择和布局上呢?

大家看!这些古老的徽派民居是不是很独特?说到徽派民居,我想给大家作个简要介绍,徴州民居建筑形成于明朝中叶,由在苏浙一带经营盐业的徴商吸取杭州、场州一带的建筑形式加之徴州本地的“古风”溶合而来,其主要特点是,外部特征:粉墙黛瓦马头墙;内部特征三间五架加天井;精华部分是“三绝"(砖雕、木雕、石購)。你们看!风火培两头的装饰部分各不相同,头是“中斗”.俗称“文头",一头翘首直刺苍穹,形似雀尾,“叫鸣尾"(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俗称“武头"。一文一武,文武兼备备这里给各位介绍一下徴派建建筑的一个小常识就是徴派民居的大门鼓是开在武头方向的,因为人们相信,武能镇妖避邪,保一家平安吉祥;而“文头”其后,指望文振家声,在古徽州由于深受理学文化思想影响,朱子格言,始终是每个家庭恪守的箴言“读书起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只有崇儒务本、读书人仕,方可振家声,知晓了这么ー个小小的常识,今后遇到这种徽式建筑,就能从风火墙上的装饰判断出大门的朝向。也许有些朋友要问,为什么在婺源的每个村庄,都能见到不少这样样建筑气派、雕刻精美、风格独特的明清古建筑呢?说到这一点,就不能不谈到明清时期,雄居东南、称中国商业舞台三百年之久、十大商邦之首的徽商了,李坑是著名的徽商故里,历史上曾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商业俊オ,他们“商贾四方”,以自己的勤劳和才智,为李坑续写了最辉煌的一页。下面请随我一道;去参观一下清乾嘉年间木商李瑞材的故居。

2023年《李尔王》读后感汇总六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唐末皇帝唐宣宗的后裔孙李洞,自祁门浮溪新田迁居到此建村,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李坑村山环水绕、景色秀 丽、人杰地灵。自宋至清数百年间,先后走出了十八位进士和一个武状元,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达三十二人,并有十七位饱读经书、能文善诗的学士留下传世著作二十九部,一大批徽商富贾卓有成就,堪舆大师、名医名士更是享誉乡里、远近闻名。到清朝末年,李坑村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村里有总祠一座、支祠十二座、九百十七户人家,人口达五千多人,被誉为"婺东第一村"。今天的李坑村仍是一个有着二百六十多户,一千多人口的行政自然村。

[至中书桥]现在我们来到了村中一座最古老的宋代廊桥一"中书桥"上,这座古桥建于北宋末年,桥长4米,宽2, 5米,高3米。桥面青石板铺就,为一 座单孔砖拱桥,这座古老的桥为何取名"中书桥"呢?据《李坑宗谱》记载,宋大观三年(公元1120xx年),李氏十一世祖李侃考中迸士后,官至中书舍人,在京城为官多年后,"逐欲上疏归养,适闻父丧奔归,继遭内艰,志隐不出"。是说李侃想回家养老,正好又遇到父亲死了,便回家奔丧,之后就隐居在家不回朝廷了.回乡后,见这里行人挑担来往于破旧不堪的木桥,有摇摇欲坠之感,便决定捐资修建了这座桥,桥落成后,村人为感激他的恩德,便以李侃的官职称之为"中书桥"。八百多年过去了,虽饱经风雨有些破败,却依然屹立在村外的小溪上,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因此,也成为李坑唯一的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远处的那道石坝,村里人叫它杨柳碣,传说建造年代比"中书桥"更远。

牌坊,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牌坊文化源远流长。一般牌坊有二类、一类是旌表类,还有一类是标志类,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三间四柱三楼的牌楼,就是李坑村的标志性建筑,额坊上题有"李坑"二字。也许有些朋友会问,村名为什么叫"李坑"?其实李洞来此定居后,当时取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据村里老人说,他们的远祖在尧帝时,担任大理(执掌刑法的官)因公平正直深得尧帝信任,后历经五朝,世代担任大理之职,故以大理官职命族,由赢姓改为理姓,后到商纣王时,理氏裔孙理徵,因直言纣王的残暴无道而被处死,他儿子利贞与一名叫契和氏的女子侥幸逃脱。逃难中,靠吃"木子之果"(即李子)得以活命,为不忘李子救命之恩,利贞遂改理姓为今天的"木子" 李,李洞取村名为"理田",意在不忘祖姓,永思祖德。到了元朝末年聚族而居的李姓人家,沿村中小溪两岸居住,由于当地人习惯把小溪叫"坑",故而人们把理田俗称为"李坑",从那时起"理田"村名渐渐被淡忘,代之的是"李坑"的叫法,清末民初,村里还留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叫"李坑五百年"。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八角楼阁,就是李坑的文昌阁,文昌阁属于风水建筑。过去,在古徽州的每一个村子水口处,人们为了给村里培植"文运",以求村人科举高中,出官人仕,往往建起诸如文笔、文峰塔、文昌阁之类的风水建筑。这座文昌阁里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在中国道教文化中,他是各路神仙中主管文运的。

现在我们来到了李坑的内水口,也就是李坑村口。村口,是村庄的象征,过去每当村里有人出门远行,家人总是恋恋不舍地送至村口,千叮万嘱,依依惜别。出外多年的游子返乡回家,只要见到村口 ,便会激动不已,格外亲切。在村口种植樟树,是徽州人的习惯,茂密的村口水口林,能保佑村民、美化村庄。因此村民们从种植樟树、爱樟树、敬樟树到神化樟树,把樟树当作神来供奉。大家看樟树底下搭建的这庄神龛,就是村里人用来祭拜樟树老爷的"樟神庙",村里如果有小孩闹病难养,家里人就会用红纸写小孩的生辰八字贴在樟树上,说是将小孩过寄给樟树老爷,可治病消灾保平安。到今天,村民们依然还是这样做的,由于对樟树的过份崇拜和信奉,民间衍生出一句这样的顺口溜叫"樟树底下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樟树底下摸一摸能活一百多",各位游客朋友,不妨大家也来试试。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眼前的这条小溪是由东向西流的,古徽州有句老话叫"东水西流,吃穿不愁"。当年李氏先祖选择在这里筑屋建村,是不是也相信了这句风水术语,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寄托在村址的选择和布局上呢?大家看!这些古老的徽派民居是不是很独特?说到徽派民居,我想给大家作个简要介绍,徽州民居建筑形成于明朝中叶,由在苏浙一带经营盐业的徽商吸取杭州、扬州一带的建筑形式加之徽州本地的"古风"溶合而来,其主要特点是,外部特征:粉墙黛瓦马头墙;内部特征:三间五架加天井;精华部分是"三绝"(砖雕、木雕、石雕)。你们看!风火墙两头的装饰部分各不相同,一头是"印斗",俗称"文头",一头翘首直刺苍穹,形似雀尾,"叫鸱尾"(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俗称"武头"。一文一武,文武兼备,这里给各位介绍一下徽派建筑的一个小常识,就是徽派民居的大门都是开在"武头"方向的,因为人们相信,武能镇妖避邪,保一家平安吉祥;而"文头"其后,指望文振家声。也许有些朋友要问,为什么在婺源的每个村庄,都能见到不少这样建筑气派、雕刻精美、风格独特的明清古建筑呢?说到这一点,就不能不谈到明清时期,雄居东南、称霸中国商业舞台三百年之久、十大商邦之首的徽商了.李坑是著名的徽商故里,历史上曾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商业俊才,他们"商贾四方",以自己的勤劳和才智,为李坑续写了最辉煌的一页。下面请随我一道,去参观一下清乾隆嘉庆年间木商李瑞材的故居。

这座临水而建的徽式建筑, 就是徽商李瑞才故居。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典型的徽式垂花门楼,小八字院门朝西而开,按当地风俗,门是不能朝西开的,因为西有"百虎煞星",不吉利!不要紧,主人想出了一个补风水的极佳办法,在八字门的顶端分别画了两件镇宅之宝,一件是吕洞宾的除妖宝剑;一件是太上老君的驱邪"拂尘",有了这两件神仙宝物也算是平安无忌了。

请看这座正门石库门枋,最上方是砖瓦构筑的拔檐式的门罩,门罩两边的飞檐翘角,显得是那样的威武昂扬;门罩下是以雕刻精美的砖雕形式装饰的"并"字枋,下枋上精雕细刻了一组人物戏文图,图中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两边垂花柱及上枋,均雕饰梅花万字组合图案,垂花柱头,是两朵象征吉祥、和平的"荷花托"。这样的构思,即增加了门前的装饰效果,又将主人的"祈祷祝福"愿望溶合在建筑装饰之中,门枋不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更主要的是与内门厅一道,在雨天供主人进出大门时避雨之用。

走进屋内,首先我们看的是这满屋子的各种木雕,有的雕着花、草、虫、鸟;有的雕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舞台戏文,还有的雕着包涵着"祈祷祝福"内容的各种装饰性图案和花纹。你们看!冬瓜梁上、雀替、天花,还有这厢门、槅扇门、槅扇窗、护净.....件件木雕作品,工艺精湛,精美无比.我们再来看看这块当今人称作为窗帘的"护净","护净"是徽派建筑所独有的护窗木构件,也是徽派木雕艺术表现的重点。因此"护净"木雕最能反映徽派木雕艺术的水平。你们看,虽然这幅作品由于历史的原因破损严重,

但从残缺的部分看,仍能

看出它雕刻的精湛。请大

家仔细看,这处微小的槅窗

是用镂空的方式雕刻的,并且

与厢房相通,主人为什么要把

它镂通呢?难道不怕"隐私"外泄吗?

这正是主人的聪明之处,借用"护

净"雕刻,巧妙地把窥口与雕刻景

物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徽派建筑

"明堂暗室"的光线差异(外明内暗)使外

看内困难,内看外则—目了然,就象

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猫眼"一样。大家说

古人的智商是不是很高?

中堂上悬挂的这块堂匾,取名"丁馀堂",可能有些游客朋友还不知道这其中的意思,"丁"就是"人 丁"或"家人"的意思,"馀"就是"馀庆"指吉祥平安的意思,连在一起指家中人丁吉祥平安,也可以解释成人丁兴旺的意思。

[右侧客厅前]这座设计古朴的门枋,是李瑞材家的客厅门枋,除了有极强的装饰作用外,主人还刻意在其中隐含了一个字,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字?对!是一个"商"字,把"商"字写在门口并不是向客人表明自己是商家身份,其中有更深层的用意。从这走出去,走出"商"字门,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出门经商"的意思,这座正对着院门外的门枋,时时提醒着主人,不要贪恋家乡的安逸生活,应当走出家门,走出大山,行商他乡。这才是主要的真正用意。参观完徽商李瑞材故居,下面请随我一起去下一个景点参观。

大家看对面这座徽式小花楼是不是很漂亮?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我们仍还可以看到它精心设计、装饰华丽、美观气派的样子。你们看,美人靠挑出墙外,高悬于街路上;垂花木雕,十分的精美,垂花柱下吊着两个精工细刻的花篮,整个花楼给人一种雍容华贵、高雅气派的感觉。这座旧式花楼在我们当地叫"小姐楼",过去有钱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日待守闺中,常依此观景闲聊。据说当年主人还在这楼上结彩招婿,抛过绣球呢!小姐抛绣球的故事,在小说和戏剧情节中常有记载,因为有些待字闺中的小姐,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权贵,如何选择左右为难,或者因小姐的择婚主张与父母意见不合,爱女也

许早有意中人,于是便

出现了抛绣球选女婿这

种戏剧性的做法。小姐

的绣球抛给谁,,一般

是有目标的,也就是小

姐一般已经选定了一个

意中人,而不是随随便

便乱抛的

这么精美气派的"小姐楼"当年究竟是谁

家的呢?告诉各位!这是清咸丰年间徽

州五品奉直大夫李文进的官宅--大夫第。

与其它徽式建筑相比,这幢官宅无论在

规模上,还是内部结构方面都有些不同,

体现出官家的风格。从外形上看,与其

它民居风格无两样,但从规模看就显得

特别宏大。你们看!这座石库门枋属于

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可单从门枋的装

饰效果和规模看,就体现出官家的大气。

还有这门前的三步台阶,按照明清时期

营造法规制,只有官家才允许在门前造

三步台阶,体现自己的身份。

这座“大夫第”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李文进的大夫官衔并不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他本是个在广东经营茶叶的富商。太平军起事后,清朝政府的正规军根本没有作战能力,完全靠曾国藩的湘军,国库又没有大量的钱财做军饷,当时的徽州同知鼓励商人捐钱作军饷,捐得多就封官,李文进的官衔就是那时侯捐来的。

大家来看看这幅浅浮雕石刻图,

图的中心部位是一幅中国传统

文化"狮子滚绣球"的图案。最

上方是一筐书,书通过飘带,

串着铜钱,连着四季如意结,

再连着一片黄金叶,这是什么

意思呢?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大家常常会看到一对狮子

的造型,其中有一只雄狮脚踩

绣球,名为"狮子滚绣球"。其

实,在中国的狮文化中,这只绣

球,不是简单的一只球,而是被

称作"寰宇",代表着封建社会以男

权为主的权利和地位。最上方的书,

则告诉人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

高", 只有读好书才能做官发财,因

此暗示"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有

了这些,不就能够四季如意了吗?整幅

图案表现一个主题,那就是"学而优

则仕"。现在我们进去参观!

大夫第门口有两道门,第二道门是干什么用的?请大家猜猜看!这第二道门称"礼仪门",当地人叫它"中堂门",这是封建礼学思想和等级观念反映在建筑领域上的一种文化现象。这扇门平时不开的,只有当家中贵客临门,身份地位高的或族中辈份极高的长辈登门以及家中办红白喜事时才打开,平常按规矩男左女右,出人耳门。今天你们都是远来的贵客,不妨也来试试,找找被"抬举"的感觉。古代小姐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其中的二门只的就是这个门

老屋为四进两天井结构,分前后堂,前堂即为"官厅",三开间:中天井、中堂对两厢;右则是客馆;二楼廊道围着"天井"转,因此叫"跑马楼",后堂为起居室,是主人居住的地方。

从这里可以看到天空的部分叫"天井",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建筑形式。据说,这种建筑形式是由中原的四合院演变而来。"天井"在民居建筑中起到采光、通风的作用,使人的生活环境紧贴自然环境,达到 "天人合一"的有机结合。'"天井"还是一个接水口,我们当地人把天上落下的雨水视为财水,既然落在自家屋上,就要做到"肥水不流外人 田",因此要让它"四水归堂"先到自家。当然落下的财水最终

还是要流出去的,这栋房屋地下建有完整的排水系统。你们

看!这块石板上的铜钱花"水漏"就是用来排水的,这里有一

个石板圆洞,大家猜猜看,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呢?这是放养

乌龟的,让乌龟在下水道中爬行,以疏通下水道的。

现在大家抬起头来往上看,环视四周,这"天井"周围的垫木花板上,满是精美的木雕作品,中间表现的是琴棋书画;两边是八仙手中的宝物,叫"暗八仙";两侧中间雕刻的是各式博古图案,尤其是那桌下硕大的老鼠,在夜深人静的弈棋人脚下觅食,显得特别引人注目。"肥鼠" 在很多地方被视为"财神",家中的老鼠都如此肥大,可想家中一定是富有的了.

各位游客,房屋右侧的这间跨院当地称做“小姐绣楼”。看,楼上这座向河街挑出许多的亭阁式建筑,小巧玲珑、古朴典雅,原本用于观景,但传说也是小姐抛绣球的地方。那里面有一扇古代百叶窗,向上翻可以采光,向下翻小姐可以窥视楼底的过往人群。

李文进的父亲李登瀛是一位徽商。早年在广东经营茶叶生意,父子俩知书达理,才学都很不错,在生意上也春风得意,经营有方因此发了大财。因此为李文进捐了个州同知,《徽州州同知》,五品奉直大夫的官衔,于是父子俩就决定在祖屋旁建一座"官宅",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生意场上的得意,官场仕途的如意,使父子俩按奈不住心中的喜悦。当大夫第建成后,这份喜悦让他们感到蓬壁生辉,满堂春意浓浓,于是就在这中堂上挂起了一块堂匾,叫"春蔼堂",李登瀛不仅会做生意,还是一个出了名的孝子,而李文进则乐善好施、广交朋友,朋友中不乏达官显贵,这是当年婺源县令、云南石屏人丁荫銮送给李登瀛的一幅对子,"及时小雨敷桐叶,借得春荫护海棠",.李文进捐官后李登瀛祖父、父亲都被诰封奉直大夫、儒林郎。尽管这些显贵达官们不断地褒评、吹嘘,李文进还是因为两个儿子吸食鸦片,加之一场亲戚的官司落魄下来。"其情晚境艰窘,耄耋之年,无疾而终"。最后,两个儿子将这幢大夫第以八百两规银卖给了大茶商、婺源茶叶公会会长、李坑人李镜明。大夫第的参观到此结束, 下面我们继续往前参观。

这座四角重檐式古亭,叫"申明亭"。在婺源乡村,跨路而建的路亭到现在还比较常见,但以“申明”为名的街亭就不多了,明朝洪武5年,朱元璋向天下发布诏告,全国各地建立旌善亭和申明亭,这是婺源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过去,李坑村民每月初一和十五,晚饭过后都会自动聚集在申明亭这里,批评和惩罚违反村规民约者。有资料记述,"凡民作奸犯科者,书其罪,揭于亭中,以寓惩罚之意"。不知大家发现没有,"申明" 的"明"字,不是"日"字旁,耐是"目"字旁,是不是有人把"明"字写错了呢?不!这是刻意这样写的,它告诫村民,要睁大眼睛,看清丑恶,判明是非,这样才能逞恶扬善,族睦民和。如果初一未来得及批判的,十五还是会把犯错的人拎出来进行批判和惩罚.所以叫做"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申明亭"不仅是一座街亭,还可供搭台唱戏,看戏是徽州人的传统喜好。如果搭台看戏,路就被堵住了,为了方便行走,亭外开出一条青石板路。过去每逄大年正月初一至初六,就有人守候在此,禁止村中女人从亭中走过。这期间要进行舞狮,一直舞到大年初六,方才允许女人从亭子通过。

这座建在村中心的石拱桥叫"通济桥",就是"相通共济"的意思。也有的人说是村里的三兄弟永通公、满通公和相通公共同捐资建了这座桥,故而叫"通济桥"。这座桥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后来永通公的后代于乾隆庚寅年〔1771年)又重修了这座桥,算起来这座桥最后一次重修,距今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桥跨约5米,拱高约4米多,看上去古老而坚固,与身边的申明亭和周围的建筑相映衬,就像一幅古老的水乡村景图。因此,这里也就成了电视剧《孙成打酒》、《青花》和《梦回青河》的外景拍摄地。桥的东面是两溪汇合处,一条自东而来,一条自南而来。两条小溪就像两条舞动的小龙煞是可爱,村里人称这是"双龙戏珠"。那么这颗珠在哪儿呢?通济桥桥拱是这颗珠的一半,还有一半在哪呢?对!在溪水中,倒映在水中的那座桥拱就是那另一半。还有一种说法这珠就是天上的月亮!

这两条龙的龙头就是这两座石碣,大家仔细看,一条龙有角,一条龙无角,这是怎么回事?在中国的龙文化中,有角龙称"威龙"(也有人称之为公龙);无角龙称"螭龙"(也有人称之为母龙),无角龙是平安吉祥的象征。因此古徽州人常把无角龙作为祷福的"草龙"图。装饰在家中的许多地方,为的是祈求平安吉祥。

下面我们要参观的景点是南宋武状元李知诚的故居。在古徽州历史上一共出了 28个状元,其中有24个文状元,4个 武状元,李知诚是徽州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也是我们婺源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李知诚生于南宋绍兴已末年(公元1134年),为李坑李氏十四世孙,其祖上世代显贵,父亲李著在岳飞征讨李诚途经婺源时,奉袓父李侃之命送牛酒粮饷相助。后经岳飞奏明朝廷,诏授堂宾,差统两浙转运使。岳飞遇害后,他愤而辞职归家。

李知诚自小苦读不倦,后因乡里闹虎患,就兼学武艺。时值金兵南侵,国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为保国安民,经乡友指战火表学十八般武艺。乡试中武举人,乾道二年(公元1160年)他进京应试武进士,会试中武进士,后经孝宗皇帝亲试,擢为第一甲第一名,授忠翊郎,后改五经郎。丙申年推转军抚司事,在历史上李知诚是一位武官文用的状元。孝宗帝命他代表朝廷向地方宣扬朝廷旨意安抚百姓、巡察官吏、采访民间利弊、伸民冤屈,以及措置营田等事务。

身怀绝艺的李知诚一心想效法岳飞抗金保国,然而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却一意与金议和,报国无门的李知诚只好怏怏辞官归里。李知诚回乡后,在家开馆授徒,以终天年。宋嘉泰壬戌五月廿四日卒于李坑,享年63岁。

这盏古式竹编的蜡烛灯叫"铜锤灯"。这种铜锤灯传说

是李知诚自京城归里时(万岁爷送的),李知诚把它

带回了李坑。铜锤是一种古老的兵器。在隋末唐初时

,李氏先袓就用这种兵器拼杀疆场,所向披靡成为中国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将。也许是这个原因,万岁爷赠

与李知诚铜锤灯,就是希望他像先祖一样,苦练武艺,

把武术发扬光大。所以李知诚回乡后,在家开馆授徒

,而铜锤灯巡游活动也成为李坑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民

间娱乐活动。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八日,我们李坑都

要举行驮灯巡游活动,由108盏灯沿村街巡游,敲锣

打鼓、放鞭炮,场面好不热闹。这项活动只限于李坑

,而这种铜锤灯也只有李坑才有。我们李坑人说,这

是我们的骄傲!

这座老屋,村里人都叫它"鱼塘屋",当年是一所书斋,明朝末期建造。你们看堂前地面是用方砖铺就的,这叫"金砖铺地"。柱础是木础的,这在明代建筑中是一种普遍现象,门和窗没有雕饰,显得很朴素。这是明代典型的桶窗门窗风格,窗外就是相传李知诚的后花园。下面我们一起去后花园参观一下。院子里的这棵紫薇树,相传为武状元亲手所植,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如今这棵只剩下半边的紫薇树,依然枝繁叶茂,每年夏季都绽放出紫色的花朵。满树的花朵,煞是好看,花期长达百日,紫薇树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只要人用手轻轻在树杆上搔一下,枝头就会微微颤抖, 所以又被称为“痒痒树”。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3年《李尔王》读后感汇总(六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duhougan/zgmz/1684692818113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