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中国名著读后感 > 精选中外名人故事读后感汇总(3篇)

精选中外名人故事读后感汇总(3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精选中外名人故事读后感汇总(3篇)

微信扫码分享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精选中外名人故事读后感汇总一

这整本书讲述了三个名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在那不平等的社会中如何挣扎与生存。

贝多芬,一个在音乐领域德高望重的人,但也是一个不畏强权的人。

米开朗琪罗,一个著名的雕塑家,为自己的作品挥洒了无数不朽的杰作。

托尔斯泰为后人留下了经典的文学作品,用文字传播爱的种子。

他们三个虽然在不同领域发展,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苦难中坚持自己对理想的追求。这是多么令人敬仰啊!

在这三人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众人皆知的贝多芬。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畔的小城———波思。他出生于佛拉芒家族,一个音乐世家。

他的父亲总是用暴力迫使贝多芬学习。在他四岁的时候,父亲就把他和一把小提琴关在一起。11岁时,他加入了剧院的乐团。13岁时,他当上了管风琴手。

后来,贝多芬发现自己的耳朵听力越来越弱,直至完全失聪。这对于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是多么沉重的打击,但是他没有放弃,他依然追逐着他的音乐梦想,创造了属于他的一个无声的音乐世界。在这个音乐世界里,他谱写了许多闻名中外的作品。

贝多芬告诉我们:“热爱与坚持是成功的法宝。”他还说过:“艺术是高于一切的上帝!”可见贝多芬对艺术发自内心的崇敬。

贝多芬去世了,他给后人留下的不只是丰富的音乐遗产,更多的是巨大的精神财富。

从这本《名人传》里我受益良多。原来,在这些大人物的风光背后有着许多难以描述的苦难和艰辛。

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在未来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把握好现在,把理想化为宏图,把计划付诸行动,荡起理想的双浆,与同学们同舟共济,破浪前行!

精选中外名人故事读后感汇总二

1、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2、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的旅途。——巴斯德

3、追上未来,抓住它的本质,把未来转变为现在。——车尔尼雪夫斯基

4、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5、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钱三强

6、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

7、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易卜生

8、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巴斯德

9、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代价的。——莫扎特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精选中外名人故事读后感汇总三

1、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2、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3、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4、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6、要常常让精神处于饱满状态,办起事来则气力充沛而心思不散漫。

7、"鼓动着水使水向上涌冒",读这句话颇为领悟到养生家的学说。

8、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书信》。

9、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即往,但求其多;读者如富人积钱,日夜摩拳,但求其久。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上防隘。——《曾国藩书信》。

10、天下之事理人才,为吾辈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弗存一自是之见。——《曾国藩书信》。

11、凡兵勇与百姓交涉者,总宜伸民气而抑兵勇,所以感召天和者在此,即所以要获名誉者在此,望阁下实心行之,幸勿视为老生常谈也。——《曾国藩书信》。

12、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曾国藩书信》。

13、用兵能识时务,能取远势;行军有伸有缩,有开有合。——《曾国藩书信》。

14、善战,其得诀在"不轻进不轻退"六字,弟以类求之可也。——《曾国藩书信》。

15、人必中虚,不著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盖实者,不欺之谓也。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著一物,心中别有私见,不敢告人,而后造伪言以欺人。若心中了不著私物,又何必欺人哉?其所以自欺者,亦以心中别著私物也。——《曾国藩家书》

16、尔欲稍有至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曾国藩家书》

17、盐姜颇好,所作椿麸子,酝莱亦好。家中外须讲求莳蔬,内须讲求晒小菜。此足验人家之兴衰,不可忽也。——《曾国藩家书》

18、切不可浪掷光阴。——《曾国藩家书》

19、嫁女贪恋母家富贵而忘其翁姑者,其后必无好处。——《曾国藩家书》

20、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曾国藩家书》

21、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曾国藩日记》。

22、天下事未有不自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曾国落日记》。

23、一一一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曾国藩日记》。

24、柔靡不能成一事。——《曾国藩家书》。

25、凡与人交际,当求其诚信之素孚;求其协助,当量其力量所能为。——《曾国藩家书》。

26、自敬方能自尊,敬亲方能齐家,敬人方能使人敬己,敬业方能事业有成。——《曾国藩家书》。

27、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曾国藩

28、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曾国藩

29、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曾国藩

30、家和则福自生。——曾国藩

31、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

32、谦而又谦,方是载福之道。

33、好谈己长只是浅。——曾国藩

34、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曾国藩

35、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曾国藩

36、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37、人有才而露,只是浅,深则不露。方为一事,即欲人知,浅之尤者。凝重之人,德在此,福亦在此。心定气平,而身体之安和舒泰,不待言。

38、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党,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

39、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见识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

40、恒言平稳二字极可玩,盖天下之事,惟平则稳。行险亦有得的,终是不稳,故君子居易。

41、消磨岁月书千卷;啸傲乾坤酒一樽。

42、闻叔绩不生,风云变色;与岷樵同死,日月增光。

43、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曾国藩

44、为人不可过于聪明。——曾国藩

45、每日默检,要见这念头自德性上发出,自气质上发出,自习识上发出,自物欲上发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识得本来面目,初学最要如此。——曾国藩

46、清淡者,崇德之基也。忧勤者,建业之本也。古珲无富贵之圣贤,无宴逸之豪杰。诸葛长青:素食青菜,君子之为也,积累阴德之法也!

47、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曾国藩

48、圣贤领要之语曰:"人性惟危,道心惟微。"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微者,理义之心,如帷之映灯,见之难而晦之易也。 ——曾国藩

49、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曾国藩

50、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 曾国藩

51、治将乱之国,当用重典。治久乱之国,宜予生路。

52、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出处:曾国藩家书

53、家门太盛,有福不可享尽。

54、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曾国藩

55、既不俗为小人,即不勉为君子。欲又不能,志不立故也。——曾国藩

56、教之而信,必先有令人爱者。禁之而畏,必先有令人敬者。

57、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足之选不行得,姑节取其次,以待缓缓教诲可也。

58、凡行公务,须深谋远虑。

59、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肚量豪迈为第一义。

60、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核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精选中外名人故事读后感汇总(3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duhougan/zgmz/16846349481116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