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300字 > 《金刚川》观后感优秀8篇

《金刚川》观后感优秀8篇

法兰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金刚川》观后感优秀8篇

微信扫码分享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金笔头网为朋友们整理了8篇《《金刚川》观后感》,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影片《金刚川》观后感 篇一

电影《金刚川》在故事方面,其前两段有些平淡,第三段是精华,第四段是升华,前三段之间稍稍有那么一点割裂感,不过电影用一些重复镜头帮助观众理解和衔接,所以总体观感还是可以的。

而在特效方面,都说这部电影在如此短的时间制作完成,是我们电影工业水平的集中体现,我觉得没问题,电影的特效真实且不违和,配合影院的巨幕和音箱,观看体验非常好,在国产战争片里绝对属于上乘。电影里的防空高炮、榴弹炮这些武器的射击场面,真的值一回票价。

尤其在演员方面,先出场的李九霄和邓超,表现很稳,无奈故事简单,他们没什么发挥空间,工兵连的魏晨,展示了非常好的身材,一身肌肉,有硬汉的感觉了,看起来很帅。吴京和张译是最主要的演员,吴京一口京腔,表演很放松,有老大哥的范儿。

电影里真正有发挥空间,且在发挥空间里将演技拉高到一定层次的,只有张译了,电影的后半段,说是张译一个人撑着的,也没一点问题。

张译的角色一开始比较求稳,相对于吴京的角色,有些保守,随后吴京的角色的牺牲,给张译的角色带来了内心的转变,这是电影里为数不多的人物心里弧线,他从求稳,变得无所畏惧,即使牺牲,也要把那架该死的侦察机轰下来,当仅剩一条胳膊一条腿的张飞坐上需要七个人才能操作的防空高炮架上,拼劲最后一口气,将那家侦察机射杀的时候,给人超强的震撼。在普通人看来,这或许有些超现实,但我是相信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是可以做到的。总之,张译在影片里展现了影帝级别的演出,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嘴角抽搐,你都能感受到他的情绪,真的,我可太喜欢张译了。

《金刚川》观后感 篇二

电影以抗美援朝时期真实案例为背景。讲述志愿军工兵连无惧美军炮火,在金刚川地区修建桥梁的英雄故事,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电影。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在指定的时间到达,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的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武装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桥。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徐徐展开……

无数先烈的鲜血,浸染了胜利的军旗,浩荡的铁流里,我们看见了先辈伟岸的身躯,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解放军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将士们即使灰头土脸也掩盖不住脸上的稚嫩,即使身体破残也要修补好大桥,即使血肉模糊也要用身体搭建成支撑大桥的桥梁。看到那一个个站起来的身影,不少观影者都止不住的泪流。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座大桥的直立,而是中国魂的燃起,是雄赳赳气昂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我们更加能够深深体会到《义勇军进行曲》中的“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的真正含义!

让我们铭记那些曾经奋不顾身向前作战的志愿军吧!战争虽已结束,但历史将被印在我们的心中,英雄的事迹将千古流传,作为后辈,我们将永远致敬英雄烈士!

《金刚川》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三

70年前,为了祖国的安危,为了民族的尊严,我中华儿女毅然跨过鸭绿江,同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略者进行了一场殊死较量!这是一场国力与军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民族意志的较量!我中华儿女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和大无畏的英勇气概,迫使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终于低下了他那颗高傲的头颅,也让全世界都重新认识了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终于为共和国今后的发展争取到了五十多年的和平环境。抗美援朝向全世界第一次显示了新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重要力量而在朝鲜停战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为了和平主动撤军,至今在朝鲜没有一兵一卒,历史是公正的,谁在真正维护世界和平,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一个证明!

首先,这场战争中国人民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目的。挽救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保卫了中国大陆的安全,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

其次,抗美援朝战争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也不怕帝国主义的战争挑衅。刚刚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对着长期战争造成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对着各方面极为严重的困难,在朝鲜处境危急、中国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敢于出兵同不可一世的美国在朝鲜较量。

第三,严厉地教训了美国,消除了国内外一些人的“恐美病”,极大地提高了人们敢于同国际霸权主义势力作斗争的信心。同时,对于亚洲和世界人民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也是极大地鼓舞。

第四,抗美援朝战争使改编为志愿军的人民解放军经受了现代战争的锻炼和考验,特别是取得了依靠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优势装备之敌的宝贵经验。先后共有27个军、空军10个师另3个大队、炮兵10个师又18个团、高炮5个师10余个团和60多个独立营、装甲兵8个团、铁道兵10个师又1个团、工兵10余个团等部队,经受了这场战争的锻炼。

第五,志愿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国内人民,从而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中国原计划三年的经济恢复,于1952年按时完成。更重要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证了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进行和完成,为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长期安全和平的环境。

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机关干部,要传承和发扬好志愿军精神,为身边人讲好志愿军故事,积极向在朝鲜战争涌现出的邱少云、黄继光、罗盛教等许多一级战斗英雄学习,学习他们英勇无畏、无私奉献、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牺牲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金刚川观后感 篇四

《金刚川》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抗美援朝70周年而拍的一部电影,讲述了当年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爆发的一场最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用钢铁般的'意志,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金刚川地区桥梁修好又被炸毁再度修好一个屹立不倒、令敌人费解的战争奇迹;中国人民用全民族的空前团结,向全世界证明:西方称霸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影片中无数先烈的鲜血,洗染了胜利的军旗,浩荡的铁流里,我看见了长辈伟岸的身驱,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我们应该铭记,是那种深刻于骨子里的信仰,并且秉持这种信仰在工作中也要创造种种奇迹。

金刚川的观后感1000字 篇五

程炳基

一腔热血洒金刚,万人之桥犹可贵。

——题记

那一年,是我国进行民族保卫的一年;那一年;是代表我们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品质的一年;那一年,是我们与朝鲜人民永结邻邦的一年……那一年就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一年——1953年。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全面爆发,我国志愿军到朝鲜协助作战。1953年7月大总攻即将发动,这一次总攻的胜负就决定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输赢。但三路大军中却有一路大军却在金刚川下被湍急似奔江水所拦,并且面临着总攻时间的催促和美军战机的不停骚扰。

在渡江战争中,不断有人牺牲,那座“生命”之桥也不停地被炸毁。但“有志者事竟成”,伟大的中国人,凭借自己坚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一次次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修好;一次次打破技术和工具的限制;一次次突破了人类的极限之后又被炸毁,直到轰炸机用炸弹将桥全部损毁。

美哉我泱泱中华,用五千年文明培养了“中国精神”。革命军人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建起了一座“人桥”,使胜利的火种得以继续传播。

在我的脑海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是那一个被飞机所掷炮弹灼伤眼睛的军人。他并不因自己的失明而想要退缩,反而激流勇进,和其他工人共同筑起了一座“血肉之桥”,让大军得以继续渡江,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向这些军人学习,发扬这种“中国精神”。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勇敢的正视困难,勇敢的去战胜困难。即使被困难打倒,也绝不退缩,反而站起来继续与困难作斗争。古人云:“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在与困难作斗争时,要去积极思考,善于总结,取长避短。即使现在战胜不了困难,但时间可以证明一切,总有一天,这个困难只会成为你的垫脚石。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在我们的班级中,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建立统一的目标——学习。我们就一定会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成为一个博学多智的人,并且超越自我,取得优异的成绩。

毛泽东在演讲中曾经讲到“单丝不成线,独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金刚川》这部电影,永远激励着我砥砺前行,永不放弃。

一场电影,一场泪——《金刚川》观后感 篇六

十月下旬中国的电影的最热门就是《金刚川》,一周的票房超过五亿。当时《金刚川》的上映也是一个特殊的纪念日,那就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纪念日。这是一部让我记忆犹新的电影,观影结束后,眼泪不住地在眼眶打转……

《金刚川》主要讲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不为人知的渡河战役。曾有人说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不够全面。但我想说,战争片不是纪录片,他没有展开讲这些战士渡江后的情况,而是集中表现了渡江的困难。这是大片的格局,但截取非常小的横截面来讲。当看到吴京饰演的班长带领六个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快速过江,主动暴露目标,在高炮阵地四周燃起火焰。敌机像发疯一样,像高炮阵地猛扑过来时,我心情不由得一阵紧张。这就是去送死,或许连名字都不知道。

还有人说剧情复杂,这点我赞同,一开始看到有三个片段一直在不断摄入感到疑惑,但我知道这部剧是三位导演各自分工,是在一个月内完成的作品。记得发射了三次的那一排排喀秋莎的炮火。最初以为是三次发炮,现在明白是一次镜头重复用了三次。这种电影的拍摄方式又是为什么呢?经过了解,其实《金刚川》三大段并不是原地踏步,而是不断增加信息量,丰富人物升华情感用的。仔细想来,觉得特别奇妙!

由于没有制空权,面对美国人的飞机轰炸,只能用肉体当子弹、炸弹。为了一座桥,为了大部队通过,为了总攻的时间,敌人一次又一次地轰炸。一座简单的木桥,一次又一次的被中国志愿军修好。不由的一阵眼泪又落下。

走出影院,顿感生活的美好……

影片《金刚川》观后感 篇七

星期六爸爸带我去看《金刚川》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影片,该片以战士、敌人、防空炮台和桥上四个视角讲述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个工兵桥修好又被炸毁,再度修好,始终屹立不倒,令敌人费解的战争奇迹。

《金刚川》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据一名人物原型爆料,这次战役是他最难忘的战役,战士们连续七次修复三十七米长的大桥,用血肉之躯筑起金刚川上的水路通道,保障了部队和物资输送的通行。这个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的末期,当时为了争取谈判主动权,志愿军发动最后一次大型战役,金刚川这条河是本次战役中重要的军事通道,而唯一的桥梁岩里桥却被敌方损毁。为了抢占军事先机,我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抢修战斗,却一次又一次的被敌人炸毁。敌方轰炸机在两个多小时内向桥梁扔下数以千计的炸弹,而我方不惧牺牲,一次又一次的修复战略通道,直至战斗胜利。

看完电影后,我激动不已,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了更多了解抗美援朝的历史,我用爸爸的手机查了抗美援朝的资料。1950年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25日开始了抗美援朝的战争。当时我们的新中国成立后没多久,百废待兴,工业力量薄弱,无法制造先进的武器。因此,在抗美援朝的整个过程中,先进的武器都属于对手,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炮弹都得数着用。但最终,战争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武器敌不过勇气、强权敌不过正义,经过无数志愿军战士的努力,最终我们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为什么我们能够以弱胜强?为什么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能够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我想一位主动加入抗美援朝志愿军队伍的老兵说的话就是最好的答案,他说:“我不是不需要幸福,我不是天生愿意打仗,可是敌人要剥夺我们的幸福,我不能有别的选择。”

我想如果把视线放到今天,侵略者想要入侵我们的国家,剥夺我们的幸福,无数的解放军战士和无数的叔叔阿姨们,一定会像志愿军战士们一样,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保卫我们的国家。

最后,我要向伟大的志愿军战士致敬!学习他们为了保卫祖国而不畏牺牲的精神!

《金刚川》观后感 篇八

抗美援朝大部队支援前线金城战役的必经之路金刚川,那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必须得通过这个桥才行。

电影主要围绕这座桥而展开,前一个小时主要就是讲桥被炸,工兵修桥,炮兵掩护这回事,情节比较简单,桥被炸又修重复了好多次,有点看的疲劳了,还好几位演员还是不错的。

电影高光时刻集中在最后半小时,炮兵暴露自身掩护大部队过桥这很感动。并且最后是形成人桥让大部队过。这部分感动人的过渡的太简单了点。几乎没什么情节就从不断修桥过渡到用人桥。

总体来说影片桥的特效一般,给观众感觉江水不急,桥也很宽,被炸了也能过桥的那种感觉。反正我心目中大渡河那种感觉才是真正的障碍。但航空画面质感可以,大山的景色,玉米地的风景都很漂亮。演员演的都还可以。

总体来说花几十元看看也还可以。不算亏吧,虽有不足,但几位主要演员都还不错。

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金刚川》观后感》,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金刚川》观后感优秀8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