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300字 > 《岁月神偷》观后感(优秀9篇)

《岁月神偷》观后感(优秀9篇)

法兰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岁月神偷》观后感(优秀9篇)

微信扫码分享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金笔头网为朋友们整理了9篇《《岁月神偷》观后感》,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岁月神偷观后感 篇一

前记: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没看此片之前,妮妮就一向极力推荐,并说如果我去看了,肯定有很多感触写观后感,果然不出她所料!之前就听说过此片很煽情,女性同胞基本都逃但是落泪,本文来自六维论文网于是乎问了她是否哭了,她说有好多处眼泪在打滚,最后眼泪就快冒出来了,只是发现自己没带纸巾因此硬是忍住了。我做足了准备,结果看到最后,哭的淅沥哗啦的时候居然还是找不到纸巾,但是我还是不顾形象地尽情地哭,看亲情片我总是很容易落泪,很久没有哭过,因此哭的很畅快!

前半段,小儿子的顽皮童真、罗太太的精明不时让观众发出会心的笑声。后半段随着剧情发展,尤其是罗太太发现丈夫当掉了结婚戒指的时候,不少女观众忍不住轻声抽泣。观众们纷纷开始抹眼泪,而我在小儿子由于偷东西被打后,父亲依旧问他这天学什么,他不一样于之前地说出这天学什么的时候,我的眼泪已经往下冒了,这部电影虽然没有高投入的制作、没有庞大的明星阵容、没有华丽的布景,有的只是动人的剧情和朴实的语言,却深深地触动了人心灵那条最深的神经,让我在观看后的几天里,还会不自觉地回味起剧里的片段,我觉得还是蛮成功的!

《岁月神偷》之因此触动的观众的心灵,是正因在当今社会缺失的完美东西一向贯穿着整部电影,有些人说此片有太过煽情的成分,我的看法是就算煽情,也算煽情得蛮成功,正因在我看完此片哭了过后,感觉情绪得到了很好的宣泄!当片中的弟弟以偷的方式来得到自己喜爱的东西,以为自己的手段是如此的高明,结果却被岁月偷走了自己最爱的亲人,原来岁月才是最大的神偷,那么,岁月偷走了此刻的我们什么东西呢?看了此片,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片中那种邻里融洽相处的感觉温暖了我的心,片中不时地出现,整条深水埗街的住民一齐开饭,然后你在我这边夹一口菜,我在你那边喝一口汤的情景,大家完全不计较,整个场面看起来很温馨,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里住在大杂院的时候,一有什么好东西,六维论文网毕业论文都是叫左邻右舍一齐出来分享,而此刻,楼越起越高、生活越来越好,人与人之间却越来越冷漠,有多少邻居连招呼都懒得打?时代越来越进步、通信越来越好,人与人直接却越来越少见面,就连传统的拜年都是以电话、消息取而代之,人与人之间的热情呢?岁月偷走了我们的热情。

片中进一与芳菲的感情着实让我感动了一番,我是一个很少为感情戏感动的人,却给他们之间那种很单纯的感情深深感动了。在那个时代,感情都是深深地埋在心里,慢慢的发展、淡淡的思念、细腻的感觉,彼此都很尊重,亲吻就象征着定终身,不仅仅让我感叹现代人的感情,认识没多久就牵手、亲吻的比比皆是,反而没有了那种唯美的感觉。完美的进一以及善良的千金小姐芳菲,看起来是那么地登对,虽然结局是那么地凄美,但是没有让人觉得可惜,正因能拥有这样一段感情,人生已足矣!这样单纯的感情在当今的社会已经濒临灭绝,因此显得更加地珍重,现代的感情掺杂了太多感情以外的东西,变得太现实,岁月偷走了我们单纯的感情~

片中的弟弟进二是整部电影喜剧效果的主线,他童真的行为总是会让观众忍俊不禁,虽然他成绩不好、爱玩、爱捣蛋、并且还有偷东西的毛病,但是他的本性是好的,他爱着他的家人、志向是成为太空人,坏坏的小孩最后没有变成社会的败类,是家人给了他暖暖的爱,进二的哥哥是那么地爱着自己的弟弟,并耐心地教会了进二很多东西,教会他如何坚强地生活、怎样勇敢地应对死亡、并教会了他什么是爱,虽然家境的贫穷让进二透过偷的方式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穷家庭的幸福却让他在最后失去哥哥后完全地转变了,正因他深知自己要撑起一个家的期望。人之初,性本善,很多小孩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是正因他们根本就不懂什么是错的,而这个时候大人的责骂、冷漠对待是对小孩最大的伤害,他们只是单纯地想要他们想要的东西,而当今的很多人总是冷眼去对待做错事的小孩,并没有耐心地教育,而让做错事的小孩走上了不归路。我觉得进二是幸福的,虽然他并不优秀,但是他有着小孩应有的童年,他有着一份童真,不禁让我感叹此刻的小孩,很小就要开始学画画、弹琴、唱歌、舞蹈。.。.。.父母生怕不学就会落后于其他小孩,一大堆压力压在一个个稚气的小孩身上,搞到很多小孩都变成小大人,变得很老成,没有了该属于自己的童年,岁月偷走了我们的童真。

整部电影里面,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那对罗爸爸亲手做给罗妈妈的红色鞋子,那鞋子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是是罗爸爸一针一线缝的,并且还贴心地为了罗妈妈脚上的鸡眼做了细心地设计,而罗妈妈在收到礼物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生,这是一种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感情,在当今什么都能用钱买到的时代,还有多少人会有这种心意去亲手制作一份礼物给家人及爱人呢?虽然罗家一家很穷,但是却不会让人觉得惨,正因爱是最大的财富,发奋地赚钱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这是一种满满的幸福,比较此刻很多富裕的家庭里、亲人间明争暗斗,人情冷漠,做什么都是从利益出发,是多么让人觉得可怕,有了钱,没有了爱,有什么用呢?岁月偷走了我们的爱~

本来还有更多的感触,但是由于牙痛并没有在看完第一时刻写观后感,因此很多感触已经随着时刻渐渐地流逝了,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整部戏给我乐观向上的信念,罗爸爸的名言:“做人,最重要要顶住!”罗妈妈的名言:“做人,总要信”,虽然一向的贫穷并遭遇了台风把整个家吹散,还有突如其来哥哥的癌症,都没有把一家人打到,他们还是发奋地生存着,当罗爸爸把戒指当掉为了给哥哥换血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濒临绝望,但是看到哥哥病情有好转的时候,他们都开心到忘记了生活的苦楚,他们总是坚强乐观地应对,他们坚信一步佳、一步难!人生不会总是佳,但人生也不会总是难!就算是亲人的逝去,也是人生并定要承受的阶段,用我喜爱的一句话来概括: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是总会苦一阵子!

电影岁月神偷观后感 篇二

今晚看了《岁月神偷》,感悟太多,我将写下我此刻的一切,让此刻的我用文字记录下来,成为永恒的记忆,让心爱的人儿也能看到,让我们共同感受,共同为那份情节而感动。

整个电影中,两个细节让我异常感动。第一个细节是进一对他的女友说的,鱼儿是最欢乐的,因为它的记忆仅有三秒钟,它从鱼缸的一头游到另一头,它的悲伤和痛苦的事全部忘记,留下的只是刚开始的那份心境。第二个情节是进二他奶奶对他说的,如果你异常想念一个人(那个人已经不在人间),你就把你所有你最喜欢的东西抛进苦海,最终把苦海填满了,你就能见到你想见的人了。步明白为什么,就是那么的让人的心弦跳跃。

电影名叫岁月神偷,我的理解是弟弟进二把他所有喜欢的东西都送给他逝去的哥哥,那些东西都是小进二偷偷摸摸从别人那拿的,不该说拿,应当是偷,呵呵。无论是偷还是拿,他的心灵是完美的,完美的让人不能用那些难听的词语去描述他,所以只能说神偷。我很喜欢进二,小小年很聪明,也很懂事,明白哥哥得了白血病之后,他常常跑到医院去陪哥哥,8岁的他不明白什么叫做血癌,什么叫做死亡。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完美。

电影中也有美丽的感情,有进二父母恩爱,相濡以沫。也有进一跟他女朋友的完美感情,进二是高中生,她是另一所中学的学生,进一在学校里是优秀的学生,并且他有惊人的运动天赋。当进一明白她是富家千金,他明白他们的距离是那么的遥远,也许命运注定他们是一个凄美的结局。之后,那女生去了美国,暑期回来的时候,发现进一生病了,最终还死去。对她是什么打击,也许只是阵痛而已,阵痛之后就忘记了。也许中学的感情就这样,那么完美,而又那么经不起岁月的打磨。进一走了,她呢?影片中没有揭示。

也许我的上头这些文字,很难表达出我心中的情感。就这样吧,已经十点多了,我要洗漱了,准备睡觉,不明白亲爱的她此刻在做什么,好想跟她讲话,好想跟她聊天,但她也许太忙了吧,我能守候,今日,明天,下个月,明年,或者一辈子。就像山楂树之恋的老三说的,我不能等你三年零一个月,我也不能等你到20岁,我等你一辈子。

电影岁月神偷观后感 篇三

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若不是北京的夜太深,风太大,来往的路人太匆忙谁也看不清旁人的脸,我也不会选择在这样一个春风沉醉的任由泪水从眼角滑落;若不是音乐太美,故事太伤感,我也不会强压着近乎哽咽的声音给父亲给远在南国的父亲忽然打去电话。我只是说“爸爸,很久没和你说话了,问候下”,我没能说我是看了一部叫《岁月神偷》的电影被触动了心中那根敏感的神经而想念他和母亲。

虽然这部精雕细琢的电影在剧情依然还稍微有些俗套,穷二代男与富二代女的爱情,患上绝症结尾势必死亡的男主角,生活艰苦却又乐观面对现实的小老百姓,无时不在烘托凄美气氛的悦耳音乐,哪个也不能免俗,但这并不妨碍看电影的俗人们被打动。爱情与亲情,平凡又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样的元素只要组合得当放在任何时代都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看看那些充斥着荧屏和银幕的电影电视哪一个又逃得开这些俗套,哪怕连唐僧、孙悟空也要与人与妖轰轰烈烈的谈起情爱来。而作为导演罗启锐与编剧张婉婷这对金牌组合最让人称赞的就是他们将香港六十年代人们的拼搏精神带入到故事中,生活苦不堪言,但是像罗太所说“做人,总要信,总要信”,像叶倩文与杜德伟所唱“信世间始终全美”。

看似简单俗套的电影情节,即便不去深入挖掘和解读,观众也不难看出那些潜藏在其中的其它关键词,殖民地、粤语残片、老港星、教会学校、内地人移民香港、香港人移民国外、英文歌曲……太多太多被岁月偷去的记忆,通过影像制造出的幻觉又被拿回,然后亦梦亦幻的像针尖一般或轻或重的扎人心的深处。

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承载了太多的沉重的担子,好在任达华、吴君如、秦沛等一众资深香港电影人不摇不晃的将担子稳稳的抗在肩膀上,而哥哥与弟弟(特别是弟弟)的演绎也给人惊喜。要解读那些深刻的意义,留给专业的影评人们,要借电影抒情,就留给我等这样的凡夫俗子。只道是,不伤感,怎能不伤感。回首惊觉,天地无情时光最难留,人生幻梦岁月是神偷。

岁月神偷观后感 篇四

看着任达华和吴君如合演的《岁月神偷》,一开始总是不懂神偷是谁呀?看到结尾才知道岁月就是神偷,他偷走了我们的青春,偷走了我们的岁月。但却留下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在不知不觉之中,人渐渐长大,变老……

今天我们一家闲来无事,说一道去逛逛桐城的龙眠河公园。说实话,桐城龙眠河改造很长时间了,但一直没有去看,真是有愧。今天一去,感觉桐城正在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一步步向中等发达城市迈进,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再反观自己,庸庸碌碌,在平凡的岗位上平凡地工作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好像一条养在鱼缸里的金鱼一样,不管你多努力,还在那个圈子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是这个道理吧。我们的职业虽说国家很重视,但由于许许多多的原因,现在已被人民所淡化了。甚至成为边缘化的职业。

但万物皆新陈代谢,人类也不例外。在我们渐渐变老变落伍之间,儿子一步步地长大了,他是那么的聪明,那么的懂事。他寄托着我全部的希望,今天为他母子俩照了不少幸福时光,他也为我俩照了不少。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也许我们不能要求别人怎样看得起你,但我们一家幸福美满,这也就够了。

岁月神偷观后感 篇五

影片开场的音乐一响,动听的音乐不仅轻轻飘入了我的耳畔,也很快就叩响了我的心扉。伴随着小男孩的旁白,电影在朴素的镜头中把观众一下子就带进了几十年前的旧香港,也走进了这平凡普通的一家人的生活。调皮捣蛋的小弟,优秀上进的哥哥,勤劳踏实的父亲,聪明贤惠的母亲,还有巷子里友善的街坊四邻。透过小主人公天真无邪的双眼,穿插着历史资料的镜头,我们仿佛看到了整个六十年代香港社会的缩影,市井买卖里小贩的艰辛,英人治港下华人的尴尬,平民百姓家温暖的幸福。这些我们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画面很从容地让我们随着小男孩哥哥的出现而感受到故事的转折。优秀的哥哥坠入了初恋的爱河,谁料病魔袭来,给他和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挫折。然而,面对着雪上加霜的处境,一家人并没有垮掉,而是坚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迎接生活带来的挑战。

其实,打动人的电影归根到底就是一个“情”字上的成功。从父亲和母亲的相视一笑中,从父亲为母亲亲手做的那双红色皮鞋中,我们就能感受到他们相濡以沫,看似平淡却情深似海的爱情与亲情;从父母带孩子看电影的一幕,从父母对儿子患病后四处奔走的焦急和丧子之后悲恸的感伤中,我们每个人都感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实;还有晚饭时分邻里街坊们串门吃饭,家长里短的聊天中,我们又感受到了他们互相帮助,融洽和睦的关系。当然,不能忘记的还有兄弟俩之间自然流露的亲情,哥哥和女友初恋的美丽,这些都将本片的情感汇集,成为了让观众为之心动的源泉。

影片的主题是关于生活和人生。正如片中吴君如所说,“一边难,一边佳”,“人活着要有信”。岁月虽然能够无情地偷去我们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些东西,但是却带不走我们最重要的,那就是信念,活下去的,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信念。影片开头也借弟弟之手象征性地描写了时间对我们生活的偷窃一般的行为,毫无察觉地,我们也许就失去了那些对我们很重要的东西。然而青春可以逝去,容颜可以老去,亲人终会离去,朋友也会散去,可在温暖的情感下依托着的我们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却是永不改变的。正如片中提及的两道彩虹,也如本片的英文名所示,彩虹正像是我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向往,不论你有没有曾经见过它,你知道它的存在,它就是美丽的,这就够了。而电影结尾处两道彩虹的出现,也给了我们观众一个淡淡的微笑。

岁月神偷观后感 篇六

岁月神偷,名字多么诗意!流逝的岁月,泛着金光,带我们回到若干年前的某一天,伴阵阵怀旧的青春悸动,唱响昨天属于我们自己的新曲。

然而,好时光总趋于短暂,就像彩虹总趋于暴风雨后的阳光,神偷一样的岁月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走过,不经意间,弥足珍贵的幸福已成碎片。它溜走,还要在我们心上留下划痕,却不见那闪着寒光的刀锋。不知何时,已寒了我们的心。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香港,旧旧的永利街,荧幕上的街角片段,理发师傅,做鞋匠,记字号门面,一瞬间,集体怀旧,不只是香港人。这种情怀蔓延到每个人,每个时代,怀旧的潜质是上天赋予人类的特殊性格内涵。有人怀念一首歌,有人怀念一幅画,有人怀念救命的一碗粥,有人怀念儿时的棉花糖,有人怀念昨天吃的美味糖葫芦。怀旧是一种权利,往事在脑海里过滤是幸福,懂得怀旧的人是热爱生活的人。往事一幕幕,风云岁月,蹉跎时光,尽在心头,像鸟儿掠过无声息,像烟雾缭绕久不散。

青涩的岁月里,懵懂的爱慕最容易穿过时光的暗影,如细雨润过心田。白血病是个老话题,也最易受编剧青睐,但在影片中丝毫不显俗套。也许是观众已经习惯了这个疾病显得麻痹了,也许是陶醉于剧情太深真实性盖过了老套性,总之,我们主动接受了。最重要的是,我们青春的年纪,年轻的往事,为爱慕之心做的傻事,都会浮现眼前,像堵不上的水闸倾泻而出。岁月的魔力是如此神勇,原本以为那些记忆,可以尘封,可以忘却,不曾想,那些烙印始终藏在某个心灵的角落,早已整装待发,只等时光催化。

对生活的坚守执着,对爱的细节流露,看着任达华的始祖演技,吴君如的颠覆角色,我们不得不想到现在的父辈,将来的自己。做人,总要信。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演员的话就像就像现实中母亲教导自己的格言,虽然简单,却一直重复着。我们无法理会时,嫌啰嗦;而当我们真正意会时,连啰嗦的人都没了。这是岁月带来的遗憾,而在这遗憾中往往见真情,考验着自己,考验着现实。在中年时还能保持一份纯真,便是生活的大智慧。感受这一份纯真,我不得不为生命的奇妙之处肃然起敬,甚至顶礼膜拜。

一切往事都已随风而逝,一切岁月都已定格成永恒。这不矛盾,这只是一种真实。罗进二说:“我把所有东西都偷给你了,你到底还想要什么啊?”其实生活永远没有那么贪婪,甚至从没向我们所求什么。我们埋怨生活的贪心不足,大多只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在真实与矛盾中达到一个趋近于理想的平衡点。而这些,便正是生活的魅力与魔力所在。

如今的罗进二已成了当年的罗进一,当年的罗进一依然被亲人铭记,生活又在轮转,依旧没有停息。结尾的那道双彩虹,仿佛在人们耳边轻轻嘘起:在变幻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电影岁月神偷观后感 篇七

《岁月神偷》从影片中,我看到了亲人间的患难与共,看到了邻居间的互爱互助,看到了纯洁无暇的少年恋情。同时,我也看到了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无奈,看到了金钱唯上的人情淡薄、冷漠……一部《岁月神偷》,能如此最大限度的展现出生活的平常点滴,那么自然,那么真实,那么细腻,实属不易。

先说说亲情吧,影片《岁月神偷》中给我最大印象的是台风来临的时候,罗先生和他的太太两人挂在屋檐上不让大风掀翻屋顶,二儿子进二大哭着死死的抱住妈妈的大腿,大儿子进一在楼下死死的抱住门板。此刻,大风在肆虐地刮着,他们一家人简陋的小屋在摇摇欲坠,家里面要卖钱的鞋子,家具,还有哥哥最喜欢的收音机都被大风吹落一地,一家人在狂风暴雨中咬着牙坚持。不知怎的,看到这一画面,我的眼泪就掉下来了,我只知道,这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家人,他们没钱住大房子,台风来了,他们要一起用身体去与大风搏斗才能勉强保住他们的那几十平米的小屋。除此之外,罗先生在得知大儿子考试不及格还有二儿子偷东西这两件事后那种愤怒的、恨铁不成钢的失望表情,而在大儿子病重时他却毫不犹豫地连夜当掉了自己的结婚戒指帮儿子治病,还有他在病房对隔壁床大爷说儿子是两届田径冠军时那种自豪的神情,以及他在得知太太每天探望儿子辛苦后特意为她做了一双鞋,夫妻两人为了省钱给儿子治病坐在街上吃着廉价的糕点当午餐,天真的弟弟为了哄哥哥高兴把自己所有喜欢的东西都拿给哥哥……。 所有这些情景,虽然看似平凡,但却无不体现了在灾难面前这贫穷的一家人守望相爱,即便倾尽所有,也要保住家人生命。然而最终哥哥还是走了,没过几年爸爸也走了,这让我看了唏嘘不已,尤其在看到哥哥的葬礼时,爸爸在教堂用收音机默默地播放着哥哥身前作的歌曲《Rainbow》,哥哥的亲人、朋友、同学和邻居在一旁伤心地哭泣,神情哀伤,那一刻我的心犹如撕裂一般伤痛。写到这我又一次哭了,我还没经历过失去身边亲人的伤痛,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了,年迈不已,我知道我总有一天要参加他们的葬礼,我真的很害怕那一天的到来,我担心某一天电话那边会忽然传来噩耗。也许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面对亲人离开时的那种伤痛,呼天绝地,难以愈合。所以,珍惜眼前人吧,趁着岁月还没偷走他们。

收起心情,在这里我还想谈谈影片中罗先生一家人与邻居们亲如家人的邻里关系。影片中有一个情景让我倍感温馨,每天到了吃晚饭时间,借着昏暗的路灯,罗先生一家人和所有街坊邻居都会到小巷里各自摆上小桌子吃饭,虽然说是各家吃各家的饭,但小孩子们总会时不时到这家饭桌夹一块肉,到那家盛一碗汤喝,大人们偶尔会把好吃的饭菜和汤端到隔壁街坊饭桌上与大家分享,大家边吃边聊家常,有说有笑;那时候电话还没有普及,整条街只有服装店的何伯一家装有电话,于是大家打电话接电话都是到何伯店里去,而何伯总是热情大方地让大家随意使用,不收分文;中秋节的时候,孩子们会一起到街上玩灯笼,放烟花;罗太太有时候会带着街坊和孩子们一起到电影院看电影,为了省下几张票用她的三寸不烂之舌和票务员拼命拉家常……看到这些场景,我真的觉得很温馨,同时也很怀念。小的时候,夏天我们家和街坊们也会端着饭碗拿张凳子到巷里边吃边聊,每逢中秋春节我和邻居小伙伴们也会一起到街上放鞭炮玩游戏,哪家有好吃的总会分给邻居们一些……而现在,这些场景已经不复存在了,大城市里的人们都住到商品房里去了,每天都是家门紧闭,偶尔碰面也只是简单地打个招呼便匆匆往单位公司赶去……现在的我们生活越来越好了,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是越走越远,是生活的压力?还是人心的冷漠?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影片给我们展示温情的一面,同时它也真实地向我们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如假惺惺的只会向穷人要钱的洋人警察,处处都要收红包小费否则就给你脸色看的护士,以及贫富悬殊的富人阶层和底层民众生活之间的真实无情的对比……是的,这也是生活!在这里我不想分析原因,我只坚信,社会是越变越好的,苦难的人终究会露出舒心的笑容。

岁月轻狂,漫漫人生路我们总有笑的时候,也终会有哭的日子,而就像罗太在片中说的,“一步难,一步佳”,我们只管走下去,我们要挽着手一起走,风雨无阻。在这里,我又想起了余华的小说《活着》,就像我之前说的一样,苦难再多我们心中都要有那么一道底线——活着,就好。

岁月神偷观后感 篇八

这部电影作为香港的作品,确实有很大的提高,其艺术价值很值得我们去赞赏。电影对进二这一个小孩子的内心世界的描述十分真实,表现的是一个小孩子对未知世界的不理解和内心又异常想参与到这个世界中去的原始冲动。影片中进二不止一次的偷东西的这些描述,导演并没有用贬义的手法来表述,反倒用轻快,幽默的手法来体现,说明导演的用心并不是把进二偷东西做为一个直接的表现资料,而是在这一件事上反复说明进二对世界认知的不断需求的过程。那里就标示出了一个人性的定义:人活着,对自认为的完美是那么的渴望。所以,电影的主线就是从那里转开的。

再谈谈进一,他的努力学习,他的在运动场上的努力拼搏。其实也是种对完美追求的表现,可是这种完美的追求是建立在这个家庭的父母对自我孩子的需求之上的一种需求。影片的后面一次吃饭的场景里,“爸爸”在查阅儿子的成绩单的时候发的那次火就对这做了一个解释。也就是说,进一其实是生活中虚拟的一个人物,进一只是他父母对生活内心需求里的一种现实投影产生的替代品。而这父母对未来的期望也全寄托在这个儿子的身上了。进一谈恋爱的这个过程的描述,很大程度的适应了少男少女的现实状况,这是艺术手法上的成功。但最主要的是,进一在第一次到女孩家里去的时候,因为两个家庭的这种社会地位的差异从而产生了进一自尊心的一种自我伤害,这其实是说明的是,当生活成为为别人活着的时候,那人将会失去自我感受生活的完美。别忘了,女孩的母亲在弹钢琴的那个镜头其实告诉了观众,女孩的家庭其实没有对男孩产生鄙视。这样我们就能够对进一这个人物进行评说了,过分在乎外界对自我的看法,将容易失去真正的自我。

故事中的“爸爸”老是强调一句话:做人必须要保住顶。这个顶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说,人要有自我的最根本的支撑,这支撑是对未来完美的一种向往。在精神世界里,父亲一向把进一当成是家庭的一个顶。而在生活中,这个父亲一向把自我当成是整个家庭的顶。故事中的“妈妈”一向也在强调一句话:做人总要信。这“信”其实也是种对生活完美的一种向往,她在给自我的内心强加相信完美的事物会出现。因为这个妈妈是个女人,所以导演用这种被动的向往安置在妈妈的身上,无疑这是艺术手法的成功。而故事中的爸爸用一种由内到外的主动向往安在身上,这也是艺术手法的成功了。

故事的结局是与现实背离的,爸爸的顶都没有成功保住,而妈妈所信的都没有顺同她的意愿。这故事看来是个杯具了。如果站在纯生活的角度来评述的话,这确实是个杯具故事,但如果站在哲学的层面来说,故事并没有完成。这个故事又要从这个结局反推到前面去才能找到故事的答案。

影片中的奶奶说了一句话:当一个人把他最心爱的东西都投到苦海里,把苦海填满后,就能够见到自我的亲人了。这苦海就是人生。这心爱的东西就是内心的需求,就是欲望。用这句话的意义来重新概括整个故事的话,就有了如下的收获:爸爸不用把自我的内心需求去过分向往扩张,妈妈不去被动的盼望内心所需要的东西,那他们就不会有这么样的痛苦精神了。影片的结尾正是打破了他们生活的逻辑,从而把他们从苦海中拯救出来。这样,站在导演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次人性的拯救,而这拯救也用现实生活体现出来了。所以在这个层面来说,这个故事是喜剧收场的。

整个故事告诉人们的是,做人不要太功利心,不要让自我的欲望吞噬自我的精神,仅有这样,生活将时时阳光明媚。

最终的结局是进二陪着妈妈在一种欢快的节奏中去祭拜了自我的哥哥,树上开满了鲜花,而进二也进了那所比较好的高中,他没有哥哥的成绩好,没哥哥跑得快。但生活还在继续,可是这生活却缺少了以前的那种压力。

《岁月神偷》观后感 篇九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好结局。

相信这句话不会有人反对吧,没错,故事每天发生,结局每天产生,但是好与坏,没人可以猜测。记得以前的电视剧和电影,都喜欢编排一个“大团圆”结局,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对生活充满憧憬,一直愉快地活下去。当下,几乎所有人的生活都充满了喜悦感,所以人类的叛逆性就使大家对布满荆棘的未来安排充满兴趣。现在很多的电影片都喜欢留给观众疑念,或者来个不好的结局。当然,我明白《岁月神偷》不是希望依靠这个结局来吸引观众,它的资本是片子本身的教育性:就如里面的父亲所说的,顶是最重要的;又如里面的母亲所说的,人总该有信。没错,贯穿整部片子的就是这两句话。

然而,我并不是一个哲理性很强的人,尽管我可以对这部片子进行一次教育性的评比,但我不喜欢,因为现在的气氛不对。今晚看这片子,最后一个小时的时候我变得很低沉了,电影的习惯性告诉我,里面的哥哥会死掉。而结果真如我所猜。讽刺地说,看完片子我想最多的不是当中的教育意义,而是关于“结局”这个话题,就如本文第一句话所写的。

这是事实吗?得了癌症的,等着的就只有一个不好的结局。我觉得片子残忍的一点(当然,这也是针对普遍观众的心理活动所特定编排的),就是最后的片段:父母亲安慰着儿子的病情好了点,女朋友的回来给哥哥带来了希望,而可笑的是,当一切感觉那样美好的时候,噩耗就随之而来。

就像感情,一切都感觉那样美好的时候,噩耗也有可能随之而来。不知为什么,现在我的心里有这样的一种思想:如果没有结果,为什么要开始?努力就可以改变一切?或是将来泥足深陷的时候更加痛不欲生,倒不如从来没发生过,或尚未陷得太深时抽身离去?

明白我在说什么吗?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有点混乱了,脑袋里装着很多东西,很多奇异的观点,但要我用文字表述出来的时候仿佛词不达意了,或者不知道该以什么的顺序来述说好。其实以上所说的,并不是所有都是观后感,而应该说是观后的胡思乱想。最近貌似什么故事都可以扯到自己身上来,因为我,正经历着一些自己所没经历过的,但又具备刺激而不大好的事情。是什么事情?我肯定不会说,那是秘密,是我自己这一生的秘密。

其实,我只想做一颗小小草,可以顺顺利利地、平平淡淡地,靠着一棵大树乘凉,与之共岁月。富贵、命运如浮云,为什么就那么多的人看不透这个道理呢?劳碌奔波几十年,难道为的就是这岁月的奢侈吗?敢问一下,你知道你自己浪费了多少人生吗?请看清楚,是人生,不是生命。就像赌王何鸿燊,他的幸福是建立在几千亿之上的,没有这几千个亿,他会幸福否?但我会。突然想到一句话:宁喝开眉粥,莫吃愁眉饭。

但愿晶晶可以笑看人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带来的9篇《《岁月神偷》观后感》,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岁月神偷》观后感(优秀9篇)相关文章:

《岁月神偷》 观后感(3篇)

《岁月神偷》观后感【精彩8篇】

2023年《岁月神偷》观后感450字六篇(实用)

《岁月神偷》观后感450字汇总(8篇)

2023年电影《岁月神偷》观后感(通用12篇)

《岁月神偷》观后感(优秀9篇)

《岁月神偷》观后感【精彩5篇】

《岁月神偷》观后感(优秀9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岁月神偷》观后感(优秀9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