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

小龙女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旧书

微信扫码分享

旧书

  一只带有金属环扣的紫檀木箱,轻轻打开,没有预料中的金银首饰,一阵灰尘过后,映入眼帘的,是厚厚的几捆旧书。

  我轻掸去灰尘,翻开发黄又起卷的书页,有陈年药材的古老香味,有些字迹是模糊不清了,保留下的字迹有的却还是繁体中文,我看不大懂,但却能感到那历经多年弥香的书卷中沉淀的文化底蕴。

  古代人们每年都有“晒书节”,那必定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家家户户把阁楼里放藏的旧书拿出来晒,除去那潮湿,除去那霉气,让那书角在阳光下舒展开来,吸收灵气。对于读书的贤士来说,晒书节是尤为重要的节日。他们自是把那压箱底的旧书当做传家的宝贝,会细细擦去屋里最好的桌上的污渍,才肯把心爱的旧书小心翼翼地放上去。晒的旧书多,是值得夸耀的事,书香门第的旧书文化便是这样地源远流长。

  在中华文化中,旧书是历史沉淀下的智慧;在现代都市中,旧书是追求知识、回首往事的珍宝;在我们的心灵中,旧书是一份内心的从容淡定,是对更高境界的执著仰望,又是对如花的岁月的一段留守。旧书,蕴藏的是整个民族,记录的又只有自己。

  毛主席在抗战期间与解放战争期间唯一不肯丢弃的,是几箱笨重的旧书。(面对)敌人的炮火攻击,战士们不得已丢掉了打字机,甚至锅、盆,但是那几箱看似累赘的旧书却跟随了主席多年行军的旅程,在微弱的油灯下,主席在旧书上作下了密密的批注。在那些寂寞艰苦的岁月,革命的希望被点燃。

  旧物总该丢弃,书本总会读完。可是我们(却)不舍得把自己爱不释手的书卖到废品收购站,我们宁愿一读再读来说服自己不要把它丢弃。其实,我们不愿丢弃的,是对知识的尊重,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对自己的心灵的坚守,是一份淡淡的宁静从容。

  爷爷告诉我,以前的书种类很少,而且在战争年代,饭也不一定吃得上。他静静地抚摸着几本《论日本帝国的兴衰》,眼里满是怀念与珍惜。我想象着几十年前他欣喜地躲在被窝里看书,看完后又犹豫地把它们藏了起来(的情景)。那只紫檀木箱的确装过首饰、嫁妆,但最后还是成为了旧书的家园。

  是啊,金银珍珠,比不过旧书中的黄金屋,比不过旧书中静如流水般的岁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旧书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