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 > 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书有感体会简短(七篇)

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书有感体会简短(七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书有感体会简短(七篇)

微信扫码分享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书有感体会简短一

关于俄国文学我们很容易想起两个人:一个是陀思妥耶夫思基,代表俄国的深度;另一个则是托尔斯泰,代表俄国的广度。托尔斯泰的三部代表作创造了他文学生涯的巅峰,《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其中之一。

“幸福的家庭都是想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家喻户晓的名句即出自于《安娜》。因这部著作这句经典的名言还引发出“安娜.卡烈尼娜原则”:一件事情要成功有许多必定的要素,缺一便将会导致失敗,并且这些要素各自独立。

托尔斯泰站在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角度审视俄国社会与人生,以一个女子安娜为中心,引发起一场高广度的思考。

小说主要给我们呈现出三种典型的家庭模式:安娜的不幸家庭,烈文的幸福家庭,介于二者之间的安娜的哥哥的家庭。三种家庭的背后隐藏着不同的人格、人心、人性、人们对权利地位对个性解放的选择和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俄国当时政治社会人文的真实面貌。由小及大,像一个扩视镜一样一点点展现出一部大格局的场面,由表及里,像一个外科医生一样用手术刀一层层深入病理的主心骨。横竖的转向充满了矛盾和混乱,一个不变的东西就是托尔斯泰的绝对的真诚,这也是这部作品带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于烈文的幸福家庭并不是童话般的完美不真实。它是一场历经曲折波澜的心路,而且这些波折将一直不停息的跟随着他们的一生。毕竟,幸福是一场修行。

托尔斯泰的一生经历过两个阶段:悔改性主前和悔改性主后。托尔斯泰晚年时写过一段肺腑之言:“我一生中曾是个不折不扣的虚无主义者,不是个社会主义革命者,而是什么都不信。后来信仰临到我,我相信了耶稣的道理,整个生命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改变。我不再绝望,反而尝到喜乐,是连死亡也不能夺去的。”烈文的信仰之路和托尔斯泰本身表现得尤为相似。当面临农村破产进行土地改革的种种困境的挣扎中,他在宗教信仰中获得从容与淡然。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阴暗和光明构成的。烈文如此,安娜亦是如此。

我们歌颂安娜崇高的人格追求。赞叹她浑身焕发的美丽的生命元气和青春活力。钦佩她极其珍视自己的爱情,不愿意像其他贵妇人一样,偷偷摸摸当情妇,以丧失个性的人格尊严来获得上流社会的默许。暂且看看作者用怎样的笔触来描写这位迷人的少妇:“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那松松的卷发是迷人的,她的小脚小手的优雅的轻快的动作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一连毫不保留的用了六个“迷人”,相必作者是用一种尽满的方式表达安娜的迷人。可是她本身绝不是个神人的化身,她一方面呐喊着“我要爱,我要生活”,另一方面在宗教的管制下又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罪的女人。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这个世界只有更美,没有最美。而靠近完美的一刻,也是走向相反的时刻。所以,安娜必须选择自杀。

安娜和烈文同在宗教的影响下获得截然不同的人生结局。当宗教成为教条,它就变成可怕的杀人的利剑,当宗教成为一种信仰它就是救赎人的魔法。事物的复杂性在于此,世间的多样性亦是如此。

成功和失败也只是相对的,我们在不断寻找一个个成功的独立要素时只是不断地靠近成功,可谁又能确切地知道到底有多少种多少个独立要素呢?

终将归于平静。即使如此,人们从不乏兜兜转转地寻找,因为生命总该有它盛华的绚烂才不枉这一场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书有感体会简短二

《安娜卡列尼娜》是文学史上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托翁的这部作品,我认为是至今甚至未来也是无人能超越杰作。

这部七八百页60万字的鸿篇巨作,将俄国19世纪中期整个社会呈现在读者眼前,全书出场的人物多达150人。

可是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国家不同,政治不同,但你都能在你身边找到这部作品里的人物的影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个有各的不同”。这是托翁这部作品开头的第一句话,也是促使许多读者阅读这本书的举世名言。

安娜与包法利夫人的对比是非常多文学爱好者最爱探讨的话题。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评价。

安娜,这个上流社会的贵族夫人,丈夫大自己20岁,是个政府高官,儿子已经八岁了,因为彼此追求不同,这个美丽,漂亮,善良,真诚,魅力四射的女人出轨了,爱上了一名帅气多金的军官伏伦斯基,强烈的爱情让他们走上怀孕、私奔的道路。但最终,对爱情的失望让她走上了卧轨的道路。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开始我被译者序里面的评价带着走,觉得安娜是个为了爱情敢于对社会做斗争的伟大的女性,因为她美丽、善良、正直、真诚,遇见自己爱的人,不顾社会谴责,勇敢地做自己!说她的丈夫卡列宁是个虚伪、只在乎自己的面子,毫无感情可言的冷酷的伪君子。然而,当我看到安娜生与伏伦斯基的私生女时,卡列宁那痛苦而宽容的样子,我突然对安娜生出了厌恶之情,当时她产褥热,这在当时是死亡率99%的病,在弥留之际,迷迷糊糊中,她把卡列宁的手放在伏伦斯基手上,希望他们握手言和,共同把女儿抚养长大,卡列宁内心的痛苦和原谅。但没想到,安娜活过来了,没死。接下来她跟伏伦斯基带着女儿私奔到了国外,在国外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又回到莫斯科。但是社会舆论的压力让她的女儿没有名分,安娜又不愿意放弃儿子而离婚。等他们回到乡下,过够那种孤独寂寞的日子,她同意离婚时,她的丈夫卡列宁反悔了。再后来,伏伦斯基恢复了社交生活,而安娜被社会排斥,感到孤单、怀疑,于是与伏伦斯基不断争吵、怀疑,最后走向死亡。

看到安娜与伏伦斯基在乡下生活时那种歇斯底里的不安和怀疑时,我觉得安娜是可怜的,也是无能的,这是时代的悲剧,因为她没有独立的人格,以爱情为生命,这样心态的结局肯定是悲惨的。一个女人,以男人为你的全世界,这是危险的,也是不可取的,只能说那个时代的女性还没有独立,只是男人附庸品。

然而继续看下去,看到她自杀前与伏伦斯基的争吵与和好,以及去坐火车前复杂的心理过程,我突然原谅了她,理解了她。一个上流社会的交际花,过惯了奢侈富裕的社交生活,一个花一样美丽的年轻女人,被困在乡下远离社会,情人正常工作交际,在家时间少,难免会心生怀疑。以至于产生用死来使伏伦斯基后悔的报复心理。其实,直到死去前一秒她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书中说到的一点令我非常难以理解。安娜为什么不喜欢她和伏伦斯基生的女儿,也拒绝再生孩子。(也许她像嫂子陶丽一样生8个孩子也许就什么不满或自杀都不会发生了吧。)

也许她根本就不想走到这一步,如果不是因为怀孕她可能会继续维持与卡列宁的婚姻,拥有儿子谢辽查,而只是保持与伏伦斯基的情人关系。

只能说在人生这样的选择困境中,成年人做事要考虑后果。你要情人,你就意味着失去儿子,失去声誉,失去儿子对你的爱。要维护家庭,你必须放弃你的情人(卡列宁已经说了停止约见情人会继续原来的婚姻)。然而这个心气极高的美貌女人总是太痛苦和理想主义,所以最后以死来成就最好的结局。记住那句话“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我常常在想,如果卡列宁后来同意离婚,她与伏伦斯基结婚,重新开始正常体面地社交生活,安娜是不是就能不死。但是可能也不会,她还是会怀疑,还是会分手。也许像她这样视爱情为生命的美貌的女人,做个水性杨花、见异思迁的交际花对她更适合。然而这就不是托翁笔下的安娜。就不是嗜爱如命的安娜了。

我想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爱情,也许婚姻对爱情更是束缚。记得《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马尔克斯说“婚姻是一种反人类的存在”

你只能期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与你性格及 思想协调的另一半,如果你没遇到,也不是你的错。

以上讲的只是安娜这条线。在这部作品里还有另外一条线,就是列文及列文的爱情。

在这部作品里,列文对爱情、对死亡、对宗教、对人生意义的思索,更是托翁深刻思想的体现。这位擅长心理学、哲学、宗教的大文豪,真的很伟大。我想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再去阅读这本书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触。这也许就是名著的魅力。

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书有感体会简短三

《安娜卡列尼娜》是文学史上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托翁的这部作品,我认为是至今甚至未来也是无人能超越杰作。

这部七八百页60万字的鸿篇巨作,将俄国19世纪中期整个社会呈现在读者眼前,全书出场的人物多达150人。

可是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国家不同,政治不同,但你都能在你身边找到这部作品里的人物的影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个有各的不同”。这是托翁这部作品开头的第一句话,也是促使许多读者阅读这本书的举世名言。

安娜与包法利夫人的对比是非常多文学爱好者最爱探讨的话题。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评价。

安娜,这个上流社会的贵族夫人,丈夫大自己20岁,是个政府高官,儿子已经八岁了,因为彼此追求不同,这个美丽,漂亮,善良,真诚,魅力四射的女人出轨了,爱上了一名帅气多金的军官伏伦斯基,强烈的爱情让他们走上怀孕、私奔的道路。但最终,对爱情的失望让她走上了卧轨的道路。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开始我被译者序里面的评价带着走,觉得安娜是个为了爱情敢于对社会做斗争的伟大的女性,因为她美丽、善良、正直、真诚,遇见自己爱的人,不顾社会谴责,勇敢地做自己!说她的丈夫卡列宁是个虚伪、只在乎自己的面子,毫无感情可言的冷酷的伪君子。然而,当我看到安娜生与伏伦斯基的私生女时,卡列宁那痛苦而宽容的样子,我突然对安娜生出了厌恶之情,当时她产褥热,这在当时是死亡率99%的病,在弥留之际,迷迷糊糊中,她把卡列宁的手放在伏伦斯基手上,希望他们握手言和,共同把女儿抚养长大,卡列宁内心的痛苦和原谅。但没想到,安娜活过来了,没死。接下来她跟伏伦斯基带着女儿私奔到了国外,在国外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又回到莫斯科。但是社会舆论的压力让她的女儿没有名分,安娜又不愿意放弃儿子而离婚。等他们回到乡下,过够那种孤独寂寞的日子,她同意离婚时,她的丈夫卡列宁反悔了。再后来,伏伦斯基恢复了社交生活,而安娜被社会排斥,感到孤单、怀疑,于是与伏伦斯基不断争吵、怀疑,最后走向死亡。

看到安娜与伏伦斯基在乡下生活时那种歇斯底里的不安和怀疑时,我觉得安娜是可怜的,也是无能的,这是时代的悲剧,因为她没有独立的人格,以爱情为生命,这样心态的结局肯定是悲惨的。一个女人,以男人为你的全世界,这是危险的,也是不可取的,只能说那个时代的女性还没有独立,只是男人附庸品。

然而继续看下去,看到她自杀前与伏伦斯基的争吵与和好,以及去坐火车前复杂的心理过程,我突然原谅了她,理解了她。一个上流社会的交际花,过惯了奢侈富裕的社交生活,一个花一样美丽的年轻女人,被困在乡下远离社会,情人正常工作交际,在家时间少,难免会心生怀疑。以至于产生用死来使伏伦斯基后悔的报复心理。其实,直到死去前一秒她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书中说到的一点令我非常难以理解。安娜为什么不喜欢她和伏伦斯基生的女儿,也拒绝再生孩子。(也许她像嫂子陶丽一样生8个孩子也许就什么不满或自杀都不会发生了吧。)

也许她根本就不想走到这一步,如果不是因为怀孕她可能会继续维持与卡列宁的婚姻,拥有儿子谢辽查,而只是保持与伏伦斯基的情人关系。

只能说在人生这样的选择困境中,成年人做事要考虑后果。你要情人,你就意味着失去儿子,失去声誉,失去儿子对你的爱。要维护家庭,你必须放弃你的情人(卡列宁已经说了停止约见情人会继续原来的婚姻)。然而这个心气极高的美貌女人总是太痛苦和理想主义,所以最后以死来成就最好的结局。记住那句话“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我常常在想,如果卡列宁后来同意离婚,她与伏伦斯基结婚,重新开始正常体面地社交生活,安娜是不是就能不死。但是可能也不会,她还是会怀疑,还是会分手。也许像她这样视爱情为生命的美貌的女人,做个水性杨花、见异思迁的交际花对她更适合。然而这就不是托翁笔下的安娜。就不是嗜爱如命的安娜了。

我想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爱情,也许婚姻对爱情更是束缚。记得《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马尔克斯说“婚姻是一种反人类的存在”

你只能期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与你性格及 思想协调的另一半,如果你没遇到,也不是你的错。

以上讲的只是安娜这条线。在这部作品里还有另外一条线,就是列文及列文的爱情。

在这部作品里,列文对爱情、对死亡、对宗教、对人生意义的思索,更是托翁深刻思想的体现。这位擅长心理学、哲学、宗教的大文豪,真的很伟大。我想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再去阅读这本书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触。这也许就是名著的魅力。

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书有感体会简短四

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给予我深刻感受的作品,以悲剧结局,让人震憾回味。《安娜·卡列尼娜》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所有作品中,是写得最好的。《战争与和平》也许更波澜壮阔、更雄伟、更有气势,但它不如《安娜·卡列尼娜》那么纯粹、那么完美。

一个曾经贤惠的贵族妇女安娜,带着她那熄灭的虚无,曾不顾一切痴迷追求的梦幻,奔走在绝望、孤独、褪去美好的末路,最终倒向奔驰而来的火车。她那美丽的面庞、天真的爱情烟灭在呼啸而去的火车铁轨间,消逝在贵族们的唏嘘声中。

这样让人痛心的结局,让我为安娜的天真、美丽、善良感到痛惜不值,为花花公子渥伦斯基对安娜态度由痴情、讨好到欺骗、另寻新欢感到愤慨、厌恶。

《安娜·卡列尼娜》体现的主题是复杂多元的,列夫·托尔斯泰作为一代文学巨匠,他笔下矛盾集中的体现、情感的冲击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得以深刻表达。大多数人们剖析安娜的死是贵族社会死板、禁锢的思想制度造成的结果,而在我看来,她个人的情欲是错误的根源,她那禁不住诱惑的轻信与不经深思熟虑随自己的欲望行事的个性,一步步葬送了自己,可以说,她的天真也叫愚昧。

《安娜·卡列尼娜》引发了我的思考:面对诱惑,理智需要临驾于情感之前,光是松懈、漏洞迭出的抵御是无法让人免于走入歧途的,唯有彻底的、坚定的理智才能让一个人根基牢固,不被情感、欲望的洪流冲走,也不随波逐流。一般来说,一时的快感、暂时的欲望满足往往是招致不幸结局的导火索,《安娜·卡列尼娜》中泛滥的情欲让获得短暂快乐的安娜最终对生活失去信心而葬送生命,在走出书本的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相继坠入欲望的陷阱,为了追求那一时的光辉而抹黑未来的人生路呢…看来,理智的完备是一人条漫长的征程,需要人们博览群书,洞悉事物本质,丰富人生阅历,从而达到应对世事安之若素、稳若泰山的人生境界。

我曾想:假如安娜拥有牢固的理智,完全屏蔽掉花花公子的殷情,抵抗世俗的诱惑,结局必会是另一番风景。这样也许不能解放天性、不叫自由、不叫爱情,但是,安娜也能在原有的人生轨道里过她正常惬意的人生。然而,书中也许会有假如,但人生中绝无假如,一个人一旦失足,那便是必然…

以此读后感警示自己在以后人生路上理智慎行。

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书有感体会简短五

《安娜卡列尼娜》是文学史上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托翁的这部作品,我认为是至今甚至未来也是无人能超越杰作。

这部七八百页60万字的鸿篇巨作,将俄国19世纪中期整个社会呈现在读者眼前,全书出场的人物多达150人。

可是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国家不同,政治不同,但你都能在你身边找到这部作品里的人物的影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个有各的不同”。这是托翁这部作品开头的第一句话,也是促使许多读者阅读这本书的举世名言。

安娜与包法利夫人的对比是非常多文学爱好者最爱探讨的话题。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评价。

安娜,这个上流社会的贵族夫人,丈夫大自己20岁,是个政府高官,儿子已经八岁了,因为彼此追求不同,这个美丽,漂亮,善良,真诚,魅力四射的女人出轨了,爱上了一名帅气多金的军官伏伦斯基,强烈的爱情让他们走上怀孕、私奔的道路。但最终,对爱情的失望让她走上了卧轨的道路。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开始我被译者序里面的评价带着走,觉得安娜是个为了爱情敢于对社会做斗争的伟大的女性,因为她美丽、善良、正直、真诚,遇见自己爱的人,不顾社会谴责,勇敢地做自己!说她的丈夫卡列宁是个虚伪、只在乎自己的面子,毫无感情可言的冷酷的伪君子。然而,当我看到安娜生与伏伦斯基的私生女时,卡列宁那痛苦而宽容的样子,我突然对安娜生出了厌恶之情,当时她产褥热,这在当时是死亡率99%的病,在弥留之际,迷迷糊糊中,她把卡列宁的手放在伏伦斯基手上,希望他们握手言和,共同把女儿抚养长大,卡列宁内心的痛苦和原谅。但没想到,安娜活过来了,没死。接下来她跟伏伦斯基带着女儿私奔到了国外,在国外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又回到莫斯科。但是社会舆论的压力让她的女儿没有名分,安娜又不愿意放弃儿子而离婚。等他们回到乡下,过够那种孤独寂寞的日子,她同意离婚时,她的丈夫卡列宁反悔了。再后来,伏伦斯基恢复了社交生活,而安娜被社会排斥,感到孤单、怀疑,于是与伏伦斯基不断争吵、怀疑,最后走向死亡。

看到安娜与伏伦斯基在乡下生活时那种歇斯底里的不安和怀疑时,我觉得安娜是可怜的,也是无能的,这是时代的悲剧,因为她没有独立的人格,以爱情为生命,这样心态的结局肯定是悲惨的。一个女人,以男人为你的全世界,这是危险的,也是不可取的,只能说那个时代的女性还没有独立,只是男人附庸品。

然而继续看下去,看到她自杀前与伏伦斯基的争吵与和好,以及去坐火车前复杂的心理过程,我突然原谅了她,理解了她。一个上流社会的交际花,过惯了奢侈富裕的社交生活,一个花一样美丽的年轻女人,被困在乡下远离社会,情人正常工作交际,在家时间少,难免会心生怀疑。以至于产生用死来使伏伦斯基后悔的报复心理。其实,直到死去前一秒她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书中说到的一点令我非常难以理解。安娜为什么不喜欢她和伏伦斯基生的女儿,也拒绝再生孩子。(也许她像嫂子陶丽一样生8个孩子也许就什么不满或自杀都不会发生了吧。)

也许她根本就不想走到这一步,如果不是因为怀孕她可能会继续维持与卡列宁的婚姻,拥有儿子谢辽查,而只是保持与伏伦斯基的情人关系。

只能说在人生这样的选择困境中,成年人做事要考虑后果。你要情人,你就意味着失去儿子,失去声誉,失去儿子对你的爱。要维护家庭,你必须放弃你的情人(卡列宁已经说了停止约见情人会继续原来的婚姻)。然而这个心气极高的美貌女人总是太痛苦和理想主义,所以最后以死来成就最好的结局。记住那句话“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我常常在想,如果卡列宁后来同意离婚,她与伏伦斯基结婚,重新开始正常体面地社交生活,安娜是不是就能不死。但是可能也不会,她还是会怀疑,还是会分手。也许像她这样视爱情为生命的美貌的女人,做个水性杨花、见异思迁的交际花对她更适合。然而这就不是托翁笔下的安娜。就不是嗜爱如命的安娜了。

我想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爱情,也许婚姻对爱情更是束缚。记得《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马尔克斯说“婚姻是一种反人类的存在”

你只能期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与你性格及 思想协调的另一半,如果你没遇到,也不是你的错。

以上讲的只是安娜这条线。在这部作品里还有另外一条线,就是列文及列文的爱情。

在这部作品里,列文对爱情、对死亡、对宗教、对人生意义的思索,更是托翁深刻思想的体现。这位擅长心理学、哲学、宗教的大文豪,真的很伟大。我想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再去阅读这本书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触。这也许就是名著的魅力。

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书有感体会简短六

历经3月,我终于将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大作——《安娜·卡列尼娜》看完。在上书的那一刻,仿佛一世纪的光景在我眼前瞬逝。现在,我来谈谈对于女主安娜的一些小看法。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之一。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冷漠和弗龙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深受我国读者喜爱,它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小说中,女主安娜的人物形象着实令我被震撼,她18岁时嫁给前途无量的政治家卡列宁,后诞下一子,过后便是的平淡而充实的生活,在离开儿子前往莫斯科,她会感到孤独与思念——她过着就是这样的普通生活。然而,弗龙斯基的出现点燃了她的欲望,对于爱情的追求。自此,她的童真一去不复返。

弗龙斯基高大帅气,风度翩翩,他对安娜执着的追求,使安娜坠入了爱情的深渊中;他的温柔体贴,使安娜放下了最后一道防线。为此,她不惜付出自己的名誉,家庭来换取这份她想要占有的情感。

但是,安娜纵身一跃,不顾一切追求所换来的不是王子与公主的爱情故事,而是无尽罪恶的深渊。

她与弗龙斯基在一起后,弗龙斯基的温柔体贴消失殆尽,带来的,是无尽的争吵与痛苦。甚至连她处在的上流社会,也对她赋予无尽的嘲笑。

弗龙斯基与安娜不同,他的欲望不仅有安娜,还有赛马,事业。安娜只是他欲望的一部分,当欲望得到满足时,厌倦油然而生。但是安娜不一样,安娜的内心中,只有弗龙斯基一个人,弗龙斯基的厌倦与安娜愈发强烈的爱发生冲突,最后,在对于生活的绝望以及对爱情战争胜利的追求下,她决定惩罚弗龙斯基,在铁轨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幸的女人。

安娜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所想所思,她勇敢而又直率,从来不做违心的事情。就像她说的一样:“我不能不跟着我的心走。”她迷恋弗龙斯基,爱他,渴望他,所以她宁愿灭亡,也要占有他的爱。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弗龙斯基在安娜死后精神一蹶不振,失去了人生的全部意义,负罪感让他选择不再去实现欲望,而要将自己的生命已经毫无价值的生命,挥洒在残酷的战场上。

而安娜的人生,在悲剧中,落下了帷幕。

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书有感体会简短七

俩月时间,昨天上午终于把《安娜·卡列尼娜》看完了,最后列文对信仰善的思想变化过程很精彩,虽然读的时候需要专心致志地理顺每一次思维变化的逻辑轨迹。精彩之处比如谈到到苍穹,我们眼睛看到的苍穹是圆的是有尽头的,但是今天我们却知道它是无穷无尽的。反推,难道我们看不到或是论证不到上帝就能证明神不存在呢?

列文觉得,人活着是为什么,如果不知道答案,那就极其痛苦,即使家庭幸福但是思想贫乏,这算是庸人自扰吗?每个人最终都要埋进土里,都要死,为什么还要干活?“为了跟随上帝,为了灵魂,为了善”,列文自己不断挣扎着信仰的问题,忽然顿悟了,但也只是一瞬间独处时的内心安宁,等到他回到世俗生活还是会跟仆人发脾气,还是会抱怨妻子,还是会对朋友出言草率不考虑别人感受,还是会对哥哥冷落,还是会不开心,但是得知自己向往善,心总是安宁的。

而安娜,就这样毁灭了,是飞蛾扑火、闯开牢笼还是追随欲望、自寻死路?陶丽委曲求全,她甚至有一瞬间羡慕过安娜的生活和选择,最后一边对丈夫绝望一边对孩子抱希望地活着,吉娣迷途知返,当她不幸被福伦斯基抛弃时,痛哭流涕甚至病倒,谁知道过了一年,不幸变成了幸运。她最后算是生活赢家。

个人很喜欢华伦加小姐在温泉治疗酒店的章节,华伦加像圣人,是高架于安娜、陶丽和吉娣三人之上的一个女性角色,头顶上有温和的光晕,她有不幸但是不怪罪任何人,态度像温泉一般温和,藏污纳垢都可以,可以容纳一切,可以让吉娣内心充满光芒。

列文一路的成熟,包括对福伦斯基的态度,包括对生死的态度以及最后对信仰的态度也是一条漂亮的线索。

我认为,即使安娜离婚成功最后和福伦斯基结婚了,她也仍旧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明显她非常在乎陶丽和吉娣是怎么看她的吧。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安娜最后的死亡跟列文所信仰的善有冲突吗?跟随上帝的意志,跟随灵魂,但是没有说要跟随自己的欲望,只能跟随自己的善,这是答案?不是跟从欲望尤其是贪欲,唯有从善,那安娜追求爱情是贪欲吗?还是那个时代女性的独立性和冲破无爱婚姻牢笼的警觉性的萌发?托尔斯泰明显告诉大家安娜最后还是不得善终,是否意味着抛开丈夫儿子的纯粹的爱情和善是不沾边的?无论是福伦斯基还是安娜都是悲剧的收尾,甚至他们的女儿最后都给了卡列宁,因为只有跟卡列宁才有姓才有身份。可笑的是卡列宁最后决定要不要离婚是取决于一个神婆一样的兰道巫师的催眠判断,有多少人的命运掌握在一些可笑的愚昧的判断上。

是社会框架舆论造成的悲剧?还是女人自身的醋意以及自尊自大好强加剧的?还是人性的贪欲?或是宗教?或是男权社会的礼法?或是综合因素?无论安娜和福伦斯基当初有多甜蜜有多少次快速心跳,最后还是被琐碎的生活以及不稳定的身份还有醋意和冷淡一次次地吞噬,而女人的无故醋意和男人的冷淡无情貌似又是相互促进的。

不得不叹服托尔斯泰太了解女人了,安娜要的就是爱情呀,是越来越炽热的爱,越来越霸道越来越独占的爱,并且只要爱,但是男人并非如此,男人更向往生活的自由,男人会因为女人过度的爱导致的醋意或是胡思乱想乱了阵脚,随后男人会冷淡会无为,女人会觉得没错他已经不爱我了,他已经爱上别人了,我要报复我要让他后悔,想到的是毁灭。

托尔斯泰太了解女人之间的关系,安娜和陶丽之间甚至和吉娣之间,至少在安娜心目中,是敌对的,是被看成笑话的,女人的自尊是不允许这样的下场,宁可死也不要。

女人之间的关系,似真似假,复杂难辨,书中安娜和陶丽第一次会面,安娜劝陶丽给哥哥一次机会,委屈求安与丈夫和好后陶丽当时真的很爱安娜;随后陶丽听说安娜跟福伦斯基出国了,还是爱安娜的,觉得安娜是很可爱很善良的人,甚至在第二次见面前,陶丽坐马车去看望安娜时,陶丽甚至开始有点羡慕当时的安娜,马车上的陶丽一瞬间很厌恶自己的生活,厌恶生育孩子和带孩子的痛苦,到了安娜住的金碧辉煌的屋子,参观了富丽堂皇的房子和附近的医院之类的建筑物,觉得安娜的生活很光鲜。由于陶丽自己衣服的寒酸自己还曾很自卑,慢慢地陶丽想孩子了,开始有点不认可安娜的这种状态。而当时安娜已经是外强中干,一切奢华的外表都是假象,敌不过内心的痛苦。而痛苦,本来想跟陶丽说的,但是陶丽没想敞开心胸谈,只想回家看孩子,二人没有真正敞开心胸交流。第三次会面,安娜因为和福伦斯基争吵接近崩溃,觉得陶丽是自己唯一的朋友,想去找陶丽诉苦,但是看到了吉娣,看到幸福的吉娣,安娜当场刺激吉娣,说自己见过列文,并且自己很喜欢列文,觉得吉娣得不到福伦斯基所以要了列文,而列文也曾被安娜的魅力迷惑过,示意你吉娣爱的男人都拜倒在我脚下。所以诉苦变成了告别,最后安娜完胜似地离开了。安娜和陶丽的这三次会面,很值得细细体会。女人貌似永远离不开比较。

归结几个问题,列文最后说的从善以及世人不能接受安娜的“非善”是矛盾的吗?或者安娜本身是不值得善意对待的?但是谁又有资格评判安娜呢?也许只有上帝吧。

最后导致了列车轨道上的悲剧,福伦斯基最后策马赶到火车站,一蹶不振,变成了行尸走肉,塞尔维亚战争让他走上战场,觉得有一个理由让自己的生命去耗尽吧。

奥勃朗斯基最后欠债累累,在彼得堡学习了很多男人的洒脱生活方式,即使欠账,但是仍旧花天酒地,他是很多男人的面孔。列文才是少数的吧。卡列宁是冷酷的谨慎的自保的守旧的。

还有华伦加和列文的哥哥柯雪兹夫(具体名字忘了),俩人在树林里差点就要互相表达爱慕,但是男方一句跑题的回话,就已经让俩人知道双方不可能了,一些话那一秒不说出来,就永远不会说出来了。

我喜欢拉斯卡这条猎犬,喜欢列文家的女管家阿珈菲雅,喜欢吉娣的父亲老公爵。当然蛮喜欢列文。

最后插一个对比,列文和福伦斯基在面对别的男人对待自己女人的献媚态度上决然不同,列文是马上把这个男人赶走,而福伦斯基会享受别的男人对安娜的献媚。我觉得选择丈夫还是要选列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书有感体会简短(七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shiyongwendang/xindetihui/xuexixinde/16846425241118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