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范文素材推荐

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范文素材推荐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范文素材推荐

微信扫码分享

【#心得体会# 导语】由观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一般来说,观后感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千万不要绕圈子、卖关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语气概括地说出感受。以下是金笔头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范文素材推荐,供大家的品读。

【篇一】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范文素材推荐


  春晚,是年夜饭里一道必不可少的“精神大餐”。除夕夜,一家人准时观看春晚,不仅让过年有了更强的仪式感,其不断丰富的节目内容、不断创新的表演形式,加上媒介传播技术的进一步革新,以及灯光舞美的科技加持,也让春晚更有新意、更具活力、更接地气、更显真情,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表达着人们对家庭、亲人、朋友乃至对国家的真挚情感。

  春晚是亲情的守候。年少时,我们身在故乡,心却总想着踏向远方;现如今,我们身在异乡,却总在无数个夜晚梦回亲人身旁。如今归家,陪着父母吃着团圆饭,看着春晚,这才有了家与年的感觉。无论是歌曲舞蹈的精彩炫目,还是相声小品的笑料“包袱”,抑或是杂技魔术的眼花缭乱……电视机里热热闹闹,电视机前阖家团圆,都是一种幸福。陪着父母妻儿享受一年中难得的悠闲时光,听他们唠一唠身边的家长里短,与他们讲一讲一年的收获和新年的愿望,这样的其乐融融,是春节里最美最温馨的幸福图景。

  又是一年春节时,又到一年除夕夜,愿所有人都能顺利抵达,围坐在餐桌前尽享团聚的喜与乐,举杯共迎充满希望的又一年。

【篇二】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范文素材推荐


  伴随着新春钟声的敲响,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推开了时光闸门。岁岁难忘今宵,这道“年夜饭”令人回味。

  拉开春晚的帷幕,这是一个《发光时代》,每个人都有《小梦想,大梦想》,不畏艰险、拼搏向前。那《华阴老腔一声喊》,喊出了士兵的斗志、将军的不屈、和平的气势,喊出了《冲向巅峰》的勇气……“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正如春晚主题所揭示的,梦想相通、心意相融,信心的主旋律汇聚起非凡力量,共同托举起全面小康的夙愿。

  过去的一年,金羊奋蹄,把握时和势,我们信心百倍。从经济新常态的深度调整,到脱贫攻坚的壮阔挺进,我们赢取了改革发展的新硕果,为转型的中国和世界注入信心和动力。当广州分会场的机器人军团整齐伴舞时,科技驱动的新引擎令人激动;当一群海外华裔少女在《茉莉花》旋律下翩翩起舞,传统文化的魅力再现芬芳。改革创新的引领,汉风国韵的砥柱,不正是我们再创辉煌的底气?

  未来的一年,灵猴纳福,破解难和险,我们底气十足。“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幸福不会从天降。”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实践,才能在开局之年有作为有突破。而这最需要的是信心,就像《直挂云帆》的船长,带领船员们劈波斩浪,最终扬起红色大帆,坚毅远行。

  不管你身在何处,这一夜欢乐祥和,这一夜真情感人,这一夜属于东方的中国、梦想的前方。带着坚定的信心砥砺前行,让我们向着明媚的春天进发。

【篇三】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范文素材推荐


  无春晚,不春节。今年春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后的首台春晚,以“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为主题,为全球华人精心“烹制”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调动起了无数家庭欢聚团圆的祥和气氛。春晚舞台群英荟萃,顺应青年人喜好和传播规律,也掀起了一股引领青春正能量的新潮流。

  演员阵容强大,实力圈粉青年一代。秦岚、李易峰、朱一龙、周一围等当红演员登台,调动起了年轻人观看节目的热情;岳云鹏和孙越说相声,沈腾和老搭档马丽携开心麻花骨干团队演小品,也是青年观众们熟悉并且非常期待的;《星光大道》2018年度总冠军昂萨,《2018我要上春晚》晋级选手乌兰图雅、于毅、扎西平措等草根明星上台,为春晚带来全新感觉。为年轻观众量体裁衣的演员阵容,让春晚舞台更魅力四射,青春飞扬。

  传播创新,亮点多多。青年一代将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春晚投其所好打造视听盛宴:通过与抖音APP及百度APP合作,首次实现全媒体传播,高清与超高清同步直播,短视频+直播+黑科技,以全新方式打开春晚,更潮更科技范,也有了更大的传播影响力。除夕从20点开始,春晚收视节节走高。截至22点,电视端和新媒体端的独立收看用户总量已突破8亿。国内微博平台观众正向评价比率超过九成,境外社交媒体直播播放量也接近25万。

  春晚舞台,也是励志舞台。创意表演《青春跃起来》打造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灌篮,展现了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表达了年轻人的活力律动和青春梦想;《爱的代驾》讲述了创业者遭遇失败却永不言弃的坚持;《办公室的故事》把视线投向在职场打拼的年轻人,倡导人与人之间要坦诚相待……奋斗、家风、敬业、团结等青春正能量润物无声,让春晚舞台更励志,也更有年味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大胆创新,紧紧契合时下青年一代关注的热点话题。过年回男方家还是女方家?《站台》让我们感受到父母对儿女无私的爱,感受到过年回家的幸福,也理解了为了工作不能回家过年的责任与担当;怎样防父母上当受骗?《“儿子”来了》提醒我们要常回家看看;怎样给孩子的教育?小品《占位子》告诉我们的长情是陪伴……紧贴时代热点,央视春晚围绕爱与奋斗的主题构架和铺展,牵动人心,且激荡着向上向善的力量。

  一台春晚,写意人民幸福生活和奋斗姿态,也缩影了强起来、富起来的中国。新科技、新传播、新气象,春晚不仅赢得了青年一代的交口称赞,也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昂扬向前的风貌。青春有你!如此年轻的春晚怎能让人不爱?

【篇四】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范文素材推荐


  一年又一年,年三十又到了,又一台春晚将要上演了。全国上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正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待着晚上八点钟的到来。这份心情,有对春晚节目的期待,有对演员阵容的好奇,有的则是在等待新的话题,而更多人应该是有这样一种感觉:春晚开始了,大年除夕的气氛才正式开始。春晚,在中国年里面已经有了属于它的重要位置,打开电视,春晚把年味儿填满了,除夕夜则更像除夕夜了。

  说到年味儿,大家都在感慨,现在过年,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再也找不到从前的感觉了。但是,为什么呢?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其实这也不难解释。年味儿这个东西,其产生的基础是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匮乏,只能到过年才“开开荤”。随着国家的发展,匮乏时代终结了,年味儿也就不可避免地变淡了。

  从前的日子穷啊,有句俗话说,“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隐含的意思就是说,饺子只有过年才能吃到,所以饺子才金贵,过年才特别。一到过年,大家总是把过去的民谣翻出来念叨念叨,比如“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过去,只有过年才有肉吃,平时一年到头难得见到荤腥。

  过年还意味着新衣服。从前家里头孩子多,大孩子穿小的衣服,留给小的穿,平时基本没有可能添置新衣。但到了过年,再穷的人家也要尽力给每人做一件新衣服,连杨白劳也要给喜儿扯上二尺红头绳。

  在匮乏时代,基本上每个家庭平时都省吃俭用,省下钱,以便过年期间改善一下生活。这就是小孩子喜欢过年的原因,“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所以盼过年,是因为过年可以解解馋。解馋的味道,才是年味儿啊!

  更别说娱乐生活,简直少得可怜,所以过年期间的烟花爆竹、庙会、灯会、秧歌等都成了难得的享受。

  现如今,那些让过年显得特别的制约因素都不存在了。虽然我们国家存在显著的贫富差距,但这主要是相对而言的,从绝对的意义上讲,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人已经很少了,况且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关键时期,明年就全面小康了。

  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肉不再只有过年才能吃到了,而是随时都能吃到,与吃肉相关的问题,不再是不够吃,而是吃得过多。从营养不良到营养过剩,高血脂高血压流行,大人小孩都忙着减肥,“燃烧我的卡路里”。

  衣服也不是过年才能买件新的,平时想买就能买,逛街买,网上淘,大包小裹的快递拆到手软。从消费的意义上,原本属于过年才有的气氛,已经转移到“双11”的时间节点上去了。

  娱乐生活更是过于丰富了,各种电视剧、网剧、综艺节目,一个人就算全天候地看,也看不完,谁还会特别在意过年期间的庙会、灯会呢?这些活动大都变成吸引游客的旅游项目了。

  不再稀缺,没有了匮乏,就没有年味儿了。

  从这个角度看,过年期间还有什么东西是稀缺的呢?什么是新时代的年味儿的象征?答案应该是,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这是一条“硬广”,也是一句大实话。

  是的,只有春晚还是稀缺的,永远不会敞开来供应,只在每年除夕夜才上演一场。平时的节目再多、制作再精良、场面再宏大,也不是春晚,也替代不了春晚。能把当红的明星“一网打尽”,让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喜欢的演艺人员聚在一起,上演一台节目,春晚有这个魔力。

  多元社会,众口难调,只有春晚可以做到兼顾各方口味,让全家人聚在一起收看,让全体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关注。

  总而言之,过年期间的所有活动,都不再具有独特性,都可以在其他时间进行,只有春晚是个例外。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呢?

  春晚再坚持办一些年,大概就会成为过年的象征,成为年味儿这个概念的的寄托物了。春晚开场的音乐响起,主持人的串词念出来,才会让人感觉到,哦,真的是过年啦。

  再过几个小时,xx春晚就要开始了。大家都辛辛苦苦地过了一年,过完年后还要接着辛苦,过年期间好好歇歇,乐呵乐呵吧。打开电视看看春晚,喜欢也好,吐槽也好,都没关系,重要的是,这是亿万中国人在同一时刻的共同活动。

  春晚老朋友,一会儿见!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范文素材推荐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