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小年感慨范文大全【10篇】

小年感慨范文大全【10篇】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年感慨范文大全【10篇】

微信扫码分享

【#心得体会# 导语】小年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吃灶糖等。它也意味着人们要开始准备年货,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下面金笔头网为您推荐了小年感慨范文大全【10篇】,欢迎您的参阅。

1.小年感慨范文大全


  随着农历小年的来临,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对于小年,人们的印象可能是祭灶、吃糖瓜等。另外,不同的地方,小年日期也有所不同。日期不同,心情相同。“小年”奏响“大年”序曲,从“小年”出发,快乐奔“大年”。

  从“祭灶”出发,期盼丰衣足食。风俗的背后有遥远的故事,崇尚的真谛是对美好的向往。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如《释名》中说:“灶。造也,创食物也。”这是人们朴素的情感与思想。灶神信仰是民间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宋代范成大所作的《祭灶诗》:“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过小年时,人们会买糖瓜、关东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爷嘴甜些,上天言好事。纯真的期盼,浪漫的思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在民俗中涌动澎湃,赋能今天幸福美好生活。

  从“扫尘”出发,奏响春节乐章。小年是“忙年”的开始,过年的准备工作更加热闹。“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一方面是干干净净迎新年,一方面是卫生安全迎新年。古人的“扫尘”背后有科学的道理,春节之后,气候变暖,万物复苏,家里干干净净,可以有效防范各种病菌滋生;同时,亲戚朋友来往较多,也是对客人的尊重。春节的乐章,是清清爽爽,大家共欢乐的乐章。

  从“洗浴”出发,阔步崭新征程。“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其实,这都是在引导人们,告别过去,重新开始,辞旧迎新,昂首阔步崭新征程。为了突出这个崭新征程,还要剪窗花、贴窗花,窗花的内容包括喜鹊登梅、燕穿桃柳、莲(连)年有鱼(馀)等等,都是对新年生活的美好期盼。民俗中有民心的期盼,俗语中有真诚的教育。这是中华民族淳朴的民间文化,孕育着时代奔腾的原始滋养。

  “小年”是相对于“大年”说的,其实,“小年”不小,孕育大美:梦想期盼之美,善良道德之美,朴素追求之美,等等,正是这些普通人家的美好追求,凝聚起我们中华民族的情感大美,这种大美释放出文明能量,精神力量,赋能我们的历史长河奔腾向前,赓续谱写时代传奇。

2.小年感慨范文大全


  照龙口的老规矩,春节在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这天,在山东叫做“辞灶节”。为什么叫“辞灶节”呢?因为这天,据说灶王爷要到天上去,要去到玉皇大帝那里报告今年你们家做了什么好事和坏事。为了让灶王爷多说好听的,所以所有的人家都做年糕,吃的时候要放很多甜滋滋的红糖、大枣,年糕又粘又甜,据说灶王爷吃了后,如果讲坏话,就会被粘住嘴巴呢!一旦讲话,必定是甜言蜜语。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开始准备过年了。我奶奶家会做很多炸肉,香喷喷的,过年那几天都可以吃。还有就是要贴对联、贴福字。家里早早地买好了对联和福字,啪啪地贴在门口啊,门玻璃上啊,过年的喜庆气氛一下子就出来了。

  除夕很快也到来了。除夕这天,更是忙碌——要包不少饺子,通常要包够正月初一到初三的饺子。晚上,我和表哥心不在焉地看了看春节联欢晚会,便欢天喜地地跟着老爸出去放鞭炮了。“窜天猴”、“滴滴鸡儿”……都是我们喜欢放的。鞭炮点燃后,“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地响几声,迫不及待地直冲云霄,绽放出五彩缤纷的“花朵”,我们也在不远处跟着欢呼。

  放完鞭炮,就该守岁了。我不知道哪儿来的精神,还是过年就是有一种魔力,都快12点了还能精神抖擞,蹦蹦跳跳地玩耍着,期待着新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早晨的饺子比较特别。里面包了糖,硬币,年糕,板栗等东西。如果吃到了糖,那就是生活甜蜜;如果吃到了板栗,那就是“栗子(利子)”,就是说,对孩子有好处。如果吃到了年糕,那就是生活步步高;吃到了硬币,就会发财。大家都抢着吃饺子,谁都想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连并不是很能吃的我也抢着夹。

  正月初一还要拜年。一般是年轻人出去拜年,老人、小孩在家中接待客人,从初四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约亲戚,朋友,同学聚会,大人们通常初七便开始上班了。

  十五这天,要吃元宵,甜甜的黑芝麻味元宵欢迎。元宵是圆滚滚的,也象征着人们这一年团团圆圆。热乎乎的元宵一端上来,小孩子们便开始哄闹着上去抢。我爱吃黑芝麻味道的,表哥也爱吃,所以,一场“元宵大战”是不可避免的。我抢了一个,表哥抢了两个;表哥抢了两个,我又抢了三个……不管怎么说,装黑芝麻味元宵的盘子总是先一干二净。

  一直到十六,小孩子差不多要开学了,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而我,又开始期盼下一次春节。

3.小年感慨范文大全


  大家知道小年都有哪些习俗吗?如果不清楚的话,就请往下看吧!

  农历十二月,也称为腊月,腊月二十三也称为小年,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每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进行赏罚。

  这一天的习俗可不少,有扫尘、剪窗花、贴春联……让我来给你们说说吧!早上,我和爸妈早早地起了床,吃好早饭后,我们开始“扫尘”了!我们分工合作,我理书桌和我的“秘密基地”,爸爸理“吧台”和书柜,妈妈理客厅和房间。爸爸把废纸扔掉,把一本本书放好;妈妈把客厅和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窗明几净;我把自己的东西分类放好。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我们终于把家里理干净了。吃过晚饭后,我们又开始剪窗花、贴窗花了。我们把剪好的窗花贴上门一看,感觉有点奇怪,于是全家一致决定还是去超市买一个“福”字贴到大门上。我们还在门的两边贴上了春联,这样,就给人一种过大年的气氛和喜气洋洋的感觉。

  在我奶奶的家乡——海宁,还有这样一种习俗:吃“廿三糯米饭”和祭拜“灶王爷”。据说,在这天吃糯米饭,来年会身体健康,财源广进,万事如意。而祭拜灶王爷,就是希望灶王爷保佑我们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全家平安。这一天,奶奶一大早就开始忙碌了,她在桌上准备了两碗糯米饭和“三荤三素”六个菜,预示了“六六大顺”。另外还放了两盘水果,想让灶王爷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然后开开心心地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年的“工作”。

  我喜欢这一天,因为这一天不仅仅是小年,而且正好还是我爸爸的生日呢!

4.小年感慨范文大全


  在这个爆竹声声的日子,我们迎来了小年夜。我非常开心!因为我又能看到美丽的烟花了!

  早上,我早早的就起床了,我知道今天我将迎来一次神圣的活动——祭灶!但是这次的祭灶活动,与往年都不一样,因为今年的灶糖我们必须亲自做!听说这是河南地区的习俗。

  因为相传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回转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各户的善恶情况。到腊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间,根据玉帝的旨意惩恶扬善。所以在做灶糖之前,大家必须先洗手,泡上一种特制的水——象征了我们对灶王爷的尊敬与认真、恭敬的态度。

  很快在大家的共同协作下,饱含大家心血的甜蜜蜜的灶糖就完成了……

  夜幕渐渐降临,月亮冉冉升起了。大地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漆黑的天空跳出了几颗小星星,它们像顽皮的孩子一样,在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正在贪心地观看着人们合家团圆的热闹场面。

  晚饭过后,我们开始辞灶。妈妈拿来两个干净的盘子,里面放满了辞灶用的供品。有杏仁、牛皮糖、水果等,每一样都非常精致。爸爸端来了一碗米、一碗水,拿来香,把香插进米里。爸爸说,糖是给灶王爷吃的,吃了之后嘴会甜,就会在玉皇大帝那里多说我们家里的好事;米和水是为灶王爷的马准备的,好让马吃了有力气带灶王爷上天。我这才知道,准备这些东西都是有说法的。然后,爸爸拿来纸钱,烧掉之后,爸爸、妈妈轮流磕了头,妈妈还一边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虔诚地磕了几个头,心里想着希望我们的愿望能够实现。

  到了晚上我们还举行了烟花盛宴。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响,我们都捂着耳朵跑到阳台。隐隐约约望见一小片火光。就在这时,鞭炮响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便是一发发“火箭炮”,在天上划出了道道火光,一会儿又忽然散开了。突然地面上冒出了一串串2米多高的火柱,周围都是一片光亮。一会儿工夫,鞭炮声、烟花、砂炮声汇成了一片海洋。火光、灯光集成一片明亮。我们的重头戏也是“火箭炮”一发发在天上结成金色的、绿色的、红色的、粉色的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烟火一片红。此时的天空景色美不胜收。

  “烟花,希望我在新的一年里,学习就像你一样一冲而上;同时我也希望你能把我的烦恼带到天上去,让我重新做一个崭新的我!”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小年啊!

5.小年感慨范文大全


  今天是小年,爸爸从学校接我回来去上写作课,我兴奋的走时了教室。我坐下的时候,心想:“今天老师发灶糖,真开心。”上课了,教师给我们讲了小年的来历,传说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老师给我们讲完了小年吃灶糖的习俗之后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根灶糖,可是刘禹延拿了两根粘在一起的,我很羡慕。灶糖上有粘满了白芝麻,密密麻麻的。灶糖粘粘的,是乳白色的,闻起来香香的。我心想,要是现在能吃的话该多好呀。没想到老师让我们先吃,看到同学们有的细嚼慢咽、有的狼吞虎咽,不一会就都吃完了,同学们的手都很粘,就去洗手,因为人很多,所以只能排队。过小年真开心。

6.小年感慨范文大全


  每年春节之前,我们都会先过上一个小年。小年这天,虽然没有过大年那般的喜庆与热闹,但是也是一个开心的节日。

  在我家过小年,家里人会在前一个晚上包好各种馅儿的饺子,等的就是第二天过小年时吃上代表着家人团圆的饺子。

  小年一早,爷爷在天才微微亮的时候就起床了。爷爷进了家里的厨房,早早的就闲不住的在厨房里忙活起来。饺子的配料在爷爷的忙活中一一放置在了餐桌上,蒸笼里的饺子在氤氲的雾气中白白胖胖的,瞧着就极为的诱人。

  等到家里的人陆陆续续的起床了,爷爷这才将在蒸笼里保温的饺子端上了桌。小年这天的早餐,虽然饺子是主食,但是,爷爷做了很多种类的饺子,有前文所说的蒸饺,还有煎饺,更有我最爱吃的水煮饺。爷爷的厨艺一绝,这些不同做法的饺子,各有其味,其味都非常诱人。

  我起床后,洗漱一番就能吃到美味的早餐,这可真是一件幸福的事。虽然每年过小年的时候,大都是这种情形,但是每一年里带给我的感受都不一样。

  因为随着每一年走过,我都在成长。记得从前每年过小年时,我都得家里人来叫我起床,否则我可以赖床到半上午。但是一年一年过去了,我每日里起床也都变得极为规律与准时起来。就如今年过小年来说,爷爷起床后不久,我就起床了。值得一说的是,今年小年的早餐,还一部分是来自我的功劳呢。

  好啦,此时我一家人正坐在一起,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置着各自喜欢吃的饺子的口味。摆放在妹妹眼前的是蒸饺,爸爸妈妈眼前的是蒸饺,我与爷爷面前都是水饺。“小年快乐!”我高兴的朝着家里人说道,接着我一家人就在温馨的气氛里开始了今年小年的一天。

7.小年感慨范文大全


  小年那就免不了去购买一些年货,这不我和妈妈就一起出去购买过年需要的东西。我们首先去了桂林路,在那儿有一个商场,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东西。那里充满着过年的味道,大红灯笼挂在商场入口的上面,两边还有一副大红的对联,上面写着吉利话。两旁还有许多卖灶糖的,“买点灶糖吧,让灶王爷上天向玉帝说点好话!”这纯朴的叫卖声,让人心中暖暖的,当然除了这些外也少不了那些令人心动的鞭炮声哦!我想这就是过年的滋味吧。

  在那里妈妈买了几个碗和盘子,那些碗上有着几朵黑色的花,有些典雅。妈妈又买了一副对联,卖对联的人说,这副对联是专给家中有学生的人卖的呢。对联上联是:福门代代前程好;下联是:宝地年年财运高;横批是:前程锦绣。这幅对联的寓意我感觉也很好。然后妈妈还买了几双新拖鞋,最后给我买了一个手机挂链,名叫“祝福天使”,就是一休妈妈送给一休的那个小娃娃,现在我一看到它,心中的幸福就不断蔓延,好像全世界的祝福都投向了我。

  爸爸下班后,就开车带着我和妈妈去了欧亚商都。爸爸首先给妈妈买了一条金项链,说妈妈辛苦一年了也该有个回报吧!那条项链的挂坠是个脸谱,里面镶着一块黑玉石,售货员说那种玉石是辟邪用的哦。然后爸爸又给我买了一个我梦寐以求的PM5做我的新年礼物,接着又给姥姥买了一套衣服。说真的,我们一家人好久都没有聚在一起好好地购物了。

  回家的路上,我发现树上都挂上了一串串的彩灯,街上的路灯还挂上红灯笼,街上的人们也一改以前匆忙的面孔,脸上满是开心与幸福。他们很多都是手牵着手,我想也正是大家团员在一起才让人们感觉到过年的快了吧!

  晚上躺在床上,看着窗外频频绽放的礼花,心想,小年都如此温馨、热闹,大年应该更让人期待了吧!

8.小年感慨范文大全


  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又称祭灶关,也就是走进年的关口。所以说,想进入年的氛围,必须要经过小年这扇门。也只有到了小年这天,年的气息才算是真正到来了。

  农村的小年是令人向往的,好多住在城里的人,那天也要尽量赶回去,与父母团聚,一家子高高兴兴地围坐一起吃祭灶的贡品。核桃、大枣、花生、糖果,最馋人的是灶糖,又粗又长,还扭着麻花腰身。

  也就是打这天开始,才依稀听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空中才会依稀出现烟花曼妙的身影。我们老家这边,小年的晚上要吃面条,而且是那种绿豆杂面,看上去灰灰的、土土的,但是吃起来却很香,别有一番风味。母亲常说的话是,吃了这道面,就算是闻见年的味儿了。

  小年的味儿是令人兴奋的,尤其是孩子们。因为自这天起,家里就会不时地蹦出很多好吃的年货,父母也会放下农田的活,赶年集,买年货,杀公鸡,杀年猪,打扫家里卫生等。家里的院落里,每天除了喜庆的气氛,还会飘着蒸肉、黏豆包的香气,油炸麻团、油炸鱼肉的喷香来。

  醉醺醺的年很快就要来了。从小年这天起,我们也开始心里默默掰着手指,数着日子,还会按照习俗,念着俗语,欢快地等待着新年的到来:“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这美妙的年俗,打开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也打开了人们淳朴的心灵。年的魔力,似一个精灵,又似一张巨大的网,将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圈了回来。他们跋山涉水,不远万里也要赶回家里,不为别的,只为那相聚的美妙时刻,哪怕时光很短暂。

9.小年感慨范文大全


  今天是阴历二十三,过小年。

  听说今天过小年,我特别兴奋。一大早,我就起了床,随后,妈妈也起了床。我们刷了牙,洗了脸,然后掂着我的作业和爸爸昨天从信阳捎回来的零食,高高兴兴的到了奶奶家。

  妈妈和奶奶说了一会儿话,就带着我到单位加班。虽说今天是星期天,又是过小年,她也不得休息。每年的这时候她都忙得很,白天忙,有时夜里在家也加班。这几天,每天回去都六七点了,也不知道咋有这么多的工作。

  到了办公室,妈妈把空调开开,让我坐她对面写作业,不要多说话,别影响她工作。只见她从抽屉里掏出一堆票据,乱糟糟的,经过她的归类整理,叠得整整齐齐,像一本本书,算盘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妈妈干工作真认真,不抬头看我,也不管我,十二点半我们才回去。

  到了家,小弟弟神秘地拉我到他屋里,哇,好多炮呀!他给了我两板,我和他一起兴奋!爸爸回来又给我俩买了零食,隔着袋子,我口水直想流,美食的诱惑太大了!

  吃了午饭,我也没得玩,又被妈妈带到单位加班,她的工作没干完,到三点多,我们才离开。老妈呀!你的局长真狠心啊!过年了,你也不得休息!

  晚上,奶奶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色香味俱全,其中几道是奶奶新拿手的。我问奶奶从哪里学的,她说是从电视里学的。叔叔和爸爸放鞭炮,我和小弟弟乐得直叫。奶奶让我们先吃,吃着奶奶做的饭,心里美滋滋的!等把所有的菜都做完,奶奶才坐下吃,而有的菜已经凉了!

  这个小年过得即快乐又感动!看到妈妈过年还在加班,奶奶辛苦一天为我们做饭,我感受到了妈妈的劳累,奶奶的爱!

10.小年感慨范文大全


  每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妈妈都会带我去外婆家过,这天,最让我期待的就是吃送灶粑粑。

  外婆先准备好了陷料,豆腐干,肉沫和一些香料,把它们混和在一起拌均匀,外公这时将糯米粉用热水烫好后揉成一个大面团,再把大面团分成一个一个小面团递给外婆,放入陷料,做好的成品就叫送灶粑粑了。外婆将粑粑放入锅内,烧一小会儿后,又洒了一些水进去,只见一阵阵水气上升,这时外婆就说:请灶神上天,保佑我们五谷丰登,来年还是好年头。说完之后又盖上锅盖,这样表示欢送灶神了。我和哥哥,弟弟在外面放鞭炮等着吃粑粑。

  我们也忍不住不停到厨房里催问外婆,粑粑好了没,外婆说等一下,因为送灶粑粑要用小火烧,多烧几次闷透了才好吃。望眼欲穿,终于听到外婆说:好了,来吃粑粑吧,外公这时会放一挂鞭炮。我们看到一个个送灶粑粑都早已馋涎欲滴,顾不得卫生,抓一个热气腾腾的粑粑就吃了起来,外婆就会笑着说:慢点,慢点,别烫着,噎着呀。吃送灶粑粑还有一种含意,就是吃一次表示你又长了一岁。这可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

  送灶粑粑长的像包子又不同于包子,味道像汤包又不同于汤包,它有包子的香又有汤包的鲜,极为好吃,这可是一年只能吃一次的美食,外焦,里嫩,陷香,底酥,陷中的豆腐腻而不油,而肉却油而不腻,阵阵余香留在口中,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吃了还想再吃,能达到这种境界的美食也只有送灶粑粑了,听说,送灶粑粑还上了《舌尖上的中国》呢!

  这么快乐,真希望天天都过小年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年感慨范文大全【10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