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有关教师教学工作的阶段性心得体会(精)(三篇)

有关教师教学工作的阶段性心得体会(精)(三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有关教师教学工作的阶段性心得体会(精)(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教师教学工作的阶段性心得体会(精)一

《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描绘了黄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文章构思清晰,意境优美,想象丰富,情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我在教学时播放了黄山“四绝”的几个镜头,使学生感受到了黄山奇石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明白了黄山奇石尤其吸引中外游客的原因,同时也使产生了进一步了解与欣赏奇石的强烈愿望,带着浓厚的兴趣步入对新知识的探索。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再创设好一定的活动情境,就会使课堂教学处于和谐、融洽、兴趣盎然的气氛中。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激发其自主探究的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的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地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权利,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这节课上,我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内容,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奇石研读,然后根据学生的爱好,如有的同学喜欢朗读,有的同学喜欢抓重点句体会句子蕴涵的意思,等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这节课中,学生用感情朗读、画、抓重点词、动作表演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他们的兴趣很浓,产生的效果也非常好。

三、注意学生的诵读

我在课上首先让学生范读,然后用“谁能比他读得好”引起学生比一比的兴趣,激发读的动力,我还用配乐读以及齐读等的方式,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

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在教学中,老师应当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进行交流讨论以及表达自己的意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这节课上我就是这么做的,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学习以及把自己独到的意见、理解在全体学生面前表达出来,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也能让每一位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虽然这节课我晚了几分钟下课,但看到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所收获,我觉得很值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重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不要把学生的思维圈在一个固定的范围里。相信学生,讲学生不懂的,教学生困惑的,但要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别小瞧了这些孩子!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孩子。如果我们给孩子们一根杠杆,说不定他们真的能撬起地球!

有关教师教学工作的阶段性心得体会(精)二

优秀的教师是善于反思的。虽然我不够优秀,但反思使我能做得更好。

都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科学、有效地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缺憾。当我们用批判、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时,我们就是在反思,在实现自己思想观念、行为的巩固、完善和变革。

为避免自己过分地依赖已有的教学经验,要符合我所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水平,在授课前的备课阶段,我经常结合现在学生的实际,反思原有的教学设计,因为我感觉“照本宣科”的教学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不会有太多的兴趣。

但通过反思,我觉得如果学生所有的活动都是在根据教师的要求找答案,学生一直在被老师拖着走。学生的主动性还没有得到进一步发挥,得试着对这一教学设计重新策划,重点就是如何用活教材?如调整了前后内容的顺序,在复习引入的基础上,直接让学生阅读材料(几封出自不同人物的e—mail邮件),要求学生能分辨出各封邮件的发件人,让学生在主动阅读中,利用自身辨别收集信息的能力,既能突出围绕这个主题,而且学生兴趣浓厚,这样的效果与前一设计的效果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沿着本人设计的教学步骤,有条不紊的,流畅的进行着,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完成得非常好。这样的任务,对我的学生简单了一些,学生没有了“跳一跳才摘到果子吃”的感觉,一定不会满足。如尝试让学生来说说今天的教学内容,老师再作补充,这样也是让学生小结今天的所学内容,也让其他孩子知道今天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即时选择其中一位回复邮件,限时口头表达出来,这样一调整就把说与写结合在了一起,增加了深度,说得出写不出的同学就体会了还需再努力背记单词,有了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能多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

把阅读项目研究放入课堂实践,通过阅读邮件这一载体,我让学生用默读、朗读、快读等形式阅读,还照顾到一些语言点的点拨,利用替换句子、词义解释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一些重点语句和语言、语法点。课里我让学生思考,让他们自己想出一些其余可以补充介绍内容。同时准备好一些关键词汇和语句的讲解。在交流中学习的,形成了较自然的师生互动。

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的概括,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的成败进行梳理,并以教学后记的形式来完成。我认为这也是很值得坚持去做的。常常在课后,对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总结,并及时地作下记录。我回忆教学过程怎样?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计划如何?是否有所改变?改变计划的原因是什么?改变的方法是否有效?有没有更有效的策略?学生已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吗?学生是否有所得?是否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体系?是否对培养解题能力有所帮助?教师本身的教学思想可有存在问题?等等。再进入另一课堂再改进,实践,定会有收获。

反思激活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使我能不断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体会创造的喜悦。教学反思,反思“英语教学反思”。

有关教师教学工作的阶段性心得体会(精)三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主导者,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在这几年新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体会颇深。

一。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变革。

首先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学方式由原来的传授式逐渐变成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式、自学式、互动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式逐渐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式。教学策略有原来的布置巩固练习到布置巩固及预习:每堂课结束前布置下一节课预习内容。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传统教学模式时而出现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任务是传授知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即充当了“控制者”“评估者”和“组织者”,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因此教学耗时多,收效低。

教师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高中英语新课改强调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部分教师仍始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对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语法、词汇知识讲解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听、说、读、写的课内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听不懂,讲不出”。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在传统的课文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侧重课文内容的分析并讲解语言知识点上,未能通过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提升各方面能力。因此,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思考与练习的时间少,学习效果差,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文教学把课文看成是信息的载体,使学生直接接触学习材料,使他们学会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信息的获取能力只能通过参与信息的获取过程来获得,因此逐渐采用:读前,导入——预测 读中,略读——细读——精读 读后,复述——讨论的教学模式

1、导入:阅读铺垫(warming up 部分提问、讨论) 2、预测:主题理解( pre—reading 及题目、插图理解) 3、略读:段意理解(分段、找主题句等) 4、细读:细节理解(w/h问题、选择题、填写表格等) 5、精读:语篇理解(文章结构、遣词造句) 6、复述:课文运用(缩写、填空、) 7、讨论:加深理解(问题讨论、结果展示)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与提升,学习效果发生了质的改变。

又如在语法教学方面,传统的语法教学以教师的传授为主,往往是教师列举句型,告诉学生属于什么语法现象,它的结构是怎样的,然后出若干练习题,学生做对了就算学会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依赖的状态,没有体验,没有问题,没有思维活动。新课程要求语法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杜绝单纯传授、讲解的做法。因此采用了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的语法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语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教学”变“导学”,教师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借助各种工具书和利用平时所学的各种学习方法,灵活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社会所需要的更高的自学能力、及各种能技,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本人认为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非常重要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中心出现,使之能够主动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要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良好的学习效果。只有主动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教学的下一步工作才会有意义。

2。开发非智力因素。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信心,意志不够坚强等。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同时注重培养其恒心和决心。如果老师急于求成,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导致其逐渐失去信心。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制作导学案布置预习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性学习,并开展研究性学习,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预习能力、利用各种方法掌握英语基本知识的能力、及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 通过新课程教学改革使我强烈的意识到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要教好学生,首先教师必须练好语言基本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必须学会创造性使用教材。新教材内容很多,材料也很多,我们要懂得合理重组,删减教材内容,提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率。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和多媒体应用能力,能够自如地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过程,了解教材特点恰当地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效组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学过程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成为研究性的教师。

教师还需注重研究评价方法,提高评价能力,评价与教学融为一体,有利于促进教学,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要妥善结合。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做出评价,对他们语言发展状态做出判断,对他们的学习尝试给以肯定,重激励,重发展。

总之,通过几年的新课改的实施,有收获,也有困惑,还有不足,需要改进,也将面临新的挑战,本人会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教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有关教师教学工作的阶段性心得体会(精)(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shiyongwendang/xindetihui/xindetihuifanwen/16852007451344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