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实习心得体会 > 关于河北柏林禅寺的导游词范文怎么写(六篇)

关于河北柏林禅寺的导游词范文怎么写(六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关于河北柏林禅寺的导游词范文怎么写(六篇)

微信扫码分享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河北柏林禅寺的导游词范文怎么写一

金代,这里一度改为律宗道场,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扬戒律达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诠宗律师。金朝末年,法传临济正宗的归云志宣禅师主持法席,柏林禅寺由此革律为禅,宗风大振;元代,这里先后有圆明月溪禅师、鲁云行兴禅师行化,柏林禅寺由兹气象恢宏,成为燕赵一带的佛教中心;明清两朝,中央朝廷管理赵州地区佛教事务的机构——僧正司设在柏林禅寺。当时柏林禅寺的住持往往同时兼任僧正司僧正。近百年来,柏林禅寺却屡遭劫难,到 1988 年这里重新进驻僧人时,殿堂、经像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赵州禅师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唐朝古柏,依稀屹立,一片凄凉,昭示世人这里曾是一处佛教古刹。

1988 年,柏林禅寺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大和尚亲自主持柏林禅寺

修复工作,在各界人士大力护持下: 1992 年,普光明殿落成;随后,钟鼓楼、观音殿、藏经楼、禅堂、怀云楼、开山楼、会贤楼、指月楼、云水楼、香积楼、古佛庵、关房、佛学院、茶香楼、文殊阁、普贤阁、万佛楼相继建成; 20__ 年 9 月 6 日,巍峨雄伟的万佛楼举行落成暨佛像开光大典,标志着赵州祖庭的中兴大业取得重大成果。一处占地 90 余亩,殿堂楼阁鳞次栉比、庄严整肃的千年古刹重焕生机。

赵州禅师(778~897),法号从谂,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已八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古城,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达40年,道化大行,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

赵州禅师以其证悟渊深、年高德劭而享誉当时中国的南北禅林。人们议论当时中国禅林的高僧,每每说“南有雪峰,北有赵州”;又有“赵州眼光烁破四天下”的美誉。在遥远的南方,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山门耸立有“赵州关”,福建雪峰义存禅师的道场有“望州亭”。由此可见赵州禅师在禅门中的地位。

禅师虽然道誉四布,并有燕赵二王的供养护法,但他的生活却十分朴素清贫。他的“绳床一脚折,以烧断薪用绳系之”。他经常是“裤无腰,褂无口,头上青灰三五斗。土塌床,破芦席,老榆木枕全无被”。禅师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弘传祖师心印,接引四方学人。脍炙人口的“吃茶去”、“洗钵去”、“庭前柏树子”、“狗子无佛性”等公案不仅启悟了当时的许多禅僧,而且流传后世,历久弥新。从宋朝开始,中国禅门盛行以“参话头”为方便的话头禅,赵州禅师的公案语录最频繁地为人们所参究,许多人在赵州语录的启发下明心见性。其中“狗子无佛性”更凝练而为“无门关”,成为禅门一大总持,直至今天在中国、日本、欧美等地仍是最流行的公案。

柏林禅寺前任住持上净下慧老和尚。出生于1933年,他是中兴柏林寺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他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和河北《禅》杂志主编。法师髫龄出家,早年曾亲近近代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并从其承法成为临济宗、曹洞宗传人。法师日常法务繁忙,但精力过人,虽日理万机,但常安详自在。1993年,法师根据自己几十年修学佛法的体会,结合时代潮流,正式提出“生活禅”,作为柏林寺修行弘法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方针。“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能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风采。提倡生活禅的目的在于将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互相熔铸,产生出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禅宗精神,还其灵动活泼的天机。在人间的现实生活中运用禅的方法,解除现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惑、烦恼和心理障碍……使我们趋向智能的人生、圆满的人生。”(《生活禅开题》)围绕这一思想,净慧法师提出了一系列修行的方法、原则。他把佛法的思想凝炼为“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作为生活禅的宗旨。几年来,生活禅受到教内外人士的关注和好评。

柏林禅寺现任方丈为明海禅人,常住僧众 160 余人,内设河北省佛学院、河北禅学研究所。每年举办上元节吉祥法会、中元节报恩法会、清明节水陆法会、生活禅夏令营、念佛七、禅七等大型弘法活动。僧众坚持每天早晚课诵、过堂、坐禅,每半月诵戒布萨,如法如律结夏安居。冬参夏讲。赵州祖庭已经成为北方佛教的一座重镇。

如今的赵州祖庭已一改昔日的荒村破院一变而为殿宇庄严、环境幽雅、佛唱悠扬、香客云来的清净佛地。20__年11月5日,当时的江__来到柏林禅寺参观,他赞扬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肯定了柏林寺幽雅的环境和良好的管理。柏林禅寺每年夏季举办的生活夏令营和冬季举办的禅七法会都已具备相当规模和水平,在全国以及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各位游客如果对此感兴趣的可以在柏林禅寺的网站上进行报名。在柏林禅寺最为游人感兴趣的就是在寺庙内的舍利塔和万佛楼。等到了柏林禅寺我再向各位做进一步的介绍。最近柏林禅寺正在举行爱与心相连——救助河北农村特困大病患儿到慈善活动,各位游客如果想献爱心到话可以通过寺庙捐赠一百元人民币,同时柏林禅寺也会赠送各位一枚护身符.在三月29号到四月5号将会有清明节水陆法会,对此有兴趣到话各位到时候可以来参加.对于柏林禅寺大致的情况我就先介绍这么多.

待会到了寺庙如果有游客要烧香的话,下了车会有就有很多请香的地方,其中大多数是当地的居民。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既然来柏林禅寺烧香,我觉得香还是在寺院里请比较好。首先是香的质量有保障,其次大家都知道柏林禅寺的不对外收门票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在寺庙内请香也是对柏林禅寺的一种支持吧,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建议。

各位游客,现在你们看到的就是我们这站的目的地——柏林禅寺。

这就是柏林禅寺的山门,建于1993年.与韦驮殿组建为一体,三座门高

低并列,后建韦驮殿,与三门成丁字形布局,富有创意。山门中央屏风面南悬挂《佛祖源流图》,是释迦牟尼佛讲法的场面,画面有佛教人物八十九位;北面供韦驮菩萨铜像,木雕贴金佛龛;左右两侧是四大天王画像。在山门的两侧高悬着生前担任过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题写的“柏林禅寺”匾额。门两侧挂着中国佛协副会长、河北省佛协会长、柏林禅寺方丈净慧法师撰写的对联:“寺藏真际千秋塔;门对赵州万里桥。”

在西边就是本寺佛教用品交流处,有想请香的游客可以去那里.如果有想请一些纪念品的有客等我们把寺庙整个参观完以后再给大家留一些时间供大家自由支配.

下面我们将参观的是全寺主殿普光明殿,普光明殿占地435平方米,为僧人早晚诵经及举行重要佛事活动之处。普光明殿于1991年11月动工兴建,1992年7月底全部竣工,8月28日(农历八月初一日)隆重举行了落成开光典礼。位于过去“牟尼殿”旧址。普光明殿通过一条约7米宽、100米长的石板路与山门相连,路两旁设置了六对仿唐石灯幢,植有近万平方米的草坪,新栽的300余株柏树与十几株历尽沧桑的千年古柏交相辉映。普光明殿为木结构单檐宫殿式建筑,上覆以黄琉璃瓦,风格典雅,气势雄伟。殿内供奉着高3米、重达10吨、用大理石雕造而成的释迦佛坐像,汉白玉贴金.两边分别是佛的侍者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殿北墙东侧供文殊菩萨像,西侧供普贤菩萨像,均为汉白玉雕制。大东、西两侧墙上拓片是十六尊者画像,原作者是五代高僧贯休大师。大殿门外楹联一为赵朴初居士撰书,为本寺住持净慧法师撰,集赵州禅师公案和本寺历史沿革而成,禅意隽永,历史昭然。这一大型主体建筑的完成,得到国内外诸山大德、长者居士的慷慨布施,特别是美国纽约佛性法师大力支持,捐赠巨款。

这座就是钟鼓楼,此楼落成于1994年,歇山顶三层建筑,高十八米,与赵州祖师塔东西对称。一层为护法殿,供奉福德财神大黑天尊像;二层钟楼,悬铜钟一口,高1.8米,供奉地藏菩萨铜像;三层鼓楼,悬大鼓一面,供奉消灾延寿药师佛圣像。晨钟暮鼓是寺院生活的标志,钟声使人清醒,消除烦恼;鼓声令人振奋,增强勇气。“东寺钟声”为赵州十景之一,自古闻名遐迩。

观音殿、藏经楼:此殿1995年落成,由香港杨勋居士捐资修建。柏林寺在宋朝以前曾名“观音院”。明朝此处建有“大慈殿”供奉观音像。毁于“wenge”期间。此殿所供观音菩萨圣像,系用本寺千年古柏雕制贴金而成,东西两侧分别为善财、龙女。殿内壁画是观音菩萨三十二应化图。观音菩萨是慈悲喜舍的化身,众生遇苦难至心称念其名,即得菩萨摄受加持,离苦得乐。

会贤楼、指月楼位于柏林禅寺观音殿前大院东西两侧,均为两层楼结构,排间16,全长60米。这两栋楼均为1997年动工修建,同时落成。会贤楼最重要的去处是客堂,位于一楼中部,两侧南北分别为福慧堂与伽蓝殿,楼上是僧人寮房,大多居住寺院班首执事。指月楼一楼中间最大的房间为会客厅,乃本寺接待客人最主要的场所,南北两侧分别为愿海堂和祖师殿。楼上现在是禅学研究所办公的地方,原来河北省佛学院的教室,现在经常组织居士坐禅、讲课修学。柏林禅寺电脑日益增多,局域网构建以后,这里也成为网络的中心。随着高科技在寺院文化里逐步的应用,这里有望发展成为柏林禅寺的it中心。

这里就是大和尚大住所,大和尚法号明海,1968年生人,俗姓肖,祖籍湖北潜江,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9年开始留心佛学,1990年于北京广济寺结识禅宗大德净慧上人,从此归心佛门。1992年9月,于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净慧上人座下披剃出家,1993年于洛阳白马寺受具足戒。多年来,积极参与柏林禅寺的兴复及“生活禅”夏令营的组织、弘法工作。20__年于净慧上人座下得预临济宗第四十五代传承。现任柏林禅寺住持、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

接下来我们参观万佛楼通高三十七米,上下两层,面积达五千平方米。一层是禅修中心,可容纳千人坐禅,;二层是大雄宝殿.万佛制作法式则依华严海印三昧及总持教五智五佛思想,精心设计,如法铸造。一层为菩提场,中央供奉五尊铜佛像,每尊通高四· 八米,系五方五佛。中央毗卢遮那佛,由法界体性智流出;东方阿閦佛,由大圆镜智流出;南方宝生佛,由妙观察智流出;西方阿弥陀佛,由平等性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所作智流出。之所以被称为万佛楼,就是因为在里面一共有大小佛像共一万零五十三尊,除了刚刚提到到五座大佛外,还有小铜佛像共计一万零四十八尊,其制作法式亦据五智五方五佛教义安排。其中一楼北墙两侧共二千零一十六尊为中央毗卢遮那佛;二楼东墙二千零十尊为东方阿閦佛;南墙二千零二尊为南方宝生佛;西墙二千零十尊为西方阿弥陀佛;北墙二千零十尊为北方不空成就佛。从别相而言,虽五方五智各有一佛以表法,显示诸佛之差别殊胜义;若就总相而言,不但五方五佛各具五智,且一切佛皆具五智,显示诸佛之平等殊胜义。此即华严大教一多互具、重重无尽之海印三昧也。

归云庵座落在柏林禅寺东北角,南面一栋为“戒香楼”是供僧众专修的关房。中间为“知止楼”,是供护法居士贵宾禅修的关房。北面“听松楼”,是供本寺退居长老静修的关房。 接下来我们将看到到是河北省到佛学院.1998年9月,在柏林禅寺僧伽培训班的基础上,河北省佛学院开始试办并对外招生。20__年5月,在省委省政府等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佛学院由国家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成立。学院开设三个班,中专班、大专班两年,研究班三年。因为现在办学规模还不是很大,学院现有教师二十九人,其中法师十九人,在家教师十人,在家教师中大学讲师、教授四人,高级教师一人。大家看,这坐落在柏林禅寺西北角四合院式三层仿古建筑,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00多平方米。内设办公室、会议室、大礼堂、阅览室、图书室、电脑室、书画室、教室、活动室、茶室、师生寮房等,是一所集办公、教学、生活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教学楼,极大地改善了学院的教学环境。目前已培养三届学僧,共有120名学僧圆满毕业。毕业学僧有的继续深造,有的留在柏林禅寺担任管理工作,有的留在佛学院担任教学或管理工作,也有许多学僧回到自己原来的寺院肩负起弘法的重任,有的已经成为一方住持。

现在我们所看到就是赵州古佛从谂禅师的舍利塔,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赵州禅师圆寂后,寺内建塔供奉衣钵和舍利,谥号曰真际禅师,塔曰光祖之塔。因其在柏林禅寺内,故俗称柏林寺塔。该塔为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元明两代曾先后建古佛堂及大慈殿供奉真际禅师写真刻石。柏林禅寺现存的赵州塔建于元代,全称“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塔”,我们现在看到的柏林寺塔建于元代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砖木结构,平面呈八角形,七级,高约33米。下有莲花须弥座,整个塔身坐落在坚固的方形台基上。1997年,新加坡高家仁居士捐资百万元,将此塔修整一新。经过修整的柏林寺塔,“较之昔日,虽非新构,亦美轮美奂,典雅庄严”。

关于河北柏林禅寺的导游词范文怎么写二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唐山旅游,我是旅行社导游陈,大家可以叫我小陈,我代表假日旅行社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这位司机师傅姓马(手指向司机),他驾驶技术一流,经验丰富,今天的唐山之旅就将由马师傅和我共同为大家服务,我们一定努力让您感觉象家一样舒适、顺心,恳请您对我们的服务多提宝贵意见。在这里小陈祝大家玩的轻松、游的顺心,谢谢。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行程: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清东陵。一同去欣赏探寻这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皇家陵墓群。从现在开始到抵达我们的目的地大概需要两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我将向您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唐山”。

我们唐山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它南滨渤海,北依燕山,东隔滦河与秦皇岛市相望,西与北京、天津二市接临,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沿海重工业城市。

大家往车窗两边看一下,看到什么了?对了,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和干净的街区,我们唐山啊,是一座震后崛起的新型城市,城市功能完善,1990年在全国第一个荣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1995年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城”;而且在20xx年11月已踏入“全国园林城”的行列,更是“双拥模范城”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唐山的交通四通八达,境内有京哈、京秦、大秦三条干线铁路和102、112、205国道穿境而过,京沈、唐津、唐港、西外环四条高速公路交织成网,京唐港已和120多家港口通航,跻身国内港口20强。

说到这儿啊,让我想起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的确,唐山不仅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更是非常雄厚,20xx年唐山国民生产总值1295亿,占河北省国民生产总值的1/5,相当于三个中等城市。

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丰润区,说到丰润就不能不说一个人,对,就是旷世巨作《红楼梦》的作者,文学巨匠“曹雪芹”,曹雪芹的祖籍丰润,现在丰润西约10公里处的“辋川莲花堂”就是曹雪芹老家的后花园,各位以后有机会不妨寻访一下一代才子给我们留下的诗情画意。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车窗外山川连绵,对了我们的汽车已驶入北部山区遵化市,遵化市盛产京东板栗、核桃、磨盘柿、山查、香白杏及大各扎……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已经进入“风水宝地”清东陵,它位于北京以东125公里处的遵化市马兰峪境内,位居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承德五大城市腹地。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1664年入关到1920xx年灭亡,共统治中国268年,其间经历了10个皇帝,除末代皇帝溥仪外,其他9位皇帝分别在河北省遵化市和易县境内修建了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帝后妃陵墓群,即清东陵和清西陵,另外,在辽宁省沈阳市还建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以及在新宾县建有清代远祖的永陵。所以,清代陵寝共有5处,即永陵、福陵、昭陵、清东陵、清西陵,这几处陵寝都营造得个有特色。各具千秋,但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的就要数遵化市境内的清东陵了。

朋友们,今天我们沿以前皇帝祭祀时的路线进入整个陵区,让您身临其境体验一下皇帝的感觉。

大家请看,这座五间六拄十一楼的建筑就是清东陵的总门户“石牌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石雕图案非常精美,整座石牌坊挺拔高耸,华美壮观,堪为不可多得的艺术杰作,虽历经300多年依然岿然矗立。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大红门”,它是一座庑殿顶建筑,进入大红门后我们看到的是孝陵神路,它全长6公里,将孝陵几十座形制各异,大小不一的建筑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气势宏伟、层次丰富、极为壮观的陵区中轴线。孝陵神路是清代陵寝中最长、最壮观、最富艺术感染力的神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建筑就是供帝王谒陵时休息、更衣、沐浴之用的具服殿。 我们看到眼前的这座矗立在神路中央的就是“神功圣德碑楼”,楼内荸荠背上驮着用满汉两种文字记载着清朝定鼎中原后第一帝顺治皇帝的“丰功伟绩”。碑楼四角处分别有四根华表,在华表的顶端,各坐着一个象龙一样的小动物,名字叫“吼”,两个向北望,两个向南望,寓意:望君出、盼君归,意思是提醒皇帝即要走出深宫,去体查民情,也不要贪恋青山秀水,不思国事。

影壁山”,我们向北看,北有昌瑞山,南有金星山,你们看象不象是皇帝座在昌瑞山这个龙椅上,面前这个影壁山是龙案,而金星山就是一个上朝奏本的大臣?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当年顺治皇帝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从此昌瑞山便成了清帝“万年龙虎抱,每夜鬼神朝”的万年吉壤。

大家看到神路两边的雕像了吗?这就是孝陵石象生,是清陵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全长870米,共有18对,您看其中狮子、狻猊、骆驼、象、麒麟、马、一立一卧,错落有致,文臣、武将各3对,忠心耿耿的守卫着皇帝的陵墓。每座石雕像均用整块石料雕成,古朴粗犷,突出写意风格,与苍松翠柏相映,使神道圣洁、庄严气势非凡。 我们穿过石象生往北,看见的就是龙凤门了,它是按照神话中的南天门修建的,皇帝之灵经过此门就可以进入天堂。实际上,它起的是收拢视线、突出石象生的作用。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孝陵的七孔桥,此桥最具特色,它长过百米,型似长虹,最奇妙的是它两侧的栏板是用一种特殊质料的汉白玉雕砌而成,倘若轻轻敲击会发出金钟、玉簪一般美妙和谐的声音,因其所发声音与五音相似,也被称为“五音桥”,可以称的上是当代奇桥。

现在我们来到了孝陵停车场,我们的车一整天都回停在这里,大家请带好随身贵重物品,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车的特征是红色金龙旅游车,车号是冀b16888,以免上错车。现在就我们大家可以去参观由工作人员恢复模拟的一个庞大的“祭祀大典”,即康熙9年17岁的康熙皇帝恭奉祖母孝庄文皇后来给其父顺治皇帝祭陵的场面。10点20分我们准时在停车场集合,一起去参观定东陵的慈禧陵。

大家都到齐了,我们一起从这里步行去参观定东陵。定东陵是咸丰皇帝的孝贞皇后和孝钦显皇后的陵寝,一在普祥峪、一在普陀峪,两陵并排,表面看来规模、形制完全相同。与帝陵相比,后陵没有大碑楼和石象生,建筑布局相仿,规模较小。两座陵寝同时开工兴建,历时六年同时完工,耗费银两各超过200万两,在所有皇后陵中均属上乘,但慈禧还不满足。东太后驾崩后,西太后大权独揽,于1895年下令拆除三大殿重建,并严令原材料不得有丝毫迁就,重修工程持续了20xx年直至慈禧死时才休上。

重修后的慈禧陵是清代皇陵中最豪华的一座陵寝。

这就是慈禧陵了,我们看见重建的慈禧陵,用料之精美、工艺之高超、装修之独特,均居明清帝后陵之乎,堪称慈陵之“三绝”。

来,现在我们到殿前看一下这丹陛石,它的图案打破了龙凤并排的格局,而是凤在上飞,龙在下追的图案,在雕刻手法上采用高浮雕加透雕的工艺,凤足、凤冠、龙须、龙爪等10处透雕,增强了图案的立体感,这在当时可是最先进的雕刻艺术。总之,丹陛石图案的新颖,风格独具,风舞龙飞,栩栩如生,可谓石雕中的珍品。

大家请跟我来,我们看隆恩殿围以汉白玉石栏,为显示女人当政,在所有栏板上用浮雕技法刻成凤在前飞,龙在后追的图案。76根望柱的雕刻打破了一龙一凤相间排列的传统格局,而是在柱头上全部雕刻翔凤,而龙则雕在柱身上,里外两侧各一条,形成了“一凤压两龙”的图案,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像这样寓意其中的雕刻,世属罕见,怎能不称这之为一绝呢!

步入慈禧陵隆恩门,一眼就看独具一格的红褐色门窗菱花和梁枋斗拱,浑然一体,给人以清心悦目之感。乍看不如宫廷中常见的红漆彩梁柱那么艳丽,细瞧才可发现木质纹理精细、色彩典雅。这是一种名贵的黄花梨木,多产于海南岛。遍访各处建筑,用此木建殿堂者,唯有慈禧陵一处。这些名贵的材料,构成了慈禧陵木质精美之一绝。

隆恩殿和东西配殿内金龙和玺彩画,在原木上直接沥粉贴金。三殿内外彩画共有3177条金龙,分为行龙、卧龙、降龙,千姿百态、光彩夺目。我们知道,代表皇权最高威严的紫禁城金銮殿(太和殿)内只有六根贴金明柱;而慈禧陵三大殿64根柱上都缠绕一条半立体铜鎏金的盘龙。龙首向下,龙尾向上,在龙须上设弹簧,随着空气流动,龙须自行摆动,美妙无比。三殿墙壁也不同于其它后陵,内壁雕刻成“五福捧寿”、“四角盘肠”、“万子不到头”图案,全部筛扫红、黄金。整座殿堂金碧辉煌,其精美、豪华令人瞠目,据载,仅三殿用叶子金就超过4500两。使之显得更加金碧辉煌。金饰的豪华堪称一绝。

现在我们进入地宫,慈禧的地宫由五券二门组成,金券正中汉白玉棺床上安放着慈禧太后的棺椁,棺椁分两层,里为棺、外为椁,均由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

慈禧把自己的陵寝建的如此富丽堂皇,她的葬礼也竭尽奢华。她企盼到了阴间仍能继续过骄奢淫逸的帝王生活。慈禧死后一年,葬入地宫。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仅仅20xx年后的1920xx年,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东陵盗宝案”。慈禧陵和乾隆的裕陵,被军阀孙殿英的士兵掘开。在地宫中,棺椁内和慈禧身上无数世所罕见、价值连城的珍宝被洗劫一空。她的遗体被扔出棺外,惨不忍睹。现在棺椁内保存的是慈禧太后的一具干尸。如今,楠木棺椁华丽可辨,但棺内含恨吞辱的慈禧却永远无法“安卧”。正是她对自己死后之葬也要如此骄奢,引来了整个清东陵(除顺治孝陵)屡屡被掘的“奇辱大难”。

下面的时间里,我们大家可以自由参观,参观过程中请您注意爱护文物,保持环境清洁,注意安全。午餐大家可以按计划自由用餐。我们的车会一直停在停车场,不要忘记16整准时集合返回市区。

各位朋友们,今天我们游览了山川秀丽、建筑雄伟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清东陵。通过这一天的接触,我发现大家都非常友好,大家对我工作也很配合,很支持我,在此我向大家表示感谢!

关于河北柏林禅寺的导游词范文怎么写三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您来清西陵观光游览,我是导游员×××,旅途中您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尽管提出来,我愿竭诚为您服务,我们今天的日程是这样为大家安排的:首先参观泰陵,中午到行宫就餐,下午参观崇陵。

泰 陵

清西陵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陵墓建筑群之一,位于北京西南125公里处的河北省易县境内。在800平方公里的陵区范围内,建有帝陵、后陵、妃园寝、王爷、公主、阿哥园寝等十四座,还有行宫、永福寺两处附属建筑及衙署营房遗址,品种齐全、布局合理。陵区内保存有古松一万五千余株,这些树不但美化了西陵,而且可以避免外界风沙的侵袭和热气、寒流的影响,为西陵营造了一个特别的小气候,使陵寝处于一个独立完整的自然环境之中,使这里的建筑,得以很好地保存。清西陵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在20__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在20__年1月11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景区。

清西陵中,雍正皇帝的泰陵建筑最早、规模最大,堪称首陵。这是一处清朝盛世时期遗存下来的古建群体,从它的选址、规划,布局都反映出当时国家的强盛以及政局的稳定,在建筑用料、工程技术,传统工艺等方面也都非常考究。

当代建筑学家讲,泰陵是一处典型的风水宝地的模式。站在大红门前五孔桥上环顾四周,可以看到,北面有连绵起伏的永宁山,为靠山,酷似屏障。永宁山是太行山的余脉,与东陵的昌瑞山属于同一脉系,此山从山西过来,如巨龙横卧中原;大红门两侧的东、西华盖山为天然门户;九龙、九凤山为环护左、右的低岭;南面形态端庄的元宝山,为泰陵的朝山;在中间广阔的平原上座落着泰陵辉宏壮丽,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易水河从五孔桥下流过,形成山映于水,水扶于山的格局。“陵制与山水相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这里充分体现出来,同时又展示出古代建筑学家巧夺天工的高超艺术。正如美国景观建筑学权威西蒙德先生所说的:“埃及人是在他自己预定的一条不能改变的需求道路上一直走到底,中国人在他的世界里独自徘徊时有友好的大自然来引导他拜谒上天和祖坟。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地方,风景会真正成为建筑艺术材料。”

泰陵的建筑布局也非常考究,完全依照帝王生前所居宫廷格局,按礼制的需要而规划设计。以神道为中轴线贯穿南北,主体建筑安排在中轴线上,一律座北朝南;地宫座落在中轴线的末端,居中当阳,其余建筑沿中轴线次第排开。这些建筑都以准确的尺度,适宜的体量,斑斓的色彩,灵活巧妙的手法进行配制和空间组合,使陵寝的纪念性、礼制性主题有条不紊地展开并不断深化。

石牌坊是泰陵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泰陵设三架,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排列形式上都独具一格。一架面南、两各东西,与北面的大红门形成一个宽敞的四合院。三架牌坊的大小、规制完全一样,均由66块大小石料,仿木卯榫结合而成,每架牌坊高12.75米,宽31.85米,为五间六柱十一楼造型,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打造,各个部位还雕有丰富的纹饰,画面布局合理,造型生动,雕工细腻,玲珑剔透,生机盎然。这在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尚属孤品。成为清西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最具有价值的建筑之一。

整个陵区注重对门的处理,门既可作为出入之用,也可截断空间界面。大红门是进入陵区的总门户,单檐庑殿顶,看上去质朴、凝重、敦实、稳重,视若腾龙偃卧,镇守陵前。两侧有42华里的风水墙,逶迤延展,包护陵区,愈发显出大红门的庄严气派。

具服殿独成一院,是供后代皇帝、后妃来谒陵祭祖时更换衣服的场所,沿续明代拂座殿而建,殿内有净房,类似于现在的洗手间,内有绣花墩马桶。而今为了方便游人,在净房的旁边建有一座水冲厕所。

圣德神功碑楼是记述皇帝生平功德的主要建筑之一,俗称大碑楼,建成于1739年,花费白银十三万一千五百两。大碑楼占地5.54亩,高26.05米,四面辟门,为重檐九脊歇山顶,稳中有变,富丽典雅。它座落在方形广场的正中,四角各有一根高12米的华表相衬,使碑楼显得更加庄严、肃穆、雄伟、壮观。四根华表的柱身均用整块石料雕成,呈圆柱形,直径1.5米,周身浮雕着朵朵云团,一条巨龙于云朵间盘绕柱身扶摇而上,带有呼之欲出的动态感。华表也叫擎天柱,又称墓表。起源于远古时代,初为木质,为纳谏而设,又叫诽谤木。在陵墓神道上设华表,在西汉时期就很流行,是木质华表,石刻华表在东汉时盛行。华表装饰着象征皇权的云龙图纹,作为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衬托出主体建筑的高大,使其更加宏伟壮观。

碑楼内,矗立着两统巨大的石碑,每统碑重56.55吨,碑身阳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着雍正皇帝生前的丰功伟绩,大约五千字,这是一部给雍正歌功颂德的重要资料。

绕过碑楼,是一座七孔石拱桥,这是清西陵四十九座桥梁中最长的,长107米,宽21米。(栏板上是二十四节气望柱头,又称火焰望柱头。柱头上有二十四条阴刻线,代表二十四节气。因为有河才有桥,而河位于田野之中,大地与田野不可分,与二十四节气有一定的关系,耕种、浇灌都离不开二十四节气。)像这样巨大而完美的石桥在中国是不多见的。它对于建筑物的布局组合起着连接作用,使组合群的层次明显,过渡自然,紧凑而不松散,同时也显示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走下七孔桥,可见在神路的两侧对称排列着的雕刻精美的石望柱、石狮、石象、石马、武将、文臣等五对石像生。

望柱为六角形石柱,柱身雕流云纹饰,底部为六角形的须弥座。在宋代以前,石望柱置于墓道的最前面,为主要建筑,因为明、清陵时石牌坊作为陵墓前主要建筑,所以石望柱退居次要位置,纯属装饰。

石像生是设置在陵墓前的由石人石兽组成的石雕群,来显示死者生前的地位,身份。泰陵原来并未安设石像生,乾隆登基后,认为陵寝不设石像生,与典制不符,想在此泰陵增设石像生,而臣工们(风水大师:高其悼、洪文澜)则坚持:“泰陵甬道,系随山川之形势盘旋修理,如设立石像生,不能依其丈尺,整齐安设,而甬路转旋之处,必有向背参差之所,则于风水地形,不宜安设”。所以泰陵不设石像生并非违备典制,而是与风水有关。乾隆建议将大红门,龙凤门向南展拓,于是臣工们尊旨赴现场审核了原有计划并向乾隆奏议:“大红门正在龙蟠虎踞之间,护北面随龙升这旺气,纳南面特朝环抱之水,前朝后拱,天心十道,时天造地设之门户,不便展拓向外,况石像生之设,古制未详,无大关典礼之处,似可毋庸添设”。一言九鼎的天子,面对臣工的据理力争,也无可奈何,于是在奏折上批道:“知道了”。此事不了了之。事隔几年,乾隆旧事重提,最终在1748年,大臣拗不过皇帝,在泰陵前安设了五对石像生,这样就失去了龙凤门横陈为底景的依托,而又失去了石像生拱卫迎候于门前,聚巧形而展示的效果。所以泰陵石像生在所有建筑中是一个败笔,但由于臣工们极端负责的态度与皇帝的据理力争,所以也未伤及大雅。

蜘蛛山是泰陵的案山,据刘敦祯先生讲,此山系人工所为,可这里原有一座小山,又往上放了一些施工中剩下的废料。那么案山在陵区究竟起什么作用呢?因风水讲,无朝案遮拦未免飘散生气,所以案山会使陵区生气发越。

通向宝顶的引导大道—神道在里突然拐弯,是因为中国古建筑讲:贵含蓄,忌直接。

后面的建筑不能直接尽收眼底,应该慢慢展开,所以当我们漫步于弯弯曲曲的神道上,就好像置身于意向深远的空间环境氛围之中。

龙凤门是一座雍容华贵的建筑,为庑殿顶火焰式石牌坊柱门,黄色琉璃瓦的看面墙,墙下有宽厚敦实的洁白色须弥座,构成丰富细致,色彩斑澜、华丽富贵的形体,整座龙凤门充满了动势。高低错落的轮廓线,挺拔的石柱上雕刻云板、云墩和蹲龙,横直如矢的大小额坊和顶部火焰宝珠,看面墙上云纹腾龙的花心和岔角牡丹花叶,墙顶蓝绿色三彩斗拱所撑托的金色琉璃庑殿顶等等,都给人以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感受。龙凤门的近形风姿与远视气魄巧妙溶汇,相登相生,出神入化,给人以丰富的视觉艺术感受,不愧是古代哲匠的精心杰作。

三孔桥虽没有七孔桥那么宏大,但工匠师们都把它建造的小巧玲珑,优美动人,将两侧的栏板用优雅的券形曲线组合。站在三孔桥上驻足观看,陵寝宫殿群在紫色的永宁山衬托下,同时向东西两翼逶迤延展,把一种统一性的,一种非同凡响的稳重、宁静、庄严肃穆的气氛,充分体现出来。

三路九孔桥并肩横跨于最后一座马槽沟上,除自然形成的三条河以外,后两道是人工开凿而成,山陵环境质量的完善非常注重对水的处理。水对于大地来说为血脉,能够造就大自然的钟灵毓秀,使生气发越;水还可以界分空间,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及谐和的环境组合,而且山水相得如方圆中之规矩,山水相济如堂室之门户。因此陵区所有随桥泊岸,酌量地势修理,不使浸湿地宫;修筑堤坎,而且也使水流弯环,免其激射有声,破坏宁静的山陵气氛。所以马槽沟弯如飘带,柔如轻纱,造成“来宜曲水向我,去宜盘旋顾恋”的水势。充分体现出水对帝穴的留恋之情。所以陵区一山一水皆有义,一草一木总关情。

神厨库是座东朝西的小院,内建神厨。神库和省牲亭等建筑,是祭祀时制作和存放各种肉食品的地方。

神道碑亭又称小碑楼,内矗立皇帝谥号碑,重檐歇山,黄色琉璃瓦覆顶,四角翘飞,形式与大碑楼相仿,但规模缩减了二分之一左右。内竖一统石碑,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刻写着雍正皇帝谥号。

东、西朝房是为祭祀准备奶茶和瓜果的地方,又叫茶膳房,是根据关外奶房,果房的遗制而制造的。

东、西班房均为布瓦卷棚顶,为值班房,也叫守护房。清代皇帝继位之后,便大兴土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之修陵筑墓。因而皇陵的保护便成为重要任务,这一任务由深受皇帝信任的八旗兵来担负。他们采用换班的方法沿着陵院外的更道昼夜巡逻。如阴雨天气可在值班房内躲避休息。

隆恩门是进入宫殿区的门户,是整个陵寝组合群引导建筑的结束与主体建筑的开始。两侧是宽厚高大的朱红围墙,把宫殿区的所有建筑包围起来,使其形成结构严谨的两层院落。

焚帛炉,又叫燎炉,是为皇帝祭祀时焚烧五色纸和金银锞的地方。炉高4米,单檐歇山顶,周身用黄琉璃瓦构件制成,炉基为须弥座。炉内四壁及上下均为铁板,下面是三个铁槽,顶部两角各有一出烟孔,底座下部两侧各有一扒灰口。整座建筑比例适中,色调合协,雍容华贵,精巧秀致。

东配殿是存放祝板和制帛的地方,同时又是临时存放神牌的地方。每当大修隆恩殿时,帝、后的神牌就移到这里安放,在维修期间如遇上祭祀,也在此进行。西配殿则是喇嘛念经的地方,每当帝、后忌辰大祭之日,由永福寺派十三名喇嘛到此念经,为死去的皇帝超度亡灵。

正面的隆恩殿是陵寝地面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为祭祀的主要场所。整座建筑建在巨大的汉白玉基座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式建筑,黄色琉璃瓦盖顶,显得庄严肃穆。其建筑结构非常牢固,所有的木件全部采用卯榫对接形式,梁、柱、檀、椽结合不死板禁锢,有灵活移动的余地,具有很强的防震功能。在发生强烈地震时,榫卯之间具有活动性能,将外部力量缓冲分解,震后仍可恢复原位。因此雍正八年以来的多次地震和一九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都没使清西陵的大木结构受到显著破坏,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水平。

三座门也叫琉璃花门,中门比较高大,两侧墙上有琉璃岔角花和中心花,檐端用琉璃斗拱装饰。这种门占地面积较小,看上去显得较厚重,图案丰富,雍容华贵,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而且材料非常坚硬,耐高湿,有一劳永逸之功效。两侧分别接卡墙。阻隔南北,使宫殿区形成两层院落。清代建筑学家,不仅注重陵区单体建筑的形象与外观,而且更注重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组群布局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种组群布局的实现依靠门户和墙体,将各单体建筑有效地组合分割,形成一个个院落,并将院落形成复杂的整体给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

二柱门横跨神道,石柱上架额坊,建筑形式为斗拱夹山顶。作为方城明楼的屏障。清朝前五代皇帝陵寝都在三座门以后建二柱门,自道光以后则裁撤,因为建筑中缩短了三座门与方城明楼之间的距离。

石五供是一组象征永久性祭祀的供品。基座是由三块巨石雕成的须弥座,这是我国传统建筑的台基样式,上面刻有八仙、八宝、八卦、琴棋书画等图案,所有这些都象征着吉祥如意,对研究中国古代的雕刻艺术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明楼属于纪念性的建筑物,高高地耸立在方城之上,使人置身于仰崇桥山的氛围之中,它与朱红色的墙体、金黄色的瓦顶与湛蓝的天空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

当我们踏上明楼在向南方远眺时,心中升起一种无比自豪的感觉。正前方五里之外的东西华盖山,九龙九凤山形成的自然门户,郁郁葱葱的古松树弥漫于30里内外,座座殿宇、桥梁、门房、树木山川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气势北京的故宫、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明十三陵大有过之无不及。清陵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人民的骄傲,所以英国著名科学家里约瑟说:“皇陵在中国建筑制式上是一重大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雍正在选定易州境内天平峪时,说这里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合会之所,龙穴砂石,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风水宝地。而历经180年,十四座陵寝完工以后,自然景观又加之人文景观,就形成了:“山自太行来,巍峨耸拔,脉秀力丰,峻岭崇岗,远拱于外,灵岩翠岫,环卫其间,迄下山岗无数,如手之有指,每两岗之平坦开拓处诸陵在焉,花之瓣,笋之箨,层层包护”,的人间胜境,是“龙蟠风翥,源远流长,左右回环,前后拱卫,实如金城玉笋的秀美风光”。

朋友们,到次为止,西陵的参观就告一段落,谢谢大家的合作,请您留下宝贵的意见,真诚的欢迎您的再次光临,祝大家归途愉快,再见!

关于河北柏林禅寺的导游词范文怎么写四

直隶总督署是目前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省级衙署,是清朝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列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xx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直隶总督署修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0xx年),均为小式硬山建筑,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虽然历经沧桑,但仍然保持着直隶总督时期的建筑规模和建筑格局,保留着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建筑特色,为典型的衙署建筑群。

直隶总督署严格按照清制修建,坐北朝南,分为中、东、西三路,主体建筑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等院落全部集中在中轴线上,其它一些辅助建筑如花厅、幕府院等分列在东西两路。总督署规模宏大,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30米,总占地面积30000余平方米。

总督署的第二道门是仪门,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是主人迎送宾客的地方。清代官员相见,有非常繁杂的礼仪程式,与总督品级相当或高于总督的官员来署,总督要到仪门迎接,宾主从中门而入,共进大堂。而品级比总督低。

四堂面阔五间,中间为客厅,是主人会见客人的场所。书房东侧为曾国藩卧室,东墙上挂有曾国藩画像,曾国藩到直隶以后,身体一直不好,患有眼疾,又经常犯眩晕症。为休息方便,与其妻分室而居,结发妻子欧阳氏是曾国藩的业师欧阳凝祉的女儿。也是为了方便照顾身患眼疾的欧阳氏,同治八年三月,当欧阳氏带着儿子曾纪泽及孙子、孙女来署后,便被安排在西侧卧室休息。据记载欧阳氏勤俭持家,悉心管理全部家务,对家中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绣花、纺线、做鞋等事她都身体力行,不奢侈、不浪费,形成了良好的家风。随同欧阳氏来署的还有曾纪鸿的儿子、曾国藩的长孙曾重伯,来署时刚刚三岁,因聪明伶俐,很受曾国藩的喜爱,经常陪伴在曾国藩左右。曾重伯后来考取进士,入翰林院,能文善诗,被誉为“翰苑才子。”上房院虽为总督及其家眷生活起居之所,但据史料记载,能真正在此院生活居住的总督眷属是少之又少的,直隶总督的频繁更替有可能是其中的直接原因吧。

在总督署四堂西北有一便门与后花园相通,眷属可由此处去后花园消遣娱乐,现已不存。

在总督署的东、西两路,还有一些辅助性建筑,包括花厅、幕府院、箭道、龙神庙、武成王庙等,花厅是总督宴请宾客的场所,东、西两路各一座,称“东花厅、西花厅”。幕府院是幕僚生活居住办公的场所,主要有钱谷幕府、刑名幕府等。箭道,位于总督署西路,是总督定时校阅兵士射箭的地方。

正是由于有了以上经历,直隶总督署才得以保存了历史原貌,成为清代八大总督衙门中的唯一幸存者。

直隶总督署是清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历史载体,是一部立体的教科书,它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建馆以来,为进一步揭示总督署内涵,方便观众参观,总督署博物馆除对总督署各个堂院进行复原陈列外,还举办了《清代直隶总督与总督署史料陈列》、《清代刑法展》、《直隶总督生平展》、《反帝爱国义和团运动在直隶》、《清代帝后肖像展》、《直隶总督曾国藩专题展》等辅助展览,同时配合各种纪念日、活动日举办了内容健康、形式新颖的艺术、书画、科学等各种临

时展览和活动,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政要和朋友。

关于河北柏林禅寺的导游词范文怎么写五

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的第一站我们将要参观柏林禅寺。本站点将由我陪伴大家一起度过,我姓李,大家叫我小李就可以。柏林禅寺距石家庄南45公里处,下面我用一点时间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柏林禅寺的历史。柏林禅寺坐落在河北省__县县城(古称赵州)东南角,与“天下第一桥”赵州桥遥遥相望。它最早建于东汉末年,迄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全寺占地80亩、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这些建筑,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古朴庄重,气势宏大.在过去古称观音院,南宋称为永安院,金代称为柏林禅院,到了元朝,在一份皇帝给寺院的圣旨中,"柏林禅寺"这一名称才开始出现,那时候寺院柏树成林,所以有"柏林"一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古刹虽几经兴衰,却仍然香火绵延,高僧辈出。据僧传记载,著名的译经大师玄奘法师在西行印度取经之前,曾来此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晚唐时,禅宗巨匠从谂禅师在此驻锡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柏林禅寺因此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

金代,这里一度改为律宗道场,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扬戒律达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诠宗律师。金朝末年,法传临济正宗的归云志宣禅师主持法席,柏林禅寺由此革律为禅,宗风大振;元代,这里先后有圆明月溪禅师、鲁云行兴禅师行化,柏林禅寺由兹气象恢宏,成为燕赵一带的佛教中心;明清两朝,中央朝廷管理赵州地区佛教事务的机构——僧正司设在柏林禅寺。当时柏林禅寺的住持往往同时兼任僧正司僧正。近百年来,柏林禅寺却屡遭劫难,到 1988 年这里重新进驻僧人时,殿堂、经像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赵州禅师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唐朝古柏,依稀屹立,一片凄凉,昭示世人这里曾是一处佛教古刹。

1988 年,柏林禅寺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大和尚亲自主持柏林禅寺

修复工作,在各界人士大力护持下: 1992 年,普光明殿落成;随后,钟鼓楼、观音殿、藏经楼、禅堂、怀云楼、开山楼、会贤楼、指月楼、云水楼、香积楼、古佛庵、关房、佛学院、茶香楼、文殊阁、普贤阁、万佛楼相继建成; 20__ 年 9 月 6 日,巍峨雄伟的万佛楼举行落成暨佛像开光大典,标志着赵州祖庭的中兴大业取得重大成果。一处占地 90 余亩,殿堂楼阁鳞次栉比、庄严整肃的千年古刹重焕生机。

赵州禅师(778~897),法号从谂,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已八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古城,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达40年,道化大行,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

赵州禅师以其证悟渊深、年高德劭而享誉当时中国的南北禅林。人们议论当时中国禅林的高僧,每每说“南有雪峰,北有赵州”;又有“赵州眼光烁破四天下”的美誉。在遥远的南方,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山门耸立有“赵州关”,福建雪峰义存禅师的道场有“望州亭”。由此可见赵州禅师在禅门中的地位。

禅师虽然道誉四布,并有燕赵二王的供养护法,但他的生活却十分朴素清贫。他的“绳床一脚折,以烧断薪用绳系之”。他经常是“裤无腰,褂无口,头上青灰三五斗。土塌床,破芦席,老榆木枕全无被”。禅师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弘传祖师心印,接引四方学人。脍炙人口的“吃茶去”、“洗钵去”、“庭前柏树子”、“狗子无佛性”等公案不仅启悟了当时的许多禅僧,而且流传后世,历久弥新。从宋朝开始,中国禅门盛行以“参话头”为方便的话头禅,赵州禅师的公案语录最频繁地为人们所参究,许多人在赵州语录的启发下明心见性。其中“狗子无佛性”更凝练而为“无门关”,成为禅门一大总持,直至今天在中国、日本、欧美等地仍是最流行的公案。

柏林禅寺前任住持上净下慧老和尚。出生于1933年,他是中兴柏林寺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他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和河北《禅》杂志主编。法师髫龄出家,早年曾亲近近代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并从其承法成为临济宗、曹洞宗传人。法师日常法务繁忙,但精力过人,虽日理万机,但常安详自在。1993年,法师根据自己几十年修学佛法的体会,结合时代潮流,正式提出“生活禅”,作为柏林寺修行弘法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方针。“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能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风采。提倡生活禅的目的在于将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互相熔铸,产生出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禅宗精神,还其灵动活泼的天机。在人间的现实生活中运用禅的方法,解除现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惑、烦恼和心理障碍……使我们趋向智能的人生、圆满的人生。”(《生活禅开题》)围绕这一思想,净慧法师提出了一系列修行的方法、原则。他把佛法的思想凝炼为“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作为生活禅的宗旨。几年来,生活禅受到教内外人士的关注和好评。

关于河北柏林禅寺的导游词范文怎么写六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抚宁县背牛顶景区。

抚宁县,古称骊城,直到唐朝武德二年设立抚宁县。“抚宁”两字的意思是“抚我黎庶,宁我子妇”之意。抚宁位于河北的东北部,北倚燕山,南濒渤海,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地势北高南低,矿产丰富,盛产水稻,远近闻名的“留守营”大米就是出自该县。棉花、油料、果品、畜牧、淡海水产品也很可观。工业以造纸、纺织、机械、化肥、水泥、采煤、酿造为主。是我省亿元财政县之一。人们说抚宁人扎实能干,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优异成绩。

从秦皇岛的地形图上看,抚宁将整个我市三个城市区包围,境内公路、铁路交通四通八达,历史悠久,风光旖旎,山、川、海集一身,主要旅游胜地有南戴河旅游开发区,背牛顶旅游区,燕塞石林旅游区,天马山、天马湖旅游区及九门口旅游风景区。而背牛顶旅游区是较优秀的一个,遗憾的是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很长时间养在深闺人不识,如今已正式对外开放。

背牛顶风景区距海港区约五十公里,经榆关,猩猩峪,到达宏量寺,而猩猩峪隶属于抚宁大新寨镇,原来是一座明代戍边城堡,据说这里住过猩猩或说这里掉下过星星也就是陨石,故而得名。现在仍可看到这块石头。

从猩猩峪前行,途中可见苍山叠嶂,峰回路转,烽火台林立,溪流潺潺。尤其在群山怀抱中有一奇景——龙潭。一潭清水,水深高丈,寒气四溢,沁人心脾。潭旁建有龙王庙,当地流传着“秃尾巴老李”的动人故事:抚宁县官庄有一李姓妇女,生了一条小蛇,不忍丢弃,放在水中养了起来,逐渐长出了鳞片。遇雷雨天就逃走,每逢阴雨之夜就潜回吃奶。每次吃奶,母亲就痛死过去,去后又苏醒,母亲痛苦难忍,在其吃奶时藏刀吓唬,结果误伤其尾,逃走后就不再来了。后托梦告诉母亲:“我已有住所,在北沟龙潭中,叫秃尾巴老李。”老李天性善良,天旱祈雨,甚为灵验。潭两侧为悬崖峭壁,形如斧劈刀削,东侧峭壁上刻有“龙泉”两个大字,潭上腾空架起彩虹桥,通向“望雨亭”。顺路上山右达乱刀峪,又称燕塞石林旅游区。

从龙潭前行四公里便到了宏量寺,这里仅存遗址。再前行约一公里便到了背牛顶山脚下。从山下望去,山顶高耸入云,因山后有石如牛,故名。辽代天庆年间始修,明正德十四年,僧人佛海凿井建庙,带徒重修背牛顶。随后在隆庆、万历、崇祯年间又先后修建无梁殿,拓大了金光洞。但到了道光十年,又被道人所占,光绪八年,该庙主持曾受皇封。因此,一山先后容佛、道两家。历代香火极盛,传说许愿很灵。

从山脚沿石阶向上攀登,山渐陡、景亦幽。这里常年为原始森林所覆盖,奇花异草、参天古树另人赏心悦目。山路树丛中便有两块威武的“将军石”,象把守山门的忠诚卫士。再往前行,便到了幽深的绿色长廊。这里天然生长的猕猴桃藤、野葡萄从路两旁向上空延伸,勾连一起,形成一条浓荫蔽日的绿色长廊。夺人工之美,具有大自然之妙,别有韵味。

从绿色长廊上行,通过一段艰难的攀登依峭壁安置五层柏木长梯,梯旁高悬铁索,游人扯索攀,猿引而上,惊心动魄。如今设置了七十米长的铁梯,外有围栏,虽两旁崖山有壁,令人心有余悸,但有惊无险。

到了山门,才令人惊魂稍定,反身四望,才觉风景这边独好,才知不枉来一朝,飘飘然好似升仙。如遇阴雨,可见脚下铺云万里,如苍雪、如堆絮,上晴下雨,人称为“兜锦世界”,或称“牛顶云海”,论气势不亚于黄山云海,山门南侧内壁嵌有一卧碑,上刻“太清观”三个小字,下刻“背牛顶”三个大字,山门上几米远,石壁上刻有“今生不把弥陀念,枉在人间走一遭”,给人一种超俗之感,据说凡是念声“阿弥陀佛”之人,登山疲惫便会一扫而光。

石岩后的树林里,掩映着一片碑林,大都是为捐修庙宇人名字的碑刻,东侧数口井错列排开,大都凿石而成,水浅的不足一米,水深的三米有余,妙在不论深浅,虽在山顶却常年不涸,井东石壁下有一方池,古称放生池,池前有一“望海楼”遗址,虽楼去而平台依存,生有几棵五百年以上的古松,树叶茂盛,现山顶唯一仅存的建筑——无梁殿,仍供奉着望海观音。殿北的金光洞旁有一石刻,楷体“海阔天空”。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洞东峭壁上刻着佛像和游人留下的诗句。而洞前的平台,正好作为野餐聚饮的好场所。

从金光洞再向上攀登,便达到了顶端,极目四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会油然而生。北望:燕山山脉,层峦迭嶂,长城雄踞山顶,老岭诸峰历历在目;东望:角山长城、山海关古城尽收眼底,用一个十倍的望远镜,便可看见海港区街道上车辆如梭,奔流不息;南面,海天在目。北戴河、南戴河及黄金海岸上的几颗明珠镶嵌其间,也只有登绝顶,才真正的发现秦皇岛人生活在绿色环抱的山海之间,交通发达、环境优美的天地里。

古代在背牛顶可留宿,不远的将来,随着旅游的开发,山顶别墅的兴建,那时“隔窗可摘星,卧床观日出,饭香鸟同吃,果熟猿共收”的万物相安世界定会重返山中,仅仅现在,登临此处,那种太白之豪,东坡之逸也会有油然而生。

现在渤海林场加大了开发力度,另一条下山路径已经凿通,而南山那种茂密丛林,满山的天女木兰及保存完好的长城敌楼、敌台更会使您流连忘返的。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关于河北柏林禅寺的导游词范文怎么写(六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shiyongwendang/xindetihui/shixixindetihui/16849163041223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