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实习心得体会 > 浙江东钱湖的导游词汇总(四篇)

浙江东钱湖的导游词汇总(四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浙江东钱湖的导游词汇总(四篇)

微信扫码分享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浙江东钱湖的导游词汇总一

要认识柯岩,就得了解柯岩的历史沿革、石佛的形成,云骨的来由……

要认识柯岩,就得亲临镜水湾、坐乌篷、看社戏、品黄酒……

要认识柯岩,就得进"越台名士乡"、登"日月同辉台"、入"名士纪念馆"……

要认识柯岩,就得朝拜普照寺、进香财神殿、祈求观世音……

要认识柯岩,就得泛舟鉴湖饱览湖光山色、欣赏琴笛遗韵、品味绍酒美味,领略古桥风韵……

柯岩,是一处石文化积淀深厚的胜地。

柯岩,是一座自然风光与园林艺术有机结合而千古不朽的景城。

柯岩,是一方历代名士、官宦乡绅、淑女佳人、寿翁稚童纷至沓来而留连忘返的休闲热土。

柯岩之"柯",来源于柯山;柯山之"柯"来源于柯亭。

柯者,常绿乔木也,树枝也,斧柄也。古人建驿亭,因陋就简,以树枝为柱为梁,以青竹为壁为椽,以茅草为瓦为顶,越语称"柯",故柯亭得名。

柯亭名重,给所在之山也带来名重。尽管简陋的柯亭后来被人们以石柱瓦顶之形式移建到2.5公里外的集镇上(今柯桥),但柯亭建在柯山的那个年代毕竟为期不短,使人们注意到了柯山的山色秀丽和它所蕴藏的丰富的岩石资源。

柯山,成了采石山。在汉之后的魏、蜀、吴三国时期,数以百计的采石工聚集在这里。三国归晋,南北朝代晋而起,隋炀帝开凿运河游哉悠哉,其间四百年,历近二十代石工,偌大一座柯山,竟被齐根挖去半座石山。

也许是天意所在,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在被挖去的半座石山的区域中,竟留下两"柱"孤岩,一左一右,一胖一瘦,浑然兀立。

这一奇异的石景,令后来的石工们为之动容,为之心惊。从此,大规模开采柯山石的局面消失了。

石景的突现,使柯岩成为一个响亮的名字,柯山之名渐渐地为柯岩所替代了。

浙江东钱湖的导游词汇总二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孤山景区游览。那我们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孤山的概况:孤山山高38米,为西湖群山中海拔最低的山,也是西湖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它东连白堤,南临外西湖,西接西冷桥,北濒里西湖。因为孤山在西湖碧波环绕中,风景优美,因此白居易曾有词有云:蓬莱阁在水中央。孤山是白垩纪地质年代火山喷发的流纹岩而成,为栖霞岭的余脉,占地300亩左右。孤山景区中景色美伦美奂,人文景观众多,因此我们可以概括一句话来形容孤山:风景绝佳处,人文汇萃地。

首先我们先看到的是被誉为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曲院风荷在南宋时被称为曲院荷风。因此地广种荷花,花香醉人,为西湖赏荷最佳之处,故名。后来康熙皇帝游湖时,把它改成曲院风荷,书曲院风荷四字,因此得名。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无底座的塑像是中国著名画家,原中国美院华东分院院长黄宾鸿先生。为什么他的塑像是没有底座,没有那种居高临下,非常雄伟的气势呢?那是黄老先生他觉得自己是来自于民间的画家,他与平民亲密无间,活于人民百姓中,因此他的塑像是没有底座的,与我们平民老百姓平起平坐的。

这座亭子叫作慕才亭,这座亭是南朝齐国钱塘人苏小小墓。苏小小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歌妓,为当时一位叫鲍仁的人为苏小小所建。赞美苏小小身虽在风月烟花之地,但是洁身自好,品格高尚,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亭上有楹联一付: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为我国文学巨匠茅盾先生所题。茅盾是浙江桐乡乌镇人,著有《子夜》,《林家铺子》。

我们眼前的这座桥叫作西泠桥,西泠桥与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冷字是清凉的意思。古时此桥未建之时,人们都要在此地坐船到孤山去游赏,是那个时候的一个渡口。

这是我们著名的中国民主革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秋瑾的墓。叫作秋瑾墓。秋瑾(1875—1907)为浙江绍兴人,别号镜湖(鉴湖)女侠,别号竞雄。墓高2.1米,汉白玉塑像高2.7米墓有孙中山的题字巾帼英雄。帼是女中豪杰的意思。墓后面有秋瑾胡芝瑛为她所写的纪念文章。这位女英雄死后,遗体先是草葬于绍兴卧龙山,后来移到严家潭,后来又移到西泠桥北部,既香格里拉对面,后来又移到湖南的老家。现在我们大家看到的是1981年第10次变迁埋葬。总之是几经波折,英雄终得以安息。秋瑾曾有遗愿愿与岳飞为邻,因此后人就遂她心愿就将她遗骨葬于此。

这座楼叫作俞楼,是清末著名朴学大师俞樾的住宅。俞越号曲园,浙江德清人,著书众多,著名学者吴昌硕、章太炎都是他的徒弟。俞樾曾给灵隐的冷泉亭中的董其昌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作答联峰从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其妻曾作答联: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其女曾作答:泉从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俞樾一家三口都非常地有文采,都非常地意思。

俞楼旁边有一口泉,叫作六一泉。苏东坡来杭州作通判的时候,由欧阳修介绍认识了西湖高僧惠勤,成为好朋友,为莫逆之交。苏东坡离开杭州后几年,又来到杭州任知州,此时欧阳修和惠勤皆已死去,东坡为纪念这段友谊,在此名此泉为六一泉。六一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欧阳修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金石书画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人一个。六一因此而来。

六一泉旁边的这个塑像是潘天寿的像,他是美院院长,著名的画家。擅长写意花鸟画。此像是为了纪念潘天寿诞辰100周年所建。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著名的西泠印社。他和文澜阁同为孤山景区内2处国家级文保单位。是20_年由省级文保单位上升到国家级文保单位的。西泠印社是一个民间学术团体,筹建于1904年,正式成立于1913年,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那由于西泠依孤山而建,本身就是一个风景名胜之地。形成了印学与庭园艺术相结合的古雅、清幽的环境。内有三大建筑:柏堂、竹阁、四照阁。柏堂二字为清末俞樾所题。现在的四照阁是22年新建的,原址现建有华严经塔。说起华严经塔呢,它是一座密檐式塔,八面11级,用白石彻造。上面刻有华严经,下面饰有十八应真像。西泠印社中有汉三老石室,里面陈列了三老碑记有一些讳字忌日,是研究碑刻和隶书的重要材料,并且年代久远,至今有1900年的历史,被誉为华东第一石。西泠印社内有一个洞,叫作小龙泓洞,是为了纪念浙派篆刻鼻祖丁敬,以他的号龙泓作洞名的。他是西泠八家之首。小龙泓前有皖派篆刻艺术创始人邓石如像。小龙泓洞前有泉闲泉。社内另有观乐楼,现在辟为吴昌硕纪念馆。西泠社员众多,影响广大。除了弘一法师这样的名人是社员外,还有一些日本,新年加坡等国际友人是社员。足见西泠印社社员发展之广,影响力之大现西泠印社共有五任社长,第一任是吴昌硕,第二任是马横,第三任是张宗祥,第四任是沙孟海,第五任是赵朴初。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文澜阁,它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之一。建筑仿宁波天一阁而建,是重檐歇山顶式的建筑。初建于1782年,重建于1882年。它是浙江博物馆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为珍藏四库全书(经史子集)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著名的《四库全书》便珍藏在其中的青白山居中。文澜阁是由雍正年间的圣因寺的玉兰堂旧址所建。澜之三点水取以水克火之含义。请大家抬头看,文澜阁的题字的汉字和满文,是清光绪皇帝所题。

现在我们面对的就是著名的杭州楼外楼餐馆。楼外楼餐馆素有佳肴与美景共餐之誉,是杭帮菜的代表菜馆之一。它是由洪端堂创办于清光绪28年(1848年)是来自于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中的诗词: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现在重建的楼外楼是按照1973年间周总理说的要照顾整个西湖风景和孤山的环境,房子不要修得太高太洋,要有民族特色的意思设计的。楼外楼著名的菜色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宋嫂鱼羹,但凡来过此餐馆的人一定要在此品尝这几道由以西湖醋鱼为首的名菜。而周总理本人则曾有9次来楼外楼用餐。

请大家来看中山公园,它是为了纪念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名。中山公园在南宋时就存在了,当时叫作西太乙行宫,清康熙时成为了皇帝行宫。到了雍正年间改名为圣因寺,1927年时为了纪念伟大的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公园。在清雍正年间时圣因寺与当时的昭庆寺、净慈寺、灵隐寺并称为西湖四大丛林。中山公园门口有两座汉白玉大狮子,是杭州目前最古老的汉白玉作品。公园是规则式园林与自然式园林的结合体,完美的结合体。表现了杭州能工巧匠的创作。孤山里面有一副题字西湖天下景乃康有为题。亭上有诗山山水水处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在孤山景区里面还有两座亭子是30年代东南亚华侨捐献浙江灾区款中多余的钱款所建,为了是纪念东南亚华侨。

接下来大家看到的是浙江博物馆。浙江博物馆是1927年初建的,当时名为西湖博物馆,现在是90扩建的,拥有7500平方米的面积,为浙江最大的人文博物馆。馆名是中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所书。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示浙江历史文化的经典窗口。这个博物馆建筑结构为:大屋单体曲线联廊式的,形成了一种园中有馆,馆中有园的格局。在博物馆的门口三根立柱,是良渚文化的代表建筑,叫作玉琮。而围墙上的双凤朝阳是河姆渡文化的图腾的图案。非常地具有浙江历史文化特色。

在浙江博物馆的东面是浙江西湖美术馆。馆门口有韦天瑜作品《蔡元培与林风眠》。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较早提出美育思想的学者,而美术教育家林风眠先生则是今天中国美院的前身国立艺术院的创立者和首任院长。

在浙江西湖美术馆对面,南面的是西泠书画院,院名为沙孟海所题。画院是在原哈同花园的旧址所修建,现是西泠书画院研究印学金色篆刻的地方。

大家好,我们所来到的就的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平湖秋月东临锦带桥,西临西泠书画院。平湖秋月在唐朝的时候是叫个望湖亭,明代叫作龙王祠,清康熙年间改为御书楼,并在楼前水面铺筑平台,构围栏,构水轩,形成三面临水的景观,几乎与湖面持平,并立碑题字平湖秋月。平湖秋月,故名思义是一个非常好的赏月之地,它与杭州的三潭印月,凤凰山睥的月岩并称为杭州三大赏月之地。

孤山中的这座塑像,我相信不用我介绍,应该好多游客都认得出来,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文学泰斗,革命家思想家鲁迅先生。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1909年曾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孤山曾是他带领学生采集植物标本的地方。

大家看到的在鲁迅先生的后面的这座建筑,叫作林社。即林启纪念馆筹备处。林启(1839—1900)福建人,在杭州任知府期间,创办了三所新式学堂,分别是求是书院,为浙江大学的前;养正书塾,是杭高中和杭四中的前身;蚕学馆,即后来的蚕桑学校。林启生前非常敬仰隐居孤山的北宋诗人林和靖,曾在孤山补植梅树百株。杭州人为了纪念他,将他埋葬在孤山,并于50年代初在放鹤亭边建林社。

我们现在经过的这个廊桥边上有2只白鹤的塑像,相信大家已经猜到我们接下来来到的景点就是放鹤亭了。放鹤亭是元代陈子安在北宋诗人林和靖隐居地巢居阁旧址所建的纪念性建筑,现亭为1915年所重建。林和靖长期隐居孤山,终生不娶,平生喜爱作诗作画,喜欢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相传他死后,他养的白鹤也在此地悲鸣而死。每到梅花盛开的季节,我们总能在这里感受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好意境。亭内有清康熙皇帝临摹明代董其昌书鲍明远的作品《舞鹤赋》,亭前柱子上有林则徐撰林散之手书的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无名花转不孤楹联。放鹤亭中陈列有乾隆碑刻,是目前杭州保留较完整的乾隆手迹,亦是西湖风景区最大的碑刻。此碑还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在放鹤亭后面还有林和靖处士的墓。

我们继续向西走。这座六角石亭叫作云亭,为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吴昌硕所题。亭后面叫作玛瑙坡,相传宋人常在此采石刻章,壁上记得有吴昌硕玛瑙坡书法石刻。

离开云亭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又有一个亭子,这个亭子叫作中山纪念亭,后面的树木叫作中山纪念林。是1927年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造的。树林四季常绿,和山上的梅花、杜鹃花构成孤山后坡的主要绿色园林景观。孤山后坡的梅花,每到盛开时,是一美丽奇景。孤山访梅,超山赏梅,灵峰探梅是旧时杭州的三大赏梅胜地。

空谷传声,是在中山纪念亭前这里。此为一虚景,在此向北山上大喊一声,可以听到延时的回响,虽具韵味。我们早上如果在这儿晨练的话,就可以在这里练练声,唱唱歌,抒发一下情感。

在孤山的半山腰,有根据电影《鸡毛信》中的人物海娃所塑的像,海娃放羊。使后山绿地平添一份生趣,此地也是青少年儿童非常喜欢嬉戏的地方。

在海娃放羊的旁边,有一个树丛,这儿虽然不起眼,但是也有一个景点。这就是苏曼殊的墓。他是第一个将法国作家的作品《悲惨世界》翻成译中文带给我们广大的中国读者的。后来他在惠州长寿寺出家为僧。

大家现在看到的一条石径和一个牌坊,源泉于西泠印社古道,沟通了西泠印社南北浏览的路线,点出了西泠印社人以印集,社以地名的特点。

在孤山公园的入口处,有一个中国印学博物馆。是国内唯一收藏、研究、展示为一体的国家级园林式印学博物馆。大家看,馆的这个印章,大家说大不大?它高4.2米,有天下第一印之美誉,通体用汉白玉所雕造,它也是印学博物馆的馆标。

各位游客们,孤山景区到此就算是游览完毕了。我相信还有好多的游客仍有意尤未尽的感觉。希望大家回味孤山的美丽景色的同时,下次还能有机会再来杭州游玩,再来观赏孤山。那么谢谢大家的合作,使我们这次的游览活动非常顺利地结束。再次谢谢大家!

浙江东钱湖的导游词汇总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从宁波市中心出发,拐入世纪大道向南,便是贯穿东西的颇具现代气派的鄞县大道。大道向东便是我们游览的目的地长三角地区著名景区东钱湖。车程约走15分钟左右。 各位游客,东钱湖所在地——浙江省,宁波市,处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紧邻国际大都会——上海,是中国华东国际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毗邻“黄金水道”长江入海口和国际远洋运输的主航线,是中国政府开放开发的战略重点区域之一。

地理位置决定了景区的地位。东钱湖,这包含了江南千年的历史文脉和吴越特色文化遗存的景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宝地势必投射处诱人的开发前景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正在成为新世纪重点开发建设、度假休闲的热点。

各位游客,大家应该知道,浙江湖泊数“千岛”,千岛西子三千个,可见其壮观,但人们不知道千岛湖充其量是一座建成采数十年的一座大型水库,在浙江真正的最大的淡水湖泊也不是嘉兴南湖、绍兴鉴湖,而应该属于宁波东钱湖。说东钱湖是一座千百年来孕育出来的浩波万顷、港湾曲折的天然湖泊,说东钱湖像一颗镶嵌在东海之滨的晶莹翠碧、光亮四射的大明珠,名副其实,当仁不让。

一代文豪郭沫若有诗赞曰东钱湖为“西子风韵”,是因为西湖古来有西湖十景,东钱湖亦有钱湖十景;西湖古来有苏堤春晓,东钱湖亦有钱堤烟波;西湖古来有岳王庙宇,东钱湖亦有岳鄂王庙;西湖古来称作西子湖,东钱湖亦流传范蠡偕西施隐居于此,留下今日东钱湖一景“陶公钓矶”。虽然今日“钱湖暂让西湖号”,赶上西湖有待时日,但东钱湖20平方公里浩如烟海的湖面,比西湖大3倍却是事实。东钱湖同样山青水碧、桃红柳绿,湖面开阔、旷幽有序;这里除了山村氺,老街古建,高山茶园、清泉感液外,还有环山72溪汇聚一湖,形成山外有山、湖外有湖、山重水复、风景佳丽的自然景观。对此,游人曾对两者作了恰如其分的比喻:“西湖是一个打扮入时的绝姿淑女,东钱湖是一个天生丽质的美丽村姑。”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快接近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了。

先允许我给各位游客一个提示。进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原有一条通道,即从盛莫路右拐,穿过充满“小城故事”的东钱湖镇,抵达景区。现在另开辟了一条通道,即总投资4亿元,长达4公里、宽120米的东钱湖景观大道,已于20xx年10月底通车。

东钱湖景观大道,笔直宽阔,畅通无阻;花团锦簇,分外妖娆。固有人常常称其是从喧哗都市走向自然生态的 “门户”和“钥匙”。但如果说东钱湖是一部起伏多变、雄壮有致的交响乐的话,那么东钱湖大道更像一架大提琴上的几根银色琴弦,首先给游人拨响了交响乐开场曲的几个最扣动人心的音符。此时此刻,当我们行驶在这条景观大道上,不是已经感觉出不远处东钱波浪那多情欢快的旋律和热情洋溢的呼唤……

“你好,东钱湖…”这是一句带有十分亲切的对东钱湖万分深情期待的问候语。气势这也是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在20xx年初提出的宣传主题口号,各位游客可能在进入东钱湖地区,或在手中的东钱湖游览图上已发现了这一句亲切且朴实的宣传语的形象展示了。是的,一声轻轻的“你好,东钱湖…”蕴含着多少艰辛、砥砺,来之不易啊!

“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东钱湖最早变化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谷子湖畔的岳王庙开始整修,“钱湖占十景”之一的“芦汀宿雁”景碑重新竖起,传统的中应庙改成了王安石纪念室……东钱湖被列入浙江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中。

东钱湖根本性的变化是在本世纪初。20xx年8月,宁波市委市政府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作出了加快东钱湖地区开发建设的重大决策,建立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把包括鄞州区东钱湖镇、千年古刹天童寺、阿育王寺和天通森林公园等在内的约230平方公里确定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规划范围;过了两年,市委市政府又把东钱湖开发建设列入新世纪宁波“江、湖、港、桥”战略,和以生态资源及旅游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 “百亿工程”之一。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在其管理范围内行使相关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当于县级的社会和行政管理职能,使东钱湖地开发建设跃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各位游客,荡见到东钱湖之前,你猜想美丽的东钱湖会是怎样子的呢?她真像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淡妆浓抹总相宜”吗?此刻,您可以不说,可以暂时保密!因为东钱湖豁然在目……亮晶晶、光闪闪,面对浩波2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2米,由谷子湖、南湖和北湖组成的东钱湖,您一定是情不自禁地、发自内心地大声呼唤:你好,东钱湖… 说来不信,东钱湖除了西湖,还真的与“钱”有关。

相传当地有位杨氏因骑过金龙而发了大财,积聚良田万顷、珠宝满室。聚财后的杨氏奢侈骄横,欺压百姓,引起玉帝不满。于是玉帝派观音菩萨携善财童子化成母子下凡求证。杨氏收留他们做奴隶,却百般虐待,盘剥有加。三年过后,不仅不付一份工钱,反而无端踢死了善财童子。玉帝大怒,派出风神、火神和雨神惩罚杨氏。顿时杨宅起火,火焰冲天。而后天崩地裂,暴雨如注,杨氏20万亩的肥沃土地顷刻间变成一片汪洋,所有的金银珠宝同时沉入湖底。“东钱湖”的名称由此而来,“万金湖”的美称也由此而来。千百年来每当照样喷薄,或夕阳西下,东钱湖总会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东钱湖人说那是忽地深处金银财宝发出的光芒。各位游客,若您对此传说有所怀疑,你可以下湖去捞把泥土,泥土中肯定会有不寻常的“收获”。运气不错的话,说不定还会捡到一锭沉甸甸的杨氏金元宝……

其实,东钱湖是地质运动时期一流下来的海迹湖泊。缘故时代,东钱湖区域与东海大洋相连,历经沧海桑田,采才形成海滨型的泻湖。杭州西湖也是泻湖,也是为地质运动所造就,从这点上我们不难看出为何东钱湖和西湖总是有缘,原来他们属于一胎双胞,不分你我。只不过东钱湖多了几分市场经济的天赋罢了! 各位游客,横在大家面前的是一条沿湖的安石路。安石路很普通,也不算长,但它和兴凯路,及投资4亿元完成的环湖南路、环湖北路、环湖东路和福泉山公路等“五路工程”相接,便形成一条长达45公里的环湖旅游线。从天空俯瞰,环湖路既像一只硕大的花环,又像一条蔚蓝色的绸带,系在美丽的村姑脖上飘呀飘呀……从安石路向北即是著名的东钱湖镇,镇分老镇和新城。向南即进入东钱湖主景区,在我们前方目光所及,即是岳鄂王庙和向阳渔港私家菜馆。

走在安石路上,自然让我们想起那恩泽于东钱湖的一代县令王安石。

东钱湖形成于春秋时期,因地承钱埭之水,故名。钱埭,是东钱湖畔的一个地名。唐天宝三年,也就是公元744年,县令陆南金浚治开拓东钱湖。过了将近320xx年的北宋天禧元年(公元1017),郡太守李夷庚重修开挖东钱湖;又过了30年的庆历八年(公元1048),县令王安石又加以疏浚。值得支出的是东钱湖有今天之规模和靓丽,皆与这位被列宁称作“11世纪世界最伟大改革家”的王安石有着不解渊源,王安石在位居宰相之前,曾在东钱湖所在鄞县当过县令。他组织10万民工重修湖堤,设置界石,削除葑草,造福百姓,使湖上有堤,环湖皆山,也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积累了原始资料。有趣的是,王安石浚治宁波东钱湖和苏东坡治理杭州西子湖的内容和时间均为接近,可谓“天设地造、异曲同工;一正一副,流芳百世”。当时百姓为纪念他,在湖边建立了一座中应庙;时至今日,环湖线上又开造了有纪念意义的安石路。

各位游客,我们现从安石路向北进入东钱湖镇,这是座老镇,有人称其水城。沿路能见到东钱湖旅行社、东钱湖旅游学校、因钱湖占十景之一“殷湾渔火”出名的殷湾村、白石仙坪、周尧昆虫博物馆、沙孟海书学院等单位及景区。各位游客,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中国有十大旅游度假区。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就属于其中一个,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处于浙东旅游网络中心节点,东与海天佛国普陀山隔海相望,南与宁海温泉、温州雁荡山紧密相连,西与奉化溪口、梁祝公园、余姚河姆渡互为近邻,北与北仑港,乃至杭州湾跨海大桥牵手相接。我们所看到的旅游度假区不能说是全国最大最好,但肯定是环境优越、位置独特、前景最美的度假村。 这几年,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以建设“城市之湖、生态之湖、文化之湖、休闲之湖”国家重点生态型旅游度假区和华东地区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心为目标,以“高要求、高标准、高量”为己任,着手进行全面、立体、综合性开发,规划设计、基础建设、环境整治、旅游开发、招商引资等等各项工作全面启动。 “百年大计,规划为先。”东钱湖管委会委托美国易道公司先后编制了《东钱湖地区概念规划》和 《钱湖新城总体规划》;委托宁波市规划院编制了《东钱湖地区总体规划》。至今管委会累计投入3500万元编制了30多套规划,形成了完整的科学规划编制体系,这在全国度假区中也是少有的。同时,东钱湖管委会提出三阁阶段性目标:20xx年初步展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阶段性形象和诱人风采;20xx奶奶基本确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雏形;到20xx奶奶,初步建成集生态旅游历史文化、商务会议,观光休闲、度假居住于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华东地区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心和长三角著名的休闲度假胜地。各位游客,如果管委会的三大目标一旦实现,东钱湖会展现怎样一副宏远巨制?“钱湖赶超西湖”还会是一个永远实现不了的梦想吗?

浙江东钱湖的导游词汇总四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周近400公里,湖中有大小岛屿48个,连同沿湖半岛山峰,共有72峰。

太湖横跨江苏、浙江两省,但作为风景区,最精华的部分则在无锡。游览太湖,一般都是游览位于太湖北部的无锡太湖风景区,其胜处又在鼋头渚。

太湖绝佳处在鼋头渚位于太湖之滨的充山西端,因有石渚形如鼋头伸入湖中,故称为鼋头诸。太湖,古称震泽,亦名具区、笠泽、又名五湖。面积三万六千顷,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风光以雄浑清秀见长,四季景色不同,晨暮意境迥然。鼋头渚是观赏太湖风光的最佳地方,“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鼋头渚从1920xx年开始建园。先后辟有横云小筑、郑园、退庐等。游人进园先至“太湖佳绝处”牌坊,过“间津”、“利涉”门后,渐行至长春桥边。这里初春时樱花破绽怒放,排红粉白,一树树,一片片,像彩云,似晨雾,灿烂眩目。这些樱树是日本友人赠送的。

过了长春桥,从“具区胜境”牌坊左转,有荷花池,曲桥和湖心亭。“藕花深处”是夏日赏荷的好地方。“清芬屿”位于荷池中央,有小桥相通,上筑3间古式敞厅,名“诵芬堂”。曲折幽深,动中有静,景色富于变化,与浩瀚的太湖相映成趣。

登上鼋头,绕过矗立的灯塔,只见一块未经雕琢的巨石立于绿树丛中。正面刻有“鼋头渚”三字,为秦敦世所写。游人到此,纷纷摄影留念。反面“鼋渚春涛”囚字为清末唐陀手笔。站在此间,面向太湖,即可见似神龟漂游的3个小岛,即为”三山”。三山,亦称笔架山,由西鸭、大矶和小矶3个湖岛组成。距鼋头渚2.6公里,面积12公顷,最高处49.8米。

山上筑有环山公路,又有石桥使三山联成一体。山上边植松、竹、枫、樟及批把,红橘等。还散养了猴群,更增添了野趣。近年来,三山已成为一座令人神往的大湖仙岛。最佳的游览线路为:牌坊影壁——洞天福地——会仙桥——月老祠和鸳鸯亭——天都仙府——天门、摘星亭——天街——灵霄宫——太乙天坛。沿着环岛幽径散步漫游,微风拂面、赏日出、观日落、宛如身入仙境。

离开“鼋渚春涛”巨石,不远处即可见一八角形的“涵虚亭”,亭下崖石上刻有“明高忠宪公濯足处”字样。再放眼望去,沿湖的峭壁上刻有“包孕吴越”、“横云”的摩崖题字。湖上薄雾迷蒙时,“横云”二字点出了鼋头渚一带风景的特色。循山路而上,有一座仿宋明的古式建筑“澄澜堂”,建于1931年。中堂书有“天然画图”额,两旁槛联”山横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雨卷珠帘,云拂画栋。

此间风景胜洪都”,意即在澄澜堂看太湖,比在南昌滕王阁看鄱阳湖还要美。离此循山向左,可登飞云阁,劲松楼。一路直上。则可到广福寺,万方楼,万浪桥一带。如从七十二峰山馆、小南海,陶朱阁则可到达鹿顶山的最高处光明顶,俗称“海龟之背”。山顶舒天阁巍峨耸峙,登阁远眺,可鸟瞰整个太湖山水。“鹿顶朝晖”,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天上彩霞万道,给群山披上金色,给湖水撒下一片金点,十分壮观。

鼋头渚公园是一个以天然山水为主,人工修饰为辅的园林。当游人进入公园的大门,看到的是花木、庭园,根本见不到太湖的影子。只有当你在庭园内走出一段路,登上一个高阶,那浩瀚壮阔的太湖,一下子展现在你的眼前,使你感心胸开阔。这就是采用我国园林艺术的“欲露先藏”的手法。

鼋头渚公园花木扶疏,郁郁葱葱;湖岸怪石嶙峋,曲折多变;在绿树丛中,又有长春桥、澄澜堂、飞云阁、劲松楼、万浪桥、万方楼、光福寺、陶朱阁、光明亭等园林建筑,点缀其间,整个公园景色秀丽多姿。

蠡园在蠡湖畔。蠡湖是太湖的一部分,又名五里湖。蠡园的布局,一部分以太湖石堆放的假山为主;另一部分以湖边的千步长廊、沿湖长堤为主。 千部长廊一边紧靠碧波荡漾的蠡湖,一边是砌有不同团案的89扇花窗的长墙,墙壁上还嵌着一些珍贵的石刻。

蠡湖、蠡园皆因著名历史人物范蠡而得名。传说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后,曾与西施泛舟在五里湖上。后人为纪念此事,把五里湖改名为蠡湖。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浙江东钱湖的导游词汇总(四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shiyongwendang/xindetihui/shixixindetihui/16849036991218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