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免费论文 > 毕业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精选6篇)

学前教育论文(精选6篇)

薄凉之人 点赞 分享
学前教育论文(精选6篇)

微信扫码分享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金笔头网为您精心整理了6篇《学前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学前教育论文 篇一

摘要: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蓬勃发展,不断填充着幼儿教师的人力市场。但是从这近年来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在幼儿的艺术领域教育教学中发现她们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音乐素养方面,学生欠缺的东西更多。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音乐素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综合能力

由于用人单位对幼儿教师的急需,造成学前教育专业的红火,社会上一些学校争先恐后开办学前教育专业,致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力参差不齐,以至于用人单位不时反馈现在的幼师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尤其是弹唱技能和音乐素养知识欠缺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经过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学生的底子薄,在入学时对音乐的相关知识了解太少,在校学习时间较短,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彻底消化吸收;第二,学生对理论课程的认识不足,入学后对理论课程不够重视,造成缺少理论知识的支撑最终对技巧能力的影响较大;第三,学校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音乐素养的相关课程安排较少。目前很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一般强化的是儿歌弹唱的能力,殊不知儿歌弹唱是一项综合能力,包括对音乐的感知,对歌唱的要求,对钢琴弹奏知识的了解,对声音美的追求,和对手指与肢体的协调能力的配合等等各方面,并不是每周一节声乐课、一节钢琴课就可以解决的。而学生音乐素养能力的综合提升必定可以对她们的弹唱能力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一、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一门音乐知识的综合学科,它并没有一个专业的学术解释,但却是学习音乐的学生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必修课,而且音乐素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这个学生的学习音乐的能力和动力。目前对音乐素养的普遍认识是:音乐素养是一门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创编、音乐赏析和中外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的课程,是我国各个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的入学必考科目和入校后的必修科目,同时也是目前器乐考级开始要求逐步增加的音乐理论基础,是培养学习音乐的学生的全面音乐素质提高的一门重要学科。当前,在学习音乐素养上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在老师方面,认为一节课时间有限,大部分时间用在乐器演奏教学上,哪有时间去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素养?这种想法,容易产生演奏能力与音乐素养能力严重脱节的现象,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它直接表现出学生识谱速度慢,识谱错误率高,对音乐内涵不能领会,致使练琴效率变低,学琴周期拉长,压力增大,兴趣消失。在学校方面,如何快速培养一个零基础的孩子在短短的几个学期内达到可以胜任幼儿园儿歌弹唱教学的需要,是培养机构的责任和重中之重,因此,培养机构和院校往往比较重视技能教学,以便快速的完成培养目标。在家长和学生方面,忽视音乐教育规律,拔苗助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一味要求老师赶进度,赶级别,只为了拿到证书而努力,致使老师只能舍弃音乐素养课程的教学,即使考级通过了,或是比赛拿了奖,也只能停留在会弹或唱一、二首曲子,其他什么都不会,造成这种情况是学习音乐者极大的不幸,也是老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时间上的一种浪费。使得学生未来的工作学习以及发展缺少动力和创造性。

二、理论课程的重要性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一般是一周一节声乐课,两节钢琴课,这样的课程设置偏重于技能技巧的练习,重在让学生掌握了弹唱能力,而忽视了音乐理论课程的支撑,殊不知任何技能技巧都离不开理论知识,就像大楼的根基一样,只有根基牢固了,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建造高楼大厦。而幼师学生将来面对的是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学,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可以看出幼儿音乐艺术的培养目标主要从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与创造两个方面进行制定,因此幼师生的培养和教育不应该仅从弹和唱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而更应该重视音乐素养的综合教育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程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基础乐理知识、音乐赏析的方法、中外音乐的发展历史、音乐的和声结构、音乐的创作编辑等各方面。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从他们入学的水平层次以及在校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和走向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而言,学校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除了要培养她们的技能技巧以外,还应该在理论知识方面给予她们一定的补充,音乐素养的相关课程和知识也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的课程比例,便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还可以有更多的可发展性,能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和创作。尤其是基础乐理知识,儿歌创编、和弦编配以及音乐赏析的相关知识,有了这些理论知识的支撑,才可以更好的服务学生的技能技巧能力的学习,也才可以更好的在幼儿园音乐教学、幼儿音乐艺术培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三、综合能力

总的来说,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学习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机器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学习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员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儿歌弹唱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各个理论课程的支撑和铺垫,仅仅依靠每周一次的钢琴技能课堂是无法很好的解决问题和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的。因此需要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和院系共同努力,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安排以及实践课程训练等全方位的重视和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儿歌弹唱能力技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弹唱技能和音乐素养课程知识的学习除了要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各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还应结合幼儿三至六岁的发展特点,重点培养幼师学生的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表现的能力,运用肢体动作、或节奏韵律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学习音乐的引导者和领路人。

参考文献

[1]刘川。《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测略》[J]北方音乐20xx.10

[2]杜涓李云秋《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音乐素养培养的策略探讨——关于应用型本科办学的思考》[J]音乐时空20xx.06

[3]李娜。《浅析幼师生音乐教育能力的培养——基于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目标》[J]大观20xx.11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 篇二

摘要:

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中,必须要强化专业素养培养,以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环境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幼儿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则基于专业素养培养目标分析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

关键词:

专业素养培养;学前教育;课程教学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的不足

1.1学生职业认同感低

有调查研究显示,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上,一部分学生有着充分的学习热情,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目标并明确,这样的情况不光是在学前教育,基本上大学课堂都会存在。但是学前教育的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比较高,有些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没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待困难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选择绕过去,对学习困难感到畏惧;或者是注重幼儿教育中一部分,也就是艺术类型的专业课程感兴趣,忽视理论和实践课程。各种样式的问题反映了学生对与幼师的职业素养认知不同。学校对与专业教育没有明确的目标规定,导致老师和学生对自身专业职业发展前景没有清晰的方向,而且学生对于自身专业的认知受社会影响较大。

1.2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但是在课程中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的情况,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不高;课程设置对于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主,对于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这对于未来走向幼师的岗位上会有着不小的影响;基础问下课程和科学课程并没无进行深入的理解探讨,可能说对于幼师以后要面对的是小孩子,所以基础文化之并不重要,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专业素质的综合提升。而在就业市场中,多数幼儿园只重视儿童文化知识的学习及智力开发,不注重培养幼儿专业特长,分析其原因就是学前专业教育人才短缺,已有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差,声乐知识和技能严重不达标,从而无法满足新时期学龄儿童全面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出现为各地教育院校学前教育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此时,加快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3教学方式单一

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方式单一,虽然教师的教学能力普遍受到学生的认可,但是有些教师和科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无法紧跟时代的潮流,没有先进有限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也就会大打折扣。学校的课程也和社会实践脱节,学生没有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也就会对学习的理论知识接不到位[2]。

2、基于专业素养培养目标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

2.1注重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感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幼师在教育孩子们的时候需要传授引导,对于学习幼师教育专业时的学生,老师也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在今后是想要成为怎样的教育工作者,并且为此要怎么去做。老师引导学生对今后教育工作道路的展望和规划,从而加强职业认同感。

2.2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学校应该增加更多的课程种类多种类型的音乐教育,幼儿园班级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学到的技能在实践工作过程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需要来是作为第一个改革创新的对象,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学校应该多多的组织活动来进行学习研究,激发老师的创新精神;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评估,将专业知识评估和幼师职业道德评估相结合,评价的主题多元化,不仅要有老师,还要有同学,以及学生自己各方面的评价。

2.3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在教学质量提升上要加大改革力度,在教学方式、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开放思想理念,拓展教学思维,让学生主动融入教学之中,促进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在考评方式上,将理论应用性考察方式融入职业教育中,在教学设计、模拟教学、说课等形式的考察形式上进行尝试探索,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活动,对学前教育专业不同技能进行分项考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结语

学前教育是幼儿老师最主要的培养机构,学前教育专业只有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改革,才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操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幼儿教师,才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我国幼儿教师主要手段,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水平,增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需要,也是“科教兴国”的需要。作为学前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教育实践组织能力,积极向上的专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专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从而实现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和挑战 篇三

摘要: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关键,是基础。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对学前的教育起着教育、指引、推进的积极作用。由于人们对教育越来越关注,我国的教育管理体系的工作重心内容就是日益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的管理体制还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将针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且提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改进方法,以期改善我国学前教育现状。

关键词: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问题;挑战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同时学前教育也是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家长们更重视孩子的成长,所以学前教育是很重要的。

一、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应对的问题

1)学前教育的一些机构设立不明确。在我国,学校管理体制的设立并不是很明确,设立的机构标准并不准确,在一些机构中人的数量较多,还有设立机构的性质,一些机构的状况都不是很详细,所以我国设立的学校教育机构随意性非常大,由于每个地区的经济状况是不同的,所以在设置机构和机构人员的方面上有很大的冲突,不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的设立会严重阻碍学前教育的发展[1]。

2)由政府主导的学前教育体制的作用不明确。由于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从以往的计划性经济已经转变成为了市场型经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近些年来,我国政府曾计划过办理学校的思想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现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了,所以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化。由于我国现在的教育管理体制制度非常不健全,并且现在的教育事业也呈现了不断下降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我国的政府进行有力的指导,指导在这种经济状态下如何发展教育事业。我国在20xx年曾颁布过《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准确的指出来由政府指导的学前教育。但是现在还无法明确该如何用政府来指引学前教育体制的改革。

3)法律的监督机构不是很确全。现在,我国的监督机构并不是很全面,尤其是学前的教育质量方面的监督更是不全面。我国其中一部分省份已经明确制定了一些相对应的国家办立幼儿园的分类,并且也具有很严格的监督机制。但是这些措施方案只是针对一些国家办立的幼儿园而进行的措施,对于大部分的私立学校这些监督机构并没有完全实施,对实施监督系统并不是很完善。在这过程中就可以看出,我国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缺少法律的监督和控制,这些方面主要表现在,学前管理教育的监督并不是很全面,监督的一些标准并不是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监督的机制并不完善。然而根据现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发展的现状来看,国家设立的幼小儿学员在不断的完善监督和法律效力,而民间办的幼儿园的数量在不断扩大,并且办立这些学校的监管范围也是在不断扩大,由于幼儿园办立的越来越多,则法律监管的漏洞则越来越多。所以我国在对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中法律要加大管理措施,实施有效的监督手段。

二、我国学前教育的管理办法

(一)解决办法

由于我国的法律制度在学前教育体制中并不是很完善,所以要加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就要完善法律的监督,用立法来保障和促进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是现在我国政府的中心内容,用法律的方法来帮助我国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能够解除掉我国学前教育的很多问题。但是由于部分的地区采用一些措施来发展学前教育的作用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中法律的效力还是很缺乏的。所以,要管理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就要做出完善的法律制度,也必须要知道政府的责任和职责所在,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方案,面对我国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我国还要加大力度的进行财力补充,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水平的高峰。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关键便是要求政府不断的发挥主体地位,不断的完善并发展相关的法律制度,并且还要根据情况来设置适合的人员需要和机构配置要求。这些要求是能否发展好学前教育体制管理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进行实际的管理操作中,我国政府投入的资金也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我国在教育当中所花的经费很多,但是还需要投入更高的资金,但是在建设教育过程中,资金经费已经明显显得不够用。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经济的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我国只有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投入充足的费用,才能够让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体制具有充足的物质动力。只有加大学前教育制度管理,才能够提升整个教育界的水平发展[2]。

(二)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

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对教育发展的事业关注度的不断加重,而且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出台了很多新的关于教育政策的方针,这些方针要全部落实到全国各地区,大到城市小到乡区,要不断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就要从根本做起,即从幼儿园开始就要进行良好的教育管理体制,要不断提高幼儿园的发展空间,提高学前的教育质量,是首要任务。在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政治方面的因素,经济方面的因素,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是来自于更优秀的国家不断的发展,并取得优秀成果。这样看来,能够带来我国的经济水平的增长,就是要靠取全方位的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水平普遍提高,但是还有很大部分的人因为贫穷而上不起幼儿园,导致了现在的很多小孩子无法到幼儿园上学,耽误了自己的发展。并且有些幼儿园的学费对比其他幼儿园的学费是很贵的,这些都是因为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还有一些黑心校园用一些优势条件取代了很多正规学校,这些都需要我国的监管和政府的有力指导。

三、结语

要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就要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并要求政府要对学前教育发挥主导作用。我国要不断创新管理教育体制,不断健全政府关于教育的机构,同时还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这不仅仅是我国教育的管理体制的发展目标还是政府的职责所在,这也更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努力成果。要不断增强学前的教育管理,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好的学习发展环境,从而促进其未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晓波。当代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分析与思考[J],青年文学家,20xx。

[2]王优娟。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J],教育界,20xx,07。

学前教育论文 篇四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影响学生的规格和质量。为了了解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通过访谈等方法对G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存在专业课程结构不均衡、专业理论课程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紧密、教育实践类课程实施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增进专业技能类课程比重、重合专业理论课内容和拓展教育实践课程的方式等措施加以改进。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因此,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一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1 专业课程结构不均衡

“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水平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水平,课程结构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1]什么是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2]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不均衡,存在专业理论课程的课时较多,专业技能类课程的课时偏少的问题。高师院校学生来自于高中毕业生,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才开始学习技能,学习专业技能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技能类课程课时少,导致练习技能的时间少,专业技能不够扎实。在访谈中,学生关注比较多的就是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类课程之间如何设置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要求,多数学生希望专业理论课程、技能类课程的课时分配能够更加合理,希望增加技能类课程的课时。

在就业时,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技能不扎实,在面试应聘的时候没有竞争优势。针对调查对象的访谈也说明了学校目前的专业课程结构分配需要进一步完善,“多开技能课,有利于就业”是很多学生的共识。如一位大四学生说:“在招聘面试时,人家会问,你有哪些特长,很尴尬,不想过分夸大自己,但确实也没有特长。课程安排是泛而不精,没有拿手的技能。

学校比较重视理论课程,但这些都是隐性的东西,在就业时很难衡量,而很显然,舞蹈、绘画、钢琴属于显性特长,你是否擅长一眼就很明了,并且幼儿园的面试往往也很注重这些,所以个人觉得学校应增加专业技能类课程的课时比例,让我们可以多练习。”

2 专业理论课程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紧密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较多,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专业理论课程讲授中,都会联系幼儿园实际,但存在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的情况。由于专业理论知识不能与幼儿园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已毕业的一位学生说:“大学时虽学习了有关五大领域教育的课程,但是结合在幼儿园工作一年的`经验发现,很多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在上课中虽然提及,但没有结合实例来说明,印象并不深,直至工作后才会发现问题,再返回书中去深层次理解。”另一位已毕业的学生说:“有一次我上公开课,进行反思和评课时,一位老师对我的课堂设计提出质疑,我说我是按照所学的理论来做的,但那位老师指出在校所学的理论和教学实际不符合。”

3 教育实践类课程实施效果不理想

作为师范生,教育实践是非常重要的,进入工作单位后无法立即胜任教育教学的话,对求职者来说是很明显的短板,面试单位更青睐于有幼儿教育实践经验的求职者。教育实践类课程一般指见习和实习,在见习和实习中,学生可以把所学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能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见习和实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G师范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教育见习和实习必须有18周时间。

G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见习和实习一般是在幼儿园,见习和实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有时效果不理想。虽然从大一就开始每学期一周的见习,但是见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大一学生去幼儿园见习,积极性挺高,感觉后面的见习跟前面差别不很大,积极性不高。在进行访谈时,一位大三学生认为:“之前的见习活动并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去见习大多是为了拿到学分,应付报告之类的,当成是考核,而实际上我们如果能够增加见习机会的话,对见习效果的体验应该会更好。

比如说可以每周都固定去实习基地,与幼儿园老师充分地沟通交流,而不只是看到一些很流于表面的东西,这样对于我们日后的工作会更有帮助。”也有学生建议增加更多的实践机会,一位大四学生建议:“大学课程应有更多的实践调研学习,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可爱又天真的孩子,有时孩子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要去读懂他们的肢体语言,要了解他们的想法,多实践会更了解孩子,从而帮助他们成长。”

二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1 增加专业技能类课程比重,体现专业特色

适当减少专业理论课程的比重,增加专业课程中技能类课程的比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技能机会;同时,专业技能类课程要与艺术院系的课程有所区分,体现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在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访谈时,他们提出学校的专业技能类课程设置可以考虑重点突出学前教育的特色,重点训练学生对学前教育领域相关内容的掌握,一位已毕业的学生说:“现在有艺术类的学生也去幼儿园应聘,他们技能比我们强很多,和他们比舞蹈、画画、钢琴肯定不行,但他们学的偏重于成人,没有针对学前儿童,因此我们的课程设置内容可以偏重幼儿的,突出学前教育的特色。”

针对专业技能类课程设置课时偏少,学生的专业技能底子薄弱的问题,教师可以因材施教,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人需求参照不同的评价标准,而不必整齐划一地要求每一个学生达到同一标准。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有的学生可能擅长音乐,但在舞蹈方面差,这就需要我们对待两门课程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特长。

2 整合专业理论课程内容,改革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但掌握理论知识也是必要的。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应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内容,应整合各类课程内容,要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将有关联的课程整合在一起。

另外,加强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引导未来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 [3]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注重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改革。教师可以尝试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特点、能力等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不是单纯的讲授为主;也可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通过小组讨论,以某课题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等方式,让学生主动获取理论知识;也可以成立固定的学习兴趣小组,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探究,从而达到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课程中加强模拟教学、现场教学、说课、评课等实践环节。

3 拓展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方式,重视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效果

学前教育专业见习和实习地点应不局限于幼儿园,应拓展见习和实习的地点,也可以是早教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等机构,实践类课程的实践方式也可以是小组汇报、参加社会活动、调研等方式,以便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与机会提高他们各方面的实践能力。

为了使见习和实习获得良好的效果,应对见习和实习进行系统地规划,领导、带队教师和学生等方面也应重视见习和实习。有关领导应加强对见习和实习的检查,加强过程管理和监督;带队教师要与见习和实习单位紧密合作,与见习和实习基地的教师多沟通,也要加强学生对见习和实习的认识,对学生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掌握,并提供及时的帮助;见习和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也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学生应充分认识到见习和实习的目的以及重要性,认真完成见习和实习的各项任务,并加强对见习和实习的反思,反思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促进实践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

总之,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金笔头网☆)不断完善和优化。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课程作为学科发展的支撑,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时代背景下,高师院校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深刻分析当前幼儿园对教师素养的需求,改革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4]只有不断改革和完善,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出拥有高尚的师德、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能力的幼儿教师。

学前教育论文 篇五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现状

1.重视基础绘画训练,忽略手工操作训练。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师没有相关的幼儿美术教育经验,运用纯美术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期间不能结合幼儿美术教学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作业以绘画为主,忽视手工制作等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开设和训练,没有专业的场地,没有丰富的制作材料,缺少经验丰富的手工课专业教师,学生无法接触到幼教手工素材,无法熟悉材料工具的使用和性能,无法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只能带学生画而不能做,使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陷入一个狭隘的单一模式。

2.重视技法技能训练,缺少教学活动指导。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技能课教学中,没有较为系统的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于各年级学生在某一阶段达到怎样的目标没有较为详细的评价方案,只是按照教师偏重的喜爱课程进行美术课教学,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如何组织幼儿园的美术课教学,中职现行教材普遍章节少,内容简,而幼儿园美术教学往往不是单一的手绘,而是一个融合了各个学科知识,尤其是自然学科和生活知识(常识)的综合教学活动。它对环境的选择,场地的设置,情景的创造,均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要求。需要我们教师做好更加周密完备的课前准备,多元化组织教学。课堂的管理,氛围的营造,甚至灯光、音乐、道具、服装都需精心设计,让幼儿在游戏中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寓教于乐。而目前中职美术教学只是简单的停留在培养学生画一张画,做一件手工的层面上,幼儿美术课的编排组织也只是纸上谈兵,或者直接舍弃这一教学内容。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往往会画会做而不会组织不会教。其所学美术技能,只能用于演示示范或者教室环境布置。

3.幼儿美术作品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审美取向重成人化。对一副作品或作业的评判标准,美术专业教师往往出于专业习惯,停留在高考美术专业评判准则上,看构图,比例,光影,虚实,冷暖,调子等方面的优劣,缺乏对幼儿绘画心理的研究,缺乏对优秀儿童画正确的评价,这样培养出的师资,也会用同样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画作品,而将儿童绘画的自由想象,活泼天性,大胆夸张,丰富联想等优秀的地方视为不干净,不合理,不整齐,不规范,不合逻辑。最终导致幼儿绘画作品中规中矩,过于程式化,成人化,违背了儿童天性,把幼儿的艺术天赋抹杀于萌芽之中。

二、解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途径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美术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评价体系、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为社会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1.修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计划,健全美术技能课程教学大纲。在原计划的基础上,根据美术课程的教学规律,学生课堂作业需要充足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目前,两课时美术教学不能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类学生完成作业的需求,应在原来两课时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课时,使教与学之间建立较为牢固、系统、规范的教学制度和宽松的课堂作业时间,从而达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基本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绘画技能的训练。

2.创造环境,提升学习兴趣。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重视美术课的开设,配备具备教学经验的专业专职教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洗涤心灵,享受愉悦,从而提升思想境界形成健全的人格。其次要优化校园美育氛围。通过办展览,搞讲座,黑板报,宣传栏,手抄报等多种形式,营造和谐高雅的艺术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3.重视实践,适应就业需求。学校应多组织美术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加幼儿园见习实习,使他们了解就业需求和就业所需具备的基本功,明白美术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知道组织好一堂幼儿美术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从而在自己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4.转变理念,发挥学生特长。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其自身特点,机灵活泼,擅长歌舞,善于表演。美术课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专长,变讲授式教学为教师引导,学生互动自主学习为主,在活动交流中达到训练绘画手工技能技巧和幼儿美术课编排方法的目的。

5.科学教学,形成学科桥梁。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以德育为中心,美育为桥梁”。美术教学,尤其是幼儿美术课教学是一门多学科紧密联系的综合学科,如舞蹈、音乐、自然、科学、体育相互结合,多知识点,多层面启迪学生,传授知识。只有把握住这一点,中职美术教师才不会闭门造车,盲目独行。才能授予学生正确的,科学的教学理念。

学前教育论文 篇六

加强幼师生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策略摭谈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教师队伍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已提到议事日程,并有了广泛的研究。幼师生也无一例外地要高质量地完成学前教育理论课的学习,形成理论素养。本文结合幼师实际,针对学前教育理论课教学中的问题,谈谈加强幼师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幼师生;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策略

目前,不少幼师生对学前教育理论课产生厌学行为,理论学习毫无兴趣,导致缺乏教育专业意识。“学前无专业”是对他们最经典的概况。“理论学完了和没学一样,没用”是他们不学理论课堂而皇之的理由。在他们看来,师范生琴棋书画略知一二,能歌善舞已经足够胜任幼儿教育,因此不必学习那些“高高在上,不着边际”的理论课。由此看来,理论课教学在新形势,新问题面前需要有专门的研究探讨,加强理论课教学,提高教学实效。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加强幼师生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呢?

一、加强认识,明确目标

专业信念与责任被看作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精神支柱。一个不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是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的。幼师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加强学前教育理论课的学习有助于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走进童心世界;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能够正确地看待幼儿、对待幼儿、尊重幼儿,从而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因此,幼师生更需要树立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意识信念,充分认识专业价值。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念与责任,把教育作为内心热爱的工作,把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来对待,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荣耀的职责来承担,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并在教育实践中完善自身素质。

二、创新方法,因材施教

加强理论课教学,在教学方法、方式上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是教学内容调整需要的结果;是教育对象特点研究后“因材施教”策略的实施,即教师的“教”要去适应幼师生的“学”。

内容决定形式,结构改变功能。从综合课程看,教学中教师可能更注意实践案例的分析引导,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的合作教学,共同成长。比如采用各有所长的多位教师以教学小组的方式承担教学任务,发挥集体才智进行教学。从课程结构调整看,教学可能更需要对幼师生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学习风格的研究,做出适应学生的方法选择。总之,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让教学内容和形式更新颖,更多样。

三、实践教学,合作探究

加强幼师理论教学实施中使理论内容与实践体验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加深理解,学以致用,克服理论课突出知识系统性、完整性而带来的重知识讲解、轻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现象。

首先,教学目标凸显“实践性”。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师范学校教师教学时既要向师范生传授保育教育知识,又必需培养同学“保”“教”的能力,实现由学与教、师与生之间的转变。依据幼儿园教师岗位的需求,制定出培养目标体系,包括情感目标、社会目标、能力目标、学科目标等,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同学分层次、分板块进行技能达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推进,在实习、实训中强化。

其次,教学备课凸显“探究性”。备课过程中引入同学参与,通过师生相互合作,一起交流,共同探究,使教学出现出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局面。同学参与备课的主要过程为:收集教学资料——讨论资料的取舍——设计教学过程——制作教学课件——预讲课。这样,“做中学”、“学中做”,不只锻炼了同学动脑、动手、动口能力,合作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幼师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让他们体验、实践教师的角色,为将来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打下了实践的基础。实现课堂“学—研—做”一体化,达到课堂师生“合作探究+实践演练”的理想实效。

四、创新思维,培养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幼儿师范学校是培养幼儿教师的圣地,对幼师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教育是对人的发展基础阶段的启蒙教育,早期教育的质量,对人的一生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者,而幼师生是即将成为幼儿教师,他们要针对幼儿学习情况不断钻研教材,创造性进行取舍,选择最优教学方案和最优教育手段,这要求他们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并发挥创造性能力来完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要积极引导幼师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要经常与他们平等对话、双向沟通,形成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他们传授知识,要培养创新精神,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品质;要以幼师生为主体,围绕他们的发展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巧妙提出问题,要给他们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鼓励积极发言、大胆质疑,提供主动探索、创新的机会,在积极主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通过质疑释疑,树立创新意识。

五、学科整合,调整结构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作为教师教育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是一名合格幼儿教师养成专业内涵、职业特点的知识源头。现行的理论课程结构已不能满足未来教师对各种知识的需求。因此,师范学校应调整专业课程与教学技能课程之间的比例,加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深入学习教育和教学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内容,完善教材内容呈现方式,增加教材的可读性,提高师范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材形式更加活泼。学前教育专业课时需要在我国现有的课程体系上加大比例,如果能达到比例占总学时的四分之一以上,就可满足对教师专业化教育课程的扩展要求。幼儿师范学校要加强课程的改革力度,研究开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扬长避短,发挥幼儿师范学校的优势,增强就业竞争力,才能确保幼儿师范学校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总之,作为培养未来幼儿教师重要场所的师范学校,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调整课程结构,增设实用性课程,使学前教育理论课程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校理论课的兴趣与热情,从而加强学前教育理论课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xx.

[2]杨小微。现代教学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xx.11.

[3]孙玉洁。觉醒与自主: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20xx.8.

[4]朱新卓。教育变革的现代困境,教育研究与实验,20xx.(4)。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学前教育论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学前教育论文(精选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学前教育工作计划【三篇】

2023年学前教育个人培训总结(7篇)

推荐学前教育管理系统(推荐)(七篇)

学前教育专业心得体会最新10篇

最新学前教育学求职信 学前教育专业求职意向通用(五篇)

学前教育学心得体会500字优秀(8篇)

最新学前教育培训心得体会汇总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总结范文

学前教育工作计划怎么写范文

2022年中心幼儿园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学前教育论文(精选6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