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最新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11篇)

最新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11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最新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11篇)

微信扫码分享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检阅》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安排的课文都是讲述童年的生活。正如单元导读中所说,童年是一条美丽的小河,童年的忧伤、快乐、犹如朵朵美丽的浪花在翻腾,每一朵浪花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检阅》讲述的是波兰国庆节来临之际,儿童队员要参加国庆检阅,主人公博莱克是一位左腿犯有残疾的儿童,大家在讨论参加检阅时不知道如何安排博莱克,最后大家决定让博莱克走在第一排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巧用生成,导入新课

开课伊始,学生唱了一首歌,歌词的结尾刚好是“人生路上要自强。”我一听,特别惊喜,让同学们把这一句重复唱了一遍。同学们感到很意外,我顺势告诉同学们: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个与自强有关的故事,学生不仅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了底,甚至有些迫不及待。这可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二、利用插图,激发兴趣

在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的时候,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让他们立马进入文本。而是巧用插图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检阅”,什么是“盛大而隆重的节日”,什么样的场面称得上“人山人海”。学生通过看插图, 知道这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场面,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场面,是一个让人十分羡慕的场面……我当即告诉学生这是波兰首都在进行国庆检阅。不过有很多学生不明白什么叫检阅。我告诉他们在文中找答案。这时,有很多同学问我,为什么检阅要这么热闹?这么隆重?而且,有一个非常细心的孩子告诉我为什么这么盛大的检阅,站在队伍前面的是一个拄拐的男孩?我见时机成熟,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想一想,刚才的问题,想一想课文的内容哪些是插图上有的。教室里立刻充满了朗朗的读书声。

三、抓住“文泡” 辐射全文

本文中有两个泡泡,一个泡泡是“为什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另一个泡泡是“我能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围绕两个泡泡,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与两个泡泡相关的重点词句进行品读。很快,同学们找到了与第一个泡泡有联系的关键兔句子。“因为博莱克,左腿截肢,现在靠拄拐走路。”是啊,面对这个棘手的事情谁愿意第一个开口呢?尽管如此,儿童队员们还是要面对啊!那么到底是谁又有如此大的勇气第一个开口,他又是如何决定的呢?学生再一次通过重点词语“鸦雀无声、洪亮、打破 、沉默”认识了文中又一位重要的角色“队长”。我相机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关键词语的理解去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队长,是一个怎样的集体。很快学生明白这是一个勇敢的队长,一个有爱心的集体。难怪人们称赞“这些小伙子真棒!”

围绕第二个泡泡,学生找到了重点词语“忘记自己拄拐、目视右方,睁着眼睛”,我再一次让学生回到插图,观察博莱克的神情,学生从博莱克自豪的神情中知道这是一个“自信、坚强、勇敢……”的小伙子。难怪文中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这时,我又一次让学生看插图,学生看到了举旗挥舞的人们,看到了鼓掌欢迎的领导,看到了挥手致敬的外国贵宾……我顺势小结,这就是国家领导、外国贵宾、波兰人民在检阅他们的军队、团体,因为有博莱克的参加,让检阅变得隆重,让检阅成了盛大的节日。此时此刻,学生不仅理解了检阅,而且理解了这是一次怎样的检阅,学生的情感通过对关键词语的品读,对插图的细看,一次次被唤醒。

以上三个主要环节巧妙自如的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悄无声息的领悟了文本的内涵,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同时又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巧,真正达到了人文统一。

《检阅》一课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任务心理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紧紧围饶为什么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来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移情体验、大胆想象来体会儿童队员的心理,从而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在教学中我发现对于观众为什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的确是一个难点,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儿童队员在做决定时的矛盾心理来理解“这些小伙子”对残疾孩子的信任与关爱。我是通过以下几点来突破难点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导入本课时,对于“检阅”三年级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为此在上本课之前,我让学生看了“建国50周年国庆的大阅兵”,让学生对检阅有了直观的感受。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另外让学生也感受到在波兰举行的是一次十分隆重的检阅。

二、大胆想象,移情体验,感受人物的心理

在让学生体会“这个小伙子”和“这些小伙子”分别棒在哪里时,我主要让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大胆想象、移情体验、感情朗读来体会人物心理,从而感悟到人物的高尚品质。在教学到“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时,就让学生读12自然段,说说博莱克棒在哪里?有的同学说:“他虽然拄着拐杖,可还是走得非常认真,和全队保持一致,很勇敢。”我马上让这位学生读出博莱克的勇敢,他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这里面好几个同学都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博莱克的坚强与勇敢,我还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博莱克是个平时走路都要拄拐的残疾儿童。为了能和队员保持一致,为了使他们的队伍整齐漂亮,他肯定付出了不少努力。想象一下,他是怎样练习的。” 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博莱克好几次都走不好,但他还是坚持练习”;“他摔倒了,但还是坚强地爬起来”;“他比其他的儿童队员练得更刻苦,更认真”……通过这样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博莱克的坚强与自信,体会到他真的很棒。

在理解“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时,主要通过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们讨论时矛盾的心理。我就让学生研读儿童队员讨论的部分,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觉得为难呢?从哪里感受到做这个决定不容易?学生在反馈时,我主要抓住了“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队员们鸦雀无声,在想些什么”这些重点的地方移情体验感受队员矛盾的心理,在这里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儿童队员的矛盾心理“让博莱克去,就有可能丢儿童队员的脸;不让他去又会伤孩子的自尊心。到底该如何是好?”学生体会的不错。

三、读写结合,深化认识,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理解了“这些小伙子”和“这个小伙子”分别棒在哪里后,让学生再看博莱克的表现,来感受他当时的心情,从而更深层次地体会到儿童队员对博莱克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关爱,让学生明白博莱克的表现离不开儿童队员对他的信任与鼓励。也让学生感受到这次检阅不仅让观众看到了整齐的队伍,更让观众看到了儿童队员美好的心灵。因此,在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的话题“看着从主席台前走过的博莱克和其他儿童队员,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也说课堂中的遗憾

在阅读教学的词语理解和积累中,新课标强调的是联系上下文来感悟。可是我在教学中处理得过于机械,没有让学生带进课文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次,在感悟“这些小伙子真棒”时,除了体会儿童队员的犹豫和矛盾心理,明白下这个决定是多么不容易之外,还应抓住“羡慕”这个词,感受其他队会羡慕儿童队员什么?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羡慕我们让博莱克走在第一排。”“羡慕我们尊重关心残疾人。”“羡慕我们爱团结友爱”……让学生感受到儿童队员对残疾儿童的关心与尊重,让学生明白“这些儿童队员棒在对同伴的关心和尊重上等等”。同时,对课堂上孩子们的评价,尽管从多纬度着手,但形式仍然过于单一,没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如果在以上环节中,能处理得更妥善些,相信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的教育要求以人为本,突出发展性。在学完了这课之后,学生感悟得不错,表达的不错,可是实际行动能内化成他们行为的动力吗?我一直在思索着。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检阅》教学反思

课文《检阅》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的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一致喝彩。从中,一群善良、纯真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作为健康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作为残疾人,也应该像课文中的博莱克一样,自尊、自强。

以上,我分析了教材。走出教材,面对学生,我发现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还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检阅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很陌生的事,课文中所描述的事情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其次,课文篇幅较长,初读课文,很多学生大概意思都读不懂,更不用说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文内涵了。再者,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没有直白的叙述,都是隐含的,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读懂。考虑到这些,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了一些效果:

1、谈话揭题,一举两得。本课开始,我就问学生什么叫检阅,孩子们基本没人知道,于是我就问他们你们看过我国对部队的检阅吗?于是课堂里就热闹了起来,纷纷说了起来,让学生感受阅兵式的庄严、隆重的场面,让学生明白这是多么重大、要求又是多么严格的事。同时,为后面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做好铺垫。事情这么重要,怪不得孩子们会犹豫不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去。同时,这么重大的事也让博莱克参加了,更可以看出孩子们做出这一决定的伟大。

2、推敲字词,揣摩人物心理。上课时,我抓住了文中小朋友矛盾的心理,通过找词句、划词句、交流等方式来体会:“谁都不愿意开口”(怕伤害博莱克),“终于有人开口了”(但也没有解决问题),“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在(这个鸦雀无声,表面看是一点声音也没有,但其实心里却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再加上下面连续六个问号的句子,这静止的画面更是孩子们思想斗争的矛盾的焦点,思想的高潮。)通过这些词句的推敲,一群集体荣誉感强、心地善良的孩子渐渐清晰。在前面充分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上,本课的难点,最后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这群小伙子真棒!”的理解,也水到渠成!经过这么艰难的抉择,这群孩子值得称赞。

3、以读为本,以读促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节课,我在引导学生任何一个环节的学习上,过度的方法,采用的手段,都是朗读。第一次两遍朗读,目的在读通课文,了解大意。聚焦博莱克的画面,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男女比赛读、站起来读等方法感受自信的博莱克。检阅之前孩子心理的分析更是通过朗读来体会。读一读,划划词句,读一读孩子们当时的心理。通过朗读,学生理解了,通过朗读,学生投入了,通过朗读,学生感悟了。

4、创设情境,理解感悟。

理解博莱克的自强、自尊、自信是教学的又一难点,我让孩子们反复朗读描写主人公在检阅式上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然后我动情地说道:“一个残疾人能够走得和正常人一样,他该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他们抢着说:博莱克摔倒了爬起来继续练;博莱克练得都忘了吃饭;博莱克练得受了伤,但他仍然坚持练习;他一定想着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走进了文字的背后,孩子们已经完全理解了主人公的思想,老师便不需要再作什么分析了。

《检阅》教学反思

本周在学校教导处的精密安排下,我于周三参讲了本学期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所讲课题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检阅》一课,课后侯校长和李莉老师又组织了评课活动,各年级组的老师开诚布公、毫无保留的对课堂上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指点,使我受益匪浅、颇有收获。下面我谨就本课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

《检阅》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的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一致喝彩。这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非常突出。特别体现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上:从刚开始的儿童队员的犹豫,矛盾,既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这让大家左右为难。最后队长一个大胆的方案,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从中,一群善良、纯真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从这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文中有两个主要人物,残疾儿童博莱克和儿童队队长,通过博莱克告诉孩子们在面对人生的劫难,应自立自强,而通过后者则突出的是一种尊重弱者,关爱弱势群体的心灵的主题,整篇文章体现了一种浓浓的人文关怀关爱意识。作为健康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作为残疾人,也应该像课文中的博莱克一样,自尊、自信、自强。

诚恳地讲,走出教材,面对学生,我发现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还是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检阅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很陌生的事,课文中所描述的事情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其次,课文篇幅较长,初读课文,很多学生大概意思都读不懂,更不用说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文内涵了。再者,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没有直白的叙述,都是隐含的,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读懂。

本课时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另外让学生也感受到在波兰举行的是一次十分隆重的检阅,对博莱克的情况也有了一些了解(左腿截肢生活有哪些不便)。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为切入点进行教学的,在阅读感悟中,体会这两句话的深层涵义。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了一些效果:

1、 观看国庆50周年阅兵实况,走进文本。

对于“检阅”三年级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为此在上本课之时,我让学生看了“50周年国庆的大阅兵”,让学生对检阅有了直观的感受,也做了深入的了解。通过观看让学生感受阅兵式的庄严、隆重的场面,让学生明白这是多么重大、要求又是多么严格的事。同时,为后面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做好铺垫。

2、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节课,在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个句子时,我聚焦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画面,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等方法感受自信、自强的博莱克,从而发出由衷地赞叹“这个小伙子真棒!”。通过朗读,学生理解了;通过朗读,学生投入了;通过朗读,学生感悟了。也体会到了人们夸赞 “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内涵。在一次次朗读“这个小伙子真棒!”的过程中,情感不断升华。

3、抓住空白,展开联象。

在体会博莱克的自信与自强时,我不仅仅停留于博莱克检阅时的表现,而是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纵的方面,联想到他的训练过程,走进他的内心等,横的方面,联想到队员对他的鼓励,信任及其它的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从而让博莱克的自信自强的形象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并联系孩子们平时遇上困难时的表现,让他们受到深刻的教育。然而在教学中学生的联想并不是很到位,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在体会这些小伙子真棒时,前后勾连,理解在作出决定前队员们复杂矛盾的心理,感受队员们美好的心灵。而当他们终于作出决定时,也通过补白的方式,让大家说说听了这个决定后的反应,这样水到渠成,所以当读到掌声时,学生们很容易明白掌声里有什么?掌声表示称赞、敬佩、羡慕、理解、尊重、自尊……

4、创设情境,升华情感体验。

预设中,为了更好的体现出所强调的情感价值观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升华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在课堂结尾之时我设计关爱残疾人的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感人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激活其内心所深藏的爱心意识,让学生将真话、抒真情。但是在实际教学时,由于自己对文本把握的还不够精准,没有真正将教材所深藏的情感价值真正得以落实,使得课堂留下了遗憾。

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孩子们是否学而有得,能得多少,善于挖掘人物形象背后的故事,才能真正的让人物形象在孩子们心中变得丰满,生动,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纵观本节课,虽然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感悟,感受到了人物的品质,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没有很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些孩子他们是否也从这堂课上学得些什么呢?这是值得深思的。另外经过自己这两天反复的回顾课堂情景,感觉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改善。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开展有效地朗读训练。这篇课文情感起伏较大,是朗读训练的好材料。如一开始处理这个棘手问题时大家的沉重与沉默,当大家做出了决定后那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与愉悦,还有检阅仪式盛大隆重的场面,以及人们对他们的赞颂等。在教学本课时虽有意识引导学生读书,但方法和形式还是有些太过于表面,没有真正深入进去。学生缺少真正的情感感悟,所以读起书来就存在学习者与文本有脱离的现象,做不到文本中的人物与现实人物的真正融合。因此我想开展有效的朗读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是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文章不是无情物,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感情的有机结合。因为有感悟,就有情感的激发,情感随文而变,有感情地朗读就不是高不可攀的事了。2、对文本中的重点词要注意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比方讲《检阅》一课的“棘手”是一个新词,在课堂实际教学中对这个的词的挖掘还是过于肤浅表面化了。 没有通过多种的方式的师生课堂对话让学生从文本深入的寻找、挖掘这个词所体现的真实情景。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不小的遗憾。3、一节完整的语文教学课,简洁有力的课堂总结是必不可缺的,情感基调的提升也是很有必要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节课的结尾处这一方面我做的是很不够的,这是以后的课堂教学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问题。4、课堂上抓与放的问题。一节课下来自己也感觉有些过于紧而不放,事实上有些环节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迈开步子的。比方讲,在处理儿童队员对待博莱克参加与不参加游行检阅的问题时,完全可以引领学生在不同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感知儿童队员的左右为难,博莱克的忐忑不安。这样做起来也许对于文本的处理会提高一个层次。5、最后说一下教育机智与课堂生成性教育资源的处理问题。比如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课本剧这个环节,原本想依靠这个设计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博莱克的关心和关爱,使课堂融入浓浓的爱心氛围中,但始料未及的是有的孩子发出了笑声,使课堂出现了短暂的失控场面,遗憾的是我并没有抓住这一有效的教学资源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引导,错过一次难得的情感提升的机会,课后回想起来甚为遗憾。

说句心里话,课最终上的效果也许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自己准备的每一处细节,关键的是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把握以及文本解读方面的回顾与反思。课要及时回炉这一点对于自己来讲是多么的重要。感谢这次难得的教学汇报课,感谢每位师长诚恳地评点,期待着自己在老师们的引领下能够尽快地成长。

三年级语文组:刘爱忠

教学反思:《检阅》教学反思

《检阅》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四组的第二篇课文。 安排这篇课文是要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品质。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两句重点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突破全文。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和这些小伙子真棒!在交流的过程中,抓住文本的重点字词去突破,如写博莱克真棒,抓住“忘记自己在拄拐”、 “紧跟”、“保持一致”、“睁着大眼睛”这些词句,体会到一个残疾孩子博莱克走得非常投入,很有精神。再通过内容补白,想象博莱克能够参加国庆检阅这么隆重的集会,而且走在队伍第一排,他的心情怎样?他在想什么?为了这一刻,他曾经怎样做?这样层层深入的理解,既有思想意义的提炼与升华,也有语言文字的训练,解决了课文学习的重点,学生比较顺利地体悟到他的坚强、自信、勇敢。在体会这些小伙子真棒时,前后勾连,理解在作出决定前队员们复杂矛盾的心理,感受队员们美好的心灵。而当他们终于作出决定时,也通过补白的方式,让大家说说听了这个决定后的反应,这样水到渠成,所以当读到掌声时,学生们很容易明白掌声里有什么?掌声表示称赞、敬佩、羡慕、理解、尊重、自尊…… 

其次,我在教授《检阅》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博莱克的自强、自尊、自信这个教学难点,我让孩子们反复朗读描写主人公在检阅式上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然后我动情地说道:“一个残疾人能够走得和正常人一样,他该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学生很多都理解成想象当时博莱克走过检阅台的情景,而当时只有一两个小孩能透过文字想象博莱克平时训练的情景。这时我又让学生回到文本,反复地读书,并理解老师的提问,这时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他们抢着说:博莱克摔倒了爬起来继续练;博莱克练得都忘了吃饭;博莱克练得受了伤,但他仍然坚持练习;他一定想着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走进了文字的背后,孩子们已经完全理解了主人公的思想,老师便不需要再作什么分析了。学生就这样一步步真正理解博莱克的自信、坚强!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下面是关于《检阅》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

本文的课题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些陌生所以在教学的进入由释题着手。用举例让学生理解课题“检阅”的意思。比如,每年国庆节很多国家都要举行隆重的检阅仪式。就是到时候,高级首长会亲临军队或群众队伍的前面,进行校验。也可以鼓励学生查工具书,在学生能理解词意的基础上,以设问的形式入题,“本课是谁看谁的检阅仪式。”

其实以“检阅”为题,已经点明了事件及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由于本课里的人物名字陌生,要顺利地让学生走进文本,我引导学生借助了手中的课辅资料,了解课文背景,以至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资料内容略)本人对本课也认真地研究了,该课与前一课完全不同。《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的散文。在教学思路上应“以读伴感”(这里的“感”是体会)。而本课是写的一件感人的事情。像这样的课文首先得注重词语的理解,以夯实三年级学生的语言基础;然后得注意场面上的教学引导,以感人的故事场面体现同学之间的关爱,体现团结的力量,体现人们的喝彩;最后要注重人物心情的变化,通过各种方式地朗读来体会理解。特别抓课后习题作辅助教学的手段是本人在本课中思考的一点。

比如,课后第二题,本人抓住了这一点引导学生以提问式: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去读文、去体会、去感悟、去写体会。该问题,本人作了深刻地指导,因为该问题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真咀嚼,升华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博莱克并不因为息是个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信,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他的神情是那么专注“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完完全全地融入了队员的游行队伍。他的自尊,自强、使人们不由得发出“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感慨。再来看看这些孩子们,他们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大胆地让拄拐的博莱克站在第一排。虽然他们曾经犹豫过,怕拄拐的博莱克影响儿童队员游行队伍的整体形象。但是最终,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不歧视任何人,让每个人都拥有他们应得的权利。因此,孩子们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获得了“这些孩子们真棒”的赞扬。“这些小伙子真棒”不但赞扬了自信的博莱克,而且赞扬了儿童队员们美好善良的心灵。这可以使学生从多方面受到启发,尤其是儿童队员关爱残疾人的举动,尊重每一个人平等权利的做法会深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教育学生,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意识根植学生的心里。也教育我们对待残疾伙伴不要歧视,要善意地给予鼓励,友好相助,使其增强自信,得到温暖。

其次阅读感悟写法,也是本人在本课中要给学生渗透的写作方法。在本课中所体现的文笔是“刻画人物形象”。那么要成功地刻画人物形象要注重的两点:首先要进行细致的心理描写。直接描述和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状态,是刻画人物形象的有效方法之一。本课就是集中体现了细致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文章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博莱克站在队伍的什么位置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大家既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好伙伴博莱克。还是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最后,检阅获得成功,队员们得到了大家的尊敬。文章是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叙述顺序来安排显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然后要语言描写有特色,成功的人物语言,应该突出人物性格,使读者读了以后,就能“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例如“妈妈,您好错了”这是一篇学生习作。中间有这样几句话“死,有什么怕的!您打死我吧,再过十年又是今天这么大……”这些话体现的是一个孩子委屈大胆顶撞妈妈的作为。使人物形象立刻鲜明起来。

同时,本课在文章结构上运用了顺叙的写法。怎样运用顺序的写法呢?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层次、段落、事件发生,发展过程是基本一致的。这里本人安排习作实践。“秋季运动会”按比赛的过程顺序来写。(学生习作略)

上完本课收获还是不小,不过在教学中因为渗透了写作,自始至终都是“阅读与写作”相互“分”相互“合”。“以写提高兴趣,以读融入真情”没有时间的限制。本人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并根据教材的出发点确立自己的教学思想,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检阅》教学反思

《检阅》一文,通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文中有两个主要人物,残疾儿童博莱克和儿童队队长,通过博莱克告诉孩子们在面对人生的劫难,应自立自强,而通过后者则突出的是一种尊重弱者,关爱弱势群体的心灵的主题,整篇文章体现了一种浓浓的人文关怀。

本文课后有一个写话的题目:博莱克,我想对你说。今天,我仔细读了全班同学的写话作业,发现一个主要毛病:大部分同学都用回答问答题的方式表达了对博的敬佩,但语言平淡、言之无物,只有极少同学能联想到博检阅前的艰苦训练,推人及己,再联想到其它身残志坚的故事,内容充实。总的来说,此次写话是失败的,后一反思,发现与其说写话失败,还不如说课堂上阅读教学的环节感悟不到位,关键在于体会难点语句“这个孩子真棒”时,没能充分地拓开孩子的思路,理解比较浅层,所以孩子们在写话时就浮于表面,深入不下去。

在体会“这个孩子真棒”这个句子时,不能仅停留于博莱克检阅时的表现,应充分展开联想,纵的方面,联想到他的训练过程,走进他的内心等,横的方面,应联想到队员对他的鼓励,信任及其它的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从而让博莱克的自信自强的形象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并联系孩子们平时遇上困难时的表现,让他们受到深刻的教育。

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孩子们是否学而有得,能得多少,善于挖掘人物形象背后的故事,才能真正地让人物形象在孩子们心中变得丰满、生动,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

《检阅》教学反思

《检阅》一课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通过观众席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任务心理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紧紧围绕为什么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来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移情体验、大胆想象来体会儿童队员的心理,从而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在教学中我发现对于观众为什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的确是一个难点,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儿童队员在做决定时的矛盾心理来理解“这些小伙子”对残疾孩子的信任与关爱。我是通过以下几点来突破难点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导入本课时,对于“检阅”三年级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为此在上本课之前,我让学生看了“建国50周年国庆的大阅兵”,让学生对检阅有了直观的感受。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另外让学生也感受到在波兰举行的是一次十分隆重的检阅。

二、大胆想象,移情体验,感受人物的心理

在让学生体会“这个小伙子”和“这些小伙子”分别棒在哪里时,我主要让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大胆想象、移情体验、感情朗读来体会人物心理,从而感悟到人物的高尚品质。在教学到“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时,就让学生读12自然段,说说博莱克棒在哪里?有的同学说:“他虽然拄着拐杖,可还是走得非常认真,和全队保持一致,很勇敢。”我马上让这位学生读出博莱克的勇敢,他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这里面好几个同学都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博莱克的坚强与勇敢,我还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博莱克是个平时走路都要拄拐的残疾儿童。为了能和队员保持一致,为了使他们的队伍整齐漂亮,他肯定付出了不少努力。想象一下,他是怎样练习的。” 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博莱克好几次都走不好,但他还是坚持练习”;“他摔倒了,但还是坚强地爬起来”;“他比其他的儿童队员练得更刻苦,更认真”……通过这样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博莱克的坚强与自信,体会到他真的很棒。

在理解“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时,主要通过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们讨论时矛盾的心理。我就让学生研读儿童队员讨论的部分,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觉得为难呢?从哪里感受到做这个决定不容易?学生在反馈时,我主要抓住了“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队员们鸦雀无声,在想些什么”这些重点的地方移情体验感受队员矛盾的心理,在这里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儿童队员的矛盾心理“让博莱克去,就有可能丢儿童队员的脸;不让他去又会伤孩子的自尊心。到底该如何是好?”学生体会的不错。

《检阅》教学反思

课文《检阅》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的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一致喝彩。

这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非常突出。特别体现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上: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因为明显的,如果让博莱克去,很有可能会使他们的队伍受到影响,会让他们的集体受到影响。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这让大家左右为难。最后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从中,一群善良、纯真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作为健康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作为残疾人,也应该像课文中的博莱克一样,自尊、自强。

以上,我分析了教材。走出教材,面对学生,我发现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还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检阅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很陌生的事,课文中所描述的事情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其次,课文篇幅较长,初读课文,很多学生大概意思都读不懂,更不用说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文内涵了。再者,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没有直白的叙述,都是隐含的,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读懂。考虑到这些,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了一些效果:

1、谈话揭题,一举两得。本课开始,我就问学生什么叫检阅,孩子们基本没人知道,于是我就问他们你们看过我国对部队的检阅吗?于是课堂里就热闹了起来,纷纷的说了起来,这就是检阅,他们不但了解而且也知道了检阅是很隆重的,让学生感受阅兵式的庄严、隆重的场面,让学生明白这是多么重大、要求又是多么严格的事。同时,为后面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做好铺垫。事情这么重要,怪不得孩子们会犹豫不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去。同时,这么重大的事也让博莱克参加了,更可以看出孩子们做出这一决定的伟大。

2、推敲字词,揣摩人物心理。上课时,我抓住了文中小朋友矛盾的心理,通过找词句、划词句、交流等方式来体会:“谁都不愿意开口”(怕伤害博莱克),“终于有人开口了”(但也没有解决问题),“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在(这个鸦雀无声,表面看是一点声音也没有,但其实心里却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再加上下面连续六个问号的句子,这静止的画面更是孩子们思想斗争的矛盾的焦点,思想的高潮。)通过这些词句的推敲,一群集体荣誉感强、心地善良的孩子渐渐清晰。在前面充分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上,本课的难点,最后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这群小伙子真棒!”的理解,也水到渠成!经过这么艰难的抉择,这群孩子值得称赞。

3、以读为本,以读促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节课,我在引导学生任何一个环节的学习上,过度的方法,采用的手段,都是朗读。第一次两遍朗读,目的在读通课文,了解大意。聚焦博莱克的画面,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男女比赛读、站起来读等方法感受自信的博莱克。检阅之前孩子心理的分析更是通过朗读来体会。读一读,划划词句,读一读孩子们当时的心理。

通过朗读,学生理解了,通过朗读,学生投入了,通过朗读,学生感悟了。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检阅》教学反思

《检阅》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的儿童队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检阅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一致喝彩。这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体现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上:从刚开始的队员的犹豫,矛盾,既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又不想伤害好伙伴博莱克,这让大家左右为难。最后队长一个大胆的方案,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次变化得过程。从而,一群善良、纯真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以“这是一件什么事?”为切入点,围绕“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进行学习,在阅读感悟中,体会这两句话的深层涵义。教学中,主要进行了一下学习环节:

一:观看国庆60周年阅兵视频,体会文本

“检阅”这个词语三年级的学生了解的不多,因此在上本课之时,我让学生看了“60周年国庆的大阅兵”,让学生从感观上体会场面的庄严、隆重,明白这是重大、要求又严格的事。(效果很好,孩子们很兴奋,看的过程中不断的发出惊叹:“这么多的人!这么正式的场景!参加的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为文本情感的渗透了起了很好的铺垫。

二:围绕重点,体验队员的心理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一件什么事,课文中运用了那些词来形容这件事的?(很重要、非常棘手、非常难办、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说的事?)从而引发一些问题:为什么很重要?为什么非常棘手?为什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让通过学生质疑、讨论来体会队员们的矛盾的心情。(学生结合当时的场景,体会队员的矛盾心理。很直接、收效很大)

三:升华情感引导写话

在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个句子时,我让学生聚焦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画面,通过观看图片中博莱克的表情、动作感受他自信、自强,从而体会人们为什么对他进行赞扬。“这些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纠正说”这些指的是谁?观众为什么这样说?结合作出决定前队员们复杂矛盾的心理,以及让学生说说听了这个决定队员后的反应,来体会人们的赞扬。

这样水到渠成,所以当读到掌声时,学生们很容易明白掌声里有什么?为什么说长时间的掌声?掌声表示什么?(称赞、敬佩、羡慕、理解、尊重、自尊……)引发出写话:1、看到队伍中的博莱克你想对他说什么?2、检阅结束回家,博莱克对妈妈说什么?(拓展到对残疾人的关爱,以及作为一名残疾人应该具有什么?)

附:(学生写话)

1、看到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博莱克,你虽然左腿截肢了,但在检阅时你和他们一样棒!我很钦佩你的勇气!钦佩你那满脸的自信!钦佩你那颗积极乐观、向上的心!让我们为了更美好的明天一起努力,好吗?

2、检阅结束后,博莱克回家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参加了隆重而盛大的国庆检阅,虽然我的腿有残疾,但队员们并没有抛弃我,没有把我藏在队伍中间,没有放在队伍的末尾,而是在第一排!他们的做法让我很出乎意料,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的自信和坚强!”

一次尝试——《检阅》教学反思

《检阅》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四组的第二篇课文,课文写了在波兰首都举行的阅兵式上,那一队儿童队员尊重左腿截肢的儿童队员博莱克,让他也参加这么隆重盛大的阅兵式,并且让他走在队伍的第一排。博莱克也不负众望,与全队保持一致,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教学本文,我制定了以下三个学习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儿童队员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品质。

3、能根据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补充课文的留白。

重点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如何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几种教法。教法一就是第一教时解决课文前半部分,感悟孩子们如何解决棘手的问题,让孩子们充分想象,补充课文的留白,感悟孩子们的美好心灵。第二教时解决检阅仪式上的内容,在感悟孩子们的表现的时候体会集体的力量,再次感受他们的美好心灵。

但我最后选择了把全部内容集中在一教时完成。那么大的容量,一教时如何得到很好的体现呢?我想尝试一下,通过学生的充分预习,能不能使课堂教学更浓缩。因为从学生的能力培养来说,预习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这对他以后的学习是很有作用。那么,三年级的学生能否也从预习起步,把课堂的教学的一部分内容放到课前来解决呢?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做了重新的安排。

上课的前一天,我给学生布置了读通读熟课文的要求,同时对教学环节也做了浓缩,尽量使每一分钟都体现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我不安排了集中识字,只是对几个重点的字词随文学习,在结课时再做复习巩固。

一堂课下来,总体来讲还是很好地把握了教学的重难点,也比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具体谈几点:

一、能依据目标要求抓住重点进行导读

安排这篇课文是要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品质。

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两句重点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突破全文。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和这些小伙子真棒!在交流的过程中,抓住文本的重点字词去突破,如写博莱克真棒,抓住“忘记自己在拄拐”、“紧跟”、“保持一致”、“睁着大眼睛”这些词句,体会到一个残疾孩子博莱克走得非常投入,很有精神。再通过内容补白,想象博莱克能够参加国庆检阅这么隆重的集会,而且走在队伍第一排,他的心情怎样?他在想什么?为了这一刻,他曾经怎样做?这样层层深入的理解,既有思想意义的提炼与升华,也有语言文字的训练,解决了课文学习的重点,学生比较顺利地体悟到他的坚强、自信、勇敢。在体会这些小伙子真棒时,前后勾连,理解在作出决定前队员们复杂矛盾的心理,感受队员们美好的心灵。而当他们终于作出决定时,也通过补白的方式,让大家说说听了这个决定后的反应,这样水到渠成,所以当读到掌声时,学生们很容易明白掌声里有什么?掌声表示称赞、敬佩、羡慕、理解、尊重、自尊……

二、比较好地开展了朗读训练

这篇课文情感起伏较大,是朗读训练的好材料。如一开始处理这个棘手问题时大家的沉重与沉默,当大家做出了决定后那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与愉悦,还有检阅仪式盛大隆重的场面,以及人们对他们的赞颂等。

开展有效的朗读训练,能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验读书的快乐,会更喜欢朗读,更注重文本的感悟。

所以,在对这些语段进行朗读训练时,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如场面描写,是通过场面的感悟激发学生情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词语“多么”等的理解,把握情感基调,再点名读评价、齐读读好全段内容。

又如第六自然段由五个问句组成,我就让学生设身处地问一个问题,在自问的过程中体会孩子们矛盾犹豫的心理,体会他们为不伤害一个残疾孩子自尊心而做的种种努力。这也是朗读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

还有在队长作出决定后,大家兴奋的心情,采用了引读的方法:

有的说:“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博莱克虽然是个残疾人,但他多么希望参加这个隆重的聚会,这个主意太棒了——读……

博莱克是个残疾儿童,我们更应给他信心,读……我们是少年儿童,我们应该团结互助,一定要让博莱克参加,读……

儿童队是团结互助的集体,博莱克是我们的一份子,我们不能少了他,读……

因为有感悟,就有情感的激发,情感随文而变,有感情地朗读就不是高不可攀的事了。

三、比较好地做好了教学环节的铺垫

检阅一般是在重大节日或重要的纪念日,国家领导人对军队或群众队伍进行检验的一种形式,我们国家也在国庆节举行过阅兵式。但是,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讲,他可能没有看过这方面的视频,因此很难理解这种仪式的盛大隆重,参加这种活动对每个人非同一般的作用。因此,我选择了我们国家在1999年国庆节举行的阅兵式视频。安排这个视频,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充分感悟阅兵式的气氛,它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很好的资源。

而从课堂教学来看,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知道参加检阅仪式要精神饱满,表情严肃庄重,动作整齐划一,也能很好地感悟文本第十自然段描写场景的句子,体会到检阅仪式的隆重,更好地有感情朗读。

还有对重点语句的落实,也是在层层推进中进行的。

四、字词教学随文而行,较好地解决学生对词义的理解

课题是《检阅》,“检阅”也是一个新词,由视频的场景入手,学生很容易说出他的意思。还有“棘手”,也是一个新词,在提出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时,问学生课文还用了哪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棘手?学生很快地找到“很重要”、“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等词语,通过对他们的感悟,知道“棘手”就是事情非常难办的意思。

五、能挖掘文本的空白,通过补白等形式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在队长作出决定后,先把文本间接叙述的内容转换,再让学生练习:

有的说:“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学完文本后,让学生想象练习:(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2)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应该说,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节省了与文本充分接触的时间,节省了专题教学词语的时间,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感悟文本,开展语言训练。这堂课下来,给我的感受是预习很重要。由于在预习之前,没有做方法的指导,没有提示预习我们可以怎样做,学生能做的只是把课文读熟,所以在整堂课中还是有几个环节不能按预设的顺利进行。在预设中,我是对重点的字形做些指导,重点词语随文理解,然后在结课前检查巩固,因时间关系,最后一环节没有完成,所以,这堂课的设计还是欠虑,毕竟词语教学在三年级也是不容忽视的。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对话中让学生情感飞扬──《检阅》教学反思

《检阅》是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这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非常突出。特别体现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上: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因为队员们既希望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这让大家左右为难。最后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从中,一群善良、纯真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作为健康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作为残疾人,也应该像课文中的博莱克一样,自尊、自强。

分析教材后,我又走出教材,面对学生,我发现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还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检阅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很陌生的事,课文中所描述的事情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其次,课文篇幅较长,初读课文,很多学生大概意思都读不懂,更不用说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文内涵了。再者,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没有直白的叙述,都是隐含的,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读懂。考虑到这些,我在教学中,努力使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交流,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对话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一、让学生与课程资源对话

在设计教学时,我努力寻找、充分利用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课程资源。

如:一上课,我就给学生播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式的录像。放完后,请学生说说感受。录像的播出,学生一方面理解了检阅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通过看录像,让学生感受阅兵式的庄严、隆重的场面,让学生明白这是多么重大、要求又是多么严格的事。同时,为后面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做好铺垫。事情这么重要,怪不得孩子们会犹豫不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去。同时,这么重大的事也让博莱克参加了,更可以看出孩子们做出这一决定的伟大。

结束教学之前,我又播放了《千手观音》的表演片断,孩子们看得那么专注,那些残疾人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和力量又让他们深深地震撼了,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内涵。

二、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中尽情地流淌,学生就产生了与文本对话的内在需要,师生对话就成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

在课文描写的第一个场景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在老师的朗读中,学生马上进入了创设的情景,表情、心理活动随着文本内容而变化,大家都在为遇到的难题苦恼、思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边听边思考,联系上下文理解了文本中重点的词语;在师生进一步的交谈中,学生完全进入了儿童队员的角色,体会了他们矛盾的内心世界,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如:课文第六自然段是连续六个问号的句子,这静止的画面更是孩子们思想斗争的矛盾的焦点,思想的高潮。老师随着学生的每一句朗读,引导他们以儿童队员的角色深入到文本中,入情入境地体会人物感情,体会他们的想法,体会他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体会他们善良的心地,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就这样,孩子在教师的引领下,与文本无数次的对话,真正走进了文本,融入了文本,知识、技能目标自然达成,过程与方法潜移默化,情感自然萌发,价值观又得以提升。

三、让学生与文中人物对话

老师带领学生与文中的人物进行“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让学生们“悟”得其神,“说”得其法,尽情展现学生的个性与学习智慧。

在课文描述的第二个场景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两次的采访,这种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们兴致勃勃地选择当起了小记者,当起了博莱克,当起了现场的观众,设身处地想,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与文中的人物进行了一次次对话。这时,学生在感悟、体验、交流中,已经自然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情感也完全调动起来了,与文中的博莱克、观众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对博莱克油然而生敬仰、赞叹之情,同时,在前面充分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上,对本课的难点,最后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这群小伙子真棒!”的理解,也水到渠成!此时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他们的表现投入而到位,感悟也越加丰富而透彻,在动情的朗读中,学生的心灵得以飞扬,生命的活力得以焕发。

总之,在这堂课中,我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心灵去倾听心灵,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但是,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准备的《波兰国歌》不知为何无法正常播放,所以无法给学生的朗读营造那种隆重、热烈的气氛;另外,由于有些教学环节还不够紧凑,以至教学时间延长了两分钟。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检阅》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贴近学生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学习中学生较容易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感情。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读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理解文中人物的处境,体会他们的心理。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握文章的主旨。我结合课后思考练习二,“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有哪些含义?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从而引导孩子们得出结论:博莱克并不因为自己是个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他是一个自信的、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而这些儿童队员们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大胆地让拄拐的博莱克站在第一排。他们不歧视任何人,让每个人都拥有他们应得的权利。因此,博莱克和全体儿童队员们都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获得了“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孩子们真棒”的赞扬。通过讨论和汇报使“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意识能根植于学生的心里。

讨论汇报后再让学生们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时你想对博莱克或儿童队员们说什么?同学们纷纷对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表达敬佩和赞叹之情:“博莱克,你真棒!你没有因为自己拄拐而自卑,你那么自信地走在队伍的第一排。你是好样的!”“儿童队员们,你们是棒小伙子!你们没有歧视博莱克,让博莱克拥有他应得的权利。我要向你们学习。”

“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这是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我始终把握的主题和思想内容。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习相应的字词句知识之余,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班有一位较特殊的同学,他叫邓。他不爱讲卫生,整天脏兮兮的,所以班里的同学都不喜欢接近他,甚至嫌弃他;他较懦弱,爱哭,所以一些“欺软怕硬”的同学喜欢欺负他。针对这种情况,在学习了本课后,我再引导学生根据我班邓情况理论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我的启发下,大部分同学都露出惭愧的神色,纷纷承认自己这种嫌弃、欺负同学的想法和行为不对,并能作出保证:以后再也不欺负同学了。课后我再找邓私下谈心,既指出他的缺点——不爱讲卫生,又鼓励他向博莱克学习——自信、自尊、自强才能赢得同学们的敬佩和赞赏。

在教学过程中,我越来越来觉得这套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编排非常精妙,每一单元的人文内涵都异常丰富,既贴近儿童生活,又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特别对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巨大的意义。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2、以读引写,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阅读中的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关键语句,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首先我们来玩个闯关游戏。

第一关:我会读。读上节课我们学过的词语。开火车读并正音。

第二关:我会填。用检阅、检验、检查、审阅填空。

第三关:我会写。指导书写“博”学生说需要注意的地方,并跟随老师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上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和检验。)

师:作为过关奖励,我们来欣赏一组画面。(播放建国50周年阅兵式画面)这是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生:这是在检阅。场面很壮观。

(设计意图:通过观赏感受阅兵式上宏大的场面,谈出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当时文中人物的心情。)

二、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一起来读课题。

生:检阅

师:真好,现在让咱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波兰首都国庆节的盛况。(出示图片,配乐)

师:你看,国庆节到了,多么——

生: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青年组织的队伍也通过了主席台。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

师:在经过检阅台这么多队伍当中,赢得观众称赞的是——

生:儿童团。

师:观众是这样说的——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板书: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个小伙子是指——

生:博莱克

师:不仅博莱克,所有的儿童队员们都得到了大家的称赞——

生:这些小伙子真棒!

(设计意图:找出重点句子指导朗读,体会文中感情。)

三、走进故事,深入感知。

师:在这一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称赞,他们是这样说的: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为什么博莱克赢得大家的称赞呢?

生:我知道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

师:文中哪里写出他走得很好?

(设计意图:以课文为依据,体会文章内容,抓住文本。)

(一)、走进博莱克

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还有谁愿意来认识博莱克?(生个别读)

师:大家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是个怎样的小伙子?

生1: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勇敢的小伙子。因为他拄拐了还能保持与队伍的一致。

生2:他是个有团队精神的小男孩。他左腿截肢了还能跟儿童团队伍保持一致。

生3:我认为他很有自信。虽然他拄拐了,可他还是走得这么好,为了儿童队争得了掌声。

师:真好,现在让咱们把自己独特的体会带进去读出来。(生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博莱克的人物性格。)

师:是的,这位小伙子就是博莱克,虽然他拄着拐杖,但高昂着头,挺着胸膛,与全队保持一致,这是多么不容易啊!通过这个镜头,我们仿佛看到他平时辛苦练习时的情景:

生1:我仿佛看到他在街上都在练习,一直这么坚持着,他才走得这么好。

师:难怪他走得这么好——(生读)

生2:我仿佛还看到他每天都在练习,摔倒了又爬起来,仍然坚持练习。

师:怪不得他才走得这么好——(生读)

生3:我看到他的衣服都磨破了,同学们都劝他休息,但他没有停下来,还在练习。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师:是的,正是他平常这么坚持,不怕辛苦地练习,才有了今天的表现——

生: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面对这样的小伙子,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1:你真了不起,我佩服你!

生2:你是一个能坚持到底的小伙子,我要向你学习。

生3: 我看到你的自信了,你真的很棒!

师:是的,这一幕幕镜头,这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地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

(设计意图:渗透德育教育。)

(二)、走进儿童队员

师: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其他儿童队员呢?为什么他们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9自然段,想一想,儿童队员们在干什么?

生:儿童队员们都在讨论,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

师:因为他们觉得这件事——

生:非常难办

师: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这件事情非常难办呢?

生1:“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从这里我感受到了大家很为难。

师:把你的为难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生读)

生2:“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事情确实非常难办,因为博莱克左腿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我感觉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师:所以整个俱乐部里——

生:鸦雀无声

师:从鸦雀无声感受到

生: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谁也不说话。

师: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生读)

生3:“队长,”终于有一名队员说话了,“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

师:真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吧。(生读)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明确队员们受观众称赞的原因,弄懂队员们认为“棘手”“难办”的事情是什么。)

师:是的,正是这件棘手的事情,使整个俱乐部鸦雀无声,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大家心里都在想:

课件出示:如果让他去,———————————,如果不让他去,——————————————。

生1:如果让博莱克参加检阅,可能会出现意外,如果不让他去参加,博莱克可能会很伤心。

师:难怪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生2:如果让博莱克参加检阅,可能队伍走不好,如果不让他参加会少了一个人,博莱克会伤心。师: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生3:如果让博莱克参加检阅,可能会让人笑话,如果不让他去,他会认为大家歧视他。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想象,拓宽学生思维。)

师:多么善良的儿童队员啊!既想使检阅队伍整齐划一,更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这可怎么办呢?队长,队长在哪里,你有什么好主意?

生: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让大家都看见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出示此句)

师:这么好的主意怎么说的声音这么小?来,自信地再说一遍!(生读)

师:真好,我听出来了,这声音可真洪亮啊。

师:还有谁也愿意来当当队长。(生读)

师:让咱们一起来读读队长的话。(生齐读)

师:队长这么好的提议,队员们赞同吗?从哪里体会到?

生: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员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还有谁想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想让博莱克走在——

生1:走在队伍的第一排。

生2: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员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我感受到了你很高兴,你高兴什么?

生2:因为我们棘手的问题解决了,让他走在第一排。

生3: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员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我听出了你的自豪,你自豪什么?

生3:能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让大家都能看到他。

师:此时,再也不是沉默的局面,大家的想法都得到了统一,每个队员们都欢呼着——

生:“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难怪人们由衷地赞叹——

生: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此时,大家的脸上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出示:大家脸上都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刚才是那么沉默的局面,而现在为什么大家都露出笑容,鼓起掌来呢?

生1:因为问题已经解决了,把博莱克放在第一排。

生2:因为队长的提议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大家再也不用矛盾了。

生3:让博莱克参加检阅,给了他自信。

师:虽然队员们都矛盾过,犹豫过,但最后大家的想法得到了统一,所以——

生:大家脸上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朗读,体会文中队员的激动心情。)

师:难怪检阅台上的人们由衷地赞叹——

生: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真是这些小伙子们的大胆决定使博莱克有机会参加了检阅,并站在了队伍的第一排,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博莱克——

生:(出示第12段)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看着这自信坚强的博莱克,人们由衷地赞叹——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看着这整齐划一的儿童团队伍,人们再一次由衷地赞叹——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又一次发出了由衷地赞叹——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设计意图:体会在场观众由衷赞叹的心情,读好重点句。)

三、小练笔

师:此时,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通过掌声,我们仿佛还听见有人在说:“——————————————————————。” (孩子们,看着这一切,如果你现在就是在场观众中的一员,你想对博莱克或者对儿童队员们说什么?写下来)

(设计意图:以读引写,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阅读中的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升华

1、师:其实,在我们身边有一批像博莱克这样特殊的人,以及无私帮助他们的人。出示残疾人影像:春晚舞蹈《牵手》

师:失去右臂的女孩马丽和失去左腿的男孩翟孝伟在春晚上的这个节目震惊了全场。他们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笑对人生,通过努力,在舞蹈上有很深的造诣。当然也离不开教练、舞蹈老师的教导。是他们无私的付出,才让她们原本残缺的世界,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绚丽多彩,才让他们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带来了最震撼的美丽.

2、孩子们,面对这些人,面对帮助他们的人,你们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生1:我想对教练说,感谢你们这么帮助他们。

生2:我想对这些残疾人说,你们真了不起,在大家的帮助下,能跳出这么美的舞蹈。

师:是的,孩子们,作为健康的人,我们应该像文中的儿童队员们那样——生:(图片:尊重残疾人,关爱残疾人)

师:作为残疾人,更应该像博莱克那样——生:(图片:残而不废,身残志坚)师: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

生:(图片:为了同一片蓝天,让我们将心连在一起!)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影像和听老师的解说,对学生进行关爱残疾人的教育,号召孩子们尊重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学习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共同创建我们和谐美好的家园.)

教学反思:

课文《检阅》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的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一致喝彩。从中,一群善良、纯真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作为健康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作为残疾人,也应该像课文中的博莱克一样,自尊、自强。

以上,我分析了教材。走出教材,面对学生,我发现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还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检阅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很陌生的事,课文中所描述的事情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其次,课文篇幅较长,很多学生大概意思都读不懂,更不用说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文内涵了。再者,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没有直白的叙述,都是隐含的,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读懂。考虑到这些,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了一些效果:

1、影像揭题,一举两得。本课开始,我就让学生观看我国五十年国庆阅兵式,于是课堂里就热闹了起来,纷纷说了起来,让学生感受阅兵式的庄严、隆重的场面,让学生明白这是多么重大、要求又是多么严格的事。同时,为后面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做好铺垫。事情这么重要,怪不得孩子们会犹豫不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去。同时,这么重大的事也让博莱克参加了,更可以看出孩子们做出这一决定的伟大。

2、推敲字词,揣摩人物心理。上课时,我抓住了文中小朋友矛盾的心理,通过找词句、划词句、交流等方式来体会:“谁都不愿意开口”(怕伤害博莱克),“终于有人开口了”(但也没有解决问题),“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在(这个鸦雀无声,表面看是一点声音也没有,但其实心里却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再加上下面连续六个问号的句子,这静止的画面更是孩子们思想斗争的矛盾的焦点,思想的高潮。)通过这些词句的推敲,一群集体荣誉感强、心地善良的孩子渐渐清晰。在前面充分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上,本课的难点,最后两句话:

“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理解,也水到渠成!经过这么艰难的抉择,这群孩子值得称赞。

3、以读为本,以读促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节课,我在引导学生任何一个环节的学习上,过度的方法,采用的手段,都是朗读。聚焦博莱克的画面,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站起来读等方法感受自信的博莱克。检阅之前孩子心理的分析更是通过朗读来体会。读一读,划划词句,读一读孩子们当时的心理。通过朗读,学生理解了,通过朗读,学生投入了,通过朗读,学生感悟了。

4、创设情境,理解感悟。

理解博莱克的自强、自尊、自信是教学的又一难点,我让孩子们反复朗读描写主人公在检阅式上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然后我动情地说道:“一个残疾人能够走得和正常人一样,他该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他们抢着说:博莱克摔倒了爬起来继续练;博莱克练得都忘了吃饭;博莱克练得受了伤,但他仍然坚持练习;他一定想着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走进了文字的背后,孩子们已经完全理解了主人公的思想,老师便不需要再作什么分析了。

当然,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如:对文章整体朗读机会较少;没有充分让学生依靠文本寻找问题的答案;对于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强。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感悟不仅是语文教学的特点,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更是语文教学实施的方法和措施。

传统的教学过于强调传授和灌输,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感受,对此,我们必须彻底转变教学观念,让“感悟”充盈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心灵的体验、感悟,将知识深深地植入内心深处。

一、走进文本 诱导感悟

〔案例一〕师:(出示图影片)。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参加检阅的盛大场景:在这对整齐队伍的第一排走着一位拄拐的男孩。他就是博莱克。他的左腿截肢了,但他却走的如此精神,如此自信,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他以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对他的称赞,观众是怎样称赞他们的?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观众为什么这样称赞他们呢?除了队伍走得整齐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呢?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走进课文,走进博莱克吧!

〔反思〕以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进行自主学习,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很快地进入角色。

二、围绕重点  自主感悟

〔案例二〕师:请同学们听2—6段的录音,边听边思考;博莱克在赢得观众称赞的背后曾发生过怎样的事?

生:参加检阅时要不要博莱克参加这件事大家感到很为难。

师:你们从那些语句中感受到大家的为难呢?

生1:从“大家都鸦雀无声”这句话中感受到的,谁都不愿意说这件事。

生2:一个队员说“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说明很难办。

生3:我是从第六段标点符号感受到的,这一段有很多问号……

师:是啊!这一段共有五个问号,多为难啊!谁能把这种为难用朗读的方式传递给大家呢?

〔反思〕: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品质都不一样,阅读同一文内容个人的体会心得也有差异。没有个性化的阅读,就没有创造性的阅读,所以,在阅读实践中要引导、鼓励学生自主、自觉地投入到求异创新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喝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创设情景  深层感悟

〔案例三〕师:我不明白博莱克截肢了,已经不适合参加检阅了,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我相信他会理解的,还用这样为难吗?

生:不能直接告诉他,直接告诉他,会伤害他的自尊心的。

师:能伤害自尊吗?我不相信,我们来模拟以下如何劝慰博莱克。(谁觉得自己能说会道,愿意承担起劝慰博莱克的任务,剩下的同学和我就是博莱克,听听他们是怎样劝说的,听了他们的劝说后博莱克的心理有什么感受?)

生1:“对不起博莱克,你是残疾人,为了国家荣誉,你就不要去了。”

生2:“为了集体荣誉,博莱克,检阅时你就在家里休息,把身体养好。”

生3:“博莱克,这次你就不要去了,等你把腿养好了,下次再参加吧。”

……

师:如果你是博莱克,听了这样的劝告,你有什么感受?

生1:一个残疾人的心理是很脆弱的,这些劝告会让我很伤心。

生2:我本来就很伤心了。现在又受到了这样的打击,以后可能会放弃,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

生3:我好伤心啊!他们都看不起我,嘲笑我是残疾人。我觉得和他们在一起没意思。

师:博莱克伤心了、绝望了、自卑了,这可怎么办?如果你是队长,你有好主意吗?

生1(队长):队员们让博莱克参加,如果我们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见他,怎么样呢?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生2: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大家都夸奖队长的主意好,但好在哪里呢?我怎么不知道?谁来帮我解决这个疑问?

生1:好在让博莱克走在第一排,给了博莱克信心。

生2: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正常人一样,别人能做好的事自己也能做到。

师:说的好!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的儿童队员是一样的,这就是队长主意的高妙之处,我知道博莱克也明白大家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在队伍中走得那么出色,我们再来看看检阅队伍中的博莱克(用投影仪出示一段话)。

生:(反复朗读、体会博莱克此时的心情)

师:通过朗读,你们能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吗?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生1:博莱克当时很自信、自豪、高兴。

生2:从“他目视前方、高昂着头”就可以看出博莱克这一天很高兴、自豪、他是一个自信、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

师;(再出示图片)让我们再看一看队伍中的博莱克吧!看着队伍中的这位小伙子,此刻心情一定十分激动和自豪,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透过这个镜头,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博莱克在训练中跌倒了,又爬起来,身上都摔破了。

生2:我仿佛看到博莱克从早练到黑,连饭也顾不上吃。

……

师:看到博莱克是如此的坚强、自信,你想对博莱克说些什么呢?

生1:博莱克你真勇敢,你的腿虽然截肢了,但是你走的确是如此的棒!

生2:博莱克,你要更自信,你大胆的朝前走,我会永远为你加油的!

……

师:看着这整齐的队伍,坚强的博莱克,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又是怎么称赞的呢?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观众为什么这样说?(让生讨论)

生1:“这个小伙子真棒!”是因为博莱克拄着拐,却走在队伍的第一排,走的还那么棒,棒在身残志坚,棒在有强烈的团队精神。

生2: “这些小伙子真棒!”“棒”在这些孩子是多么的善良,在这样一个隆重的检阅式上,并没有单纯追求“荣耀”而是将一个残疾孩子的感受放在首位。他们这浓浓的人情味感染了每一位观众。因此,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也获得了观众们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赞叹——(齐读)“这些小伙子真棒!”

〔反思〕: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在教学中需要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协调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特定的情感中去感受、去体验、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对文本的感悟推入极至。教师紧扣“要不要博莱克参加检阅感到为难”这一情感主线进行开展讨论,课堂气氛一下热闹开了,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争先恐后地读出表示为难的语句,这时,教师还不满足,还要追根究底地继续挖掘,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觉得自己能说会道的就承担起劝说博莱克的任务。其余的和老师就当博莱克,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博莱克此时的心情,也就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承担起自己的任务,双方进行激烈的辩论,课堂的气氛再次掀起了高潮。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儿童队员由犹豫、矛盾到一致赞同的心理变化,推测博莱克心中所想,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博莱克着急不安的心情。创设情境、师生合作表演,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儿童队员的美好心灵,对残疾人的爱护和尊重。从而理解“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刻含义,将人文熏陶融合在学生的拓展想象中,在说的过程中体会博莱克自尊、自强、自信、从而理解“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四、情感升华  拓展延伸

〔案例四〕师:学习了课文,我们每一个人都被深深地感动了,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我相信每个人特别是博莱克永远都忘不了这次特别的检阅,或许这次特别的检阅将激励他充满自信地去走完人生的每一步。

师:大家刚才都有很多话对博莱克说,现在请你们用笔把你们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课方法很多,不管是圆满地画上一个句号,还是写上一个凝重的叹号,还是意犹未尽地点上一个含蓄的省略号,都要因文(文章的特点)、因情(情境)、因人(学生)而异,促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情感品质的转化、升华。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课堂学习由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和感悟,从而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健全儿童是很难体会到残疾人的难处,面对自己“不一样”的残疾人,他们可能还会觉得好笑。课堂上,我们设计了一个角色转换,让学生充当残疾人,使他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残疾人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他们需要别人的关心与尊重。从此,“同情和帮助残疾人”这一道德品质就会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逐步养成。

真实的体验丰富了学生的内心感受,而教师不满足于现状,还要让学生把“残疾人博莱克在训练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和“战胜困难后的博莱克说些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打开心灵之窗,畅所欲言、尽情地表达自己的体会、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使感情得到了升华,课堂氛围也推向了高潮。

〔启示〕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理念之一。那么,在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应注意什么呢?

一、自主感悟与指导感悟相结合

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是一种阅读心理活动,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感悟的主体,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揣摩课文中的内容,体会语言文字所渗透的情感。只有让学生充分自主感悟,才能心领神会,学有所得。

二、整体感悟与重点感悟相结合

每一篇课文都是有机的整体,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从整体出发,感悟课文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只有进行整体感悟,学生才能感受到课文的整体美,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反复读、仔细品、认真想,使学生会意、入情、明理。

三、读中感悟与思中感悟相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读中感悟与思中感悟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在读中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感悟中,思维永远处于活跃状态,产生一些有个性、有价值的感悟成果。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

下面是关于《检阅》的课后教学反思,仅供参考!

《检阅》一课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任务心理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紧紧围饶为什么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来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移情体验、大胆想象来体会儿童队员的心理,从而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在教学中我发现对于观众为什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的确是一个难点,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儿童队员在做决定时的矛盾心理来理解“这些小伙子”对残疾孩子的信任与关爱。我是通过以下几点来突破难点的。

在导入本课时,对于“检阅”三年级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为此在上本课之前,我让学生看了“建国50周年国庆的大阅兵”,让学生对检阅有了直观的感受。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另外让学生也感受到在波兰举行的是一次十分隆重的检阅。

在让学生体会“这个小伙子”和“这些小伙子”分别棒在哪里时,我主要让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大胆想象、移情体验、感情朗读来体会人物心理,从而感悟到人物的高尚品质。在教学到“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时,就让学生读12自然段,说说博莱克棒在哪里?有的同学说:“他虽然拄着拐杖,可还是走得非常认真,和全队保持一致,很勇敢。”我马上让这位学生读出博莱克的勇敢,他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这里面好几个同学都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博莱克的坚强与勇敢,我还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博莱克是个平时走路都要拄拐的残疾儿童。为了能和队员保持一致,为了使他们的队伍整齐漂亮,他肯定付出了不少努力。想象一下,他是怎样练习的。” 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博莱克好几次都走不好,但他还是坚持练习”;“他摔倒了,但还是坚强地爬起来”;“他比其他的儿童队员练得更刻苦,更认真”……通过这样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博莱克的坚强与自信,体会到他真的很棒。

在理解“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时,主要通过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们讨论时矛盾的心理。我就让学生研读儿童队员讨论的部分,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觉得为难呢?从哪里感受到做这个决定不容易?学生在反馈时,我主要抓住了“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队员们鸦雀无声,在想些什么”这些重点的地方移情体验感受队员矛盾的心理,在这里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儿童队员的矛盾心理“让博莱克去,就有可能丢儿童队员的脸;不让他去又会伤孩子的自尊心。到底该如何是好?”学生体会的不错。

在理解了“这些小伙子”和“这个小伙子”分别棒在哪里后,让学生再看博莱克的表现,来感受他当时的心情,从而更深层次地体会到儿童队员对博莱克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关爱,让学生明白博莱克的表现离不开儿童队员对他的信任与鼓励。也让学生感受到这次检阅不仅让观众看到了整齐的队伍,更让观众看到了儿童队员美好的心灵。因此,在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的话题“看着从主席台前走过的博莱克和其他儿童队员,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在阅读教学的词语理解和积累中,新课标强调的是联系上下文来感悟。可是我在教学中处理得过于机械,没有让学生带进课文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次,在感悟“这些小伙子真棒”时,除了体会儿童队员的犹豫和矛盾心理,明白下这个决定是多么不容易之外,还应抓住“羡慕”这个词,感受其他队会羡慕儿童队员什么?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羡慕我们让博莱克走在第一排。”“羡慕我们尊重关心残疾人。”“羡慕我们爱团结友爱”……让学生感受到儿童队员对残疾儿童的关心与尊重,让学生明白“这些儿童队员棒在对同伴的关心和尊重上等等”。同时,对课堂上孩子们的评价,尽管从多纬度着手,但形式仍然过于单一,没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如果在以上环节中,能处理得更妥善些,相信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的教育要求以人为本,突出发展性。在学完了这课之后,学生感悟得不错,表达的不错,可是实际行动能内化成他们行为的动力吗?我一直在思索着。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一

14  《检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俱乐部、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羡慕、情不自禁、隆重、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4.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三.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检阅吗?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课题:检阅

二.自学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效果,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小组间交流;课文写了什么事?

四.书写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

“席”的笔顺。

“截”的笔顺。

4、堂听以下词语:

俱乐部  博士  鸦雀无声  截肢  队伍 沉默  局面  真棒  羡慕  主席台 观众  纠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直奔主题[课前板书:检阅   博莱克  儿童队员们]

上一节课,我们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国家波兰,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里正在举行的国庆检阅的场景,好吗?(多媒体演示检阅场景)

看,国庆节到了。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青年组织的队伍也通过了主席台。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

让我们把视线集中到这些儿童队员身上,你发现了什么?(生:有一个小男孩拄着拐杖在走。走得很认真。他们的队伍走得很整齐,和正常人一样。)

儿童队员的这次检阅成功了吗?从文中哪里知道?

二、研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出示: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不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二).研读1-9段,体会“这些小伙子真棒”[随机板书:尊重、关爱]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帮忙读一读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认真听一听,看能发现什么?(生读)

师:我想再请一位同学帮忙只读第二句话,看你们能注意到什么词?(纠正、这些)

师:观众为什么要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呢?这些小伙子到底哪里棒呢?请同学们自由读1——9自然段,去寻找答案。(让我听到你们美妙的声音)

★预设:倒叙入手

1.汇报交流:为什么说他们棒?

2.大家刚开始的反映

师:一开始的时候关于要不要博莱克参加检阅,大家是什么态度?

生:不想让他去,很为难。

师:你从哪儿体会到儿童队员们不想让他去,左右为难呢?请快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队长,”终于有一名队员说话了,“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事情确实非常难办,因为博莱克左腿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

○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重点引导:(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棘手的事、鸦雀无声、非常难办、5个问号)

3.交流引导:

师:谁来交流一下你找到的句子。你从哪里感受到队员们很为难。哪句话体会到儿童队员左右为难?

○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师:为什么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他们不愿开口说什么?既然是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大家这个时候的表情是怎样的呢?

○“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

师:棘手是什么意思,棘手的事非常难办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博莱克左腿截肢了,怎么参加检阅)

师:那如果让左脚截肢靠拄拐走路的博来克参加检阅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不让他参加,让他一个人在家休息,那又会怎样?

○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事情确实非常难办,因为博来克左脚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

师:这个鸦雀无声,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大家不知道该怎么说,到底让不让他去?)

4.说内心想法。

师:这个鸦雀无声,表面看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其实大家心里正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让我们发挥想象,让队员们说出鸦雀无声背后真正的想法吧!他们这个时候可能会在心里说什么,怎么说?

5.抓住五个问号。

师:是呀,队员们虽然鸦雀无声,但内心却有这么多的话,有这么多想法。(出示句子)赶紧读一读吧。(自由读)

师:这一段连着有几个问号?(5)这么多的问号说明了什么?(大家想了很都方法,大家不知道怎么办好,大家很为难)谁能把你的为难传递给大家?(指生读)

师:劝他不去会怎样?(伤心,觉得大家不要他了)放到队尾是为什么?(放在后面摔倒了不会影响其他人)在中间呢又是为什么?在中间用了一个词(藏)什么是藏呀?为什么要把他藏在中间呀?(这样人们看不见他)如果他去了却是被放在队尾,藏在中间,他又会怎样?(觉得自己真没有用,连累全队,)谁来读一读你这时候的想法?(引导后指生读)

师:矛盾的心情,想说又不能说,不好意思说却又不得不说。该怎么读?(再指生读)

师:让我也来感受一下他们的为难,好吗?(师示范读)谁能用心的读?(再指生)

师:让我们一起来用心感受队员们的左右为难吧!(齐读)

6.这么多的问号,这么为难的想法,他们有说出口吗?(没有)他们选择的是:鸦雀无声。而这样做正是为了不让博来克伤心,难受,这就是:[板书关爱]。

7.此时,队长有主意了,队长在哪里呢?谁来当队长?(请一生读队长的话,)请问队长,你为什么把腿残得人放在第一排?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还有谁愿意当这样的队长。(让他参加比赛,不把他放在中间,不把他放在队尾,还把他放在第一排,说明了他把博来克当成一名正常的队员来看,这就是对残疾人而言最重要的尊重呀。[板书尊重])

8.仅仅是队长一人这样想吗?队长的话音刚落,有一名队员大声说……为什么读这么大声啊?不仅这一名队员支持队长,大家的反映呢?脸上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7.假如因为博莱克使检阅失败,这些小伙子会后悔吗?会怪博来克吗?

8.再来说说为什么他们真棒。

师:同学,现在你知道这些队员们为什么棒了吗?(虽然他们知道博莱克截肢了,参加检阅可能会影响整个队伍,可是他们最后还是决定要让他参加检阅。)

9.看到这样的场景,让人们怎能不发自内心的说:这些小伙子真棒!(指生读)让我们发自内心的说:(齐读)[板书真棒]

(三).研读10-16段,体味“这个小伙子真棒”

1、试想一下,博莱克知道队员们要让他参加检阅,而且让他站在第一排,会怎么想呢?①第一种:他会很感动,会努力练习不让整队丢脸。

师:是啊,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在检阅上走的怎么样吧。(读博莱克的表现)

②第二种:他会害怕,不想参加。

师:当队员们过来拉着他的手,鼓励他,告诉他跌倒了也没关系。一起和他说:他是集体的一员,他不参加大家也不想参加的时候,他又会怎么想呢?做为一名残疾人害怕,不敢参加这是最正常的现象,可是博来克最后有没有参加?而且走的怎么样?谁来读一读。(读博莱克的表现)

2、随机引导:

★找动作。

师:你觉得他表现的怎么样呢?你从哪里,从哪几些词语能看出博莱克走得特别认真,走得特别好?你能找出他的动作吗?(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

你能把他的表现用朗读展示出来吗?(再指生读自信)

★自信。

师:看看这副图,博来克有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残疾人而觉得很丢脸,很不好意思,很害怕呢?看看图上的他,从哪里看出来他不会。从他抬起头,挺直腰,睁着大眼睛望都可以感受到他不仅不会自卑,而且还非常的[板书:自信]

★师:台上一分功,台下十年功。能走的这么好,与他平时的训练是分不开的。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静静地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他平时训练的时候是怎样的,他在大家休息的时候都在干什么?大家回家的时候都在干什么?……这无数次的跌倒,这无数的汗水,这无数的泪珠,都是为了证明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样参加检阅。这是一个多么坚强的孩子呀。[板书:自强]

★(出示图片)让我们再看看队伍中的博莱克,这个时候,你又会想对他说些什么呢?(你是我们的骄傲,你为了训练不怕苦不怕累,我们为你而感到自豪……)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你的表扬是发自内心的。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这个小伙子真棒!(指生反复说)成千上万的观众都忍不住称赞说(齐读)

★这么隆重的国庆检阅,如果没有队长的提议,就不会有队伍中这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博来克,所以我们可以说:队长————真棒。

如果没有队员们的支持,也不会有这个自信、自强的博来克,所以我们可以说;队员们------真棒。

所以这时候,有一名观众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这一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儿童队员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我们因为博莱克的自信自强而深深地感动了,也被队员们的那份尊重,那份关爱而情不自禁地感动着。最后,老师想请大家全体起立,看这幅图,最后一次发自内心的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拓展,抒情达意

(1)出示一些图片:残疾人(如失明、聋哑人、断手、腿残)

(2)此时此刻,你们想对这些残疾人说些什么?

(3)你想对健康的人说些什么?

总结:听了你们的话语,让我再一次被感动了。同学们,让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伸出彼此的双手,去尊重、关爱身边的残疾人,用我们的爱心去营造这美丽的世界,让世界充满爱!

四.作业

检阅结束后,博莱克写了一篇日记。你以他的身份写一写。

板书设计:

检阅

博莱克       自信  自强

真棒!

儿童队员们     尊重  关爱 

“无效问题”影响“课堂的有效性” ——《检阅》教后反思

今天上了《检阅》的第二课时,课堂显得很沉闷,学生的发言也来来去去那么几句,很不深入,总之一句话:整节课很空,学生学得不扎实,只是走过场。听完曹老师和朱老师的课后,与自己的课进行了比较,又听了游校及几位老师的点评后,很受启发。反思自身的课堂,发现自身一开始在设计上就出了问题,而主要问题在于无效问题的设计上,下面就课堂中的两个片段进行反思:

片段一:

师:观众为什么要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呢?这些小伙子到底哪里棒呢?请同学们自由读1——9自然段,去寻找答案。

生:他们走得很整齐,所以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

本来预设学生会简单回答“儿童队员们让博莱克参加了检阅很棒”,再顺势引导说看来检阅前队员们对让不让博莱克参加检阅很为难,从而让孩子们找一找“为难”的语句,体会队员们尊重、关爱博莱克。而实际教学中,学生听了问题后没有办法回答我的问题,原因是问题本身指向性不够,学生没有落脚点去回答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学生还没有细细研读课文,在上课的开始就提出这么带有概括总结性的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难度太大,这明显是违反了教学的认知规律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看来要想知道儿童队员队为什么这么棒,在没有认真阅读课文前还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检阅前儿童队员们开讨论会的情形吧。”这样自然地过渡到研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减缓了学生学习的坡度。

片段二:

师:你从哪儿体会到儿童队员们不想让他去,左右为难呢?请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生:我从第6自然段的……

师: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我们按顺序来汇报。

生:我从第5自然段的……

师:这里就开始“为难”了吗?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不对,我认为从第4自然段的“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这里看出队员们都不愿意开口,不知道怎么跟他说。

师:是呀,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不跟他呢?

生:怕伤害了他。

师:那你们想像一下,当时他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生:很严肃。

从片段中不难看出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学生未能迅速地找到“为难”的第一个段落,我发现这个问题后做了引导补充,但学生还是没能找到,最后我硬是牵着学生往我想要的方向靠。回归问题的本源,还是我的第一个问题没有交代清楚。如果在此做一下方法的指导相信会更有效,可以这么说“你从哪儿体会到儿童队员们不想让他去,左右为难呢?请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所以他们的左右为难也是一层一层逐渐体现出来的,所以一会儿你们在汇报的时候要按顺序来说。”二是学生的回答很不完整,而且没有走进文本,没有引导孩子们去抠词抠句,深入体会,所以在指导朗读上很不到位,这一点一直是我很困惑的地方。针对这一点,朱老师的课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示范,在此就不细述了。

课堂中这样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希望能得到老师们的帮助,最好是就某个片段提出如何改进的具体方法,让我在实践中少提甚至不提无效问题,让我的课堂真正有效起来。

最新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11篇)相关文章:

最新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11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最新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11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sheji/16879089932191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