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管理制度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管理制度

文豪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管理制度

微信扫码分享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管理制度

为近一步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及评分方法(试行)》《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及《GB51145-2015 煤矿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保证防爆电气设备安全运行防止人身触电、电气火灾和电气火花引起的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确保矿井安全供电,结合井口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防爆电气检查与失爆管理办法

1.机电队、运输队、监测股室根据井口下发的资料《GB51145-2015 煤矿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第11章矿用防爆电器安装标准及其它相关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标准等资料进行不定时自查,防爆检查员作辅助巡查。

2.井下所有电气设备、电缆、监测监控设备及线路、通讯设备及线路、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及线路、视频监测系统设备及线路等设备设施,机电队、运输队、监测股室各分管范围内的每周至少全覆盖检查 1 次。机运股必须每月组织全面检查一次防爆性能并做好记录。发现失爆立即整改。生产过程中防爆性能遭到破坏的设备立即停产更换。

3.掘进迎头、检修作业点、工作面上、下口等易造成电缆、监测监控线、电气设备损坏的地点,由防爆检查员每天覆盖检查一次。现场作业人员若发现在作业过程中造成线缆破损或设备损坏等现象,必须立即汇报调度室安排相关管理连队(股室)及时处理。

4.对井下临时安装的电气设备,要在安装前通知防爆检查组成员检查,入井设备必须粘贴自制的“矿用设备入井防爆检验合格证”。并检查合格达到防爆要求后方可入井使用。电气设备入井安装后防爆检查员及时对所安装的电气设备进行防爆检查(包括内部检查),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失爆现象或设备不完好通知相关责任连队(股室)及时处理。

5.二号井机运股室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方式对井下电气设备进行防爆检查,若发现失爆或电气隐患等问题要按二号井《二号井井下电气设备防爆管理制度》严格考核。

二、防爆电器设备爆检查规定:

(一) 防爆电器设备的外壳隔爆结合面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均应为防爆电器设备失爆:

1.外壳隔爆结合面的最小宽度和最大间隙应符合表1的规定,但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不应小于25mm。

表1 外壳隔爆结合面的最小宽度和最大间隙(mm)

注:

1)对于操纵,轴和转轴,其间隙指最大的直径差。

2)操纵杆和轴超过表中所规定的隔爆结合面的最小宽度时,其结合面宽度不应小于操纵杆或轴的直径,但可不大于25mm。

3)转轴的直径大于表中所规定的隔爆结合面的最小宽度时,带有滑动轴承的隔爆轴承盖的火焰通路长度,当转轴直径不大于 25mm时,不应小于转轴直径;当转轴直径大于25mm时,不应小于25mm。

2.结合面被紧固螺栓孔或类似物的孔分隔时,孔与外壳内外侧间的距离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孔与外壳内外侧间的距离(mm)

3.隔爆电动机轴与轴孔的隔爆结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摩擦。用圆筒隔爆结合面时,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间隙不应小于0.750mm;用滚动轴承结构时,轴与轴孔的最大单边间隙不应大于表1所规定的轴承盖允许最大间隙的2/3。

4.隔爆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6.03μm;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3.2μm。

5.隔爆结合面的法兰减薄厚度,不应大于原设计规定的维修余量。

6.隔爆结合面的缺陷或机械伤痕,将其伤痕两侧高于无伤表面的凸起部分磨平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1)隔爆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应大于1mm,深度不应大于2mm的砂眼;在40mm.25mm. 15mm 宽的隔爆面上,每平方厘米范围内不应超过5个,并应直接;10mm宽的隔爆面上不应超过2个﹔

2)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与深度不应大于0.5mm,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2/3。

7.隔爆结合面不得有锈蚀及油漆,应涂防锈油或磷化处理。11.1.8防爆电器设备的隔爆外壳与隔爆腔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均应为防爆电器设备失爆:

1)防爆外壳变形长度不得超过50mm,凸凹深度不得超过5mm。

2)防爆外壳内外不得有锈皮脱落。

3)隔爆设备的隔爆腔之间不得直接贯通。

4)接线柱.接线座不得有裂纹,接线座不得晃动,接线柱不得跟转。

5)防爆外壳应无开焊,观察窗孔胶封应良好,并应无破损和裂纹。

6)操作手柄与隔爆外壳盖间的闭锁应正确可靠。

7)接线(室)盒内应保持干净,应无杂物和水珠。

8)快动式门或盖不得打不开。

(二)防爆电器设备的进出线嘴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均应为防爆电器设备失爆:

1.接线后紧固件的紧固程度以轴拉电缆不串动应为合格。

2.线嘴压紧后应有余量,余量不应小于1mm。

3.线嘴应平行压紧,两压紧螺栓入扣之差不应大于5mm.

4.线嘴与密封圈之间密封圈与联通节之间应只限安装一个金属圈,不得充填其他杂物。

5.压叠式线嘴压紧电缆后,其压扁量不应超过电缆直径的10%。

6.隔爆腔的空闲接线嘴,应用密封圈及厚度不小于2mm 的钢垫板封堵压紧。

7.进出线嘴的压紧程度,螺旋线嘴最小啮合扣数不得少于6扣,用单手正向用力拧不动应为合格;压叠式线嘴用单手晃动时,喇叭嘴无明显晃动应为合格。

8.高压隔爆开关空闲的接线嘴,应用与线嘴法兰厚度、直径相符的钢垫板封堵压紧。

9.螺纹隔爆结构,螺纹精度不应低于3级,螺距不应小于0.7mm,螺纹结合面的最小啮合扣数应为5扣,当容积大于100cm2时,最小轴向啮合长度应为8mm;当容积不大于100cm3,最小轴向啮合长度应为5mm。对于圆柱形螺纹,螺纹部分应至少有8mm,并不应少于6扣。

(三)防爆电器设备的密封圈﹑挡板、金属圈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均应为防爆电器设备失爆:

1.密封圈材质应用邵尔氏硬度45°~55°橡胶制造,密封圈分层侧应面向接线腔内(煤电钴除外)。

2.密封圈各部分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应小于lmm, 4mm2及以下电缆的密封圈内径不得大于电缆外径;

2)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mm)

3)密封圈宽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7倍,且不应小于10mm;

4)密封圈厚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3倍( 70mm电缆除外),且不应小于4mm。

3.密封圈应无破损,刀削后应整齐平滑,不得出现锯齿状。

4.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体。

5.不使用的进出线嘴应分别用密封圈和挡板依次装入、压紧后封堵。

6.螺旋式进出线嘴上金属圈时,应装在挡板外面。

7.挡板厚度不应小于2mm;挡板直径与进出线装置内径之差不应大于2mm,厚度不应小于2mm,金属圈外径与进出线装置内径之差不应大于2mm,厚度不应小于1mm。

8.当进出线嘴已全部压紧仍不能将密封圈压紧时,应选用一个厚度适当不开口的金属圈调整,不得充填其他杂物。

9.低压隔爆开关引人铠装电缆时,密封圈应全部套在电缆的铅皮上。

10.螺旋式空闲喇叭嘴的密封圈、挡板、金属圈应依次装入,且均应只装一个。

11.电缆引入装置或设备进线口的密封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个进线装置应只允许进一根电缆;

2)被密封的电缆断面,应近似圆形;

3)弹性密封圈及金属垫,应与电缆的外径匹配;

4)弹性密封圈压紧后,应能将电缆沿圆周均匀地被挤紧。

(四)防爆电器设备的紧固件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均应为防爆电器设备失爆:

1.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应齐全、紧固,并应无锈蚀。

2.同一部位的螺栓、螺母规格应一致,平垫、弹簧垫的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符合。

3.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个~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的垫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4.紧固在护圈内的螺栓,其上端平面不得超出护圈高度,并应用专用工具才能松紧。

5.隔爆结合面紧固螺栓应齐全,螺母应上满扣﹔紧固螺钉伸入螺孔长度不应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等不应小于直径的1.5倍;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时,螺钉应拧满螺孔。

6.隔爆结合面紧固螺栓应加弹簧垫或背帽,其拧紧程度应以压平弹簧垫圈为合格,螺栓不得松动。

7.弹簧垫不得破损,不得推动弹性。

8.低压隔爆开关接线腔不应由电源侧进出线至负荷侧接线,也不应由负荷侧进出线至电源侧接线,磁力启动器的小接线嘴不得进出动力线。

9.橡套电缆的护套伸入接线腔器璧内的长度尺寸应符合5mm~15mm的要求;当粗电缆穿不进接线嘴时,可将伸入器壁部分的护套锉细。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管理制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管理制度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sheji/113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