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兰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兰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文豪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兰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微信扫码分享

发挥“中心”优势 促进产业发展

——兰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兰州市旅游局局长 刘 刚)

省委省政府提出“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战略目标,是对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认识的高度深化,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决策。兰州做为省会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市增加经济收入、改善产业结构、提高人们的现代意识、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何抓住机遇,彰显区位优势,发挥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引领区域旅游跨越发展,促进兰州乃至全省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兰州旅游业发展值得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兰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条件分析

(一)现状分析

兰州旅游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特别是 2004年兰州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旅游业发展,明确把旅游业纳入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拉动内需的重要内容加以发展。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之后,2010年 ,市委、市政府及时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培育多元支柱产业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 “把旅

游业培育成兰州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多元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政府主导战略的全力推进下,兰州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张,行业收入不断增加,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兰州作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游客集散中心城市的地位日趋明显。“十一五”期间接待境内外游客人数年平均增长24.9%;旅游总收入年平均增长25%。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在全省名列前茅。旅游经济主要指标增长速度高于全市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兰州旅游业实现了新的跨越。

(二)条件分析

1、座中四联区位优势

兰州不仅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也是西北重要的区域旅游中心城市,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古丝绸之路重要的节点城市。兰州座中四联,是连接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有较强的辐射集散功能,在西部旅游开发中占据了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具有开发跨区域旅游市场,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的区位优势。

2、四通八达交通优势

兰州市交通四通八达,铁路、公路、航空、邮电、通信等广开门户,是我国大西北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中国四大铁路干线陇海、兰新、兰青、包兰铁路交汇于此;六条高速公路已建成,并与中国高速公路联网;兰州中川机场现已开辟35条航线,其中中外航线21条,并开通有国际定期旅游包机航线,

境外游客可在香港或新加坡转机直达兰州。与西北地区周边旅游城市相比,兰州市具有显著的交通优势和较强的可进入性。

3、丰富多彩的资源优势

黄河风情线赋予了兰州山水城市的特色,同时兰州市地处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市域内生态条件良好,兴隆山、吐鲁沟、官滩沟、石佛沟、兰山等森林资源为兰州市开展避暑休闲度假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兰州市域内多元文化兴盛,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多民族文化相互交织、彼此渗透,永登鲁土司衙门、青城古镇等历史文化资源为文化旅游的大力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馆藏“四库全书”、“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读者》杂志等文化精品享誉国内外,为人文旅游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三)发展机遇

1、宏观政策发展机遇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 2009 41号)中首次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进一步确定了现代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定位。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10 29号)、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甘发 2010 9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兰发 2010 22号)和市委《关

于培育多元支柱产业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对兰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

2、宏观经济发展机遇

预计兰州市“十二五”末GDP总量将突破2500亿元,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8%,人均年收入将接近7万元人民币。旅游业作为三次产业中的龙头产业,将为兰州市提供经济总量支撑,为兰州市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大的资金动力支持。同时,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尤其是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将为兰州市旅游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市场需求。

3、产业结构调整机遇

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在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关联带动作用将逐渐增强。兰州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势必将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作为重要突破点。旅游业将以其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关联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4、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

借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西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在近几年呈迅猛之势,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正逐年缩小,中国旅游经济的重心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转移,为兰州市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运行环境。

二、兰州旅游业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

面对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和大好机遇,兰州市委、市政府重新定位兰州旅游业发展的方向,确定今后全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战略框架。

基本思路:树立“丝路重镇、黄河明珠、山水城市、水车之都”的旅游城市形象,发挥中心带动作用,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努力把兰州建成丝绸之路精品旅游节点城市、西北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中国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发展目标:按照全省、全市旅游业总体发展思路,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20%,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2%。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全市GDP总量的8%以上,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16%,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旅游就业容量逐年增强,年增就业5000人以上。

重点工作:兰州旅游业必须紧紧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加强宣传推介,优化产业布局,打造特色品牌,全面提升旅游业在社会各业和地区间的竞争力,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成为兰州经济社会多元支柱产业之一。

(一)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全方位构建“11469”大旅游圈空间总体布局

按照全省旅游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兰州区位中心优势,整合旅游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品体系。围绕“一

个中心”,突出“一个重点”,整合开发“四大旅游业态集聚区”,培育“六个特色旅游小城镇”,打造“九条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全面发展。把兰州建成集休闲观光、避暑度假、商务会展、科普探险、旅游购物于一体的西北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

(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全面提升兰州优秀旅游城市总体形象

按照“丝路重镇、黄河明珠、山水城市、水车之都”的旅游城市形象定位,进一步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内外联合的营销策略和方式,开展强势宣传推介,把兰州的整体城市形象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让国内外游客来兰观光旅游。

(三)加快基础设施和重点景区建设,着力推进旅游项目深层次开发

重点建设“兰州游客集散中心”、“黄河文化园”、“新丝绸之路览胜园”、“民俗风情园”、“金城关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生态避暑度假会务旅游业态集聚区”和“生态休闲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同时加快开发以八路军办事处、兰州战役等系列红色旅游项目;实施水车博览园二期工程建设,努力打造大兰山、大白塔山景区,使城区三大景区率先成为年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次的核心景区。进一步完善、提升兴隆山、吐鲁沟、青城镇、鲁土司衙门、什川等景区的服务功能,综合开发兰山、黄河水上观赏夜景旅游项目。

(四)凸显兰州地域特色,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 一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把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与建设文化兰州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文化、体育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充分利用“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读者”等文化精品的影响力,打造特色鲜明、雅俗共赏、游客喜闻乐见的演艺节目,聚集人气,拉动消费。大力推进旅游与商贸、体育、工业、农业、林业、水利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度假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自驾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新业态。

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着力发展以体验民俗文化和自然生态为特色的乡村旅游,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农户充分利用自然风光、文化遗产、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资源,发展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民俗体验和“农家乐”等旅游产品。不断扩大乡村旅游份额,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业。

(五)强化行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旅游产业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行业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和产业素质。制定旅游购物、餐饮、“农家乐”等旅游服务标准,大力推行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严格各项等级标准的实施和评定,鼓励旅游企业开展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诚信建设,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制度,强化对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

员信用监督。健全旅游安全体系,落实安全监督和经营主体责任,完善旅游安全提示预警制度、预防检查、事故报告、应急处置、紧急救援、善后理赔、责任追究等制度。

二是促进产业“六要素”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增强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支持大型旅行社依托资金、品牌、规模、特许权等优势资源,走集团化、网络化的发展之路。建立以星级饭店为主体,以乡村旅舍、家庭旅馆、森林旅馆等为补充的、规模适度、档次组配合理的旅游饭店体系,促进旅游饭店品牌创建和管理模式创新,积极推进旅游饭店连锁化经营和发展,不断提高旅游饭店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开发特色食品、文化旅游商品、旅游用品等旅游商品,不断提高兰州旅游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份额,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环境。构建具有信息咨询、旅游预定、投诉受理、紧急救援等多功能、高质量的游客服务接待体系,为游客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提升兰州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兰州旅游要充分发挥“中心”优势,注重特色资源,把握大好机遇,提升产业品质,助推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兰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相关文章:

兰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兰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sheji/110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