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教学教案优秀7篇

甜生软语 点赞 分享
幼儿园教学教案优秀7篇

微信扫码分享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7篇《幼儿园教学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金笔头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幼儿园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情节熟悉音乐,并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学玩音乐游戏《风中的小鸭》。

2、遵守游戏规则,创编刮大风和刮小风时的动作。

3、享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

2、音乐:挪威舞曲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萤火虫》。

2、学玩音乐游戏。

(1)欣赏故事。

师:早晨,鸭妈妈带着她的宝宝们,摇摇摆摆地在草地上走走,到池塘里游游,玩得真高兴!

突然,天气变了,刮风了,风一会儿大一会儿小,鸭宝宝们吓得不知如何是好。鸭妈妈说:"孩子们,别怕,只要我们紧紧地抱住大树,躲在石头下面,大风机不会把我们刮走。"小鸭们听了妈妈的话,一动也不动地保护着自己。风停了,小鸭们又跟着妈妈在草地上走走,池塘里游游,快乐的玩耍着。

(2)倾听音乐,感知乐曲ABA结构,并联想故事情节。

师:老师把这个好听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

(3)在座位上做随乐动作A段音乐用双手食指合拍地点双腿,表示鸭走和自由游水动作。B段音乐控制不动。

(4)幼儿练习鸭走、鸭子游水动作。B段音乐控制不动。

3、创编刮风动作。

(1)倾听B段音乐,区分乐曲中的力度变化,并随乐动作。幼儿创编。

(2)全体幼儿随B段音乐做刮风动作。

(3)分角色游戏。

部分幼儿扮"风"坐在座位上,其他幼儿扮演小鸭子随乐游戏。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情节熟悉音乐,并随着音乐的变化变换动作,学玩音乐游戏《风中的小鸭》。

2、创编刮大风和小风时的动作

3、遵守游戏规则与共享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两盒

活动过程

在优美抒情的《化蝶》乐曲声中,边做蝴蝶飞舞边愉快地进入教室与同伴交往。

复习歌曲《莹火虫》

学玩音乐游戏

1、欣赏故事:

2、倾听音乐,感知乐曲ABA结构,并联想故事情节

3、在坐位上随乐动作。A段音乐用双手食指合拍地点双腿,表示鸭走和自由游水动作。B段音乐控制不动。

4、创编刮风动作

5、全体幼儿随B段音乐做刮风的表演动作

6、分角色游戏

7、交换角色游戏

重点:学玩音乐游戏《风中的小鸭》。

难点:随着音乐的变化变换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材料亲自动手探索发现五彩的阳光

探索一将许多盆水放在室外,给每个小朋友一面镜子,让幼儿将小镜子斜放在水里,玩一玩,看一看能发现什么?

探索二提供纸板,请幼儿对着纸板看玻璃瓶,看看能发现什么

探索三引导幼儿利用多棱镜,让小朋友用棱镜观察阳光。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4:引导幼儿用彩笔涂色记录阳光的颜色

教师:每个小朋友的桌上都有一张画有太阳的表格,请小朋友将看到的太阳光的颜色涂在表格里好吗

幼儿进行涂色活动,交流表格的颜色。

重点:了解阳光有不同的颜色组成,知道阳光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等七种颜色

难点:探索观察七种颜色的方法,并通过涂色表现自己的发现

幼儿园教案 篇二

一、活动要求:

1、知道鸡会生蛋,蛋能孵出小鸡,初步感知蛋和鸡的外形特征

2、愿意和同伴一起看看说说,体验成长的快乐和精彩

二、活动准备:

鸡蛋人手一个、母鸡妈妈的头饰、小鸡玩具人手一个、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疑

1、猜猜,鸡妈妈的宝宝长什么样?

(二)认识蛋宝宝

1、抱抱蛋宝宝

重要提问:看看蛋宝宝长得什么样

比比蛋宝宝都长得一模一样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说一句悄悄话,告诉蛋宝宝你很喜欢它

2、听听蛋宝宝的故事

重要提问:你听到了些什么?

蛋宝宝是怎么变成小鸡的呢?

3、亲亲鸡宝宝

重要提问:看看小鸡长得什么样

猜猜,鸡妈妈看到小鸡出壳了,它会对小鸡说什么呢?

好好照顾你的小鸡,让它生活的很幸福,好吗?

幼儿园教案 篇三

内容与要求:

1、尝试自主地选择图形组合成形状不同的汽车。

2、能有想象的进行添画,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的图形若干(够每人制作一~两辆汽车),背景图人手一张,浆糊、抹布,玩具汽车一辆,ppt(简笔画类公共汽车、大卡车、小轿车)

活动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

感知汽车的多种多样。

教师出示玩具汽车:“这是什么?汽车是多种多样的,你还知道哪些车?”

2、进一步了解汽车的形状特点

(1)、出示小轿车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什么车?这辆小轿车是由许多图形宝宝变成的,请你找找看有哪些图形宝宝藏在里面?这些图形宝宝变成了汽车的什么?”

(2)、出示公共汽车图片,引导幼儿说说什么图形宝宝变成了汽车的什么?

(3)、出示大卡车图片,请幼儿说说什么图形宝宝变成了汽车的什么?

(4)、请幼儿观察公共汽车的车身与大卡车的车厢有什么 不同。

(5)、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图片上的汽车只有2个轮子。

3、引导幼儿尝试用多种形状的图形拼贴汽车

(1)、引导幼儿自主地选择图形组合拼成不同的汽车。

(2)、请幼儿把拼贴好的汽车,贴在背景图上,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幼儿保持桌面、画面的整洁。

(3)、贴好后,想象添画马路边的事物。

4、作品展览

请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看:“你用什么图形组合拼成了什么车?”

幼儿园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知道秋天是美丽多彩的。

2、尝试按照原文仿编活动;

活动准备:

1、收集图片:小草、枫叶、菊花、松树、大地

2、挂图。

3、幼儿活动材料第20—21页《秋天的颜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幼儿自由讨论)

——你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

(提醒幼儿说完整句子“秋天是”)

——出示图片,幼儿讨论。

图一指导语:小草会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图二指导语:枫叶会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图三指导语:菊花会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图四指导语:松树会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图五指导语:大地会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二、欣赏散文诗

1、第一遍欣赏,感受秋天的五颜六色。

提问:谁来说说你听到诗歌里都有谁呀?

2、分析诗歌:小草是怎样说秋天的?枫叶是怎么样说秋天的?菊花是怎样说秋天的?松树是怎么样说秋天的?大地说什么呢?

3、出示图片,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句式:????说:秋天是?。.。.。.

4、进一步理解诗歌:为什么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依此类推)为什么大地说秋天的彩色的?

5、理解诗歌的题目:菊花、枫叶、松树、大地说得都是什么呀?小朋友能把它们说得话编成一首好听的诗歌吗?谁能给这首诗歌起个好听的名字呢?

三、尝试运用已有经验替换诗歌中的事物,进行诗歌仿编活动

1、刚才诗歌里的小朋友说秋天是五颜六色的,那除了诗歌里说的(黄色、红色、白色、绿色),你看到的秋天还有什么颜色?

2、根据幼儿的讲述在黑板上记录刚才小朋友说的话,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诗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苹果说:“秋天是红红的。”小白菜说:“秋天是绿绿的。”棉花说:“秋天是白白的。”)

3、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诵仿编诗歌

(原来我们看到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用好听的词语、好听的句子、编成好听的诗歌,小朋友真是太棒了,小朋友回家以后也可以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看看秋天,看看秋天里还有那些景物,然后小朋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词语把秋天记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用色彩表现秋天的颜色。

2、在自然角收集、展示秋天的水果、种子。

幼儿园活动教案 篇五

活动名称:

收拾玩具

活动前言:

据相关的。调查现在的小孩子们都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娇生惯养的,父母们更是舍不得让孩子们干一点的活,平时小孩子们在前面摆弄,父母们跟着后面收拾,从而使孩子养成了许多的坏习惯,以下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按相同标记收拾玩具。

2、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已初步学过“上、下、里”等方位词。

2、物质准备:布置一家小熊的家,家中玩具、蔬菜摆放零乱,小熊一只。

活动过程:

1、以帮助小熊引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调动了幼儿参与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玩具掉在哪里,启发幼儿使用“玩具掉在XX上面(下面、里面)”的语句。

(1、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方位词,并使用完整句。2、镜头的摄入有所偏差,谁在说话时,镜头要跟紧谁。3、师在提问幼儿的时候,没有必要把小熊一直抱在手上,可以先放在旁边。)

3、引导幼儿讨论、寻找:这些玩具的家在哪里?这些家上面你发现了什么?

(1、幼儿能积极地寻找玩具。2、在视频中,老师可以看到在上课时所没有关注到的其他幼儿:发现有个别幼儿趴在地上,有的幼儿很认真的寻找玩具的家。3、拍摄幼儿寻找的镜头都是全景,可以拍摄个别幼儿寻找的情况。)

4、引导幼儿把寻找到的玩具送回家。(个别、全体)

(1、镜头拍摄幼儿如何放玩具的情况较少。2、幼儿都是从栅栏跨过去放玩具,师可以把右边栅栏收起来,以防幼儿摔倒。3、老师的感叹词较多)

(在观看视频时,没有拍摄到幼儿如何把餐具收拾进盒子。镜头可以着重拍摄幼儿如何收拾。这样不但有利于老师观看,也可把个别幼儿收拾的情景播放给幼儿观看,加深幼儿如何收拾玩具的印象。)

6、师以小熊的身份谢谢幼儿,并告诉幼儿:每一样玩具都有自己的家,我们玩过玩具要把它送回家。

幼儿园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了解灯谜的由来、种类和结构,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感受灯谜的主要特点,学习猜谜的方法,体验竞猜的快乐。

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活动准备:

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

活动建议:

1.参观花灯展,欣赏花灯的外形、色彩、图案。

2.交流对灯谜的认知经验,丰富对灯谜由来、种类和结构的认识。

3.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老师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

4.请猜谜有困难的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师幼共同研究帮助的方法。

幼儿园教案:《猜灯谜》5

活动目标:

1、知道猜灯谜是我国元宵节的一种习俗。

2、产生对猜谜活动的兴趣。

3、尝试动脑筋猜灯谜,并学习自己喜欢的谜语。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贴有灯谜的花灯若干

2、元宵节猜灯谜视频一段

3、谜语若干

活动流程:

1、观看视频,知道猜灯谜是我国元宵节的一种习俗。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边人山人海,这么热闹,大家都在玩些什么?(赏花灯、猜灯谜……)

师小结:大家这是在赏花灯、猜灯谜,新年过后正月十五即是元宵节,每年的这天晚上,人们就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如果猜对了灯谜还有小礼物派送,小朋友看大家多么开心啊!

2、请幼儿自由赏灯,发现灯谜,激发猜谜的兴趣。

出示贴有灯谜的花灯

今天,老师也把这些好玩的花灯带到了我们教室,小朋友可以自由观赏,观赏完之后告诉老师这些花灯与以往花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发现:花灯上面贴有谜语)

花灯上面所贴的就是灯谜,也就是谜语,需要小朋友把谜底猜出来,大家愿意猜灯谜吗?(揭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3、玩猜灯谜游戏,教师随意选择花灯,引导幼儿来猜,并有小礼品派送。

4、游戏:比一比

出示谜语,比比哪个幼儿猜得又对又快。

5、引导幼儿学习自己喜欢的谜语。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将学会的谜语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来猜谜底。

2、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长、教师、同伴玩猜谜语的游戏。

小结及反思:本次活动,孩子们在喜庆热闹的元宵节氛围下,快乐的玩有效的学,整个过程都是以孩子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知识经验的积极性,效果极好!

小百科: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幼儿园教案 篇七

活动内容:弄堂小调(一)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体验上海的风土人情。

2、继续引导幼儿会看歌词图谱学认歌词,能理解歌词。

活动准备:

l 热闹的大街的照片、节奏图谱

l 磁带、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 听《郊游》音乐进活动室。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大街上去看一看。

二、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1、出示大街上的照片,提问:

①这是什么地方?

②上面都有什么?

③人们看起来怎样?

④街上的人很多,车也很多,看起来怎样?

2、欣赏歌曲《弄堂小调》

(1) 欣赏歌曲一遍。

①这首歌听起来怎样?

②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 再次欣赏

①幼儿跟音乐拍节奏。

②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乐器为这首歌曲打节奏?为什么?

(3) 出示节奏图谱。

①取出各类乐器,尝试看节奏谱一起打节奏。

②分组听音乐打节奏

A、提醒幼儿看清节奏谱中乐器的类型。

B、要求幼儿会边看图谱边打节奏,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三、延伸活动:《弄堂游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幼儿园教学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幼儿园教学教案优秀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