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总结 > 学校工作总结 > 2023年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汇总(五篇)

2023年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汇总(五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23年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汇总(五篇)

微信扫码分享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3年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汇总一

一、判断题(正确选“a”,反之选“b”。)

1.鸦片战争后,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b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世纪末年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b 3.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的内部因素是经济技术的落后。b 4.中国近代两大政治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b 5.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先后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是《拜上帝教真义》和《天朝田亩制度》。b 6.最先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张之洞。b 7.“君末也;民本也”。这是维新运动中梁启超的思想。b 8.由陈独秀《青年杂志》创刊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b 9.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五四运动。a 10.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相结合的产物。b 11.“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最早由毛泽东在八七会议提出。a 1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a 13.1938年春,由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最大胜利。b 14.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a 15.抗日战争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政治任务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a 16.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平等专政。b 17.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b 18.国家资本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级形式。b 19.庐山会议错误地进行了对彭德怀“左”倾冒进主义的批判。b 20.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继延安整风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a 21.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了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演进过程。b 22.近代历史上,魏源最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a 23.中国近代两大政治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b 24.石达开出走并全军覆没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b 25.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的目的在于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b 26.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各派力量、不同阶级合作性质的政权。b 27.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b 28.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相结合的产物。b 29.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进行国共合作。a 30.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标志着中国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的事件是八七会议。b 31.1935年12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北上抗日”的策略方针。32.1938年春,由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a 33.抗日战争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政治任务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a 34.解放战争期间美国对中国采取的基本政策是武装干涉。b 35.1947年7-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订了《全国土地法大纲》。b 36.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公私兼顾。b 37.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a 38.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初级形式。b 39.由于消灭了私有制,所以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存在阶级矛盾。b 40.1961年前后中共关于国民经济的方针是“整顿、巩固、充实、提高”。b

b

二、单项选择题

4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 a.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b.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d.中国国内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42.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3.为了发动农民起义,洪秀全的宗教组织是 a a.拜上帝会

b.太平道

c.白莲教

d.天理教

44.外国侵略者火烧圆明园事件发生在 b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45.1861年()的设立标志着清帝国开始半殖民地化 a a.总理衙门

b.外务部

c.海关

d.都统衙门

46.清政府在中法战争中“不败而败”的根本原因是 d

a.法国武器先进

b.清军贪生怕死

c.清政府乘胜求和

d.封建统治腐朽

47.《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

c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使中国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8.“公车上书”发生的直接诱因是()的签订 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9.“百日维新”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d a.“公车上书”

b.创办《万国公报》

c.组建强学会

d.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50.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最大的不同点是 b a.力图改变现状救亡图存

b.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统治

c.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

d.是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代言人

5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b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52.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功绩是 d a.进行武装起义

b.发展资本主义

c.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d.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53.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b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五四运动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五卅运动 54.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c

a.革命的对象不同

b.革命的领导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动力不同

55.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

a.反对“二十一条”的斗争

b.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三一八”惨案的发生

56.中国人民找到马克思主义真理是在 b

a.辛亥革命爆发后

b.俄国十月革命后 c.中共一大召开后

d.国共合作建立后

57.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完成。b a.一大

b.二大

c.三大

d.四大

5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 a.新三民主义 2 b.三民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59.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 c a.秋收起义

b.广州起义

c.南昌起义

d.八七会议

60.毛泽东在()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b.佟麟阁

c.何基沣

d.张自忠

68.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土地问题的政策是 c

a.没收地主土地

b.消灭封建和半封建剥削制度 c.减租减息

d.孤立地主阶级

69.抗战后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发生大溃败的战役是 著名论断

b a.赣南会议

b.八七会议

c.宁都会议

d.古田会议

6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a.迫使蒋介石停止对红军的进攻

b.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c.基本结束了十年内战的局面

d.开始了国内和平的新时期 62.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c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d.抗日战争时期

63.公认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教条主义的第一篇重要文献是 d

a.《井冈山的斗争》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反对党八股》 d.《反对本本主义》

6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 b a.《兴国土地法》 b.《井冈山土地法》 c.《赣南土地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65.中共在()强调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d a.“八一宣言”中

b.瓦窑堡会议上 c.中共抗日通电中

d.洛川会议上

66.中共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任总指挥 d a.彭德怀

b.贺龙

c.叶挺

d.朱德

67.枣宜会战中为抗日而牺牲的第33集团军总司令是 d a.谢晋元

d

a.第二次长沙战役 b.随枣战役 c.河南战役

d.豫湘桂战役

70.()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指导思想 b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71.()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重大问题 d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72.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c a.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三大战役开始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开始

73.中国民主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 b a.南京的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祖国大陆的解放

74.在民主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b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武装斗争 d.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政权建设

75.我国对农村实行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 b a.封建的土地制度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c.借鉴苏联经验和本国建设的经验 d.一些领导片面强调公有化水平

76.毛泽东率先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 b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d.《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77.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b a.健全民主与法制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78.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是 b a.内部民主的办法

b.“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79.人民公社化“一大二公”的错误在于 d a.违反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 b.错误估计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性 c.改变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d.超越了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

80.1978年我国理论界进行了一次大的讨论,其内容是 c

a.要不要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要不要坚持“两个凡是” c.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 d.要不要平反冤假错案

81.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2.鸦片战争结束后,紧步英国后尘、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 a a.美、法

b.美、德

c.俄、法

d.俄、德

83.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标志是 d a.金田起义 b.东乡称王

c.永安建制

d.定都天京

84.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中最能体现洋务派初衷的是 a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筹划海防

d.培养人才

85.洋务运动之所以说是失败,主要是因为 b

a.没能发展资本主义

b.没能实现清政府富国强兵的愿望 c.洋务企业全部破产

d.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6.“公车上书”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的签订 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 b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88.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 c

a.单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不能使中国走向独立富强

b.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 c.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d.只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文化,才能最终拯救中国 89.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c a.提倡白话文

b.提倡新文化

c.提倡民主和科学

d.提倡新道德

90.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 d a.新文化运动后 b.辛亥革命失败后 c.俄国十月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9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 a.新三民主义 b.三民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92.国民革命失败主观原因在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特别是放弃了对 c

a.资产阶级的斗争 b.农民的斗争 c.革命武装的领导 d.城市小资产阶级的领导 93.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d

a.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政权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94.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4

103.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a

95.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是 b a.8月15日

c

a.秋收起义

b.广州起义

c.南昌起义

d.八七会议

c.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党派各占1/3

d.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各占1/3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创建根据地 d.创建工农红军

96.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主要标志是()的提出 d

a.关于统一战线政策 b.关于农民土地问题政策 c.关于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方针 d.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 97.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共对顽固势力采取的斗争策略是 a

a.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b.坚决打击的原则 c.彻底消灭的原则

d.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

98.中共强调坚持抗日统一战线领导权是在 d a.“八一宣言”中

b.瓦窑堡会议上 c.中共抗日通电中

d.洛川会议上

99.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的标志是1938年秋日本占领 d a.北京、天津

b.上海、南京 c.北京、南京

d.武汉、广州 100.枣宜会战中,为抗日而牺牲的第33集团军总司令是 d a.谢晋元

b.佟麟阁

c.何基沣

d.张自忠 101.抗战后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发生大溃败的战役是 d a.第二次长沙战役 b.随枣战役 c.河南战役

d.豫湘桂战役

102.在抗日民主政权的参加人员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即 b a.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1/3 b.共产党员、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1/3

b.9月2日

c.9月9日

d.10月25日 104.曾和毛泽东一起赴重庆与国民党举行和平谈判的有 b a.叶剑英

b.王若飞 c.叶挺

d.董必武 105.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1946年6月国民党首先进攻 a

a.中原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豫皖苏解放区

d.晋察冀解放区

106.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的政策的中共中央文件是 c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107.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在 c a.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和重点进攻时 b.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时 c.“三大战役”中 d.渡江战役中 108.有关解放战争时期反蒋第二条战线不正确的表述是 c a.斗争主要在国统区进行

b.内容主要是反内战的和平民主运动 c.民主党派起了领导作用

d.配合了解放区军民的军事斗争 109.1949年南京的解放标志着 d a.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b.人民解放战争结束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d.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10.中国民主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 b

a.南京的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祖国大陆的解放 111.因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d

a.农村的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b.战争即将结束,和平时期即将到来 c.中国社会关系即将发生变化

d.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即将变化 112.新民主主义社会从属于 a a.社会主义体系 b.独立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体系

d.带有过渡性质的资本主义体系

113.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过渡时期”是指

c a.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b.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整个历史阶段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

11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5.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依次是 d a.初级社、高级社、互助组 b.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c.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116.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是 c a.动员农民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

b.动员手工业者参加手工生产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

三、多项选择题

121.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bd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d.中国人民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e.中国革命领导阶级发生了变化 122.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abd a.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c.马嘎尔尼来华商讨通商失败

d.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e.强迫清政府大借外债失败

12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具有的基本特点 acde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已经解体

d.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进行改造 117.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是 c a.1952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57年

118.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 d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 c.农民阶级同工人阶级的矛盾

d.经济文化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的矛盾 119.1960年前后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c a.调整

稳定

巩固

提高 b.调整

改革

巩固

提高 c.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d.充实

稳定

巩固

提高

120.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d a.遵义会议、中共十四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八大 c.中共“七大”、中共“十二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决定性影响 c.官僚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相结合 d.封建主义占支配地位

e.帝国主义侵略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

124.太平天国是中国农民战争发展的最高峰主要因为 abcd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斗争纲领

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严重 e.先进的革命发动形式与过程

125.对洋务运动正确的评价有 bcd

a.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清朝统治

b.创建海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量 c.兴办的民用工业,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大力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e.提出较为完整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126.“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所谓“正规”是指 abd b.民主革命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土地革命时期 e.抗日战争时期

a.有了比较进步的革命纲领

b.有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作领导

c.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配合d.有了比较先进的思想理论 e.孙中山中华革命党的铁的纪律 127.中国近代具有民族资产阶级色彩的事件有 bde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护法运动 e.辛亥革命 128.近代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bcd

a.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b.缺乏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c.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彻底的革命纲领 d.没有发动广大农民群众 e.资产阶级剥削不得人心 12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 abcde

a.新民主主义国家 b.推翻帝国主义 c.推翻封建主义 d.推翻官僚资本主义 e.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130.北伐战争打击的主要对象是 acd

a.直系军阀吴佩孚

b.皖系军阀段祺瑞

c.奉系军阀张作霖

d.直系军阀分化出来的孙传芳 e.广东系的陈炯明 13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abde

a.农民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 e.民族资产阶级 132.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bcde

a.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文化

b.以共产主义思想指导的文化

c.科学的内容 d.民族的形式 e.大众的方向 133.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的有 ad

a.北伐战争时期

134.标志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著作是 abc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必须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e.《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35.土地革命总路线是 abcde a.依靠贫农 b.联合中农 c.限制富农 d.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e.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

地所有制

136.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中国的事件有 abcd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七·七事变”

e.“晋西事变”

137.1928-1930年,毛泽东阐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 acd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战争和战略问题》

c.《井冈山的斗争》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e.《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38.1933年11月,抗日反蒋势力在福州建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其领袖人物有 abcd a.蔡廷锴

b.蒋光鼐

c.李济深

d.陈铭枢

e.李宗仁

139.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 abc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e.孟良崮战役

140.抗日战争时期错误的统一战线政策是 bde a.又联合又斗争

b.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c.发展进步势力d.孤立中间势力

e.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14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 acd a.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 b.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

c.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abcde a.加工定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企业公私合营 e.全行业公私合营

149.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后“左”的错e.消灭一切私有制

142.《论持久战》认为中日双方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是 abde a.敌强我弱

b.敌小我大

c.敌少数我多数

d.敌退步我进步 e.敌寡助我多助

14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cd a.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

c.《中共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d.蒋介石《对中共宣言谈话》发表 e.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44.中共关于执政党建设坚持的“两个务必”是 abc a.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 b.务必保持不骄、不躁的作风 c.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d.务必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e.务必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14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在于 abcd a.中国人民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d.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e.全国范围内土地革命行将开始

146.在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经济成分是 abe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47.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包括: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cde

a.没收官僚资本

b.没收地主的土地

c.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48.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有

误严重泛滥,其主要表现是 abcd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e.“大锅饭”

150.中共八大确定今后的任务是 abcd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实行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c.扩大国家民主生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d.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e.积极开展两条道路的阶级斗争

151.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原因是 bda.落后的农民斗争方式

b.腐朽的封建制度

c.中国资本主义的软弱

d.落后的经济技术 e.贪生怕死的军事将领

152.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是 ab a.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反对封建主义的统治

c.发展社会生产力

d.反对资本主义的剥削

e.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153.有关林则徐正确的评价 abc a.是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政治家

b.是领导禁烟的民族英雄

c.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d.“师夷长技”是为了维护人民利益 e.毛泽东称之为“先进的中国人” 154.洋务运动的内容有 abce a.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b.建设海军 c.举办新式学堂

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e.大力引进西方科学技术

155.戊戌变法兴起的条件主要有 abc a.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各省普遍设立学堂,国外留学人数急增

c.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

d.义和团运动动摇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e.康有为先进的维新变法理论

156.中国近代具有民族资产阶级色彩的事件有 bde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护法运动 e.辛亥革命

157.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和宣传家有 abc a.邹容

b.陈天华

c.章炳麟

d.梁启超 e.严复

158.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的有 acde a.北伐战争时期 b.民主革命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土地革命时期 e.抗日战争时期

159.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包括 abcde a.提倡民主政治,反对封建专制 b.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e.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160.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内容是 de a.驱逐鞑虏

b.恢复中华 c.革命排满

d.对外求中华民族独立 e.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161.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包括 bce a.党的建设

b.武装斗争

c.土地革命 d.统一战线

e.农村根据地建设

162.参加长征的红军三大主力部队 abd

a.红一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

c.红三方面军 d.红四方面军 e.红十五军团

16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abde a.农民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 e.民族资产阶级

164.1931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条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包括 abcde a.依靠贫农 b.联合中农 c.限制富农

d.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e.消灭地主阶级

165.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基本内容是 abcde a.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文化 b.以共产主义思想指导的文化 c.科学的内容的文化 d.民族的形式的文化 e.大众的方向的文化

166.中共“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acd a.清算并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b.发动南昌起义

c.确定实行土地革命

d.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e.创建人民军队

167.1928年到1930年,毛泽东撰写了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著名文章有 abc

a.《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井冈山的斗争》 d.《反对本本主义》

e.《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6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括 abcde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e.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169.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ade a.争取中间势力

b.打击反动势力 c.反对动摇势力

d.发展进步势力 e.孤立顽固势力

170.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在人员构成上是cde

a.国民党员占1/3 b.民主党派占1/3 c.共产党员占1/3 d.非党左派分子占1/3 e.中间派占1/3

171.延安整风的内容是 ace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c.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e.反对教条主义以整顿学风

172.中共实行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政策的历史时期有 bde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e.民主革命时期

173.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是 bcde a.软弱性

b.落后性 c.买办性 d.封建性 e.垄断性

174.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 abc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e.孟良崮战役

175.在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经济成分是 abe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76.企业公私合营“四马分肥”包括 abcd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股金红利 e.个人所得税

17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cde

a.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c.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78.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对国情的分析是abcde a.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了胜利

b.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已基本结束

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e.应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179.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后,“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其主要表现是 abcd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e.“大锅饭”

180.十三大确定的党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有 abde a.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快步走发展战略” d.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 e.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81.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在()成立 b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长沙

182.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是 b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康有为

18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b

a.洪秀全之死

b.天京事变

c.列强参战

d.石达开出走

184.“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abd a.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全体党员的利益 d.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e.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四、简答题

1.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简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3.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4.简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五、论述题

1.中国民主革命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2.“落后就要挨打”

3.当代大学生必须了解祖国的近现代历史

4.从五四运动的历史经验看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

四.简答题

1..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清朝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之后,又与多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通过这些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舰船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简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任命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由于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压迫,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是十分广泛的。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公布统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但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4.简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教训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呢?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尽管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真诚地希望把中国建设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帝国主义决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的、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他们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财政等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扶植并支持他们的代理人袁世凯夺取政权。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这场革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繁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五.论述题

要求:

观点正确、思想健康; 立论有据、言之有物; 思路明晰、层次分明; 论证严密、语言准确;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023年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汇总二

铁皮石斛茎段组织培养与栽培

摘 要: 为试验铁皮石斛茎段组织培养与栽培,以铁皮石斛茎段为外植体,结合铁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综述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与栽培的过程技术。观察研究基本培养基、天然附加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验证和探究铁皮石斛茎段组织培养技术并对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与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思考与展望。关键词: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茎段;移栽;驯化 0.引言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是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 sw.)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黑节草,俗称铁皮枫斗,分布于云南、安徽、贵州、浙江、江西、广东和广西等地,是我国传统名贵珍稀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石斛多糖、石斛碱、氨基酸等,其中石斛多糖的含量高达21.7%,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养胃出津、补肾益力、滋阴清热、耐缺氧、抗疲劳、抗肿瘤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石斛还具有抗衰老和扩张血管的作用。

铁皮石斛喜荫凉、湿润的环境,常附在高海拔悬崖峭壁或林内树干和岩石缝隙中。由于其药用价值高、生长条件特殊和分布受局限,且经长期人为采挖,野生资源濒临灭绝。铁皮石斛是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3种石斛属植物之一,为石斛之极品,它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铁皮石斛蒴果成熟时易开裂,且种子粒径小,自然繁殖率低,是一种珍稀的药用植物和和名贵的室内观赏植物.。

铁皮石斛自然繁殖力极低, 常规繁殖又较困难, 且多年来对铁皮石斛的采集量远大于其生长量, 野生铁皮石斛自然繁殖已濒临绝迹。由于药用价值高,人为的过度开采与生态破坏,野生铁皮石斛已濒临灭绝,1987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野生云南铁皮石斛,取材于浙江农林大学组培实验室,取其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1.2 试验方法 1.2.1 外植体消毒

取铁皮石斛的茎,去除多余叶片后用解剖刀将茎切成含 3 ~ 4 个节点的茎段,保留节点。依次用中性洗涤剂清洗,自来水冲洗 20min,用 70% 的乙醇浸泡 10 ~ 60 s,再转入 0.1% 的氯化汞中,灭菌 5 ~11 min 后倒去氯化汞溶液,用无菌水反复漂洗材料 3-5 次。用无菌纸吸去茎段上多余水分,将其切成 1 ~2 cm 带一个芽点的茎段,接种到培养瓶中培养。1.2.2 培养基制备

铁皮石斛培养基均添加 3% 蔗糖,0.7% 琼脂,ph 值为 5.8。按不同目的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 6-ba、naa、iba,每个培养瓶分装 50 m 培养基,密封。经过 121 ℃高温灭菌 25 min。不定芽的诱导培养基是在基本培养基 ms 中加入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采用不用浓度水平的 naa 和6-ba。组培苗的壮苗与生根,将生长状态稳

定的试管苗接种于添加不同激素组合的 1/2 ms 培养基上。(1)诱导培养基: ①ms+6-ba0.5mg/i。+naa 0.05mg/l+ac(活性炭)29/l;

②ms+6-bal.0mg/l+naa0.1mg/l+ac29/l。

(2)增殖培养基: 花宝3号39/l+6一ba2.5mg/l+naa0.25mg/i。+ac29/l。

(3)生根培养基:1/2 ms+iba0.5mg/l+ac29/l。培养基中添加蔗糖209/l,ph5.2~5.4 1.2.3 培养条件

接种铁皮石斛培养材料的组培苗在组织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6 ± 2)℃,光照 14 h/d,光强1 500 ~ 2 000 lx。1.2.4诱导培养

用解剖刀将铁皮石斛的幼嫩茎段切下,接种在诱导培养基①中进行培养。15~20天后,外植体开始萌动,茎段膨大,切面及顶部组织形成疏松组织。继续培养20天后,转入培养基②中,切面及顶部膨大组织的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颗粒物,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颗粒物长大形成直径1~2mm的类原球茎颗粒物。

1.2.5增殖培养

将诱导形成的原球茎转入到增殖培养基中,原球茎增殖速度很快,增殖倍数可达3~4倍,同时部分原球茎开始分化出芽点并长出1~2片小叶,原球茎的增殖与芽分化同时进行。

1.2.6 生根培养

取诱导形成的不定芽,要求芽高2 ~3 cm,带3 ~5片叶的不定芽,将其接种到不同处理的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30天左右,基部开始出现2~3条约1cm长的白色根,随后逐渐伸长,生根率达到90%以上。

2.移栽与驯化 2.1移栽前的准备 2.1.1炼苗

当苗高3cm以上、具3~4片叶时,便可炼苗。移栽前先将瓶苗至炼苗房进行2~3周的炼苗,让瓶苗从封闭稳定的环境向开放变化的环境过渡,慢慢适应自然环境,等瓶苗生长健壮、叶色正常,根长3cm以上,肉质茎有3~4个节间、长有4~5片叶,叶色正常,根长3cm以上,有4~5条根,根皮色白中带绿,无黑色根,无畸形,无变异。炼苗目的:

炼苗的主要目的是使组培苗适应外界的环境——温差,湿度差以及微生物环境。炼苗方法:

1)将待炼苗的材料放置于欲移栽的环境,不开盖保持4-5天; 2)半开盖保持1-2天后,全开盖再炼苗2-3天 2.1.2出瓶

组培苗出瓶时,打开瓶塞将培养基与小苗一起轻轻取出,整齐放置于盆中待清洗,污染苗、裸根苗或少根苗分别放置。正常组培苗先

在自来水中洗净培养基,特别要洗掉琼脂,以免琼脂发霉引起烂根,再换自来水清洗一次。裸根或少根组培苗经过上述清洗后,还需将小苗根部置于100mg/l的abt生根粉中浸泡15分钟,以进行生根诱导。污染苗经过清洗后,用1000倍多菌灵浸泡整株小苗10分钟。后期管理得当可有效控制污染的发生。栽种于已灭菌的基质中(移栽前浇透水),放置在遮光度50%~60%、湿度达80%以上的温室中,2个月后,成活率达90%以上。2.1.3基质的准备

移栽铁皮石斛组培苗要选择适宜的基质。铁皮石斛的根是气生根,有明显的好气性和浅根性,因此,要求基质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不易发霉、无病菌和害虫潜藏者为宜。可以选择水苔、石灰石、碎砖、树皮、刨花、蕨根、板边、菌糠、木糠等为移栽基质。

铁皮石斛不宜深植,种植时根系向四周均匀展开,将基质填充根部、基部必须露出,否则易造成烂根。移栽后隔5天再浇水效果较好。30天内每隔1天喷雾1次,水量不宜过多,期间勿施肥,待小苗恢复正常生长后才开始常规的水肥管理。2.1.4栽培场地的选择

铁皮石斛喜温暖、多雾、微风、清洁、散射光环境,忌阳光直射和曝晒。在移栽过程中要创造条件,为铁皮石斛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铁皮石斛原产区大多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冬季气温在0℃以上。根据铁皮石斛的生长习性,要考虑场地的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自然因素。笔者认为最好选择在大棚内移栽,而且

要移栽在高架畦,这样容易满足铁皮石斛生长的最佳环境要求,而且很多自然因素容易控制。在建造育苗大棚时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育苗大棚要通电、通水、通路,要求棚宽6m、长30m、棚肩高107m以上、棚顶高2.8m以上,棚顶覆盖塑料无滴薄膜和70%遮荫度的遮荫网,棚内安装有自来水管,大棚四周和入口装有40目的防虫网。有条件的,棚内还要装有自动或手动控制的喷雾系统(最好既能喷雾,又能喷肥、喷药),这样可以防晒、防雨、防虫、保温、保湿、透气,还能大大减少劳动量。

(2)棚内搭建畦底架空的高架种植畦。可用角钢、砖头、木条或方条等材料作为种植畦的框架,然后铺设孔径为0.3~0.5cm的塑料平板作为栽培基质的支撑面,要求畦宽1~1.2m,畦长度可自定,畦底架空高度30~50cm。种植畦上方装有可随时喷雾的喷头,喷雾饿时间最好能控制。没有条件的,也可以用喷雾器来代替。搭建高架种植畦的目的是为了使水分和透气容易控制,从而为组培苗生长提供最佳水分,保证通风透气,又能同时喷肥喷药,移栽成活率高,大面积移栽时能大大节省劳动力。

(3)在种植畦上铺5~8cm厚的基质,摊平。移栽前用0.3%高锰酸钾或1000倍多菌灵药液对基质喷洒消毒。

2.2移栽

2.2.1移栽时间

移栽最佳季节应为日平均气温在15~30℃时,气温过低或过高均不宜出瓶移栽。一般来说,在铁皮石斛主产地,除了最冷的1-2月以

及最热的7-8月外均可栽培。部分高海拔地区,除了12月至次年3月,其余时间均可栽培。

2.2.2移栽方法

用镊子将组培苗小心取出,洗去培养基后,即可移植到种植畦上。移栽时用手指在基质挖2~3cm深的小洞,轻轻把石斛根部放入小洞,注意不要弄断石斛的肉质根,然后用基质盖好。裸根苗或少根苗最好分开种,以便于管理。移栽密度为500株/m2,株行距为4cm×5cm。2.3移栽后的管理

2.3.1温度管理

人工移栽铁皮石斛组培苗要满足其冬暖夏凉的要求。组培苗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夏季温度高时,大棚内须通风散热,并常喷雾来降温保湿,每天喷雾3~5次,每次喷雾2~5分钟;冬季气温低时,大棚四周要密封好,以防冻伤组培苗。2.3.2湿度管理

刚移栽的组培苗对水分很敏感,缺水则生长缓慢、干枯、成活率低。而喷雾过多则渍水烂根,温度高、湿度大时还易引发软腐病大规模发生。移栽后一周内(幼苗尚未发新根)空气湿度宜保持在90%左右,一周后,植株开始发新根,空气湿度可保持在70%~80%。种植畦干湿交潜有利于发根长芽。

2.3.3肥水管理

大棚移栽期间的施肥以叶面肥为主。由于石斛为气生根,因此要喷施适宜的叶面肥作为营养液,以供给植株充足的养分,利早发根长

芽。叶面肥可以选择硝酸钾、磷酸二氢钾、腐植酸类等,以及进口三元复合肥和稀释的ms培养基等。一般移栽后一周,植株新根发生后开始喷施千分之一的硝酸钾或磷酸二氢钾,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长出新芽后每隔10-15天喷3‰的三元复合肥等。一般情况下,施肥后两天停止浇水。若空气对流太大,则视基质干湿度适当喷雾补水。

3.病虫害防治

铁皮石斛的主要病害有软腐病、黑斑病、炭疽病等。软腐病发病快,严重时整株腐烂解体呈湿腐状;黑斑病危害叶片,使叶片枯萎;石斛炭疽病危害叶片及肉质茎,受害叶片出现黑色或褐色病斑。针对这些常见病害要加强棚内管理、注意通风透光、适当降低棚内湿度,及时施药并拔出病株带离。铁皮石斛的主要虫害有蜗牛、菲盾蚧、红蜘蛛等。其中,蜗牛是常见害虫,危害幼茎、嫩叶、花蕾和幼果。可用诱杀、人工捕杀或撒石灰、茶麸防治;石斛菲盾蚧寄生于植株叶片边缘或背面吸食汁液,可将集中有菲盾蚧的老枝烧毁或用40%乐果乳油 1 000 倍等喷雾杀灭; 红蜘蛛可通过除周边环境的杂草或喷低毒杀螨剂800~1 000 倍防治。铁皮石斛为珍贵药材,因此铁皮石斛的病虫害防治应尽可能以预防、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不用或采用低毒农药;一旦发现有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病虫害情的加重。4.思考与展望

有效地控制污染是植物离体培养成功的关键。外植体造成的污染

最复杂,也最难控制,其原因可能是细菌引起的,也可能是真菌引起的。微生物可能是腐生的,也可能是内生的,最难处理的则是内生菌。铁皮石斛外植体含有较多的内生真菌,从铁皮石斛根中分离出内生真菌约25种,因此铁皮石斛的外植体消毒应特别注意也较为困难。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基本培养基以ms为宜,同时,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起重要作用,虽然用量小,但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使用的激素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而 naa 和6-ba组合常用于诱导不定芽和生根。结果与其他研究报道的铁皮石斛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有所不同,可能与培养的石斛品种有关。同时,适宜的接种密度和不同的外植体部位都会对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产生一定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 naa、iba 对组培苗根系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 naa、iba 均对组培苗根系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合铁皮石斛组培苗生根培养基为: 1/2 ms + 0.5mg/lnaa,其次为1/2 ms + 0.5 mg/l iba。

目前,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快速繁殖、扩大繁殖系数等方面,今后应加强铁皮石斛的基础性研究,如共生菌、光照、温度、湿度、栽培基质等对石斛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深入掌握石斛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物质合成与分解等新陈代谢规律,确定铁皮石斛类群生长的最佳生态环境,将研究方向和成果与大田栽培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铁皮石斛培养困难,人工种植困难,产量低等问题。参考文献:

[1] 张治国,刘外,王黎.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的培养条件研究[j].中草药23(8): 431.[2] 张治国,刘外,王黎,张玲.铁皮石斛原球茎适合培养基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16.[3] 蒋林,丁平,郑迎冬.添加剂对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影响[j].中药材2003, 26(8):539~541.[4] 刘骅,张治国.铁皮石斛试管苗繁殖降低成本的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1998, 15(3): 15~17.[5] 王立安.铁皮石斛生境小记[j].植物杂志199 0,(4): 29 [6] 王春.石斛兰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2, 22(2): 38~40, 77 [7] 曾宋君,程式君,张京,等.五种石斛兰的胚培养及其快速繁殖研究[j].园艺学报,1998, 25(1): 75~ 80 [8] 郑勇平,王春,俞继英,等.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6(6):56~58

2023年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汇总三

ok3w_ads("s005");

【摘要】从清末到“五四”前后,以康有为、蔡元培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思想家、教育家提出了儿童公育的主张,并纷纷著书立说,阐发自己的儿童公育思想。本文以各家儿童公育学说为线索,对中国近代儿童公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从中挖掘出儿童公育思想对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近代中国;儿童公育;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7/08-0090-04

一、儿童公育思想溯源

儿童公育思想古已有之。《礼记·礼运》提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即是其渊源之一。古希腊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也提出了儿童公育的主张。中国古代的儿童公育思想,不同于柏拉图在《理想国》提出的“儿童公育制”。后者是指由国家专设公共教养机构,由专人负责施行公育,而我国古代儿童公育思想是以儿童公有为前提,由原始族群或氏族成员共同承担,幼儿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成人对于幼儿的教养也无亲疏之别。虽然古代中西方儿童公育思想有区别,但它们在人类演进、成熟的历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形成以后,原始社会的大家庭逐渐演化为相对较小的家庭,社会性质的儿童公育亦随之演化为以家庭为核心的体制。进入封建社会,家庭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自1840年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封建大家庭分化出个人小家庭。由于家庭性质发生变化,公共幼儿教育机构开始出现,传统家庭教育的地位受到挑战。20世纪初的20余年间,有关儿童公育的讨论盛极一时。

二、近代中国儿童公育思想发展的历程

近代中国主张儿童公育的主要人物有康有为、蔡元培、恽代英及“五四”时期的一批文化激进主义者,他们分别从空想社会主义、旧民主主义、早期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等立场诠释自己的观点。

(一)康有为的儿童公育理想

康有为在《礼运注》中提出“人人教养于公产而不恃私产”,在《大同书》①中更充分地阐发了儿童公育思想。康有为的儿童公育观,明显受到西方乌托邦思想的影响,其思想建立在家庭消灭论基础之上。他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家”的种种罪恶,主张消灭家庭,解除封建伦常对人们的束缚。至于消灭家庭的方法,他认为“公立政府当公养人而公教之,公恤之。”〔1〕如此,“父母之与子女,无鞠养顾复之劬,无教养糜费之事”。〔2〕康有为还为公养、公教和公恤分别设计了相应的方案。其中公养阶段的设施为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或怀幼院(如不设慈幼院,则总归于育婴院)。

康有为还在《大同书》中论述了儿童公育的方法。即依照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三段分为胎教之法、育儿之法和育幼之法。胎教之法是他对中国传统胎教方法的系统总结;育儿之法以“开儿知识为主”,旨在“养儿体,乐儿魂”。

在我国学前教育史上,康有为首次系统提出了儿童公育思想,设想了从胎教到幼教的完整的学前公共教育体系。尽管这些思想带有空想性,但他吸取了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某些合理因素,对我国近代儿童公育思想的发展及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蔡元培的学前儿童公育理想

蔡元培是“五四”时期儿童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赞赏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怀,还对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及康有为提倡的儿童公育设想颇感兴趣。他在《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自己的儿童公育主张。

与康有为主张家庭消灭论不同,蔡元培并不主张完全消灭家庭。所以,在理论上蔡元培与康有为的儿童公育思想是有区别的,他在《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中表示:“鄙人对于家庭教育很有点怀疑。”接着分层说明了怀疑的理由。大体有如下几项:“教育是专门的事业,不是人人能担任的。”“有子女的人不是人人有实行教育的时间。”“现今大多数家庭成员,不配做儿童的榜样。”“圣如孔子,贤如孟子,尚且不敢用家庭教育,何况乎常人呢?”〔3〕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一文中,蔡元培进一步指出:“我从不相信家庭有完美教育的可能性。”〔4〕“我的理想:一个地方必须于蒙养院与中小学校以外,有几个胎教院、几个乳儿院,都由专门的卫生家管理……不论哪个人家,要是妇人有了孕,便是进胎教院。生了子女,便迁到乳儿院。一年以后,小儿断乳,就送到蒙养院受教育,不用他的母亲照管。她的母亲就可以回家,操她的家政,或营她的职业了。”〔5〕可见,蔡元培要求政府建立胎教院、乳儿院、蒙养院,以代替家庭教育,实现儿童公养公育。但是他也清楚地看到,“现在这种组织,运动别人,别人也不肯信”。〔6〕正因为如此,蔡元培认为应从贫儿院下手:“要是贫儿院试办这种事情很有成效,那就可以推广到不贫的儿童了。”〔7〕可见,蔡元培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逐步以学前公共教育代替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其学前儿童公育理想。

蔡元培设想的儿童公育机构与康有为设想的则大体相似,但前者建立在美育原则的基础上。蔡元培认为美育既是支柱之一,又是连接其他四育不可或缺的部件。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中,他提出了实施学前儿童美育的几点意见。首先,他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因此胎教院的环境一定要十分优美,这才不致不良因素影响胎儿。第二,他认为孕妇产儿以后,应迁到公共育婴院,让婴儿生活在自然美和艺术美之中。第三,蔡元培把幼稚园视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过渡机关”。〔8〕在幼稚园里应该开展各种美育活动,使儿童不仅感受美,而且能表现美。

蔡元培主张以胎教作为学前教育的起点,是对中国传统幼教观念的继承,而他力主设立乳儿院、蒙养园等公共保教设施,又是对西方幼教体制的借鉴。他强调美育应当从胎教开始,他设想的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在环境选择、室内陈设、生活卫生方面,都强调美育原则,有利于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些合理的主张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三)恽代英的儿童公育主张

恽代英曾力倡儿童公育,并发表了《儿童公育在教育上的价值》、《驳杨效春君非儿童公育》等文,还翻译了《儿童问题的真解决》一书。他明确提出“打破私产”、“实行儿童公育”的革命主张。

与蔡元培怀疑传统家庭教育有所不同,恽代英对传统家庭教育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他的儿童公育理念是在深刻批判私有制的基础上形成的。

恽代英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他认为“人类的本能,多在幼稚时候逐渐发达。在这个时候,若无恰当的指导易因彼此仿效,发达于错误的方面……幼稚时候的教育,乃关于人的圆满发达最要的事。儿童在他初出娘胎的时候无所谓性善性恶。能善导他的本能,使他本能发达于个人及社会有益的方面,那便成为善;不善导他的本能,那便成为恶。”〔9〕而要抓好儿童的早期教育,其关键又在于实现儿童公育。恽代英认为,儿童公育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公育关系到世界的改造和国家的前途。〔10〕二是儿童公育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11〕他指出,儿童发展德、智、体、美诸方面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实行儿童公育。他认为儿童公育于儿童教育成长具有以下几个优势:儿童公育机构的教师相对于旧家庭中的父母更能胜任科学教育儿童的重任;儿童公育机构相对于旧家庭来说是理想的儿童教育园地;与幼稚园教育比较,儿童公育是更为完整、完全的学前教育。〔12〕

较康有为、蔡元培而言,恽代英是我国无产阶级学前教育思想的先驱,他的儿童公育主张在当时曾引起巨大反响,这也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幼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四)五四运动以后几位思想家的儿童公育主张

“在家庭未废除之前,实行儿童养育和教育社会化;家庭被废除之际,再实行儿童的完全公育。” 〔13〕基于这样的认识,“五四”以后主张儿童公育的思想家如陈碧云、孟如等,更加强调育儿社会化,即产妇在公立医院产儿,婴儿出生后进入公立婴儿园、幼稚园受教育,孩子与父母不脱离亲子关系。〔14〕

以上所举四类中国近代儿童公育思想,代表了我国近代儿童公育思想的演进历程。总体说来,近代中国儿童公育思想目标远大,富于理想性,虽然思想家们也注意到理想与现实结合,但理想与现实落差较大,但中国的幼儿教育由此蹒跚起步,踯躅而行。

三、近代中国儿童公育思想发展的影响

在近现代中国学前教育中国化和科学化的发展历程中,儿童公育思想发挥了两方面作用。

(一)充实了近代中国学前教育思想体系

近代中国社会尤其是20世纪以来,各种教育思潮此起彼伏,如军国民教育思潮、实利主义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等等,但这些教育思潮均未涉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第一阶段,远未受到足够重视,其发展严重滞后。尽管第一个新型学制系统已将学前教育纳入其中,但有关政策充满矛盾,脱离国情,指导性大打折扣。

在这种情况下,康有为、蔡元培、恽代英等人的儿童公育主张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从晚清到民国前期很长一段时期,儿童公育思想为学前教育领域注入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新鲜血液。

(二)确立了学前教育在近代中国新型学制体系中的地位,进而促进了各类社会幼教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以下简称《蒙养章程》),确定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而以家庭教育为主的幼儿教育发展思路。《蒙养章程》颁布以后,两湖、苏浙、京沪等地相继开办了第一批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据不完全统计:1907年,全国有蒙养院428所,在院幼儿4893人;1908年,蒙养院114所,在院幼儿2610人;1909年,蒙养院92所,在院幼儿2664人。〔15〕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蔡元培担任第一任教育总长,他主持制定并公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将蒙养院改称蒙养园。同时,还颁布了《师范学校令》和《师范学校规程》,使得蒙养园制度得以确立,社会幼教机构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

1922年壬戌学制(即“新学制”)颁布,该学制把蒙养园改名为幼稚园,规定接收6岁以下的儿童,幼稚园制度由此确定下来。随着幼稚园制度的确立,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比初创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先后创立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幼稚园。

统计数字表明,此时期幼稚园发展速度虽然缓慢,但呈逐年增长趋势。可见,近代中国儿童公育思想的发展加固了学前教育在中国新型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并对各类社会幼教机构的建立、发展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2〕康有为.大同书〔m〕.邝柏林,选注.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227,228.

〔3〕〔4〕〔5〕〔6〕〔7〕〔8〕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77-78,78-79,154,155.

〔9〕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24,360.

〔10〕〔11〕〔12〕〔15〕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00-201.

〔13〕李小鹰,李定开.中国近代儿童公育与非儿童公育思潮对婴幼儿教育社会化的推进〔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2):49-54.

〔14〕李定开.中国学前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91-196.

相关热词搜索:近代中国思想儿童影响发展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2023年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汇总四

摘要:孙中山的思想和业绩是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在处理国内民族问题时,孙中山和谐思想正是基于对中国社会不和谐的原因而形成的。他赞成“五族共和”,反对民族歧视,主张各民族和谐共处,促进各民族发展,不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统一的自觉认同意识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也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和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参照标准,同时是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孙中山;民族和谐;和谐社会

翻开历史,不难发现人类古往今来所有世俗的、宗教的思想学说,以和谐理念为其终极与归宿,以和谐社会蓝图为目标和旗帜,号召人们为之实现而努力奋斗。回顾并总结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对于21世纪如何对待民族和谐问题无疑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形成的背景

孙中山民族和谐思想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动荡的年代。在此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孙中山之所以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1]正是孙中山对社会的不和谐认识基础上提出的。这不和谐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政治方面,孙中山痛感“中国现行政治,可以概括之曰:无论为朝廷之事,为国民之事,甚至为地方之事,百姓均无发言或与闻之权。”[2]第二,在经济方面,针对因中国的生产力落后、区域经济不协调、经济结构畸形、经济秩序混乱等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而造成的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障碍,孙中山提出建立生产发达、区域协调、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和谐经济。第三,在文化方面,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形成冲突,多元文化和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存在现实差异。不同的人文及文化背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同的行为方式,都需要创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进行对话、融会、整合与引导。最后,在个人经历方面,与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孙中山学习中国经史,不但对孔孟的忠恕之道和仁义思想情有独钟,而且完全继承了孔子所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早年在海外学习、流亡,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崇尚西方民主。他为了民族和谐,一生为之奋斗。

(二)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的发展过程

1894年11月,孙中山成立资产阶级早期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要“驱逐鞑虏,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中指出,“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3]他明确地提出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就必须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但这一时期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还是处在狭隘的排满状态。1905年同盟会成立,同盟会的章程中规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4]为盟会的政治纲领,同盟会成立以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已经渐为人知、深入人心,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这个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三民主义,后来统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则是孙中山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和原则。“满洲以一民族宰割于上”的民族压迫制度,实现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完成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实现“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5]。由狭隘的革命的民族主义变成民族同化的民族主义。

新三民主义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产生了新飞跃,在反帝为首要任务和民族自决原则上,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上达成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孙中山先生高举起民族主义的大旗,从“民族自治”到“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1]。为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为克服民族自卑感、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孙中山的和谐社会思想依据中国国情而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并经常将其作为论证和谐社会的依据。

(一)政治领域

政治领域分别体现在政党和政权方面:第一,政党问题。孙中山不仅领导资产阶级为代表的人民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仿效了西方政治,他指出“要知文明各国不能仅有一政党,若仅有一政党,仍是专制政体,政治不能有进步。吾国帝皇亦有圣明之主,而吾国政治无进步者,独裁之弊也……要皆为利国福民者也”[6]“夫法久必弊,施行者终有不适之时,学勤益精,研求者自有特优之点”[6]。力图把政党政治引入到中国的轨道,推进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以促政治日日向上。第二,政权问题。孙中山抨击了其黑暗现状,专制政体的种种弊端。他对民国的政治蓝图作了精心规划,高举“废除专制,实行共和”的大旗。通过权力的分解、制约而达到社会和谐,是其核心部分。

(二)文化领域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很早就具有了“和谐”的意识。道家宣扬的“天人合一”说是其最高理想境界,古代人们向往和追求友善、和睦相处、平等对待,社会财产为公共所有,孙中山先生“天下大同”的社会,对以后国家政治生活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均有广泛的影响。与我们今天所倡导建设的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民族共和下,在这个意义上,“民族共和”类似于现代人们所说的文化(宗教信仰)多元主义体制,就是说,在同一个体制下,各种文化和宗教和平共处。文化多元主义的本质不是让各种文化的载体居住在特定的空间,而是在同一空间里,各种民族或者族群共同生活和互动。各民族之间的日常互动会发展出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有助于和谐状态的达成。因此,继承发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应当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有机结合起来。

(一)正确理解孙中山的民族和谐的内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民族自治”到“中华民族为统一体”等这些民族和谐思想。孙中山先生提倡的“民族必须独立”、“祖国必须统一”、“天下为公”等思想文化,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文化层面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对孙中山文化思想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二)民族和谐的内涵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

民国建立以后,孙中山更是重视一个和平的环境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多次呼吁各方力量“以和平方法促成统一”,表示自己一定要尽心竭力,实现敦促和平统一,并倡导南北议和,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但是,恰在祖国大陆迅速崛起的时候,在海峡对岸“台独”势力最为猖獗的时候,“台独”不但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甚至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我们必须从正反两面提醒中国人。在对待“台独”的态度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从构建和谐世界的大视野出发,本着两岸的互赢共生,用和平的手段,极大地改进了两岸关系的生态。对等、对话、对流,代替或部分代替了对立、对抗、对垒。因此,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

(三)民族和谐思想是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参照标准

孙中山在就职演说中庄严宣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7]民国成立,他强化民族和谐,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这对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国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以雄辩的事实印证着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主旨: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里,进行多民族间的多维交流与对话、健全民族和谐的制度保障,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观念将有助于我们实现民族和谐,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中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民族政策对民族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

考虑民族问题的同时,不能无视宗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7]。这对中国共产党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1957年1月,周恩来同__在印度新德里谈话时明确表示:“我们欢迎发展宗教联系,不但和印度,而且和东南亚各佛教国家均要发展这种联系。但是,我们反对那种以宗教为外衣而以政治为内容的活动。……如借宗教名义向我们进行颠覆活动,那我们就要坚决反对。”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再一次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民族和谐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继承“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确立牢固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是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思想基础。孙中山崇尚以人为本,重视人生价值,倡导自由、平等和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下大同”、“中华民族和谐统一”等文化思想传承了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文明,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一种不断地丰富发展、兼容的文化集合。它的内在含义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有着众多不谋而合之处,是以科学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撑的现代文化精神主流,是社会主义和谐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75.

[3]孙中山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75-527.

[4]致公堂重订新章要义[m]//孙中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259-626.

[5]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一:孙文学说——行易知难[c]//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87..

[6]孟庆鹏.孙中山文集(上)[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2023年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汇总五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是从外交角度解读清朝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期间我国的历史发展,但这不是一块完整的历史叙述而是断代史阐述。

蒋廷黻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是中国近代史上“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在学术上,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另辟蹊径,从外交的角度讲述中国近代史,从外交的角度分析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压迫的原因。《中国近代史》折射出蒋廷黻那一代受过西方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者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时的普遍心态,是对中国近代遭受侵略的一种深刻反思。虽然他的历史观不可避免受到他的政治倾向影响,其观点在今天看来也并非完全正确,但其思考的精神,其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1914年,蒋廷黻中学毕业后,进入了俄亥俄州欧伯林学院读大学。在大学里,蒋廷黻主修历史学,兼修其他多门自然科学课程。他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他对当时中国国内的军阀纷争和混战所引起的各种问题产生了探究欲望,想通过学习历史,获得“将来在中国从事政治工作”的知识和经验。同时,由于历史系的课程枯燥单调,他在课外阅读了许多德国史和意大利史,了解了俾斯麦、加富尔、马志尼、加里波第等德国、意大利政治家是如何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而努力的。接受了严格的科学方法训练。俄亥俄州欧伯林学院自然学科的教授们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而要求他们学会观察事实;研究报告一定要做到观察仔细和结论客观。这种训练使蒋廷黻终身受用,使得后来他从事历史研究时能坚持从史料中得出结论,凭史料说话;从事政治工作后也极重视实际观察,对很多事有较为清晰的见解。1919年夏季,蒋廷黻从巴黎重返美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再次进入大学进修后,他想做个能左右中国政坛的新闻界大亨,就进了新闻学院。他不久便觉得要左右政坛必须懂得政治,便进政治研究所改修政治学。后来,他认为政治学科所讲的政治只是理论而非实际的,“欲想获得真正的政治知识只有从历史方面下手”,又转为专攻历史,主修历史学,导师是著名政治社会史教授卡尔顿·海斯。转了一圈,蒋廷黻又学习历史了。历史的功能在于了解过去、服务现在、推测未来,因此历史著作应注意历史教育的普及,力求写得既内容丰富、又明白晓畅,以达到历史所产生的最大效应。《中国近代史》就是以进化史观为指导,以“经世致用”为主旨。

鸦片战争暴露了清朝腐败的政治、没有工业化的经济、八股式的文化、没有民族意识的社会,与之相对的是步入近代化的西方,这种差异甚至差距应该也与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有关联。

任何时代都有英雄。林则徐、曾国藩是优秀的人。

太平天国起义基本是历史的“重复”,而辛亥革命确实带来了新的东西,但军阀割据又暴露了中国大众缺少民族意识。

史料的选择往往会受主观意识影响,因此,对历史的解读会很多。提高学习历史的辨别能力建立在较强的逻辑思考基础上,不然可能会没主见。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3年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汇总(五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zongjie/xuexiao/16856723501546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