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总结 > 实习工作总结 > 有关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完整版总结汇总(五篇)

有关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完整版总结汇总(五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有关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完整版总结汇总(五篇)

微信扫码分享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完整版总结汇总一

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性质和影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2、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在落实目标1、2、的过程中,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本课重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本课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二、说教法

探究性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让学生静下心来自主学习,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梳理,找出自己的不足,作为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提供依据。教师通过给学生进行方法指导,教他们学会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反复整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避免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滑行”,达到查缺补漏、深化提高的学习目标。

三、说学法

学情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刚开始高中学习不久,初高中的过渡尚在进行,学习习惯、思维方式还有待养成。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当堂反馈。

简述历史思维的三时态特征,并将学生分为三组

让学生分组在课本中找出与各时态相对应的观点

提出本课的总问题:为什么同一事件不同的时间人们的看法会有如此差异?

分别以“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为例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由共时态思维向即时态思维转化,完成教学目标

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及实质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攻占大沽、天津和《天津条约》的签订2。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三、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一些基本构想,上述构想基于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发展为主”这一理念,力图在课堂上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培养发散性四维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历史的乐趣不仅仅建立在轶闻野史之上,关注社会演进中人们的观念之变,体味社会文明的进步,才能真正从理性层面体会历史之美。

有关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完整版总结汇总二

高二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通过全组教师共同努力,力争在新学期的教学中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进一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为高三年作好知识与能力的充分储备。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必修三和选修一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习。

二、教材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人民出版社新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一至三(必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一、四(选修)》为教材,以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一至三(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历史一、四(选修)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参。

三、教学内容

教材按历史必修三、选修《历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四、教学要求

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3、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备课组工作要求

1、本备课组将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开展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都要做到针对该章的内容,确定重点、难点以及教法,轮流作专题发言并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效果,还要作好详细记录并上交给学校。

2、备课组内做到六统一: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的内容,统一测试题目,统一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统一听课和评课。

3、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详细的、规范的教案。还要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授课,并利用网上的丰富视频资料,再现历史事件,以便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4、在备课组内开展互相学习活动,互相听课共同提高。

有关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完整版总结汇总三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1、教师视野不够开阔,业务钻研不是特别到位。

2、有时知识点落实不是很到位,学案没有做到及时、全面地检查。个别同学存在不完成作业现象。

3、做题很多,但学生没有完全消化掌握,做过的题继续出错。以后,要强化纠错本的使用,多考查易错题。

4、学生初中时历史课没学好,通史掌握很不理想,特别是时间概念很模糊,今后应适时穿插、讲解有关通史知识。

5、学生联系、归纳能力有待加强,答案写得过多,要点提炼不出来。

6、对材料题的变化研究不够,定势思维倾向有待克服。

7、读题、审题能力有待加强。(审题时间太短,审题不清便匆忙下笔)

全学年总体安排三轮复习。

第一轮按专题模块加通史复习,侧重专题模块。(从20xx年7月——20xx年2月),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意思是说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教材进行单元复习,适度关注通史。我们制定的目标是全面、细致、系统,扎实,注意基础知识落实,我们把它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第一轮复习是基础,是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

第二轮主要根据考试说明的顺序,通史加专题复习,侧重通史。(20xx年2月——5月上旬),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二轮复习时,以通史体例辅之以热点问题进行,学生只有对某一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特征有了全面地认识,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轮搞强化训练,侧重练、讲、评和回归教材。(20xx年5月上旬——6月6号),目的是提高解题能力,查缺补漏。我们提出了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薄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要求学生抓好两条复习主线,一方面是对照《考试说明》看教材和教材的标题,注重基础知识,把握阶段特征;另一方面是对照试卷看题目,查漏补缺,以适度紧张的平常心、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自信心。例如我们要求学生结合《考试说明》,最后落实每一个考点,个个过关。

1、强化训练。坚持天天练(每天1——2题)、周练(30个选择,四个大题)。有做必看,有看必评。多进行面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规范化问题、审题不细问题、基础知识不牢固等问题。

2、多与学生沟通,增加感情投资,让学生喜欢学历史。

3、多多向兄弟学校学习,取长补短。学习兄弟学校好的复习方法,落实措施等。

4、研究考试说明,做到分头研究,成果共享。注意扩大课程资源,提高对热点问题的敏感性。

5、多钻研业务,多关注史学动态,多研究高考,及时了解高考信息的变化。

6、加强对应试技巧的研究与落实,向规范化审题、答题要分数。

有关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完整版总结汇总四

高中历史苏联篇习题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东欧和苏联政局发生剧变,共产党丢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变化。依据相关知识回答第1-5题:

1.苏东剧变指的是:

a.社会动荡不安b.经济急剧下降

c.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d.华约解体

2.使共产党丢失政权的直接原因是:

a.经济困难b.西方的和平演变

c.政治多元化d.民族矛盾

3.在东欧国家中,既社会制度剧变又使国家陷于长期分裂的是:

a.罗马尼亚b.捷克斯洛伐克c.匈牙利d.南斯拉夫

4.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危机b.民族矛盾

c.戈尔巴乔夫“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d.西方的“和平演变”

5.“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

a.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b.纠正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错误

c.放弃社会主义和共产党、工人党的领导地位,

d.实行议会政治

s("content_relate");

【高中历史苏联篇习题】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必修练习题03-02

前苏联幼小的衔接作文03-06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11-29

高中历史单元精练习题及答案03-07

高中历史练习题:宋明理学03-05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题03-23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习题04-14

高中历史的宋明理学达标练习题(有答案)03-04

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知识点习题及答案07-18

有关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完整版总结汇总五

浅谈城沙高中高中历史会考复习体会

从20xx年至20xx年,我一直担任城沙高中03届、04届和05届学生的历史教学,在全省高中历史会考中,03届一次性通过率为90%,04届为95%,05届为99.9%,及格率和优秀率一年一个台阶,我本人带的好班优秀率03届为10.8%,04届为20.4%,05届为35%。三年三次刷新校记录,成绩比较突出。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使学生取得最佳成绩?我想谈几点体会,与同行研讨。期望能够抛砖引玉,获取更多的教益。

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复习资料等着我们去做。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因此,我引导学生理清基础知识与发挥性题目的关系。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要记住:基础,还是基础。做到手不离本,读不离本,讲不离本,练不离本。特别强调学生对有关基础知识的记忆。在课堂上我经常利用十分钟的时间进行基础知识的问答,从而达到巩固知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践证明:交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比任何其他复习方法都要实用得多,它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会考成绩。因此,我在指导复习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方法指导。

(一)指导学生端正复习态度,进行扎实准备。

在复习迎考阶段,能否端正态度和扎实准备是会考成败的关健。平时学得努力、扎实的同学,取得好成绩是不成问题的'。但也应该给这些同学打“预防针”,如果不认真投入复习,沾沾自喜,企图“吃老本”,恐怕也难免会“大意失荆州”,悔之莫及。而针对基础不太牢固,学习困难较大的同学,则要防止其在复习时丧失信心,“不战自败”。对这部分同学更应该在精神上、心理上鼓励他们。既要向他们强调会考的意义和重要性,也要鼓励他们认真对待,奋力拼搏,有计划地完成课文复习,以取得较理想的成绩。

(二)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考纲”,掌握“考纲”。

在会考复习中,要有的放矢,针对性要明确,那么首先必须搞清楚要复习哪些内容,每个内容的复习要达到什么要求,才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关于考什么内容,《浙江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历史科考试标准》已作了非常明确的说明。《考试标准》指出了考试的范围、方式、内容以及目标和要求,并对不同的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分别有识记、理解、应用三种不同的层次。可以说,把《考试标准》列出的知识要点,记得越多,会考中小题的失分就会越少《考试标准》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的依据。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去熟悉《考试标准》,明确复习要求。几年来,我以《考试标准》为纲,制定了符合自己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对于要求较高的内容,要他们花较多的精力,达到较高的程度;而对于要求较低的内容,则只需花较少的精力,适可而止。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制定个人复习计划。

从某种意义上说,复习课比上常规课来得重要。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知识的遗忘是正常现象,只有通过复习知识才能达到掌握知识,所以一定要安排好复习时间,才能全面地掌握应考知识。因此,我在每学期教学计划中,对某些章节课时进行大胆的压缩,以争取复习时间。

根据自己的复习经验,把自己的复习过程归纳为“复习五步曲”。

(一)、地毯式扫荡。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

(二)、融会贯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

(三)、知识的运用。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捡“渣子”。即查漏补缺。通过复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一方面寻找差错,弥补遗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翻饼烙饼”。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记忆也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复习总得两三遍才能完成。

“该记的只好记住,可是,能够不记的就不要去记忆”。为了减轻记忆的负担,能够偷懒的地方犯不着去玩命——本来该背的就够多啦!根据知识的特点,在记忆和理解之间,可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只需理解无须记忆的;只需记忆无须理解的(背下来就是了);只有记忆才能理解的。只有记忆才能记住的。

(一)“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这是应该面对考卷时答题的策略。考试试题总是有难有易,一般可分为基础题,一般题和较难题。以上策略是十分明智可取的

(二)“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保住应该保住的,往往也不容易;因为遇到容易题容易大意。所以明确容易题不丢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难题不得零分,就是一种决不轻弃的的进取精神的写照,要顽强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分钟。

(三)“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考试时难免会遇到难题,费了一番劲仍然突不破时就要主动放弃,不要跟它没完没了的耗时间。在做别的题之后,很有可能思路打开活跃起来再反过来做它就做出来了。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多拿分也要讲策略。

(四)“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这是韩国著名棋手李昌镐的一句经验之谈。他谈的是下棋,但对我们考试也不无借鉴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比较好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取得出色的成绩,创造高分,减少失误是为至要。

两年来,我校历史,地理、生物会考都取得辉煌成绩(及格率都在90%以上),究其原因:会考重视——多管齐下。考前总复习阶段,对于考试的关注,有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这些因素是外因,营造考试氛围),我们学校形成了一个规定:高一会考前1个星期除会考科目外所有功课停课用来复习会考科目。同时我们针对那些会考“危险人物”(平时考试多不及格的学生)在会考来临前一个月举行临时辅导(每班选5至10名学生)并对这些学生实行会考帮导制(其他科目老师负责与学生的思想沟通,阐述会考的重要)在多方的重视下,学生(内因)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业考上来,能自觉地完成练习,甚至有的学生能够背练习。学生只要自觉地学习,成绩自然会好的。

夸大学生身上的任何一个闪光点:只要学生中出现有可取的地方我就加以无限的扩大。

同时用爱去感动学生,让学生用成绩回报你的爱。师生关系是学生能否认真学习你所教的科目的重要因素,有道是“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喜欢自己,学生只有先喜欢了老师,才会喜欢他教的学科,要想使学生喜欢自己,必需要无私的把爱倾注给学生,高中的学生已经长大了,是懂感情的,只要你有足够的爱心给他,他懂得如何回报教师。

当然我们教师的任务是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同时落实课改理念,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如何获取、处理信息。(如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历史,对今后学习、工作有用的知识、技能等)。尤其是我们面临新课改和新课标,我们任重而道远,我将以最大的努力为温州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由于本人教学经验有限,不周到之处欢迎各位同仁指教。

谢谢大家。

s("content_relate");

【浅谈城沙高中高中历史会考复习体会】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策略03-24

如何进行高中历史会考复习03-24

浅谈高中历史复习课的教学策略03-18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要点归纳01-27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指南08-08

高中历史会考必备知识点归纳10-25

高中历史复习学习的技巧02-05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汇总11-16

高中历史会考新航路开辟的知识点07-13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有关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完整版总结汇总(五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zongjie/shixi/16854352691447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