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总结 > 公司工作总结 > 保护区划 保护区的(五篇)

保护区划 保护区的(五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保护区划 保护区的(五篇)

微信扫码分享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保护区划 保护区的篇一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升金湖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与东至县交界的滨江地区,四周地形多样,湖岸曲折,湖泊较多,全湖周长165公里,平均湖宽7.5公里,水源主要来自地表径流和张溪河、唐田河,年均降雨量1600mm。升金湖自南向北自然分为上、中、下三个湖区,上湖水域(大青湖)由东至县管理,中湖水域由市里管理,下湖水域由贵池区管理。

(二)周边状况

升金湖区涉及东至县大渡口、胜利、东流、张溪以及贵池区唐田、牛头山共六个镇,38个行政村。本地主要生产方式是种植和渔业捕捞,经济结构为农业为主,林业为辅。

(三)保护区面积和保护对象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升金湖建立,升金湖集水区域即保护区核心区面积13300 hm,以核心区为中心沿岸向外延伸

2.5km的区域为缓冲区(圩田、滩涂等)或实验区(沿湖陆地),保护区总面积33340 hm。保护区以白头鹤等水禽及其依存的湿地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内有鸟类175种,其中水鸟80种,越冬候鸟66种,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6种,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23种。在此越冬白头鹤占迁徙2

2路线上种群数量20%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白头鹤越冬地。

(四)保护区生态环境

升金湖属天然永久性淡水湖泊,是长江中下游保存比较完好的天然湖泊型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动植物群落独特完好,生态系统保存完整,是安徽最为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际公认的有重要意义的湿地。

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内气候温和,动植物资源丰富。每年冬季大量的草滩湿地吸引候鸟觅食,越冬候鸟排出的粪便补充了湖区的肥力,使植物生长更为繁茂,又促进了鱼类及软体动物的生长,湿地生态系统呈现良性循环。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饵料,吸引了大量珍稀水禽来此觅食越冬。

(五)保护区组织机构

保护区于1986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市编委会关于印发《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保护区管理局(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为副县级事业单位,隶属于池州市林业局。管理局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8人,设置综合办公室、政策法规科、宣传教育科、资源保护和利用科4个科室,下设科研救护中心、执法巡查大队两个正科级事业单位,全额事业编制30人。

二、保护区工作情况

(一)科研监测工作

(1)坚持观察记录,建立鸟类档案。保护站的技术人员于每年冬季坚持观察、记录、统计越冬水禽,特别对国家重点保护的白头鹤、东方白鹳、黑鹳、白枕鹤等,均有逐年统计数字,总结分析,掌握种群分布、数量变动情况。

(2)做好水鸟资源调查。保护区科技人员在水禽越冬期详细调查保护区水禽资源,分析分布现状,研究保护措施。在夏秋季节,开展湖区水生植物资源、夏候鸟和留鸟资源及其繁殖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及鸟类繁殖地状况。

(3)升金湖保护区被列为全国水鸟普查调查范围,保护区继续安排调查人员参加调查活动,取得了丰富的调查成果。通过活动进一步让外界了解了升金湖保护区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提高了保护工作的水平。

(4)积极申请加入国际水鸟保护组织。2002年加入了东北亚鹤类网络,2005年加入了东亚-澳大利西亚鸻鹬类网络组织,并递交了加入雁鸭网络的申请材料,2007年加入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

(5)利用资源优势联合中科大、安大、林科院等单位开展科研活动。中科大在杨鹅头保护点设有科研实习基地。2014年1月24日安徽大学升金湖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正式挂牌。

(二)保护管理工作

(1)实施了保护区科室工作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汇报制度。依托保护站点,对湖区资源实行分片包干管理,要求站点工作人员做到工作沟通超前,巡湖勤,发现及时,处理到位,努力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2)搞好禽流感野外监测,认真做好禽流感防控。升金湖作为候鸟重要越冬地,是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需要进行重点监测防控。每年会按要求巡护并送检大量样本。

(3)湿地修复工作。“升金湖金保圩生态功能恢复试验区项目”效果显著,金保圩水草覆盖率达到50%以上,在圩内栖息的水鸟种类增加显著。依托gef等项目,保护区将在五到十年内对上湖区域实施全面的湿地生态修复工作。

(4)加强与周边协作,共享资源设施,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共同保护自然资源。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湖区承包商联系,把握原则,积极对话,加强沟通,增强了解,宣传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努力探索社区共管途径。

(三)宣传教育工作

保护区在认真贯彻《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同时,积极开展“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爱鸟周”活动,每年深入保护区周边中小学开展爱鸟护鸟、保护升金湖生态系统宣传。通过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借助“水鸟调查、爱鸟周、湿地使者行动”等活动,向湖区周边社区群众大力宣传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提高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意识。

2013年升金湖湿地生态科普中心投入使用。中心占地87亩,建筑面积6408 m,主要包括科教办公楼、公众教育活动中心、餐厅、等。目前餐厅、公众教育活动中心已经对外租赁。科教办公楼主展厅面积350m,配备多媒体讲解设施和鸟类标本,能够通过影、像、声、图、文、标本等媒介为来客介绍湿地知识和升金湖保护区概况,升金湖湿地生态科普中心项目可为学者、外来游客和参观者提供交流、培训、会议场所及食宿,为升金湖的湿地生态保护提供了更加优越的环境与平台,同时也使利用和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有了新的载体。

保护区划 保护区的篇二

保护区十二五工作总结

区政府:

“十二五”及xx年,我区环保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下,紧紧围绕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按照“打牢基础、突出重点、创新特色、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群众健康、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加大环境监管,严格环境准入,强化重点污染源整治,实施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紧紧围绕环保目标责任书各项重点工作,切实发挥环境监管职责,在经济高速发展、排污总量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全区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圆满完成了市区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的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快速发展。

1.狠抓环保目标责任书落实,环境质量指标、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连续几年来,城区空气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值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以内、城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规定要求;区域地表水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别控制在55、70以内,全面完成了减排工作任务。

2.强化项目管理,严把污染源头治理。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重点对所有新、改、扩建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xx年以来,共审批建设项目166项,其中登记表151项、报告书(表)15项。完成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竣工验收57项。对国家、省、市、区环保部门历年审批的所有项建设项目环评及“三同时”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清查,并认真抓好整改工作,目前,78个“未批先建”项目中已办理完毕并销号的21项,下剩57项中,环评已编制完成待审批的6项、环评已委托编制的15项、环评未委托编制的36项;109项“未验先投”项目中,已办理完毕并销号的4项、已委托验收的22项、已开展竣工验收监测的8项、待整改后验收的6项、未委托验收的68项、调查阶段竣工环保验收项目1项。

3.强化环境监管,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一是按照区政府《关于印发xx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的通知》,督促相关企业落实减排任务。张掖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完成,现已调试运营;张掖市九发食品有限公司废水治理项目已完成,待验收;张掖市华润金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升级改造项目辅助设施建设已完成;甘州区弘盛养殖场等17户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项目部分已完工,待验收,其余正在抓紧建设。二是积极组织实施列入大气、水、重金属等相关污染防治规划的工作任务。平山湖乡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已完工,待验收;甘州区弘盛养殖场等7户畜禽养殖业以奖代补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张掖市热电联产项目工程已完成主管道的铺设,正在进行二级管网的配套建设,预计11月20日前全部完工,开始供热;积极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对xx-xx年环保系统涉农资金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并通过省厅、市局的检查验收。三是为保障辖区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城区及乡镇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通知》和《甘州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加大了对城区及乡镇水源地环境安全的日常监察频次和宣传教育工作力度,督促26家饮用水水源地完成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和备案工作,提高了城区及乡镇饮用水源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四是积极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提请区政府印发了《甘州区危险废物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切实加强三强化工、大弓农化等重金属企业的监督管理,有效开展辖区危险废物管理工作。五是通过提高监察频次,加大监管力度,连续几年来,确保了张掖市污水处理厂达标率100%,运行率100%,污泥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置;张掖市生活垃圾填理场运行率100%;张掖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运行率100%,医疗废物处置率100%。六是认真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对张掖市龙翔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张掖市东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光宇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发了《关于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通知》,目前以上3家企业已启动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现已完成信息公示工作、第一阶段审核表填报工作,与咨询机构签订了咨询合同;对张掖市三益化工外贸有限公司、张掖市宏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山丹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分厂下发了《关于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工作的通知》,现三家企业验收资料已全部上报市环保局,等待省厅验收。七是按照《甘州区xx脱水蔬菜企业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工作计划》,积极开展脱水蔬菜企业整治工作,目前20家脱水蔬菜企业均已完成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5家已完成验收,其余正在组织验收。八是认真抓好环境信访处理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xx年共接到来电来访环境信访105件,处理率达100%,群众满意率95%以上。未发生群体性环境信访案件。连续几年来辖区内未发生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

4.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环保工作。一是积极开展生态区创建工作。目前,全区共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18个,市级生态乡镇18个,国家级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村3个,市级生态村68个。xx年共上报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目前,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资料已基本编制完成。二是开展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考核工作。完成本级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指标数据统计、审核、整理、自查报告编制、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等资料审核、整理、上报工作,完成了本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考核工作任务。三是重点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xx年以来,全区37个村已完成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xx年实施甘州区黑河湿地周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拟在甘州区17个村配套收集管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购置垃圾转运车、吸污车、村庄保洁车、垃圾斗、小型垃圾箱。目前,综合整治工程方案已通过上级部门批复,项目配套的所有建设内容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四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积极申报张掖市黑河湿地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经努力争取,先后筛选上报甘州区滨河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张掖市城市垃圾处理厂二期工程等11个项目,计划争取中央资金4925万。其中xx年已实施项目2个,共争取到位中央资金1300万。现xx年黑河湿地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通过中国环境科学院组织专家技术审查。项目总投资万元,下达中央资金223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万元,社会资金363万元。目前,甘州区黑河湿地湖泊生态恢复保护示范项目(续建工程)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初设;甘州区滨河集中式水源地保护项目已完成方案编制工作,待市环保局批复实施,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地推动全区生态环境恢复保护工作。五是按照区政府下发的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方案要求,对照国家生态区创建的5项基本条件和26项建设指标档案资料进行认真审核,其中6项参考性指标达到要求的有4项,20项约束性指标达到要求的有14项。目前,已通过省环保厅对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阶段性验收,完成考核工作任务。

5.实行全防全控,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自今年市委、市政府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对全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制定印发了《甘州区xx-xx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甘州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同时市、区联合成立督查问责组、综合督查组、现场督查组,采取三级督查的方式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通过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协同联防联控和严管、严查、严惩、严考,推动我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至目前,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治理成效逐步显现。列入xx年城区集中供热拆并范围内的26家单位燃煤锅炉(38台165蒸吨)中,区林业局、区法院、区粮食局已经与市城投公司签订集中供热合同,正在实施。特别是要求必须于今年完成并网的位于两个空气自动监控站点附近的11家(16台)企事业单位,与市城投公司、建设局共同进行了实地调查,开展了锅炉拆并的督促工作。目前,寺大隆林场家属区、盛和名苑小区、育英学校、吉祥苑住宅小区、河西三洲药业公司、吴江综合楼、逸景园住宅小区、工商银行、区畜牧兽医站、宝迪花园小区等10家(15台)单位与城投公司签订了集中供暖合同,正在施工;中石油张掖销售公司等待省上审定合同。督促城区26个单位29台经营性燃煤茶浴炉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下发了限期治理通知并切实督促整改。至目前,城区26家经营性燃煤茶浴炉,已完成改造20家,其余6家计划采取强制措施查封取缔。

6.强化甘泉公园和南大池公园建设管理,打造优美舒适的旅游环境。为把“两园”打造成精品城中园,我们强化了公园管理,完善了部分基础设施,公园面貌明显改善。一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近两年来,先后投入50多万元,对甘泉公园喷泉,温室地段进行了改造,对园内树木枯枝进行了修剪,对园内摊点进行了整治,在公园门口修建智能停车场一处,通过竞标,现正常运行;二是加大南大池公园建设管理力度,积极研究制定运行管理机制,先后修建完善了公园大门,配备了工作人员,并按预定期限开园,目前正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三是根据公园建设运行资金不足的实际,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区政府已将甘泉公园周边住家户及环境整治列入棚户区改造项目,目前由房管局牵头实施改造,改造完成后将有效规范和改善公园周边环境,进一步促进公园良性发展。

7.强化干部职工管理,着力转变工作作风。从当前环保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来看,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环境安全事故呈易发、多发态势,而且随着环保追责问责制度的不断强化,环保部门处在“风口浪尖”,环境安全风险无处不在,稍有懈怠,环保干部就有可能被追责问责。保障干部安全,成为我们加强自身建设必须应对的重大课题。为了把环保干部职工队伍打造成为“担当重任、能打硬仗、创新务实、乐于奉献”的团队,我们不断强化了队伍管理,在充分了解掌握局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不懈抓宣传,聚精会神抓事实,持之以恒抓执法,千方百计抓管理”的工作新理念,以转变作风、促进改革、提高效能、优化环境为主线,着力锤炼干部职工扎实严谨,爱岗敬业,勤奋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先后修订完善了环保局“4+1”管理制度、“两重一大”议事规则、公务接待制度、财务管理、公务接待等9项制度,新制定了环境执法着装规定等2项制度,重新明确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分工,党政主要负责人不再主管人事、财务、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等工作,大胆放手放权,以明确的制度规范干部职工的工作行为,将工作精力放在了提高工作效能、为民办实事上,进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履职尽责的能力,规范了工作程序,达到了以事管人的成效。同时,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心系干部职工切身利益。面对公园游乐设施不足,收入不景气和单位经费不足的实际,连续两年来先后筹集资金38万元,保障了全局自收自支职工采暖费和发展业绩奖的正常发放,并交清了此部分职工当年养老金、公积金、医保金等,做到了不欠新账;并先后偿还各类历史欠账30万元。今年初,按照市区有关文件精神,又筹措资金近16万元,补发了自收自支人员津贴。近两年多来,在解决职工利益、偿还历史欠账、完善公园基础设施投入上累计支出约150万元。通过一系列保障全局工作长远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实质性举措,做到了对干部职工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关爱,全局上下呈现出了心齐、风正、劲足、气顺的良好局面。

一是多年来我局虽高度重视环保宣传,但受人民群众及各类企业自觉性和认知度存在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没有把环境保护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参与其中,还存在未批先建、未验先投、逃避监管等一些突出问题;部分群众、企业负责人对环保工作不支持、不理解,使我们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加强环境监管两者间处于两难的境地,可以说是在夹缝里生存,对环保工作的扎实深入开展形成了极大的阻力。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又为我们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严峻的挑战。新的环保法在授予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许多新的监管权力的同时,也规定了一系列严厉的行政问责措施,因此,新《环保法》的实施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会斩断污染,用不好就会伤及自身。可以说,当前的环保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压力空前。二是相关部门之间密切协作不够,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不强,使环境监管工作常处于被动局面。三是由于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管网规划和建设滞后,城区大部分区域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企业废水排放不规范,致使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近年来,通过持续加强监管,城区及城郊环境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如农村小康住宅楼生活污水、地源热泵回水、养殖企业污水排放不规范等历史遗留集中凸显,生活垃圾、废旧农膜等不能送往指定地点规范处置、乱堆乱倒、随意焚烧等现象十分突出,整治难度较大。五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艰巨。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通过明确职责、实行联防联控,目前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要实现预期目标、持续深化和巩固现有成果难度仍然很大,还需要全区上下为之作出不懈的努力。六是环保部门力量薄弱,亟待进一步加强。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关注力度不断加大,环保工作任务量不断增加,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任务,现有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极其缺乏,经费不足等能力建设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保护区划 保护区的篇三

保护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暨 2014工作部署大会主持词

各位同志:

今天,在这里召开保护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暨2014工作部署大会,今天这次会议是管理处党组、主任办公会研究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回顾总结2013全区的各项工作,对去年在改革创新、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隆重表彰奖励,安排部署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当前几项重点工作,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任务,再接再厉,扎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我区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今天的会议主要共有三项议程,一是宣读《关于表彰2013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暨年初责任状兑现的决定》

二是对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颁奖; 三是请xx主任作重要讲话,对2014年工作进行部署; 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下面请xx主任宣读《关于表彰2013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暨年初责任状兑现的决定》

…………………………………………………………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对先进集体和先体个人,首先请先进集体上台领奖,请社区事务科、项目办、资源管理站负责人上台,从主席台的右首依次上台

………………………………………………………… 下面有请先进个人

xxxxx和优秀共产党员xxx,上台领奖,请获奖者从主席台右首依次上台

………………………………………………………… 下面给获得岗位能手面面颁奖,首先请获得优秀饲养员:xxx,优秀驯化员:xx,上台领奖,请获奖者从主席台右首依次上台

下面请优秀导游员:蔡晶晶,优秀职员:xx上台领奖,请获奖者从主席台右首依次上台

下面请,优秀巡护员:xxx,优秀后勤员,xxx,上台领奖,请获奖者从主席台右首依次上台

…………………………………………………………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请xxx主任部署2014年工作,大家欢迎!

同志们,今天会议的议程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会上,对管理处2013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奖励,吴主任对2014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对今年全区思路、目标任务、措施、工作重点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以及当前应做好的几项重点工作,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领会。今天的会议表彰了先进,分析了形势,明确了目标,为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会后,请办公室整理出吴主任今天的讲话稿,请xxx审阅后,发至各科室;各科室,办以及各管理中心,要以学习先进、加快发展为主题,开展入耳、入脑、入心的学习活动,以先进为榜样,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推动全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狠抓工作落实。刚才,xxx就抓好落实、推动重点工作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全区上下要按照吴主任讲话精神,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不进即退,小进也是退”的危机感,铺下身子,细化工作目标,真抓实干,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聚精会神搞保护,一心一意谋优,形成“思想不断解放,创优永不自满”的浓厚氛围,推进我区生态环保护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强督导检查。请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大督查督导力度,继续落实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做好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进展调度;各科室负责人,也要放下身子,亲自上手,督查检查工作,保证各项工作有布置有落实。

同志们,目标已经明确,各项工作需要强力推进,希望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好今天的会议精神,按照管理处党组的要求,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进取,推进全区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 展。

散会!

保护区划 保护区的篇四

【 保护区现状】

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北部,东临渤海。占地面积16000公顷,是一个由草甸、沼泽、水体、野生动植物等多种生态要素组成的湿地系统。地貌复杂,蕴含丰富,人为干扰少,保持了较原始的自然状态。核心区水面6182公顷,布满了苇蒲、苔藓、蒿蓬,堤埂蜿蜒,沟槽纵横,苇草茂密,鱼虫丰盈。独特而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各种鸟类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核心区与周边沼泽水洼地、台岗地、荒草地、淡水鱼场、海水虾池及盐场的盐汪子既连成一片,又层次分明。1996年列入生态保护《中国21世纪议程河北行动计划》,2002年5月河北省政府批准设立自然保护区。

据实地考察,保护区内植物有47科140种;经专家发现的野生鸟类有14目38科25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包括白鹳、黑鹳、白肩雕、丹顶鹤、白头鹤、白鹤、中华秋沙鸭、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24种,包括大天鹅、灰鹤、白枕鹤等,其它野生鸟类219种;有几十种鱼类以及多种藻类和浮游生物;并有狐、獾、黄鼬、草兔、鼹鼠、蛇、蛙等几十种陆生动物也在此繁衍生息。

【湿地历史】

南大港湿地在历史上就是渤海湾地区有名的湿地。据考证,距今十万五千年前,这里草木蓁荣,此后,历经多次海陆交替。距今五千年时,海岸逐渐东移,沧海桑田,演变为退海河流淤积型滨海湿地。因处九河下梢,地势低洼,客水汇集,形成浅水沼泽地带,是一个天然的鸟类王国。历史上,当地民众靠洼吃洼,打鱼、拾苇、猎雁、晒小盐等成为主要谋生手段。

浑然天成的河湖港叉,被茂密的苇蒲等植被覆盖,独特的自然环境,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地人世代在大洼深处勤苦劳作,许多经历与理想流传成一个个鬼狐、精怪的传奇神话故事,这些为南大港湿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清朝末年,叱咤风云的捻军首领张宗禹失败后只身潜于大洼深处的孔家庄,隐姓埋名渡过了余生。战争年代,大批共产党人,仁人志士在这片天然屏障打日寇、平匪霸,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大洼人民的解放。

解放初,南大港湿地面积有3万公顷之多,1958年围堤修建成2·1万公顷的水库,周边垦荒植稻,南大港变成为鱼米之乡。1972年在原湿地东部再次筑堤改造,保留下了这块宝贵的湿地资源,即现在保护区的核心区。人们对大自然投入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丰水年可产芦苇3万吨、淡水鱼1000多吨,兼兴灌溉之利。

【湿地保护】

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来讲,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其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自然资源。它除具有调节气候、降解空气污染、净化自然环境、涵养水源等作用外,还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南大港人认识了湿地的重要作用,对这块存在了几千年的湿地的保护更加重视。

加大投资,解决水源。近年来,南大港管理区累计投入700多万元购买黄河水注入湿地,投资360万元在廖家洼排河入海口建成拦水闸一座,投资120万元维修了两座扬水站及与湿地相通的水渠,汛期可拦蓄客水注入湿地,保持了湿地基本属性不变。同时开挖了环形沟和引水渠,即为护鸟的屏障,又便于湿地水源调度。

优化环境,加强保护。南大港管理区在湿地周边投入了100万元,建设了20米宽29公里长的绿色保护林带;清理湿地周边的污染源,保证湿地生态不受破坏;完善保护设施,各个入口处设立保护卡,实行全封闭管理。

宣传教育,严格执法。南大港管理区把建立自然保护区当成大事来办,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群众爱护湿地和保护野生动物,取缔了鸟类交易市场,收缴猎枪,杜绝捕杀鸟类现象。人们爱鸟意识不断增强,涌现了许多爱鸟的感人事迹,许多伤病鸟得到及时救治并放归大自然。

(一)完整的自然生态资源。该湿地作为滨海复合型湿地类型,具备综合的温带滨海湿地生态旅游条件。多年来,南大港管理区致力于湿地保护和管理,使其保持了原生态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目前,湿地及鸟类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鸟类23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二级保护鸟类11种。有水生动物20余种(类)、野生动物10余种。湿地90%的面积被芦苇覆盖。

(二)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南大港湿地受温带滨海气候影响,四季鲜明,独具特色。置身其中,顿生回归自然之感,令人流连忘返。

(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南大港管理区北靠京津,距天津90公里,东邻渤海,南距黄骅港仅40公里,西达沧州45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南大港湿地交通便利,西接205国道,东依海防公路即将修建的津汕(天津至汕头)高速公路贯穿管理区全境,高标准的出口连接线直达管理区腹地,为旅游观光提供便利。

(四)丰富的天然鱼苇资源。天然洼淀形成的南大港湿地,历来就是天然的鱼苇产出地。常年产芦苇3000万公斤、淡水鱼100万公斤,享有“聚宝盆”盛誉。

(五)浓厚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千百年来,围绕南大港湿地,许多美丽的掌故和传说,形成了独具特色、率朴神奇的大洼文化。近年来,随着以大洼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的传播,南大港湿地的品牌效应逐渐显现。经过开发,南大港湿地必将以其原生态的特点成为人们休闲、观光、旅游的理想去处。

南大港湿地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北部,紧邻渤海,是著名的退海河流淤积型滨海湿地,总面积达16000多公顷,由草甸、沼泽、水体、野生动植物等多种生态要素组成。沧州地处滨海平原,河流众多,20多条河流汇聚9处入海,河道、库淀、坑塘、主干支渠总蓄水能力为4.8亿立方米,有多处洼淀湿地,其中南大港湿地就是最突出的一处。南大港湿地属于南大港农场的一部分,是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河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学生实习基地和研究生研究基地。

景区概况

南大港湿地海拔最高处5.4米,最低处2.9米,分为泻湖洼地、浅槽型洼地、岗地和高平地等,90%的植被为芦苇。环港林木10米宽、30公里长,计6万多株。南大港湿地有完整的自然生态资源,该湿地为海滨复合型,具有综合的温带滨海湿地系统,有较好的原生态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整个保护区内植物有47科140种;经专家发现的野生鸟类有14目38科25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包括白鹳、黑鹳、白肩雕、丹顶鹤、白头鹤、白鹤、中华秋沙鸭、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4种,包括白天鹅、灰鹤、白枕鹤等;其它野生鸟类219种;有几十种鱼类以及多种藻类和浮游生物;并有狐、獾、黄鼬、草兔、鼹鼠、蛇、蛙等几十种陆生动物也在此繁衍生息。

南大港湿地至今没有进行任何开发,整个湿地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少有游客问津,因此一直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而每年春秋两季,正是各类候鸟迁徙的季节,由于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了多种候鸟南北迁徙不同路线的交汇区。这里是候鸟南北迁徙带与东西迁徙带的交汇点,这里每年都会看到大批白天鹅到这里栖息。为了保护水库内芦苇植被,鱼类、鸟类和港坡动物,沿港内还开挖了一条6米宽、4米深的环港水渠,以保证季节性蓄水和调节区域内水容量。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内,视野辽阔,盛夏时节,满目青翠,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

南大港湿地周围建有南大港农场,是河北省九大农牧场之一,这里有别具特色的水产养殖业,中国最大的超细羊扩繁基地,玫瑰飘香的葡萄园,冬枣树上清脆可口的冬枣,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在南大港农场场部的东北面是建于1972年的南大港农场水库,位于渤海湾顶端。湿地连接渤海西岸,可看到世界现存的三大古贝壳堤之一(另两处在太平洋东岸的美国圣路易斯安那州和智利的斯里兰州),其发育规模、时间跨度和所包含的地质古环境信息世所罕见,在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黄骅城北的郛堤城遗址,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去湿地保护区的必经之路。

中国绿色时报11月4日报道 河北省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对湿地进行封闭式管理,杜绝了一切人畜干扰,这里成了与人们生产生活区隔绝的原始生态区。

2010沿海湿地万里行采访组日前在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看到,这里呈现芦苇沼泽湿地原始风貌,没有人类活动迹象,电线杆等“障碍物”不见踪迹。据了解,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土地完全为国有土地,南大港市政府将其全片划拨给保护区管理处,区内没有经济开发项目,也没有居民从事生产生活活动。为便于管理,保护区管理部门将进入保护区的8个主要通道均修筑铁栅门,配备警卫室,沿核心区边缘建立了26处保护哨,并组织护林、护鸟队沿保护区边缘昼夜巡逻,杜绝了一切人畜干扰。其他保护区普遍存在的由土地归属、使用权问题派生的种种管理难题,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800公顷,是由芦苇沼泽、盐地碱蓬沼泽,盐池、鱼虾塘、开阔水域构成的湿地类型自然保区,也是具有良好湿地植被的典型沼泽湿地生态系统。1995年建区,2002年河北省政府批建省级自然保护区。有黑鹳、丹顶鹤等国家一类保护鸟类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9种。迁徙季节,这里每隔5-10天就会更替一批不同的候鸟种类和群体。2005年,这里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命名为“黑翅长脚鹬之乡”,2006年加入东亚-澳大利西亚鸻鹬鸟类保护网络,成为11个国家的43个成员单位之一。

由于在周边社区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当地居民对湿地及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增强,保护区周边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管理区自上而下,从官方到民间形成了一套野保网络。

大洼的面积很大,出乎了大家的想象,郁郁葱葱的芦苇形成了绿色的天然屏障.里面不时传出鸟叫的声音,又时不时有鸟儿飞向碧蓝的天空,不远处,一渔民划着船艰难的在苇荡中穿行,芦苇在风中摇曳着。俨然一幅天然的风景画。我们陶醉了,大家象孩子似的欢呼着,雀跃着,奔跑着,张开双臂,呼吸着带有淡淡清香的空气,拥抱着这一切。

保护区划 保护区的篇五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基本情况

一、松华坝水源保护区

总体概况:松华坝水库始建于元代,现总库容为21 90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量为10500万立方米,水库功能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防洪。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总面积629.8平方千米,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地貌结构多样,属山季风气候。保护区内植被类型较丰富,森林覆盖率已由建立初期的27.03%提高到目前的62.97%。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有目前涉及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41个村委会,总人口7366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 662元,仅为当年昆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1%,当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 8.4%。水源保护区地方财政收入2 729万元,地方财政支出3 822万元,支出高于收入40.1%。水源保护区内产业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因受水源保护限制而欠发。

存在问题:1.机构改革合并,债务沉重、运转困难,村级债务化解难度较大;2.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水源区的发展任重道远,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3.农业主导产品规模不大,农民增收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制约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仍然较困难;4.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二、双龙乡概况

总体情况:双龙乡位于昆明市区的东北,东接官渡区的大板桥镇,与建设中的昆明航空城山水相连,西北临松华乡,有11个村民小组在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的范围内,西南座落世界园艺博览园,金殿公园,野生动物园,南与昆明市北市区融为一体。金浑公路(7204公路)、昆曲高速公路和东绕城高速公路贯通境内,村村通公路,已开通了金殿至双龙乡政府所在地的公交车,交通优越便捷。全乡国土面积88.9平方公里,海拔2000-2300米,年平均气温13.2℃,年降水量1000毫米。有耕地面积9111.1亩,人均耕地1.3亩,林地14463.5亩。现有农户2232户,有乡村人口7292人,其中农业人口6990人,劳动力4270人,以汉族为主,其少数民族有彝、回、苗、傈僳等族。辖麦冲、麦地塘、乌龙、庄房等4个村民委员会,31个村民小组。双龙乡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60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54元。

文化教育: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支持学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助学政策。加大科技工作力度,健全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突出地方特色文化,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抓好文化市场管理,严禁制售黄色音像制品。加强对广播电视网络的监管,确保广播电视传输安全。全乡建有小学3所,中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20860平方米,拥有教师69人,在校学生1232人,其中小学生882人,中学生350人。全乡有图书馆1个,建有文化活动室6个、图书室6个、业余文娱宣传队5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特色产业:双龙乡党委政府结合实际、一是充分发挥传统农产品品牌效应,引导农民抓好绿色无公害蔬菜示范种植,充分发挥顺洪食品有限公司即将取得的农业部授予的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作用,引导农民面向市场,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与推广,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鼓励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积极支持龙头企业争取市、区政府的扶持资金进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走“品种、品质、品牌”三优之路,使我乡的龙头企业逐步做大做强,让龙头企业既能展现双龙特色、又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引进和扶持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休闲度假、房地产项目做大做强,发挥辐射带动效应。落实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促进重点项目顺利推进,重点支持野鸭湖旅游小镇、“春城蝴蝶谷”、智者的山丘、福林曜昇地产等项目开发与建设。以野鸭湖旅游小镇建设、昆明市双龙乡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为契机,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规范旅游业管理,提高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对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和农家乐参与的形式,加强旅游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统一制作旅游宣传导游图、农家乐标识标牌、宣传资料等。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以此带动商贸业、餐饮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兴起,把双龙乡建设成为昆明市近郊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已形成沿7204公路从金殿到双龙乡的乡村旅游一条线。

三、松华乡概况

总体概况:松华乡隶属昆明市盘龙区,地处盘龙区西北边,距盘龙区政府所在地 30 公里,到区政府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昆明市区 30公里。东邻官渡区大板桥镇,南邻双龙乡、龙泉街道办事处、茨坝街道办事处,西邻五华区厂口乡、沙朗乡,北邻嵩明县白邑乡、阿子营乡。辖小河、迴流、团结等8个村委会5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616户,有乡村人口11445人,其中农业人口10870人,劳动力657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961人。

全乡国土面积119.5平方公里,海拔1958-2459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976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烤烟、蔬菜、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9854.2亩,人均耕地1.77亩,林地125607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42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农村经济:松华乡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423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200万元,占总收入的9.08%;林业收入48万元,占总收入的0.2%;畜牧业收入711万元,占总收入的2.9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491头,肉牛786头,肉羊1780头,鸡9517只);渔业收入42万元,占总收入的0.17%;第二、三产业收入20931万元,占总收入的86.35%;工资性收入446万元,占总收入的1.84%。农民人均纯收入2852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4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25人(占劳动力的18.99%),在省内务工365人,到省外务工18人。

特色产业:松华乡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主要销售往 县内、省内、省外。2008年种养殖业全乡销售总收入330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3.6%。全乡目前正在发展矮化核桃、红梨、无公害蔬菜、三家酱等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生态种养殖业。拥有农业企业3个,其中区级龙头企业1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个(红梨),并已登记注册,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数200人。

基础设施:截止2008年底,全乡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3416户通自来水。有3416户通电,有341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90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85.0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4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78户(分别占总数的24.62%和16.92%)。

松华乡到区政府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柏油路、弹石路或土路路面;乡内主干道多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5公里,建有集贸市场1个。全乡共拥有汽车120辆,拖拉机75辆,摩托车100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404亩,有效灌溉率为27.2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7亩。到2008年底,全乡建有沼气池农户26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34户;建有小水窖2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05户。全乡50个自然村已全部通自来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9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6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95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四、滇源镇概况

总体概况:滇源镇属于半山区镇。位于嵩明县西部,距省会城市昆明仅40余公里,距嵩明县城24公里。全镇辖18个村委会,10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870户,有乡村人口36626人,其中农业人口36474人,劳动力2082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435 人。

全镇国土面积298.7平方公里,海拔1970-2840米,年平均气温13℃,年降水915.9 毫米,适宜种植水稻、包谷、烤烟等作物。全镇耕地44811亩,人均耕地1.26亩,林地291825亩。2008年,全镇经济总收入451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70.7元。

农村经济:2008年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4518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790 万元,占总收入的15.02%;畜牧业收入3318万元,占总收入的7.3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4851头,肉牛1865头,肉羊2885头,禽畜131325只);渔业收入324万元,占总收入的0.71%;林业收入141万元,占总收入0.31%;第二、三产业收入5900万元,占总收入的13.05%;工资性收入1344万元,占总收入的2.97%;其他收入1723万元,占总收入的3.81%;农民人均纯收入2770.7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为主。全镇外出务工收入134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529人(占劳动力的17.80%),在省内务工4397人,到省外务工132人。

特色产业:镇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往县内。2008年全镇种植主产业销售总收入679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5.02%。拥有企业16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4个。该镇目前正在发展雪莲果、生菜、百荷花特色种植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经济林果,苗木产

人文地理:滇源镇由原白邑、大哨两个乡组成(原白邑乡俗称邵甸)。属昆明市松华坝水资源保护区,东南与盘龙区松华乡接壤,距省会城市昆明40公里,距嵩明县城24公里,全镇国土面积298.7平方公里,海拔1970—2840米,辖18个村民委员会,100个村民小组,103个自然村,居住着汉、回、苗、彝等11个民族,共36626人。共有耕地面积44811亩,林地291825亩。

滇源镇人杰地灵,历史悠远,名胜众多,地域广阔,地貌温润,沃野千顷,山川秀美,森林蓊郁,满目苍翠,泉清水碧,溪流盘曲,畅流不绝,空气清新,景色迷人。邵甸坝子闻名的四大名胜古迹如:“东鱼”、“西燕”、“南仓”、“北马”;苗族传统的斗牛盛会(又称苗族花山节)以及民间传统的花灯文艺、龙灯、狮灯等,为外地来宾和滇源镇人民增加了节日的气氛。同时,滇源镇在巩固烤烟产业的基础上,立求在保护中寻求发展,积极探索适合水源区的经济发展路子,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主要以苕菜、生菜、鲜食玉米、雪莲果、大小春洋芋、秋蚕豆、萝卜为主,经济效益明显。正在崛起中的滇源镇,以丰富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地,优美的环境,勤劳善良的人民,将热诚期待您的到来。让我们共同开发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共创滇源镇美好的明天。

基础设施:截止2008年底,该镇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有路灯509盏。全镇有5676 户通自来水;有3776户饮用井水,有114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占农户总数的12.16%)。有9869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8029户,有3432户通有线电视,(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9.98%、81.34%和34.774%);安装固定电话和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89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416户(分别占总数的59.72%和44.74%)。到2008年底,全镇建有沼气池农户271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131户;建有小水窑568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673户。该镇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244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76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53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24户住于其它结构的住房。

五、阿子营乡概况:

总体概况:阿子营乡古称“彩云乡”。全乡总面积242.4平方公里,其中总耕地面积33270亩。辖14个村民委员会,1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390人,主要少数民族有苗族、彝族、回族3个民族。阿子营乡风景秀丽,地处梁王山支脉的半山区,山崖突兀,层峦叠嶂,溪涧盘曲,系山地在坡、水田靠河的河谷地带。阿子营乡土壤肥沃疏松,气候冷凉,特别适宜夏秋球根花卉栽培及种球繁殖,是种植百合、剑兰等鲜切花的最佳适宜区。

总体概况:全乡总面积242.4平方公里,其中总耕地面积33270亩。辖14个村民委员会,1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390人,主要少数民族有苗、彝、回3个民族。年平均气温12.7℃,日照1794.4小时,无霜期200天,海拔在2060米—264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62.8%。

阿子营地处梁王山支脉的半山区,山崖突兀,层峦叠嶂,溪涧盘曲,系山地在坡、水田靠河的河谷地带。境内牧羊河延绵31.08公里,每年为松华坝提供1.17亿立方优质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已形成粮、烟、花、果、菜、林、畜等绿色生态产业,成为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亮点。阿子营是云南省最大的百合花生产基地,产值上亿元,在国际、国内花卉市场享有盛名。2006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86元。

经济形势: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加快,由于受水源区保护的限制,一些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经济结构单一,财政困难,农业基础发展滞后,集镇化水平低,对乡域经济发展拉动小,投资环境有待改善,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任务艰巨。针对这些情况,如何缩短与发达乡镇的差距,加快发展的任务摆在党委、政府面前,如何正视差距,深化乡情认识,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建设阿子营,发展阿子营乡,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阿子营乡成为探索的发展课题。

发展措施:推进粮食生产。搞好高稳产田地建设项目,改善和增加农田灌溉面积,合理规划种植布局,稳定播种面积,加大直补力度,大力推广科技项目,大搞科技示范样板,提高良种覆盖率,提高粮食品质,增加粮食产量。

巩固烤烟支柱。要高度重视烤烟生产,继续走“烤烟强乡”之路,巩固和提升烤烟生产在农民和财政增收中的重要地位,把烤烟生产作为立乡之本、富民之业、强乡之路来抓紧抓好,以基本烟田规划为地载体,贯彻“好田好地栽好烟”的思想,主抓样板,主攻区域化连片、规范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强化收购,增强市场意识,做到领导精力不减,工作投入不减,管理服务的力度不减,合力兴烟,做到面积实、品种纯、质量高,实现质量提高,烟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平均单价不降的目标。

发展无公害蔬菜。蔬菜种植以牧羊、岩峰哨、阿达龙、朵格、大竹园、果东为主,带动全乡蔬菜种植;一是抓好夏秋山地大白菜种植和茭瓜种植;二是抓好小春鲜销蚕豆和反季蚕豆种植;三是引进名、特、优、新精细菜种植;四是建立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五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生物菌肥;六是改变传统施肥方式,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叶面肥。增加地膜覆盖,提高化肥利用率。

做大做强花卉产业。充分利用阿子营生产百合花的自然优势条件,以侯家营、鼠街、羊街、阿子营为重点,带动马军、者纳、铁冲、牧羊、甸头等地的花卉发展。一是建立百合种球繁殖基地,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百合品质和产出率;三是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四是建立信息平台,提供信息服务;五是加强采后处理,注重包装标识,提高市场知名度;六是健全营销网络,拓宽销售市场。七是全力打造阿子营百合品牌。

维持果树生产。一是加强管理,进行果树修剪整形及病虫害防治;二是增加投入,该经验施肥为平衡施肥;三是引进新品种,对老果园进行高接换头。

推广药材种植。以铁冲、羊街、阿子营、牧羊为重点,逐步带动其他地方药材种植,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果药套种,提高经济效益。

发展畜牧产业。一是加强“万头仔猪”集体建设。引进ly良种母猪、dly三元杂交商品仔猪,计划五年内建成年产三万头商品仔猪的基地;二是发展无公害生猪养殖;三是种草养畜,优种优饲;四是建立商品牛养殖基地和山羊养殖基地;五是建立养殖小区;六是推广特种养殖;七是搞好防疫工作。

特色产业:1.烤烟。阿子营乡属松花坝水源保护区,不能发展有污染的工业。因此,烤烟是阿子营乡主要的支柱产业。1995年,阿子营乡烤烟科技承包综合技术示范,围绕提高烤烟的产量和质量上展开一系列科技措施,使阿子营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2.生态茭瓜种植。种植茭瓜主要集中在羊街、铁冲、侯家营高仓和鼠街。茭瓜每亩产量在2500-3000千克,2006年种植面积为1000亩,茭瓜种植在阿子营乡的羊街村委会已经形成一个产地市场,茭瓜上市的季节,大车小车相拥而至进行批发。

旅游景点:阿子营乡古有“彩云之乡”,今有“百合之乡”之称,境内牧羊河蜿蜒数十里,全乡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

全乡有大小龙潭千余个,最有名的是马军龙潭。溶洞有马军仙人洞、朵格黄龙洞、者纳溶洞。阿子营集镇入口处峭壁矗立,蜿蜒数百米,被称为彩云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鼠街小学称秆红、铁冲火烧营紫玉兰、铁冲望川寺银杏。享誉盛名的鼠街普慧寺占地4359.36平方米,建筑面积2898.26平方米,人气旺盛。铁冲望川寺太子阁历史悠久。境内菌类、高山水果、羊肉等生态农产品物种丰富,属天然绿色食品。

2005年以来,阿子营乡借轿子雪山旅游专线的开发之机,致力打造旅游集镇建设,多方筹资 70万元,在阿子营集镇建设了大型停车场、旅游公厕、安装了集镇路灯,同时也将文化活动中心列入规划建设。发掘地方文化产业,打造旅游经济,相继推出了普慧寺等,农特产品一条街,进步完善集镇综合服务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推出花卉旅游,百合品质好、花期长,市场占有率高,“百合之乡”名燥一时。

文化习俗:每年农历立秋,阿子营乡的苗族都要联合附近乡镇的苗族,共同举办传统节日——花山节,在花山节上,人们载歌载舞,举行斗牛、登山比赛、赛马、射箭、斗鸡等活动,并展销苗家商品,服饰,喝苗家酒、吃苗家饭,晚上还举行篝火晚会。

保护区划 保护区的(五篇)相关文章:

保护区划 保护区的(五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保护区划 保护区的(五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zongjie/gongsi/16862594371807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