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总结 > 单位工作总结 > 《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500字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高中(汇总三篇)

《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500字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高中(汇总三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500字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高中(汇总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500字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高中篇一

欣喜地翻开书,迎接我的是爱斯梅拉达和她那只欢蹦的小羊,是一个欢快的场面。接着,出现在我眼前的则是那庄严的巴黎圣母院。

对了,那个敲钟人,好个卡西莫多,多么丑陋,那是一种我从未想过的丑陋,心里不禁笼上了一层阴影。

故事发生在“愚人节”那天,巴黎圣母院的副教主爱上了那个少女,于是他命令这个敲钟人将这个美丽的少女抢来。结果,少女被法国国王的弓箭队长法比救下了,他把卡西莫多抓到广场鞭打,善良的姑娘不记仇恨,反而送水给卡西莫多喝。

卡西莫多外表虽然丑陋但内心纯洁高尚,他非常感谢她并且非常爱慕她。但是美丽的少女对法比一见钟情,两人约会时,副教主出于嫉妒杀死了法比,少女因谋杀罪被判死刑,少女在广场上被绞死了。

卡西莫多悲愤交加,将他的义父(就是副教主)推下了钟楼并找到了少女的尸体和她死在了一起。

在教皇的黑暗统治下,在虚伪卑鄙的副教主和轻佻放荡的弓箭队长中间,卡西莫多无疑成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形象!这形象深深的刻在我的心上,使我懂得了美的真正含义。这是一个经过重重磨难而迸发出来的美,这是一种凝结着善良的与勇敢的美,为了正义,卡西莫多背叛了他一直信奉如神的副教主,这是一种反抗,一中对当时残暴统治的反抗。

同时,这本书揭示了美与丑是并存的没有美就无所谓丑,有了丑才会显现出美的存在,美不可能十全十美,丑也未必没有一处闪光点,美与丑只是相对而言的,外表美的东西,不一定有心灵上内在的美。有时候,最美的东西往往是最丑的,最丑的东西却是最美的,美与丑,不像真与假、对与错那样明显但丑到极致便是最美。

真善美并不是光秃秃的虚荣的外表和假意的真诚,而是一点一滴对它的执着和追求。

读完这本书,我反复回想起那壮丽的场面,我要把卡西莫多的美永远印在脑海里,以修正我那对美的肤浅认识。

《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500字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高中篇二

轻轻的,我闭上了眼睛;

静静的,扒在了书桌进入了梦境;

幽幽的,耳畔响起一遍嘈杂声;

微微的,睁开双眼,我已置身与巴黎圣母院这座法国把教堂前。

“轰轰……”钟声响起,不禁意间让梦中的我想起了《巴黎圣母院》这部书中所提及的那鼎大钟,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书中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人物不断在我的脑海中浮沉。

首先,展现在我眼前的是美丽出众的舞者爱斯梅拉达,她一人歌舞,群众云集,她是作品在体态美与灵魂美的高度统一上的集中体现。她是作者全力讴歌的对象。她是被无数读者公认为清白无暇,美丽善良,天真热情,坦率开朗的少女。她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简直可谓是美的化身,她把世人都看作像她那样纯洁忠贞,以至于死都保持着对负心,放荡无情的弗比斯的爱情。

作品中作者安排了上层人与下层平民的对照。在封建王朝里,他们内部勾心斗角,处处与人民为敌,冤狱遍布国内,致使波希米亚女郎爱斯梅拉达遭受欺辱与迫害;而在“黑话王国”里,尽管那些平民,乞丐,流浪者们衣裳褴褛,举止粗野,但心地善良,互助互爱,具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团结一致与封建王朝,天主教会斗争,对爱斯梅拉达倍加爱护和尊重。

慢慢地,一副阴森的嘴脸呈现在了我的眼前,他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他外表道貌岸然,温文尔雅,但他的灵魂是邪恶阴险,卑鄙狠毒的,他是真正的魔鬼,是恶与丑的化身。

与克洛德相反的是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人物——圣母院的敲钟人伽西莫多。在《巴黎圣母院》中,伽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伽西莫多的外貌虽丑陋,但是他的内心却是高尚的,他懂得真爱,他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虎口”中救出了爱斯梅拉达,用“圣殿避难”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生命。在圣母院中,伽西莫多还无微不至地照顾爱斯梅拉达。他的形象在作品中逐渐由丑变美由矮小变为高大,人们也从嫌弃变得喜爱他,尊敬他了。他代表了处于社会底层,地位卑微的广大人民,他闪光的心灵正是作者心目中美与真的象征,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共鸣。

……

想着,想着。又是一阵钟响,猛然间,眼前一黑——我醒了。

周围的一切都变了,铺开被压皱了的书,继续我的名著导读之旅……

《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500字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高中篇三

《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在小说中,作者描述了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和克洛德等几个主要人物命运间的纠结、冲突、毁灭,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巴黎的富于传奇色彩的悲剧性故事,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浪漫主义。这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反映了当时的巴黎,同时鞭挞了丑恶,歌颂了善良。

《巴黎圣母院》的情节始终围绕三个人展开:善良美丽的少女爱斯梅拉达,残忍虚伪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和外表丑陋、内心纯洁的敲钟人卡西莫多。

爱斯梅拉达靠街头卖艺为生。她天真纯洁,富于同情心,乐于救助人。因为不忍心看见一个无辜者被处死,她接受诗人格兰古瓦做自己名义上的丈夫,以保全他的生命;看见卡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刑,只有她会同情怜悯,把水送到因口渴而呼喊的敲钟人的唇边。这样一个心地高贵的女孩,竟被教会、法庭诬蔑为“女巫”、“杀人犯”,并被判处绞刑。作者把这个人物塑造成美与善的化身,让她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以引起读者对她的无限同情,从而产生对封建教会及王权的强烈愤恨。

至于副主教克洛德和敲钟人卡西莫多,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形象。克洛德披着神职人员的神圣光环,内心却因冲突无法自拔,直至灵魂扭曲、充满了邪恶的毁灭欲,最终毁灭了爱斯梅拉达,也毁灭了自己。而卡西莫多,这个驼背、独眼、又聋又跛的畸形人,外貌奇丑无比,严重的残疾使他一来到世界上便遭到了先是亲人,继而是整个社会的遗弃。然而外貌丑陋的他却有着一颗美丽纯洁的心灵,他以纯真的爱情守护着爱斯梅拉达,试图使她远离一切伤害。可在强大的社会偏见和邪恶势力面前,个人的力量实在微不足道,强悍的卡西莫多,最后也只有选择徇情这一悲剧结局。

这篇小说不仅从人道主义揭露了当时黑暗社会的本质,更告诉我们很多深刻的人生道理:一个人的外表并不决定一切,内心才扮演着比外表更重要的角色,心灵的纯洁真诚才是我们一生需要具备的。衡量一个人也要从他的内在品质出发,不能以貌取人。因为丑陋的外表下,可能藏着一颗火热纯真的心灵;英俊美丽的面容下,也可能深埋了龌龊可耻、卑鄙扭曲的人心。

《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500字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高中(汇总三篇)相关文章: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

读《巴黎圣母院》心得感悟简短(4篇)

推荐《巴黎圣母院》读书感悟心得汇总(7篇)

2023年《巴黎圣母院》读书感悟200字(十篇)

最新《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4篇)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精选6篇】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精彩10篇】

高中《巴黎圣母院》读后感700字

读雨果《巴黎圣母院》有感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优秀3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500字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高中(汇总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zongjie/danwei/1686837629196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