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 2023年张胜利书法作品 张胜益书法(5篇)

2023年张胜利书法作品 张胜益书法(5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23年张胜利书法作品 张胜益书法(5篇)

微信扫码分享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张胜利书法作品 张胜益书法篇一

“意在笔先”是书法中一条重要原则,联想社会发展也是如此,所谓“意”,即是我们做事情之前所做的计划,在我们开始做事时,如何一步步地展开是早就想好了的。如果没有计划,事情往往会做不好,书法也是,如果没有事前的“意”,只是率意的发挥,字也写不好。书法到了高的层次后,看似无意,信手拈来,随手出奇,其实是更高层次的“意”,这种意更近于无形,早已深入书家的骨髓深处,只是旁人难以发现而已。近似于熟于五笔字型输入的老手,双手往电脑键盘上一架,看字接着就能打出来,你若问他都输入什么字母,他往往打愣一下,却要考虑一阵子了。

“脚踏实地”是为人做事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书法的基本要求。习书近两年,近日又有进步,关键在于此。原先写字总想着运笔高与低、飞与走,缺乏控制,临摹效果总达不到满意,不知为何。近日心里不想着出奇、绝,无所想临摹,而效果有明显改观,如同人一步一步地走,运笔也划划踏实,写出来的字就厚重多了,不显轻浮、虚空,看来,做人也好,写字也好,“脚踏实地”是没错的。[2010/1/20午饭后]

2010年1月22日星期五

昨晚陪人喝了些酒,回家习字,想的为人处世时心机重,成负累,应该追求简约、唯真、纯美的生活,联想“枣庄迎宾馆”五字,悟出写字也不必负担这样、那样的想法,运笔中不必缠绕徘徊走虚空,越

简越好,在简中求美,板桥有名联“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就是这种境界。近年来家居装修中、电视剧王宝强形象无不贯穿了求简、求真的现代审美观。人论逸少字,由于开始随公孙大娘习字,字相中阴柔气重了些,注重细节,赏习起来颇费心力,不尽可取,丈夫习字,应有雄武之风,细节补之,方为常态。看上海书协周慧珺女人书法却有男人霸气,所以突显。

2010年1月28日星期四

吴志淳,元末书法家,昨日临摹其《墨法诗四首》,书像内敛,而结体仍有格致,亦有张弛。查其生平,知其在元末明初,安徽无为人,僻乱世于雁荡山,称“雁荡三老”之一,虽满腹经纶,但由于身已出世,故书像内敛。书道即人道,人道即书道。

偶感书有八面玲珑之态,称为书眼,如人之望眼。开始习字,只见字形,如孩童学步,走稳最重要。之后再放开眼,看、顾、盼。思想品格应是再高层次的事了。

本人书法,只是刚进门,如儿子现在年纪。路漫漫„„不过相信成长速度会不慢,必竟年近不惑,人道已清,书道自明。

书法是人生的一面镜子。

2010年3月6日星期六

书法即人道。近日结合切面管理工作法的设计应用,对工作与处世态度有不小变化,对细节的拿捏,对人的关怀,对事情的控制力明显增强。转念一想,这不就是自己近期书法的状态吗?对书法的领悟,潜移默化地就体现在了工作生活中。

2010年3月9日星期二

书法,白纸、黑墨,都是看得到、摸得着的,是实的。今晚练字偶然悟得,练字水平的提高,很大意义上却在于虚的方面,一是个人修养,二是写字时前后两字之间、一字前后笔划之间的行笔变化,这些是看不到的。前面曾讲,书法即人道,看来,想把字写的更好,还得在字外下功夫。孙过庭《书谱》中也讲,老少学字的区别,以此分析,老者只所以领悟的快,其原因就在于他的阅历远胜过少年。

2010年3月31日星期三

昨晚习字,一张纸前两列字尤其突出。觉悟原来字如人,人有气,字亦有气,一气贯之不断,全文活灵活现,视之爽目。唯恐被字划锁绊,字间断、气不连,缺乏生气。尤其在临摹时最难抵此误,因专心于笔划所致。所在临摹初期是单字,再发展应是成词、成句、成章的意摹,才能培养篇章之气。另外,初期随性的发挥,气虽有,但单字的功夫却常常丢失,如同少年行事,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就会多出纰漏,这是近期常遇到的。因此,不能因气废字,亦不能因字噎气,二者平衡,方可再上层次,与做人做事一个道理。事如单字,人如文气,凡事做好,必有人道支撑,事事做好,才成人道。

张胜利书法作品 张胜益书法篇二

书法感悟

1、学习书法,不论楷、行、草、篆、隶哪种书体,都应当“师出有名”,也就是要从碑帖法书中汲足营养。若是急于求成,背离法帖而信手成体,就会造成“先天不足”。

2、学书临帖,先要应规入矩,写得越像越好,这就是“先与古人合”。如果不恪守法度,未得其妙就急于求变,势必会“畸形发育”。当临帖到相当程度,再须融入己意,化古为我,这就是“后与古人离”。如若循规蹈矩而无新意,一成不变地写下去,那就成为“书奴”了。

3、有人夸赞某写家:“他太有才了!写谁像谁!”我却不以为然。唐代李邕早就说过,“学我者死,似我者俗”。学谁像谁,这容易做到。然而我们学书的目标是博采众长而自成一体。如果一辈子也没形成自己的风格,模仿得再像,充其量也只是“书匠”而已。

4、学书选帖,首先起点要高。要选取古代著名碑帖为范本,因为那是千百年来被社会公推认可了的。正如前人对学书者的教诲:“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

中,斯为下矣”。倘若选取当代人还并不成熟的书作为范本,岂不是“斯为下下矣”?

5、学习书法究竟先从哪种书体入手?尽管古人早有定论,可当前书界似乎仍众说不一。有的主张先学篆,有的主张先学隶,还有的则主张先写行草。然而宋人苏轼却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你看那些楷书功力不佳的人,写出的行草书是多么的“营养不良”!更有甚者简直就是“畸形儿”。

6、习书练字的过程应当是:“始于摹拟、终于变化”。而书法的境界由低到高的进程则是:技——法——道。技,即书写的能力与技巧;法,即书体的法度与法则;而道,则是在掌握了技巧、法度基础上的化古为我、书入我神的融合,是水到渠成的变化,是从心所欲的挥洒,是无法有法、有法无法的创新,是我中有书、书中有我、人书合一的最高境界。

7、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在书家掌握了精湛的技艺,达到较高的境界时,书法尤能陶性寄情、言志抒怀,充分显现书家的字外功夫和人格象征。所以我们认为书以学为本,书以品自高,书以神为上,书以气自华。“学”者,学养也。学养深厚,其书也就典雅。品,乃

品质、品位也。心正笔正,人品重于书品。“气”者,气韵、气质是也。腹有诗书气自华。神,乃神采、精神也。“书之妙道,神采为上”。那些没有内涵、没有品位、没有气韵、没有神采的书作,无异于抄写公文。

8、书法,既是高深的艺术,又是大众的艺术;既要继承传统,发展个性;又要为大众服务,为大众所欣赏。如若丢掉传统而一味追求怪异,那势必误入歧途,失去读者和观众;这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9、创作要师古出新。师古,即学习古法、继承传统。古人云:“法心师古,意从我出”。师古但不泥古,即所谓出新。出新,就是创新。怎样才能算是“新”?这不能自己说了算。自己认为写的字与古人不一样就算是“创新”了?这不可能。创新是在对古代优秀传统的继承中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它要接受专家内行的鉴定,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有些人既不习名碑法帖,又不懂书法艺术本质,任笔为体,聚墨成形,有胆无功,信手乱画,还美其名曰“自成一家”,真乃亵渎艺术。

10、书以“法”为本。“法”者,方法、法则、法度也。学习任何东西都要讲究方法,要遵循事物的法则、规矩和规律。书法,即书写之方法,它主要由笔法、结字

法和章法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其中包括执笔、运笔、点画、间架结构、篇章布局等,都要讲究一定的法则和规矩。清代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不从规矩而出。”学书先要“法古”,即先要临摹效法古代名家之法帖,也叫法书,从中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及规律,即应规入矩,“先与古人合”。而后化古为我,书入我意,在“师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即“后与古人离”,“从规矩而出”,形成自己的风格。则“法”是“书”之本业,不讲法则,不合法度,而乱“变”一通,势必误入歧途。

书以“学”为贵。“学”者,学问、学识、学养也。中国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真正的书法艺术家,不仅要有精致的书法技艺,丰富的书法知识,高深的书法理论,同时还要具有书法以外的宽博的知识和深厚的素养。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字外功夫”。学,即学问、学识;养,乃素养、修养也。前者是指书家必须善于学习,积累学问,后者则指把学得的知识融于自己的人格之中,修身养性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不“学”则无以“养”,不“养”则徒然“学”。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苏东坡云:“退笔如山味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只有学养深厚,才会有超凡脱俗的气质,才能在较高的精神层次上形成书法的品格。这就是书法艺术家与“书写匠”的根本区别所在。

书以“品”自高。“品”者,品质、品格、品位也。清人朱和羹《临池心解》中云:“学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褚外。”人有丑俊,性情各异,书有工拙,品有高低。“书如其人”之说,古来有志,现代笔迹学也证明,任何人的字都是其性格的一种表现,心直则笔正。

张胜利书法作品 张胜益书法篇三

今年34岁的张胜利根本就没有想到,当年他写的一封信,竟然掀起了一场“运动”,而这场“运动”改变了全国300多万贫困儿童的命运。随着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寻访希望工程20年”公益活动,记者走进河北涞源县桃木疙瘩村,记录张胜利现在的生活,回忆当年的故事。缘起

不甘失学冲动发出一封信,掀起了“希望工程”风暴

1988年9月,12岁的张胜利失学了。“父亲病重,妈妈智残,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回忆当初,张胜利潸然泪下,“我想去念书,父亲不让去。”跟张胜利一起因贫穷而失学的,还有同村的伙伴吕成山。他们每天上山砍柴,然后背到附近的东团堡乡上去卖,换回家里需要的油盐酱醋和玉米棒子。“在失学的两个星期里,我天天想的还是上学,吕成山跟我一样。”张胜利说,“有一天,我们突然想起县里来的一个姓车的大官,他曾经对我们说只要好好学习,将来他供我们上中学、上大学,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在幼小的张胜利眼里,县城来的“大官”应该是说话算数的。带着冲动又怀着试试看的心态,两个小伙伴商量了半天,决定由语文比较好的张胜利起草“求助信”:“车伯伯您好,您家打的粮食够吃吗?我们很想上学,想念出书来像您一样,做个为国家争光的人。”信只有一页纸,不到200字,但从起笔到誊写完,却花去了半天时间。

第二天,怀揣着这封只有一张纸的信,背着跟往常同样重的50多斤柴,张胜利竟然没有以往的沉重感,走得比平时更快。“少用了半个小时,急着想把信寄出去。”张胜利说,“当把柴一卖出去,就买了8分钱的邮票将信寄出去了。”信寄出去了,张胜利的生活依旧失学在家,每天上山砍柴帮家里度日。这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他人,弟弟妹妹投靠奶奶。而张胜利作为家中的长子,却因父亲欠债问题被叔叔赶出家门,不得不靠乞讨过着流浪的生活。但张胜利仍然企盼,企盼“大官”说话算数。

1989年10月17日,张胜利说一辈子忘不了这一天。他收到了县里的通知,说是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资助了。“当时受到资助的孩子总共13个,其中有12个是桃木疙瘩村的,我和吕成山都是。”张胜利有点激动,“我们特别高兴,特别高兴有书读了。记得当时,我和吕成山高兴得来回跑,不知道跑了多长时间。”心情异常激动的两个小伙伴发誓秘密约定:将来念书成了,张胜利回乡搞教育,吕成山回乡搞经济。目前,张家口农专毕业的吕成山在当地一个偏远的乡当副乡长。更让张胜利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封信点燃了中国青少年发展

基金会正在调研的一个项目:希望工程。当年10月31日,希望工程正式启动。随着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拍摄的大眼睛苏明娟、声嘶力竭喊出“我要上学”的大鼻涕胡善辉、圆圆的脑门皱着眉头的“小光头”张天义等感动人心的照片被媒体广泛传播,全国掀起了“捐资助学”风暴。从1989年到2008年底,希望工程成立20年共获得捐款超过53亿元人民币,面向中国农村贫困地区资助了338万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继续学业,资助了15444所乡村小学改造危旧校舍,建成希望小学。希望工程也因此成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启动最早、规模最大、参与最广、成效最显著的社会公益事业。目前,希望工程已经扩展到救助农村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学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学生等。抉择

从上海师范学校毕业,遵守承诺返乡教学

重返校园的张胜利学习十分用功,在各级基金会的帮助下,他读完了小学、初中。1995年8月,中国青基会实施教师培训计划,张胜利被上海第一师范学校免试、免费录取。1997年6月,张胜利从师范学校毕业。到底是留在繁华的上海,还是去富裕的浙江温州,抑或是返回贫穷的桃木疙瘩村,同学们在劝说,张胜利也在抉择。

大城市上海和经济发达的温州,加上同学答应的帮助,这些都诱惑着张胜利,毕竟人要往高处走。但是张胜利说他的决定一点不复杂,因为他为了人生的一个承诺,也为了回报社会。“1996年,我去过一次美国,过海关的时候对我触动很大。”回忆起当初自己充满灵性的最终决定,张胜利说还源于这次特殊的出国经历,“我们和日本人都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但是过海关的时候美国人显然对日本人松对我们紧,当时我想起毛主席的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这也坚定了我毕业后一定要回到家乡搞教育的决心,因为山沟里的穷,主要还是教育上不去,我有责任、有义务帮村民和孩子开阔视野。”7月,张胜利再次走进桃木疙瘩村小学教学点。当第一脚踏进破败的校门时,他有点激动。第一节课,他给学生讲了希望工程:从1989年如何成立到希望工程如何资助穷孩子上学等。但是,当面对学校全部的、也是仅有的三名学生时,他着急了:“我决定把失学的孩子找回学校来。” 在后来的日子里,张胜利挨家挨户给失学在家的学生家长做思想工作,通过自身命运的改变告诉家长,上学跟不上学就是不一样,对家里有经济困难的,他承诺解决。有一次,他从桃木疙瘩去流水沟,从上午8点出发一直走到下午1点多,翻山越岭迷路后才找到一个失学孩子家。孩子家长勉强答应了,张胜利则趴在桌子上累得睡着了。

“从1998年开始,我就不用再找失学的孩子了。”张胜利说,“因为,我一边找孩子一边宣传希望工程,家长都知道希望工程管孩子吃管孩子住,所以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了。”也是从返回家乡的那一年起,张胜利开始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帮助家乡的穷孩子。目前,经过他的牵线搭桥,300多人次的贫困孩子得到了资助,还建了三所希望小学。现状

正为学校操场硬化和筹建多媒体教室奔波

目前,张胜利担任涞源县东团堡乡中心小学副校长。7月17日,冒着大雨,他带着我们参观了他的学校:葱郁的树木、盛开的鲜花、整洁的校舍、醒目的标语……但是张胜利对此不满足:一年级(1)班的教室是危房、这个教室的课桌椅老旧了、图书室的书虽多但适合孩子看的少、广播体操室的音响不行……“孩子们应当接受更好的教育,缩小城乡差异。”张胜利说,“目前,最想解决的是操场硬化问题和筹建多媒体教室。” 所谓的学校操场很小,长度最多100米,上面裸露着小石子和黄土,胡乱地生长着一些杂草。“学校没有活动场所,现有的操场有安全隐患。”张胜利说,“农村的孩子跟城市的孩子一样,到学校不光是学习,也要进行体育锻炼。”被列入急需解决的筹建多媒体教室,张胜利说这是唯一缩短城乡孩子差异的最佳途径。农村与城市距离的缩短,从远程教育上最便捷,要想

很快地开拓农村孩子的视野,网络教学很重要。对这两大项张胜利做了预算:操场8万多、多媒体教室3万多。目前,张胜利为这两件大事奔波着。心声

希望工程改变了我的命运,我要改变更多孩子命运

提起目前的生活,张胜利说很知足:三个孩子都很健康,现在的爱人也不错,三年前还买了一个离县城较近的房子,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也许有人会追问,当初我为什么不留在上海或者去温州。”张胜利说,“确实是,如果当初做了另外一种选择,生活肯定比现在更富裕,但有一种感觉没有受过希望工程资助的人永远不懂,那就是贫困的孩子也应得到教育。”张胜利说:“作为两届奥运会火炬手,我想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努力,把希望的火炬永远地传递下去,让更多的孩子懂得感恩、知恩图报。” 现在,有一句话常常挂在张胜利嘴边:“我现在的工作是教育,但我永远的事业是希望工程。”

张胜利书法作品 张胜益书法篇四

书法让我陶醉

记得老师从小教我做人不出格,写字也不出格,要求我们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后来,随着年龄增长与学识增多,我才知道,我们中国人其实就像中国的汉字一样,外形方方正正,内在干干净净;做人堂堂正正,行事端端正正;为人恭恭敬敬,处世规规矩矩。但真正理解并懂得汉字的个性构造,是从我入学以来练习书法后逐渐领悟的。我开始接触书法练习是从幼儿园开始,因为每天都会路过小朋友练字的地方,看到老爷爷手把手地教孩子们一笔一划写字,白纸黑字在毛笔笔尖下一张张翻开,当时感觉这种书法练习既神奇又有趣,于是,央求妈妈让我加入写字队伍中。可妈妈总以我年龄小识字不多为由,说等我进入学堂念书以后再去练字。既不能真正体验笔墨与纸张的融合,也无法满足内心挥毫泼墨的好奇,我只有每次路过时看人练字,没想到看人练习书法也能令人上瘾,我从一年级开始正式练习写毛笔字,从那以后我逐步知道许多课堂之外的知识,原来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中国书法是由隶、楷、行、草演变而来……

练习书法起初从手握毛笔开始,别小看简单一枝笔,要想让它乖乖听话,还需费一番苦力呢。同样的毛笔握在老师手中游刃有余;可转到我手中却不听使唤。老师说笔管握不好,毛笔字也就写不好,就像士兵手中的枪,枪举不好瞄不准,目标也就击不中。

其实练习握笔的技巧并不难,难的是抬肘悬腕运笔书写。也许是我善于观察,临摹能力强,加上悟性高,从练习握笔到书写小字,再到练习大字、书写对联,我比一般的孩子掌握的速度要快。在每周一练的书法学习时间里,我不仅为乡下爷爷写过好几回春联与寿联,还多次参加过中小学生书法比赛,获得过校级比赛一等奖,市级比赛二等奖,省级比赛三等奖。老师见我对书法学习既有强烈的兴趣,又有极高的悟性,准备教我练习临摹王羲之的行书碑帖。我知道,真正要达到手法连惯行云流水的水平,仍然需要继续持之以恒好好勤学苦练书法。

书法让我陶醉,不仅仅是因为我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书法比赛中荣获过多次奖项,更重要的是我汲取了我国国粹的智慧力量,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情怀。

书法让我陶醉,不仅仅是因为我粗略学到了一技之长,会挥毫泼墨写一幅幅春联寿联,更重要的是我在动静结合的书法练习中,既培养了学习的耐力,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张胜利书法作品 张胜益书法篇五

张胜利书法感悟(二十一)

2010年07月08日15: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纠错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e-mail推荐:提交

一、书法虽为小技,但终极目的是为追求大道,是由“技”近乎“道”,“技”是形式,是手段,是属于“匠”的阶段,以追求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为己任的;“道”方可成家,它是书家性灵和生命激情的真力弥漫。

二、技巧难度决定作品魅力大小。

三、创作的目的是作品,杂耍或江湖式的创作手段和过程只可用来招摇过市,能蒙骗一时,而不能长久。

四、画家书法以情驭法:法自我立;书家书法以法达情:法为情立。

五、恣肆不失精致,精致不失气势,气势不失韵致,韵致不可造作。

六、入碑入帖是为掘取,旁涉是为出帖出碑。

七、书家只有超越技巧,精神才能获得解放。

八、学书三步:一步者以人为“我”,非真我也;二步者,熔人为我,一半

是人,一半是我;三步者,无人唯我,以我才是真我。

九、书之大成者应是诸法为我出,众体随我用。

十、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今人尚势。所谓“势”就是外在的“形”,具有动态的力量,内在的“气”具有律动的旋律。

十一、书法是中国汉字人文雅化后富于创造性品格的艺术作品,它永远是文字的伴生物,不可能超越文字底线成为非画非文、非驴非马之另类。

十二、书法因形象而生动,大形大美,小形小美,无形不美。

2023年张胜利书法作品 张胜益书法(5篇)相关文章:

2023年校园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指导思想(五篇)

2023年普通员工辞职信(25篇)

2023年社团活动总结万能语句(十篇)

中学教师2023个人研修计划

村支书述职报告范文2023

2023年级数学口算题(精)

2023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

2023年劳务承包合同范本

2023年新时代教师师德个人心得感悟通用

2023年党员转正思想汇报1500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3年张胜利书法作品 张胜益书法(5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jihua/year/1686253888180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