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 2023年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如何写(4篇)

2023年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如何写(4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23年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如何写(4篇)

微信扫码分享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如何写一

青岛市辖区内的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食堂。

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突出重点、科学治理的原则,加快完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健全餐饮服务监管长效机制,强化行政监管和技术监督能力建设,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整顿,使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食堂自律意识增强,无证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食品安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广大职工饮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一)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食品安全制度建立情况。认真核查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食堂组织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建立主管领导负责制,是否将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中,对食堂是否有管理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二)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情况。认真核查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是否过期,是否存在超范围、超能力经营问题;对新开办的食堂,要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规定办理许可,对设计布局不合理、设施设备不具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到位、不具备相应条件的集体食堂,一律不发《餐饮服务许可证》;对因许可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办理变更、延续、补发或注销手续的,责令其及时办理;对未经许可从事餐饮经营的,严格依法进行查处。

(三)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情况。认真核查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采购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是否严格索证索票,货证票是否相符,是否建立进货验收台账,食品仓储是否符合要求,有无过期食品,使用的植物油是否为散装或周转桶装植物油。大宗食品采购是否相对定点,有无采购协议。重点检查有无来源不明的禽畜肉制品、食用油脂、散装调味品、、一次性餐盒和筷子等。

(四)加工场所及过程卫生情况。认真核查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内外环境是否整洁,是否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孳生条件的防护措施;通风和排气是否良好,食品加工过程能否做到标志明确,分开使用,定位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加工场所各功能间是否齐全;食品加工过程能否炸熟煮透。能否保持冷藏设施定期清理。是否配备有效消毒设施和保洁设施;卫生清扫工具是否有专用存放场所;

(五)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情况。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岗位卫生知识的熟知情况;工作时是否穿有洁净的工作衣帽;是否留有长指甲、戴首饰;是否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等。

(六)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认真核查食品添加剂采购和使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使用品种和用量是否符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是否达到专店采购、专柜存放、专人负责、专用工具、专用台账要求。

本次专项整治从20xx年6月至10月底,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自查阶段(6月中旬~6月底)。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认真进行自查,要按照整治方案要求,从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餐饮服务许可证、索证索票管理、加工制作卫生、健康证明、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六个方面进行自查,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认真进行整改。

(二)整改阶段(7月~8月底)。各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卫生部门要对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自查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监督整改突出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对存在发生过食品安全隐患的单位,要进行重点检查。

(三)检查阶段(9月~10月)。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将适时对各市(区)整治情况进行抽查。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各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集体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食堂自律与强化监管有机结合,把集体食堂食品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将宣传教育贯穿始终、完善制度贯穿始终、落实责任贯穿始终、检查指导贯穿始终,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二)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效果。各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本次整治的要求,开展集体食堂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创建一批食品安全示范食堂,充分发挥示范食堂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不断提高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硬件设施。

(三)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卫生意识。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集体食堂的食品安全培训,认真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督促机关企事业单位切实承担餐饮服务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不留盲点、不留死角。

(四)加强食堂检查,严查违法行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将集体食堂作为食品安全事故防控的重点,采取措施,排查隐患,积极指导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防控水平及应对能力。严厉查处食堂违法违规行为;对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案件,要加大处罚力度;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认真开展全面排查。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属地监管原则,组织对辖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进行全面排查,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堵塞管理漏洞。要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确保整治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五)做好检查总结,及时上报信息。各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总结本次整治工作,并将书面检查总结和附件3、4于20xx年11月5日前,上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2023年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如何写二

我校是一所较为偏远的乡镇初级中学,为了更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针对我校当前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的实际,特制定此改进方案。

1、提高领导班子的认识,改变工作作风。

2、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改变班级教学模式。

3、改变老师的教风,给教学改革创造更好的条件。

1、全力支持教师的教学改革,创造有利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共同发展。

2、合理评价教师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细化教学管理环节,建立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

4、根据学校的实际,形成一套合乎本校特点的管理方法。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作为指导思想,教师要用“师德八条”来严格要求自己,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促进专业发展,改变观念,创新思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积极参加市教育局、市教师进修学校及各有关单位组织的全员培训,学习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修,加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积极参加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各项教研活动,为老师创造外派学习的机会,走出去、请过来,多观课,议课,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教导处对教学工作提出要求,并定时进行常规检查。建立建全观课、议课制度,按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节要求各教研组认真做好公开课、示范课的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以学论教,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抓紧和加强特色学校的创建,办好学校特色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要落到实处,学校领导班子各方面的工作要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2023年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如何写三

ok3w_ads("s005");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gb/8213/50661/50667/

靠什么留住大学生社工 /袁新文 2010年06月10日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发布消息:在社会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中,共有1.2万人报名,实际参加考试的仅有7000多人,弃考者超过四成。不仅如此,由于工资待遇偏低,一些社区招聘的大学生社会工作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跳槽现象时有发生。

下基层,进社区,成为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选择。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大学生社会工作者正是目前社会的急需。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组织可创造占社会总量10%的就业岗位,在我国,这一比例还不到1%。无论数量还是质量,社会工作者都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仅北京市“社会工作师”的缺口就超过1万人。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向该领域发展,不仅能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将为社区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

尽管如此,社区却很难吸引并留住大学生社工,个中缘由,决不仅仅因为工资少、待遇低。

原本对社会工作充满期待,可到社区工作后,不少大学毕业生感到尴尬和失落。他们常听到大爷大妈说,你还是大学生呢,怎么干这样的工作!许多人不理解:大学生为什么不找个“正经工作”?跑到小区打工有什么出息?由于用人单位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定位不准确,很多大学生在社区不是从事专业性的工作,而是和过去的居委会一样,整天忙于“鸡毛蒜皮”的事情,难以发挥专业特长。由此,大学生社工对职业前景感到失望,难免会萌生去意。

在国外,社会工作者被称为“社会的治疗师”,具有很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他们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劳动保障、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正等社会服务机构工作,发挥着专门性社会服务的作用。而我国首部社会工作蓝皮书《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表明,社会认知度低,成为我国目前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此,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工作,仅仅提高待遇还不够,借鉴国外经验,切实提高社会工作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乃是当务之急。

从另一方面看,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固然重要,提高大学生社工职业素养同样不可忽视。我国目前有200多所高校设立了社工专业,每年毕业的学生近1万名。怎样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等环节适应社区发展需求,从源头上切实提高培养质量,输送大批社区需要的社会工作人才,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和律师、医生、教师等职业一样,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从业者必须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并获得从业资格。两年前首次举行的全国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对我国社工的职业化发展无疑具有“破冰”意义。“专业身份证”提高了社会工作这一职业的含金量和从业者的社会地位,让不少社工专业的大学生备受鼓舞和激励。

事实证明,只有不断提高从业者的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同时不断改善职业环境和待遇水平,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留得住、用得好的社会工作者队伍。

工资集体协商如何打破阻力 /夏梓 2010年06月09日

近日,全国总工会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突出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提高职工特别是生产一线职工的劳动报酬。集体协商,意味着职工工资问题不再由企业单方说了算,职工有了集体话语权,其代表者就是工会,工会将在职工工资的决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现实的问题是,推行工资集体协商还面临着相当的阻力,譬如人们一再提到的“企业不愿谈,职工不敢谈,工会不会谈、不能谈”等等。如何打破这些阻力,切实推进工作,是工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企业不愿谈,源于企业的逐利性。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自然会增加企业的压力,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矛盾和博弈是一种必然。劳动者权益现实和长远的可靠保障,只有通过法律的规范与调节才能实现。现行《劳动法》、《公司法》相关条款的滞后与缺陷,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资集体协商的推行,应该尽快调整、完善。有了法律保障,企业不愿谈也得谈,而职工不敢谈的局面也会因为有法律“撑腰”而改变。

职工不敢谈,除了法律原因,更有市场因素。供求关系决定着劳动力价格,供大于求使劳动者受制于买方,迫使劳动者为保住“饭碗”而不得不委曲求全。因此,各地各级政府应该着力培育劳动力市场,扩大其覆盖范围,千方百计提供就业机会,使劳动者有尽可能多的选择。

工会不会谈,既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也由于缺乏相关人才。在劳动关系日趋复杂而且重要的今天,工会要切实履行维权职能并以此赢得广大职工的信赖,迫切需要大批懂专业知识、有谈判能力而且敢于说话、善于办事的专家型干部。目前,工会不乏满腔热情、勤勤恳恳为职工办事的干部,却缺少专业人才,面对新形势新课题,往往“力不从心”,给人以“工会只能办事务、搞活动,不能担当大任”的印象。改变这种现状,除了加速对现有工会干部的培养和提高,吸纳各类专业人才到工会中来是重要途径。近年来,许多地方工会聘请劳动法规专家、派遣工资协商指导员的办法效果不错,值得借鉴推广。

工会不能谈,缺乏健全的组织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更大的难点还在于工会主席、委员“双重身份”的尴尬。他们既是职工代言人,又是企业员工,自身也有“保饭碗”的顾虑,这点完全可以理解。但理解不等于坐视,更不能放弃,否则就是失职。一些地方试行工会干部职业化的做法,使工会干部特别是工会主席“不端企业的碗,不看老板的脸”,被证明是可行的。

打破工资集体协商阻力,需要立法的支撑、党政的支持,而工会组织作为协商的一方,责任重大。在具体工作中,除去辩理还要谈判,要提出合理合法的工资要求与增长幅度。这不仅需要合法地位、职工认可,而且需要专业素质、谈判能力;不仅需要满腔热情,而且需要智慧和技巧。这对许多工会工作者来说,都是新的课题,需要努力学习和提高。

情人湖还能恢复原貌吗 /郁晓 2010年06月08日

大理洱海填湖造别墅事件,最近有了新的处理结果。

据报道,以洱海公园扩建名义进行的“洱海天域”别墅开发项目,从一开始就存在违纪违法问题,涉案的一些官员受到了追究查处。

可是,一排排别墅已经建成,闻名天下的情人湖还能恢复原貌吗?

这些年来,各地风景名胜区,屡屡出现被占用开发事件。在一些地方,千百万年形成的美丽湖泊在开发中消失,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的山川缀满了别墅补丁,一处处人间美景变成了私人的后花园。这些违规开发,许多都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在舆论的压力下,尽管有一些开发被勒令停止,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处理,然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却是覆水难收、原貌难复。

风景名胜,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属于全体国人和子孙后代。“风景名胜区是不可再生的国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必须依法保护”,“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出让或变相出让风景名胜区资源及风景区土地,也不得在风景区、名胜区内设立开发区、度假区”。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白纸黑字,却挡不住对一些风景名胜区的蚕食。

公然违法的背后,是一些地方干部和管理部门的眼前利益、小团体利益在作祟。在少数人眼里,违规开发利益再小,是属于自己的;风景名胜的价值再大,是属于国家的。小利是私利,往往占上风;大义是公义,往往落下风。即使问题被曝光,许多地方照顾的也是各方面的关系,看重的是小团体利益。正是违规的“低成本”,让一些人有了公然违法的胆子。

以大理洱海填湖造别墅为例,2006年,原建设部办公厅就曾向云南省建设厅下发通知,要求停止洱海风景区内的违规开发建设。但情人湖上的违规开发还是不停,甚至在媒体、公众的质疑声中,当地有关部门还视而不见,直至美丽的情人湖被填埋。

大理情人湖风貌难再,它留给我们的教训同样值得深刻吸取。若要各处风景名胜不在我们的时代消失殆尽,就不能再对各种破坏性开发姑息纵容,不能接受破坏带来的既成事实,更不能让违法者从中获取巨额收益。对违法者不仅要进行高额罚款、给予党纪国法处分,而且要坚决拆除违章建筑,恢复风景原貌。同时,也必须查处失职渎职行为,追究应负的责任。

揭开“挂名矿长”的面纱 /王石川 2010年06月07日

湖南省汝城县曙光煤矿近日发生爆炸事故,17条生命瞬间消逝。记者调查发现,这个正处于技改整顿阶段的小煤矿,竟在监管部门的眼皮底下违规偷偷开工生产,而负责安全监管的文明乡安监站站长叶春平居然是这家煤矿的法人代表。

每一次矿难的发生,都让人黯然神伤;更令人悲愤的是,遇难矿工往往成为悲情试纸,检验出监管的漏洞黑洞。在汝城“5·29”矿难中,当煤矿的法人代表与负责安检的安监站站长“合二为一”时,它所带给人们的震惊,恐怕已不足以用“漏洞”二字概括。

“任何人都不得做自己的法官”,这是正义的底线,也是监管的常识。既当煤矿法人代表又当安监站长的悖谬之处显而易见,它只有一个结局,就是安全监管必然形同虚设。而且,安监站长这个“护身符”,还为煤矿提供了躲避监督的天然屏障。

了解了这样的背景,曙光煤矿出事之前出现的种种乱象也就不难找到根源:作为技改煤矿,曙光煤矿未达到要求却一直偷偷生产;按照规定,炸药不能私自存放于井下,但曙光煤矿为图方便,其炸药存放点距离事发矿井不过500多米;按照规定,处于停产整顿期间的煤矿一次下井人数不得超过9人,但事故发生时曙光煤矿井下当班人员达18人……都说监管者和监管对象穿同一条裤子很可怕,更可怕的则是一个人身穿监管者和监管对象这两条裤子。

曙光矿难更令人震惊之处在于,曙光煤矿的法人代表叶春平也只是“替罪羊”,他名为煤矿法人代表,实为“挂名矿长”,只是一个摆设——“对矿里的经营、生产乃至安全设施的建设和投入,都说不上话”;不仅如此,他名为安监站长,实际上对安监常识和安监对象几乎一无所知——“根本无力、也无权来履行安全生产监管的责任”。既然如此,汝城县经贸局和曙光煤矿实际老板罗宝昌为何非让叶春平当“挂名矿长”?

事情反常必存猫腻,赶鸭子上架背后往往有利益考量。在一些产煤县市,“挂名矿长”现象已是公开的秘密,不少煤矿的实际控股人为规避责任和转嫁风险,往往热衷于找人担任“法人代表”,这些“挂名矿长”有名无实,只是摆在前台的木偶,一旦煤矿出事就被推出来成为“替罪羊”。

事实上,“挂名矿长”并非始于今日,上世纪90年代在一些地方就曾经出现过。当时煤矿所有权、经营权和采矿权的归属主体不甚明晰,不少煤矿处于“三权分离”状态,这就给一些人留下了钻空子的机会。经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之后,现如今煤矿产权已经相对明晰,在此背景下仍出现“挂名矿长”现象,而且担任“挂名矿长”的人居然还身兼安监站长之职,不知道当事人置法律制度于何地?

一起起矿难背后,为何监管总有漏洞黑洞,为何法律总被软化稀释?原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曾直言,腐败不除,矿无宁日。“挂名矿长”面纱遮掩下的官煤勾结如何根治,值得深思。

体面劳动不能止于“加薪” /陈家兴 2010年06月04日

近来,一些企业不约而同地给职工加薪,引起普遍关注。在呼吁和推动珍视关爱生命、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大环境下,提高职工的劳动报酬,不仅是对职工劳动强度和精神压力的一种缓解,同时也是对体面劳动理念与潮流的积极顺应。

今年以来,从年初东南沿海的“用工荒”,再到许多省份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都在不同层面提出或者回答着这样一个问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倡导体面劳动的背景下,基层一线劳动者的工资应该保持一个怎样的水平?工资如何实现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步?

工资与就业的关系,是一个被讨论了许多年的问题。从宏观看,如果说就业是最基础的民生,那么工资收入则是保障民生的最基本条件。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背景下,使劳动者工资获得合理而稳步的增长,这不仅体现着经济发展的目的,同时也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出于生产经营成本的考虑,本能地有倾向于低工资的冲动,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正因如此,政府部门才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相关法律才规定了工资集体协商等制度,以此保障作为相对弱势一方的职工的基本权益。

当然,在保障工资水平的同时,也应看到,如果工资水平超出了企业承受能力,损害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最终也会影响就业的实现,这就是有人讨论的“保多数人的岗位”还是“保部分人的工资”的问题。但就现状来看,我们面临的主要还是基层一线劳动者工资偏低的问题。这些年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地方基层一线劳动者的收入甚至还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一些地方最低工资标准也没有与经济同步增长,企业则长期贴着最低工资标准走;一些地方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同虚设,员工基本没有话语权。这种“以低工资换取发展”的弊端与隐患,已无需赘言。

近年来,从“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到《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再到“体面劳动”观的提出,建立科学的工资分配制度、改变利润增长工资不涨的局面,使工资综合考虑物价上涨等多种因素,实现与单位企业的增长与效益同步,体现劳动价值、职工权益、发展成果,正在成为普遍共识。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加薪”的意义不言而喻。

体面劳动离不开合理报酬,而体面劳动的实现又不能止于“加薪”。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与用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政府和企业不仅要关注工资的增加,也要在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条件,保障职工的合理报酬、休息休闲权利,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供职工个性化的成长空间等方面不断迈出坚实步伐;另一方面,更为根本的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产品低端廉价、生产条件落后的企业,从单纯依赖人力成本优势转向以品牌竞争和技术优势取胜。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将促进充分就业与实现体面劳动统一起来,在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实现产业升级,诸多挑战,考验我们的决心和智慧。

播撒那些飞翔的梦想 /斯壮 2010年06月03日

这些天里,许多走过上海外滩美术馆的人,都会为那些盘旋在展厅内外的梦想驻足。这些浪漫梦想的主人,是一群普通的中国农民。他们亲手制造的飞碟、飞机、潜水艇,与不远处的世博园相呼应,演绎着异曲同工的憧憬和希望。(见本报6月2日文化版报道)

同世博园里精巧绝伦的最新技术相比,这些粗陋的展品根本谈不上发明。它们仅仅是重复着齐柏林、莱特兄弟们一个世纪前就已完成的工作。但是,一旦想到它们的创造者,那些在平凡生活中从未熄灭梦想的农民,你的心里会有电光一样的感动轻轻闪过。

大厦高楼盖过千年古树,高速列车划过无边沃野。乡土中国在无可阻挡的城市化进程中一天天改变模样,几千年来耕作在牧歌田园间的中国农民面对新的喧嚣生活。多少人奔波在打工的路上,为更高的收入终日劳碌;多少人郁结于土地的产出跟不上高涨的期待,盼望一夜之间金玉满仓;多少人寄望于下一代的改变,勒紧腰带为孩子的出息倾其所有。当对幸福的追逐一天比一天急促,梦想的水分也就一点点风干,多了几分功利和焦虑,少了几分沉静和悠然。

就这样,当在北京城某个破旧社区10平方米的蜗居中见到造潜艇的陶相礼,当在武汉城乡结合部的楼群间听到李玉明为自己的“杰作”敲敲打打,当仰望浙江农民徐斌坐在简易的坐椅上在空中进行飞翔试验时,一时之间,我们会忘记他们的身份和处境,找到那些也曾在自己梦中随风飞舞的东西。

毫无疑问,走到这些“农民达芬奇”浪漫梦想的背面,我们会看到更多现实的压力和纠结。他们的境遇,一点也不比周围的人更优越。他们的家人朋友,常常因他们的“疯狂”而忧心忡忡。“图什么呢?”在一个不图什么就难以被理解的环境中,他们时常会感到孤独。

毫无疑问,希望这些“农民达芬奇”去推动“神舟”上天、“嫦娥”绕月,并不现实。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中,他们的探索是稚嫩的,带着孩子般的冲动与好奇。有人曾无数次善意地劝说他们这些“民科”——民间科技爱好者——放弃徒劳的努力,将精力放到更有价值的所在。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探索未知的历程,正是起步于这种孩子般的痴迷和好奇。一个创新型国家的根基,需要构筑在弃绝铅华、天马行空的梦想之上。在这样的意义上讲,我们不希望将这群浪漫农民的浪漫探索,仅仅当作文化标本和时代点缀收藏。

“重要的不在飞起来”,展厅外墙上这句看似矛盾的标语令人久久回味。在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600美元、一切都在高速发展的国家,留存这些飞翔的梦想,播撒这些飞翔的梦想,为心灵的呼吸、自由的创造留一扇天窗,也许比真的飞起来还要重要。

“门票经济”承载不了文物之重 /尹世昌 2010年06月02日

近日,山东曲阜召开票价调整听证会,拟上调孔府、孔庙、孔林的门票价格。据报道,邹城“二孟”、青岛崂山、蜀南竹海、云南民族村等诸多景点也在酝酿提价。一时间,景点门票涨价再次成为舆论热点。

按照听证会公布的方案,涨价后,“三孔”门票将达到185元。这不仅远超故宫等国内景点,更是把许多国外的著名景点远远甩在身后——法国卢浮宫的门票为9.5欧元;希腊帕特农神庙的门票为1欧元;日本的清水寺,门票为300日元。这些景点大多对16岁以下少年儿童和60岁以上公民免费。一些景点逢节假日,还会免费向公众开放。

这次曲阜“三孔”景区门票价格调整,列举的主要理由有四条:遗产保护、景区建设、提升旅游品质和体现文化价值。而在此前的2001年、2004年、2007年,“三孔”景区门票已经数次提价。频繁涨价的背后,是这样的“苦衷”:不但“三孔”景区内的古树名木、建筑文物的维护需要从门票收入中开支,曲阜市的111处市级重点文物以及新发现的500多处文物点,也需要“三孔”的门票收入承担保护费用。一张门票,要承载如此多额外的负担,难怪一涨再涨。

毋庸讳言,文物保护的资金匮乏问题,是许多景区都绕不开的难题。曲阜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的县级市,为保护文物、发展旅游做了很多牺牲,比如不发展大型工业项目,因此在财政上捉襟见肘。然而即便如此,涨价也不能成为筹集文保资金、发展旅游产业的“华山一条路”。

政府支持文物保护的资金有限,对景区分类管理殊为重要:具有思想教育、文明传承、文物保护功能的景区,票价宜低,可通过合理调配有限的财政资金,支持文物保护和景区发展,为游客减负;一些纯商业景点,票价则应由市场决定,自负盈亏。

作为公共资源,文物景区肩负着普通商品所不具有的公共属性和文化功能。“三孔”作为儒家文化圣地,是中华文明千百年传承至今的一个载体。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一张薄薄的门票,就让人们对“三孔”望而却步。单单依靠“门票经济”,恐怕难以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也难在游客和景区间构起和谐关系。如果门票价格过高,导致门可罗雀,最终可能不但筹不到资金,还会有损于文物的文化功能。

同时,不管是何种涨价,都应该把门票收入的用途公开,让游客花明白钱。在这方面,包括曲阜“三孔”在内的许多景区,仍有值得改善的地方——景区官方网站上难觅财务报告的踪影,即使涨价听证会上,代表也无从获取门票收入使用的具体信息。因此,在关注景区门票涨价的同时,我们更要思考,如何跳出“门票经济”的思维,理顺景区价格管理机制,实现文物景区保护与公众文化权益的和谐共赢。

我们的回答是“每一天” /张铁 2010年06月01日

儿童节前,一条新闻引人关注:全国妇联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共有留守儿童5000多万,各地省一级关爱留守儿童的品牌活动有60多项。

这则新闻,让人对儿童节的意义有了另一层认识。节日不仅要给孩子们幸福的一天,更是为了唤醒社会对儿童的关爱、对儿童权益的保护。实际上,“六一”儿童节的确立,就是为纪念1942年发生在捷克利迪策村的一次屠杀,其最初的也是最终的目的,都是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童年是构成人一生最重要的部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儿童成长,让他们成年后有更多机会取得个人成功并造福社会。儿童也是整个社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世界最终是他们的,人类的种群和社会都需要一代代儿童的成长来延续。

同时,正如联合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所说,“世界上的儿童是纯洁、脆弱、需要依靠的”。他们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对外部世界都缺少抵抗力,容易受到伤害。作为无法独立生活、更无法为自己主张权利的群体,儿童尤其需要全社会悉心呵护。

陶行知写过一首《小孩不小歌》:“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尽管我国有多项法律法规保护儿童权益,却仍有一些人“小看小孩小”,侵害儿童权益的现象仍然存在。

个体层面上,我国0—14岁儿童由于成人疏忽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造成的伤害,发生率为10%。校园惨案、血铅超标、踩踏事故等屡见报端。群体层面上,功利化的教育挤压着孩子们的快乐,基础教育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大,儿童福利水平相对滞后,还存在留守儿童、服刑在教人员子女、艾滋病致孤儿童等“困难儿童群体”。

让人欣慰的是,很多人正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努力。希望工程、春蕾计划,众人的爱心汇聚起托举明天的力量;代课教师站在清贫的讲台,向孩子们讲授文明;志愿者无私奉献,点亮大山之中孩子们的心灯……“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他人的孩子,是神”,儿童节是唤起社会关注儿童的节日,这个节日也理应属于他们——这些为儿童而努力着的人们,因为他们在为社会守护着良知,为世界构筑着未来。

智利诗人密斯特拉尔有一首诗:“我们需要的东西很多都可以等,但孩子们不能等。……对孩子,我们的回答不能是‘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儿童节一年只有一天,保护儿童权利,我们的回答却应该是“每一天”。

实现体面劳动工会大有可为 /长弓 2010年05月31日

全国总工会5月29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加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力度,强调要加强对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关心职工的生产生活,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

在某知名企业连续发生员工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背景下,全总的《意见》显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关乎职工权益乃至生命的重大问题上,以代表和维护工人权益为己任的工会组织不能缄默,更不能回避。全总出台的《意见》,体现了工会组织的身份自觉和责任担当。

正如全总《意见》所指出的,“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社会矛盾多发的特殊历史时期,要及时有效化解矛盾,促进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最近发生的一系列劳资纠纷事件,也给工会组织提出了新课题。

以往我们总是认为,劳动条件恶劣、侵犯职工合法权益、无视企业社会责任的现象大多发生在技术落后、管理混乱的小型企业,工会维权的工作重点、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也往往集中于此。现在,类似事件频发于合资、独资企业,这当中有什么值得思考的问题和汲取的教训?新情况、新问题,要求各级工会组织从实际出发,转变既有思维和工作方式,深入分析,积极应对。

在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下,一些职工所面对的工作、生活困难是不言而喻的。对此,工会应该有充分的认知和足够的理解,给予他们及时的关注和切实的疏导。全总《意见》强调,“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注意加强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加大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为此,各级工会应该从专业人员和设施设备等方面,切实落实好《意见》要求,成为广大职工的精神港湾和心理后盾。

我们需要进一步考察,某些非公大型企业有没有工会组织?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如果有,发挥了什么作用?特别是在发生侵害职工权益的事件时,是否能为职工说话办事?全总《意见》强调,“要创新工会组建方式,着力做好新生代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群体的会员发展工作”。某些跨国公司组建工会困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值得深思。

假如某些非公企业没有工会组织,或者有工会而不作为,按照中国工会的组织原则,其所在地的上级工会应该积极介入侵权事件的调查与处理。全总《意见》要求,各级工会“加大劳动法律监督力度,督促有关部门依法查处侵犯职工权益的行为……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在职工权益受损时,上级工会的积极介入,正是彰显工会地位作用、赢得职工信赖的时机。

总之,各级工会组织只有与时俱进,既发扬传统优势,又直面时代课题。惟此,才能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

根治草原鼠患不能只用“鼠药” /武卫政 2010年05月28日

提及草原,人们常会想到那句著名的古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如今,这样的风景已很难再觅。

5月的内蒙古草原,正遭受着一场严重的鼠害:草原上满地的鼠洞,让骏马难再奔驰;刚刚返青的牧草,被老鼠大肆吞噬;绿色的草地正在变成黄褐色的荒漠。据统计,内蒙古草原鼠害危害面积超过9800万亩。

当地人说鼠害猖獗是因为草原退化,可草原退化又是因为什么呢?正如生态学所揭示的,除了气候等自然因素,主因还是人类无节制的活动——既有历史上的开垦农田,也有近年来的滥捕草原动物,还有长期的超载过牧。

草原也是人类的家园,怎么能不让人活动?关键要节制,要敬畏自然,尊重草原生态系统的规律。

内蒙古草原上,千百年来流传着一段古老的对话。孩子问母亲:“妈妈,我们为什么要不停地搬迁?”母亲说:“孩子,我们要是固定在一处,大地母亲就会疼痛,我们不停地搬迁,就像血液在流动,大地母亲就会感到舒服。”这一对话让我们看到游牧和草原生态之间那种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草原生态既是美好的,也是脆弱的。在草原上,牲畜对草场的作用表现在采食、踩踏和施肥三个方面。适度的采食、踩踏、施肥可以松土并促进牧草的生长,但草原经不起牲畜长时间的频繁踩踏。所谓不能竭泽而渔,我们可以利用草原,但也要给草原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内蒙古的浑善达克沙地是京津沙尘暴的策源地之一,那里在历史上曾经水草丰美,有“塞外江南”之美誉。上世纪80年代以后,牧民的牲畜成倍增长,过度放牧导致沙化程度愈演愈烈。9年前,中科院专家试验性地在已严重沙化的4万亩草原上禁耕、禁牧,让其自然恢复,牧民养畜所需饲草在小范围的人工高效地上生长。如今,这片草原重现生机,野兔、狐狸、大雁、灰鹤、狼等野生动物也渐次回归。

我们并不敢说,4万亩草原上的做法能够复制到所有草原,可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解决草原退化的问题,需要一种系统的眼光,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当前内蒙古的鼠患,令人揪心,为解燃眉之急,投入更多的资金,施用技术含量更高的药物,非常必要;把鼠情预测预报与防治体系建设纳入国家规划,对于遏制年复一年的鼠害也是意义重大。然而,仅仅这些,似乎还难以彻底消除造成鼠害的主因——超载过牧。

解决超载过牧,根治草原鼠患,既要有应急之举,更应该运用生态智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杜绝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应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恢复着眼,完善现行草原承包制度,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科学管理和利用草原。草原之外的人也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衣食住行在哪些环节过度消耗了资源,造成了污染,从而克制过度的欲望,从身边做起,造福生态。

应该关注“蚁族”什么 /徐光木 2010年05月27日

由湖北省人才中心和武汉大学联合完成的湖北省“蚁族”调研报告近日出炉。报告显示,武汉“江蚁”数量为3万—6万人,近半数“江蚁”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八成“江蚁”出身社会底层。

“蚁族”意指城市里“蜗居”的大学毕业生一族。他们还处在爬坡阶段,收入较低、生活条件较差,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同情。由于资历有深浅、能力有大小、学识有高低,人们的收入和生活状况有差异是正常的。在一个不同阶层能够正常流动的社会里,有“蚁族”存在并不可怕。但如果“蚁族”的境遇无法通过正常的社会流动得到改善,那么,“蚁族”就不再是个人问题了,而需要站在全社会的高度加以考量。

其实,许多国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蚁族”。有的国家并没有仅仅着眼于单一的“蚁族”群体,而是把“蚁族”放在了整个社会分配体系中进行考量,从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实施反垄断、同工同酬、福利改革等措施缩小贫富差距。这样的措施,一方面可以防止少数既得利益者拼关系、找后门,保证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弥补初次分配不公的缺憾。

对于当前的中国社会而言,关注“蚁族”的命运,具体来说,应当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创造就业与创业的公平环境,通过公正的机制,保障公平竞争,疏通人才向上流动的通道;二是彰显劳动价值,通过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为底层群体改善生活、改变命运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提供与贡献相匹配的收入、与劳动相对等的报酬,让“蚂蚁”也拥有放飞理想的机会和条件。

总之,我们对“蚁族”的关注,不应仅仅停留于他们困顿的过去、艰难的当下,而应把更多的目光转向关系他们得以发展,实现社会流动的制度通道。只有建立了健康的社会流动通道,“蚁族”才能鼓起“奋斗即能改变命运”的勇气,国家才会拥有健康和可持续的未来。

遏制违法用地的冲动 /徐立凡 2010年05月26日

国土部和监察部日前联合通报了2007年10月到2009年10月“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清查整改情况。据通报,31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存在“未报即用”违法用地现象,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

土地“未报即用”,危害巨大。从法治的角度看,我国有严格的土地保护法律制度,但在种种利益考量之下法律边界屡被突破,这对于培育成熟的社会形态和市场形态有害无益;从政治的角度看,政府部门本应是法律和政策最坚决的执行者,“未报即用”不仅损害政府公信力,也会对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从经济的角度看,违法占用耕地伤害农民利益,违法基建项目扭曲城市化进程,这对实现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目标、城市化的战略部署都会产生消极影响,令宏观调控的效果大打折扣;从改革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存度进一步提高,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南辕北辙。

从“边报边用”、“未批先用”到“未报即用”,从在法规体制内寻机钻空到体制外循环,在违法用地现象升级、突破制度限制的背后,暴露出的是多个方面的不协调:一是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与科学发展观没有完全协调。由于政绩考核内容仍然较为单一,因此追求任内短期业绩的冲动难以得到有效约束,在土地开发使用容易出政绩的情况下,土地保护法规难敌“政绩冲动”;二是土地保护与土地开发、工程立项不协调。土地保护虽然是刚性制度,但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立体监管、制度协调,执行力大打折扣。而土地开发和工程立项则因为出于部门意志而更具备可执行性。因而,“权大于法”的现象才会屡屡出现;三是违法用地的机会成本与整改措施不协调。虽然违法用地需要承担各种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但预防机制仍然偏弱,“未报即用”存在巨大寻租空间,很难阻挡一些人铤而走险。

对“未报即用”等违法用地的整顿,不仅需要阶段式的清查整改,更需要长期根本的遏制。对此,一方面要更新相关法律法规中与形势不相符合的条文规定,保证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另一方面,要构建更为立体的土地开发使用监管体系,提升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监管的及时性,提升不同部门间有关土地开发使用信息的共享性,并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更为重要的是,需要进一步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使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更加协调,与法律政策更加合拍。

司法需要怎样的大局观 /郝洪 2010年05月25日

5月22日召开的全国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座谈会宣布,从当日开始到今年底,在全国各级法院集中开展解决行政案件(即俗称的“民告官”案件)申诉上访专项治理活动。新闻一出,各大媒体纷纷报道,随之被广泛转载的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关于“民告官”的一席谈。

江必新所说,其实大都是司法常识,要求司法工作者们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受外界干扰,维护司法公正。

比如,“必须防止那种把‘大局’地方化,或者以‘大局’、‘稳定’为借口排斥司法监督的倾向”;“消极设防、穷于应付甚至花钱买平安,都是高成本低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的行为,不仅是对法制的亵渎,也破坏了社会的合理秩序和公平正义标准”;“要坚决摒弃‘让行政机关胜诉是支持,让行政机关败诉是添乱’的错误认识”,努力做到“不降低司法审查标准,不姑息和迁就违法行政行为,不迎合或屈服于各种非法干预”……

一些常识问题被反复提及,说明还有一些地方、一些人违背了这些常识,以至于在某些地方,“服从地方化‘大局观’”这一“潜规则”堂而皇之大行其道。

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显示,在2009年全国法院全年新收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中,行政案件虽然不足2%,但行政申诉上访案件却占了全部申诉上访案件的18%左右。有人总结说,“民告官”告状难,难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利用各种“土政策”,抬高法院受理行政案件“门槛”。而这些“土政策”多是从地方保护主义出发,为了维护地方某一部门或者某些小团体的利益。

司法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大局观”?无论是从政治的角度,还是从专业的角度,这个“大局”首先在于司法公正。惟有以司法公正为目标,维护法律的神圣与尊严,才能实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这一目标。倘若一个司法从业人员,在司法公正问题上认识不清楚,将司法服务地方理解为司法服从地方权力,以“权力”来审判案件,那他就根本丧失了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还谈何服务地方百姓?

司法工作者“大局观”的明确,不仅有利于司法公正,避免“人情案”、“权力案”,更有利于破除地方保护主义,阻止地方利益集团与贪腐势力相结合,使司法监督能真正落实到位。刚刚开始的这场“行政案件申诉上访专项治理活动”背后有了“突破地方化‘大局观’”,“树立司法公正、司法为民‘大局观’”的观念支撑,让人们更有理由期待“民告官”案件申诉上访率的下降以及司法公信力的回升。司法突破地方化“大局观”的这一小步,将会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一大步。

“真文物遭殃”与“假古董吃香” 2010年05月21日

最近,两起与古城墙有关的事件引发舆论关注。

一个是破“旧”的。云南大理市因为公路扩建,拆掉一段重点文物龙首关唐代城墙,破坏面积达12350平方米;一个是立“新”的,河北正定县计划花3亿元修复一段古城墙,目前正在筹措资金。

大理市的破“旧”,按有关负责人的说法,是因为要修路发展经济,“没有办法”、“绕不过去”只好毁坏文物;而正定县的立“新”修复古城墙,据称则是为了“逐步恢复古城原有风貌,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基础”。

与大理市的公然破坏文物相比,正定县斥资3亿元修复古城墙,貌似重视文物的价值。但另一个疑问随之而来:与其斥巨资把古城墙变成一个现代的人造景观,为什么不拿这笔钱对现存的城墙进行维护呢?

修得再旧,依然是新的。文物的价值,在于其穿越历史沧桑背后的深厚内涵。被誉为建筑典范的希腊帕提农神庙,历经千年只剩30多根石柱,没听说谁要去给它恢复原貌;举世闻名的椭圆形古罗马大角斗场,至今仍是断壁残墙。然而,正是这种对文物原状的尊重和维护,对“少干预或不干预”文物保护原则的秉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底蕴。

当然,对于决策者来说,保护城墙只是一种表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或许才是更重要的目标。成功申遗的好处自不待言,不仅可以获得名气,同时也意味着大量的旅游收益。换句话说,这种保护还是没有逃脱“文物经济”的思维。

说白了,不管是拆城墙,还是修城墙,不管是破“旧”,还是立“新”,背后的主要驱动力,恐怕还是经济利益,政绩冲动。为了利益,可以不顾文物部门和群众的反对,不惜以破坏文物古迹为代价,搞各种各样的建设开发;同样是为了这种利益,“文物搭台、经济唱戏”,耗费巨资建造类似“西门庆故里”这样的“文化项目”,或是硬把真文物改造成假古董,不仅让老祖宗生气,也给地方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一边是真文物在“gdp崇拜”下的灰飞烟灭,一边却又是假古董在利益驱动下横空出世,令人深思。这里面既有对文物保护的无知,也不排除一些地方领导“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算计。文物保护往往只需要投入,并不能给个人或者小团体带来什么直接的物质回报;相反,毁文物搞开发,或者把真文物改造成假古董,则可能在大兴土木的过程中博取名声、捞到好处。

“以前过分注意经济建设,文化遗产的损失巨大,现在遇到经济危机,又把文化变成经济的工具,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可能又进入新一轮怪圈,产生的危害可能要10年以后才能看到。”对于“真文物遭殃”和“假古董吃香”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曾表达了这样的担忧。而如何维护文物在经济利益冲动面前的尊严,如何避免“山寨版”文物的横空出世,不仅需要决策者提高思想觉悟,更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以及文物保护法的真正发力。

“暴利药”的背后 /王岳 2010年05月20日

就引发强烈关注的“暴利药”事件,湖南湘雅二医院有关人员表示,医院也是“受害者”;该院新闻发言人更是宣称,“希望媒体好好剖析一下此事,干脆把整个利益链条全部揭开,看药品的暴利到底被谁拿走了!”

利润高达1300%的“暴利药”究竟是怎么炼成的?这得从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说起。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本意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药价。然而这一国际通行的采购模式逐渐在执行层面遭到“异化”。作为采购方的公立医院,由于长期以来“政府补偿机制不到位”、“医疗服务收费偏低”,不得不将药品收入作为维持其正常运转的主要资金来源。

面对这种制度的“异化”,在后来的改革中,原来利益链条上的“中介机构”被勒令出局,改由地方政府亲自上阵。由此,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监督机制就很难发挥作用。事实是,作为药品集中采购组织者的地方政府部门,至今仍无法改变医院通过变相购买高价药弥补经费不足的现实。

例如,中央政府的政策要求医院必须就采购数量签订合同、医院禁止与企业二次价格谈判,而实际上在地方可以说很少有医院会与企业签署真实采购数量的合同,即使签订也是象征性的签几盒罢了。二次价格谈判更成为目前医药行业公开的秘密。这背后,既有监管的不力,也不排除地方政府、医院和企业的利益合谋。药品集中采购这本“好经”,就这样被“念歪了”。

由于药品属于被动消费品,患者没有话语权,完全服从于医生的处方。一旦药品市场沾染了“商业贿赂”,医院很容易不再计较药品的价格、质量,转而关注各种名目的“回扣”。生产政府定价药品的企业在零售价不可撼动的情况下,为挤出更多临床促销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忽视产品质量,假劣药品屡屡曝光;生产市场调节价药品的企业则定出天价,以巨额回扣展开疯狂的临床促销。由于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异化”,医院正在上演一场“劣药驱逐良药”的悲剧。

新医改方案强调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开出了社保机构与企业价格谈判(付费方直接采购药品)、药品包装标示零售价格、固定药品流通差价率压缩中间环节等几剂猛药。这些政策如果落实到位,都会有效遏制这种高价药现象。但是实践证明,如果没有执行力,无论战略蓝图或者组织结构多么科学合理,都无法发挥其威力。

要确保医改最终获得成功,必须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执行力。今天药品集中采购被“异化”,主要源于医改政策执行的不配套;源于“降药品价”、“提高服务收费”和“控制总费用”这三项措施没有同步联动;源于一些地方政府对医院的违规行为存在无原则的放纵和姑息。不应当将制度“异化”的责任简单地归结于采购制度、中介组织以及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在提高监管能力的同时,彻底斩断监管者、采购者、销售者(包括医院)、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已经刻不容缓。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时评评论员文章时评不断更新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2023年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如何写四

作为一节自主设计的展示评价活动课,将根据创意台灯的展示、评价、交流、优化这条主线层层展开教学,以学生活动贯串始终,教师做为“主持人”仅为课堂的组织者、调控者。

一、设计思想

“设计方案的改进和完善”是“技术与设计1”的中有关设计部分的内容,结合教学进度和学生活动,制定了创意台灯的展示、评价、交流、优化的教学内容。高一20班分成6个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安排了创意台灯设计制作活动,计划如下:①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调查需求,调查统计,明确要求;→②制定设计方案: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方案筛选;→③制作模型:绘制图样,台灯制作;→④测试、评估及优化:测试,评估,优化;→⑤台灯的使用和维护:设计一份产品说明书。在学生初步完成台灯制作以后设计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动手之后的又动口,是本次制作活动的总结提高,也是学习内容的概括拓展,在实践和创新两方面进行技术素养培养。通过展示、评价、交流、优化使学生获取改进和完善设计方案的建议和灵感,对设计及评价的原则、设计三要素、交流的方式,整合运用,体验感悟,从而提高带动学生敢于表达意识,激发学生的设计激情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总之,让学生敢想、敢做、敢说,在设计的殿堂里展示创意,感受快乐,迸发设计的灵感和激情。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完设计的过程、原则、评价,方案的构思以后,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缺乏一个整合,联系和综合到一起的学以致用。再加上现在的高中学生,学的多,说的少,做的更少,因此学生需要这样一个机会,一个创意台灯的完整制作过程正复合这种心理需要,学生有激情去设计,去表现,过程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都会让学生回味无穷。把该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制作一个台灯,

每组设有组长,做好分工。制作完成之后,更有一种展示的冲动,分享设计成果的愿望,也更需要一种评价、交流,去碰撞智慧,迸发灵感,找到设计方案改进与完善的方向和突破口。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让学生台灯设计的'展示与评价中,在交流讨论中,表达设计思想,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创意的精彩,认识到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生活。

②了解对设计成果评价的目的性与必要性,知道评价的基本方法,进一步体会评价的原则。

③了解交流的目的与方式,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2. 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台灯作品展示评价的过程,体验评价的方法。

②体验交流讨论的过程,了解交流的方法,体验思想的碰撞和辩论的激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创意台灯设计为载体,让学生亲身感受设计评价、交流的过程,再次感受设计的快乐,体验劳动的辛苦,享受成果的喜悦;提高带动学生敢于表达、展示自己的意识,激发学生的设计激情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对通用技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①创意台灯设计的展示、评价、交流、优化,认识设计评价与交流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完善优化自己的设计。

②设计及评价的原则、设计三要素、交流的方式,知识的整合和学以致用。 难点:

正确理解评价、交流、优化的全面性、角度性、针对性,及评价角度的联系性和矛盾性。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构思与流程

根据创意台灯的展示、评价、交流、优化这条主线层层展开教学,以学生活

动贯串始终,教师成为“主持人”成为课堂的组织者、调控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安排台灯展示、讨论评价、即兴点评、投票评奖等主要活动内容,采取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形式,在完全属于他们的课堂中,畅所欲言,讨论甚至是辩论,挑战思维,化解难点,感悟设计,有效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使学生对设计形成积极的情感和实践创新的态度。

本节课设计辅以多媒体技术,以课件引导,用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现生动、丰富的设计信息和学生课堂上的活动相互呼应,以设计领设计,以设计实现课堂的大容量,融会贯通设计环节教学内容——使学生对设计的过程和原则、设计的评价和方案构思的内容有整体的认识,把学生快乐地、理性地带进设计世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3年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如何写(4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jihua/year/16853852201431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