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学校工作计划 > 2023年欧阳修《采桑子》如何写(2篇)

2023年欧阳修《采桑子》如何写(2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23年欧阳修《采桑子》如何写(2篇)

微信扫码分享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欧阳修《采桑子》如何写一

这首词是作者的早期作品,是关于别后相思愁绪之词。那么到底是怎样的愁绪呢?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⑵,水阔鱼沉何处问⑶?

夜深风竹敲秋韵⑷,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攲单枕梦中寻⑸,梦又不成灯又烬⑹。

⑴玉楼春:词牌名。《词谱》谓五代后蜀顾夐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柳映玉楼春欲晚”句;欧阳炯起句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因取以调名。亦称“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⑵书:书信。

⑶鱼沉:鱼不传书。古代有鱼雁传书的传说,这里指音讯全无。

⑷秋韵:即秋声。此谓风吹竹声。

⑸攲(qī):斜,倾。单枕:孤枕。

⑹烬(jìn):灯芯烧尽成灰。

分别后不知你的行程远近,满目凄凉心中有说不尽的苦闷。你越走越远渐渐断了书信;鱼书不传我去哪里问讯?

深夜里风吹竹叶萧萧不停,千声万声都是别愁离恨。我斜倚单枕想到梦中见你,谁知道梦没有做成灯芯又燃尽。

这是一首别后相思愁绪之词,是北宋欧阳修的早期所作,是以代言体形式表达闺中思妇离情别绪的作品。

这是一首别后相思愁绪之词,是作者的早期作品。它受五代花间词的影响,以代言体(即女性第一人称方式)形式表达了闺中思妇深沉凄婉的离情别绪。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词境委婉曲折、深沉精细而又温柔敦厚。

发端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处不如此。“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抒写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叠用了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而雁绝鱼沉,无处寻踪。“无书”应首句的“不知”,且欲知无由,她只有沉浸在“水阔鱼沉何处问”的无穷哀怨之中了。“水阔”是“远”的象征,“鱼沉”是“无书”的象征。“何处问”三字,将思妇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痛切。

词作从过片以下,深入细腻地刻划了思妇的.内心世界,着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风竹秋韵,原是“寻常景物”,但在与亲人远别,空床独宿的思妇听来,万叶千声都是离恨悲鸣,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无限愁苦之情。“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思妇为了摆脱苦况的现实,急于入睡成梦,故特意斜靠着孤枕,幻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可是梦终未成,而最后连那一盏作伴的残灯也熄灭了。“灯又烬”一语双关,闺房里的灯花燃成了灰烬,自己与亲人的相会也不可能实现,思妇的命运变得像灯花一样凄迷、黯淡。词到结句,哀婉幽怨之情韵袅袅不断,给人以深沉的艺术感染。

刘熙载云:“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此语精辟地指出了欧词婉约深沉的特点。以此词而言,这种风格表现得极为明显。全词抒情与写景兼融,景中寓婉曲之情,情中带凄清之景,将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别恨表现得深曲婉丽,淋漓尽致。

s("content_relate");

【 欧阳修诗歌《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原文翻译以及赏析】相关文章:

关于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12-27

欧阳修《玉楼春》翻译赏析09-01

玉楼春·春恨原文-玉楼春·春恨晏殊-翻译-赏析09-13

《玉楼春》原文赏析11-20

李清照《玉楼春·红梅》翻译赏析09-01

玉楼春宋欧阳修全文、赏析10-16

《玉楼春春恨》晏殊翻译赏析08-31

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翻译赏析09-01

《玉楼春·戏赋云山》古诗原文及翻译11-03

黄庭坚诗歌《诉衷情》原文翻译以及赏析09-19

2023年欧阳修《采桑子》如何写二

寄欧阳舍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作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又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于所可感,则往往衋②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晞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注】①欧阳舍人:即欧阳修;舍人,官名。②衋xì:悲伤苦痛。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者得致其严 严:威严 b.故虽恶人,皆务勒铭 勒:刻

c.有名侈于实 侈:超过、多 d.辨之不惑,议之不徇 徇:徇私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体现作者推崇道德文章的一组是【 】(3分)

①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②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③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 ④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

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⑥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中提及“蒙赐书”及撰“铭”,点明写信之由;“反复观诵”,侧面写出欧文之精彩及作者爱不释手之情景;“感与惭并”,写作者对欧阳修的感激与敬佩。寥寥二十余字,言简意深。

b.作者认为铭文流传于世,其作用接近于史书,而作为史书,则是非常严谨而真实的。而今铭文所以不实,则因逝者的子孙一心想要颂扬他们的先辈,往往刻意隐瞒逝者的恶行,致使撰铭者不能明察。

c.作者先论及古代撰写墓志铭的社会意义,在于褒扬美善;进而论及今之墓铭的流弊,在论及流弊时,特别突出了撰铭人的.作用,提出只有撰铭人“畜道德而能文章”,才能写出流传后世的铭文。

d.本文借感谢欧阳修给自己祖父写墓志铭,提出了撰写铭志的两字原则——“公”和“是”,阐述了“道德”“文章”之于儒者修养的重要性,阐发“文以载道”的主张,表达对道德文章兼胜的赞许与追求。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3分)

(2)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3分)

(3)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3分)

9.a(严:尊敬)

10.c(②是说即使是恶人,也都一定要勒刻碑铭去向后世夸耀 ③是说作铭者碍于人情不能写下死者的恶行 ⑥是说人的品行,有性情善良却事迹不佳的)

11.b(原文说是因为受过死者子孙的请托,碍于人情无法写下死者的恶行,于是铭志的内容就开始不真实了。)

12.(1)如果那人行为丑恶(那是一个恶人),还有什么可以写在碑铭上呢?(那么在铭志上有什么好写的呢?)这正是铭志与史书不同之处(不同的原因)。(“苟”1分,“所以”1分,大意1分。

(2)其中原因没有别的(其中没有别的原因),托付的人不合适,撰写的内容不公正和不合事实的缘故。(“非人”1分,“是”1分,大意1分。)

(3)所以说,不是道德修养高而又擅长写文章的人是办不到的,难道不是如此吗?(“畜道德”1分,“然”1分,大意1分。)

s("content_relate");

【寄欧阳舍人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寄欧阳舍人阅读练习及答案11-29

《寄欧阳舍人书》阅读答案10-25

寄欧阳舍人书阅读答案11-19

寄欧阳舍人书文言文及答案04-09

《寄欧阳舍人书》鉴赏09-28

寄欧阳舍人书原文及赏析07-21

《寄欧阳舍人书》译文及赏析03-27

《寄欧阳舍人书》翻译及注释11-18

《寄欧阳舍人书》原文鉴赏11-14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3年欧阳修《采桑子》如何写(2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jihua/xuexiao/16855437371485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