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企业工作计划 > 有关戏曲人物简笔画-可爱京剧小人简短

有关戏曲人物简笔画-可爱京剧小人简短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有关戏曲人物简笔画-可爱京剧小人简短

微信扫码分享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戏曲人物简笔画-可爱京剧小人简短一

ok3w_ads("s005");

关键词:戏曲 艺术 人物造型

戲曲表演有许多艺术表现形式,而人物造型是所有舞台艺术关注的重点。人物形象塑造不仅可以体现出人物的外貌形象、社会地位、人物气质,而且可以反映出人物的生活及思想境界。因此,戏曲人物的化妆造型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表演者是否能够准确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对戏曲表演的整体效果具有关键性影响。

一、戏曲人物的意象美

戏曲人物造型重视意象美,在传统戏剧中,戏曲人物的服装造型以明装为基础,并进行适当美化和表现。戏曲人物的面相需要结合人物本身的个性特点,用不同的脸谱呈现出来。有些人物形体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在戏曲中,这些人物拥有的能力、经历以及性情等,都会通过意象化的面相特征表现出来。

例如《金盆计》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有一名女将叫作钟无盐,她既是齐王的妃嫔,拥有东方女性传统的阴柔美,又是一名武艺超群并且性格粗犷的女将,在战场上拥有男子的阳刚风采。因此,在进行人物塑造的时候,钟无盐的面部脸谱是由半边旦角和半边花脸组合成的,这种面部塑造充分突出了人物两面性的特点。而这种面部形象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戏曲人物的这种造型,有利于观众在观看戏曲表演时,对人物形象进行意向猜测,通过这种人物性格外化的面部,了解戏曲人物的更多经历特征。再例如,《封神演义》是大家熟悉的经典作品,而在戏曲舞台上,表现哪吒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在哪吒的脸谱上画出荷花的造型,以此来突出哪吒身躯的来历。在表现失去双眼的杨任这一人物时,充分利用人物眼中长手、手中长眼的形象特征,头上佩戴眼中长手的假面具,充分体现人物的传说特征。而观众也可以根据人物塑造的外貌特征,很容易分辨出戏曲中的角色。这些人物特点在戏曲中,会因为身世、技能等特殊性,被用与之相应的意象美的造型,突出表现在戏剧情节中。

二、戏曲人物的形式美

在人物塑造过程中,意象美可以结合人物的性格、身份以及经历体现出来,而形式美也会结合戏曲人物的角色特征,进行一些接近现实的造型设计。同时,除了注重个体人物的形式美,戏曲舞台的整体形式美也很重要,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应注意同时在台上出现的人物,服装融洽而不显单一,色彩与款式的相互映衬,追求整个舞台的和谐美感。

例如,表现穷人或者乞丐时,既要用点缀装饰等服饰来突出人物衣衫褴褛的特点,又要注意人物服装的颜色、款式的形式美。表现富贵人物的时候,更是要运用多种点缀装饰来突出人物特征。例如,在表演《穆桂英挂帅》时,为了突出戏曲人物穆桂英威风八面的气场,表演者头顶五凤冠、佩戴雏鸡翎,身着红蟒、玉带、黄斗篷,还手抱着帅印、拿着令旗。种种造型装扮,无不突出人物挂帅时的威武气概。而仔细观看这些细节,配饰装扮色彩鲜艳而丰富,帅印和令旗软硬对比,充分表现了历史上武将的威严,珠光宝气的头饰和装扮也同时突出了女性高贵之美。

三、戏曲人物的夸张美

在追求戏曲人物造型意象美、形式美的同时,夸张美也是戏曲人物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极力夸大或者缩小一些东西,来增强舞台艺术的感染力。戏曲舞台的表演中,通过对人物造型的体貌或者色彩进行夸张表现,把平常的事物以奇特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把普通的事情以荒诞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制造出舞台艺术的新奇创造力,吸引观众的兴趣,以增强舞台表演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表演戏曲《苟家滩》时,其中有一人物形象蛤蟆精——王彦章,塑造该形象时就在表演者的额前位置画出一只逼真的蛤蟆,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可以通过抽动面部肌肉,呈现出蛤蟆的特征,充分体现了戏曲人物的夸张特点。另外,许多神话小说中描述力大无穷的人时会用夸张的“三头六臂”这个词。在戏曲表演中,如《无敌旗》的殷郊,就是一位力大无穷的人物。该人物形象在戏曲舞台上被塑造成一个肩膀上长出两个假面、口中含着两颗锋利獠牙的“三头”形象,这种面目狰狞的人物形象,可以很好地刺激观众的视觉神经,从夸张的表演艺术中获取愉悦的体验。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精髓,戏曲表演艺术离不开舞台上人物造型的精心设计。戏曲人物的造型设计,不仅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身份,还能够充分体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气质。通过意象美、形式美和夸张美的艺术手法,将人物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帮助观众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人物形象,感受戏曲表演的艺术色彩。

参考文献:

[1]佚名.美丽的戏剧人物造型[j].小学生导刊(高年级版),2015(09).

[2]范丛博.秀场中的戏剧性——人物造型戏剧价值新探[j].戏剧艺术,2018(03).

[3]方卫国.论舞台服装设计的几个主要因素[j].中国戏剧,2013(12).

(作者简介:谢春茹,女,大专,河北梆子剧院,一级演员,研究方向:中国戏曲舞台人物妆容造型设计)(责任编辑 葛星星)

相关热词搜索:戏曲人物造型分析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有关戏曲人物简笔画-可爱京剧小人简短二

小学美术戏曲人物教案

小学美术老师可以通过戏曲人物教案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戏曲人物的种种,从而传承中国文化。下面带来小学美术戏曲人物教案,欢迎阅览!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

(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将一张完整的水墨戏曲人物图片按小组撕成若干张碎图片),水墨画工具。

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

(1)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

(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导入激趣。

(1)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请各小组长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图片)

(2)小组任务: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提示:引导学生运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同时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运用)

(3)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4)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

3.感知引趣。

(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

(2)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

(3)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

(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

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5.评价延趣。

(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

(2)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


s("content_relate");

【小学美术戏曲人物教案】相关文章:

戏曲人物说课稿11-04

小学美术的教案04-08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九篇03-20

小学美术教案汇总六篇03-05

小学美术教案(合集15篇)03-04

小学美术教案通用15篇03-03

小学美术教案汇编15篇03-03

【实用】小学美术教案7篇02-28

有关小学美术教案九篇01-28

【精品】小学美术教案四篇05-17

有关戏曲人物简笔画-可爱京剧小人简短三

ok3w_ads("s005");

摘要:一个优秀的戏曲作曲的首要任务,就是先要把剧中人物形象确立起来,然后在人物个性定位中做好唱腔设计,特别是每部戏里主要人物以及主要人物需要着重创作处理的唱段无不是以此基础上构建起人物声腔表现的。作曲是以理解人物为本,那么写好人物唱腔就成为戏曲作曲者最重要的工作,因为唱腔作为戏曲声腔作品,不仅表现着各个人物情感方面的理解,还体现着任何剧种的声腔艺术。

关键词:戏曲作曲;音乐构思;理解人物;了解剧情

古代戏楼的两侧,常见到这样一幅对联:“按律吕点破炎凉世态,借衣冠描写古今人情。”意思就是说,演戏借助音乐、唱腔、表演等各种艺术手段,有表达古往今来、人情世态的巨大功能。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戏曲作曲的首要任务,就是先要把剧中人物形象确立起来,然后在人物个性定位中做好唱腔设计,特别是每部戏里主要人物以及主要人物需要着重创作处理的唱段无不是以此基础上构建起人物声腔表现的。

《乐记》说:“凡声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就告诉我们,戏曲的声腔必须从人的内心发声,着意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方能做到形神兼备,才能感动人,打动人。从一般戏曲作曲的基本创作方法讲,从接手剧本开始一度理解,经过与导演商讨人物的二度处理,最后根据剧团确定的演员声腔表演的三度确定后,开始进行音乐构思,当然所有这些条件的前提是熟悉题材,剧中情节,人物个性,演员水平的作曲基础,在此基础上判定全剧风格是庄重肃穆,还是轻松诙谐,是粗犷豪放,还是纤巧细腻,以及场次的冷暖、松紧高潮所在,对人物行当定位,根据唱词斟酌使用何种声腔、曲调、每个演员的音高音低范畴怎样更为科学准确,但又符合人物情感等等。总而言之,这种戏曲音乐及唱腔创作的思路,一切都是循着剧本所提供的戏剧情景完整表现的要求来进行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论是前面讲到的戏曲作曲三度处理,还是按照剧本所提供的戏剧情节完整表现,都是要求每个戏曲作曲者学会人物理解,只有自身对全剧情节及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你才能创作出鲜活生动的舞台人物形象和每出戏需要呈现出来的情节内涵。

既然作曲是以理解人物为本,那么写好人物唱腔就成为戏曲作曲者最重要的工作,因为唱腔作为戏曲声腔作品,不仅表现着各个人物情感方面的理解,还体现着任何剧种的声腔艺术:“唱、做、念、打、舞”五个字,代表着戏曲艺术的舞台表现技能,其中“唱”作为第一可以说关乎着一出戏,一个剧种的艺术风范,从戏曲的发展历史进程来看,京剧的“梅、尚、程、荀”四大名旦,豫剧的“常、陈、崔、马、闫”五大流派,哪一位戏曲演员不是以声腔艺术成就而成为一代宗师的,一个剧本可以不太成功,但如果有名角演唱可能就会成为一台好戏。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几代新的戏曲音乐工作者的艰辛探索和努力下,一部部戏曲音乐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如京剧舞台上的几部经典现代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杜鹃山》等,以及豫剧现代戏《朝阳沟》《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等无不彰显出戏曲作曲者他们非凡的艺术才华。通过这些戏曲作曲大家的音符,不用看戏,只要听到就能感受到舞台剧情和舞台人物鲜活的艺术形象,正如著名戏曲作曲家赵国安老师说的“要想成为合格的戏曲作曲,首先要学会理解人物,了解剧情。”

为了庆祝建国50周年,在安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安排下,1989年安阳市豫剧团创作排练了大型古装剧《寻儿记》,并邀请了我省著名作曲家石磊担任该剧剧本改编及导演。《寻儿记》写的是:山西平阳孙淑林逃荒河南洛阳,千里寻子,沦落知府家为奴。不想这洛阳知府竟是她失散十七余年的长子龙冠,但其妻常氏不认婆母,数九寒天赶孙氏出门,丫环春兰仗义相助,将她送到洛阳通判周子卿家存身。周正是其次子凤斌,周妻温良贤淑,订下送汤之计,让婆婆与亲子团聚。周闻兄长不认亲母,便携母越衙告状,八府巡按竟是失散多年的父亲张文达。经过对常氏夫妇的教训之后,逐母子、夫妻、婆媳一家团圆。

时年,我有幸参加了团里的《寻儿记》的唱腔音乐创作 ,因为是刚进团一年的新人,我对戏曲作曲只是一知半解。所以自己也说不上是创作,只能算是参与,甚至参与都谈不上,现在想起来也只能是一次戏曲作曲学习机会。当时,团里为了培养年轻人,在时任团党支部书记,著名作曲家邢宝俊老师提议和鼓励下,对《寻儿记》个别唱腔给予了一些简单配器及唱腔创作,说心里话,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接到剧本除了参加演出就是不断的戏曲作曲充电,一有空就向邢宝俊老师和作曲蘧同海老师求教学习,并把剧本从头到尾诵读了一遍,然后对唱段逐字逐句进行推敲,孙淑林多大年纪了,人物心理表现是啥,张文达的两段戏怎样处理才更适合人物塑造,张风斌、常天保、常夫人、春蘭,以及周夫人的唱词可以说都背的滚瓜烂熟,但是问题来了,唱词光会背,剧本光知道不等于你一样能作曲呀,为了解开自己的心里所问,一天演出结束的晚上,我找到邢宝俊老师把自己对戏的创作所遇到的困惑及如何才能写好唱腔的方法进行讨教,而对一个刚起步的学生,邢老师不仅深入浅出地教授我怎样写唱腔,字头字尾在唱腔行腔中如何设计的更加完美,还语重心长告诫我:“一个好的戏曲作曲,除了自身音乐素质和理论水平,关键是要深刻去理解人物,只有你把剧本人物吃透,舞台人物形象才能立起来,才能活起来”。一句话使我茅塞顿开,耳目一新。也因为邢老师的一番教诲,让我在近三十年的舞台戏曲作曲道路上受益匪浅,可谓终身受益。

有了老师的艺术点拨,我对自身的戏曲作曲也有了新的认知,一切从零开始,脚踏实地从小处做起,在征得老师们的同意后,我从《寻儿记》一剧中选择了一段唱腔作为作曲的起点及努力方向,详细制定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创作方案,先从人物理解开始,因为我明白,不深刻理解人物内心世界,不知道人物在剧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无的放矢,无论你的唱腔写的多么美丽流畅,也只是音符字母组成的音乐旋律,比如《寻儿记》中张文达上场的一段戏,我的理解是,张文达在离开家乡进京求取功名,与妻儿分别二十年后,当白发苍苍奉旨巡案来到洛阳途中,看到路人扶老携幼,不禁触景生情地唱了“奉王命出帝京洛阳巡按”这段戏,为了增添舞台人物的形象的个性亮点,更为了突出二号人物与一号人物的听觉差异,我选择了豫剧唐派的声腔特色,贯穿于人物唱腔之中。唐派的“二本腔”的声腔艺术,区别 于旦角的“假嗓”,唱来毫无脂粉之气,且表现出男子汉的阳刚之美,一派龙吟虎啸之音。因此用这种唱法偶而点缀一下本嗓演唱来助推人物思乡情绪的延展,这些音乐旋律完成后,在唱腔结束的“圆”字上我以提高一个八度音高来展示张文达盼望全家早日团聚的内心独白,收到了良好的演出效果。

声情并茂,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是演好人物,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法则。因此,要想设计好唱腔音乐,必须深刻分析人物来理解人物,在深刻理解人物的基础上处理和完成戏曲唱腔音乐作曲的最高任务。

相关热词搜索:戏曲作曲理解人物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有关戏曲人物简笔画-可爱京剧小人简短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jihua/qiye/1685610119151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