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范文 > 推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八篇)

推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八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推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八篇)

微信扫码分享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一

(一)余额百分比法

这是按照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坏账百分比由企业根据以往的资料或经验自行确定。在余额百分比法下,企业应在每个会计期末根据本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和相应的坏账率估计出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有的余额,它与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已有的余额的差额,就是当期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二)账龄分析法

这是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通常而言,应收账款的账龄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为此,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按账龄长短进行分组,分别确定不同的计提百分比估算坏账损失,使坏账损失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客观情况。

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1、 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期末各账龄组应收账款余额×各账龄组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 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三)销货百分比法

这是根据企业销售总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百分比按本企业以往实际发生的坏账与销售总额的关系结合生产经营与销售政策变动情况测定。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也可以按赊销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

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本期销售总额(或赊销额)×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可以看出,采用销货百分比法,在决定各年度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时,并不需要考虑坏账准备账户上已有的余额。从利润表的观点看,由于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当期利润表上的销货收入数字来估计当期的坏账损失,因此坏账费用与销货收入能较好地配合,比较符合配比概念。但是由于计提坏账时没有考虑到坏账准备账户以往原有的余额,如果以往年度出现坏账损失估计错误的情况就不能自动更正,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净额也就不一定能正确的反映其变现价值。因此,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还应该定期地评估坏账准备是否适当,及时做出调整,以便能更加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计算公式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

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提取坏账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为零,应将“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全部冲回。

企业提取坏账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本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提取;应提数小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企业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经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坏账准备”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提取的坏账准备。

推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二

篇一:坏账损失申请报告

坏账损失申请报告 所领导:

2001年2月20日贵港市教育建筑工程公司第一施工队向我所借款金额为人民币肆拾万元整;2001年6月28日贵港市城区英华装璜部向我所借款金额为人民币叁拾万元整。这两个单位的法定代表人都是吴润彬,吴润彬也是这两个单位的唯一出资人。吴润彬已于2010年死亡,债务单位已不存在,款项无法收回。特此申请对应收债务人欠款人民币柒拾万元作为坏账损失转销。作会计账务处理。请批复。

申报部门:贵港广源(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财务部

2011年12月20日篇二:坏账申请 坏账申请

根据各地区负责人的确认,以下单位所欠款项,实属不能收回。现对这些应收账款进行坏账申请。

篇三:坏账处理申请-xxxx(客户名称全写)南京蓝帜金属加工技术有限公司 lmt china co., ltd.客户全称(xxxx)的坏账处理申请

颜总/赵总:您好!

经与erp系统确认,xxxx公司有笔n(写年数)年以上的欠款至今没有结清,具体数据为:xxxx,该客户的销售负责人为:某某莫销售员,由于(什么原因,请照实写xxxxxxxxxxxxxx)现特申请做坏账处理,请予批准!

某某办事处 某某销售员 具体日期年月日 lmt heaquarter,8 ., jiangning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211100, prctel: 0086-25-52103111 fax: 0086-25-52106376website:.cn

推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三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其他应收款的内容多、项目广。在计提坏账准备时,应将其他应收款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产生的两大类。对于与外部企业形成的其他应收款,应定期或至少在会计年度末确认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这类其他应收款包括:①应收外部单位的各种赔款、罚款;②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③存出的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④预付账款转入(企业的预付账款若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的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⑤与关联方之间产生的其他应收款;⑥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而对于与企业内部科室等形成的其他应收款,由于收不回的可能性很小或者无需收回,因此应采取简单的进行处理,在收不回时直接转销,无需计提坏账准备。这类其他应收款包括:①向企业各职能部门科室、车间等拨出的备用金;②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赔款、罚款等。

计提的方法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在估计损失时,可采用的方法有其他应收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法、销货百分比法。笔者认为,在三种方法中只有账龄分析法最恰当。对于应收账款来说,它的发生一般具有稳定性,且其内容比较单一,因而采用余额百分比法和销货百分比法来确定坏账损失比较合理。但是其他应收款内容多且来源杂,同时随着关联企业之间、企业集团之间往来的日益增多,仅以其余额或当期发生额来计提坏账准备显得过于粗糙,甚至还可能使企业利用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机会操纵利润,误导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因此,计提采用账龄分析法比较恰当。如同应收账款一样,企业使用的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对于已确认为坏账的其他应收款,并不意味着企业放弃了追索权,企业要及时催收,收回后应当及时入账。

计提的比例

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根据债务人的实际财务状况、还款能力、信用程度、形成原因、实际用途和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等,按欠款时间的长短对其他应收款进行分类,如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并在此基础上估计合理的损失比例。下列情况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①当年发生的其他应收款;②计划对其他应收款进行重组;③与关联方发生的其他应收款;④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其他应收款。企业之间发生的其他应收款与应收账款一样,也应当在期末时分析其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当然,企业发生的其他应收款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也是原则性的规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并且企业不准备对其他应收款进行重组,则可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于其他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款项净额”项目以应收账款的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的余额列示,“其他应收款”项目也以余额列示。随着其他应收款的内容增多,特别是关联方之间其他应收款大幅度地提高,这样处理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时应设置“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科目,以便与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区分开来,准确无误地反映其他应收款所计提的坏账准备。会计期末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其他应收款”项目应以该科目的账面价值列示,即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填列。

例:m公司对其他应收款采用账龄分析法估计坏账损失。2003年初“坏账准备”账户有贷方余额35 000元,当年3月发生坏账损失15 000元,2003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账龄及估计损失率

2003年有关账务处理如下:①2003年3月发生坏账准备时:借: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15 000元;贷:其他应收款15 000元。②2003年12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42 000元;贷: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42 000元。

坏账准备的披露

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说明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以及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计提比例,并重点说明如下事项:①本年度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大的,一概单独说明计提的比例及其理由。②以前年度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大,但在本年度又全额或部分收回或通过重组等其他方式收回的,应说明采用原估计计提比例的理由以及原估计计提比例的合理性。③对某些金额较大的其他应收款不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比例较低的理由。④本年度实际冲销的其他应收款及冲销理由。其中,实际冲销的关联交易产生的其他应收款应单独披露。

推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四

ok3w_ads("s005");

张瑞玲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坏账损失在计提时必须掌握两个基本的公式和一句关键的话:

公式一:应计提数=年末“应收账款”账户余额×估计坏账率,估计坏账率一般在0.3%~0.5%;

公式二:实提数=应提数±“坏账准备”账户余额。当“坏账准备”账户无余额时实提数等于应计提数;当“坏账准备”账户为借方余额则是选择加号;当“坏账准备”账户为贷方余额,且贷方余额小于应计提数,则选择减号;当“坏账准备”账户为贷方余额,且贷方余额大于应计提数,则实提数为负数,表示冲销多余的坏账损失估计额。也就是在计提坏账损失时,不仅要依据年末“应收账款”余款,而且还要依据计提坏账损失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

最后有一句关键话就是:年末计提坏账损失后“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应等于应计提数。坏账损失计提的实际金额一旦计算出来,则应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计提后会计分录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账户,贷记“坏账准备”,冲销多余的金额则应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应根据以往经验债务单位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坏账。这个估计范围具有较大浮动空间,少到不提,多到全部计提需要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很难合理估计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也很难找到合理的依据来确定其计提比例,反而为企业利用其随意性调节企业利润提供了方便。基于此,在企业坏账准备核算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财政部有关文件的规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时,企业在计提各项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前,应当列出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目录并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依循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同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变更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2.企业对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减少损失。对确实无法收回的按照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已提取的坏账准备。必须指出对于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款项并不意味着企业放弃了追索权。

3.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如果是从直接转销法变更为备抵法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这一点没有什么异议。但从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变为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是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是值得讨论并应予明确的问题。所谓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出的判断。所以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都是备抵法的范畴,它们的会计原则并无二致,但是二者毕竟属于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坏账损失总体比例的估计以及估计的技术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它们两者之间的变更既有会计政策变更的因素又有会计估计变更的因素。《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规定:“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很难区分时,应按照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所以,从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变为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应当视为会计估计变更采取未来适用法而不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4.企业要准确界定应收款项的账龄,关注应收款项账龄披露的合规性、合理性和逻辑性。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时应收款项账龄界定是否准确将会直接影响企业当期的经营业绩。在实务工作中有些人认为以前年度结余的应收账款只要在当期有贷方发生额发生,不论次数和金额大小在当期期末就一律将之确认为账龄一年之内。这是过于简单的工作方法,不利于企业资产质量的准确反映。根据财政部有关文件的规定,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时,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后,对剩余的应收款项不应改变其账龄,仍应按原账龄加上本期应增加的账龄确定。当存在多笔应收款项且各笔应收款项账龄不同的情况下,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应当逐笔认定收到的是哪笔应收款项;如果确实无法认定的,按照先发生先收回的原则确定,剩余应收款项的账龄也按上述原则确定。在会计报表应收款项的项目注释中还要注意应收款项账龄披露的合规性和合理性等问题。根据现行证券法规制度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年报中应披露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的账面余额、账面价值的账龄情况。

在年度会计报表附注中如果应收预付款项在本年中没有收回,那么该款项的账龄会相应增加一年。如果本年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发生变化或者发生了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特殊交易,上述数字的逻辑关系就有可能不成立。因为新合并进来的应收预付款项有可能账龄原本就在一年以上,重组进来的应收款项预付款项的规模和账龄结构一般与重组出去的是不完全相同的。

5.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还要注意应收款项账龄披露的前后一致性问题。要注意期初和期末应收款项账龄段的划分、各个账龄段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和账面余额之间的对应比例关系与会计报表附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部分中所表述应收款项账龄段的划分标准以及各个账龄段应收款项的坏账计提比例是否一致。根据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相分离的原则,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要按照税法规定调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现行所得税法在企业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计提方法、坏账估计的比例等方面都作了比企业会计制度更为严格的限制性规定。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热词搜索:核算坏账准备中应注意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推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五

ok3w_ads("s005");

杨柳晗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且区域分化显著,同时商业银行进行不良资产处置和拨备计提的力度已在加大。

8月25日,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处置不良贷款1.1万亿元,比去年同比多处置了1600多亿元。下半年还要把力度加大,争取不良处置到3万多亿元。

此前,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4万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124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较上季度末增加0.03个百分点。尤其是农商行的不良率达到4.22%,较上季度末增加0.13个百分点;民营银行的不良率也从上季度末的1.14%增长到1.31%,增加0.17个百分点。

据《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31日,共有17个省区市银保监局披露二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数据,因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不良率的区域分化明显。

压力上升,区域分化

从17家地方银保监局披露的当地银行业在二季度末的不良贷款率来看,二季度末的平均不良率为2.01%,较一季度末的平均值1.96%下降5个基点,整体信用风险依然在好转,资产质量改善。

图1:二季度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

资料来源:各银保监局。制图:颜斌

从具体数据来看,不同地区的不良贷款率差异较大。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资产质量比较好,不良贷款率处于 1%以内。处于西部地区的甘肃则远高于其他地区,不良率达到7.71%,不过从甘肃省不同类型银行的不良率来看,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率为1.68%,股份制银行为2.21%,城市商业银行为2.17%, 不良率相对较高的银行则主要是农村金融机构。

此外,山东、山西、海南、天津、广西、河北等地处于2%-3%区间,江西、湖南、贵州、深圳、重庆和厦门则处于1%至1.5%之间。

從数据披露较全的江苏省来看,除城商行不良率较一季度末提升7个基点外,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不良率分别下降6个基点、4个基点、23个基点至0.75%、0.94%、1.72%。

某股份行总行高级分析师对《财经》记者分析称:“即使是同一家银行在不同地区的分行同样面临着不良率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客户资质不同、且产业结构差别大,部分产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大,恢复周期漫长,总行也针对不同的地区制定了因地制宜的延期还款、财务重组等方案。”

此外,就不良率的季度变动幅度而言,多数地区银行业不良率出现下降趋势,在17个地区中,有9个地区在二季度末不良率出现下降,2个地区保持不变,6个地区呈现增加趋势。

其中,海南下降幅度最大,达到35个基点,山东、河北、广西和湖南的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下降21个基点、20个基点、18个基点和15个基点,改善较为明显。浙江、江苏、重庆、北京和上海等地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由于银行业不良率保持在 1%以下,不良率的变化幅度也比较小。

在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少数地区中,甘肃省银行业资产质量压力提升较快,达到40个基点,山西和天津不良贷款率仅小幅增长,分别提升7个和4个基点。

对于后期不良率的走势,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期曾表示,当前由于经济尚未全面恢复,新冠肺炎疫情仍有较大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也存在一定时滞,有相当规模贷款的风险会延后暴露,未来不良贷款率上升压力较大。

肖远企认为:“疫情暴发后,确实对金融行业产生了一些挑战,风险有所上升,但是整体来看,目前风险水平还是完全可控。我们主要采取了一些措施,有很多都是前瞻性的措施来对冲这些风险。”

中银国际报告认为,由于疫情对资产质量影响的滞后性,以及经济不确定性背景下监管对银行风险抵御能力要求的提升,下半年不良资产风险暴露速度较上半年将有所加快。

某券商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从6月份之后的调研数据来看,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生成率出现上移趋势,后期将演变为不良率的上升。客户的区域分布是一方面的原因,不同的银行风控措施不同,导致回款的力度有差别,也会影响不良率。”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图/中新

处置加大,拨备增长

为了减轻不良贷款处置压力,目前,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渠道也在逐渐丰富。多位受访的银行业人士均表示,除了加大风控和贷后管理外,还在加大不良资产的核销等处置力度,以保持资产质量的相对稳定。

对于银保监会应对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加大的措施,郭树清还表示,将提早谋划,积极应对。一是做实资产质量分类。二是备足抵御风险“弹药”。要求银行采取多种方法补足资本,提前加大拨备提取,提高未来风险抵御能力。三是加大不良处置力度。四是严控增量风险。督促银行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在化解存量不良同时,防止新增不良过快上升,减少贷款损失。

中信证券预计,目前商业银行体系出于审慎考虑正处于“加大力度确认不良+加大不良核销水平”的状态,预计从商业银行体系整体来看,这种情况还会维持一段时间。从商业银行拨备计提的情况来看,当前商业银行已经在为资产质量的下滑做拨备覆盖方面的考虑。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银行业对于不良处置和拨备计提的力度均在加大。银保监会预计,今年全年银行业要处置不良贷款3.4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1万亿元,去年这一数据是2.3万亿元。

截至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1万亿元,同比多处置1689亿元;按照预期信贷损失的原则要求,计提减值准备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4%。

郭树清还预计,明年的处置力度会更大,因为更多的贷款延期,明年才暴露出来,所以要把新的问题和老的问题结合起来,一起处置,当然我们更要控制好新增贷款的质量。

从已经公布半年报的银行财报来看,多家银行已提前加大拨备提取,以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华西证券分析指出,上半年不良处置规模仅达到监管对全年规划的三分之一,下半年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利于存量不良的出清,对于商业银行拨备的计提也提出更高要求。而疫情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削弱,也有助于不良增量的企穩。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主要还是通过核销、转让和abs等途径。

据央行公布的上半年社融数据,今年1月-6月,贷款核销规模合计约4460亿元,同比上升6.1%,其中二季度贷款核销合计2917亿元,同比上升近14%。

就不良资产转让而言,今年6月,银保监会先后下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和《银行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实施方案》,拟进行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同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受让不良贷款的区域限制也将逐步放开,银行可以向全国性的资管公司和地方资管公司转让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批量转让个人不良贷款。

图2:不良率变化(bp)幅度

资料来源:各银保监局

不良贷款的证券化也是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重要方式之一。据大公国际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abs产品发行较为活跃,1月-6月累计发行不良贷款abs产品14单,发行规模共计62.05亿元,同比增长131.39%。

从基础资产来看,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abs产品基础资产主要包括个人住房抵押不良贷款、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和信用卡不良贷款。大公国际的数据还显示,上半年房贷不良abs发行规模34.50亿元,占不良贷款abs发行规模的55.60%;信用卡不良abs发行规模23.22亿元,占不良贷款abs发行规模的37.43%;消费贷不良abs发行规模4.33亿元,占不良贷款abs发行规模的6.97%。

事实上,在不良贷款增加的压力下,今年初以来,包括大中小型银行在内的众多银行纷纷通过多渠道补充资本,尤其是中小银行面临的不良增加和资本短缺现象较为明显。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近日指出,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保持资本充足是很重要的,未来即使资本充足率下降,也不能通过下调监管要求来满足,那样做是自欺欺人,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丰富的补充资本的手段。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健全银行资本补充的体制机制,支持银行利用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创新型的资本工具,多渠道补充资本。推动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防控机制。

今年上半年,六部委联合印发了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银保监会公告称,目前各省市的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之中,监管部门将发挥专业指导作用,配合地方政府摸清风险底数、组织清产核资并据此“一行一策”制定实施方案;支持地方政府通过多种市场化途径引进投资,增强中小银行资本实力。同时,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认购中小银行可转换债券等合格资本工具,帮助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夯实发展基础。

上述首席分析师还表示:“中小银行的资本金得到补充后,资本充足率将提升,以缓解因信贷投放加速导致的资本金短缺问题,抵御不良贷款上升风险的能力也将会得到提升。”

相关热词搜索:银行业分化坏账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推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六

坏账损失

一、坏账损失概述

坏账,是指小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各种应收款项。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按照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小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减除可收回的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作为坏账损失:

1.债务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或者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其清算财产不足清偿的;

2.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的;

3.债务人逾期3年以上未清偿,且有确凿证据证明已无力清偿债务的;

4.与债务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或法院批准破产重整计划后,无法追偿的;

5.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收回的;

6.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

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坏账损失应当于实际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同时冲减应收及预付款项。

小企业确认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应当按照可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按照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例】2×13年6月因大海公司破产,永安公司应收大海公司10 000元账款无法收回。则永安公司应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坏账损失10 000

贷:应收账款——大海公司10 000

推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七

应收款项坏账损失核算办法

应收款项指公司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以及公司持有的其他企业的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的债权,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长期应收款等,以向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具有融资性质的,按其现值进行初始确认。

(一)坏账的确认标准:

本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对存在下列客观证据表明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计提减值准备。

1、债务人发生严重的财务困难;

2、债务人违反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3、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4、其他表明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客观依据。

(二)坏账的核算方法:

本公司采用备抵法核算应收款项的坏账损失。公司根据期末应收款项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三)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计提方法

1、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金额重大的判断依据或标准:单项金额超过期末应收款项余额的10%且单项金额超过100 万元。

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经测试发生了减值的,按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对单项测试未减值的应收款项,汇同对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按类似的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再按这些应收款项组合在资产负债表日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2、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确定组合依据:未进行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及单项测试未减值的应收款项;

账龄组合:以应收款项的账龄为信用风险特征划分组合; 关联方组合:以应收款项与交易对象关系为信用风险特征划分组合; 无风险组合:以应收款项的款项性质为信用风险特征划分组合;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

账龄组合: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 关联方组合: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 无风险组合: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

1)按账龄分析法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应收款项账龄 提取比例 一年以内(含一年)5% 一至二年(含二年)10% 二至三年(含三年)15% 三至四年(含四年)30% 四至五年(含五年)50% 五年以上 100% 2)采用其他方法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

关联方组合:关联方与本公司存在特殊关系(如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母子公司、合营公司、联营公司等),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很小,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

无风险组合:包括房租押金、采购押金、备用金、投标保证金及期后已收回款项等,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或差额很小,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

3、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原因:单项金额不重大且按照组合计提坏账准备不能反映其风险特征的应收款项。

有客观证据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如债务人出现撤销、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不能收回、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情况的,与对方存在争议或涉及诉讼、仲裁的应收款项;已有明显迹象表明债务人很可能无法履行还款义务的应收款项等等。

坏账准备计提方法: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

对有客观证据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的应收款项,将其从相关组合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确认减值损失。

推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八

坏账损失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到了,翻开账簿一看,去年居然有一笔应收账款收不回来了。这时候,更应该注意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这跟你能否税前扣除可是直接相关的。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有哪些情况呢?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坏账损失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知识,欢迎阅读。

鹦鹉公司实行企业会计准则,仅有一笔应收账款100万,年末根据减值测试计提了坏账准备30万。

会计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30

贷:坏账准备30

税务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因此,该公司当年度汇算清缴时应对计提的30万坏账准备做纳税调增处理.汇算清缴时,应填写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32栏"资产减值准备金"调增金额30万。

第二年,案例一的鹦鹉公司发现确实无法收回这100万的应收账款了。

会计账务处理:

(1)确定减值损失时

借:坏账准备100

贷:应收账款100

(2)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70

贷:坏账准备70

税务处理:

就该笔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企业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25号文件的规定提供证据资料申报所得税税前扣除。

汇算清缴时,填写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32栏"资产减值准备金"调增金额70万;填写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0栏"货币资产损失"纳税调整金额-100万,填写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33栏"资产损失"调减金额100万。

上述例子是假设企业有且仅有一笔应收账款的情况.但是,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应收账款,存在坏账准备计提、发生损失的税前扣除以及收回已核销的坏账准备纳税调整等问题.这时候我们又要怎么处理呢?

会计账务处理:

(1)确定减值损失时

借:坏账准备80

贷:应收账款80

(2)收回已确认坏账损失时

借:应收账款10

贷:坏账准备10

借:银行存款10

贷:应收账款10

(3)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82

贷:坏账准备82

税务处理:

计提的坏账准备我们已经在案例一中学习过了,接下来重点分析已经确认坏账损失,但是后来又收回来的情况。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九)项所称其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项至第(八)项规定的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

因此,收回的已确认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10万元,应计入收入,在2016年度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增.同时就该笔应收账款的实际坏账损失,企业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25号文件的'规定提供证据资料申报所得税税前扣除。

做完上述纳税调整之后,企业就应收账款涉及的纳税调增金额为:82-80+10=12万元,需补缴的企业所得税为:12×25%=3万元,应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3

贷:应交所得税3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3

贷:所得税费用3

从上述的案例可以看出,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应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同时应严格按照企业所得税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25号文件的规定提供证据资料申报所得税税前扣除,否则容易产生涉税问题,企业将得不偿失。

s("content_relate");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推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八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jihua/fanwen/16854735901459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