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范文 > 精选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推荐)

精选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推荐)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精选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推荐)

微信扫码分享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精选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推荐)一

藏族作为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发展历程贯穿着整个中国文明的历史长河,悠久绵长。以畜牧为主的藏族有着独特灿烂、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酷爱运动和娱乐的民族。藏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同样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如赛马、射箭、大象拔河、抱石头、摔跤和赛牦牛等。这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藏族竞技运动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赛马,藏语叫“达举”,赛马应该是藏区流传范围最广,历史最悠久,藏族人最喜爱的一项运动。赛马活动一般都是在节日的时候举行,因此藏区各地出现了不同的赛马节,如拉萨当雄赛马节、四川康定赛马节、藏北赛马节等等,几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赛马节,这些赛马节举行的时间不同,比赛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体上都是相同的。

据藏族史书记载,约在公元729年,藏区第一次赛马节在桑耶寺落成庆典时举行,那次赛马活动足足举行了半个月。从藏族古时候的壁画来看,比赛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长距离赛马跑,以马匹先后到达终点的时间快慢决胜负;还有一种是选择一个中心点,两名骑士从离中心点相等的距离相向而行,谁先到达中心点就算赢。

在藏区,人们不仅通过赛马娱乐身心,更重要的是可以和立浓郁的情感,因此藏族的赛马文化显得独具民族特色。参赛的马在赛马会开始之前好几个月便不再用于农耕或畜牧,而是专心投入训练。草原赛马分长跑、短跑、跑马射击、马技等项目,长跑又有大跑、小跑、走步3种。长跑距离大约310公里,驭马者多为十来岁的少年,因为年龄小体重轻不会影响马的速度。

赛马会开始前,年高德劭的喇嘛会给所有的骑手加持祝福。哨声响起后,上百匹骏马风驰电掣般的冲出,奔向终点,赛道两旁则站满了盛装打扮、呐喊助威的群众。赛马冠军得到的奖励是一匹马或者能买一匹马的钱。藏族是英雄崇拜主义的民族,因此胜者获得的更多是荣誉,以及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尊敬和款待。

相传格萨尔王每次出征前都会举行跑马射箭的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供养山神时的庆祝仪式,再到现在的文化风俗节日。唯一不变的是藏民族对英雄的崇拜,对力量、勇敢、智慧的向往,而赛马能体现出骑手的勇敢、慓悍、机智与应变能力。

射箭是与赛马分不开的一项运动,一般的赛马节中都会有骑马射箭这一项目,以考验骑手的速度与反应。在藏区,射箭运动不仅是一种娱乐竞技活动,更是一种祈福仪式。藏民们认为参加射箭并在比赛中取得胜利,就能取悦神明,得到神明的庇佑,这一年就能五谷丰登、大吉大利。因此射箭活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祭祀活动。

藏族男子们会在射箭比赛开始之前自发组织,在冬季或农闲期间练习箭术,练习箭术,巩固和提高技能,练箭备战,藏语叫“台狄”;在射箭比赛前会举行煨桑祭祀仪式,祈求本地神明护佑取胜,在古代射箭前煨桑还有祈求庇佑战胜外敌的意义。射箭比赛以计分方式算分,先记得5分者胜出。

因为藏族独特的高原生活环境,在古时,弓箭与人们的日常劳动生产、战争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弓箭本身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神化。因历史、文化等原因,现在的射箭活动也反映出古代狩猎和战争生活的历史文化。

抱石头,藏语叫“朵加”,是藏族劳动人民在生产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一项练力运动。抱石头这项运动由来已久,据藏典《贤者喜宴》记载,吐蕃赞普赤德松赞时期,就有一位大力士曾将一头牦牛举起。《格萨尔王》中也有“手抓铁石练臂力,把大力野牛做对手”的句子。

藏区民间“朵加”比赛使用经过严格挑选的椭圆形大石头。一般会在石头表面涂抹酥油,以增加比赛难度,重量为100斤~300斤。抱石头分为比赛和表演两种。比赛时,参赛者弯腰将大石头举起,挺身向上用力托举,将大石头扛到肩上,然后以手臂用力掷出,最后以参赛者的投掷远近确定名次。表演时,参加者将石头抱至腹前,然后将石头从腰侧放至背上走圆圈。名次评定时,根据表演者走圈的大小、动作的难度及完成规定动作的质量决定。抱石头比赛的优胜者,被称赞为“大力士”。比赛中如果选手不慎失利,围观者往往会善意取笑一番。

相传大象拔河这项运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藏族民间一项传统的力量型竞技运动。据说格萨尔王在攻打达惹、罗宗国后班师回朝的途中,发现了上千头牦牛,便让大臣们用拔河的'方法来分配这群牦牛。于是这一活动就逐渐流传了下来。大象拔河这项运动在藏区很普及,因此在不同的地区,这一项目有不同的称谓,如藏语所称的“格吞”、“押架”、“朗毒杀响”等。

藏族习俗中崇尚大象力大无穷,故称其为“大象”拔河,有的地方也称拉乌龟。参赛双方选人数相等的同龄人,腰系软藤或布,趴在中线的两端,头部向前,臀部相对,形象如乌龟。比赛一开始,双方队员用力往自己的一边猛拉,比赛过程中不能双手或双脚离地,否则直接判罚输掉比赛,以脚、腿、腰、肩、劲力拖动绳子奋力向前爬,以将系在绳子中间的红布标志拉过河界者为胜,一般采用三盘二胜制。

大象拔河赛分为两种,一种是将软布系在腰上,一种是将软布系在脖子上。大象拔河可分为两人竞技或双方两、三人或多人竞技形式。

藏族人喜欢高唱山歌,喜欢摔跤赛马,喜欢手捧哈达舞动,喜欢大声表达自己的情感。藏族人有着虔诚的信仰,拥有原始的单纯和豪放的气概,藏族流传着悠远的文化,保留着真诚的热情,这就是青藏高原这块神圣的土地孕育出的古老民族。

[]相关文章:

1.罕见的竞技运动有哪些

2.竞技运动的六大特点

3.养生、健身运动和竞技运动的区别

4.田径竞技运动经典训练方法

5.竞技运动的发展历史

6.棒球有哪些技巧

7.打排球有哪些好处

8.跳高有哪些技巧

9.竞走有哪些好处

10.田径项目有哪些

s("content_relate");

【藏族竞技运动有哪些】相关文章:

1.罕见的竞技运动有哪些

2.竞技健身的有趣运动有哪些

3.藏族舞有哪些特点

4.藏族舞种类有哪些

5.藏族舞有哪些分类

6.藏族舞蹈的特点有哪些

7.藏族经典的乐器有哪些

8.藏族舞有哪些基本动作

精选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推荐)二

在西藏有一个很特殊的节日——雪顿节。

“雪”在藏语中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吃的意思;两者合起来便是吃酸奶的日子。

在雪顿节中有隆重的藏戏演出和晒佛仪式,故又称“藏戏节”和“展佛节”

在雪顿节那天,火红的一抹朝霞从东方飘出时,一副巨大无比的缎制释迦摩尼佛像将挂在高高的悬崖上。

太阳还未升起,天上一片浅青色。数以万计的佛教信徒们聚集在展佛崖下。僧人们吹出洪亮有力的号角声。洪亮的号角声传到哪里,那里就开始煨桑;煨桑这是一向藏族特有的宗教祈愿习俗,据说迎请神灵前首先要焚香净化周围环境,消除不净和秽气,而普通人生活之处随时都有污染,是一种污垢,一种不净。燃桑是净化行为,每个污点、鬼、魔和秽物都会由此而排除,具有净化环境、消除邪气、秽气和净化之功效。

随着这烟缓缓升起,几百位身披红色袈裟的僧人两个一排,抬着卷成捆的绸缎佛像,从神宫中鱼贯而出。他们步伐一致,像高耸的悬崖走去,好似一条红色的巨龙。聚集在一旁的香客们立刻挤上前去,献哈达、用额头顶礼佛像。

当卷成长龙的缎子佛像搬上山崖时,好些喇嘛已在山崖上磕头迎接。四位僧人乐师登上山崖,举起唢呐吹起乐曲,一旁的喇嘛开始在唢呐声中虔诚的诵经了。在诵经声和唢呐声中佛像徐徐放落,逐渐展现出释迦摩尼佛的容颜。

藏戏演出是雪顿节不可错过的重点之一。从雪顿节的第二天开始,布达拉宫对面的龙王潭公园内,藏戏节目会不停歇的地从上午十一点一直倡导暮色来临。因为时间有限这是在藏曲中提取出的精华部分。否着会一直唱上三五天。

藏戏表演是和其他戏剧不同的,藏戏演出时佩戴着面具。藏戏的面具品种多样。在戏剧结束时管理喇嘛都的财政人员会给演员们送东西,照例是成袋的青稞、酥油、茶叶等。前来看戏的商人百姓会用哈达包裹钱币,当戏剧演到预定的时间,群众们会将哈达抛向舞台,钱币就会如雨点般的落在演员头上身上。

雪顿节是吃酸奶的节日,节日和吃酸奶和惊险酸奶的传统是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形成的

佛教的的戒律多大三百多条,最严格的戒律莫过于杀害生命——从路边的花草昆虫到拥有智慧的人类,都不能杀害。

夏天人们户外活动一多难免会拍死一些小昆虫,所以每年夏天六月份到七月末喇嘛们只能在寺院闭门修炼。

喇嘛们成天呆在寺院内吃素食,营养既不够生活有单调。这让信徒们很过意不去,夏天牧草繁多正视奶牛长膘只是,信徒们将牛奶做成酸奶,这样既不杀生又孝敬了喇嘛活佛们,所以这中做法便传开了。

据说在十一世纪时,佛教为了鼓励人们献酸奶所以做了这样的加持:凡是献酸奶的人家,畜牲不得传染病,不走失,野兽也不吃。这话在群众中传开,所以献酸奶的人和更加踊跃。

精选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推荐)三

舞蹈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艺术源于生活,因此,舞蹈也就源于生活。我们把喜、怒、哀、乐融入到身体中,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这就是舞蹈。

舞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优美。但美的背后又隐藏着无数的艰辛。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学舞的累只有自己知道,学舞的痛只有自己清楚。舞台上的光鲜亮丽,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努力付出。累的时候可以喊累,但是永远不要说“我不行”。舞蹈就是这样一个“一忍再忍”的过程,但绝不可以“忍无可忍”。因为舞台在等着我,我们可以在过程中哭,但一定要在顶峰微笑。

舞蹈的美在于它是一种丰富多彩、元素众多的艺术。就拿中国舞来讲,中国舞是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泛称。民族民间舞来源于56个民族突出的风俗特征,风味浓郁,表现形式多样。其中傣族的“三道弯儿”,婀娜多姿,轻明快朗;新疆维吾尔族的“动脖”,“翻腕子”,热情奔放,欢快愉悦;藏族的“三步一撩”,豪情万丈,意气风发……

舞蹈的美可以是一串动作的动态美,也可以是一个舞姿的静态美。今年元旦艺术节演出的《左手指月》,其中有一段是由两个有气势的“侧手翻”开场,在两个大跳、鹿跳、控腰,然后华丽的平转,这一连串较难的表演技巧,构成一场视觉盛宴,让人眼前一亮。舞蹈的最后几个舞者造型高低起伏,气场十足,让人印象深刻,这就是静态美。

诗歌是语言的'舞蹈,舞蹈是身体的诗歌。在古代,有无数诗人用诗句来吟诵舞蹈的美。白居易的“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杜甫的“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这些诗句写尽舞姿的丰韵绝美,给人留下悠长的回味……

其实,学习和练舞是相通的,要想日臻佳境,必须下定苦练的决心,并坚持不懈地去追求。

精选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推荐)四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在慢慢地盛开着,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吸引着我们。当然,藏族这朵“鲜花”,已开地正大、正旺地,其中一朵花瓣,就是藏族的雪顿节。

雪顿节是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节日。在藏语中,“雪”是酸奶zi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zi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节”。虽然酸奶我们都吃过,但藏族人民却还是把这个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最快乐的一个日子,在这天人们都在吃酸奶,还在一起比赛呢。瞧,这摆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头,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到桌子前,每个人都有三十个碗,碗里盛满了酸奶,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喝完这么多酸奶。来参赛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样的人都有。人们来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吃的,而是为了使场景更热闹点,让别人更开心一点。

终于,扣人心弦的比赛开始了,人们拿起碗,拉开了嗓子,“咕噜咕噜”地喝着。开始,人们不分上下,时间长了,许多人因喝不下而退出了比赛,在一旁给别人加油。其中有一位强壮而有力的中年男子取得了胜利,人们一起开心的为他祝福。

比赛好了以后,江嘎尔、香巴、觉木隆这后期新派蓝面具四大团体,轮流在罗布林卡戏台上,演出一整天自己拿手的,也是传统剧目整本戏,有《迥布顿月顿珠》、《诺桑王子》、《文成公主》、《白玛文巴》等。人们一边吃酸奶,一边看戏,真是不亦乐乎。

藏族有着自己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一直在慢慢的盛开着,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一直吸引着我们……

精选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推荐)五

藏族是怎样过春节的

在我们一般的想法中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而对于藏族来说春节也可能是他们民族里面的一个特殊的节日。你知道藏族春节习俗吗?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就告诉你藏族春节习俗,一起看看吧!

藏族春节习俗

腊月十九日这天,农业区的藏族群众开始清扫房屋、庭院,粉刷墙壁,张贴年画,被人们视作送“瘟神”。

腊月二十四日,农家牧户家家泥抹锅灶,洗刷灶具,开始置办年货,制作点心,炸油饼、馓子等。

腊月二十九日,牧业区藏族家家清扫帐篷的烟灰、尘土。除夕下午,农业区的藏族群众习惯在自家庄廓院墙上每隔一定的距离放一块拳头大小的冰块,也在自家地里、树园等地方放冰块,以示吉祥,但家中有人去世的不放。1月29日零时,村庄里的人家开门纳客,孩子们换上了崭新的藏服,三五成群地穿梭在村庄里,直到天明,一夜下来,人人手里都攥着一大把压岁钱。

大年三十晚过年,全家老少欢聚一堂,吃“除夕饭”,吃得越饱越好,以示来年生活更幸福。

按照当地藏族人过年的习俗,除夕夜要紧闭家门,家里人不能出去,外人也不能进来,这样做可以在来年不受“魔怪邪气”的侵扰。以前他们这里的藏族人只过藏历新年,但现在春节也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过春节时不但融合了藏族、汉族的传统习俗,而且气氛也越来越浓郁。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当地的藏族群众家中都是张灯结彩,家里的炕桌、条几上摆满了白酒、啤酒、油炸馓子等精美的食品饮料,客人来到家中,主人都会热情地招待。同仁县是藏区有名的“佛乡”,藏传佛教寺院众多,佛塔更是随处可见,除夕之夜,当地藏族群众为烘托节日气氛,在很多佛塔上挂满彩灯,远远望去,晶莹剔透。

当地短信拜年也已经非常流行,除夕之夜,给远方的亲戚朋友发个短信拜年既快捷又方便。

初一凌晨二时许,男女老幼穿上节日新装,摆上美酒佳肴,自家晚辈依次向家中长辈叩头拜年。然后老人们整装安坐,等待本村青年前来拜年。拜年开始,扶老携幼走帐串户互致祝福,每到一家齐呼“洛赛尔桑阿”(新年快乐),主人也立即回答“洛赛尔桑阿”(新年好),接着晚辈们向长者敬酒以示拜年。长辈们则赐坐品酒,表示感谢,并为晚辈赠送祝愿词。

初二以后,人们带上点心、茶叶、哈达等礼物到亲友家拜年。

春节期间,家家都邀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喝年茶、吃年饭、饮酒唱歌,十分热闹,这种节日气氛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

藏族人民过年,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藏历和汉族农历相近。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内来临的。在除夕前一天,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脏水污物往西边倒掉,让那些脏东西跟着太阳落山而除掉,以示辞旧迎新,盼望人丁兴旺,万物生长。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妇女们僦先去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长寿。接着,家家户户都在醒目的红桌上摆上象征性的供品“竹素其玛”。“竹素其玛”即是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类似汉族地区的五谷斗),在一头装满麦粒,另一头装满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祝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欢乐的人们在摆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藏族春节食俗

在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的晚上,每家都要吃上一顿面疙瘩,藏语叫做“古突”。古是九,突是粥。在面疙瘩里面会包上九种东西,有面做的日、月,表示至高无上的尊严;有磁片(嘎玉儿),表示好吃懒做;有辣椒,表示长着刀子嘴;羊毛,意为吃到的人温柔、富有耐心;有碳,表示吃到的人心黑;有盐,说明吃到的人是个懒人;还有带角的面包,就是说吃到它的人爱发脾气。无论谁吃到什么样的面疙瘩,都要当场吐出来,大家都会哈哈大笑。

在藏历初一的清晨,女主人提来新年的第一桶水,给全家人吃过“观颠”(用青稞酒加上奶渣、人参果、红糖拌好后,加上糌粑,均匀后煮成)后,一家人按辈序坐好,然后喝酥油茶,吃“卓玛折赛”,再由全家最大的孩子-捧来“卓索其玛”(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和人参果的斗,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制作的彩花板)敬大家。

吃的时候会抓上几粒向天上撒去,表示祭神;然后抓一点送进自己嘴里,同时说“扎西德勒”等表示祝福的话语。在仪式过后,羊肉煮的麦片土巴,藏语叫做“卓突”,这就是早饭。

中午的时候,就可以吃菜、面条或者手抓羊肉、糌粑。而晚上,则会吃“香寨”,这是用酥油炒熟羊肉块,加上热酥油拌好的咖喱及熟土豆块一起煮,连汁一块放在饭上一起吃。这种咖喱饭是藏族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在饭后,大家就会互相敬青稞酒、喝酥油茶或者甜茶,吃油炸果子。

在藏历新年吃这些东西,虽然在内地人看来好像不是很丰盛,而且也不是很隆重。但新年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开开心心过年,其他的仪式已经不重要了。

壮族春节过年的习俗

壮家的春节习俗,挑新水、喝伶俐水、舞狮、舞鸡、舞春牛,情浓而意深。

待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一过,壮家便处处洋溢着喜迎新春的气氛:扫房梁,制作肉粽、糍粑、米花糖、糯米饼等新年食品。晚间,村前寨后传来阵阵清脆的敲饼声,喷喷油香弥漫着壮村小巷。

除夕这天,壮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合家欢聚,喜庆团圆。大年三十还要做好“压年饭”,以求有余有剩,吉祥如意。入夜,人们等待着子时的到来:姑娘描花绣朵、孩童盼放烟火、老人传授着新歌……子时一到,鞭炮齐鸣,往日宁静的山村僻壤顿时沸腾起来。

新春第一日,天空尚未露出鱼肚白,到山间清泉、村旁小河汲新水的农妇村姑便纷至沓来。农妇为全家挑新水,同时,还要捡几块与家畜相象的石头回家。并且一路走一路模仿六畜的叫声。回到家,便把这些石头放进猪圈、牛栏,保佑六畜兴旺。然后将新水倒入锅里,与红糖、竹叶、葱花、生姜一同烧开,让全家喝上用新水煮的新年茶。据说:这新年茶会使人万事如意。老人喝了健康长寿、小孩喝了聪明能干、夫妻喝了会和和睦睦。壮家村姑汲新水,则有喝伶俐水的习俗。时近清晨,泉水清洌,姑娘们聚在泉边轮流数星星,待数到天上只剩下一颗星星时,便开始喝新水。村中公认的“伶俐嫂”伴着姑娘们喝新水。大家认为喝伶俐嫂捧的水。就会聪明伶俐,故曰“伶俐水”。第一捧水要奖给第一个到泉边的姑娘,第二捧水大家可以争着喝,聪明的伶俐嫂捧着水将姑娘们逗得欲喝不能,欲罢也不能,她口中还说着许多逗乐的话,整个泉边荡漾着姑娘们的欢笑声。大年初一的伶俐水,是姑娘们向往未来的情感追求,谁不希望自己聪明伶俐呢?谁不想在新年里能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郎君呢?所以,这大年初一的伶俐水,是姑娘们势在必争的。

初一至十五,丰盛的菜肴,无尽温暖,全靠灶膛里的火。因此,年间壮家的火是不能熄灭的,火旺象征着家旺,子孙绵延。

壮家贺年并非只是套套近乎,而是出自真诚的祝福。在大年时节,不论亲友乡邻,碰上面都道“新年好”、“恭喜发财”。初二,女儿、女婿带着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外公、外婆看着外孙又是亲又是抱,高兴异常。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精选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推荐)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jihua/fanwen/1685387044143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