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 > 中考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疲劳

中考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疲劳

文豪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中考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疲劳

微信扫码分享

  中考家长关注孩子心理疲劳

  你的孩子是否经常一学习就喊累,但玩耍时却精力充沛?这种累实际上是孩子的一种“心理疲劳”,不是靠休息就能解决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存在这种问题一定要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据调查,现在有不少孩子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对父母说:“累得不想动弹了”。这里所说的累是孩子在紧张学习之后产生的一种疲劳感,而这种疲劳,有的是属于生理性疲劳,有的则属于心理上的疲劳。

  生理性疲劳,一般是由于生理上的超负荷而引起的。比如,孩子参加了一些消耗体力的劳动,或参加了一场足球赛,都会使平时缺乏锻炼的孩子感到疲劳。不过,由于孩子们精力旺盛,能在短暂的较充分的休息之后,很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而导致的。是人的主观体验的一种疲倦感,它的危害性,不仅会引起人的生理疲劳,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要想消除孩子的心理疲劳,光靠保证睡眠时间是不行的。心理疲劳严重的,还可能发展成心理病态,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以,一旦发现孩子经常处于“疲劳”状态时,应分析一下,到底是属于生理性疲劳还是属于心理性疲劳。专家们认为,有心理性疲劳的孩子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肚子疼”、“头痛”等。

  2、有的孩子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

  3、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不进去。

  4、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

  5、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

  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的“累”是属于心理性疲劳,父母不必过于惊慌。

  首先,父母要减轻精神压力,对孩子要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估计。

  对孩子的学习不能单纯地从分数的高低来衡量,要考虑孩子学习的原有基础,每次考试试题的难易,孩子学习上的困难及临场发挥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对孩子成绩要做纵向比较,即自己和自己比,过去和现在比。

  二是要经常告诫孩子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

  在对孩子适当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融进家长对子女的一片慈爱之心,力求鼓励多于斥责,切不可简单粗暴,打击孩子的信心。

  三是家长在课外辅导中,要尽量有针对性,并使方法多样化。

  比如,孩子对作文感到困难,并不是他缺乏课外读物,而是没有亲身感受可写。这就需要家长多带孩子外出活动,增加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和积累素材,从而形成自己的感受,有助于打开思路。当他们为获得知识而感到有内容可写时,就会感到无穷乐趣,心理上的疲劳症状就会减轻或者消除。

中考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疲劳相关文章:

鼓励学生的中考家长寄语

孩子中考家长鼓励寄语短句

2023年中考家长写给老师的感谢信(十一篇)

中考动员家长发言稿激励 冲刺中考家长激励发言稿(12篇)

2023年中考家长写给老师的感谢信(二十二篇)

中考家长简单寄语2022

中考家长需要减压不能带给孩子负面情绪

最新中考生家长会发言稿 中考家长会感言(六篇)

初三冲刺中考家长寄语

2019年初三中考家长寄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中考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疲劳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xuexifangfa/ff/109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