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学科资料 > 语文 > 2015年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5年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白云滩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15年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微信扫码分享

第一篇:2015年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高三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秋战国上下五百余载,是中国历史上最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是“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剧烈变化时代。依今人之说,那是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崛起,从而在社会整体上大转型的时代,这使得那个时代的人无论是政治家、思想家,还是军事家、教育家,是侠,是士,其生命状态无一不是饱满昂扬奋进向上的,充溢着一种不可遏止的进取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

那是个讲究谋略的阳谋时代,所以智慧丛生色彩斑斓;那是个本色人生的时代,所以仕学争鸣侠隐飘逸,摇唇鼓舌皆成风流;那是个实力竞争的时代,所以强国富民为本,虚伪的文过饰非的理论无法泛滥;那是个深刻思索、创造思想、成就学问、铸造精神的时代,是中华文化的原生代,所以出现了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灿烂辉煌的景象。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伟人中,有一半多的伟人属于那个伟大的时代,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神秘文化„„

几乎所有基本领域,都在那个时代开山立宗并创造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最高经典,不仅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而且当之无愧地进入了人类文化的殿堂。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变革最为活跃的时代,五霸迭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兴衰,此起彼伏。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教育从戎与祀的礼制中挣脱出来,孔子私学,稷下学宫,最终实现“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吏教育制度;文学形成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文艺作品林林总总,诗歌、辞赋、小说、散文皆为后世之滥觞,这时期有《楚辞》的铺陈抒情、浪漫想象;有《论语》《孟子》的雍容和顺、灵活善譬;有《庄子》的想象丰富、奇气袭人;有《韩非子》的锋利峭刻、研箴析理。艺术更见洋洋大观,青铜器绚烂多彩,金玉精琢叹为观止,铭文风韵为篆刻艺术之典范;宋音楚舞,边磬编钟,宫殿廓城,髹漆彩绘无一不在世界艺术史上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科学技术可谓灿烂辉煌,光学物理、阴阳五行、染色麻织、灌溉堤防、经络学说,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所取得的科技成就绝对遥遥领先于世界;当时的争霸战已经是车步兵联合作战,水陆军协同争先的大规模战争,但他们仍然争求再生的动力。

两千多年过去了,那个民族文化原生代所创造的精神,并没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渐行渐远,依然博大精深,风采依旧。梳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风云变幻及国家强弱兴衰之演变轨迹,窥探中国文化原生代的恢宏博大与灿烂辉煌,再现当年诸子百家和侠客名士的神采风流,以求我们在新的民族竞争面前,在国家民族的转型期把握住富国强民、团结奋斗的主调。

(节选自安然《原生文化是民族精神生命之源》)

1.下列对“原生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原生文化”主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既有大毁灭又有大创造、既有大沉沦又有大崛起的时代,这个时代在社会整体上是大转型的时代。

B.“原生文化”由于时代的剧烈变化,体现了饱满昂扬、奋进向上的生命状态,充溢着一种不可遏止的进取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

C.“原生文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科学、神秘文化等几乎所有基本领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

D.“原生文化”是民族精神生命的源,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如孙武、司马穰苴等伟大军事家的理论,时至今日对世界各国军事理论依然产生着巨大影响。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春秋战国时代能够出现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灿烂辉煌的景象,是因为那是个深刻思索、创造思想、成就学问、铸造精神的时代,是中华文化的原生代。

B.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崇尚实力的时代,重视强国富民,追求竞争优势,所以,那些虚伪的文过饰非的理论没有产生的土壤。

C. 春秋战国时代政治纷争不断,如五霸迭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兴衰等,此起彼伏,体现了那一时期政治变革的活跃。

D.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在当时遥遥领先于世界,这不仅表现在光学物理、阴阳五行、染色麻织、灌溉堤防、经络学说等方面,也表现在军事科学方面。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私学,稷下学宫,到最终“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吏教育制度的实现,表明教育已从戎与祀的礼制中挣脱出来。

B.原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其体现的精神没有因为经历了两千多年就逐渐消退,当各种复杂的问题困扰我们的时候,每个人都能从中寻找到再生的动力。

C.社会大转型的时代,往往也是造就伟人的时代,几乎所有基本领域,都在春秋战国那个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开山立宗并创造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最高经典。

D.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就是了解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命之源,有助于在今天这个国家转型期把握住富国强民、团结奋斗的主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卢文伟,字休族,范阳涿人也。为北州冠族。父敞,出后伯假。文伟少孤,有志尚,颇涉经史,笃于交游,少为乡闾所敬。州辟主簿。年三十八,始举秀才。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刺史裴俊按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赖其利,修立之功,多以委文伟。文伟既善于管理,兼展私力,家素贫俭,因此致富。

孝昌中,诏兼尚书郎中,时行台常景启留为行台郎中。及北方将乱,文伟积稻谷于范阳城,时经荒俭,多所赈赡,弥为乡里所归。寻为杜洛周所虏。洛周败,复入葛荣,荣败,归家。时韩楼据蓟城,文伟率乡闾屯守范阳,与楼相抗,乃以文伟行范阳郡事。防守二年,与士卒同劳苦,分散家财,拯救贫乏,莫不人人感说。尔朱荣遣将侯深讨楼,平之,文伟以..功封大夏县男,邑二百户,除范阳太守。深乃留镇范阳。及荣诛,文伟知深难信,乃诱之出猎,闭门拒之。深失据,遂赴中山。

庄帝崩,文伟与幽州刺史刘灵助同谋起义。灵助克瀛州,留文伟行事,自率兵赴定州,为尔朱荣将侯深所败。文伟弃州。走还本郡,仍与高乾邕兄弟共相影响。属高祖至信都,文..伟遣子怀道奉启陈诚,高祖嘉纳之。中兴初,除安东将军、安州刺史。时安州未宾,仍居帅任,行幽州事,加镇军、正刺史。时安州剌史卢曹亦从灵助举兵,助败,因据幽州降尔朱兆,兆仍以为刺史,据城不下。文伟不得入州,即于郡所为州治。太昌初,迁安州刺史,累加散..骑常侍。天平末,高祖以文伟行东雍州事,转行青州事。

文伟性轻财爱宾客善于抚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颇得人情虽有受纳吏民不甚苦之。兴和三年卒于州,年六十。赠使持节、待中、都督定瀛殷三州军事、司徒、尚书左仆射、定州刺史,谥曰孝威。

(选自《北齐书》,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笃于交游

交游:结交朋友 ..B.拯救贫乏

贫乏:穷困者 ..C.仍与高乾邕兄弟共相影响

影响:效验 ..D.累加散骑常侍

累加:屡经加封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伟性轻财爱宾客/善于抚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颇得人情/虽有受纳/吏民不甚苦之 B.文伟性轻财/爱宾客/善于抚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颇得人情/虽有受纳/吏民不甚苦之 C.文伟性轻财爱宾/客善于抚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颇得人情/虽有受纳/吏民不甚苦之 D.文伟性轻财/爱宾客/善于抚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颇得/人情虽有受纳/吏民不甚苦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文伟虽为北方豪族之后,但没有沾染纨绔公子的习气,从小立志宏远,博览群书,为乡民敬重。

B.在兵荒马乱中,卢文伟献身沙场,征战各地,杀伐不止,却能保家为民,存身建功,实属不易。

C.卢文伟在兴修水利的过程中,充分施展自己善于经营的长处,使很多农家从贫寒中富足起来。

D.卢文伟与幽州刺史刘灵助曾共同谋求起义、共御强敌,后来卢文伟代理幽州事务,而卢曹随灵助起兵,失败后,占据了幽州。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赖其利,修立之功,多以委文伟。(4分)

(2)属高祖至信都,文伟遣子怀道奉启陈诚,高祖嘉纳之。(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杜甫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注】 ①此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的秋天。此时诗人正寓居在长江边的夔州西阁。②双杵:古人捣衣,对立执杵如舂米,故名双杵。③步檐:檐下的走廊。④凤城:指长安。

8、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9、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6分)

(1)《劝学》中告诫我们要广博的学习并且加强自我反省的句子是:“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唐朝

统治者要吸取秦人灭亡的教训,勿使后人再为此哀叹。

(3)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黄 油 烙 饼 汪曾祺

萧胜满七岁,进八岁了。他爸爸一会儿修水库啦,一会儿大炼钢铁啦。他妈也是调来调去。奶奶一个人在家乡,说是冷清得很。他三岁那年,就被送回老家来了。他在家乡吃了好些萝卜白菜,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长高了。

奶奶不怎么管他。奶奶有事。她老是找出一些零碎料子给他接衣裳,接裤子。他的衣服都是接成一道一道的,一道青,一道蓝。倒是挺干净的。奶奶还给他做鞋。再就是给他做吃的。玉米面饼子,小米面饼子,萝卜白菜,炒鸡蛋,熬小鱼。奶奶把饭做得了,就在门口嚷:“胜儿!回来吃饭咧——!”

后来办了公社食堂。真不赖!白面馒头,大烙饼,焖茄子,猪头肉!后来就不行了。还是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后来小米面饼子里有糠,玉米面饼子里有玉米核磨出的碴子,拉嗓子。掺假的饼子不好吃,可是萧胜还是吃得挺香。他饿。

奶奶吃得不香。她从食堂打回饭来,掰半块饼子,嚼半天。其余的,都归了萧胜。奶奶的身体原来就不好。她有个气喘的病。每年冬天都犯,萧胜躺在炕上,听奶奶喝喽喝喽地喘。睡醒了,还听她喝喽喝喽。他想,奶奶喝喽了一夜。可是奶奶还是喝喽着起来了,喝喽着给他到食堂去打早饭。

爸爸去年冬天回来看过奶奶。爸爸带回来半麻袋土豆,一串口蘑,还有两瓶黄油。爸爸说,黄油是牛奶炼的,很“营养”,叫奶奶抹饼子吃。奶奶叫爸爸拿回去:“你们吃吧。这么贵重的东西!”爸爸一定要给奶奶留下。奶奶把两瓶黄油放在躺柜上,时不时地拿抹布擦擦。

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她从前从食堂打回饼子,能一气走到家。现在不行了,走到歪脖柳树那儿就得歇一会儿。第二年春天,奶奶不行了,她浑身都肿。爸爸赶回来,奶奶已经咽了气。爸爸求木业社把奶奶屋里的躺柜改成一口棺材,把奶奶埋了。晚上,坐在奶奶的炕上流了一夜眼泪。萧胜第一次经历什么是“死”。他知道“死”就是“没有”了。他没有奶奶了。他躺在枕头上,枕头上还有奶奶的头发的气味。他哭了,眼泪淌湿了枕头。

爸爸把奶奶给萧胜做的两双鞋装在网篮里,把两瓶动都没有动过的黄油也装在网篮里。锁了门,就带着萧胜上路了。

萧胜跟爸爸不熟。他想家,想奶奶,想那棵歪脖柳树„„汽车到了一个叫沽源的县城,一辆牛车来接他们。他仰面躺在牛车上,上面是一个很大的蓝天。牛车真慢,他有时下来掐两朵野花,走一截,又爬上车。

牛车走着走着。爸爸说:到了!他坐起来一看,一大片马铃薯,都开着花,粉的、浅紫蓝的、白的,一眼望不到边,像是下了一场大雪。花雪随风摇摆着。不远有一排房子,土墙、玻璃窗。这就是爸爸工作的“马铃薯研究站”。

萧胜就要住在这里了,跟他的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了。奶奶要是一起来,多好。爸爸每天戴个草帽下地跟工人一起去干活,锄山药。有时查资料,看书。妈一早起来到地里掐一大把山药花,一大把叶子,回来插在瓶子里,聚精会神地对着它看,一笔一笔地画。奶奶做的两双新鞋还没有上脚,妈把鞋和两瓶黄油都锁在柜子里。

白天没有事,他就到处去玩,去瞎跑。他到草地里去看牛、看马、看羊。他采了很多蘑菇。他一边用线穿蘑菇,一边流出了眼泪。他想起奶奶,他要给奶奶送两串蘑菇去。

食堂的红高粱饼子越来越不好吃,因为掺了糠。甜菜叶子汤也越来越不好喝,因为一点油也不放了。他恨这种掺糠的红高粱饼子,恨这种不放油的甜菜叶子汤!

大队食堂外面忽然热闹起来。这是要干啥呢?爸爸说,要开三级干部会。

三级干部会开了三天,吃了三天饭。萧胜每天去打饭,闻到南食堂飘出的各种香味。羊肉、米饭,他倒不稀罕:他见过,也吃过。黄油烙饼他连闻都没闻过。

回家,吃着红高粱饼子,他问爸爸:“他们为什么吃黄油烙饼?”“他们开会。”“开会干吗吃黄油烙饼?”“哎呀!你问得太多了!吃你的红高粱饼子吧!”

正在咽着红饼子的萧胜的妈忽然站起来,把缸里的一点白面倒出来,从柜子里取出一瓶黄油,启开瓶盖,挖了一大块,抓了一把白糖,擀了两张黄油发面饼。抓了一把莜麦秸塞进灶火,烙熟了。黄油烙饼发出香味,和南食堂里的一样。妈把黄油烙饼放在萧胜面前,说:

“吃吧,儿子,别问了。”

萧胜吃了两口,真好吃。他忽然咧开嘴痛哭起来,高叫了一声:“奶奶!”

萧胜一边流着一串一串的眼泪,一边吃黄油烙饼。他的眼泪流进了嘴里。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是咸的。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描写了萧胜与奶奶相依为命的生活,着力表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一道一道”接成的衣服,“玉米面饼子,小米面饼子”,都表现了这一点。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的情感,奶奶对萧胜的疼爱,就是通过病重时仍然喘着气起床、喘着气去食堂打饭等细节表现出来的。

C.作者之所以两次写到“歪脖柳树”,是因为小说的故事情节都是围绕着“歪脖柳树”展开的,“歪脖柳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

D.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塑造人物性格,萧胜离开奶奶前后的生活环境、爸爸妈妈与奶奶对萧胜的态度都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E.小说以散文笔法叙事,表现了在那个困难的年代里人们的生活与情感,情节简单而贴近生活,语言平实,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2)请简要分析小说中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3)小说中三次写到萧胜流泪,三次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以“黄油烙饼”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结合全文,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钱玄同:真的猛士

钱玄同(1887-1939)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北京大学教授,“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如果钱玄同没有找周树人约稿,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也许不会出现鲁迅这个名字。

那是1917年,钱玄同时任《新青年》编辑,正在为杂志寻找合适的撰稿人。他常到位于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劝说居于此处的周树人、周作人两兄弟投稿。此时,周树人因对现实失望,正用抄古碑的方式消磨时光。他婉拒钱的约稿:“这中国好比一间铁屋

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里面的人们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临死的悲哀。而如果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反倒使他们感到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钱玄同立刻辩驳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段对话,被周树人如实记录在他的小说集《呐喊》的序言中。从这时起,周树人动笔写了抨击吃人礼教的《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1918年4月号上,署名鲁迅,并一发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钱玄同为人之刚猛,由此可见一斑。新文化运动中,他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慷慨激昂。由于年轻气盛,甚至鼓吹过“废除汉字”,称“汉字不死,中国必亡”。他在报上与保守派论战,竟愤言道:“人到40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

但钱玄同绝非有勇无谋,他提出用“国语”作文,文章加西化标点符号,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目,采用公元纪年,书写方式改左行直下为右行横迤等,都是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的首倡。

1918年,钱玄同曾与好友刘半农商议,上演了一出“双簧”。他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题为《文学革命之反响》一文,罗织新文化运动种种罪状。随后,刘半农撰写万余言的《复王敬轩书》,针对“王敬轩”的所有观点一一加以驳斥,将其批驳得体无完肤。其时,这场论战引起各界强烈关注,也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战”。

有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学者评论道:“„„在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也几乎要流血的旧中国,在跟肉体和精神均已硬化的顽固派作斗争的过程中,非有大力难开新地,非有猛士难摧敌垒。”

但这个猛士却又是一个病夫。如果细细清理钱玄同的日记,可以整理出一本厚厚的病史资料。从早年留日时期的失眠、多汗、发寒热,到晚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视网膜炎,他常要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与折磨。

然而,他从不讳言“死”字。1927年,钱玄同年届四十,还打算在《语丝周刊》上发一期《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他与朋友们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语调幽默。不明内情的人一见目录,信以为真,并相互转告,一时间,钱玄同的朋友、学生纷纷致函吊唁。

钱玄同一生狂放不羁。在北大任教时,上课从不看一眼究竟有无学生缺席,便用笔在点名簿上一竖到底,算是全到。也从不考试,每学期末批定成绩时,便按点名册的先后,起评60分,61分„„如若选课的学生共40人,最后一人就得100分;若是40人以上,便重新从60分开始。

随后,他在燕京大学任教,亦不改考卷,直接交与学校。学校退回,他仍是不看,也退回。于是,校方依照制度,称如不判卷,将扣发薪金,钱玄同回复,并附上钞票一包,“薪金全数奉还,判卷恕不能从命。”

这个“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响起了叫骂声”的浙江人,对人严苛,对己更甚。其文字学课讲义《文字学音篇》,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音韵学课的最早一部教材,但钱对其极为不满,说它“百孔千疮”,“多一个人看见,就使我心中加一分难受”。在1921年重印时,钱在《再版序》中“自打耳光”,列出书中的六大不足。

钱玄同的最大爱好,便是逛厂甸旧书肆,只要前往,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才罢休,被人戏称为“厂甸巡阅使”。而其一生最惧之物,竟是好友刘半农家养的一条黑狗,前去做客,定要躲在刘家孩子身后,等孩子把狗引走,才敢进门。

1939年1月17日,钱玄同患脑溢血辞世。《文献》发表署名乐颜的《悼钱玄同先生》一文,为其盖棺定论称:“在‘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之中,钱玄同的斗争精神,表现几在任何一位同时代的斗士之上„„”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当周树人对现实失望,找不到出路时,钱玄同给了他希望,因此周树人动笔写了《狂人日记》,并一发不可收,从此鲁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B.钱玄同与刘半农上演的“双簧戏”,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钱玄同与刘半农分别站在新旧文化的立场上激烈辩论,改革派取胜。

C.钱玄同在北大任教时,不看学生是否缺席,从不考试,从不批改试卷,随意批定成绩,不遵守学校的制度,表现了他在工作学术上不严谨的一面。

D.钱玄同虽为新文化运动的猛士,却体弱多病,从青年到晚年,一直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和折磨,40岁时,就自己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看淡生死。

E.本文以记叙为主,语言平实,重点突出了钱玄同作为真的猛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斗争精神,他就是铁屋中最先清醒的几个人之一。

(2)钱玄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6分)

(3)传文写了钱玄同许多刚猛表现,为什么最后写他惧怕刘半农家里的黑狗?请简要分析。(6分)

(4)钱玄同被誉为“真的猛士”,有多方面的原因,请从“思想”“性格”“行为”中任选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耻”和“不耻”,是君子人格的封底阀门。如果这个阀门开漏,君子人格将________;如果这个阀门依然存在,哪怕锈迹斑斑,君子人格还会生生不息。

②一场暴雨过后,田地里的菜苗全都被水冲走了,妈妈的辛苦又________了。③小偷溜进谈迁家里,偷走了存放《国榷》的原稿,使谈迁二十多年的心血________。A.荡然无存 化为乌有 付之东流

B.付之东流 化为乌有 荡然无存 C.化为乌有 荡然无存 付之东流

D.荡然无存 付之东流 化为乌有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今年以来,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得到初步遏止,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B.自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问世40多年来,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余华、莫言等知名作家都称曾深受其影响。

C.针对舆论反映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植入广告过度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指出,能否打击盗版是降低电影制作成本、避免广告过度植入的有效途径。

D.本月底,李敖将携全家赴浙江博物馆观看包括明年将在台北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在内的馆内展品,然后乘船游览西湖,观看“印象西湖”。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什么是一个读者的谦虚?

①看书的时候不带自己的观点,脑袋空白地看 ②如同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说

③不要向作者发号施令,而要设法变成作者自己,做他的合伙者和同伴,这是一种理想的阅读 ④中国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叫做“素读” ⑤不在书本周围砌起预备的知识围墙,不做价值判断 ⑥不添油加醋,不预设任何目的

A.⑥⑤②①④③ B.②①④⑤⑥③ C.④①⑤⑥②③ D.④⑥⑤②①③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我曾经见过世界上最美丽的河流,是辛勤劳动的人们脸上的汗水;我也见过世界上最雄伟的山峰,① ;我还见过实际上最美丽的花儿,开在那些孤独却仍然微笑着的人们脸上。有很多人就像这个时代的萤火虫,② 但他们彼此温暖。每当你的黑夜来临,他们总会扑哧扑哧地飞到你面前,带着自己小小的亮光,在这个无边的世界里,③。

17.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怎样的现象?对此,你有何看法?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5分)

六、作文(6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2015年4月,一个有着1 1年教龄的中学女教师的辞职信刷爆网络,引发网民热议。而在记者向当事人求证时获悉,这封不经意间走红的辞职信,在转发公布时并未得到她的许可。“辞职只是个人行为,不愿就此接受任何采访,只想继续安静地生活。”该教师说。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2015—2016学年高三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B 【解析】“体现”的主体是人,不是原生文化。

2、B 【解析】“没有产生的土壤”错,原文是无法泛滥。

3、B 【解析】“每个人”不妥,原文的“我们”是就整个民族而言;“能够从中寻找到”和原文意思不符,原文是“应该去寻找”的意思。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 C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影响”应是“策应”的意思,如《宋书》中“内外影响,同恶相成”。]

3分

5. B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分析画线句,可知其陈述的对象是文伟。考生可根据句意以及句式结构对称性的原则来判断,如“性轻财/爱宾客”三字短语,需要从中断开;如“善于抚接/好行小惠”四字并列短语,需要从中断开。]

3分

6. C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使很多农家从贫寒中富足起来”理解有误。原文为“文伟既善于管理,兼展私力,家素贫俭,因此致富”,是说文伟家中平素清贫节俭,现在善于经营,又发展自家产业,因此致富。]

3分

7.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功”通“工”;“多以委文伟”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语和“之”;“委”字是“委托”“委任”的意思。(2)“属”是“恰逢”的意思,“陈诚”是“陈述归附的诚心”的意思,“嘉纳”是“高兴地接纳了”的意思。

7(1)百姓从中受益,其修整工程大多委托给文伟办理。或:老百姓因为卢文伟的出色才能,将修建水库的管理工作,都推荐交给卢文伟去做。或:百姓依赖卢文伟的功绩而得到好处,(人们)修整工程,大多委托给文伟办理。(4分)

(2)恰逢高祖来到信都,文伟派儿子怀道奉送书信陈述归附的诚心,高祖高兴地接纳了他们。(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5分+6分=11分)

8、前两联描写了一幅夔州西阁秋夜图。(1分)夜晚露水凝结,天空高远,江水清澈;江两岸的山寂静如空。江面上零星地闪烁着几点渔火;新月高悬于夜空之中。(2分)景物描写呈现出一种凄清、空寂的氛围,(1分)为下四句的抒情做了铺垫。(1分)

9、表达了诗人流落他乡,病卧山城,无限悲凄的心境(2分),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分)。诗人“卧病”江边,因时局**,音书难至,孤独凄凉(1分);诗人走到室外,在走廊上仰观星斗,由银河想到长安,思念故乡。(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6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题(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2)①人物角度:所写景物景象开阔,色彩缤纷,表现了萧胜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目的地时的愉快心情。②情节角度:呼应上文爸爸给奶奶半麻袋土豆的细节,为下文写萧胜自由玩耍的生活做铺垫。③环境角度:交代爸爸妈妈工作生活的环境,昭示萧胜生活世界的变化。(共6分,每点给2分)(3)第一次流泪:奶奶去世时。原因:为失去奶奶而悲伤,对奶奶的怀念。第二次流泪:穿蘑菇时。原因:想念奶奶,为想报答奶奶却不能做到而悲伤。

第三次流泪:吃黄油烙饼时。原因:想念奶奶,感激奶奶,理解了奶奶的良苦用心。为奶奶不能与自己共享黄油烙饼而悲伤。(共6分,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4)从主题思想的角度看:小说表现了在艰苦的环境中奶奶对孙子的疼爱以及萧胜对奶奶不竭的思念之情。从而表达作者对苦难中至真亲情的讴歌。以串起奶奶与孙子之间紧密关系的“黄油烙饼”为题,使主题更集中也更含蓄。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黄油”是爸爸送给奶奶而奶奶舍不得吃攒下来的,以“黄油烙饼”为题更充分地表现了奶奶节俭、疼爱孙子的特点。

从情节结构的角度看:爸爸带回黄油,奶奶留下但一直没有吃,锁在柜子里。爸爸办完奶奶的丧事带萧胜离开时将黄油装进网篮,妈妈用黄油做成黄油烙饼,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始终有“黄油”的身影。(共8分,能从两个角度分析即可,每个角度给4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E 3分,A 2分,D 1分。(5分)

B将钱玄同和刘半农扮演的角色说反了。C“学术上不严谨”理解不当,这些都是他恃才傲物的表现。D是他与朋友们一起准备挽联等。

(2)(6分)①成功劝说周树人为《新青年》撰稿,使周树人成为新文化的主将;②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在作文、标点、数字、纪年、书写方式方面提出新见解,是中国文化改

革的首倡者;③与刘半农上演双簧戏引起关注,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仗。(解答本题要从原文找到题干涉及的信息区域,然后分析概括出传主的相关事迹。每点2分。)

(3)(6分)①这样写使人物性格更加完整。文章主要表现钱玄同刚猛的性格,在这里又表现了他柔弱的一面,刚柔集于一身,体现了人的性格的丰富性。②这样写更富有情趣。钱玄同在大事上刚猛,而在日常生活中却又这般柔弱,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每点3分)(4)(8分)①爱国思想,民族责任感(思想上)。他认为新的思想文化才是拯救民族的根本,从而担任《新青年》编辑,找周树人等人约稿,并站在新文化运动前列,积极推进中国文化重大改革。②看淡生死(性格上)。钱玄同体弱多病,早把生死置之度外,40岁就做好离世的准备,因而他有足够的的勇气与顽固派作斗争。③喜好读书严谨治学(行为上)。他最大的爱好便是逛旧书肆,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他对自己所写的讲义反复修改仍不满意。他的这种读书治学的态度使他成为时代的先驱。(这是一道开放式探究题。观点明确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D *“茫然无存”是指原来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付之东流”强调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化为乌有”形容一下子丧失或全部落空。] 14.D [A.语序不当,把“虽然”放“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前;B.成分残缺,把“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放到“自”前;C.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不恰当。] 15.答案C 16.(1)是那些长满老茧却坚实可靠的肩膀

(2)卑微、孤独、不被人理解、不为人知、没人注意(3)哪怕只温暖和照亮了一平方厘米的地方 17.答案示例:

现象:名目繁多且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臆造节日”异军突起,掩盖了传统节日。(2分)看法1:传统节日被商业化的“新节”淡化,亟需“抢救”。看法2:节日也需要创新,不必一味严肃,新节日带来新快乐。18.作文立意:

1、女教师角度:(1)追求心灵(精神)自由;(2)摆脱世俗,关注世界(社会);(3)梦想„„

2、网民角度:(1)支持女教师;(2)反对女教师:a.自由与责任,b.看世界的方式选择„„

3、网络平台(记者)角度:(1)尊重他人的选择;(2)不要消费别人的隐私;(3)追求个性自由,拒绝炒作„„

【参考译文】

卢文伟,字休族,范阳涿地人氏。家族为北方最大的豪门世族。父亲名为卢敞,出继给伯父卢假。文伟少时丧父,有志向,阅读了不少经史著作,喜好结交朋 友,年轻时便被乡里人敬重。州府举荐他任主簿。卢文伟三十八岁,才被推举为秀才。被授予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服刺史裴俊依旧迹整修督亢陂,灌溉良田一万 余顷,百姓从中受益,其修整工程大多委托给文伟办理。文伟既善于经营管理,又发展自家产业,家中平素清贫节俭,因此致富。

孝昌年间,朝廷下诏任命卢文伟兼任尚书郎中,当时行台常景上书朝廷请求留文伟任行台郎中。等到北方快要**的时候,文伟早在范阳城屯积了很多粮食,一出现荒灾,马上进行赈济,更是赢得了乡里民心。不久文伟被杜洛周俘虏。洛周兵败,又投奔葛荣,葛荣兵败,文伟回到故乡。当时韩楼占据蓟城,文伟率乡民屯 守范阳,与韩楼对抗。朝廷便让文伟代理范阳郡事务。防守了两年,文伟与士卒同劳共苦,分散自己的家财,拯救贫困者,人们无不感激欢悦。尔朱荣派遣大将侯深 讨伐韩楼,平定了蓟城。文伟因功被封大夏县男,食邑二百户,拜任范阳太守。侯深便留下镇守范阳。到尔朱荣被诛杀时,文伟知道侯深难以信任,就引诱他外出打 猎,然后紧闭城门不让他入城。侯深失去了根据地,于是前往中山。

庄帝去世后,文伟与幽州刺史刘灵助共同商议起义。灵助攻克瀛州,留下文伟主事,自己领兵赶赴定州,却被尔朱荣的大将侯深打败。文伟放弃瀛州,逃归本郡,仍然和高乾邕兄弟互相策应。恰逢高祖来到信都,文伟派儿子怀道奉送书信陈述归附的诚心,高祖高兴地接纳了他们。中 兴初年,被授予安东将军、安州刺史。当时安州没有归顺朝廷,文伟还是留守,担任统帅的职务,代理幽州事务,被授予镇军、正刺史等职务。当时安州刺史卢曹也 随灵助起兵,灵助失败,卢曹因而占据幽州投降了尔朱兆,尔朱兆还是让他做刺史,卢曹占据城池,文伟久攻不下。文伟不能入州,就以郡府为州府。太昌初年,升 任安州刺史,屡经加封任散骑常侍。天平末年,高祖命令文伟代理东雍州事务,后改任代理青州事务。

文伟生性轻视财物,爱交宾客,善于抚慰待人,好行小惠,所以在任职之地颇得民心,虽然也收受赋税,但官吏百姓不觉得很苦。兴和三年在州中去世,享年六十岁。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定瀛殷三州军事、司徒、尚书左仆射、定州刺史,谥号为孝威。

第二篇: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定稿)

高 一(上)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C 《论语》全书共20篇,前后篇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在形式上,有的是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有的采用问答形式,也有的是交谈形式,还有少量夹叙夹议性的。D 密考伯坐牢前告诫大卫,“如果收入二十镑,花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他就快活;如果花二十镑一先令,他就苦恼。”刚说完这番话,就向大卫借一先令买酒喝。他这种“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性格称做“密考伯主义”。(《大卫·科波菲尔》)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

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以上。两小时不做工作,赶不出一天该做的活儿,那么工资减少而被带工老板殴打,也就是分内的事了。殴打之外还有饿饭、吊起、关黑房间等等方法。

实际上,拿莫温对待外头工人,也并不怎样客气,因为除了打骂之外,还有更巧妙的方法,譬如派给你难做的“生活”,或者调你去做不愿意去做的工作。所以,外头工人里面的狡猾分子,就常常用送节礼巴结拿莫温的手段,来保障自己的安全。拿出血汗换的钱来孝敬工头,在她们当然是一种难堪的负担,但是在包身工,那是连这种送礼的权利也没有的!外头工人在抱怨这种额外的负担,而包身工却在羡慕这种可以自主地拿出钱来贿赂工头的权利!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家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

D.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9.对最后文字表达效果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段整句,通过反复、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B.这是一段散句,通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C.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D.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物 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害怕 C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怪:责怪 D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原谅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荆轲勇敢无畏的一组是()

①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 ②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③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④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⑤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⑥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A ①④⑥ B ③⑤⑥ C ②④⑤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荆轲心思缜密,颇有谋略。到达秦国后,先厚遗秦王宠臣蒙嘉,让他在秦王面前美言,打 消秦王疑虑,使秦王相信燕国的“举国为内臣,贡纳赋税”的投降之举。B荆轲思维灵活,镇定自若。到达秦朝大殿上,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一句

“北蛮夷之鄙人”便化解了危机,解除秦王和群臣的疑惑,显出荆轲的镇定和灵活机变。C荆轲胆大心细,计划周密。藏匕首于地图之中,图穷匕见之时,抓住时机,左手把袖,右 手揕之,出现“荆轲逐,秦王走”的局面。正因为计划的周密才让秦王在朝堂上陷入危险 之地,在夏无且用药囊击伤荆轲左腿后才失败。

D荆轲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其英雄气概震慑秦朝群臣。在刺杀失败后,并不胆怯,而以 轻慢坐姿傲视对方,虽然刺杀失败,但其英雄形象永不磨灭,流传千古。

四、(28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4分)

(2)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4分)

(3)荆轲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梅 流沙河

在姐姐妹妹里,她的爱情来得最迟。春天,百花用媚笑引诱蝴蝶的时候,她却把自己悄悄地许给了冬天的白雪。

轻佻的蝴蝶是不配吻她的,正如别的花不配被白雪抚爱一样。

在姐姐妹妹里,她笑得最晚,笑得最美丽。

(1)梅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2)请结合诗歌简要说明本诗的主题对你有怎样的启示。(4分)

15.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

(2)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再别康桥》)

(3)秦晋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4),不仁;,不知。(《烛之武退秦师》)(5)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刺秦王》)(6)项伯亦拔剑舞,庄不得击。(《鸿门宴》)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21分)

江南雨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楞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铅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斑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槌,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像„„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辨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栏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世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6、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①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

②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

17、文中

1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作者以时空为序,给我们描绘了具有幽雅恬静、古老纯朴特点的江南雨巷,读后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B.本文和戴望舒的诗歌《雨巷》都有着浓郁的江南地域文化韵味,描绘了江南雨巷烟雨迷蒙的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C.文章

语文试卷答案

1、答案:B(解析:A荆jīnɡ

C 惩chénɡ 当dànɡ

D 弄lònɡ)

2、答案D(解析:A 廖—寥

蜜—密

B 璧—碧

C 躅—蹰

沧—苍

座—坐)

3、答案:C(解析:精明,精细明察,机警聪明;精悍,(人)精明能干,(文笔)精练犀利;管治,管辖统治;管理,照管并约束(人或事物);嬉笑,欢笑戏乐;嘻笑,嗤笑,强笑之意)

4、答案:A(解析:B “饮冰室文集”加书名号,C 冒号改为逗号,D 863加双引号)

5、答案:D(A成分残缺,“百折不回”后加“的气概”;B 语序不当,先讲实现重大突破,再讲创造奇迹;C句式杂糅,“大约包括”和“由„„组成”杂糅)

6、答案:B(解析:B项是佩葛蒂来安慰他)

7、答案 :C

8、答案 :A

9、答案 :D

10答案 :C(解析: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译为“觉得奇怪”)

11、答案:B

12、答案:C(解析:并非夏无且击伤荆轲左腿,是秦王“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13、(1)译文:晋国,哪里有知足的啊?既然已经东边占领了郑国,(便)又想肆意侵占它的西边。如果不攫取秦国(的国土),将取谁的呢?损伤秦来让晋获利,还请您想想它。”(“厌”“阙”“图”宾语前置各1分)

(2)译文: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大行”“细谨”“辞”“俎” 各1分)(3)译文:荆轲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残忍了。将军的父母以及同族的人,都被杀死了。如今又听说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家的封地,悬赏征求您的首级,您打算怎么办呢?”。(“深”、“戮没”、“千金,邑万家” 前省略 “以”、“奈何”各1分)

14、(1)答:梅身上体现出了高洁、忠贞(坚守)的特点。(一点1分,共2分)当“百花用媚笑引诱蝴蝶的时候,她却把自己悄悄地许给了冬天的白雪”体现出了它高洁的品格;“她的爱情来得最迟”,“她笑得最晚,笑得最美丽”则表现出了其性格中忠贞、坚守的一面。(一点1分,共2分)

(2)答:一个人应该有高远的追求,就像梅把自己许给白雪一样。人不但要有追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动摇,要始终坚守如一,这样做虽然“笑得最晚”,但是一定会是“笑得最美丽”。(启示2分,结合诗歌2分)

15、(1)万类霜天竞自由

(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且贰于楚也

(4)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6)常以身翼蔽沛公

16、①江南的小巷让人从现实世界回溯到历史之境中。(2分)

②雨后的江南小巷让人心绪宁静,心境平和,让人暂离现实的纷繁,暂脱尘世烦扰。(2分)

17、悲:①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或:尘世纷扰,心灵疲惫)(2分)②江南盛世不再,小巷四处透露着沧桑、落寞与黯然。(2分)喜:①雨后的江南小巷,虽褪尽纤华,但依然延展着世人的想象。(实与虚)(2分)

18、本文描写的井边的“蓝衣少女”主要作用是以动写静,表现小巷的幽雅与宁静,(1分)

同时“姑娘”的影像出现又消失增加了小巷的虚幻感和历史的沧桑感。(2分)戴望舒的诗歌《雨巷》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人美好理想的象征,这种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

19、答案:A E(6分)(解析:A、作者采用的不是以时空为序,是移步换景的方法; E、作者对过去的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变得模糊,并被眼前的嘈杂与躁动取代而倍感落寞。)六、七参照2013年江西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第三篇: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个月了,你一定又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增长了许多新本领吧!今天,就是我们收获的时候了,请你认真、仔细地答题,别忘了把字写端正哦!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吧!

一、按声母表顺序默写声母。

二、看拼音写词语

huǒshān mù mǎ dàshǒu xiǎoniǎo

gōngren wǒmen shēng rì lái qù

三、认一认,连一连。

péngyou 祖国 xiě zì 树林

zǎocāo 朋友 shùlín 写字

zǔ guó 雨点 kuàilè 说话

yǔdiǎn 早操 shuōhuà 快乐

四、我会组词:

住()向()本()

位()问()木()

白()毛()水()

用()www.vswenku.com开()生()

五、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来——()多——()上——()

前——()出——()大——()

六、选词填空。

小河 祖国 土地 天空 树林

1、________是白云的家。

2、________是小鸟的家。

3、_________是鱼儿的家。

4、_________是种子的家。

5、_________是我们的家。

七、照样子说一说。

例: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

1、老师爱我,______________爱我,我也爱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船上有位老爷爷

2、________上有位______________。

_______有位______________。

八、读一读,把每一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划掉。

1、苹果 梨 黄瓜 西瓜

2、小鸡 小鱼 小鸭 鹅

3、笔 尺子 橡皮 书桌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

1、弯弯的()()的船,小小的船儿()尖,我在()的船()坐。

2、亭台()()座,()()()枝花。

3、曲项()()歌,()()浮绿()。

十、开心阅读。

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画。

我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十分茂密。

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上蓝蓝的天空,天空中有朵朵洁白的云。

我又在森林中画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小嘴,很有趣。

最后,我给图画写上小标题:《小鸟的家》。

1、短文有()自然段。

2、填一填。“我”在纸上画了、、和。

3、请在文中用“ ”画出写颜色的词。

十一、看图写话。

请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注意把句子写通顺,把写工整正确,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提示: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四篇: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思想与文化全球化

①孔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不可否认孔子的思想和实践对他以后的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是构成“文化全球化”的重要因子。继承和弘扬孔子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促进文化全球化实质性发展。

②文化的全球化问题始终伴随着文化的民族性与全球化的矛盾,对人们的有关认识加以反思,说明了均质化的文化全球化是个文化乌托邦的地球村,是世界文化的灾难。沟通和对话,“和而不同”才应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事实证明,无论是被列为文化均质化例证的大众文化,还是文化民族性的坚固“堡垒”语言,都在全球化与民族化两方面此长彼进。孔子思想文化的辐射效应就是此方面的典型。

③有一个现象令人关注。孔子学院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和汉语国际推广的载体,在短短的几年间便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令人欣慰的同时,也的确令人深思。自19世纪西方文化逐渐成为主导全球的文化以来,“西学东渐”以压倒性优势历经两个世纪而不衰。21世纪以来,非常有趣的是,在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语境的全球化时代,竟然出现了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而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其原因何在?

④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具有普适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和”,这种思想,在儒、释、道、医、易各家的诸多典籍中随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和”的同时,也讲究“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子路》)“夫和言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 郑语》)这即是认为“和而不同”是万物生长、发育的法则和规律。

⑤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即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而不同”对人类社会而言,倡导的正是承认差异、多元共处和相互依存。这种价值观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且也愈发为人类社会所接纳,成为世界性的价值标准。联合国已将孔子定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首,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成为当今世界人权的基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孔子思想、中国情怀,需要把中国核心文化介绍给世界。

⑥毋庸讳言,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同质化或趋同化。同时,文化全球化也意味着文化的殖民化,必须予以谨慎对待与警惕。但文化全球化更意味着文化的高度互动、相关化。不同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展观、碰撞,强调文化表现领域的全球性,在审视和探究的意义上,文化全球化应是一种兼具同质化和民间质性的过程与现象。

⑦人类文明是多元化的文明,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同体。就文化层面而言,全球化显然不是单一价值体系的西方文化,而是世界不同民族的文明互动融合呈现出来的一种态势。因此,“孔子全球化”的根本意义就在于:认识文化传统,坚守民族本位,不断反思质疑,发展开放交流,在主动参与世界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中与其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

(本文有删改)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孔子全球化”原因的一项是()

A.孔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具有普适价值。

B.孔子“和而不同”的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且也愈发为人类社会所接纳,成为世界性的价值标准。

C.文化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孔子思想、中国情怀,同时也需要把代表着中国核心文化的儒家思想介绍给世界。D.“孔子全球化”能使国人认识文化传统,坚守民族本位,不断反思质疑,发展开放交流,与其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

2.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均质化的文化全球化是不能实现的,也不应提倡的,沟通和对话,“和而不同”才应

用心

爱心

专心

③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④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⑤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为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小官薄,却能结交天下名士。

B.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常利用假日慰问老朋友。

C.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也总向皇帝荐上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

D.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5分)

(2)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完成8~9题。

倦 夜 苏轼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注]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

8.“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9.诗歌以“倦”字引出下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1),不尽长江滚滚来。(2)连峰去天不盈尺。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谨庠序之教。(6),塞上风云接地阴。(7),独留青冢向黄昏。(8)千呼万唤始出来。

(9)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偷 父 刘心武

用心

爱心

专心

那晚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盏,各屋的窗户都好好地关闭着啊,再回过头去观察大门,没有问题呀!但是,当我到卫生间再仔细检查时,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再一低头,浴盆里有明显的鞋印,呀!我忙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这时又忽然听见窸窸窣窣的声响,循声过去,便发现卧室床下有异动,我把手机倒换到左手,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出来咱们好商量!”

一个人从床底下爬出来了,那是一个瘦小的少年,剃着光头,身上穿一件黑底子的T恤,我看他手里空着,就允许他站立起来,用那窗帘叉指向他,作为防备,问他:“你偷了些什么?把藏在身上的掏出来!” 但他那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用眼角余光检查了一下我放置钱财的地方,似乎还没有受到侵犯。我保持伸出窗帘叉的姿势,倒退着,命令他跟着我来到门厅里,我让他站在长餐桌短头靠里一侧,自己站在靠外一侧,把窗帘叉收到自己这边,开始讯问。

“您为什么还不报警?”他问我。

我把手指挪到手机按键上,问他:“你想过,警察来了,你会是怎么个处境吗?”他叹口气,说出的话让我大吃一惊:“嗨,惯了,训一顿,管吃管住,完了,把我遣返回老家,再到那破土屋子里熬一阵呗。”他那无所谓,甚至还带些演完戏卸完装可以大松一口气的表情,令我惊奇。

他今年14岁。家乡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小学上到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就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被灯光照得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冲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出去,对他说:“我知道,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了。你应该走正路。”他点头。

我要去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

我大吃一惊,问他:“为什么?”

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原来还有个大人在卧房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子拿到手里,准备拨110,这工夫里,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而且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从床底下爬了出来,并且回到了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那幅油画,是我前几年临摹的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茬,看去不像个西方人倒像个东方农民。

我就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可是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后来我听懂了,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就嫌他爸穷,跟别的男人跑了。他爸把他拉扯大。他记得他爸,记得一切,记得那扎人的胡子茬,记得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

用心

爱心

专心

他们那个村子,不记得在哪一天,忽然说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是给老板挖,于是他讲到了去年那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

少年说,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看见了这幅画,没想,就先叫了声“爸”。他奇怪他爸的像怎么挂在了我屋里?他说他爸坐在床上想心事的时候,就那么个模样。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的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这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画像的油画,我的眼泪忍不住就溢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竟自倏地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钟,我一溜烟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踏出楼门,朝前方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经从人间蒸发,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

我让自己平静下来。当一派寂静笼罩着我时,我问自己:“你追出来,是想跟他说什么?”

是的,我冲出来,是想追上他补充一句叮嘱:“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前文写“我”发现放置钱财的地方没有受到侵犯,为下文写少年偷“父”埋下了伏笔。B.少年执拗地说他没有妈妈,可见他对妈妈的愤恨之深。

C.少年说他父母的事情时,眼里没有泪光,说明他在不断的偷窃中逐渐变得冷漠。D.“我”三次想报警而没报,是因为我想要给这个少年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E.少年走后,“我”若有所失,表明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小孩子。

(2)为什么“我”“听到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了解到少年偷画像的原委之后“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6分)

(3)小说中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6分)

(4)小说结尾说,“我想追上他补充一句叮嘱:‘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这样写,有人认为合情合理,也有人认为有些不合实际。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第II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救助了100名贫苦儿童的事情,是在近期见诸报端之后才昭然若揭的。....B.岁月行云流水般静静流逝,白发悄悄爬上了他的鬓角,三十多年桃李芬芳的教学生涯成为....他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C.和这群家伙相处,我说话常常一言九鼎,算是非常讲信用的,因此他们都非常信任我。....D.巴金先生对许多重大问题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绵里藏针,微言大义。

13.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日前,被誉为政坛“黑马”的原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张宇因贪污国家下拨的抗旱救灾专款和希望工程捐款220余万元,经中纪委查处而“落马”。

B.作为朝鲜的邻邦,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都不希望朝鲜半岛出现战事,所以不会像朝鲜战争时那样支持朝鲜以武力改变现状。

C.一个优秀的作家,一个本着良心用笔杆服务世界的作家,要从人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D.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不但仍处于快速推进时期,而且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街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历史上的扬州,属于“贵人多难”一类。①且每遭蹂躏之后 ②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

③“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④它总能顽强地恢复生气 ⑤虽屡遭兵火

⑥却不掩其繁华的锦绣的气象

A.②①④⑤⑥③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②④①⑤⑥ D.③⑤④②①⑥

15.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5分)

青年人富有理想和负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是青年的特点,① 是优点。② 需懂得,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③ 把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④ 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⑤ 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

五、写作(60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黎明时分,在德国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歌德在给他亲密的朋友写信:“我拼命工作,不接待采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惜时如金的歌德为什么把看日出当作每天必做的功课呢?

有人认为,如期而至的朝阳昭示着责任,告诫人们要忠于自己的角色。

有人认为,瑰丽绚烂的早霞散播着欢欣,提醒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诗意。

有人认为,活力四射的旭日解释着重生,劝慰人们暗夜之后会有新的希望、转机。

有人认为,旧时相识的太阳唤醒着记忆,嘱咐人们珍藏那些曾经的美好、温暖。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角度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辽师附中2010—2011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用心

爱心

专心

为⑤⑥和①④两类,再根据关联词确定⑤在⑥前,①在④前。15.①也/更

②但

③只有

④才

⑤如果 16略 参考译文:

郑当时,字庄,陈郡人。他的祖先郑君曾经为项籍的属将;项籍兵败而死,不久天下便归属了汉。汉高祖刘邦命令那些原项籍的部下直呼项籍的名字。唯独郑君不肯接受诏令。刘邦下诏把直呼项籍名字的人全部任命为大夫,而放逐了郑君。

郑庄以仗义行侠为自豪。因为在张羽困难时予以救助,从而闻名于梁、楚地区。汉景帝时担任太子舍人的职务。每五天休假的时候,常在长安的城郊备置马匹,问侯那些老朋友,拜访或答谢宾客,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恐怕应酬不周。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那些为他敬慕年长有德之人,(他常汲汲奔走拜望),好象怕来不及见他们的样子。虽然年纪轻轻,官品低微,然而他来往的知心好友,都是他祖父一辈的,在全国很有名气的人。汉武帝即位之后,郑庄逐渐晋升为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直到九卿中右内史之职。因为评议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要的争端是非,(未能始终坚持己见),被贬职为詹事,再升迁为大农令。

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属下说:“客人到来,无论地位高低,(都要立即通报),不要让他滞留在门口等侯。”他对客人行宾主的礼节,以自己高贵的身份谦虚的对待别人。郑庄很廉洁,不喜欢购置产业,只靠皇上的赏赐供给门客。然而赠给他人物品,不过一竹篮食物而已。每次朝见皇上。有机会便要称道中国的忠厚长者。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常常推重他们的才德,认为比自己都强。他从来不直呼属吏的名讳,与下属官员谈话,好象生怕伤害到他们。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向皇上推荐。唯恐落后耽误。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赞郑庄。

郑庄被派去巡视黄河决口的情况,自己请求给五天假,准备行装。武帝说:“我听说‘郑庄出门,即使有千里之遥,也不必带粮食‘,请求准备行装是为什么呢?”然而郑庄在朝廷上,常常趋迎附合武帝的意旨,不敢明确决断是否。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郑庄所保举的人和他的宾客等担任大农令手下承揽运输的人,欠了公家许多债务。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此事,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不久,暂时担任丞查长史。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任命为汝南太守。几年之后死于任上,死后家中没有余下财物。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五篇: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

一、基本情况

本次检测参考人数48人,人平87.58分。

二、试题特点

从卷面情况来看,所考的题型多样,内容难易适中,出题内容全面,概括了所学知识,题型有五类,分别是汉语拼音、字词和句子以及阅读题和作文题。从整体题型看,这次试题非常注重综合能力的检测,以培养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学习力为主,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基本理念。

三、分析情况

第一大题看拼音写汉字和第二大题选择正确的读音,第三大题是补充四字词语,第四大题是选词填空,第五大题和第六大题是各种句子练习,这些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学生对于课文中的内容比较熟悉,所以难度不是很大。第七大题是排列语序,第八题按课文内容填空,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堂接受情况,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强,作答的难度还是比较大。因为没有任何时间的复习,也有部分学生对课文忘记比较快,有的不能记住所学生字、生词。

四、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从本次检测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许多学生字、词不过关。试卷中考查的字、词都是本册教材学生必须掌握的,这些词语在平时的练习册中也常出现的,学生应该有较多认识和巩固的机会,可为什么学生的得分率还不高呢?

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应重视字、词的过关。在检测卷中,字、词类的题目只要学生平时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和组词的训练,同时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词语接龙、猜谜)来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2、提高阅读能力,引导个性阅读

从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阅读题的得分率是最低的,说明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其实本次试卷的阅读题并不难,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短文,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

公开课上往往课型都是阅读教学,但少数教师一节课讲个不停,学生很少有朗读和思考的时间。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读自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只有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

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还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3、激发习作兴趣,抒发真情实感

从平时的抽考阅卷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雷同,严重时,一本(20份)试卷有四、五个学生的作文一模一样。作文内容的虚假,已成为小学作文教学的顽症,“作文打假”刻不容缓。

学语文,最头痛的就是写作文,学生习作时常常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不断获得写作的动力。

一篇好的文章,真实感情比华丽的辞藻,富丽堂皇的布局更为重要,离开真情实感这个前提,一切写作技巧都成了空中楼阁。真实的才能打动自己,写出来的文笔才流畅,感情才真实。作文教学要多点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使学生在内容、情感上贯彻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彻一个“活”字。

总之,写实的作文一定要让学生写身边的事,说心里的话,说有童真童趣的话;想象作文则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4、丰富语言积累,注重语文实践

积累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熟背、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不进行相当数量的练笔,要想学会读写是不可能的。课内的积累,主要是在诵读中积累,如描写人物、景物的词语;细节描写具体生动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富有哲理、意味深长的句子。课外的积累,则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有利资源或学生自己的藏书,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并指导他们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2015年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2015年羊年公司祝福语

2015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2015统计局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2015羊年结婚贺词大全

2015中考作文写作技巧:独白法

自然教学2015年度工作总结

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2015

2015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答案参考

卫生统计年度工作总结范文2015

2015年技术支持年度工作总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15年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xuekeziliao/yuwen/7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