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一年级 >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5篇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5篇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5篇

微信扫码分享

【#一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春雨沙沙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燕、织、幅、岸、座、坡、播、农、民、植”10个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4个左窄右宽的字:“泥、渴、粒、喝”。

  2、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迷人的图画”的内容,积累描写春雨的句子。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春天的迷人景象。感受春天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燕、织、幅、岸、座、坡、播、农、民、植”10个生字。

  2、积累描写春雨的句子感受课文描绘的迷人春景,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媒体演示春雨绵绵的情景:春雨沙沙地下着,桃红柳绿,小燕子在雨中穿梭。引导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出示课题:3。春雨沙沙

  指名朗读,齐读

  说明: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优美的画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听课文录音,听一听春雨是怎么样的?

  2、交流。出示句子:

  春雨沙沙,春雨沙沙……沙沙的春雨,像千万条丝线飘下……

  3、指导读句。(读准“沙、下”的字音)

  说明:

  这一环节安排听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思“春雨是怎么样的”,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边听边记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边听边思,边听边记的好习惯。

  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评议。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的是一幅怎样的迷人图画,写了春雨下的哪些景物?

  4、交流,出示课文第三小节。

  5、小组学习:朗读第三小节,学习生字,巧记生字。

  6、交流:

  (1)开火车读生字。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学习”提土旁”。

  (3)指导书空:泥、渴、粒、喝

  (4)老师范读第三节,学生看课文插图,老师读到哪,学生手指到哪。

  说明:

  教师范读,学生指插图,旨在让学生用耳朵、用眼睛去感受课文描绘的迷人春景,为下一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打下基础。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是根据插图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的,从中学习观察图片的方法,为今后的看图写话打下基础。

  (5)这些景物迷人在哪里?选择一个说说。

  ①柳叶绿,桃花红——颜色美。积累“桃红柳绿”

  ②小河清凌凌,鱼儿欢快。读好“清凌凌”,说说如果你是河里的鱼儿会说些什么?

  ③农民娃娃春种植树忙。如果你是农民和娃娃会说些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

  (6)运用多种形式指导朗读。(重点指导朗读:“穿梭的燕子衔着雨丝,织出一幅美丽的春天图画:绿的,是柳叶;红的,是桃花。”读准句中的“画”、“花”的读音。)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课文,练习说话。

  春天的景色多么迷人啊!你还知道春天有哪些迷人的景色向同学介绍一下。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说明:

  这一说话环节,可先安排了小组学习,再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说的机会。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去发现春天的迷人景象,拓展说话的内容。)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打气球”游戏:认读生字、词语

  2、指导写字。

  (1)写字准备。

  (2)教师范写,随机指导。学生观察每一笔的位置。

  (3)寻找共同点:左窄右宽。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2.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春天在哪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借助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微,轻,新,笋,探,暖,麦,蚕”;掌握“斤字旁”;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微微、新衣、竹笋、蚕豆、探出头”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春天的自然特征和美丽景色。

  【能力目标】能用“那么……那么……”仿写句子;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景物;能根据问题学习“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样”的句式,尝试仿写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喜爱春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

  2、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春天的自然特征和美丽景色。

  三、教学难点:

  抓关键词句,体会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景物。

  四、教具准备:

  CAI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课件放《小燕子》曲子。刚才唱了小燕子的歌,你知道燕子是什么时候飞回来吗?

  2、燕子飞回来,我们知道春天到了,还有哪些景象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呢?

  3、今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板书课题:春天在哪里

  4、齐读课题。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师:春天在哪里呢?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同去找找吧。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这首共有几个小节?春天在哪些地方?

  2、学生带着以上问题,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汇报,师相机板书:枝头、草地、竹林、田野

  4、课件出示本课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

  过渡:你最喜欢哪个地方的春天呢?

  三、合作探究,理解内容

  1、引学第一小节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这一小节,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2)想想春天的枝头美在哪?请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3)指句读第二句,比较句子:

  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柳条儿摆动,桃花儿红了。

  这两句,哪句要好,为什么?

  (4)春天的枝头上还会有什么?

  (5)引读:春天的枝头美极了,柳条——

  (6)小结:这节诗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写出了春风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让我们用一问一答的文式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师: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一节的?

  2、总结学法(课件出示:读——画——议——品)

  3、按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二至四小节。

  4、汇报

  四、课中操

  五、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指着板书)知道春天在树头上,在草原,在竹林,在田野。春天除了在这些地方外还会在哪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看看吧。课件:春天的气息

  2、美丽的春天无处不在,你找到了吗?出示课件: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指名说。再以小组一起填写。

  3、春天给人以美,春天给大地生机,你知道哪些有关春的词?课件出示春词。春的词很多,诗和曲也有不少,你知道哪些呢?指名说。

  4、让我们来做春天的使者,把春的气息带进教室,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5、我们不仅在诗中找到春天,而且在生活中也找到春天,春天真美呀。你们喜爱春天吗?用你喜欢的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课件出示:画春、唱春、写春、诵春。

3.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闹花灯》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么节?

  你家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老师简介元宵节。

  2、板书课题。(学习"闹"字)

  齐读课题。过渡:闹花灯是怎么一回事?

  二、初度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句子,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想一想每一段写的什么。

  3、检查生字读音。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并说说段意。

  5、"闹花灯"换个词会说吗?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时间、地点、人物。

  3、学习"潮"字。说说"人流如潮"的意思。

  4、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灯多?

  5、用"灯火通明"口头造句。

  6、大街山人流如潮、灯火通明,给你的感觉怎样?

  7、指导朗读。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元宵节、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2、用"闹"、"潮"组词。

  3、背诵第一段。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二段

  1、出示投影:

  大街上有些什么灯?说说他们的模样。

  看到这些灯,你想说什么?

  2、自由读第二段,想想课文写了哪些灯。

  3、课文介绍了哪几种花灯?

  哪些花灯写得简略,哪些花灯写得详细?

  4、你见过兔子灯吗?它什么样?鸽子灯呢?

  花灯做了动物的形状,多可爱呀!书上是怎么写的?

  5、写得最详细的是龙灯。

  (1)学习"龙"字。

  (2)找出写龙灯的句子。

  (3)从哪里看出龙灯最有趣?

  (4)理解"上下翻飞",学习"翻"字。

  (5)出示"摆动",做动作理解。

  (6)看到这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龙灯,你想到了什么?

  (7)课文为什么把龙灯当作重点来写?

  (8)指导朗读。

  6、看到这欢乐的场面,孩子们有什么反应?

  (1)出示"情不自禁",理解意思。

  (2)指导读,读出童趣。

  7、指名读第一句话,说说这句话和后几句有什么联系?

  8、指导朗读、背诵第二段。

  三、指导写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读词语。

  2、背诵第二段。

  二、精读练习

  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

  2、认识、理解"融"、"锣"。

  3、指导理解"响彻夜空"的意思。说说什么声音响彻夜空?

  4、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5、人们唱啊,笑啊,大街上呈现出一派团结、祥和的气氛,欢乐的元宵节鼓舞人们去创造新的美好生活。

  齐读第二句。

  6、指导朗读第三段。

  三、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四、指导识记生字。

  五、作业。

  抄写字词。

4.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粒种子》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10个生字,知道“挺一挺、舒服、钻出来、热闹”等词的意思。

  2、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感受生长的快乐。

  3、懂得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

  4、能用“热闹、一边……一边……”各写一个句子。

  教学重点:学会课文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和经过。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课题提问

  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种子是怎样长大可的?……)

  二、听配乐朗读课文

  1、你都听明白了什么?交流

  2、自由读课文,看还能读明白什么?

  3、交流

  4、填空:课后习题6

  三、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

  1、把自己最喜欢的、读得的读给大家听。

  2、读生字词。

  3、完成《课堂作业》2

  四、巩固练习

  1、记一记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写一写生字。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词

  2、按课文填空(课后6)

  二、研读课文

  1、你能从这段话中读出种子发芽需要那些条件吗?

  板书:暖和的天气

  喝水

  松土(空气)

  2、你乐意当一回种子吗?为什么?好好读读课文感受一下吧!

  3、如果你真是种子,你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阳光?泉水?还是空气?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分读,说明原因。

  4、交流:第一部分抓住“醒、挺”

  第二部分抓住“种子喝的水是从哪儿来的”

  第三部分是重点

  (1)在学生交流后,请同学分别划出蚯蚓和种子的话。

  (2)男女生分读,比一比,哪边同学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3)重点理解种子奇怪的语气,“招呼”的意思。

  三、小结课文

  1、到这里为止,种子已经挺了三次了。我们用朗读来表现他三次挺的动作好吗?

  2、老师读,学生表演

  3、女生读,男生表演

  4、男生读,女生表演

  四、巩固练习

  1、齐读1——7段

  2、完成课堂作业

  五、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词

  2、读课文1——7段

  二、学习课文8、9段

  1、当种子挺了三次之后,他听见了什么?

  2、出示句子: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3、你能想像一下,他们都会怎么唱呢?

  4、比较句子:春风在吹,泉水在流,小鸟在叫,小朋友在唱歌。

  5、练习朗读

  6、如果你是那在地底下呆了很久的种子,当听到外面的歌声会想些什么?(理解“热闹”,你还知道哪儿很热闹?)

  7、指导朗读种子说的话

  8、种子终于又挺了挺身子,他终于看到了一个光明的世界,你能给“光明”换一种说法吗?帮他描述一下他眼中“光明的世界”。

  9、齐读8、9段

  三、总结课文

  1、你喜欢这篇课文吗?为什么?

  (把种子当作人来写,知道了种子钻出地面的条件……)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整地读一遍课文。

  四、巩固练习

  1、听写词语

  2、完成课堂作业

  五、课外阅读

  1、《选学读本》《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蚯蚓》

  2、《新教材》《笋芽儿》

5.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山泉的心愿》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科学的方法识记“愿、迟、取、幸、竟、碰、解、闲、需”9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注意“幸、竟、碰”等字的读音;认识“石字旁”,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半包围结构的字“闪、闲”。

  2、注意积累本课11个词语,借助图片理解“泉眼”;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心愿”,并能用“心愿”说一句话。

  3、朗读课文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顿读,并积累2句句子,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4、知道小山泉的心愿,初步懂得能为别人服务是幸福的事。

  二、重点和难点

  1、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积累11个词语。

  2、在反复读文、识字的基础上,了解小山泉的心愿,初步懂得能为别人服务是幸福的事。

  三、教学准备

  1、教师:生字卡片,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设计探究活动资料。

  2、学生:预习课文,圈出生字。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结合拼音,学习“心愿”。

  (1)出示音节:yuàn

  指名拼读(注意这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

  齐拼。

  板书:愿

  给“愿”组词(心愿、愿望……)

  (2)说说你的心愿是什么?

  “心愿”就是心里希望实现的愿望,所以“愿”里有个心字,注意“愿”是半包围结构,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一个“愿”。

  2、揭示课题。

  补全课题。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听听小山泉的心愿。(齐读课题)

  说明:

  识字和拼音教学应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在教学中应该相辅相成,以拼音带动识字,又以识字巩固拼音。教学一开始即以整体认读音节“yuàn”引出生字,充分体现这一原则。随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心愿,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理解“心愿”的意思,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注意提醒学生“愿”的一撇较长,是半包围结构的,并指导学生动手描一描加以巩固。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自学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时间5分钟,争取多读几遍。

  2、交流反馈。

  (1)交流字词。

  出示文中生字新词:不幸碰上竟然需要迟迟(自由练读。)

  小老师领读,教师点拨:迟——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幸、碰、竟——都是后鼻音

  需——复习u见j、q、x脱帽行个礼

  齐读词语。

  (2)反馈读文。

  开火车分小节朗读课文,仔细听清小伙伴有没有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说明:

  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一方面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另一方面能结合语境学习部分生字,实现分散难点,突出重点的识字要求。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音节让学生练习拼读,如平、翘舌音音的朗读,前、后鼻音的朗读,整体认读音节的拼读等,这些都是拼音教学中的难点,应该反复练习。

  (三)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1节,了解“泉眼”。

  (1)出示小山泉的图片,说说你看到的小山泉是怎样的?谁能上来指一指哪里是泉眼?

  (2)齐读第1节

  2、学习2、3节,了解小山泉的“心愿”。

  (1)指名读第2节

  (2)出示:‘你真不幸啊,竟碰上这么多贪心的人!(指导朗读-挑战读)

  (3)小山泉自己有没有觉得不幸呢?它是怎么想的?,读读课文第3小节,用直线划出描写小山泉心愿的句子。

  个别读,小组读

  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小山泉的心愿是什么?

  师生配合读

  (4)同桌分角色读2、3两节

  说明:

  本环节要以读为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自行感悟“大家都需要自己,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为别人服务是件幸福的事情。”同时,在朗读教学中,还要适时引导学生便读便圈划词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说话训练

  1、小山泉有自己的心愿,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爸爸妈妈有;身边的小伙伴有;甚至连大树花朵也有。你知道他们的心愿是什么吗?请你用“心愿”说一句话。

  2、提供句式:

  _____________的心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什么)

  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愿。

  (什么)(谁)

  3、交流反馈

  说明:

  语文教学既要重视语感训练,又要将语感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言语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越来越聪明。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讲,说话训练首先要教会他们怎样规范地说话,训练时,老师可提供一些句式,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地说,有序地说,培养他们说话的条理性。同时通过不同句式的说话,让学生体会到同一种意思可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五)巩固字词,练习写字

  1、抢读生字新词

  2、我会填

  ()的野兔

  ()的山泉

  ()的春雨

  ()的心愿

  3、学写部首“石字旁”,指导写“碰”

  4、指导写半包围结构的字“闲”

  说明:

  写字指导中,让学生回忆笔顺规则,左右结构:从左到右;半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学生写字时,教师注意巡视和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5篇相关文章: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三篇精选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题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轻与重》教学反思

2023年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本(2篇)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小测验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轻与重》教案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橘逾淮为枳》教案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最后的玉米》教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5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xiaoxue/yinianji/164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