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一年级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9课)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9课)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9课)

微信扫码分享

【#一年级# 导语】美术教学可以更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术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就让学生只去追求科学理论,艺术情感同样重要,共同提高才是一个全素质的人才。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9课)》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拉根线条去散步

  一、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的美术教材中,学生较早地接触了水墨,对于培养学生的笔墨感受能力、激发学生水墨兴趣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水墨手段,认识线,用线去自由涂抹,尝试造型,感受笔墨,在水墨空间里游戏和活动,是富有生命力的课程。树立起学生的表现和尝试意识,让学生在水墨的线条、块面中自由地散步,感悟水墨的浓淡干湿和曲直粗细,抒发自己快乐和愉悦的心情。水墨课程的安排在美术学科中连续性强,因此,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接触并反复尝试和体验笔墨,使抽象化的线条富于情感,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自由创造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建构意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水墨活动,认识笔墨工具,了解笔墨意趣,培养对水墨活动的兴趣。

  ●尝试用线表达笔墨意趣,用笔和水墨表现浓淡干湿、粗细曲直的变化,抒发笔墨情感,培养审美个性和创造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用笔和线条表现水墨情趣,自由抒发情感。

  教学难点:大胆地运用笔墨;笔墨的表现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并能添加赋形,尝试各种变化,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趣。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笔墨工具、笔墨范作若干,长飘带几根。

  学生准备:宣纸、毛笔、国画颜色,笔洗等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A、通过表演,让学生初步感受线条的魅力。

  a、学生(或教师)进行体操或是简单的舞蹈表演,手中舞动飘带,让飘带富有各种各样的动态变化。

  b、教师请学生注意观看飘带的动态和变化,惑受飘带的曲线美和动态美。c·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飘带飞舞起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d,讨论,表述。

  B、通过尝试,初步感悟水墨的变化。

  a、尝试用毛笔和水墨表现飘带飞舞起来的感觉。注意线条的流畅性和动态美。b·观看自己随意涂抹的线条,找出其中的水墨变化:在自己表达的线条中,是否有深浅、粗细等方面的变化?

  c、想一想:这些变化有意思吗?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利用水墨工具,还能涂抹出什么样子的变化?

  d、带着这些问题,再次尝试水墨游戏,尽情涂抹,尽力表达丰富的变化,表达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水墨线条在自己的想像中自由散步。

  (a)浓·谈、干、湿。

  (b)粗、细、长、短。

  (c)断、连、顿·挫。

  C、交流活动

  互相比较一下,谁的水墨表达最有趣,自己的涂抹像什么

  第2课时:

  A、比较和欣赏。

  a、将自己上节课涂抹的水墨游戏作品和书上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各自的表达有什么不同。

  b、欣赏书上的范作。感受并体会他们的作品什么地方最有感染力。

  c、了解水墨线条大师的作品和轶事。

  B、干尚仑水墨游戏的舌动和创作。

  a、可以表现的内容:人物、动物、植物等,或者是自己想像的以及抽象的东西,并不一定有具体的内容,并不一定要像什么。

  b、可以想好了再画,也可以边画边想,或者是先随意涂抹,再看看像什么,然后进行添加。

  C、尝试笔墨游戏。

  a、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表现笔墨效果。大胆尝武水墨的变化,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技巧。

  b、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各种方法,巡回指导。

  D、展示交流。

  a、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得意之处。

  b、相互欣赏评价。

  E、教师总结。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8:练笔成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墨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点,认识水墨画的基本概念。

  2、能控制水墨线条的变化,懂得调配墨色的浓淡层次,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做自由的造形练习。

  3、感受中国画独特的水墨韵味美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体验探索的自由、游戏的快乐。

  二、重点、难点。

  重点:多种水墨语言的掌握。

  难点:感受水墨的墨韵之美,墨色浓淡与水分的掌握。

  三、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兼毫笔)中楷一支、调墨盘、墨汁、洗笔桶、抹布、树叶、绳子、棉签、报纸等物品

  (教师)课件、水彩和水墨画作各一幅、8开宣纸两张

  四、教学过程

  1、认识水墨画。

  (1)课件欣赏: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的片段。

  (2)课件展示:其中一个截取画面与以同一画面为内容的水粉(或水彩、油画棒)画,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思考:

  ①比较水彩、水墨画的不同之处。

  ②猜猜使用的材料有何不同,并说说对画面上的色彩、纹理变化的感觉。

  (3)揭题:这堂课,我们也用这些工具材料来玩玩水墨游戏好吗?

  2、动手来练笔。

  (1)课件展示:近现代水墨名家作品(齐白石、吴冠中等水墨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水墨的各种变化,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水墨用具并示范用具摆放以及执笔、运笔方法。

  (3)学生进行点、线条练习:控制点的大小,描绘出直、折、曲等线条变化。

  (4)学生进行浓淡练习。

  (5)观察自己所练习的情形,并发表感想。

  3、尽情玩花样。

  (1)在另一张画纸上,先用线条在画面上做交叉分格状。

  (2)分别在每个空格内做各种点、线、浓淡干湿的水墨游戏。

  4、尝试新方法。

  (1)教师将各种特殊技法的示范图例张贴于黑板上,并请学生猜猜是以何种方法制造出来的。

  (2)教师介绍并示范几种技法。

  (3)小组讨论还有什么新方法能画出这些效果。

  鼓励学生将生活周遭所可能运用之物品,拿来加以实验。

  (4)教师逐一检视每位学生的操作过程,并引导其作更多的尝试,使其明白创造的可能性是极多的。

  (5)收拾用具。

  5、分享水墨经验。

  发现别人的作品中墨色的层次变化与特别的造型,鼓励发表对点状、线条、干湿浓淡的墨韵及较特别的墨趣等感想。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转转儿

  一、教材分析:

  人类的创造体现在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上。儿童虽然不具有改造物质世界的主动性,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都融于情感驱使的富有乐趣的活动之中。在这些活动中,他们以自由的心态放松着自己的思维,以无拘无束的行动为大胆地创造,感受着无尽的愉悦和满足。具有深远意义的是,这些活动和自由的玩乐就是创造精神的萌芽。学前时期,儿童就喜欢玩转转儿。无庸置疑,本节课是儿童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教师的任务是让儿童在转转儿的玩乐中感受制作的乐趣,寻找图形和色彩混合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了解转转儿玩具的原理,掌握制作的反复法,并能独立操作。培养儿童动脑想、动手表现的能力和兴趣,并养成爱创造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转转儿的制作方法和游戏方法。

  难点:圆的剪制;转转儿中间部位的制作,组织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制作,形成积极参与的游戏氛围。

  四、教学准备:

  师:转转儿几个,剪刀,胶水,卡纸,纽扣等制作工具。

  生:剪刀,胶水,卡纸,纽扣,线等

  五、教学过程:

  1、活动的准备:

  教师和学生充分准备活动工具。教师课前提醒学生在准备剪刀等工具的时候,要注意它们的安全性,准备儿童专用剪刀,并存放、保管好自己的圆规,特别注意圆规的尖部。

  2、活动的导入:

  师:小朋友们都玩过转转儿的游戏吧?(教师取出转转儿然后旋转起来,激发儿童兴趣。)

  3、活动的尝试:

  A、教师知道儿童将纽扣穿起来,绳线的两头打结。

  B、教师知道儿童尝试让纽扣转起来。

  4、活动的发展:

  A、师:纽扣太小,如果添上卡纸,再纸上画上美丽的颜色,转起来就会有梦幻般绚丽的色彩出现。

  B、看教师的范作,激发兴趣。

  C、初步研究、了解制作方法。讨论并掌握制作方法。

  转盘的制作:圆规画园——-剪出圆形——-给转盘涂上漂亮的颜色——-确定圆

  (1)心——-将纽扣粘在圆形卡纸的正中间——-用针穿孔——-穿线并打结——-尝试旋转。

  (2)注意事项:圆心旁边的两个相对应饿点不能距离圆心太远,大致和纽扣的两个对应的孔距离差不多。

  D、学生尝试制作。学生利用自己的工具制作转转儿,并在转转儿上涂上漂亮的颜色。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同学合作完成。

  5、活动的延伸:

  A、试者让转转儿转起来。

  B、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和材料制作转转儿?尝试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独到的发现。

  C、游戏,相互欣赏交流。举办比赛,谁的转转儿旋转的时间最久,转起来最漂亮。

  活动的收拾:

  打扫卫生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9课)相关文章: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识字5》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小学生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练习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题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雨后》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试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9课)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xiaoxue/yinianji/163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