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一年级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一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

  出示例7。

  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7

  出示题目的要求: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个别汇报。

  (2)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体会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A、画图。圈一圈。

  B、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能穿5串,还剩8个。]

  (3)验证。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解答正确。

  2、想一想:如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

  [可以运用例7中的画图策略或数的组成来解决,还可以利用10与5的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

  [鼓励学生思考:数目较大时,如果不用圈一圈的方法,你能知道装几袋吗?你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解决。]

  2、完成第47页练习十第1~4题。

  [建议学生首先分清要分的“单位”不同,第1、2题物体的`总数没有直接给出,隐藏在文字和图中,需要学生找出来,再用数的组成去解决,如果选择用圈一圈的策略就不需要找出总数,反而简单。第3题要用到“一打一打”装的情况,一打12个,数较大,圈的过程中应细心。] 

2.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3.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比100多1的数是99。()

  53和35一样大。()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99大于100。()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39和41的中间是40。()

  40+5比50+4小。()

  二、创设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三、探究新知。

  1、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是个“数学迷”,他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他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

  (1)同桌说一说。

  (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后面的数叫和。

  4、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家。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现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5、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并说出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6、请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四、巩固提高

  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白兔决定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玩开火车游戏)出示课本练一练第3题,快速口答。

  2、三只母鸡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请你快速的找出每个小鸡的妈妈是谁?

  3、出示果园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拼一拼讲课教案: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拼一拼讲课教案

  教法设计:

  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5.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设计

  (一)学前准备

  1、口算:32+5,70-60,78-6,39-4,26+3,88-5,30+20,83+6

  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谁?(出示一个青蛙手偶)我们来听听青蛙说什么?(让青蛙做个自我介绍。)

  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吃害虫。(揭题板书)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图(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

  2、师:青蛙妈妈说:“我吃了56只害虫。”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听了它们的话,谁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生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探究56+30的计算方法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2、小组汇报交流

  生1: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来是86根。

  生2:从计数器上拨珠,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再加3个十,合起来是8个十6个一,就是86。(师边听边整理计算过程。)

  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

  3、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师:你们明白了,老师也明白了,现在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为什么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2)汇报交流。

  (3)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4、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师:56—30=?该怎样计算?(教学过程与56+30相同。)

  (四)实践运用,内化新知

  1、趣味游戏,练一练第3题。

  2、同学们,刚刚在做游戏的时候,小青蛙好像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了,是怎么回事?大家瞧!(出示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适时告诉学生啄木鸟也是益鸟,我们应该保护它。)

  3、练一练第2题。

  师:同学们,青蛙妈妈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青蛙爸爸为慰劳它们,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跳水比赛。看,多热闹呀!(课件)

  师:大家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生:有38只青蛙。

  师:忙了一天,青蛙该回家了,看荷叶上最后还剩下几只青蛙?(5只)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比看谁最先算出来。(算式不要求统一。)

  (五)总结评价,知识延伸

  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我们和青蛙一块度过了愉快的40分,对它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它有兴趣的,回家查一查:一只青蛙一年大约可以吃掉多少只害虫呢?现在请听一首关于青蛙的儿歌(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新课)。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寓言故事简短故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精编

【三篇】优质的小学一年级英语日记

小学一年级拼音测试卷精编

小学一年级珍惜时间的作文

小学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课文、课后练习题及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看图作文120字:大扫除

人教新起点小学一年级下册英语教案三篇

小学一年级寒假日记200字大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xiaoxue/yinianji/151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