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一 > 高一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一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一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一# 导语】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金笔头网高一频道为莘莘学子整理了《高一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高一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参与决策的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

  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

  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王位世袭制保护了私有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前提:生产力水平当时较低)

  2、西周的分封:

  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被封范围: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形成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影响:

  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

  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到秦朝时期废除,被郡县制替代(直接原因:诸侯国势力太大;根本原因:井田制的瓦解)

  4、西周的宗法制: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高一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古代中国重大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古代科技的里程碑

  造纸术

  ①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

  ②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

  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④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为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印刷术

  ①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868年)印刷的《金刚经》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XX

  ①唐代发明,唐末用于战争

  ②14世纪初,XX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

  指南针

  ①战国时发明司南

  ②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西欧,促进了远洋航行,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天文学:

  ①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申在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

  ②唐代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

  ③元代郭守敬制成的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简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他编定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数学

  ①春秋战国——出现筹算计算法

  ②东汉——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③西汉——《周髀算经》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的特例

  ④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提出割圆术,圆周率为3.1416;南朝祖冲之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世界1000年

3.高一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一、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4.高一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

  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XX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XX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XX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

  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XX,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

  ②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统一文字;

  ④修建驰道、灵渠;

  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XX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

  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

  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5.高一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英法关系

  (1)18世纪英法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在印度、北美的殖民地发生战争。结果法国战败,丢失很多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

  (2)法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同拿破仑争夺欧洲霸权,最后英国打败法国。

  (3)在1777年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援美对英作战。

  (4)1814~1815年参加维也纳会议,通过限制法国,保持欧洲均势等决议,英国还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

  (5)1853~1856年英法联合同XX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结果打败XX。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对付共同敌人德国,维护自身利益,英法组织包括XX在内的"三国协约"集团。

  (7)一战期间,英法联合在西线对德作战,并最后取得战争胜利。

  (8)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想削弱德国,英国则奉行欧洲"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

  (9)战后初期,英法共同操纵国联,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二三十年代在德国赔款问题和法国安全问题上,两国意见分歧;30年代面对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10)二战期间,两国共同实施敦刻尔克撤退,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对敌。

  (11)二战后两国共同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加入北约。现在两国都是欧盟成员国。

高一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一上册期中历史试题

高一上册政治文化与社会说课稿范文(必修三)

高一上册化学知识点复习

高一上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高一上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

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二知识点

高一上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6高一上册数学知识点

高一上册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一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yi/185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