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复习

高三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复习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复习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复习》,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

1.高三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复习


  1、常温下其单质有颜色气体的元素是f、cl

  2、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

  3、其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元素是cl

  4、其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

  5、其氢化物沸点的非金属元素是o

  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

  7、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

  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hg

  9、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

  10、导电性的金属是ag

  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h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1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

  1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k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1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2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21、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2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2.高三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复习


  1.N2:合成氨,填充灯泡(与氩气),保存粮食

  2.稀有气体—保护气,霓虹灯,激光

  3.H2探空气球,氢氧焰,冶金,合成氨,高能无害燃料;

  4.CO2灭火剂,制纯碱,制尿素,人工降雨(干冰)

  5.C.金刚石:制钻头石墨:制电极,坩埚,铅笔芯,高温润滑剂

  6.CaCO3:建筑石料,混凝土,炼铁熔剂,制水泥,制玻璃,制石灰

  7.Cl2:自来水消毒,制盐酸,制漂白粉,制氯仿

  8.AgBr:感光材料;AgI:人工降雨

  9.S:制硫酸,硫化橡胶,制农药石硫合剂,制硫磺软膏治疗皮肤病

  10.P:白磷制高纯度磷酸,红磷制农药,制火柴,制烟幕弹

  11.Si:制合金,制半导体。

  12.SiO2:制光导纤维,石英玻璃,普通玻璃

  13.Mg、Al制合金,铝导线,铝热剂

  14.MgO、Al2O3:耐火材料,Al2O3用于制金属铝

  15.明矾:净水剂;

  16.漂白剂:氯气、漂白粉(实质是HClO);SO2(或H2SO3);Na2O2;H2O2;O3

  17.消毒杀菌:氯气,漂白粉(水消毒);高锰酸钾(稀溶液皮肤消毒),酒精(皮肤,75%)碘酒;苯酚(粗品用于环境消毒,制洗剂,软膏用于皮肤消);甲醛(福尔马林环境消毒)

  18.BaSO4:医疗“钡餐”

  19.制半导体:硒,硅,锗Ge,镓Ga

  20.K、Na合金,原子能反应堆导热剂;锂制热核材料,铷、铯制光电管

  21.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22.MgCl2制金属镁(电解),Al2O3制金属铝(电解),NaCl制金属钠(电解)

  23.果实催熟剂、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标志—乙烯,

  24.气焊、气割有氧炔焰,氢氧焰

  25.乙二醇用于内燃机抗冻

3.高三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复习


  火焰的颜色及生成物表现的现象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4、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5、硫在空气中燃烧---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6、硫在纯氧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7、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9、磷在空气中燃烧,白色火焰,有浓厚的白烟

  10、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

  11、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很亮,有浓厚黑烟

  12、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13、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黄色

  14、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没有火焰)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熔融而滴下。

4.高三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复习


  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

  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颗粒物(粉尘)、硫的氧化物(SO2和SO3)、氮的氧化物(NO和NO2)、CO、碳氢化合物,以及氟氯代烷等。

  大气污染的防治: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调整能源结构;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充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等。

  (2)水污染

  水污染物:重金属(Hg2+、Pb2+等)、酸、碱、盐等无机物,耗氧物质,石油和难降解的有机物,洗涤剂等。

  水污染的防治方法:控制、减少污水的任意排放。

  (3)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化肥、农药、大气沉降物、牲畜排泄物、生物残体。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控制、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2、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没有副反应,不生成副产物,更不能产生废弃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100%。

  3、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

  (1)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SO2和NOx。

  (2)导致全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

  (3)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利昂(CCl2F2)和NOx。

  (4)引起赤潮的原因: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含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磷肥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5)“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6)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是汽车排出的尾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

5.高三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

  1、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CuO+C=2Cu+CO2SiO2+2C=Si+2CO

  2Mg+CO2=2MgO+C2Al+Fe2O3=2Fe+Al2O3

  2Na+2H2O=2NaOH+H2↑2Al+6H+=2Al3++3H2↑

  2Br-+Cl2=Br2+2Cl–Fe+Cu2+=Fe2++Cu

  (2)化合反应(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2CO+O2=2CO23Mg+N2=Mg3N2

  2SO2+O2=2SO32FeCl2+Cl2=2FeCl3

  (3)分解反应(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4HNO3(浓)=4NO2↑+O2↑+2H2O2HClO=2HCl+O2↑

  2KClO3=2KCl+3O2↑

  (4)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5)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

  Cl2+H2O=HCl+HClO3S+6OH-=2S2-+SO32-+3H2O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6)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归中反应)

  2H2S+SO2=3S+3H2O

  5Cl–+ClO3-+6H+=3Cl2↑+3H2O

  (7)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不止一种的氧化还原反应:

  2KNO3+S+3C=K2S+N2↑+3CO2↑

  2KMnO4=K2MnO4+MnO2+O2↑

  2、氧化还原反应分析:

  (1)找四物: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2)分析四物中亮的关系:特别是歧化反应、归中反应、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3)电子转移的量与反应物或产物的关系

6.高三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复习


  氢氧化钠的性质

  1.白色固体,易潮解,溶解放热,强腐蚀性(使用中注意安全、称量时应注意哪些)

  2.强碱,具有碱的通性:跟酸中和;跟酸性氧化物反应;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沉淀;跟铵盐反应生成氨气(实验中制取氨气用消石灰)

  3.氢氧化钠跟XX氧化物(Al2O3)反应;跟XX氢氧化物[Al(OH)3]反应

  4.氢氧化钠与金属铝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

  5.腐蚀玻璃、陶瓷等硅酸盐制品,特别是熔融态的氢氧化钠强腐蚀性。(保存中注意避免在有玻璃塞、玻璃活塞的容器中时间过长;熔化氢氧化钠的容器选择等)

  6.氢氧化钠跟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用NaOH溶液吸收残余氯气);实验室制得的溴苯有红褐色(溶有溴单质),可用氢氧化钠除去。

  7.氢氧化钠跟苯酚(酚羟基)反应(用于苯酚与苯等有机物的分离)(醇羟基没有酸性,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8.酯的碱性水解;油脂的皂化反应(制肥皂)

  根据生成沉淀的现象作判断几例:

  ①、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氢氧化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镁盐

  ②、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常见为铝盐

  ③、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亚铁盐

  ④、加盐酸(或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逐渐消失—偏铝酸钠

  ⑤、加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XX银或硅酸钠或苯酚钠

  ⑥、加氨水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银(或黑褐色沉淀—氧化银)继续加,沉淀消失—XX银(制银氨溶液)

  ⑦、加氢氧化钠生成红褐色沉淀—铁盐;生成蓝色沉淀—铜盐

  ⑧、石灰水中通入气体,能生成沉淀,继续通时沉淀逐渐消失,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

  ⑨、通二氧化碳能生成白色沉淀,继续通,沉淀能逐渐消失的溶液:石灰水,漂白粉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继续通二氧化碳时沉淀不消失的有硅酸钠溶液,苯酚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

高三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复习

高三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复习相关文章:

高三年级数学必修一上册知识点

高三年级关于孝亲敬老作文

2023衡水中学下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历史

高三年级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三年级英语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高三年级下册地理说课稿

高三年级周记500字六篇

人教版高三年级语文下册必修三知识点

高三年级历册教案模板

高三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复习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