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

1.高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电势的概念

  (1)定义及定义式

  电场中某点的电荷的电势能跟它的电量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

  (2)电势的单位:伏(V)。

  (3)电势是标量。

  (4)电势是反映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5)零电势点

  规定的电势能为零的点叫零电势点。理论研究中,通常以无限远点为零电势点,实际研究中,通常取大地为零电势点。

  (6)电势具有相对性

  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零电势点的选取不同,同一点的电势的数值则不同。

  (7)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8)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ε=qU。

2.高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电磁感应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

  注:

  (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

  (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3)单位换算:1H=103mH=106μH。

  (4)其它相关内容:自感/日光灯。

3.高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3、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4、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5、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6、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7、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8、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9、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0、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11、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12、图上两图线相交的点,不是相遇点,只是在这一时刻相等。

  13、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14、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

  15、用速度图象解题时要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16、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17、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

  18、滑动摩擦力只以μ和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19、静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在分析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时容易出错。

  20、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细绳套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与木板面平行,避免弹簧与弹簧测力计外壳、弹簧测力计限位卡之间有摩擦。

  21、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

  22、三个力的合力值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差,要先判断能否为零。

  23、两个力合成一个力的结果是惟一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情况不惟一,可以有多种分解方式。

  24、物体在粗糙斜面上向前运动,并不一定受到向前的力,认为物体向前运动会存在一种向前的冲力的说法是错误的。

  25、所有认为惯性与运动状态有关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不是一种力,物体所受的外力不能克服惯性。

  26、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应用广泛,也有局限性,对于微观的高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

  27、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关键在于正确地求出加速度,计算合外力时要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不要漏力或添力。

  28、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也不是失去了重力,超重、失重只是视重的变化,物体的实重没有改变。

  29、判断超重、失重时不是看速度方向如何,而是看加速度方向向上还是向下。

  30、两个相关联的物体,其中一个处于超(失)重状态,整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也会比重力大(小)。

4.高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5.高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电功和电热

  (1)电功和电功率:

  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此电功W=qU=UIt,这是计算电功普遍适用的公式。

  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率,P=W/t=UI,这是计算电功率普遍适用的公式。

  (2)焦耳定律:Q=I2Rt,式中Q表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单位是J。焦耳定律无论是对纯电阻电路还是对非纯电阻电路都是适用的。

  (3)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①纯电阻电路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电功和电热是相等的。所以有W=Q,UIt=I2Rt,U=IR(欧姆定律成立),

  ②非纯电阻电路消耗的电能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所以有W>Q,UIt>I2Rt,U>IR(欧姆定律不成立)。

高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2014高三物理必修同步训练守恒定律

2023年高三物理教师个人年度总结 高中物理教师年终个人总结(五篇)

2023温州三模考试高三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三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小结

高三物理下册说课稿范例

高三物理教师年终工作总结通用

人教版高三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曲线运动

高三物理必修一:气体的性质公式总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5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