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2016高三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

2016高三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16高三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

微信扫码分享

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每小题2分,共50分)
1.《新史学》指出:“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迹者,是历史之性质也;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者,是历史之精神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由此可见,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
A.考证历史事实 B.把握历史规律 C.分析历史原因 D.描述历史现象
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古人非不知„„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说明了( )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
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3.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 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4.史学家指出,中国历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时期(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5.《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6.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皇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此后,西方崛起和东方没落明显加快。该学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主要是 ( )
A.政权发生更替 B.国力对比变化 C.文化途径迥异 D.社会形态转变
7.在经历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几次大的社会洗礼,人们的消费价值观念发生变化,节俭意识相对弱化,近代社会工商业发展,重商之风日益兴盛,人们对传统社会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的消费观念提出质疑.材料体现的是( )
①民主平等思想传播 ②重视经商 ③追求享乐 ④崇洋媚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粘性的叫黍,不粘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研究者可能作出的判断是 ( )
A.《诗经》包含了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 B.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
C.黍和稷是商周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9.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2016高三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相关文章:

2016年牛津版四年级英语下册期中试卷

8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2016

2016房地产代理合同范本

2016年初一历史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6年初一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2016

2016五四青年节座谈会优秀青年发言稿

2016年度保健后勤个人总结范文

2016年大学入团志愿100字

2016初一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16高三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4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