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二 > 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

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高二# 导语】学习时,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下面是金笔头网大家整理的《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 篇一


  电势差UAB

  (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叫电压。

  (2)定义式:UAB=φA-φB

  (3)特点:

  1、电势差是标量,但是却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起点和终点的电势谁高谁低。若UAB>0,则UBA<0。

  2、单位:伏

  3、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是确定的,与零势面的选择无关

  4、U=Ed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计算公式。——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2.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 篇二


  电场基本规律

  1、库仑定律

  (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k=9.0×109N·m2/C2——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2、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e=1.6×10-19C——密立根测得e的值。

3.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 篇三


  电势的概念

  (1)定义及定义式

  电场中某点的电荷的电势能跟它的电量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

  (2)电势的单位:伏(V)。

  (3)电势是标量。

  (4)电势是反映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5)零电势点

  规定的电势能为零的点叫零电势点。理论研究中,通常以无限远点为零电势点,实际研究中,通常取大地为零电势点。

  (6)电势具有相对性

  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零电势点的选取不同,同一点的电势的数值则不同。

  (7)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8)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ε=qU。

4.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 篇四


  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5.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 篇五


  多普勒效应的成因:

  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向外发出一个波长的波,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因此波源的频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而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是由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即单位时间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决定的。

  多普勒效应是波动过程共有的特征:

  不仅机械波,电磁波和光波也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①现代医学上使用的胎心检测器、血流测定仪等有许多都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

  ②根据汽笛声判断火车的运动方向和快慢,以炮弹飞行的尖叫声判断炮弹的飞行方向等。

  ③红移现象:在20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许多星系的谱线有“红移现象”,所谓“红移现象”,就是整个光谱结构向光谱红色的一端偏移,这种现象可以用多普勒效应加以解释:

  由于星系远离我们运动,接收到的星光的频率变小,谱线就向频率变小(即波长变大)的红端移动。科学家从红移的大小还可以算出这种远离运动的速度。这种现象,是证明宇宙在膨胀的一个有力证据。

6.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 篇六


  磁现象:

  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钢铁、钴、镍一类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体的分类:

  ①形状: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针形磁体;

  ②来源:天然磁体(磁铁矿石)、人造磁体;

  ③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硬磁体(永磁体)、软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的磁性,中间的磁性最弱。

  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个磁极指南(叫南极,用S表示),另一个磁极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无论磁体被摔碎成几块,每一块都有两个磁极。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钢和软铁都能被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

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二物理知识点难点梳理总结 高二物理选修二知识点梳理(四篇)

高二物理必修三考点归纳

高二物理《研究电势能的性质》导学设计

高二物理教师教学计划(三篇)

高二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测试题

2023年高二物理教学反思500字14篇(汇总)

2016学年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

高二物理电容器电容知识点

高二物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高二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复习要点:电势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