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二 > 人教版高二语文暑假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暑假参考答案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人教版高二语文暑假参考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高二# 导语】因为高二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识肯定有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计划,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总是自己的。金笔头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参考答案》,助你金榜题名!
【篇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

  1、D(①“鲸吞”,指像鲸鱼一样的吞食,多用来比喻吞并土地,而“侵吞”指暗中非法占有个人或公共的财物、土地等;②“收集”是使聚集在一起,而“搜集”,除了有“收集”之意外,还有“到处寻找”之意。③“品行”是指个人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贯性的品性和行为方式,它强调的是人的有关道德的行为,是外在表现出来的。“品性”则侧重于品质及性格特性,是内在的品德性情。)

  2、D(铤而走险:因走投无路而采取冒险行动,语意重。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褒义词,望文生义。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褒义词。此处感情色彩不当。身无长物:形容穷。)

  3、C(A项搭配不当,把“改善”改为“促进”B.句式杂糅。“据……显示”。D.主语残缺。去掉“由于”。)

  4、D(③承接首句的“高洁”,将蝉喻为“隐士”。①描写了“隐士”的生活特点,突出其“高洁”。④与②再回应首句“晨间听蝉”,描写晨间蝉鸣的特点。⑥和⑤写听蝉的感受和感悟,自然归结到结尾的“蝉亦是禅”。)

  5、C(A项“花相似”与“人不同”对比,出自刘希夷《代悲白头吟》,花谢可再开,每年一度,花开相似。人却只能前行,无法回头。每年自然风景都差不多,然而人的感情、心态都改变了,正所谓物是人非。B项“荷尽无擎雨盖”与“菊残有傲霜枝”对比,出自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菊残犹有”,两相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之品质。D项“人伤往事”与“山形依旧”对比,出自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事已改,山河依旧。触景生情,古今兴亡,几多慨叹。C出自高适《燕歌行》,思妇怀人,战士思乡,两地相望,重会无期。不

  6、D7、B8、A9、B10.D

  二、文言文阅读

  11.C。薄,轻视。

  12.C。A项介词,用/介词,因为。B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均为介词,向,跟。D项语气副词,难道(表反问)/语气副词,一定(表祈使)。

  13.(1)我弟弟你总是慷慨直言,神色端正,纠正我的不足,不知不觉间成了我敬重的朋友。(“匡”,纠正,匡正;“不逮”,不足;“隐”,不知不觉地,暗暗地;“畏”,敬重,敬畏,尊重。4分)

  (2)情意十分恳切诚挚,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你的教诲,而追随了世俗之人的意见。(“勤勤恳恳”古今异义1分,“望”1分,宾语前置1分)

  (3)仰头观览浩大的宇宙,低头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是很快乐啊。(注意定语后置2分,“所以”“信”各1分)

  14.①虑事周详;②心胸开阔;③为人亲和;④保持刚正。(每点1分,4分)

  【参考译文】

  辛卯年,我客居粤地已有二十来天了。常常想到我弟弟为人耿直做事谨慎,很期望你有远大的前程,圣人所说的“坚强、果敢、质朴、谨慎”,你大概都靠得上了;只是“刚”本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我弟弟却在这方面变成了一个“疏”字,再变为一个“褊”字,后又慢慢变成了一个“傲”字了。

  过去我对弟弟你管教很严,最近五六年来,看到弟弟你所确立的志趣及操守,很有建树和气象,能看出你已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人。常想慢慢培养出我弟弟的一腔正气与傲然自立的精神,所以总不忍心过于压制你,再加上我自身常有优柔寡断、迁就纵容的缺点,我弟弟你总是慷慨直言,神色端正,纠正我的不足,不知不觉间成了我敬重的朋友,大凡小的偶尔的过失,我都会宽容你,让弟弟你不会因此而有所犹豫顾忌,能正直做人而又无所顾虑。因为这两点,所以我现在管教你也还是很宽松的。但我这样做就是一种纵容,很想回去跟你畅叙一番。

  弟弟你和人一同做事,也是很尽职的,常常缺乏周全的考虑;遇事你从不回避艰难险阻,却不能事先考虑清楚,总认为这样做不会损害大的原则。不关注日常事务中的细节之处,似乎并不会有太大的危害,但因此而做错了事贻误他人,从而又害了自己的事是常常有的。这就是我所说的“疏”啊。你恨世间恶事,视同仇敌,总是表现在言辞和脸色上;亲朋好友有了过错,你劝了他们还是不听,于是你就轻看那个人;别人不看重你,你总是很生气地远离他;别人的行为中有一点不如你所愿,你就整天心怀愤恨、郁郁寡欢。这真的是心胸狭窄,不能不改变啊。有些人属平庸之辈,你就把他当作平庸之人而轻视人家;有的人地位微贱,你就把他当地位低的人而拒绝往来;你的傲气,总是不肯因为别人而稍稍委屈一下。因此你总是不可一世,欺凌排斥他人。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不有所警戒,自视甚高而傲视他人,(就会)逐渐招致大的过错。为人粗疏就要坏事,心胸狭小就会接近刻薄,高傲就会隔绝他人而最终被他人隔绝:这三点都是刚直之德的害处啊。但是这几点毕竟是出于刚直,如果能扬其长避其短,就能在古今之人中独自拥有一种造诣了。子夏向孔子请教孝的问题,孔子说:“(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先贤们认为“内心有真情的人态度一定会平顺温和,平顺温和的人就一定会有愉悦的气色,有愉悦的气色就一定会有和顺之貌”。我的弟弟对待父兄总是很恭顺谨慎的,但是和顺之貌怎么反而这么少见呢?难道你没有快乐缺少关爱吗?大概是还缺少一种学问来柔化你那刚直和高傲的品性,使得你想要谦为人下而又不能谦啊。弟弟自勉吧!

  三、古诗词鉴赏

  15、描绘了一幅衰败、凄凉(1分)荷塘秋残图(1分)。荷花的清香已经销尽,翠绿的荷叶已经枯败,荷塘绿水间吹起了秋风(2分)。(大意对即可)

  16(1)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寄托深远。(手法1分)

  (2)“梦回鸡塞远”是虚景,写思妇在睡梦中见到遥远的边关而去找寻想念的人;“细雨”是醒来后的实景,细雨迷蒙正与梦境的迷离相结合——边关何其遥远。

  (3)“玉笙吹彻”为实景,“寒”字写人的内心凄冷,为虚,渲染了抒情女主人公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分析手法,作用共3分,答“对比”酌情给分)

  17、“无限恨”包含了伤秋之恨,思夫之恨,家国之恨。(一点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略)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19.①描绘了一对农民夫妇在暮色中谛听远处钟声并祈祷的场景,渲染了安宁而祥和的氛围,寄予着米勒的追求和灵魂。②引出下文,为后面《晚钟》终于成为一幅被世人所认可的杰作作了铺垫。(每点2分)

  20.运用了对比手法。这使《晚钟》崇高的艺术成就和米勒的痛苦人生形成强烈反差,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家的同情和崇敬,也讽刺了人们的无知和偏颇。(答出手法1分,结合分析写出作用3分,一点一分)

  21.前一句表现了米勒对自己画作的满意,他认为自己已“画”出的“钟声”,画出了情景的神韵,注入了米勒全部的思想情感。(2分)后一句是对米勒灵魂的告慰:“我们”已听到了“钟声”,已理解了你画作的伟大价值;(2分)你听到了人世的“理解”的声音了吗?表达了作者对米勒的理解(关切)的真挚感情,引发读者对米勒命运的思考。(2分)

  22.①从作品的主题来讲:《晚钟》表现了劳动、信仰等高尚主题,呈现了人类生活中的爱、纯洁等美好情感,能给人精神带来积极正面的艺术影响,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往往体现着人类生活中的真善美。②从艺术家力量、理想、精神等方面来讲:《晚钟》充分体现了艺术家化痛苦不幸为美丽幸福的力量,也体现了艺术家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美的不断探索,正是艺术家深刻的洞察能力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给了作品永恒的生命。③《晚钟》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为过去的时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艺术瞬间,具有历史文献般的价值,好的作品总是能穿越时空,历久弥珍。

  六、作文

  【审题指导】

  根据这次材料,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理性”与“感性”的意思。“理性”一般指我们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进行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意思和感性相对;也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其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

  “感性”一般被理解为:凭借感官等认知的、基本由个人的感情决定的、并未深入思考而基本以第一印象来做判断的。

  在理解两者意思后,“理性”与“感性”哪个重要呢?那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只要观点鲜明即可。譬如:理性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理性造就成功;理性重于感性;理性地感受生活;让理性为爱开路;人生需感性,但更需要理性;让人生插上理性的翅膀;感性之余勿忘理性;感性诚可贵,理性价更高;用感性去构建和谐社会;感性让生活更精彩。这些立意均可看作是符合题意的。让生活充满爱;让思想大放光彩;爱满人间;幸福源于情感等立意的,应该看作是偏离题意。

【篇二】

  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2分)

  1.【答案】D;【解析】A项“玷”念“diàn”,“锱”念“zī”;B项“削”念“xiāo”,“兢”念“jīng”;C项“藉”念(jiè),“嚼”念“jiáo”

  2.【答案】C;【解析】A项“仗义直言”为“仗义执言”;“没精打彩”为“没精打采”;B项中“撮和”为“撮合”,“心荒意乱”为“心慌意乱”;D项“躁”为“燥”,“宣”为“渲”。

  3.【答案】C;【解析】不落窠臼:比喻文艺创新不落俗套,有创新性。独树一帜:与众不同,自称一家或一派。别具一格:独有一种独特的格调。

  4.【答案】B;【解析】A项语序颠倒,把“一场”放到“全国瞩目”前面;C项缺少宾语,在句末加“的心愿”;D项句式杂糅,应改为“根本原因是……”或“与……有莫大关系”。

  5.【答案】C;【解析】③总说,①先说“市场”,④说“政府,社会”,②承接“政府”谈“制度建设”,⑥进一步解释②,⑤由“制度”转折。

  6.【答案】D;【解析】A项中“征夫”,古义是“行人”,今义指“出征的战士,也指离家远行的人”;“窈窕”,古义是“深远”的意思,今义“指心灵仪表兼美的女子样子”;B项“逢迎”,古义,迎接;今义指“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不行”,古义“不能行走”,今义指“不可以,不被允许”或“不中用”等;C项“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上路”,古义指“高高的道路”,今义指“走上路程,动身”。

  7.【答案】B,例句为宾语前置。【解析】A项为状语后置;C项为判断句;D项为被动句。

  8.【答案】B;【解析】A项前者代词,这;后者动词,到,往。B项都是介词,因为。C项前者动词,当做;后者介词,向。D项前者副词,表揣测;后者代词,它。

  二、(9分,每小题3分)

  9.【答案】A;【解析】A项中“传统文化”“主要方面”表述不当,原文第②段说“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从“民俗文化”到“传统文化”,从“重要方面”到“主要方面”概念的范围扩大、缩小了。

  10.【答案】C;【解析】C项,评价不当,无中生有。穿西服并非“崇洋媚外”,更谈不上“缺乏民族自信心”。

  11.【答案】C;【解析】C项,强加因果关系,且误将未然当已然。文中只是说当下有识之士正在进行“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要求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要求‘国服’具有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便于普及。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在设计上加入中国元素那么简单,更应体现中华民族对于衣着的文化理念”。

  三、(9分,每小题3分)

  12.【答案】C(再典:两次主持);

  13.【答案】B;【解析】用“左迁”“迁谪”来表示贬官。

  14.【答案】D;【解析】“让吕端出朝镇守襄阳,然后在朝中担任枢密直学士”理解错误,这里“属”是“恰逢”的意思,应该是“恰逢吕端出朝镇守襄阳,在贾黄中极力推荐下,留在朝中任枢密直学士”。

  四、(28分)

  15.【参考答案】

  (1)(贾黄中)得到几十柜金银珠宝,计算价值几百万,是李氏宫廷中的遗留之物。(4分,“直”“乃”、补出主语各1分,疏通语意1分)

  (2)背负着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碍它,然后才能计划着向南飞去。(3分,宾语前置、“南”各1分,疏通语意1分)

  (3)到近郊野外去的人,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样子。(3分,“适”“果然”各1分,疏通语意1分)

  16.【参考答案】

  (1)诗歌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诗人在竹篱茅舍的江边漫步观赏,看到柴门正对着江边开着,渔民们正在欢快地下网捕鱼,商船正在江上往来的情景,(2分)勾勒出了一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2分)(分析2分;意境特点和心情2分)

  (2)诗歌的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因战乱未平流寓剑外,归家无望、报国无门的痛苦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2分)颔联,剑门失守,归路断绝,整个局势是那样得紧张危急;自己浮云般的漂泊之身还滞留在蜀中,找不到归路和出路。尾联感叹去年洛阳再次失陷,如今尚未收复;而西北吐蕃又在虎视眈眈,听那萧瑟秋风中的成都城头传来了凄切悲凉的画角声。(分析2分)

  17.【参考答案】

  (1)泉涓涓而始流;(2)悦亲戚之情话;(3)川泽纡其骇瞩;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5)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每句1分,添字、漏字、错字、别字均扣1分。共10分。

  五、(22分)

  18.【参考答案】DA(D3分,A2分,答B给1分,CE不给分);

  【解析】B项,“魔幻小说”错误,这篇小说属于传奇类小说。C项,“圆滑”错误,“伸出手”这个动作主要是表现老谭对自家木梳在治病方面功效的自信。E项,“表达了人人相互关心最终世界大同的主题思想”错误,无中生有。

  19.【参考答案】

  ①映衬了主人公形象。白知府有奇痒、失眠的病症,用谭木匠的梳子梳头,最终治好了他的病;并且写白知府深入百姓家听说谭家药铺梳子的奇效等,进一步突出了主人公谭木匠医术的高超。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写白知府对谭家药铺的梳子让土匪跳山彪一帮人弃恶从善的事的好奇,引出下文故事的叙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照应了题目,突出了小说主题。通过对白知府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引出介绍老谭的女儿相关情况:会把脉,甚至会制作木梳,所以也可以把老谭的女儿称为“谭木匠”,照应题目,突出、深化了主题。(每点2分,观点1分,分析1分。答出其中任何两点给4分,疏通语句1分。意思对即可)

  20.【参考答案】

  ①有男儿气概。跑山彪是土匪,杀人越货,但老谭的女儿(小女孩)却敢于跟随跳山彪进山给他母亲把脉。②医术高明。老谭的女儿(小女孩)把脉后,用谭家的木梳治好了跳山彪母亲的病,让跳山彪兄弟十八人弃刀成佛,可见她医术高明。③手艺高超。据说谭家药铺的所有木梳都是出自老谭女儿的手,可见她心灵手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参考答案】

  ①第一次“微微一笑”,是谭家药铺不卖药只卖梳子,生意也特别好,但当别人让老谭给自己的铺子重起个名字时,他不置可否,“微笑”的背后,让人感觉到老谭对自己做法的坚守,也让人感觉到他的神秘。②第二次“微微一笑”,是当白知府问老谭的梳子能不能治疗失眠、奇痒时,他要求白知府交定金,“微笑”的背后,足见他对自家梳子充满信心。③第三次“微微一笑”,是一伙响马在老谭家梳子的治疗下放下屠刀,别人因此赞美老谭,“微笑”的背后,体现了老谭的淡定和心满意足。(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六、(6分)

  22.【参考答案】

  (1)但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2)合理使用抗生素(写出一句给1分)

  【解析】解题时要注意每一个空白处的连贯性和与上下文的关联性,必须结合整段文字进行分析。

  23.(1)该标识由中国书法“冬”字、滑雪运动中的人物和滑道、“北京”英文、数字“2022”、奥运五环组成。(2分)

  【解析】写出其中任何两个要素得1分;四个要素得2分。

  (2)寓意:①点明了举办时间、地点、奥林匹克精神。②将书法“冬”字、滑雪人物、滑道巧妙结合,突显“冬奥会”主题,展现运动活力与激情,传递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2分)

  【解析】写出一点得1分。

人教版高二语文暑假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二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学习要点:第一节

人教版高一语文飞向太空的航程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高二生物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二语文寒假作业习题

人教版高一年级政治上册教案

人教版高一数学暑假作业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高二上册《师说》语文教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人教版高二语文暑假参考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er/189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