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二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高二# 导语】因为高二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识肯定有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计划,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总是自己的。金笔头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点》,助你金榜题名!

1.高二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春秋末期,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以德治民”。

  (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赋,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还提出“三纲五常”,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5)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2)清初: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XX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高二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点

  百家争鸣

  一、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政治: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文化:礼贤下士,私学兴起,学术下移。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

  二、概况

  1.孔子。政治思想,核心“仁”和“礼”。“仁”反对苛政;调整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遵循“忠恕”之道。“礼”符合西周名分等级制度。“为政以德”。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当仁不让于师”;“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评价,“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也具有重要影响。

  2.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性本善”说。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评价,“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3.荀子.战国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论);“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的观点。杂取百家,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评价,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4.儒家结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儒家学说倡导“仁”“仁政”,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故不受重视。

  5.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评价,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6.庄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消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7.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兼爱”、“非攻”、“尚贤”、“节俭”.评价: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生产,故墨家学说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8.韩非.(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中央集权;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评价: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法家思想适应战国后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

  三、意义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高二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点


  一、欧洲共同体

  1、原因:

  ①根本原因: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②主要原因: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③直接原因:为了摆脱美国控制。

  2、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性质: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4、合作内容:关税、农业、货币,加强科技合作(其中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是欧共体的两大支柱)

  5、影响

  ①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

  ②美国霸权地位严重消弱,不得不改变对欧政策。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

  二、日本

  1、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基本前提: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残余的封建因素。

  ②美国大力扶植日本。

  ③日本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2、影响

  ①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战前水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②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加速了多极化进程。

4.高二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行政机构;枢密院是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行政机构

  枢密院——军事机关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

5.高二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点


  (一)诗歌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风雅颂;四言为主(现实主义)。

  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浪漫主义)

  3、汉赋:司马相如(铺成排比,文采华丽)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词: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

  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四)小说

  1、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2、宋代:话本

  3、明清时期兴盛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代表作品:

  明: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XX)、“三言二拍”;

  清:《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五)戏曲

  1、原始—汉唐:傩舞

  2、唐:梨园

  3、两宋:南戏,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4、元代(黄金时代,标志戏曲的成熟):杂剧(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5、明:昆曲(百戏之主):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6、清代:京剧,新的高峰

高二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二历史知识点最新梳理总结5篇分享

高二历史暑假作业汇总

高二历史必修一猜测试题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重要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模拟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2课

高二历史教师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有关高二历史教学计划历史教学计划高二教学计划通用(九篇)

有关人教版高二历史教学计划,人教版高二历史教学计划范文(7篇)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课时训练:启蒙运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二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er/185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