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一 > 初一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2022

初一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2022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初一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2022

微信扫码分享

#初一# 导语】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下面是金笔头网为您整理的《初一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2022》,仅供大家参考。



  

1.初一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2022

  1、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

  (1)纬度位置:俄罗斯纬度较高,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2)大洲与半球:跨亚欧两洲(欧洲国家),也跨东西半球。

  (3)海陆位置: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南临黑海,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特点: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奥伊米亚康—北半球的“寒极”

  3、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俄罗斯主要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主要分界线:乌拉尔山、叶尼塞河、勒拿河。山地: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

  4、河流与湖泊:

  (1)伏尔加河,欧洲第一长河,被俄罗斯人喻为“母亲伏尔加”,注入里海,属内流河。它流量丰富,水流平稳,航运价值很高,是最主要的内河航道,称为“五海通航”;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冻期长。

  (2)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

  5、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主要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库兹巴斯煤矿。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因此森林资源丰富。

  6、工业特点: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轻工业)发展缓慢。

  7、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主要工业区有: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8、交通:俄罗斯交通运输部门齐全,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货运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客运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

  

2.初一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2022

  一、“新大陆”

  1、美洲又称为“新大陆”:500多年前,亚洲、非洲和欧洲人不知道它的存在。

  2、白令海峡的“三线”:亚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线,俄罗斯和美国的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3、美洲的位置:

  北美洲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南美洲位于10N以南,跨南北半球。南北美洲大部分位于160W到35W经线之间,位于西半球。

  美洲海陆位置是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太平洋,北部濒临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巴拿马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4、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美洲),流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二、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1、北美洲的地形特点:

  (1)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2)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

  (3)冰川作用显著。北美五大湖的形成;世界的岛:格陵兰岛,冰川广布,仅次于南极洲。

  2、北美洲的气候特点: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温带气候最广;

  (3)地形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3、南美洲的地形特点:

  (1)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2)中部和东部是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的高原。

  4、南美洲的气候特点:

  (1)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2)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5、世界前四大河流是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密西西比河。

  三、移民和经济

  1、美洲的居民组成:

  (1)原有居民:印第安人;(2)北美洲:英法移民后裔,白种人为主;(3)南美洲:西班牙、葡萄牙移民,混血种人为主,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2、国家与经济:

  (1)美国是当代实力最为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北美:美国、加拿大为发达国家;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

  (2)墨西哥以石油工业为主,是玉米的原产地;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阿根廷是重要的小麦、牛肉、羊毛出口国等。

  (3)南美洲以农矿产品,能源以石油为主;金属矿产以铁、铜、铝土为主;出产咖啡、香蕉、蔗糖、棉花、可可等。

  

3.初一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2022

  1.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欧洲。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洲:非洲

  2.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世界的大陆:亚欧大陆世界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世界的岛屿:北美洲的格陵兰岛世界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深岛屿最多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最小最浅的大洋。

  5.被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

  6.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

  7.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从南北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任何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8.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中国位于亚洲

  9.世界上的大陆是:亚欧大陆

  10.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的大洲。

  11.赤道穿过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南美大陆

  12.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13.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14.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5.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16.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

  

4.初一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2022

  1.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平均厚度多米,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

  2.北极的主要动物是北极熊,南极主要的动物是企鹅。我国建立在南极建有的科学考察站是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

  3.巴西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甘蔗和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因大量种植咖啡,被称为咖啡王国。

  4.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水电站中规模的一座。

  5.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是世界最希望保护的森林资源,热带雨林的作用:调节全球气候,提供新鲜空气,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由于巴西兴建道路伐木,采矿,开辟农场,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珍贵的野生动植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6.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首都是巴西利亚,圣保罗是巴西的城市和工业中心。

  

5.初一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2022

  一、巧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二、如何判断地球运动速度

  1.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两极为0,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15°/小时。

  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1°/日。

  三、日照图中进行图图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

  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

  (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

  (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

  (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5)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

  (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

  (2)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的确定,可以通过切点时间(12时、0时或24时)推算出经度,再通过直射点位置确定其纬度。

  (3)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确定后,就可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但要注意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始终垂直。

  (4)太阳直射点永远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永远位于极圈上及其以内。

  四、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技巧

  1.等太阳高度线图是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区域的分布状况,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2.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主要内容:太阳直射点经度和纬度的判断、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变化及与图示时间相关的地理现象的判断等。

  3.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应注意:

  (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

  (2)一般来说,等太阳高度线图中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太阳直射经线以东的半圆为昏线,以西的半圆为晨线。在有数值标注的图上,如果其的圆圈并不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就不是晨昏线。这种局部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

  (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赤道除外),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直射经线的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南)半球时,北(南)极点位于最北(南)点以南(北),北(南)极点与最北(南)点的`距离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有南(北)极点。

  五、判读锋面气旋的四大思路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

  2.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3.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来自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遇到来自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

  4.判断雨区位置: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六、判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三个突破口

  1.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重熔再生都可以变成岩浆;

  2.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

  3.岩浆岩、沉积岩可以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岩可以经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但沉积岩、变质岩不可能直接变成岩浆岩。

  七、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的四大技巧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八、何谓雪线

  雪线实际上为一个地带。在高寒地区,由于气温低,降雪多,每年降雪量大于融雪量,因而形成终年积雪区。雪线既是终年积雪区的下界,也是固体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发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线,故又将雪线称为固体降水的零平衡线。雪线是控制冰川发育和分布的重要界线,只有雪线以上的地区,才会形成多年积雪和冰川。如果在某一高度以上,周围视线以内有一半以上被积雪覆盖且终年不化,这个高度就称为雪线高度。

  九、地震震级和烈度巧区别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两个含义不同却又有联系的概念。震级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即一次地震震源释放多少能量。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发生,不论在哪里观测,震级只能有一个,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样的。

  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有:

  (1)震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2)震中距:其他条件相同时,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

  (3)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4)地质构造:地面有断层处,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区烈度大。

  (5)地面建筑:危房或质量差、抗震性差的建筑物处烈度大。

  (6)人口密度:人口、建筑物密集区比人口稀少、建筑物少的地区烈度大。

初一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2022相关文章:

人教版初一下册英语单词表总结

2013年初一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一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材料题

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一下册语文课本词语

人教版初一下册暑假作业历史答案

初一下册数学月考试卷及答案参考沪教版

初一下册英语期末练习试卷

初一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2017)

初一下册英语单词表(北师大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一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2022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chuzhong/chuyi/17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