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三 > 初三物理期末下册考试重点

初三物理期末下册考试重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初三物理期末下册考试重点

微信扫码分享

#初三# 导语】学习时集中精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金笔头网搜集的《初三物理期末下册考试重点》,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1.初三物理期末下册考试重点


  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⑵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密度ρ的单位用kg/m3,压强p的单位用帕斯卡(Pa)。

  3.连通器:

  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2.初三物理期末下册考试重点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4.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7.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8.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9.物态变化:

  (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

  (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

  (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

  (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

  (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

  (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

  10.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11.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

  (1)雾、露――――液化

  (2)雪、霜――――凝华

  12.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光现象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2.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

3.初三物理期末下册考试重点


  电与磁

  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3.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4.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5.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6.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7.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8.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9.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10.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初三物理期末下册考试重点


  磁体和磁极

  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吸铁性)。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的部分叫磁极。

  ①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磁场和磁感线

  1.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3.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4.磁感线:①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②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③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④磁感线不相交。

  5.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6.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5.初三物理期末下册考试重点


  1、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105Km/s=3×108m/s。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

  2、15℃的空气中声速:340m/s,振动发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3、水的密度:1.0×103Kg/m3=1g/cm3=1.0Kg/dm3。

  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100℃,冰的熔点O℃,水的比热容4.2×103J/(Kg·℃)。

  4、g=9.8N/Kg,特殊说明时可取10N/Kg

  5、一个标准大气压=76cmHg==760mmHg=1.01×105Pa=10.3m高水柱。

  6、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7、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8、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9、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10、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初三物理期末下册考试重点

初三物理期末下册考试重点相关文章:

2013年初三物理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推荐初三物理教师工作计划范文(二篇)

2013年初三物理知识点:运动和力

最新初三物理教学反思周记 初三物理教学反思 心得(十篇)

初三物理电路图的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初三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2023年初三物理教学工作总结简短十六篇(通用)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2015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总结2016

初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初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3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三物理期末下册考试重点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