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三 > 沪教版初三上册物理课件教案

沪教版初三上册物理课件教案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沪教版初三上册物理课件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二、电生磁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知道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
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重、难点:
试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的规律。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静止后的磁针指南的一端叫 极,又叫 极,指北的一端叫 极,又叫 极。
2、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__________发生的。
3、磁场的方向是这样规定的:小磁针静止时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 ;可以利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 。
4、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 。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试验“猜一猜”
利用隐蔽的通电螺线管吸引小铁钉,让学生猜是什么物体?磁体对进入磁场的物体会发生作用,能否利用人工作用产生磁场、控制磁场?
进行新课:
1、电流的磁效应:
试验:53页图8.2-2示,结果
结论: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这试验叫奥斯特试验)
思考:为什么手电筒、普通电线通电时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强磁场?(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如……开始的试验)
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猜想:通电螺线管能否产生磁场,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似?
(1)试验:54页图8.2-4示
(对比条形磁体)
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磁体的磁场相似。指出N极、S极
猜想:改变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会不会变化?
(2)试验:54页图8.2-4示,但电流方向相反
结果:
结论:
指出图8.2-5中的N极、S极
讨论:能否利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普遍性的规律?(参考55页提示)
(3)安培定则: 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练习:判断一些通电螺线管的N、S极
3、达标练习:课本后50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三、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初步认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说明书,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重、难点:
知道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结构原理。
能分析有关的实际器材。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电磁继电器、灯泡、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复习磁场、螺线管知识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因素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电磁继电器:
(1)、作用: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
(2)、结构:先观察59页的构造图再实物观察。
(3)、原理:对照结构图说明。
(4)、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分析、说明。
(并总结作用、结构、原理)
学生阅读“想想做做”,讨论回答文章中的问题。
2、扬声器:
(1)、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原理:
注意电信号与声信号的转换,对照结构图进行说明。
3、达标练习:课本6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分析这几种器材,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教学后记:

三、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初步认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说明书,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重、难点:
知道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结构原理。
能分析有关的实际器材。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电磁继电器、灯泡、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复习磁场、螺线管知识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因素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电磁继电器:
(1)、作用: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
(2)、结构:先观察59页的构造图,再实物观察。
(3)、原理:对照结构图说明。
(4)、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分析、说明。
(并总结作用、结构、原理)
学生阅读“想想做做”,讨论回答文章中的问题。
2、扬声器:
(1)、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原理:
注意电信号与声信号的转换,对照结构图进行说明。
3、达标练习:课本6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分析这几种器材,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教学后记:
四、电动机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
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
重、难点: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线圈、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评讲上一节的物理套餐的内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等效一磁体,把它放在另一磁场中,会不会发生作用?
进行新课: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实验:61页图8。4——1示
结果:
结论:(学生分析,教师总结)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2、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实验:62页图8。4-2示
结果:转动(左右)
结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学生探究:让线圈转动起来
(让学生按照课本步骤完成,并说明这就是一个小电动机)
3、电动机:
看录像、然后分析总结如下:
(1)、结构:转子、定子、换向器
(2)、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实质是机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重点分析图8。4-5,说明为什么要换向器。
(4)、简述“生活中的电动机”
3、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6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沪教版初三上册物理课件教案相关文章:

沪教版初三化学上学期走进化学实验室知识点

沪教版初三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沪教版初一寒假生活指导答案

沪教版初一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沪教版初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沪教版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

沪教版初一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沪教版初一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沪教版初一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沪教版初三上册物理课件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chuzhong/chusan/178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