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300字 >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优秀10篇】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优秀10篇】

法兰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优秀10篇】

微信扫码分享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金笔头网为您精心收集了10篇《新春第一课观后感》,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一

1、看完慷慨激昂的宜昌市新春第一课,我的心也跟着激动起来。《新春第一课》讲述的是:宜昌的悠久文化与历史,地位及荣耀,在这里,曾经诞生了多少名人及功臣,她也是中国中部交通枢纽,还有两座举世闻名的世界级水电站。对,宜昌要再次崛起! 宜昌的崛起要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

2、今天我看了《新春第一课》。这个里面讲的船夫真勇敢,每天都要划船,而且到了急流地带他们都变成了纤夫,全都在河沿上牵着船走。而且很危险。他们都不惧危险。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开学第一天,《新春第一课》如约而至,看完之后,我心情无比激动,没想到宜昌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更是一个文明的城市,还有一些伟大的宜昌名人就生活在我的身边,他们心怀感恩,他们对继承和发扬巴楚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也告诫我们,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更不能忘了灿烂历史文化的发扬光大,以实际行动为建设文明宜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今天我们班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节目,这个节目使用我知道了宜昌的一些的文化遗产,一些伟大的工程和一些历史名人,也使我知道了在文明城市宜昌要做一个文明的宜昌人,更使我知道了要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二

看了《新春第一课》,我的感触很深。

今年的新春第一课讲的是一些偏远山区的孩子们由于家庭原因,而不得不放弃去大学校读书的梦想,但他们身边依旧有好心人在帮助实现愿望。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最使我感动的是余文灏哥哥,他是一个性格很内向、安静的男孩,他的梦想是当一名学校主持人。但是第一次上台却说不出一句话,虽然他并没有忘记台词,但却磕磕巴巴,半天才挤出一句话,最终还是落选了,他就再也不敢上台了。老师鼓励他继续加油,他自己也不断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还是当上了学校的主持人,无论在什么大型比赛中都有他的身影。

看了《新春第一课》,我知道了自己生活很幸福,要珍惜这种生活,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父母和老师,因为还有很多人没有这么幸福。我还想呼吁大家,让我们一起帮助这些山区的孩子们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三

今天我看了《新春第一课》,内容主要是“环保”和“生态好市民”,还有许多环保市民的片段。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环保达人”蔡一文。

蔡一文很小的时候,她的妈妈就告诉她,什么东西用完了不要着急扔掉,动动脑筋,也许还能把一些废品“变废为宝”呢!蔡一文的房间布置是与众不同的,书桌上、窗台上有不可计数的工艺品,而且这可是她用废品做出来的。比如用完的奶粉罐子可以种花;鸡蛋壳、小石头可以拼成小人;碎布加工一下就能做小人的衣服,墙角的小篮子里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废品,等着蔡一文把他们“变”成“宝贝”呢!蔡一文不仅会把废物再次利用,还能把水“再次利用”,刷牙洗脸的水还可以用来浇花呢!你瞧,蔡一文多节约啊!

我觉得蔡一文很爱动脑筋,一些废品都能如此巧妙地利用。其实我们也能“举一反三”,比如少点一些外卖减少包装;玩具用完的电池遥控器还能用;出门买东西自己带袋子等等。让我们向蔡一文学习,一起做“生态好市民”吧!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四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一起观看了《新春第一课》,里面有几位让人敬佩的爱心的人物:“高振林”、袁裕校、邰丽华、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发英老师。

她支教刚到学校时发现一个孩子走路时一瘸一拐,感觉非常奇怪,她仔细看了这个孩子的脚才发现他穿的鞋坏了,并只剩半个鞋底,才知这个地方非常穷,两年后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但两年以来,通过不断了解这些可爱的孩子后,却深深爱上了这个地方。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刘老师在网上发现了一个爱心网站,她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发了几个贫困学生的资料在网上,没想到几天后收到爱心人士的汇款单,她将所收到的汇款全部给了学生们。接下来,刘老师化名“英子姐姐”继续了解贫困学生的情况不断发学生资料帮助他们,最后她收到了80多万的捐款,一共帮助了400多名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学生。

通过观看后我感受刘老师无私的爱,她不断的帮助让我明白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会将这种爱继续传递下去!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五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和同学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其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但最让我感动的是一对姐妹的事迹。

姐妹俩的爸爸长期在外打工,妈妈有精神疾病,仅靠长期在外的爸爸和种菜的奶奶来维持生活,十分清贫。姐妹俩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却十分热爱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看完姐妹俩的故事,我不禁感慨万分。想想自己的学习环境:明亮的灯光,干净舒适的桌椅,高级的文具;再想想她们:昏暗的灯光,陈旧的桌椅,更谈不上什么高级文具了。每天上学,我出了小区过了马路就能坐上校车,而她们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和她们相比,我觉得我真是太辛运了。我以后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学习姐妹俩好学、不怕苦的精神。

我有时候学习还要妈妈坐在旁边陪同才肯写作业,有时候妈妈唠叨多了还感到厌烦。而她们没有家长督促就能自觉完成作业并且取得好成绩,我觉得我真应该学习她们的自觉性和意志力。

每次我取得好成绩,奶奶都会给我零花钱。但是姐妹俩呢?姐姐还攒了900元前给妹妹买文具和书。我认为好好学习是一个学生的职责,不应该因此接受奶奶的零花钱。

《新春第一课》看完了,我以后也要学习姐妹俩坚强独立、勤奋好学的精神。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六

今天,我和同学们观看了宜昌市《新春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它主要是讲四个家庭的家风家教和四个学生的优秀事迹。

四个家庭的故事让我懂得了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赵一曼的故事,她因为革命而与自己的孩子永久地分开了,但是在牺牲的时候,她想起她还是一位母亲,于是在牺牲前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上告诉自己的儿子赶快长大,不要忘记自己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我看了觉得赵一曼非常的伟大,她为了把日本人赶出中国,让其他孩子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不仅舍弃了自己的孩子,还舍弃了自己的生命。

四个同学的故事也让我更加清楚地懂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我最佩服的同学是黄炼娟。她虽然是聋哑人,却能够照顾生病的母亲,还帮助了绝望的父亲和身边智障的同学。我也喜欢帮助别人,但是我跟黄炼娟相比却自愧不如,因为我没有经历过这么多的挫折。

看完新春第一课,我想起了我们家庭的家风家教:勤奋、勤劳造就幸福生活,我的家庭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氛围,但是我自己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学习上不够勤奋,生活上不够勤劳,在新的学期我要更加努力呀!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七

在2月13日的早上,我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这期的主题是关爱宜昌的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出门在外,常年不回家,跟爷爷奶奶相伴的儿童。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立。

在这期介绍的故事当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宇文灏的故事。他以前是一个自悲、内向的悲观男孩。但他喜欢音乐,喜欢吉他,他会利用动听的音乐来缓解自己的情绪,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他还主动参加了主持人社团,面对失败,他不会放弃,克服困难,最终参加各类活动并且表现得很优异。最后变得自信、自立、自强。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捐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宜昌一个资助团队,建立了属于留守儿童的爱心书屋,共计15000多本。对我们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来说,书是再常见不过的了,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书就是他们心灵的陪伴,打开心结的钥匙。

除了这些,还有晏爽、晏灿姐妹,陈佳妮同学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都是同龄人,可他们独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要向他们学习,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尽力帮助这样的同学。留守一份希望,共享一片蓝天!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八

今天学校组织了看《新春第一课》,认识了四名重要人物,分别是:高振宁、刘发英、袁裕校和邰丽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高振宁,高振宁并非真正的高振宁,他是袁振江老人的化名。他们本身都是下岗工人,住在北京的一个小房子里,自己生活都很艰苦。但是当他们看到电视上报道远安聋哑学校孩子们的困难时,他和老伴十多年如一日,坚持每月12号都向里远安聋哑学校捐助200元和东西,一共娟了5万多元。这些钱都是他每天早上骑着三轮车卖牛奶换来的,他还不舍得买电动车,每天晚上,他的双脚都冻紫了,非常辛苦。他还经常收集废旧物品卖钱。我非常敬佩他,一直坚持做好事,而且是在自己都很困难的情况下还帮助别人,还有就是他多年做好事,还不留名,一直默默地帮助别人,他的事迹让人感动,值得我们学习!303班 田家菀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九

又是一年新春到,开学了,同学们又走进了学习生活。而开学,自然少不了我们必观看的那项影片——《新春第一课》。

今年的新春第一课方式非常的特别,内容也非常新颖,给我很大的震撼。

这次《新春第一课》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影片用景色的描写凸显出景色的美丽,并根据景色,赞颂了几位弘扬传统文化的宜昌人民。

宜昌山清水秀,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的地形非常关键,并拥有世界级的枢纽——三峡大坝。宜昌的文化非常多,有山水文化,名人文化,水电文化,巴楚文化和峡江文化。其中巴楚文化,是由巴文化和楚文化所组成的,其中最大的功臣要数周立荣了。他从事弘扬文化30年,曾两次写家乡歌曲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其中《山河恋》更是受人民喜爱。而在峡江文化中,长江号子颇负盛名,而拥有“长江号子王”称号的,要数胡振浩老人,他曾在秭归多次高歌来表达纤夫的生活,被当地小学生学习。而江国新,则是对三国极感兴趣,他对关公很佩服,说他公正,含蓄,宁静,是以为英雄,他从曾画了240多副关于三国的文化。

宜昌是个好地方,从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珍惜,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十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其中,一个散发着灿烂笑容的瘦弱女孩将我深深触动,她的名字叫作徐梦婷。

命运似乎对她并不公平,三岁父母离异,又相继失去了父亲与爷爷,在别人的孩子在父母怀里撒娇之时,她便承担起照顾多病奶奶的重担,做着旁人无法想象的家务,用稚嫩的肩膀挑起这个家,可是她并没有抱怨半分,她的脸上依然绽开着灿烂的笑容,她的内心还充满着对这个社会的感恩之情,心中还洋溢着对这个家的希望,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却仍然坚强乐观地前进、成长。

从她的身上,我学会了感恩、坚强、向上,对未来永远充满了希望!她的坚强会为这个社会增添更多亮丽的色彩!

让我们好好珍惜身边看似简单的一切吧!温暖的家,爱你的父母,这些其实都是珍贵无比的、来之不易的。

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新春第一课观后感》,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优秀10篇】相关文章: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优秀10篇】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苗思雨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新春第一课的观后感范文5篇

五年级《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拥有家训家规,传承中华美德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家风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优秀10篇)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

2019年《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优秀10篇】

微信扫码分享